㈠ 幼兒園《小羊蔬菜店》教學反思
一、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中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正在不斷積累中,由於語言的表達還較欠缺,所以在活動中不僅要學習積累經驗,還要發展語言。但是幼兒受到經驗的局限和自身發展的影響,詞彙比較貧乏,往往會出現想說又說不出來的現象,因此,教師要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幼兒積累語言素材,提升經驗,多觀察使幼兒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豐富幼兒語言的內容,幼兒說起話來就會「言之有物」。科學《蔬菜一家》的活動中我讓幼兒在探索中了解、認識各種蔬菜的外型特徵,並在探索感知的基礎上充分的給予表達的機會,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培養孩子想說、敢說、大膽自信的個性品質。
二、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整個活動內容和活動目標,教師進行了仔細考慮,適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從活動的生成,活動條件的創造,材料的准備,問題的提出,到幼兒探索過程中切入等等,都經過了深入細致的考慮,這樣才能組織好幼兒的科學探索活動。蔬菜是我們日常活動中經常接觸的食物,既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又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幼兒樂於去探索蔬菜的多樣性。 情景創設能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學情景有鮮明的形象。伴隨教師的抒發、渲染,調動幼兒動口、動手、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幼兒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操作活動既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又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科學的過程。在活動中教師自身以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來感染幼兒,並參加幼兒的操作活動。教師的參與使幼兒感到親切,能激發幼兒積極地去探索。
三、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中班的孩子對於蔬菜一詞並不陌生,在家裡飯桌上家長嘴裡可能說得最多的就是——孩子,蔬菜也吃一點吧,裡面有維生素。在幼兒園里,中飯令老師最頭疼的也是孩子們對蔬菜也是——想說愛你並不容易。藉助課程內容,要讓孩子們對蔬菜來一個大改觀。為活動能順利展開,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收集、積累一些常用蔬菜知識,這樣才能真正指導幼兒的活動。教師還為幼兒提供大量的物質材料,准備多種實物蔬菜和圖片,讓幼兒真正認識和喜歡蔬菜,改變平時不愛吃蔬菜的不良習慣
㈡ 幼兒英語教案認識蔬菜捲心菜和蘿卜
設計背景 在用餐時我發現孩子有挑食的壞習慣 不愛吃蔬菜 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激發孩子對蔬菜的了解 從而糾正孩子的偏食挑食行為。 活動目標 1 了解蔬菜特點作用 培養幼兒對蔬菜的熱愛及喜愛之情。 2 知道常見蔬菜的食用方法和營養價值 做到不挑食的習慣。 重點難點 通過猜謎 多媒體 實物等課件 認識各種蔬菜。 明確蔬菜營養 教育幼兒不挑食。 活動准備 西紅柿 黃瓜 蘿卜 胡蘿卜 每人一份 展示各種蔬菜圖片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猜謎導入活動。 1 小朋友猜一猜 它是誰 你認識么。 顏色綠黃 瘦長的身體 坑多刺多 清香脆涼 (黃瓜)。 出示黃瓜的圖片 請小朋友觀察 看看黃瓜是什麼顏色?(綠黃)。 請小朋友說說黃瓜都能做哪些美味食物呢? 2 出示實物 問問這是什麼(蘿卜) 請同學說一說它的形狀和用途。 3小朋友 再猜猜這個謎語 好像柿子沒有蓋 好像蘋果逗人愛 味道酸甜營養多 能當水果能做菜(西紅柿)。 小朋友你知道么 西紅柿不僅酸甜好吃 他的抗癌作用居蔬菜首位 我們要多吃哦。 二 老師向幼兒介紹 各種蔬菜的營養價值 和對人體的好處 鼓勵幼兒吃飯不挑食 三 讓幼兒說說喜歡吃哪些蔬菜 不喜歡吃哪些蔬菜 為什麼 四 小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蔬菜 也知道了營養價值 要懂得節約 做個不挑食多吃蔬菜的好孩子 五 用多媒體展示各種蔬菜的圖片及蔬菜的用途和營養價值。 延伸 我們身邊還有好多蔬菜 你如果不知道用途和做法回家後問問父母親。 教學反思 我通過採取猜謎語 多媒體 實物等形象的手法 為幼兒創設學習環境 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生活 由於所學的內容 是幼兒通過實踐思考後自主認識的 所以幼兒能較快理解並掌握 與此同時 也激發幼兒的感知認識 有利於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 所以我們每一位老師在一日工作中 一定要改變觀念 努力貫徹《剛要》的精神 以幼兒為主體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㈢ 人教版小學美術二年級教材目錄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 二年級 上冊
第1課 流動的顏色
第2課 變化無窮的版線條
第3課 閃光的名權字
第4課 有趣的彩泥
第5課 喂,你好!
