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北伐戰爭教學反思

北伐戰爭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26 22:01:43

⑴ 作辦歷史教師採用哪些途徑豐富教學活動

歷史學是反映過去的客觀事實,而這種客觀事實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過實踐去感知,因此,在教學中往往是教師教的枯燥單調,學生學的乏味無趣,達不到預期效果,提高不了課堂教學效率。主客觀因素,導致課堂教學難以進行,如何改進和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迫在眉睫。本人長期從事初中歷史科教學,就如何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談談我個人的做法和體會:
一、塑造良好的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的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成的教師人格魅力,是教師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
(一)、教師人格的魅力來源於淵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教育能力
具備這一條件的老師不但能在教育教學中游刃有餘,而且善於處理、協調學生以及同事之間的關系,創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馬克思說:「性格是環境的產物。」從這樣的老師身上,學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響,受益終生。
(二)、教師人格的魅力來源於善良和慈愛
在老師心裡,教好每一個學生是老師的天職,我們老師要胸懷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氣各不相同、興趣愛好有差異的所有學生。老師不僅是學生良師,而且是慈愛的長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老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更要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
(三)、教師人格魅力來源於對學生的信任與寬容
老師在課堂上不應一味地灌輸、包辦代替,而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老師是指導者和引路人,從不把學生看做是知識的容器,沉重是社會中活生生的人,有他自己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用情感去感化教育他們。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了解愈深,愛之愈烈。其次對學生的關懷要落到實處,以此形成一種學生尊重老師、老師關愛學生的新型師生關系。
(四)、教師人格魅力來源於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
老師不是僅僅把教師這個職業看成謀生的手段,而要毫無私心雜念的投入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理想,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教師應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鑄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繪學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
(五)、教師人格魅力來源於永不滿足的執著追求
老師始終用勝不驕敗不餒的形象去感召學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失敗面前,老師要做當之無愧的強者,不陶醉於成功之中而不思進取,更不會沉溺於暫時失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我們老師要學會反思,從反思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確立新的奮斗方向和人生目標,用勤奮和智慧澆灌出更豐碩的成果,實踐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老師,必須首先做一名充滿美好人格魅力的人。
二、教師角色應由重知識結論的灌輸者轉換為重學習過程的謀劃者、組織者和參與者
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教師的角色。「重結論輕過程」是傳統教學中十分突出的問題。傳統的教學的主要活動就是講述、板書和布置練習。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把學生看成了接受器,課堂中的問答多半是復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師充當了知識和結論的灌輸者的角色。
在新課程要求下,教師的角色已不再是結論的灌輸者,而是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在強調學生「主體」意識發揮的同時,對教師「主導「的要求更高了。就歷史課而言,如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如何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提出有思維價值的問題,並能積極尋求問題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學」,把教學過程變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使教師自身由知識傳遞者變為學習的促進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從凌駕於學生之上的講台上走下來,和學生融為一體,共同活動,消除師生間的距離感,使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個性與才能;如何使班級、小組合作和個體學習各環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真正達到促進人的發展的目的,這都需要教師的精心策劃和組織。
如在學習《金與南宋的對峙》時,課前預習1、你知道多少岳飛的故事?你知道岳飛《滿江紅》嗎?2、南宋有岳飛、韓世忠等歷史名將,為何北伐不能勝利呢?這兩道預習題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和啟發他們分析思考能力,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僅僅靠教師灌輸的學習的被動局面。上課時在沉鬱激越的《滿江紅》背景下,學生的情緒異常激昂,他們急於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飛的故事與同學們分享,有的學生還拿來了在將軍山拍攝的岳飛「還我河山」的圖片。教學中師生互動得到很好的體現,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有的提出:「老師,不是說落後就要挨打嗎?可是在政治、經濟、文化均落後於北宋的金為什

么競能滅宋呢?」學生們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激烈的討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思辯能力。這樣的課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表現了學生豐富的創造力,個性得到極大的張揚,也達到了教學目的,完成教學要求。
中學歷史教學面臨許多根本性的挑戰,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就要求教師從傳統角色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塑造自己的新角色,這是提高課堂效率成敗的關鍵。
三、教師應加強內在素質,以便拓寬知識面,提高效率
人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肯定會覺得乏味,難以聽懂,甚至不想學,也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面,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上課時多穿插一些內容、故事,以及和事件相關的一些內容,這樣就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變成生動有趣。所以教師應多學習,多看一些參考資料和跟本學科相關的科目,以增長知識面,開闊視野。教師一定不能只滿足現有的知識,時代越發展,要求教師要有越高素質。我們千萬不能象毛澤東同志筆下的「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要經常的給自己充「電」。例如《中國歷史》第四冊中的「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一課,講到「紅軍飛渡瀘定橋」時書本中沒有提到指揮這一戰役的是誰,教師就應當通過閱讀一些資料,才懂得是福建閩西長汀籍的楊成武上將,課堂中應當指出,而且還可穿插其它介紹。這樣一來使學生更加註意,同時也覺得更趣味,使得乾巴巴的幾個字,拓展開來。
四、教師應加強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歷史教學的問題相當程度是語言的運用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藉助於語言來向學生傳播知識。所以教師要重視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人們常說「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所以教師除了有內在素質外(即人們常說的「內才」)還需有過人的「口才」。以致上課時能充分發揮,講起來口齒伶俐,滔滔不絕,形象生動,講起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反之,如果教師上課「語無倫次」,學生學得眉頭苦皺,影響課堂效果。例如《中國歷史》第四冊第6課中《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中講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這一問題時,教師應充分發揮語言表達能力,講清「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要從當時復雜的形勢來透析,說明清楚國民黨內部親日派何應欽的企圖,如何想奪取統治地位,同時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利益出發提出和平解決,最後如何迫使蔣介石接受「聯共抗日」的主張。教師要把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形象生動的語言,以提高課堂效率。
五、合理運用「課前提示」,激發學生興趣,以提高課堂效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指人對事物的特殊認識傾向,是人的認識需要情緒表現。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人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誇美紐斯也曾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教學中由於人類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學習興趣和願望,能最大地激發內在動機,特別是個人的興趣常常是影響各門課程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潛在因素。
現行的歷史教材中,每一課都有「課前提示」,它不僅具有導入新課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多種功能,所以教師要特別重視和合理運用「課前提示」。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上課,我都注意使用「課前提示」把課前提示設計成一個個問題,邊講邊問,從而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神聖抗戰的開始》時,我把課前有關提示設計成下列問題,「盧溝橋事變是怎麼回事?它標志著什麼?在民族危急的緊要關頭,蔣介石是否同共產黨合作建立統一戰線?中國軍隊是否能粉碎日軍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了那些滔天罪行?」最後再問:「想知道這些有趣的問題嗎?答案就在這一課里。」這樣一來,既能指出這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以製造懸念,埋下伏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認真學習課文,尋求正確答案,從而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六、合理運用「課前提示」,激發學生興趣,以提高課堂效率
現行教材的一大特點是:圖表量的增加。書中配有相當數量的圖表,有歷史地圖、表格、歷史、漫畫等。圖表是教材為學生提供的直觀教具,具有培養學生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理解力、記憶力、創造力和表達力等方面的功能。歷史知識最顯著的特點是它的過去性。這一特點給學生學習歷史知識面帶來很大的困難,而藉助文中的圖表去認識歷史,引導學生神遊歷史的殿堂,去感受已往時代脈搏的跳動,是學習歷史的便捷途徑。在講到《紅色政權的建立》一文中,我充分利用了書中的「圖表」這課中的一幅《怎能忍受那許多人的吸吮》的漫畫、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農民受到地主貪官、污吏、劣紳、軍閥、土豪、帝國主義者等人的剝削和壓迫,被榨取了血汗、變成一個骨瘦如柴的農民。文中的《當時架在農民身上的三把刀》的歌謠:租子重、利錢高、苛捐雜稅像牛毛」,反映了農民所受的剝削重,生活困苦。以及文中提到當時農民很少土地,而且絕大多數沒有土地的情況,這些圖表和文字部分,進行形象而又具體的分析講述,既可加深學生印象,也由此揭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要進行土地革命的原因,」可見不少「圖表」既生動又深刻;若能充分利用,利用得當定
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七、利用中學歷史巧記速記法激發學生興趣
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特意歸納巧記速記歷史知識的方法。准確記憶基礎知識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但對於沒有入門的同學來說,歷史知識紛繁復雜,千頭萬緒,簡直無從下手。其實這里邊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後可以既記得准、又記得狠。我總結了幾種方法,如果學會用活,做到舉一反三,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頭法。抽出核心字(多為首字),串在一起,押韻更好,然後多念幾遍即可。
例1.清朝最後的九個皇帝依次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記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簽定的中英《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中國第一批通商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由南向北),記為「廣廈福寧上」。
(二)、諧音法。基本方法同「字頭法」,只不過要精選核心字及其諧音,使其既押韻,又有一定生動的意義。
例: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沈葆楨、丁日昌,編為「新(欣)翻(藩)譯(李)坐(左)洞審(沈)日昌」。
(三)、奇特聯想法。聯想越奇特,記憶越深刻,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例:軍閥割據時,馮國璋、曹錕、段祺瑞控制的地盤及其支持者可聯想為「曹錕靠在一棵日本梨樹(直隸、江蘇)上餓(湖北)得快乾(贛)了,段祺瑞端著一大碗(皖)鹵(魯)面(閩),這(浙江)應(英)該很美呀。」
(四)、歌謠法,即以「核心字」為基礎,通過反復挑選排列,使之成為形式對仗,合則押韻的順口溜,最適於記年代。
例: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國民黨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編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國民黨一大24、1」。
(五)、排比法。即認真分析歷史事物,從中歸納提煉出或連續或對仗的「核心詞」,作為記憶的載體,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適用范圍很廣。
例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強迫清政府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主要內容有5點,可總結為「三外一賠一開」。賠款和開口岸是近代絕大部分不平等條約都有的內容。「三外」指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外國船(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例:1927年中共三大起義的意義,可總結為「三個第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建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支軍隊。廣州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
八、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實踐性、主體性、綜合性、多樣性等特點。各種有益的活動有利於學生接觸人生、接觸社會、吸收信息、增長知識,有利於學生學會關心、學會負責、學會做事、學會創造。
課外活動具有課堂教學難以具備的優勢。課外活動吸引眾多學生走出課堂,面向實際,有助於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課外活動形式靈活,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助於開展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工作。課外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個體社會化的能力,如社會交際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課外活動強調手腦並用,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又有利於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此外,課外活動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於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課外活動給學生一片自由馳騁的天地,其內容十分豐富。如:可以開展多姿多彩的班團隊活動、科技活動、文體活動,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服務、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傳統節日、紀念日的教育活動等。
開展好課外活動,要防止流於形式和產生隨意性。因而,學校對開展課外活動必須加強管理,統籌管理。開展好課外活動,必要的物質設備是不可少的,學校應加大投入,不斷增添相關設備,改善開展課外活動的條件。現在,不少人已經認別到必須把課外活動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把學生引進課外活動的樂園實在是當務之急。
除課堂外,在課余時間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的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以促進第一課堂,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歷史能力,以提高課堂效率。例如舉行參觀歷史遺址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歷史教學的吸引力。
總而言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特點不斷變換教學方法,靈活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即使是一堂課也可以應用多媒體信息傳遞,活躍課堂氣氛,保持和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上所談僅僅是本人在教學中一些嘗試,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給教育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課題,因此,如何上好一門課,有待於今後永無止境地探索,逐步充實完善,這樣才能真正地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⑵ 初二上學期歷史期末復習資料

