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朱自清《冬天》
1、路上人少,寂寞,冷清,冬天很長,但並不冷
烘托出家庭親情的溫馨
2、自然界的冬天和親情形成反差,突出親情的溫馨和可貴
B. 概括朱自清的《冬天》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於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祖父朱則余,號菊坡,本姓余,因承繼朱氏,遂改姓。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東海縣任承審官 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朱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後,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
朱自清在揚州生活了13年,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時期和少年時期。對古城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復雜的。大概是生活過於單調,所以他後來曾說,兒時的記憶只剩下「薄薄的影」, 「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驚程度!」但是,在漫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兒時畢竟是首發的"驛站"。
揚州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風物宜人,曾使多少詩人如李白、杜甫、蘇東坡、歐陽修等流連於此,尋幽探勝,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瑰麗詩章。揚州也是一個英雄的歷史城,在抵禦異族侵略的歷史上,曾譜寫下無數輝煌的篇章,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綺麗風光和濃郁的崇尚文化的風氣,於無形中陶冶著少年朱自清的性情,養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嚮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揚州美麗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潤他的心靈,哺育他的感情,豐富他的想像力,使他的情懷永遠充溢著詩情和畫意。揚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對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又是深遠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後開始新詩創作,但是,19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的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後他致力於散文創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為三個系列: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 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記》。二是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後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C. 朱自清冬天賞析
文品如人品,朱自清的文風就如同他的為人。他的散文貼近生活、富涵感情,卻又不瘟不火、清新自然。我們讀他的文章毫不費力,看似簡單,其中情感卻需要仔細體味,這樣的文章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冬天》,就是這樣一篇散文。
在這篇散文中,作者選取了互不相乾的三個場景:父親為孩子夾豆腐,冬夜與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過冬。三個場景,都是白描式的簡單勾勒,寥寥幾筆,意味全出。猶如三副淡淡的水墨畫,沒有濃墨重彩,卻散發著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細節描寫是這篇散文打動人的原因之一。第一個生活場景通過描寫父親為孩子夾豆腐的場景,抒發了對親情的贊美和留戀。誰的父母沒有給孩子夾過菜,可是有誰像作者觀察得那麼仔細。你看,「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在這個細節里,父親顯得那麼笨拙又那麼可敬,我們從中體會到父親濃濃的愛意。第二個生活場景寫與朋友的交遊之樂,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往往都不是如膠似漆的,你看,「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多麼平和,多麼溫馨。第三個場景回憶一家人住在台州時的情形,其中有甜蜜的愛情,有聖潔的親情,你看母子三人等著「一家之主」時的鏡頭:「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的向著我。」這好像一個特寫鏡頭,讓人想起大鳥歸巢時、小鳥張大嘴等著享用美餐的情形,任何一個中年男子讀到這里,總不免會想到家人的牽掛和肩頭的責任。
西方有句諺語說:「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可是,我們的眼睛常常不如作家的靈活,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關愛的眼神,往往不注意朋友為自己添加的茶水,但生活中讓我們感動的,往往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能夠想起來的都是這些原以為早該忘記的事情,當初竭力要記住的,差不多已經在記憶中消失。年輕的時候,他們多麼重要啊!成績、職稱、新聞、謠言……蠶食了我們寶貴的光陰,直到老去,才知道它們都是那麼微不足道。而作家的眼睛卻與我們不同,他們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意,能夠在平淡的日子中尋得感動。
散文講究形散神聚,在這篇短文中,三個場景、幾個細節,都靠「情」這個「神」融合在一起。親情、友情和愛情是人間永存的主題,這三種感情使得寒冷的冬天也洋溢著暖意。文章題目叫《冬天》,似乎和主題沒有關系,這個看似隨意的題目卻使得文章更有韻味。也許,只有在冬天——季節的或者人生的冬天,我們才會感到情誼的深摯。在冬天,「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這就是情感的力量。
樸素潔凈的文字,暖人心靈的細節,略帶寫憂傷的情懷——這篇短短的散文憑借著這些優點讓讀者感動。如今,社會發展的步伐如此之快,許多人在所謂市場大潮中忙碌得腳不沾地,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脆弱的心裡也需要撫慰。在這樣的背景下,這篇短文顯得尤為重要。讓我們略微停一停忙碌的腳步,來發現身邊美麗的故事,讓心間充盈真情的暖流
D. 朱自清冬天主要內容~
朱自清《冬天》賞析
真意切質朴自然——《冬天》賞析