第6課 花花衣
第7課 金鑰匙
第8課 對印的花紋
第9課 蜻蜓飛飛
第10課 我也是藝術大師
第11課 用畫來寫信
第12課 有趣的瓶蓋
第13課 回家的路上
第14課 今日的菜單
第15課 乘著大象
第16課 風來了
第17課 會轉的玩具
第18課 電腦美術
第19課 指偶劇院
第20課 形形色色的世界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 二年級 下冊
第1課 紙片插接
第2課 點、線、面
第3課 重疊的形狀
第4課 鮮艷的包裝紙
第5課 五味瓶
第6課 得獎了
第7課 孔雀翩翩
第8課 葉子上的小「血管」
第9課 漂亮的花邊
第10課 奇妙的腳印
第11課 蔬果變變
第12課 小鳥的家
第13課 故事畫
第14課 我們班級的標志
第15課 變了樣
第16課 我心中的老師
第17課 會爬的玩具
第18課 電腦美術
第19課 娃娃家
第20課 認識圖形標志
㈣ 小班兒歌吃蔬菜的教案
設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了解蔬菜對人體的重要性以及其特殊作用,同時養成多吃蔬菜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愛吃常見的幾種營養價值高,但有特殊味道的蔬菜; 2、了解這幾種蔬菜在人體中的特殊作用; 3、初步培養幼兒不偏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1、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積極參加活動 2、幼兒無法真正了解到蔬菜對人體的特殊作用 活動准備 1、將實物胡蘿卜、芹菜、香菇、蒜頭製作出蔬菜寶寶,拼成圖案「魚」或其它圖案,以激發幼兒食慾(切成花狀的胡蘿卜、油炸香菇、涼拌芹菜、糖醋蒜頭)置於碟中,每碟中每種食物一片或一份。 2、實物木偶。 活動過程 1、引發興趣,了解四種特殊味道蔬菜的名稱。 (1) 首先教師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請來了幾位小客人,這些小客人經常在我們的飯桌上出現,來看看它們是誰?」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2) 然後依次擺出:胡蘿卜,芹菜,香菇和蒜頭,啟發幼兒與蔬菜寶寶互相問好。 (3) 教師問小朋友: 「你們喜歡這些蔬菜寶寶嗎?我們用小鼻子去聞一聞它們身上有什麼味道。」(讓幼兒四散聞一聞)教師問幼兒:「你聞到了什麼味道?」 (4) 幼兒根據所聞味道,會回答出各種味道,這時教師說:「小朋友都用鼻子聞了聞,知道這些蔬菜都很香,但每一種菜的香味都不一樣,你們喜歡吃這些菜嗎?」 (5)幼兒會有愛吃與不愛吃這兩種答案。 2、讓幼兒了解四種蔬菜的營養價值。 (1) 教師:這些蔬菜寶寶經常到我們的飯桌上來。有的小朋友喜歡吃,有的不喜歡,它們可喜歡小朋友了,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在說些什麼? (2) 這是進行實物木偶表演,一邊看實物木偶表演一邊提問,讓幼兒了解四種蔬菜在人體中的特殊作用。 胡蘿卜寶寶說:「我是胡蘿卜寶寶,小朋友要和我做朋友,吃了我以後,我們的眼睛會變得更加明亮。」胡蘿卜寶寶剛說完,香菇寶寶跑上去說:「我是香菇寶寶, 我身上有許多的營養,吃了我,身體會更加健康,而且我有一個大家族,有菜蘑、口蘑、香菇等,實驗證明我有調節免疫、抗腫瘤的作用,總之非常有利於身體健 康。」芹菜寶寶也搶著說:「我是芹菜寶寶,是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卜素、煙酸及無機鹽。動物實驗表明,可縮短凝 血時間,具有止血功效,小朋友吃了我以後,就可以天天能補充到豐富的維生素了」。蒜頭寶寶頭抬一頭說:「可別忘了我,吃了我以後,我們就少生病。」 教師邊看邊提問:吃了胡蘿卜寶寶,我們的眼睛會怎樣?吃了芹菜寶寶,會怎樣?香菇寶寶身上有什麼?吃了香菇寶寶身體會怎樣?吃了蒜頭寶寶,會怎樣?這是教 師小結:「小朋友我們知道了這些蔬菜有許多營養,經常吃,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 (3) 幼兒品嘗四種蔬菜,鼓勵幼兒吃完。教師:「你們看,胡蘿卜寶寶,香菇寶寶,芹菜寶寶,蒜頭寶寶又到班上來了,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吧。」鼓勵幼兒用牙齒咀嚼食物。 (4)教小朋友唱蔬菜兒歌,讓小朋友們更加喜歡這些蔬菜 青青蒜苔細又長,黃瓜穿著綠衣裳。 菠菜紅根葉又綠,菜花花密集擠一起。 彎彎扁豆像月牙,上粗下細葫蘆瓜。 綠葉白菜白白幫,捲心菜穿千層裝。 芹菜綠葉長長桿,南瓜又扁它又圓。 紅頭蘿卜綠尾巴,青龍黃花是絲瓜。 西紅柿又圓它又大,皺著臉的是苦瓜。 長長豆角像根繩,半青半白是大蔥。 小花芸豆像把刀,茄子身穿紫色袍。 蘆筍尖頂節節高,土豆像球滿地跑。 3、結束語 小朋友們應該多吃這些蔬菜,因為多吃它們就等於小朋友們有了一個健康的好開始。因為這些蔬菜可以清潔腸胃,小朋友們知道嗎?其實人體結構更接近 食草動物。人的大腸、小腸都比食肉動物要長得多,肉類的纖維少、營養濃縮,在腸中過久會產生毒素,還會引起便秘。而這些蔬菜能起到清潔腸胃的功能。而且他 們的蛋白質含量還不低於肉類。小朋友們知道嗎,「其實有特殊味道的蔬菜還有很多,如洋蔥、香菜、豆腐等,他們雖然味道很獨特,但他們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所 以小朋友們也要多吃這些蔬菜呀!回到家裡,也不要因為它們的味道不好聞,就不去吃它們,應該讓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多給你們做一些這樣的蔬菜來吃,這樣小朋友 們的身體就會天天都健健康康的了!」 教學反思 教師在充分了解幼兒的飲食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這節集體活動,便得本次活動教育效益較高,教育價值充分顯現,幼兒在活動中收益非淺。本 次活動的教育目標清晰、具體,有較強的操作性。過程的三個環節緊緊圍繞著目標,環環緊扣,層層深入。通過引發興趣,積極感知及自身體驗讓幼兒自己體味到這 些食物的好處,從而加深對這幾種食物的認識,幼兒從「不喜歡吃」變「我愛吃」。使健康態度明顯轉變,健康行為得以強化。本次活動的巧妙構思:寓教育於娛樂 中,採用情景表演的形式,讓蔬菜娃娃來說服,讓幼兒在不知不覺得到健康知識,非常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如再重新上這節課,會帶幼兒到菜園親身體驗,讓幼兒播 種植物種子,提高幼兒動手能力以及團結合作能力。
㈤ 好吃的食物個別化
中班「好吃的食物」個別化學習計劃
主題背景下的個別化學習:
一、計算
1、菜籃子
准備:菜籃子圖片、各類蔬菜葷菜若干
觀察指導:
(1)根據顏色、種類的分類能力
(2)根據要求正確點數的能力
2、送貨員
准備:房子,各種食品圖片、體現不同層次的送貨單
觀察指導:
1、根據牛奶上的門牌號一一對應送牛奶的能力
2、根據送貨單上要求送食品的點數能力
二、美工
1、蔬果變變變
准備:蔬果實物若干、彩紙、牙簽等
觀察指導:
(1)蔬果製作中的創意
(2)蔬果製作中,輔助材料的選擇及使用的情況
2、漂亮的食品袋
准備:紙、筆
觀察指導:
(1)認識理解圖符、步驟的能力
(2)初步的創造能力
3、好吃的春卷
材料:圓形的皺紙、剪碎的紙、固體膠
觀察指導:
(1)幼兒包包、卷卷、貼貼的動手能力
(2)幼兒對民間食品的認知程度
三、益智
1、食品棋
准備:各類食品、骰子(原料圖片)
觀察指導:
(1)按照骰子上的原料尋找成品
(2)孩子在尋找過程中的快速反應能力
2、健康寶寶棋
准備:自製棋盤,骰子,棋子兩個
觀察指導:
(1)孩子對規則的理解及實踐能力
(2)根據骰子顯示的數字點數的能力
3、果蔬拼圖
准備:拼圖
觀察指導:
(1)參考範例的拼搭能力
(2)獨立的拼搭能力
4、翻翻樂
材料:貼在方塊積木上的動物及其相對應的食物
觀察指導:
(1)孩子對動物對應食物的認知能力
(2)孩子的短時記憶能力
四、探索
1、水果響罐
准備:各類水果和乾果,八寶粥罐頭,眼罩
觀察指導:
(1)幼兒對數量多少的的聽辨能力
(2)幼兒對聲音差異較大的果蔬的聽辨能力
(3)幼兒對聽辨活動的興趣
㈥ 幼兒園為什麼要開展蔬菜課