給你兩份資料。

資料一: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材解讀提要

一、基本線索
1.近代史的上下限
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主要講述中國近代史。這段歷史以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為開端,止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間跨度為110年。以往的教材多將近代史的時限定為1840年至1919年。現根據史學界多數專家的意見將近代史的下限延展至1949年,主要是因為1919年前後中國社會的基本性質、基本矛盾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中國人民的斗爭任務也未發生根本性變化。
2.基本特點
絕對時間不長,但新陳代謝的節律異常快捷,歷史內涵十分豐富。
這一段歷史的絕對時間不算長,但卻是社會劇烈動盪、內外矛盾斗爭極其尖銳復雜、社會變革異常快捷的一個歷史時期,歷經清朝後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新陳代謝的節律非常快。其間,充滿了侵略與反侵略、壓迫與反壓迫、變革與反變革、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斗爭,歷史內涵極為豐富。
近代中國由古代中國演變而來。因此,中國近代史是中國古代歷史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通史的組成部分。可以發現,某些支配中國傳統社會變化的一些因素,比如傳統政治體制、封建王權、傳統文化等在近代社會仍在起作用,對形塑近代中國歷史的面貌產生了重要影響。另一方面,近代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遭遇西方資本主義,國門被打開,中國被強行捲入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之中,成為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一個部分。故而,中國的歷史不僅僅是中國社會自身發展、演變的歷史,而且也是中西兩種文明交流、碰撞的歷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形成到瓦解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適應世界大勢、努力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的歷史,是中國探索現代化道路、由傳統向現代艱難轉型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西之間碰撞、交流以及相互融合乃是中國近代史教學中應該理解和把握的重點。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近代史是剛剛逝去不久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對現代中國的影響很大,直接決定了現代中國的發展路向,當下現實中的許多現象可以從近代史上尋找答案;反之,對現實的理解往往又會加深我們對近代中國歷史的認知。因此,在學習中國近代史時,特別應從古今、中西、新舊、傳統與現代等多維的視角來把握近代中國的發展歷程,才能大致梳理出歷史嬗變的脈絡。
因此,在編寫時,我們始終緊扣獨立與現代化的歷史主題來建構教材體例框架,注意培養學生的歷史通感,讓學生透過史事和人物、歷史現象,了解近代中國的歷史行程,了解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為了救亡圖存、振興中華,是怎樣進行抗爭和探索的,這些抗爭和探索又是何等艱難曲折,它留給我們哪些經驗教訓,從中真正體認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個真理。
3.教材的體例安排
本冊課本共7個單元,25課。其中4個探究活動課分別插入各個單元。前5個單元基本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介紹歷史發展過程,實際上是通史的體例;後2個單元「經濟與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是專題史。這樣的安排,既考慮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包含了我們對110年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理解。
前5個單元,分兩個部分:第一、二單元介紹前80年的歷史,包括兩條相互關聯的線索:一條線索是中國如何一步步沉淪的,即中國是怎樣從一個獨立完整的封建社會逐步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的;另一條線索是中國如何力爭從沉淪中奮起,擺脫被殖民被奴役的,即中國人是怎樣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從總體上說,前一條線描述的是近代中國衰落、下降的歷史,而後一條線描述的是中國上升、進步的歷史。
第三、四、五單元講述後30年的歷史,即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歷史。這段歷史有幾條線:一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及其領導的人民革命斗爭;二是結束北洋軍閥統治、國民黨建立全國統一性政權及其統治在大陸覆亡的歷史;三是帝國主義的侵略。這幾條線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交織的,彼此之間的關系與矛盾,時而激化,時而緩和,不斷演變,共同塑造了後30年的歷史面貌。課本大體以時間先後順序為經編排史實,力求揭示這一時期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以及歷史演變的基本軌跡。
二、緊扣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
獨立與現代化的關系。近代史的基本主題是爭取民族獨立與國家的現代化。獨立與現代化,二者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近代中國迭遭侵略,由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爭取民族獨立是中國人民的首要任務。但民族獨立的獲得,是需要以國家的實力為基礎的,而要提高中國的國家實力,除了努力進行現代化外,別無他途。
1.注意揭示列強對華侵略的特點、危害及其對近代中國所產生的影響
列強侵華發展的特點:規模越來越大、程度日漸加深。在列強對華侵略過程中,甲午戰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甲午以前,列強侵華以赤裸裸的軍事侵略為主,其主要目的是打開中國的國門;此後,則軍事侵略與政治侵略、經濟侵略相結合,以攫取更多的經濟與政治權益。用梁啟超的話說,就是列強的侵略有一個從「有形瓜分」到「無形瓜分」的變化。所謂「有形瓜分」主要就是指割地、獲得戰爭賠款等;而「無形瓜分」則主要是指在華投資設廠、開礦築路、開設銀行、給清政府政治借款、劃分「租借地」與勢力范圍。與前者相比,後者的侵略手段更加隱蔽,危害性也更大。到19世紀末,中國已陷於被肢解、瓜分的危險境地。為了揭示時至19世紀末列強侵華的特點與中國面臨的危局,我們不僅用表格的形式作了介紹,而且在課後的「讀圖」中選用了一幅《時局圖》,以形象直觀地揭示當時的基本態勢。
揭露列強侵略的殘暴與危害。第四單元揭露了日本的法西斯罪行。第13課寫「南京大屠殺」一目,既有大字敘述,又有小字介紹,還配有圖片,有敵方材料(日本《東京日日新聞》有關日本軍人「殺人比賽」的新聞報道和圖片)、我〔鐵證(一)國民黨軍醫的揭露〕以及第三方的材料〔鐵證(二)關於美人貝德士的信函內容)。這樣的材料編排,較為客觀、全面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罪惡行徑,非常具有說服力,對於日本右翼分子妄圖歪曲歷史的圖謀也是有力的駁斥。
2.注意展現民族抗爭的曲折歷程,昭示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正確總結歷史經驗
有侵略就有抗爭。一切旨在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行為都是抗爭。抗爭反映了中華民族不甘沉淪、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抗爭史。課本中有關抗爭的內容,我們是包含感情來寫的。比如,第2課在寫邊疆危機時,我們就介紹了左宗棠的「輿櫬出征」;寫甲午戰爭中的抗爭時,寫了鄧世昌自沉海底的事跡。第四單元「抗日戰爭」,用大量事例、材料,突出中華民族同仇敵愾、英勇頑強、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精神。
抗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形式的抗爭,給人們留下了不同的歷史經驗。對此,課本在介紹史實的同時,也對民族抗爭的經驗作了適當的總結。比如,第1課在敘述林則徐抗英斗爭時,在肯定他有抗禦外侮勇氣的同時,還特別突出他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以說明反侵略斗爭與接納新知的開明相結合,是民族抗爭的正確途徑。
3.努力體現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曲折歷程,突出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讓學生從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發展脈絡中切實體會,「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是中國社會變革的正確歷史選擇
社會變革的基本特點:近代以來,圍繞反帝反封建和中國獨立富強的歷史主題,斗爭不絕,變革不斷,可謂波翻浪連,洶涌澎湃。這些變革呈現出由表及裡、由淺入深、迭相遞進的特徵。一般而言,後一次變革是在對前一次變革進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進行,是對前一次變革的批判、繼承與發展,往往容納了前一次變革過程中一些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合理的內容,但又有超越。這些社會變革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因此,我們在教材編寫中力圖能生動展現出近代社會變革的曲折歷程,揭示各個變革環節之間的前後聯系與轉折,闡明每一次變革對中國近代化的推動作用。
例如,在敘述中國人民歷次反侵略斗爭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力求以清晰准確的語言描述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軌跡,另一方面我們又盡可能要言不煩、畫龍點晴地交代兩次鴉片戰爭與「師夷制夷」思潮、「洋務運動」興起的因果聯系。甲午戰敗與變法改良、共和革命興起的因果聯系;辛亥革命後出現的歷史曲折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出現、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因果聯系;抗日戰爭與戰後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贏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因果聯系等等,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近代中國不斷探索、不斷前進的時代精神,從歷史事實中體會「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歷史真理。
近代中國的歷史行程是曲折而艱辛的。從斗爭-失敗-再斗爭中,中華民族也逐步領悟到學習世界人類進步的成果必須與中國的國情相適合,中國為獨立自主、實現現代化進行的探索必須與中國自身的實踐相結合。我們在教材中既注意充分展示近代志士仁人艱難摸索救國之路的歷史行程,對處於時代潮流之前的歷史人物、思想文化觀念予以歷史的肯定和褒揚,同時也從歷史變革的角度展示新陳代謝的規律,總結過往那些過渡性環節的歷史局限和教訓,讓學生從一再失敗的歷史悲愴里體驗為什麼我們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及其社會改革的主張,領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真理。
三、加強思想教育
課文內容力求理由事出,盡量引入新史料、新研究成果,發掘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史實或人物個案,更好地發揮思想教育功能。圍繞國情教育這一中心環節,在教材編寫中我們強調有機地滲透愛國主義、民族認同感、民族憂患意識以及正確認識社會變動、中西文化折沖、樹立健康的人格和人生態度等方面的教育,多方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由甲午戰前購置先進艦船計劃擱淺的史實,引出對清政權體制不足抵禦外侮的深入分析,並運用當時人(吳玉章)的感受說明事變對一代青少年心理的震動;慈禧在被八國聯軍擊敗後接見各國公使時的媚態,說明清政權的對外態度並為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作鋪墊。
第14課的照片、小字和「閱讀卡片」講述的是聶榮臻與被救的兩個日本小女孩的故事。特別是給日軍官兵的書信言辭朴實,大義凜然,真摯感人,既說明了情況,也斥責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與日軍的野蠻殘暴適成鮮明對比。這一材料是有關中日兩國正確看待過去歷史問題上進行教育的極好教材,也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批判。
在課文中我們還適當加入了一些富有思想教育意義的名句名言和名謠名曲,比如,譚嗣同絕命詩、陳獨秀關於民主與科學的語錄、抗戰名曲《松花江上》、吉鴻昌殉國詞、楊虎城「勿忘國恥」手跡、張學良決心抗戰電文節要、「八百壯士歌」,以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民族認同感、民族憂患意識和變革精神。
四、專設兩個單元介紹近代中國的經濟、社會生活以及科技和思想文化
近代以來,國門被打開,新事物從四面八方源源而入,促進了中西兩種文明的交流、碰撞與融合,由此推動了近代中國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以及人們的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發生巨大的變化。以往的教材中對這些內容雖也有介紹,但較為簡略。實際上,這些變遷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交通、通訊手段的進步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大眾傳媒的發展,對於信息的快速傳遞、文化知識的傳播、社會教育的發展以及社會生活的拓展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包括發式、服飾、稱謂、禮節等社會習俗的變化,背後隱含的是社會觀念的變化,是整個社會由封閉走向開放,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的一種必然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反映。所有這些對近代中國的影響很大,極好地體現了近代中國處在急速的社會變遷與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特點。
因此,我們安排了兩個單元,共計7課的容量來介紹這方面的知識,在編排上採取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形式,盡可能簡明扼要地描述這些變化的來由以及變化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近百年來的變化之速,並從新舊變化中體會社會變革的動力和變革的途徑方法。這兩個單元的一些內容,我們是用包含感情的筆觸來寫的。比如,第18課在介紹「民族工業曲折發展」時,就有對以張謇為代表的一批民族資本家矢志不渝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事跡的介紹;第23課在介紹近代科技發展時,對詹、侯、李、華等為中國科技事業發展開路鋪橋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家的業績的描述,更是希望能激發青年學子的愛國熱誠,激發他們的報國之志。