朱自清先生不愧為寫情的高手,一篇《背影》不知令天下多少父子柔腸百結,令多少讀者掩卷沉思。這篇《冬天》,作者擷取生活中的三個片斷,不僅寫了他慣常寫的父愛,而且將之擴展到友愛、情愛。既揭示了親情的美好,又昭示著友情的綿長。
文章開門見山,點明題目「冬天」,先描寫父子四人圍坐在「洋爐子」旁邊吃水煮豆腐的情景。那高高豎起的「洋爐子」,熏得烏黑烏黑的「小洋鍋」,以及「嫩而滑」「熱騰騰」的豆腐,一個個物象,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凸現出冬天的寒冷和父愛的溫馨。第二段寫作者和兩個朋友月夜泛舟西湖的情景,皎潔的月光,「軟軟的水波」,淡淡的山影,淺淺的微笑,這一切,雖時隔十多年,只因友情的珍貴,作者記憶猶新。第三段,寫寂寞山城中妻兒天真的微笑,作者一生漂泊,居無定所,但即使客居他鄉,生活在寂寞的山城,有了妻兒天真的微笑,冬天也「老是春天」,寂寞只屬於屋外空曠的山城,而不屬於屋內情意綿綿的家。最後總括全文,點明即使是冬天,「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全文就像一部無聲電影,質朴、自然,一個個特寫鏡頭,都流露出深厚的思想感情——親情、友情和愛情。
巧妙地運用對比映襯的手法是本文的特色,文章中冬天的寒冷與內心的溫暖形成鮮明的對比,營造出「冬天裡的春天」的氣氛。比如第二幅畫面,月夜泛舟西湖。時令是冬天,時間是晚上九點多鍾,當時的環境是,「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劃子」,「山下偶爾有兩星燈光」(可見人們大多入睡了),且「有點風」。而我們三人感覺像是春天:「暖風吹得遊人醉」,「我漸漸地快睡著了」;「S君口占兩句詩,」我們都在「微笑」。淡淡的笑,驅散了冬天的寒意,濃濃的友情,化解了冬天的嚴寒。
另外,文章的語言質朴飽蘸著情意,比如寫父親夾豆腐的情景。他「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一「仰」一「覷」一「伸」一「夾」一「放」,詮釋了無言的父愛,飽含著作者的感激之情。
文章以「冬天」為題,串起三個感人心懷的片斷,表達親情友情的珍貴。情真意切,回味雋永。
E. 冬天 朱自清 原文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
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
(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
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
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
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
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
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
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
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
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
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
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
「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
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
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特稅
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
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
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
上一隻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
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
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
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
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
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
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
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原載1933年12月1日《中學生》第40號)
F. 要寫《冬天》朱自清教學設計的畢業論文,有哪些獨特的寫作視角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①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②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③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④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劃子。⑤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象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⑥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特稅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⑦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隻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冬天也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⑧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的向著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⑨現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G. 《冬天》的全文(朱自清)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①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②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③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④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劃子。