中班健康活動《蔬菜寶寶》的教學設計活動目標 1、知道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2、知道西紅柿、胡蘿卜、芹菜等蔬菜的營養價值。 3、喜歡吃多種蔬菜。 活動准備 1、教師准備西紅柿、胡蘿卜、芹菜等食物若干。 2、活動前幼兒向家長了解上述各種蔬菜的主要營養成分 及對身體發育的好處。 3、西紅柿、胡蘿卜、芹菜等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蔬菜寶寶》,引起幼兒興趣。 * 教師講述故事《蔬菜寶寶》,講到小動物航海時所帶 的食品時,要重復一遍,以便幼兒記憶。 * 教師:小動物的牙為什麼流血了?河馬開出的葯 為什麼是一筐蔬菜?引導幼兒猜測原因,如果幼兒說 不出,教師可引導幼兒回憶小動物所帶的食品種類, 或直接告訴小朋友,小動物帶的食品沒有蔬菜。 * 教師小結:小動物牙齒出血是因為他們很多天沒吃蔬 菜,身體里缺乏維生素。很生素都藏在我們吃的 蔬菜里。 * 引導幼兒討論:如果小朋友不喜歡吃蔬菜會怎麼樣? 讓幼兒知道,如果不吃蔬菜,身體就會缺乏維生素, 也會想小動物那樣生病的。 2、了解幾種主要蔬菜對身體的好處 * 教師逐一出示西紅柿、胡蘿卜等蔬菜,讓幼兒說出名 稱。 * 引導幼兒說說每種蔬菜對身體的好處,如吃胡蘿卜可 使小朋友的眼睛更明亮,皮膚更光滑;多吃芹菜可以 讓小臉蛋變得紅撲撲的,還能幫小朋友解大便;西紅 柿裡面有很生素,多吃西紅柿可以提高身體抵抗 力,使小朋友不生病。 * 教師:每種蔬菜所含的營養不一樣,要讓身體里的營 養更多、更全,就要吃各種各樣的蔬菜,這樣,小朋 友的身體就會越來越好。 3、表演游戲「你是我的好朋友」 * 請幾名幼兒分別頭戴胡蘿卜、西紅柿和芹菜的頭飾, 表演每種蔬菜對身體的好處。如:我是西紅柿寶寶,我 是你的好朋友,我有很生素,讓你越來越有力;我 是胡蘿卜寶寶,我是你的好朋友,我能讓你的眼睛更明 亮。 * 請幼兒頭戴蔬菜頭飾,結伴互相介紹自己知道蔬菜, 除蔬菜對身體的好處外,也可介紹蔬菜的吃法。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如果以「蔬菜商店'游戲進行,可能會有 更好的效果。一部分幼兒扮演售貨員,一部分幼兒扮演 顧客,顧客蔬菜時要說一說蔬菜對身體的好處;售貨 員向顧客介紹蔬菜時,也要介紹蔬菜的營養價值,藉以 豐富孩子的營養知識,引發幼兒對蔬菜的興趣,從而達 到本活動的教學目標。
㈦ 怎麼當好農村小學教師論文
怎樣當好農村小學教師
農村小學生與城市小學生相比,無論是在文化基礎方面還是在社會見識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的小學生在文化比較豐富的城市裡,他們可以經常看到新生事物,見識面廣,而農村小學生生活在偏僻的農村裡,他們每天面對的是田野、高山、河流、見識面很窄。所以,當好教師難,當好農村小學教師更難。我在農村小學任教幾年了,憑著幾年的農村小學教學經驗,我覺得,要真正當好一個農村小學教師,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當好農村小學教師,一定要有「五心」。
1、恆心、人貴有恆,做一個農村小學教師尤其如此。在學生心中,一個好老師應該威嚴而又和藹的,如果坐牢似的對學生時緊時松,學生也會時好時壞,時間久了,就不好管理了。特別是農村的孩子,家長們都忙於干農活,沒時間顧及他們的學習,大都是靠老師管理的。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良好好習慣都來自於老師長期的鼓勵、引導,來自老師持之以恆的培訓、訓練。
2、匠心。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就像沒一件藝術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因材施教,教學方法也因人而已,這一方面我一直堅持做兩件事:(1)寫教學反思,總結這一周上課情況,哪裡好值得繼續採用,哪裡不太適合,需要改進。(2)研究孩子的弱項,對症下葯。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孩子來我們這里學習就是為了學好知識,所以我們要負責任地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發揮一對一家教的最大優勢——個性化。
3、用心。什麼事,只有用心了,才能做好。在課堂上我堅持做到:講課有張有弛。因為我們每次課的時間比較長,而且農村小學教具比較簡單,我們不能讓學生時刻集中注意力。我們知道每個人注意力最多就二十分鍾左右。所以我把課堂化作一個個小的沖鋒,讓學生不會覺得枯燥,(2)在上課過程中要有講解有練習,練習一定是舉一反三。老師不能滿堂灌,別老是在哪講的津津樂道,學生的思緒早已九霄雲外了。
4、熱心。我把熱心這一點用在和家長溝通上。我覺得農村學生家長不是很用心地過問學生的學習、紀律等情況。只有走進家長,明確我們教育方向。勤和家長聯系,你傳遞給家長的信息最起碼也是對孩子的關注。你關注了,家長才能放心。學習進步了,我們發個簡訊,表揚一下;學生這段時間表現不佳,我們大家打個電話共同尋找原因。
5、愛心。教師要愛崗敬業,要愛學生。農村孩子特別純真,教師要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把學生當做朋友一樣溝通交往。這樣學生才會跟你更貼心、更信任你聽你的話。
二、要當好農村小學教師,必須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全才的教師。
我國進行課教改已經幾年了。這是一場深刻的教學革命。我在語文教學方面我體會較深。新教材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系,著眼於青少年的人格發展和現代語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集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漢語性一體具有很強的可朔性。新教材顯示的這些特點。所以,作為一名農村教師,除了有精深的的專業知識,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高度的責任感之外,還應具備以下素質:
(一)搜尋信息,博覽群書。農村相對城市而言,信息比較閉塞。教師必須注重搜尋信息、博覽群書,講課時滲透信息,充實教學內容,學生在給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時教師必須對學生的質疑有一個豐富完美的解答,這樣學生就會學的滿足滿意。同時還要注意課文閱讀教材的廣泛性,使教材承載著大量的社會、人文、歷史及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在學習使用語言的同時,還將接觸到許多注入天文地理、文化藝術、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識和未知領域。若老師孤陋寡聞知識面窄,在教學中就會捉襟見肘,被動應付,就不能應付自如,舉一反三。
(二)左右逢源,多才多藝,就語文課而言,它重實踐運用,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聽得明白,說得清楚,看得透徹,寫得生動,思想正確,新教材注重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樂於探究,如教《海底世界》這篇課文是我在黑板上刷刷幾筆畫了大龍蝦、章魚、海參幾幅圖,讓學生直觀;教二年級語文《春天在哪裡》時,我唱了一首《春天在哪裡》的歌給學生聽,讓學生明白思想內涵。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活躍課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給學生創造一個直觀、具體、新活的語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電化教育手段外,教師可把書本知識轉換成悅目的圖文信息,我還把課文編成話劇,故事小品。讓學生饒有興趣的參與中鞏固知識,培養語感,使課堂有聲有色,情趣橫生。