資料二: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2.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進行暗訪密查,緝拿煙販,收繳鴉片.6月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3.1840-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1.1856-1860年,英法聯軍為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佔領北京後,火燒圓明園.
2.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結合第8頁表格和第9頁圖掌握)
3.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派軍隊北伐和西征.
第3課 收復新疆
左宗棠作為欽差大臣,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新疆.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後,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學生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課 洋務運動
1.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後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從 70-80年代籌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1862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2.評價洋務運動(第30頁內容,重點掌握)
第7課 戊戌變法
1.1895年春,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揭開了變法維新的序幕.
2.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內容( P33):要求從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思想五個方面掌握.
第8課 辛亥革命
1.1894年,孫中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他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當總理,通過了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 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創辦的機關刊物《民報》,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竊取,沒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1.1915年,陳獨秀等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以四提倡四反對為主要內容,向尊孔復古逆流進行攻擊,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年,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進行宣傳馬克思主義.
3.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影響到後來.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舉行示威,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要求,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鎮壓.6月初,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斗爭,工人階級起了巨大的作用,結果政府被迫釋放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3.1922年中共二大,確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第11課 北伐戰爭
1.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由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
2.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主要戰場:湖南,湖北;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出師不到半年,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3.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它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
2.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進攻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第13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1.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在未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後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
2.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長征途中,渡過金沙江跳出敵人的包圍,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14課 難忘九一八
1.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蔣介石要求駐守東北的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使東北三省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時間全部淪於敵手.全國人民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內戰,抵抗日本的侵略.東北人民和部分東北軍部隊,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共派楊靖宇組織東北游擊隊, 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
2.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張,為了逼蔣抗日,1936月12月12日,發動"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第15課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1.1937年日軍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動進攻,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的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在事變中,佟麟閣,趙登禹先後為國捐軀.平津相繼陷落,這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2.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在六周時間內,屠殺中國居民達三十萬人以上.
第16課 血肉築長城
1.在全面抗戰期間,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為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百團大戰,這是抗戰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國民黨軍隊在1938年春取得台兒庄大捷.
2.抗戰勝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中共七大,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發動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17課 內戰烽火
1.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1945年8月到10月,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毛澤東在周恩來,王洛飛的陪同下,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最後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2.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標志全面內戰爆發.
3.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軍挺進大別山威脅南京和武漢.標志戰略反攻的開始.
第18課 戰略大決戰
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陳毅曾說, 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P98)三大戰役的勝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2.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標志統紿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垮台.
第六單元 經濟和社會生活
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狀元實業家張謇,在《馬關條約》簽訂後,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情況下,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同時興辦學校和開展慈善事業.一戰期間企業由於帝國主義放鬆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但大戰結束後被吞並.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中文報紙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第七單元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第21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1.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2.揭開制鹼奧秘的侯德榜撰寫了《制鹼》一書,他的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3.近代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嚴復.魏源他編成《海國圖志》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並說明編寫的目的是" 師夷長技以制夷".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翻譯了《天演論》,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的進步觀點.
第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1.戊戌變法期間,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2.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3.魯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記》,《孔乙已》等;徐悲鴻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聶耳的代表作是《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

⑶ 怎樣學好初一歷史

1、初一歷史學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2、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眼腦直映」式的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在學習之後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⑷ 中華民國的人是怎麼寫畢業論文的

中華民國1912--(大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成立停止使用,台灣地區依舊使用)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轉變的時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階段。

中華民國的創立民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斗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19世紀末年,由於清王朝腐敗不堪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探求救亡圖存的辦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學說的傳播,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勢力開始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以孫中山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選擇革命救國的道路。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成興中會,提出推翻清王朝,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興中會的活動一開始便和傳統的王朝更替模式區別開來,而具有新時代的特點。但孫中山的創舉當時還不能為廣大群眾所理解,追隨他的志士,只有百餘人。1898年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的維新變法的失敗和隨之發生的義和團運動以及八國聯軍的入侵,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社會各階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推翻清政府。於是,孫中山倡導的反清革命迅速地發展成為廣泛的社會運動。20世紀初年,一批公開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團體在國內出現。湖南有黃興組織的華興會,江浙地區有以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湖北有科學補習所,四川有公強會,安徽有岳王會,廣東有群智社等。包括興中會在內的這些小團體,在組織形式上大都受傳統秘密結社的影響,彼此缺少聯系。它們發動的反清起義或斗爭相繼失敗,其領導人紛紛逃往國外。