⑤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象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⑥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特稅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⑦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隻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冬天也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⑧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的向著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⑨現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⑩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也是網上找到的 希望你滿意
H. 朱自清《冬天》全文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水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
鍋在「洋爐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
「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
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上「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光。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光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稅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隻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
但因為走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
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得她那微笑的影子。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8)朱自清冬天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冬天》賞析:
朱自清的文章《冬天》為我們展示了他兒時在寒冷的冬天裡和父親圍坐在屋裡吃白水煮豆腐,和友人冬夜泛舟西湖以及在寒冷的台州與妻子和睦相處的小團圓情景,為我們帶來溫暖如春的感情。
《冬天》是一篇抒情散文,題目叫「冬天」,首先是因為記的都是在冬天裡發生的事情,同時又借「冬天」來反襯春天般的溫暖的人情。
《冬天》一文寫了三個冬天的三件事:第一個冬天,父親從「小洋鍋」里夾熱豆腐給孩子們吃,讓「大家暖和些」;
第二個冬天,「我」與摯友月夜共游西湖;第三個冬天,一家四口住在台州山腳下,一回「我」上街回來,看見妻和兩個孩子並排地在樓下廚房大方窗口挨著,三張臉都帶著天真的微笑,似乎台州空空,只有一家四人。
結尾寫道:「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這「溫暖」兩字便是這篇散文的「眼」。
三個原各不相關聯的生活片斷,借這個「眼」全聯系起來了。父之憐、友之誼、妻之愛,全都是「溫暖」的。文章能打動人心,可以說全賴於這文眼的安設。
I. 朱自清的冬天
文品如人品,朱自清的文風就如同他的為人。他的散文貼近生活、富涵感情,卻又不瘟不火、清新自然。我們讀他的文章毫不費力,看似簡單,其中情感卻需要仔細體味,這樣的文章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冬天》,就是這樣一篇散文。
在這篇散文中,作者選取了互不相乾的三個場景:父親為孩子夾豆腐,冬夜與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台州過冬。三個場景,都是白描式的簡單勾勒,寥寥幾筆,意味全出。猶如三副淡淡的水墨畫,沒有濃墨重彩,卻散發著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細節描寫是這篇散文打動人的原因之一。第一個生活場景通過描寫父親為孩子夾豆腐的場景,抒發了對親情的贊美和留戀。誰的父母沒有給孩子夾過菜,可是有誰像作者觀察得那麼仔細。你看,「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在這個細節里,父親顯得那麼笨拙又那麼可敬,我們從中體會到父親濃濃的愛意。第二個生活場景寫與朋友的交遊之樂,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往往都不是如膠似漆的,你看,「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多麼平和,多麼溫馨。第三個場景回憶一家人住在台州時的情形,其中有甜蜜的愛情,有聖潔的親情,你看母子三人等著「一家之主」時的鏡頭:「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的向著我。」這好像一個特寫鏡頭,讓人想起大鳥歸巢時、小鳥張大嘴等著享用美餐的情形,任何一個中年男子讀到這里,總不免會想到家人的牽掛和肩頭的責任。
西方有句諺語說:「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可是,我們的眼睛常常不如作家的靈活,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關愛的眼神,往往不注意朋友為自己添加的茶水,但生活中讓我們感動的,往往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能夠想起來的都是這些原以為早該忘記的事情,當初竭力要記住的,差不多已經在記憶中消失。年輕的時候,他們多麼重要啊!成績、職稱、新聞、謠言……蠶食了我們寶貴的光陰,直到老去,才知道它們都是那麼微不足道。而作家的眼睛卻與我們不同,他們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意,能夠在平淡的日子中尋得感動。
散文講究形散神聚,在這篇短文中,三個場景、幾個細節,都靠「情」這個「神」融合在一起。親情、友情和愛情是人間永存的主題,這三種感情使得寒冷的冬天也洋溢著暖意。文章題目叫《冬天》,似乎和主題沒有關系,這個看似隨意的題目卻使得文章更有韻味。也許,只有在冬天——季節的或者人生的冬天,我們才會感到情誼的深摯。在冬天,「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這就是情感的力量。
樸素潔凈的文字,暖人心靈的細節,略帶寫憂傷的情懷——這篇短短的散文憑借著這些優點讓讀者感動。如今,社會發展的步伐如此之快,許多人在所謂市場大潮中忙碌得腳不沾地,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脆弱的心裡也需要撫慰。在這樣的背景下,這篇短文顯得尤為重要。讓我們略微停一停忙碌的腳步,來發現身邊美麗的故事,讓心間充盈真情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