(三)多動腦筋,勇於創新。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運動,參加社會活動是檢驗和鞏固課文知識的最佳方法,時課堂教學的延續。多開展綜合活動,讓學生走向社會,讓他們去體驗、去感受到學習的實際價值。
三、要當好農村小學教師,要善於發揮農村優勢,拓展農村小學課程資源。
在課程資源的平台上,鄉村學校在條件性課程資源方面處於弱勢,但在素材性課程資源自己明顯的優勢。因此,我們鄉村教師要充分開發和利用農村特有的課程資源,彌補村教學資源的不足,縮小城鄉課程資源的差距。
(一)充分利用學校課程資源。每所學校的課程資源都是豐富的。那麼,教師怎樣開發學校課程資源,是學校變成不只是學生讀書的地方,而且是學生的生活地方呢?
1、廣開思路,開發有限設施的多種功能。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課程資源觀,根據各地和各學校的實際,廣開思路,靈活多樣,創造性的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開發有限的的多種功能。以語文課程與科技活動課程為列,在科技作品的創造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科技作品的多種功能。如《理想的風箏》這一課中講到:他的風箏各式各樣……於是老師們把學生們在科技活動課上精心製作的風箏請上了課堂:有最簡單的「屁簾兒」,也有三四米長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隻黑色的燕子組成的風箏……
2、激發熱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孩子們豐富的想像,獨特的思維,獨到的見解,已獲驗證的成功學習方式,自己的游戲等都有可能成為教材「二次開發」的契機。如上《保護莊稼好兵衛》一課時,對於城市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對青蛙就很陌生,但在農村的青蛙是常見的「有益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於是,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外興趣作業:搜集有關「青蛙」的資料,可以親自去田裡看看,可以問爸爸、媽媽,也可以找有關「青蛙」的圖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經過搜集,同學們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點,,還知道了青蛙小時候是蝌蚪,是人類的好朋友,要好好保護它知識。
(二)合理利用家庭課程資源。「事物的存在同發展必然同其所在環境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同樣。學生的發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環境密切相關。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教育,課程資源無處不在。我們在使用學校資源的同時,還要發現、利用家庭課程資源。
1、結合農家中的課程資源,使學習知識與認識事物相結合。孩子們生在農家,長在農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過了,對它們外型特點和生長過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對城裡的孩子也許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體。」的表面。記得去年我的表姐帶著她8歲的兒子到鄉下探親,他兒子指著路旁的禾苗問道:「媽媽這些水草為什麼長得這么整齊啊?」同姓的人不禁開懷大笑,這也許是他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裡的緣故吧。而禾苗在我們鄉村田野隨處可見。當交到這一冊識字(一)第2課時,文中的「禾」就可以結合學生所見,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外形特點以及種植方法(為什麼要「整齊」)等。實踐告訴我們,鄉村孩子的見聞也不少,鄉村特有的生活和學習結合起來,就能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2、憑借學生的經歷體驗,是理解課文與切身感同身受相結合。學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課程資源。他們有特殊的生活經歷和家庭故事,如:旅遊見聞、失學、父母打工、家庭離異,山崩屋塌……,也有做農活,捕魚、逮鳥、種蔬果的體驗和收獲。這些競合體驗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能力的鍛煉、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教師要善於引導和利用,把學生的這些經煙筒課文的感悟結合起來。如第三冊《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中講解到蒲公英媽媽、豌豆媽媽、蒼耳媽媽各有自己的辦法讓孩子們去「旅行」,城裡的孩子對這些不易理解,但農村的孩子經常見到這些植物,也許還經常拿來玩呢。課堂上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一談,就能體會到植物媽媽辦法的巧妙,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引發學生的純真情感,使文體對話與心靈交流相結合。鄉村的人際交往相對城市而言更為純真,更具有人性化。類似玉《少年閏土》中「看瓜刺猹」的農趣,「鄉村孩子」的農心,「鋤禾日當午」農活,無不隱藏著鄉村學生純真的情感,作為教師,就應當善於發現每一個可能涌流無限生機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學生的真情實感。鄉村裡的人們有」桃花源式的綠色交往、張揚人性的交往,學生可以敞開心扉純真表達,因此更容易使文體的對話與自我的心靈碰撞融合,升華,在口語交際表達中更具有「純凈」的語鏡優勢。
(三)積極開掘社會課程資源。社會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價值,與傳統教科書相比,課程資源是豐富的、大量的,具有開放性的,它以其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和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等特點,給學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調動學生各種感觀參與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愉悅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是傳統的教科書無法替代的。
1、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新課程的增長點,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至關重要。教師應鼓起熱情,給予關注,給學生做現場引領,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資源,讓學生實實在在去做,以實踐代替想像。如在學習第八冊《小樹給死囚調查報告》時,可讓學生一小調查員的身份去對一些問題進行調查,如河水為什麼便污濁,為什麼空氣污染嚴重等進行采訪、調查和研究,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文的表達能力。