革命的挫折並沒有使小團體的領導人沮喪,相反卻給了他們反思、改組和大聯合的機會。由於孫中山和黃興的聯合倡導,流亡到日本的革命黨人於1905年8月20日在東京成立了同盟會。會員包括十餘省的革命黨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政黨。孫中山當選為總理,黃興負責執行部。仿照西方資產階級政黨建立起來的同盟會,以激進的民主主義綱領把小團體參差不齊的政治水平提到新的高度。這個綱領就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由此進一步闡發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內容的三民主義。同盟會還宣布在未來的民國:「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這個共和國的藍圖,對長期受封建君主專制壓迫的中國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盟會成立後,發行《民報》等多種書刊報紙,揭露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禍國殃民的罪行,抨擊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宣揚的君主立憲主張,鼓動人民加入革命行列。經過與康、梁論戰,反清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同盟會在南方一些省區不斷組織會黨和新軍起義。以武裝起義推翻清王朝,是同盟會推進革命運動的基本戰略。從1906年萍瀏醴起義至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革命黨人前仆後繼,共發動十餘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給清王朝一次次打擊,顯示出資產階級革命派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由於起義有脫離廣大群眾的單純軍事冒險傾向,沒能從根本上威脅清政府的統治。而起義的連續失敗,卻使一些革命黨人產生消極情緒,成為此後同盟會上層渙散的重要原因。

一場真正的下層革命,從來不單純是少數英雄的業績,而必然伴隨著廣大人民的普遍覺醒。20世紀最初的十年,中國社會正處在劇烈動盪之中,城鄉群眾自發的反抗斗爭如波濤相逐,一浪高過一浪。北方各省民變迭起。長江中下游各省連年發生災荒,飢民成群流入城市,搶米騷動時有發生。為了抵製革命、緩和人民的不滿情緒,清政府舉辦多種新政:練新軍、興學堂、成立各省咨議局、實行預備立憲,等等。1908年底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死後,三歲的小皇帝溥儀繼位,其父載灃監國。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內部傾軋日益激烈。載灃放逐北洋新軍首領袁世凱,組織皇族內閣,企圖把軍政大權收攬到滿族親貴集團手中,從而引起立憲派士紳官吏和北洋軍將領的普遍不滿。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實行「鐵路國有」。所謂國有,就是奪取民辦鐵路權力,轉賣給列強,而拒不歸還商民已集的股金。這一掠奪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憤。在與鐵路權益有密切關系的立憲派士紳和革命黨人的鼓動下,很快形成全國性的保路風潮,以川漢鐵路經過的四川最為激烈(見四川保路運動)。當清政府由湖北抽調新軍入川鎮壓民眾時,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乘機於1911年10月10日起義,一舉攻佔總督衙門,並迅速光復漢口和漢陽。新軍協統黎元洪和立憲派首領湯化龍等都歸附革命。黎元洪被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宣布中國為中華民國,主權屬於人民;號召各省響應革命,推翻清政府。

武昌起義震動全國。各省革命黨人紛紛發動新軍、會黨或商會起義。本來反對革命的各地立憲派紳商多順風駛舵,轉向共和,把他們控制的省咨議局變為鼓動獨立的機關。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棄職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擁護獨立。武昌起義後一個多月,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 上海、 江蘇、 貴州、 安徽、 浙江、 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區先後宣布獨立,清王朝的統治呈現土崩瓦解之勢。12月2日革命軍攻佔南京,長江上下游革命勢力聯為一氣,南方各省均告光復。湖北和上海軍政府都倡議組織臨時中央政府。11月30日,各省代表會議在漢口英租界召開,決定在臨時政府未能成立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並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代表會議還決定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在南京召開大總統選舉會。經過反復協商,革命黨領導人多主張推舉剛剛從海外歸來的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選舉臨時大總統,每省一票,孫中山以十六票當選。黎元洪當選為副總統,仍留在武昌。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五色旗為國旗。

中華民國的誕生

中華民國誕生以前,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地大物博,文化燦爛,人口眾多,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可是在政治上,則都是帝王專制,人民沒有自主的權利。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正值歐美西方國家工業興起日漸犟大,中國的滿清王朝不和外國來往,以為中國仍是天下最犟的國家。到了十九世紀,滿清王朝政治腐敗,國力衰弱,中國境內動亂不斷。而西方列犟也就以它們犟大的經濟力量,和銳利的武器,趁機侵略中國。滿清政府的無知和無能,使中國幾乎淪落到被瓜分的亡國命運。從西元一八四零年中國和英國發生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以後,列犟看出中國的衰弱,就展開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幾次遭到失敗,不斷地割地賠款,使中國人幾乎完全喪失了民族自信心。

而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以後,深深體會滿清政府腐敗,沒有能力挽救中華民族的厄運,於是決定倡導國民革命,傾覆滿清建立民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成功武昌起義,並在隨後的兩個多月帶動中國各地的革命響應。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業已獨立的17個省,派出代表,推選剛剛返國的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1912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臨時憲法,南京為臨時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下,宣統帝溥儀的母親隆裕太後發布退位詔書,「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為一大中華民國」;至此,中華民國正式取代與繼承大清帝國。1912年4月孫中山辭職,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首都遷至北京;此後至1928年間稱為「北洋時期」,該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稱為「北洋政府」。代表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巴黎和會的即是北洋政府。北洋時期的中華民國國旗為紅黃藍白黑五色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國歌為取自尚書大傳虞舜篇的《卿雲歌》,其中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二次北伐,攻克北京,改北京市為「北平特別市」(簡稱「平」),並立南京為首都(簡稱「京」)。國民政府所用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取代北洋政府的五色國旗(其後東北易幟),並訂於國府的《訓政時期約法》中。「約法」相當於憲法。卿雲歌亦停用,改以1924年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訓典禮所撰訓辭「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為國歌,並沿用至今。

根據1924年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軍政」時期在1928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結束,「訓政」時期開始。由於國共內戰繼續,以及日本侵華,直到1946年方訂定中華民國憲法並於1947年頒行,訓政時期始告結束。1936年5月擬定「五五憲草」預備正式立憲。後因中日戰爭爆發,立憲遂向後拖延。當時國民政府主席為林森(1932年-1943年),行政院長為汪精衛(1932年-1935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為蔣介石(1932年-)。汪精衛因屢遭國民黨內壓力,後出亡河內,與日本接觸,應允反共,停止抗日,於1940年在南京另組一個汪偽國民政府。該政府僅獲教廷、義大利、納粹德國、偽滿洲國的承認。汪精衛於1944年病死東京。

1937年,日本先後攻陷華北、淞滬、南京,占據中國大量領土,國民政府被迫自南京遷往重慶,展開十四年抗戰的後八年全面抗戰。當時,中華民國所屬國民革命軍投入戰爭計步兵128個師、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炮兵4旅,20個獨立團,正規軍合計170萬人。

1937年-1945年間,國民革命軍所屬第五軍、第十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二軍、第五十九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及新六軍總計與日軍共在38,931次小型戰斗、1,117次重大戰役、22場大會戰中較量,傷亡人數高達330餘萬人(含1937年至1945年間的補充兵員)。國民革命軍雖因裝備等因素無法取得絕對優勢,但也於台兒庄、淞滬、長沙、獨山等正規戰,上海、筧橋等空戰中給予日軍重創。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中美英正式對日德意宣戰,中國戰區遂正式成為二戰盟軍反法西斯戰爭戰場。盟軍委託蔣中正任中國戰區(含越南、泰國、高棉,高棉為今柬埔寨、寮國)統帥,派史迪威中將任蔣參謀長。英國封鎖之滇緬路亦開放向中國後方運補。同時,國軍也派出精銳部隊遠征南方,留下了轉戰緬因、血戰昆侖關等事跡。

1945年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先後投下核武器,日本天皇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帝國於9月2日與盟國簽訂降伏文書,接受《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規定、歸還佔領之外國領土。遂即滿洲國瓦解,汪精衛政府覆亡,台澎諸島後由中華民國進行接收。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於人民的決議,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國民黨雖然也宣布批准政協決議,但提出許多保留條件。接著,在3月間召開的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上則公然不承認政協會議的約束力,繼續鼓吹一黨專政。同時對全國人民要求遵守政協決議和反對內戰的活動橫加破壞鎮壓,製造了「較場口事件」、「李聞血案」及「下關慘案」等流血事件。

1946年5月,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國共談判也轉到南京舉行。蔣介石借口共產黨拒絕從蘇北、皖北等地撤退,公然調集二十萬軍隊,於6月大舉圍攻以宣化店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令。 百萬雄師強渡長江, 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防線, 於23日解放南京。 中華民國在大陸最後一屆反動政府垮台,宣告國民黨在大陸二十二年統治的結束。接著,解放軍攻佔上海、 杭州、 南昌、武漢等城市,共殲滅國民黨軍四十三萬餘人,取得了渡江戰役的勝利。殘余的國民黨軍隊紛紛退向兩廣、西南、西北及台灣等地。蔣介石從幕後走到前台,在廣州成立國民黨非常委員會,直接掌握軍政大權,後又退到四川,企圖負隅頑抗。為了徹底消滅國民黨反動派,人民解放軍分路展開追殲戰,席捲兩廣、福建、西南及西北地區。在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綏遠、新疆、湖南、雲南等省的國民黨軍政人員通電起義。蔣介石帶領余部逃往台灣省,仍沿用「中華民國」。

雙十節

「雙十節」是中華民國的誕生日,源起於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該年以干支計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政黨同盟會及其領袖孫中山。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1894年11月(清光緒二十年十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2月,孫中山在香港建立興中會總部,規定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合眾政府,鮮明地提出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第一個綱領。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開始。

20世紀初,留日學生創辦的刊物首先出現排滿字樣,有的刊物明確主張顛覆清政府。1903年,東京留學界思想愈益活躍,宣傳民族主義、民權學說的刊物相繼出版。上海知識界也出現了新氣象,公開倡言革命。組織革命團體,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個重要標志。1903年11月,黃興建立華興會。以後,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江蘇、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團體。