2、開發利用農情農俗,培養學生愛想情感。作為農村小學,應當讓學生了解並熟悉農業生產,培養學生熱愛農民、關心農業、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每個地方的農業發展狀況各不相同,這就給學生提供了了一個廣闊的報道空間。教師可組織學生拍攝富有「農情」的照片,撰寫關於「農情」的報道。在深入農村生活、具有切身體驗的基礎上的作品,顯示出十足的「農情味」,從中也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經濟,文化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教學《難忘得潑水節》時,教師可以「節」為點,引入到各種「節」或「俗」的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交流過節的習俗,學生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還藏著這么多知識,他們表現了極大的學習熱情。
3、積累運用農諺農語,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新課程強調語言積累,積累語言的途徑、渠道很多,農民群眾的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諺語。歇後語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如在學習第八冊《積累?運用八》「讀讀背背」時,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讓學生虛心地向長輩請教,收集這樣生動的語言。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到閱覽室圖書館查找,把「農語」抄下來。教師選擇恰當的時機,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還會使學生的習作富有「農味」,具有個性特徵和鄉土色彩,進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努力開啟自然課程資源。《課標》中指出:「各地都蘊藏著自然、社會、文人等多種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因此教師要增強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識,讓課程開發領域「寬」起來,地域優勢資源「熱」起來,活性的課程生長點「鏈」起來。
1、欣賞自然景觀,培養美好感情。秀麗的山川、雄奇的古跡,都是新課程改革下最具優勢的課程資源。如在學完《圓明園的毀滅》、《鏡泊湖的奇觀》等風景篇後,為進一步學生樹立愛家鄉、保護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課外延伸。將小鎮劃分為交通、旅遊、田園風光等幾個方面;再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運用圖片、文章等形式分別對這幾方面進行特寫最後讓學生的作品張掛在校園的展台上後編寫成特寫集,通過小導游隊進行交流、宣傳。有學生介紹如下:「我校坐落在十萬大山腳下,這里既有美麗的高山田野,清純的小溪流水;還有遠近聞名的優美景觀——神馬瀑布。神馬瀑布在平龍山上,平龍山山水奇秀,風景幽雅,常在茫茫霧海行雲之中。」這樣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外自然資源,結合校本課程,開展一系列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保護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2、引用傳說故事,感悟傳說內涵。「傳說」是生成「課程資源」的一個亮點。鄉村學生生活純朴真實,在他們的身邊積淀著不少耐人尋味的傳說故事。如:廣西防城地區扶隆鄉自古來家喻戶曉的「神馬射尿傳說」,北侖「五指山」的傳說……教師可讓學生深入農村,像年老的長輩、領里鄉親詢問,搜集民間傳說故事,在進行整理、編寫、交流,開展以「傳說故事」為主題的活動。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我們農村小學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讓我們的鄉村教育真正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我們農村的孩子也變成金鳳凰。
㈧ 學科委員會與教研組的區別
教研組是學校基層的管理實體,是教學研究的組織形式,在學校教學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所學校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教研組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教研組不僅是教學常規的落實者,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且是開展教學研究的重要陣地,是教學創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組建設是提升教師業務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無論實施素質教育、還是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學校教研組建設都不能局限於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層面上;都不能局限於聽課、說課、評課、觀摩等教研活動的層次上;都不能局限於少數「精英」作秀、多數人捧場的活動形式上;都不能局限於為單純教學質量而教研的目標上。教研組應該是校本研究的推進者、實施者,是學校教學創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組建設必須以校本教研為支點,落實到教師研究並進行實踐的層面。
一、當前教研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管理層面:
1.分年級管理模式決定了一些學校比較重視年級組的管理,而相對輕視了教研組和備課組的管理,因此,有些學校只滿足於設有教研組、備課組,能象徵性地開展一些活動,並未使教研組的建設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教研組在現有形勢和條件下尚未成為教師繼續學習和進行科研的重要基地。
2.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學校領導偏重於教師個體的培養與指導,對教研組集體建設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必要的方法指導。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不是民主選舉產生,而是主觀任命,有些組長根本無法體現「長」的作用,一些教研活動當然也就無法展開。
3.學校教研活動未形成制度化,學校領導未能深入課改一線,有的領導從根本上放棄了教學。課改問題盡管在有關會議上大講特講,但只是紙上談兵。因此,制定的制度不能從實際需要出發,無法抓准科教研一體化的結合點,所謂的以科研促教學,促課堂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僅僅局限於口號,在具體操作和實施方面還是一個薄弱環節。
(二)教研組內部:
1、教研組工作因循守舊。從教研組工作方式來看,部分教研組長在學科教研活動中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他們滿足於舊有的教研模式,不思進取,缺乏創新意識和變革能力。日常教研活動主要以集體備課和理論學習為主,沒有具體的教研目標和詳實的教研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的教研策略,教研組在學科教研和師資隊伍建設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主導作用。