1905年7月,孫中山、黃興、陳天華等70餘人在東京集會,決定成立中國同盟會,作為全國的革命領導中心。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以及其他小團體的成員陸續加入。8月中旬,孫中山在留學生歡迎會上發表了《中國應建設共和國》的演說。同月20日,同盟會召開成立大會,孫中山被推為總理,黃興被推為執行部庶務,會議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16字綱領。11月,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出版,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內容的三民主義。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號召。《民報》創辦後即同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展開論戰。辯論結果,革命派占據上風,改良派的政治影響大為衰落。

革命派積極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使同盟會的精華遭到重大損失,但有力地沖擊了清王朝的統治,擴大了革命影響。與此同時,自發的群眾斗爭蓬勃發展,多達千餘次。民族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與帝國主義發生矛盾,參加並領導了收迴路礦權運動和抵制美貨運動。

為了消弭革命,拉攏資產階級,清政府被迫作出一些開明的姿態。1905年7月,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1906年9月宣布預備立憲。1907年9、10月,下詔籌設資政院和咨議局,允許資產階級可以通過選舉取得向清政府提出建議等部分權力。上層資產階級從中看到了希望,紛紛成立各種立憲團體,從事君主立憲活動,准備參預政權。但是滿洲親貴們對立憲並不熱衷。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布預備立憲以9年為期。不久,光緒帝和慈禧太後相繼去世,3歲的溥儀繼承皇位,改元宣統。攝政王載灃採取集權措施,積極推行由皇族獨攬國家大權的政策,滿洲親貴和漢族官僚之間的矛盾加深,1910年,國會請願同志會在北京連續發起國會請願運動,要求清政府速開國會。1911年5月(宣統三年四月),清政府發布內閣官制,成立以慶親王奕為總理的皇族內閣。立憲派分享政權的希望完全落空,少數人拋棄立憲的幻想,對革命活動開始表示同情。革命的形勢愈益成熟。

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國主義之命是從,將從中國人民手中奪得的權利拱手獻給帝國主義,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與鐵路國有直接相關的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人民強烈反對出賣路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尤為波瀾壯闊。9月,保路風潮擴展為全省抗糧抗捐,群眾暴動接連發生。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會和川路股東會的負責人,並槍殺請願群眾數十名,造成流血慘案。同盟會員龍鳴劍等和哥老會組成保路同志軍進圍成都,轉戰各地,攻城奪地,猛烈沖擊清政府在四川的統治。四川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

在清政府全力應付四川保路運動的時候,湖北新軍中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乘機發動武昌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轟轟烈烈的一幕。9月下旬,革命黨人感到形勢緊迫,決定於10月6日(中秋節)發動起義,後由於形勢瞬息變化,起義推遲。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預定起義的那一天,共進社負責人孫武在漢口裝配炸彈時不慎爆炸,湖廣總督下令閉城搜查,漢口和武昌的起義指揮機關遭到破壞,一些起義領導人被捕、被殺或避匿。在這種情況下,新軍各標營中革命士兵開始主動行動。10日晚7時,武昌城外塘角的輜重營和城內工程第八營幾乎同時發動,各標營繼起,經一夜苦戰,11日晨革命軍佔領總督署,全城光復,首義成功。漢陽、漢口也先後為革命軍佔領。11日,起義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議局,在咨議局議長湯化龍等人的參與下,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革命黨的領袖們未親身參加起義,缺乏政治經驗的起義士兵對自己掌握政權沒有信心,清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槍口逼迫下任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發布文電,號召各省為推翻清朝建立民國而奮斗。11月,湖北軍政府公布《中華民國鄂州約法》。它是全國第一個按照資產階級民主原則擬定的地方憲法。

武昌起義的勝利,在全國得到了連鎖反應,各省革命黨人紛紛行動起來。至11月底,全國宣告獨立、脫離清政府的有14省。北方未獨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統治較強,如直隸、山東、河南;有的遠在邊陲,革命黨勢力較弱,如新疆、奉天。這些省份也不平靜,革命黨仍然組織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武昌起義之後,立憲派紛紛表示贊成革命,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潰。廣大人民群眾在各省起義過程中表現了高昂的熱情。新軍士兵、會黨群眾、知識分子、工人、農民、城市貧民、海外華僑、愛國士紳、少數民族都作出了貢獻。中國的政治生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沸騰局面。

革命的勝利發展使清政府極為震驚。10月27日,清廷起用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授予指揮湖北軍事的全權。11月1日,清軍攻陷漢口。同日,攝政王載灃宣布解散皇族內閣,交出全部軍政大權,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黎元洪和黃興、宋教仁等過高估計了袁世凱的力量和自身的困難,企圖利用袁世凱和清朝貴族之間的矛盾,以大總統的位置動員他倒戈,把最終推翻清朝的希望寄託於袁世凱。11月27日,漢陽為清軍攻陷。12月1日,雙方議訂停戰3日。此後又擬定雙方派出代表討論大局。停戰是辛亥革命從武裝斗爭走向政治妥協的一個重要轉折。

12月18日,袁世凱的代表唐紹儀和革命軍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開始和談。11月下旬,各省代表議決承認武昌為中華民國中央軍政府,以鄂督執行中央政務。接著14省代表會議在漢口英租界召開,籌備成立中央臨時政府。12月2日,江浙聯軍攻克南京,代表會議決定以南京為中央臨時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隨即自武漢齊集南京。25日,同盟會總理孫中山自海外歸來。29日,17省代表會議以16票的絕對多數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到南京就職,發布《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告全國同胞書》等文件,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誕生。1月2日,通電改用陽歷。3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確定臨時政府組成人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28日,又成立南京臨時參議院。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包括革命派、立憲派和舊官僚3種政治勢力。獨立各省的軍政府多數為立憲派和舊官僚所操縱,南京臨時政府和身為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對它們事實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權力。革命派自身的弱點也更多地暴露出來,孫中山的許多正確主張都遭到反對。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袁世凱感到大總統的位置難以到手,立即撤銷和議代表,造成談判破裂的形勢,迫使革命勢力妥協。帝國主義列強拒不承認南京臨時政府,並且製造外國干涉的空氣。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孫中山被迫退讓。1月22日,孫中山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即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得到孫中山的保證後,加緊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朝皇帝終於接受中華民國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正式退位。這樣,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朝垮台了,延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也隨之結束。2月13日,袁世凱向臨時政府正式聲明贊成共和,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辭職。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因實力在北方,拒絕南下就職。孫中山派蔡元培為專使北上迎接,袁世凱暗中指使親信部隊在北京、天津、保定製造兵變;帝國主義也乘機調兵入京,製造緊張空氣,以支持袁世凱。南京臨時政府再次退讓。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次日,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個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的創舉。25日,唐紹儀到南京接收臨時政府,組織新內閣。該內閣中內政、陸軍、海軍、財政、外交等部均由袁世凱的親信或擁護者擔任,同盟會只分配到教育、農林、工商等幾個點綴性的席位。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5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和該院遷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所篡奪。辛亥革命失敗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中國人民長期進行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⑸ 教學中老師採用了哪些方法為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

歷史學是反映過去的客觀事實,而這種客觀事實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過實踐去感知,因此,在教學中往往是教師教的枯燥單調,學生學的乏味無趣,達不到預期效果,提高不了課堂教學效率。主客觀因素,導致課堂教學難以進行,如何改進和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迫在眉睫。本人長期從事初中歷史科教學,就如何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談談我個人的做法和體會:
一、塑造良好的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的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成的教師人格魅力,是教師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
(一)、教師人格的魅力來源於淵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教育能力
具備這一條件的老師不但能在教育教學中游刃有餘,而且善於處理、協調學生以及同事之間的關系,創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馬克思說:「性格是環境的產物。」從這樣的老師身上,學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響,受益終生。
(二)、教師人格的魅力來源於善良和慈愛
在老師心裡,教好每一個學生是老師的天職,我們老師要胸懷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氣各不相同、興趣愛好有差異的所有學生。老師不僅是學生良師,而且是慈愛的長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老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更要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
(三)、教師人格魅力來源於對學生的信任與寬容
老師在課堂上不應一味地灌輸、包辦代替,而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老師是指導者和引路人,從不把學生看做是知識的容器,沉重是社會中活生生的人,有他自己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用情感去感化教育他們。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了解愈深,愛之愈烈。其次對學生的關懷要落到實處,以此形成一種學生尊重老師、老師關愛學生的新型師生關系。
(四)、教師人格魅力來源於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
老師不是僅僅把教師這個職業看成謀生的手段,而要毫無私心雜念的投入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理想,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教師應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鑄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的美好去描繪學生的美好,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
(五)、教師人格魅力來源於永不滿足的執著追求
老師始終用勝不驕敗不餒的形象去感召學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失敗面前,老師要做當之無愧的強者,不陶醉於成功之中而不思進取,更不會沉溺於暫時失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我們老師要學會反思,從反思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確立新的奮斗方向和人生目標,用勤奮和智慧澆灌出更豐碩的成果,實踐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老師,必須首先做一名充滿美好人格魅力的人。
二、教師角色應由重知識結論的灌輸者轉換為重學習過程的謀劃者、組織者和參與者
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教師的角色。「重結論輕過程」是傳統教學中十分突出的問題。傳統的教學的主要活動就是講述、板書和布置練習。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把學生看成了接受器,課堂中的問答多半是復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師充當了知識和結論的灌輸者的角色。
在新課程要求下,教師的角色已不再是結論的灌輸者,而是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在強調學生「主體」意識發揮的同時,對教師「主導「的要求更高了。就歷史課而言,如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如何為學生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提出有思維價值的問題,並能積極尋求問題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學」,把教學過程變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使教師自身由知識傳遞者變為學習的促進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從凌駕於學生之上的講台上走下來,和學生融為一體,共同活動,消除師生間的距離感,使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個性與才能;如何使班級、小組合作和個體學習各環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真正達到促進人的發展的目的,這都需要教師的精心策劃和組織。
如在學習《金與南宋的對峙》時,課前預習1、你知道多少岳飛的故事?你知道岳飛《滿江紅》嗎?2、南宋有岳飛、韓世忠等歷史名將,為何北伐不能勝利呢?這兩道預習題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和啟發他們分析思考能力,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僅僅靠教師灌輸的學習的被動局面。上課時在沉鬱激越的《滿江紅》背景下,學生的情緒異常激昂,他們急於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飛的故事與同學們分享,有的學生還拿來了在將軍山拍攝的岳飛「還我河山」的圖片。教學中師生互動得到很好的體現,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有的提出:「老師,不是說落後就要挨打嗎?可是在政治、經濟、文化均落後於北宋的金為什