2、教研組活動浮光掠影。縱觀整個教研活動全過程,一些教研組不能根據自身學科特點主動有效地開展工作,在教研活動中缺乏具體的實施計劃和明確的教研主題,教研活動更多地成為一些教育法規政策、教育教學理論等內容的空洞說教活動。整個教研活動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專業引領和細致的統籌安排。其次從教研效果來看,教研組活動過於簡單,流於形式,不能有的放矢地就教學方面出現的問題集中教研組的力量展開深入研究,教師之間缺乏深層次的探討與交流。
3、教研組評價走馬觀花。對學科教研組工作的評價,一直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難點。一方面多數學校沒有及時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和相應的規章制度,沒有明確教研組長基本職能和教研活動基本規范,對教研活動缺乏相應的制度約束,教研活動隨意性比較大,教研管理鬆懈;另一方面學校在評價教研組工作中也單純以教研活動的次數和活動材料來衡量教研組工作的實效,缺乏對教研活動的深入了解和分析。這些簡單的評價方式挫傷了教研組長的工作熱情,制約了教研組工作開展的成效。
(三)教師自身:
1.學校管理教研組的活動並未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從實際需要出發,並非有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因此,有些教師認為,教研活動是一種負擔,沒有什麼實質性收獲,這就導致不少教師參與教研組活動的熱情不高,比如,我們常聽到一些教師這樣說:「教研,哪有時間,我的新課都教不完呢!」
2.有些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上課、備課、輔導、改作業、考試等,學校、教育局、家長最需要的是考試成績,而搞教學研究,有時事倍功半,且有的不可操作,結果得不償失,研究慾望不強。
3.學校研究氛圍缺乏,一些教師沒有問題意識,遇到教學問題,往往意識不到其研究價值,比如,一些教師課堂效率低,教學任務完成不了,就拚命要求增加課時,很少有意識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很少考慮到把自己的教學與研究有機結合起來。
4.當今教育評價體制下,評價的主要內容是教學成績,評價者看重的是教師個體,這就導致了有些教師只關注自我成長,很難與他人真誠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即使參與交流,分析研討只是表面現象,不願作深入研究。
二、關於教研組的建設
(一)加強教研組的組織建設
1、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和調整學科教研組
教研組設置以有利於教學和開展教學研究為原則。一般以學科為單位,設立一個教研組。規模較小的,以相關學科合並設立教研組。跨學科教師編入其主要任課的學科教研組,同時必須參加一定的兼課學科的教研組活動。學校領導按兼課情況編入相應的教研組。
2、在學科教研組下設立備課組
備課組是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同學科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組織。教研組與備課組有著不同的職責和活動范圍,加強統籌協調,使兩個層面的教研組織形式都能充分發揮相應的作用。
3、教研組長是教研組工作的直接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學校領導聯系教師的重要紐帶
選拔思想品德好、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有一定組織和協調能力、能團結群眾的骨幹教師擔任教研組組長。實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調整。明確和落實教研組長的工作職責和相應待遇,積極吸收教研組組長參與學校有關教學工作的研究、決策和管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務處建立教研組組長例會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學管理。
附:就組長個人而言,必須具有「三種意識」:
一是勇挑重擔的意識。組長除認真完成教學工作以外,要認真落實上級和學校的各種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好各種活動。學校有接待任務,首先自己要上好公開課,示範課。
二是鑽研求進的意識。要永葆教學能力的提升,永存教學藝術的鮮活,永具教研科研的風格。
三是熱心服務的意識。一方面上級和學校布置的工作開展的活動很多,常常要走教研組這條線,另一方面,一個組少則六七人,多則一二十人,年齡、性格、脾氣、工作作風等都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研組長做到腿勤、手勤、嘴勤,有一副熱心腸,揣一顆大度心,灑一片服務情。
(二)、明確教研組的基本職能
教研組的基本職能概括來說主要是四個:
1、管理功能。教研組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協助教務處圍繞常規工作和教育教學對本組教師進行必要的督促與管理,幫助教師提高認識,自覺遵守紀律,愛崗敬業,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2、指導功能。教研組是同學科教師的基層組織、學習園地。既要指導本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如何備課、上課、教研等,還要督促指導各備課組的工作,抓好常規工作檢查和教學質量把關。尤其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及時解決。
3、組織功能。教研組要組織好本組教師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組織好教師參加各類教育培訓活動和各類競賽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4、研究功能。教研組的工作重點是把教師組織起來,就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與交流。組織本組教師研究教材、教法、學情、學法等,並能根據學校實際確定好教研組和個人的研究課題,將教學與科研結合,積極開展教學改革。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常規工作:
1、組織開展業務學習
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目標,以及本校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的計劃,以集體學習、小組討論、個人自學等形式,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和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提升新課程意識,更新教學觀念,探索教學規律,並應用新課程與教學理論分析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經驗,組織教師學習本學科的課程標准、專業知識和科研成果,幫助教師不斷更新和充實本學科專業知識,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科學和人文知識,拓寬知識視野,豐富文化底蘊。
2、加強教學的規范化管理
組織教師嚴格執行課程政策,認真落實教學計劃,制定並實施本組教研工作計劃。研究制定和貫徹落實本學科備課、上課、布置批改作業、檢測評價、課外輔導等各環節的具體要求,切實加強教學過程的常規管理。加強對本學科各年級備課組教學工作、教研活動的管理和指導。及時發現和矯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行為,及時樹立先進典型,推廣成功經驗。積極承擔學校安排的教師教學工作考核、教學質量檢測評價等工作。