么競能滅宋呢?」學生們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激烈的討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思辯能力。這樣的課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表現了學生豐富的創造力,個性得到極大的張揚,也達到了教學目的,完成教學要求。
中學歷史教學面臨許多根本性的挑戰,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就要求教師從傳統角色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塑造自己的新角色,這是提高課堂效率成敗的關鍵。
三、教師應加強內在素質,以便拓寬知識面,提高效率
人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肯定會覺得乏味,難以聽懂,甚至不想學,也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面,才能在課堂上發揮。上課時多穿插一些內容、故事,以及和事件相關的一些內容,這樣就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變成生動有趣。所以教師應多學習,多看一些參考資料和跟本學科相關的科目,以增長知識面,開闊視野。教師一定不能只滿足現有的知識,時代越發展,要求教師要有越高素質。我們千萬不能象毛澤東同志筆下的「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要經常的給自己充「電」。例如《中國歷史》第四冊中的「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一課,講到「紅軍飛渡瀘定橋」時書本中沒有提到指揮這一戰役的是誰,教師就應當通過閱讀一些資料,才懂得是福建閩西長汀籍的楊成武上將,課堂中應當指出,而且還可穿插其它介紹。這樣一來使學生更加註意,同時也覺得更趣味,使得乾巴巴的幾個字,拓展開來。
四、教師應加強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歷史教學的問題相當程度是語言的運用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藉助於語言來向學生傳播知識。所以教師要重視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人們常說「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所以教師除了有內在素質外(即人們常說的「內才」)還需有過人的「口才」。以致上課時能充分發揮,講起來口齒伶俐,滔滔不絕,形象生動,講起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反之,如果教師上課「語無倫次」,學生學得眉頭苦皺,影響課堂效果。例如《中國歷史》第四冊第6課中《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中講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這一問題時,教師應充分發揮語言表達能力,講清「中國為什麼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要從當時復雜的形勢來透析,說明清楚國民黨內部親日派何應欽的企圖,如何想奪取統治地位,同時中國從民族利益出發提出和平解決,最後如何迫使蔣介石接受「聯共抗日」的主張。教師要把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形象生動的語言,以提高課堂效率。
五、合理運用「課前提示」,激發學生興趣,以提高課堂效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指人對事物的特殊認識傾向,是人的認識需要情緒表現。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人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誇美紐斯也曾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教學中由於人類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學習興趣和願望,能最大地激發內在動機,特別是個人的興趣常常是影響各門課程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潛在因素。
現行的歷史教材中,每一課都有「課前提示」,它不僅具有導入新課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多種功能,所以教師要特別重視和合理運用「課前提示」。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上課,我都注意使用「課前提示」把課前提示設計成一個個問題,邊講邊問,從而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神聖抗戰的開始》時,我把課前有關提示設計成下列問題,「盧溝橋事變是怎麼回事?它標志著什麼?在民族危急的緊要關頭,蔣介石是否同合作建立統一戰線?中國是否能粉碎日軍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了那些滔天罪行?」最後再問:「想知道這些有趣的問題嗎?答案就在這一課里。」這樣一來,既能指出這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以製造懸念,埋下伏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認真學習課文,尋求正確答案,從而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六、合理運用「課前提示」,激發學生興趣,以提高課堂效率
現行教材的一大特點是:圖表量的增加。書中配有相當數量的圖表,有歷史地圖、表格、歷史、漫畫等。圖表是教材為學生提供的直觀教具,具有培養學生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理解力、記憶力、創造力和表達力等方面的功能。歷史知識最顯著的特點是它的過去性。這一特點給學生學習歷史知識面帶來很大的困難,而藉助文中的圖表去認識歷史,引導學生神遊歷史的殿堂,去感受已往時代脈搏的跳動,是學習歷史的便捷途徑。在講到《紅色政權的建立》一文中,我充分利用了書中的「圖表」這課中的一幅《怎能忍受那許多人的吸吮》的漫畫、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農民受到地主貪官、污吏、劣紳、軍閥、土豪、帝國主義者等人的剝削和壓迫,被榨取了血汗、變成一個骨瘦如柴的農民。文中的《當時架在農民身上的三把刀》的歌謠:租子重、利錢高、苛捐雜稅像牛毛」,反映了農民所受的剝削重,生活困苦。以及文中提到當時農民很少土地,而且絕大多數沒有土地的情況,這些圖表和文字部分,進行形象而又具體的分析講述,既可加深學生印象,也由此揭出「中國為什麼要進行土地革命的原因,」可見不少「圖表」既生動又深刻;若能充分利用,利用得當定
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七、利用中學歷史巧記速記法激發學生興趣
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特意歸納巧記速記歷史知識的方法。准確記憶基礎知識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但對於沒有入門的同學來說,歷史知識紛繁復雜,千頭萬緒,簡直無從下手。其實這里邊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後可以既記得准、又記得狠。我總結了幾種方法,如果學會用活,做到舉一反三,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頭法。抽出核心字(多為首字),串在一起,押韻更好,然後多念幾遍即可。
例1.清朝最後的九個依次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記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簽定的中英《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中國第一批通商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由南向北),記為「廣廈福寧上」。
(二)、諧音法。基本方法同「字頭法」,只不過要精選核心字及其諧音,使其既押韻,又有一定生動的意義。
例: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沈葆楨、丁日昌,編為「新(欣)翻(藩)譯(李)坐(左)洞審(沈)日昌」。
(三)、奇特聯想法。聯想越奇特,記憶越深刻,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例:軍閥割據時,馮國璋、曹錕、段祺瑞控制的地盤及其支持者可聯想為「曹錕靠在一棵日本梨樹(直隸、江蘇)上餓(湖北)得快乾(贛)了,段祺瑞端著一大碗(皖)鹵(魯)面(閩),這(浙江)應(英)該很美呀。」
(四)、歌謠法,即以「核心字」為基礎,通過反復挑選排列,使之成為形式對仗,合則押韻的順口溜,最適於記年代。
例: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國民黨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編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國民黨一大24、1」。
(五)、排比法。即認真分析歷史事物,從中歸納提煉出或連續或對仗的「核心詞」,作為記憶的載體,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適用范圍很廣。
例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強迫清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主要內容有5點,可總結為「三外一賠一開」。賠款和開口岸是近代絕大部分不平等條約都有的內容。「三外」指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外國船(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例:1927年中共三大起義的意義,可總結為「三個第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建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支。廣州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
八、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實踐性、主體性、綜合性、多樣性等特點。各種有益的活動有利於學生接觸人生、接觸社會、吸收信息、增長知識,有利於學生學會關心、學會負責、學會做事、學會創造。
課外活動具有課堂教學難以具備的優勢。課外活動吸引眾多學生走出課堂,面向實際,有助於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課外活動形式靈活,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助於開展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工作。課外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個體社會化的能力,如社會交際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課外活動強調手腦並用,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又有利於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此外,課外活動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於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課外活動給學生一片自由馳騁的天地,其內容十分豐富。如:可以開展多姿多彩的班團隊活動、科技活動、文體活動,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服務、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傳統節日、紀念日的教育活動等。
開展好課外活動,要防止流於形式和產生隨意性。因而,學校對開展課外活動必須加強管理,統籌管理。開展好課外活動,必要的物質設備是不可少的,學校應加大投入,不斷增添相關設備,改善開展課外活動的條件。現在,不少人已經認別到必須把課外活動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把學生引進課外活動的樂園實在是當務之急。
除課堂外,在課余時間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的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以促進第一課堂,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歷史能力,以提高課堂效率。例如舉行參觀歷史遺址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歷史教學的吸引力。
總而言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特點不斷變換教學方法,靈活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即使是一堂課也可以應用多媒體信息傳遞,活躍課堂氣氛,保持和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上所談僅僅是本人在教學中一些嘗試,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給教育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課題,因此,如何上好一門課,有待於今後永無止境地探索,逐步充實完善,這樣才能真正地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⑹ 麻煩歷史好的幫我回答一下

1鴉片戰爭的結果,中國被迫同英、美、法等國簽訂了《向京條約》、《望廈條約》、憤埔條約》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社會的性質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

1.中國的主權開始遭到破壞,戰前,中國政治上是一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國家。戰後,割讓香港等條款破壞了中圍的領土及領海主權;「領事裁判權」制度,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協定關稅,破壞了小國的關稅主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為列強廣泛地掠奪中國提供了方便。這樣,中國就從一個獨立的主權園家開始淪為一個遭受外因侵略者奴役的半殖民地國家。

2.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戰前,中國經濟上是一個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國家,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有力地排斥著外國的商品侵略。戰後,廢除「公行」制度,增加通商口岸,喪失關稅主權,外國的廉價商品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 這種商品「重炮」,逐漸摧毀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使中國日 益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

3.中國的社會階級結構和主要矛盾開始發生變化。戰前,中國社會基本上只有兩大對立階級,即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戰後,出現了一批買辦和買辦商人;在外國企業中出現了第一批產業工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除原有的封建地主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外,又出現了外國資本主義相中華民族的矛盾。從此,中國的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即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任務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時期。因此,鴉片戰爭是申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決定了兩大歷史任務。
(2)兩大歷史任務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關系:
區別:主體、內容不一樣。前者要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後者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後的地位和狀態,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問題。
聯系:完成第一大任務是為第二大任務完成創造條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條件,只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才能廢除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才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改變買辦和封建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開辟走向現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是使中國走向現代化,實現國家繁榮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3"民族.民權.民生
4第一、辛亥革命是勝利的民主革命

指辛亥革命是一場勝利而非失敗的民主革命,首先是因為:「看一場革命的成敗與否,關鍵是要看這一場革命與其物件關系的變化。如果革命戰勝了她的物件,她便勝利而無疑;如果革命被她的物件所打倒,她便失敗而無疑。辛亥革命的對象是君主專制政體的清王朝。這個王朝不僅被這個革命打垮了,而且就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即帝制。據此,我們還能說她是失敗的、而不是勝利的革命嗎?」

其次,由於辛亥革命所創建的嶄新共和國統,與滿清王朝及其專制國統劃清了鮮明歷史界限;由於中華民國初次和初步實現的民主憲政,又與立憲改良派所追求的君主憲政,劃清了憲政性質的鮮明政治界限;所以,辛亥革命才是勝利的民主革命。而中華民國民主憲政的第一個象徵,便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制定。它一是中華民國當時的最高法律,具有憲法的意義,二是體現了「主權在民」的政治理想,三是依照三權分立的原則規定了中央制度,四是規定了對「約法」的嚴格修訂程式。

中華民國民主憲政的第二個象徵是國會和參眾兩院的創立。

中華民國民主憲政的第三個象徵是「天壇憲草」的起草。二次革命失敗後,一九一三年四月,第一屆國會開幕,為防止袁氏實行獨裁和復辟專制,參、眾兩院曾決定選出同等人數的委員來起草「中華民國憲法」,因起草委員會設在天壇,故又有「天壇憲草」之稱。「天壇憲草」繼承了「臨時約法」的民主建國精神,艱難地排除了袁氏的干擾。第一章即明確規定:「中華民國永遠為統一之民主國。」第一百十一條更專門規定,中華民國共和民主的「國體不得為修正之議題」。

第二、辛亥革命創建了真正的新中國

一、新中國在政治上的標志 —— 包括思想和文化

辛亥之後的中國,連中共的教科書都稱之為:民主空氣濃厚,民主潮流高漲,民主憲政在實驗中。僅一九一二年,即中華民國元年,中國出現的新政黨,已注冊者即達八十五個,政治團體二十二個。各種政黨合法並存,和平競爭,三權分立的國家體制基本上得以維系,各類法政學校遍布全國。以宋教仁為代表的民主革命家,力圖通過合法斗爭的手段發展政黨政治,組織政黨內閣,獲得了很大成就……。

是時,民主共和的理念不僅深入人心,而且已經成為時代的標識,使整個社會出現了「敢有言帝制自為者,全國人民必將共擊之」的感人政治局面。其後,如果沒有袁世凱恃手中之權,擁遺朝之兵,謀殺宋教仁,解散國民黨,廢除國會,尊孔祭天,復辟帝制,可以相信,民主憲政是完全可能逐步地走上軌道的。

顯然,政治思想的自由必然要帶來「新聞輿論」的自由。辛亥之後,全國民辦報刊的出現,一時蔚為大觀。僅一九一三年七月前,各種民辦報紙已達五百餘家。它們以監督政府為己任,頻頻議論時政得失,評說政府官員,報導民間疾苦,上敢於指責批駁總統,下能夠匡正救助時弊,無論國家大事,社會新聞,均在他們的關心和指評之下。專制輿論的一言堂,瞬間即被民主輿論的多元化所代替。

非如此,也就不能理解,宋教仁之被刺,全國不僅輿論嘩然,而且追緝兇手的輿情逼迫,足可教袁世凱無所措手足。非如此,也就不能理解,何以袁氏稱帝之日,即為「全國人民共擊之」之時。袁世凱之所以只做了八十三天的中華帝國皇帝便一命嗚呼,說到底,就是因為人民擁有「新聞言論自由」所致。因為如若沒有新聞言論自由,則反袁的聲浪既不會震撼全國,護國戰爭的發起和勝利也就更難想像。

政治、思想、新聞和言論的自由,亦必然要帶來文化的蓬勃發展。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之所以爆發在辛亥之後,中國的白話文運動之所以成功在辛亥之後,中國的新文學在歷經晚清改良文學的「自將洗磨」之後,卻成熟、成形在辛亥之後的歷史事實,除去它們要在思想文化上自覺擔負起反復辟的歷史責任之外,其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因為辛亥革命給當時的中國開拓了自由發展和砥礪拼搏的時代條件。回首中國一部新文學史,迄今竟沒有對於辛亥之後直至三十年代的超越之作,其內在根由,盡在其中。

二、新中國在經濟上的標志

誠然,正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中華民國共和國統的創建,才徹底地打破了皇朝權力政治和專制改良型經濟,對於自由經濟發生和發展的種種鉗制和壓迫,從而自根本上打開了真正自由經濟發展的廣闊道路。連《中國近代史》教科書都說辛亥之後的中國「扭轉了革命前民族工商業的蕭條局面,各種實業團體紛紛建立,各類私營企業競相出現」,中國的民族工業在清政府近五十年改革的基礎上,不僅從此獲得了突破性發展,而且迎來了它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該書還稱「自辛亥前四十年中國民族、民間工業誕生至一九一一年止,資本萬圓以上的廠礦僅七百家,資本總額僅一億三千萬圓。然而,自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九年的八年間,廠礦即建成四百七十多個,投資近一億圓,加上原有企業的擴建,新增資本達一億三千萬圓以上,相當於辛亥前四十年投資的總額。一九一二年資本百萬圓以上者約二十五個,一九一九年即增至四十三個,並出現了擁有資本一千二百萬圓以上的茂新、福新、申新等大公司多家,使工業落後的中國,一時出現了被冠以麵粉大王、火柴大王等稱號的民族工業鉅子。鋼鐵、採煤、運輸、電力等重工業,和皮革、造紙、卷煙等一應輕工業,以及金融等,均獲得重大發展。其中僅一九一四年即建成大冶鐵廠等六個鋼鐵廠,一九一六年建立龍關(龍煙)鐵礦公司,一九一七年建成上海和興鋼鐵公司。一九一二年全國採煤八十萬噸,一九一九年即已增至三百三十萬噸。一九一三年採煤使用動力約四百至六百個,一九二一年已達兩千以上。一九一三年船運為十三萬三千二百三十噸,一九一九年即增至二十八萬七千五百九十二噸。一九一三年全國共有銀行十五家,資本一萬一千四百八十八萬圓,至一九一九年,已增至四十二家,新增加資本一萬零二百七十六萬圓。……手工業方面,辛亥之前,廠戶多用木機、鐵機以製造綢貨。至民國四年,即一九一五年,物華廠裝置電力織機,出品精良,營業大振,於是繼之者如雨後春筍……一九一四年三月十五日,由民間籌備的中華全國商會聯合會成立……」。

上述一切,無不標志著中國民族、民間工業力量在辛亥之後的迅猛發展,和中國現代自由經濟形態,即社會化大生產與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從它艱難的開拓期迅速地走向了它的開始成形期。將之作為新中國的標幟之一,自是理所當然。

第三、辛亥革命是檢驗中國現代革命和中國現代歷史的標准

一、辛亥革命是檢驗中國現代革命的重要革命標准

其一、從革命的性質來看,辛亥革命的鮮明民主革命性質,既使她不同於中國的傳統農民革命,又使她不同於俄國的列寧革命。因為中國傳統農民革命只能「建立新王朝、復辟舊制度」的歷史本質,註定了任何一場農民革命的勝利,都只可能建立起一個「嶄新的舊中國 」、即復辟了舊專制制度的「新王朝」。同時,由於俄國革命的歷史本質,乃是革命名義下重建專制制度的復辟,所以,俄國才是在革命名義下對於舊沙皇專制俄國的復歸。因此,只需將辛亥革命作為檢驗的標准,我們就能夠對既具有傳統農民造反、又具有俄國共產革命之雙重復辟性質的歷史本質,一目瞭然。

其二、從革命的內容來看,辛亥之後,在中國發生的任何革命,只要它倡行民主,實現民權,推行自由經濟,消滅權力經濟,反對任何名義之下的專制和專政,保衛和發展了辛亥革命的偉大民主成果,它就一定為民主革命而無疑。反之,則任何一個否定、反對、破壞甚至推倒了辛亥革命民主成果的「革命」,都在其根本內容上走向了民主革命的對立面。