3、廣泛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以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程實施水平為重點,開展教學觀摩研討、教學總結反思、教學案例分析、課改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著力研究課程標准、教材教法、課程資源,以及教學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加強對考試和評價的研究,充分發揮其對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的積極作用。研究制定本教研組的學科發展規劃,把握課改方向,明確教改目標,突出研究重點,落實工作措施,逐步形成本組的教學特色和教研文化。
4、積極參與學校課程建設
認真承擔學校布置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修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任務,並充分利用本學科的課程資源和教師專業特長,依託學科教學,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和興趣小組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5、積極開展教育科研
積極承擔學校和教科研部門指定的科研任務,選擇課程改革和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確立本學科的科研課題或研究專題,凝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開展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經驗文章,及時總結、推薦教改經驗和科研成果。教研組積極參加教科研部門組織開展的有關教科研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參加有關學科競賽活動。
6、做好青年教師培養工作
根據學校的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劃,確定和落實青年教師培養的具體目標及工作措施,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關心青年教師,促進他們自主發展,健康成長。
7、營造團結合作的工作環境
協助校行政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努力調動教師關心學校、關心教研組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合作意識,發揚團隊精神,開展傳、幫、帶工作,形成真誠合作、共享成果、共同提高的工作氛圍。
8、重視教研組文檔建設
建立教研組工作檔案,重視各項教研活動的記載,各類文本、檔案資料的積累和整理。
三、關於教研組的管理
1、處理好教研組和年級組的關系
學校年級組與教研組並不是對立的機構,作為學校工作的兩個重要支柱,不可偏廢。年級組基於學校行政管理權而存在,目的在於督促教師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研組則基於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權而存在,目的在於督促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教研組、年級組的工作是互相依賴,聯動實施的。教研組建設要與年級組管理並行發展,年級組重學生的教育和發展,教研組重教師的教研和發展,以教師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發展。學校要加強教研組與年級組工作中的交流、融通與整合,最大程度地形成兩個組織在學校工作中的合力。要合理配置年級組和教研組的權利。進一步明確各自的功能和職責;要增強年級組與教研組之間的信息共享,共同促進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要在年級組的協同下,教研組積極嘗試組織跨學科的教研活動,還可嘗試開展學生跨學科研究性學習活動。要進一步理順教研組的管理體制。教研組要在教務處的領導下,與年級組協同開展工作。
2、搞好相關的制度建設
一直以來學校一級的教研組的行政管理功能很弱。教研組長雖然肩負組織教師業務活動、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責任,但並無任何行政能力,他們對教師的影響力多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及專業經驗和能力,即非權力影響,因此我認為教研組長要順利並卓有成效地開展教研組工作,必須依靠制度管理來保駕護航,逐漸形成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有關教研組建設的規章制度並認真落實,是依法治教,和諧理教的重要保證。因此,加強教研組建設,就必須始終深入思考,並不斷踐行這個問題。根據我們的實踐,至少可在兩個層面上考慮。
● 學校層面要構建一系列教研組工作制度。比如,教研組長職責、備課組長職責,中層蹲點制度(學校中層以上幹部全部深入到教研組,深入到課堂,蹲點一個教研組,參與教研活動),教研組長月工作匯報制度,教研組長考察進修制度、教研科研工作制度,以及校本培訓和教學反思制度、專題論壇制度,師徒結隊制度,案例、課例研究制度,跨學科研討制度,課題研究制度,獎勵激勵制度,評價制度等等。
● 教研組內部層面也應形成一系列工作制度,
(1)教研組常規活動制度。力求做到「五有」——有切實可行的計劃,有明確的專題,有符合實際的活動安排,有研討過程的材料積累,有具有一定價值的階段性書面總結和交流研討課。
(2)讀書分享制度。在教研組建設中積極倡導「與書為友」的思想,重視合作互補、經驗共享、精神分享。讀書包括兩類:第一類是「雜書」。教研組要求組員廣泛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增加自己的人文底蘊。教研組每次活動都安排一點時間讓教師介紹自己的讀書摘錄、讀書體會或者把好書推薦給大家,與大家一起分享。第二類是專業理論書籍。教研組要求組員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題,有目的、有選擇地精讀專業理論書籍,做好摘抄,積累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業理論水平。
(3)備課主講制度。採用主講制的備課方式,倡導「多種方案的備課」和「專題性備課」。還可以圍繞某個教學環節進行更多的研究性備課,將個體的備課與集體的備課、教研相結合,將課前的設計與課後的反思、重建相結合。(4)聽課、評課制度。可按3個步驟進行:①教師上反映自己教學常態的真實的課;②教師說課,重點說反思和重建情況;③聽課人員誠懇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重點談問題,並提出建設性的改進意見。
(5)建立共享資源制度。
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的建立是教研組建設的保障,沒有制度化的規范是無法落實過程的,這就是一個人文和制度融合的過程。我們認為,人不是制度的奴隸,但是必須受制度的約束,特別是一個團隊精神的形成、任務完成的過程都取決於團隊的合作與否,取決於良好的制度的建立,以及制度的正確導向和評價。所以,我們在學校建立的制度上堅持以人為本,既給每個教師創造空間,又保證教研組建設的過程落實,在實際研究過程上下工夫。
3、充分調動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要放給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一定的「權力」。讓他們在本學科人員調配、考核及經費支配等方面擁有一定的權力。其次,要切實提高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待遇,給予教研組、備課組一定的活動經費。最為關鍵的是要為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搭建發展的「平台」和「階梯」。要加大對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及後備人才的培訓和培養力度,形成學科優秀人才成長梯隊。
4、積極創新教研組和備課組工作方法
教研組和備課組是教學改革最前沿的陣地。富有創意的教研活動能突破傳統教研活動中內容缺乏新意、形式呆板老套的弊端,使教研活動從形式到內容走進實際教學生活、走進教師的關注視野、走進教師提高的需求領域。通過創設濃厚的教研學術氛圍,為教研活動注入新的活力,使教研組、備課組真正成為教師汲取教學精華、實現專業發展的重要組織。
5、進一步優化集體備課活動
集體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保證,是培養和培訓青年教師的重要手段。要著眼實效性,防止形式主義。集體備課要堅持個人鑽研與集體研討相結合。教案和學案相結合,主備人說課和參備人研課相結合,做到全心投入,真心研討和交流。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積極倡導二次備課、三次備課。要切實強化集體備課的管理。做到制度、人員、時間、內容、程序、效果的「六保證」和進度、要求、內容、重難點、練習、考試的「六統一」。要加強過程監督,不僅檢查備課計劃、備課記錄和教案,教研組、教務處、年級組學科負責同志還要蹲點聯系備課組,親自參加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活動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活動,不能僅靠年級組的行政管理,更要靠專業引領。年級組主要為集體備課活動提供保障、解決落實上的困難,教研組要加強對備課組集體備課的業務指導、評價和管理。學校要加強對備課組學科教學質量的捆綁式考核,增強合作意識,切實提高集體備課效果。
6、做好教研組工作的考核與評價
對教研組的考核評價從師德建設、常規管理、教學水平、教研成果、師資培訓五個方面進行。
7、加強教研組文化建設
教研組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生命的真實成長,通過教師的發展、進步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進步,從而使學校的整體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教研組文化是教師成長的土壤,尤其是學校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將在深層次上對教師產生影響。我認為教研組文化的基本特點應該是:「民主、合作、競爭、和諧」。
1、「民主」是建設教研組文化的基石。只有組員之間關系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才能使整個教研組形成合力。
2、「合作」是建設教研組文化最重要的方式。合作、交流、對話應該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最重要途徑之一。組長要打破教師間自我封閉的藩籬,倡導交流、合作與對話。在合作的文化氛圍中,開放性的對話和交流會使每位教師的思想得到啟迪,教學行為得到改善,同伴的思想與良好的建議會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資源。我校教師能做到集體備課,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檢查考核,隨時交流、探討在備課、教學實踐遇到問題。
3、「競爭」也是建設教研組文化的重要手段。傳統的「競爭」來源於隔離的工作環境和對教師的單向的不全面的考評體系。教師的工作往往都是在孤立狀態下完成的,教師之間缺乏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因而學校的考評導向十分重要。學校需要競爭,但不是封閉的,應是開放的、合作的、雙贏的。有人認為,和諧的教研組文化不需要競爭,這種看法是有失偏頗的,因為人性根子里的「惰性」、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彈性」、制度建設監督的不到位,極易造成集體積極性的缺失,甚至導致整個教研組的懶散渙散。沒有競爭,從大處講,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國情;從小處講,不符合學校需要生存和發展的校情。因此,競爭亦是教研組文化的重要特徵。
4、「和諧」應是教研組文化建設的最高境界。以教師發展為本教研活動需要和諧民主文化氛圍。我校在教研活動時提倡「百家爭鳴」式的爭論,允許共識與個性並存,並允許持教師不同觀點,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在反思中提高。我校公開課教學進行分層實施,一般由名師、學科帶頭人和教學能手上示範課、研討課,起到專業引領作用。青年教師的公開課主要是規范要求的優質課,滲透課改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他們在教學上逐漸走向成熟。
㈨ 幼兒園《蔬菜變魔術》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不同側面觀察橙子,了解橙子的橫切面和豎切面,並根據橙子的兩種切面展開想像。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及細致觀察的能力。 活動准備:課件:橙的聯想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活動過程: 一、想像導入(出示單線條的一個圓以及在圓中添加一點,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引出「橙」。)PPT2:――今天,美麗的大森林裡可熱鬧啦,維尼熊要給小動物們表演一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呀? PPT3:――這是什麼圖形?(圓形)――猜猜維尼熊會把這個圓變成什麼東西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維尼熊把這個圓變成了什麼東西?(圓上一點---橙子) 二、橙子的切面――現在維尼熊要用刀把橙子切開來,瞧,這就是橙子切開來的樣子,這是橙子橫切面。 ――維尼熊接著又切了一個橙子,瞧,這也是橙子橙子切開來的樣子,這是橙子的豎切面。 教師小結:同樣是切一刀,但是從不同方向切下去,切出來橙子裡面的圖案是不一樣的。 三、橙子變變變 1、橫切面變魔術—— 現在維尼熊要把橙子的橫切面來變魔術啦,咦,橙子的橫切面可以變成什麼呢? 幼兒觀看課件第三部分(根據橙橫切面展開的想像)橙橫切面變電風扇(幼兒逐步猜想)教師揭曉謎底並小結:小烏龜吹著橙子變的電風扇,再熱也不怕了! 橫切面變自行車(幼兒逐步猜想)教師揭曉謎底並小結:小兔子騎上橙子變的自行車在草地上可開心啦! 2、豎切面的創意畫――橙子的豎切面會變成什麼呢?(幼兒回答)――把你想到的豎切面的變法畫下來! 幼兒嘗試豎切面創意畫(用記號筆在老師畫好的豎切面上添畫)教師把幼兒的畫展出在黑板上,並請幼兒說一說你把豎切面變成了什麼?幼兒教師總結:橙子是一種非常好吃、非常有營養的水果。今天我們發現了橙子的小秘密,知道了它的橫切面和豎切面,也看到了在橫切面和豎切面上添上一些圖形和線條變能把它們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現在我們就回到教室去把剛才我們看到和想到的東西畫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