其三、從革命的任務來看,辛亥之前,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就是堅持民主革命、反對專制改良、志在創建民主共和國 ——中華民國。辛亥之後,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則是堅持民主建國,反對專制復辟,以使共和的新中國,不遭遇國際國內形形色色專制復辟勢力的閹割和顛覆。所以,革命成功前堅定地反對專制改良,革命成功後則頑強地反對專制復辟,乃是辛亥革命作為重要革命檢驗標準的又一「明示」。其對於中國大陸人民之追求民主,再造共和,將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由是可知,失去了辛亥革命這個檢驗標准,就失去了檢驗中國現代歷史上形形色色革命是否民主革命的試金石;否定了這個標准,就極有可能混淆各種各樣革命的不同性質,從而造成民主革命在方向、理論、方式、力量、直至革命歷程本身的極大混亂。

二、辛亥革命是檢驗中國現代歷史的重要政治標准

由於辛亥革命是一場推動了巨大歷史進步的革命,因此,辛亥之後的一切社會力量,所有政黨集團,只要它保護或發展了辛亥革命的偉大民主成果,推進了以辛亥為勝利發端的中國民主過渡歷程,它便是進步的和革命的;反之,則不論它信奉過怎樣的「革命真理」,鼓盪過怎樣的「革命激情」,懷揣過怎樣的「革命法寶」,又獲得過怎樣的「革命成功」,只要它否定民主,強行專制,甚至將我們的祖國復辟到了較之滿清王朝更加專制極權、更加腐敗腐爛的境地,它都只能是真正的倒退而無疑。顯然,正是在究竟「誰是進步、誰是倒退」這樣一個最為根本的問題上,辛亥革命才成了檢驗中國現代歷史發展的重要政治標准。

必須指出的是,由於辛亥革命劃清了新、舊中國的鮮明歷史界限,開創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所以,辛亥革命又必然地會成為分界中國近代歷史和現代歷史的「分水嶺」。

今天,當我們在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反思中,重新將光輝的一九一一年、即偉大辛亥革命爆發和勝利的年頭,當作我國現代歷史的起點,就不僅是在學術上對於歷史的一個澄清,而且關繫到我們對祖國前途的歷史性追求。所以,它才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歷史問題。

第四、辛亥革命交待了「護國、護法」的歷史重任

辛亥革命,對上雖是孫中山發動中國國民革命、並進行長期奮斗的一個勝利結果,對下則交待了「護國和護法」的歷史重任。所謂護國,就是要保護新中國 —— 中華民國的嶄新國統不被顛覆;所謂護法,就是要保護新中國 —— 中華民國的共和法統,不遭閹割。所謂反袁護國,就是反對袁世凱顛覆民國復辟帝制;所謂反北洋而護法,就是反對北洋軍閥頂著中華民國的嶄新國統,行閹割中華民國共和法統之實;所謂「盪平新舊軍閥的叛亂是護法的繼續」,就是指北伐成功和中華民國統一後,新舊軍閥叛亂的本質乃是意在繼續閹割中華民國的共和法統;

因此,是護國還是反護國,是護法還是反護法,是保衛和建設中國,還是閹割和顛覆中國,便成為辛亥革命所交代的兩個極為重大的歷史任務。可以說,自辛亥以來的八十餘年歷史,既是國際、國內形形色色勢力旨在顛覆中國嶄新國統與共和法統的歷史,又是中國人民志在保衛中國嶄新國統與共和法統之勝利、失敗、艱難、甚至是慘澹的歷程。並且,偉大而又艱巨的護國、護法歷史任務,不僅至今仍擺在全中國人民的面前,更是每一個中國人所推卸不了的。
5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
太平天國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和重大的歷史意義。
第一,太平天國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過程。
第二,太平天國起義是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農民戰爭的新的歷史特點。
第三,太平天國起義還沖擊了空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國起義還有力的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給了侵略者應有的教訓。
第五,在19世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太平天國起義是其中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他和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
(2)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原因
A、從主觀上看:
第一,農民階級不是新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他們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向心力和戰鬥力。
第二,太平天國是以宗教來組織發動群眾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學的思想理論,它不僅不能正確指導戰爭,而且給農民戰爭帶來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國也沒能正確對待儒學。
第四,太平天國不能把西方國家的侵略者與人民群眾區別開來,對西方侵略者還缺乏理性的認識。
B、從客觀上看:
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聯合鎮壓太平天國。
(3)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教訓:
太平天國起義及其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但它自身不能擔負起反帝反封建取得勝利的重任,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
6原因:1.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
2.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不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3.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他們不願意也不可能徹底地推翻帝國主義(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通過各種武裝起義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探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2、結果: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見書第38頁,袁剪辮子表示革命)
3、辛亥革命
(1)背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2)孫中山創建革民黨
〈1〉興中會:1894年,美國檀香山。性質: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見書36頁會址)
〈2〉中國同盟會:1905年,日本東京。性質: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機關刊物《民報》。
〈3〉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闡釋為民族)建立民國(建立民主共和國,闡釋為民權),平均地權(改革土地制度,闡釋為民生).「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它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4、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
(1)武昌起義:1911年,標志著辛亥革命開始,武昌起義成功帶來的影響:僅一個月左右,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清朝的統治名存實亡。
(2)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1月1日,地點:南京,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3)評價孫中山:
A近代中國面臨民主危亡,他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做了不懈的努力。
B甲午戰爭後,他上書李鴻章,要求變法自強,遭到拒絕後,認識到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才是中國的自強之路。
C創辦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領導一系列武裝起義,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中華民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D孫中山為了保衛辛亥革命果實,領導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但是都失敗了。
E當他迷茫之時,五四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孫中山看到了希望,他提出新三民主義,同中共合作,推動中國革命發展的進程,
總之,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為尋求救國救民道路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1、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2)袁世凱定「孔教」為國教,新舊思潮發生激烈沖突。(3)要建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
2、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見書第41頁照片。
4、旗幟:「民主」與「科學」
5、內容:
(1)前期,宣傳資產階級文化,四提倡四反對。(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2)後期,宣傳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來頌揚十月革命,為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李大釗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
6、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是進步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思想領域發動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批判封建專制思想,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⑺ 請問考研政治怎麼學

眾所周知,考研政治過線容易,得高分難。有數據統計,每年考研政治的得分大量集中在55~65之間,能考到70分的已經屬於優秀,想要突破80分,只有少數學霸能做到了。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政治是一門「收益遞減」的學科:想要掌握基本知識,拿到基礎分數,並不難,但想要繼續擴大優勢,拿高分,則需要很大的付出。不過,2022考研備戰才剛剛起步,只要及早准備,並掌握正確的方法,挑戰80分也不是難題。

科學做筆記,理清知識結構圖

考研政治包含五大學科: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法基和時政,這幾個學科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出題時往往會聯系著出。而每門學科內部的知識點之間聯系性更強,且內容豐富,結構龐雜。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過程中不能只是稀里糊塗地看,否則什麼也記不住,還容易被繞暈。及時做筆記,並畫出清晰的結構圖,是最好的復習方法。理清知識結構,宜以章節順序為准,並且越簡潔概括越好,點、線、面相結合,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這樣不僅便於後續的復習和查找考點,也能輕松做到舉一反三、連帶記憶。

化枯燥為形象,先理解後記憶

考研政治與以往的政治學習和考試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即考察理解重於考察記憶。考場上的很多題目,並不是要你原封不動地將理論敘述出來,而是考察你如何將理論理解、運用、融會貫通。因此,單純的背誦和記憶,並不是好的政治復習方法,尤其很多理論比較枯燥,強行背誦只會徒增煩惱,不如理解著記憶。比如馬原部分有很多哲學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十分艱深枯燥,背誦不可能達到好的復習效果,但如果結合例子或現實去理解它們,則很容易記住,並且能活學活用,在考場見到不同的考法也能輕松應對。

關注時政新聞,培養政治敏感度

很多考生以為時政部分所佔分值不高,而且不值得提早復習,只需在考前突擊背一背即可,因此在復習早期並不關注時政新聞。殊不知,除了單純的時政知識之外,很多理論部分的考察都是結合時政新聞來出題的。在復習過程中經常關注新聞和報紙,關心國家大事,不僅時政部分無壓力,而且能了解最新的政策文件、熟悉政治語言、培養政治敏感度,對於學好、考好政治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做到這點無需佔用太多時間,只需每天抽出十幾分鍾瀏覽新聞即可,但長期堅持下來,收獲會非常可觀。

做到以上三點,考研政治不僅過線毫無壓力,挑戰80分也不在話下。考研戰場上每一分都非常寶貴,甚至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都能在有限的復習的基礎上,拿到盡量多的分數,一舉中的,輕松過線。

⑻ 三國演義讀後感600字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乾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⑼ 中國近代史事件論文

百年來主要抄歷史事件
1840~1859年
鴉片戰爭 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法、美等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更多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此時的中國處於農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敗,自然經濟占據統治地位,思想閉塞,已呈現出衰敗的跡象,於是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目標。腐敗的社會制度最終無法抵禦新興的資本主義,1840~1842年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的失敗驚醒了先進的中國人,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50年代是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代,擴大國外市場和掠奪殖民地,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願望。由於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資本主義的商品傾銷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法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更加深入,中國逐步淪為外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⑽ 辛亥革命的知識

辛亥抄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襲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閱讀全文

與北伐戰爭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