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培養注意的品質教學設計

培養注意的品質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2-26 23:29:51

1. 試述怎樣培養學生的注意品質

注意有四大品質:
1.注意的廣度。即一定時間內能夠清楚地把握注意對象的數量。擴大注意廣度,可以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如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廣度大,閱讀速度就快。
2.注意的穩定性。即注意長時間地保持在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上,穩定在一定對象上。這里的穩定是廣義的,是指活動的總方向始終不變。如完成某項作業,可以一會兒看書,一會兒看筆記,一會兒思考等。
3.注意的分配。即在同時進行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活動時,把注意同時指向不同的對象。生活中經常要求人們很好地做到注意分配,如汽車司機開車時,既要注意來往行人、車輛,又要注意操作方向盤和監視各種儀表等。
4.注意的轉移。即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例如,語文課後上數學課,將注意力從一門課程轉向另一門課程就是注意的轉移。注意的轉移與分散不同:轉移是主動的、有目的的;而分散是被干擾的、不集中的,是消極的表現。
要培養良好的注意品質,就要從上述四方面做起。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加強意志鍛煉。學習、工作的難度大,常常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干擾,因此需要加強意志鍛煉,提高自控能力。
3.把內心注意和外部的實際活動結合起來。要使注意持久,只看或只聽是不行的,如能動動手、實際操作一下,運用內心注意,效果會好得多。
4.要學會科學地使用注意。如精力佳的時候,可從事須用有意注意的工作,如精力欠佳,可從事一些無須用有意注意的工作。譬如,精力好時搞創作,精力欠佳時整理、抄寫。此外,要善於創造良好的環境,培養注意品質。能做到惡劣的環境中不分心是件好事,但對於剛開始培養注意品質的人來說,先應創造較好的學習環境,養成習慣後,再慢慢地增加外界干擾。良好的環境有時很難創造,因此培養在惡劣環境中不分心,也是極為重要的。

2. 小學生注意的特點及應該怎樣培養其注意的品質

金琰 (常熟市東南小學,常熟 215500) 摘要: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人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少老師和家長卻忽視了小學生正常的心理需求。由於小學階段的兒童尚未形成對自己的穩定的評價,因而外界的批評和表揚,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著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是一條培養學生心理品質的可能的途徑。本論題主要就實施賞識教育的原因及如何進行賞識教育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賞識教育; 小學生; 心理品質 一、前言 (一)問題的提出 美國心理學家特爾曼曾經說:「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於智力、學歷等,而在於是否具備有自信心、進取心、意志力等健康的心理品質。」在某種意義上說,健康的心理品質是現代人的重要素質,也是21世紀創新型人才的通行證。但是在我國目前聲勢浩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問題並未取得足夠的重視與關注。而且當前學生的心理素質狀況更是頗令人擔憂。 小學生是尚未成熟,有待發展和成熟的人。在以獨身子女居多的家庭結構條件下,中國的家長們太愛自己的孩子了,但更多的家長卻不懂得如何愛孩子。有的家庭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注重在物質上不斷滿足。結果過分的寵愛,無休止的滿足,漸漸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盪不羈的性格。當孩子犯錯時,「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紮根在腦中的傳統思想又會影響家長們去採取極端的方法解決問題。而當今升學就業的壓力,更是使上學前個個都有「自己是好孩子」感覺的學生們,被「壞孩子」的自我感覺所取代,那些亮晶晶的眼睛變得暗淡無光了。 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人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卻忽視了對兒童無形生命的關愛。我們在主觀上想給兒童幸福,但卻因為未發現兒童,不了解兒童,而使這份愛在客觀上變成了一種束縛。所以說教育沒有愛不行,僅有愛不夠。 「賞識教育」是近年來在國內出現的一個新的教育理念。其前提是關注和關愛,表現為對學生積極、正面的肯定,是一種永遠相信孩子「行」的教育方式。在國外部分國家「賞識教育」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到了每一個教育者的心裡,貫徹到教育活動的每一個細節中,作為一種有效的培養學生心理品質的教育方式,它開始受到極大的關注。實踐證明,賞識教育能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兒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學生不僅有勇於進取的信心,更有不斷進取的動力,能讓學生在希望中成長。[1] (二)基本概念界定 1.賞識 賞識,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指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贊揚。而在賞識教育理論中它是一種思維方式,即用賞識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種凡是發生,往好的方面想的積極的思維方式,同時它又是一種欣賞的心態。賞識教育就是在這種心態和思維方式指導下的一套教育理念。目前,直接論述賞識教育的專著和論文不是很多,從已公開出版的專著和論文來看,主要以周弘老師在探索、實踐中提出的觀點為主。即賞識教育就是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教育。[2](p.2) 2.心理品質 小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包括五個方面: 其一,智力方面的品質:即五性,思維的獨創性、思維的靈活性、思維的流暢性、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判斷性。 其二,情緒方面的品質:對創造和創新充滿著熱情,情緒穩定持久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善於運用新的思路,創新的方法去分析、解決。 其三,興趣與動機方面:對創新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旺盛的求知慾,既有廣泛興趣又有中心興趣。 其四,意志品質方面:具有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其五,性格方面:勤奮、勇敢、自信、謙遜、謹慎具有責任心、正義感與犧牲精神。 (三)研究的角度、內容和方法 其一,本文從加強小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角度出發,探討賞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運用於心理品質培養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其二,本文的研究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賞識教育作為培養心理品質的實踐方法的原因。第二部分重點探討在學生心理品質培養中實施賞識教育的操作策略。第三部分闡述在賞識教育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其三,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獻法 (四)研究的意義 在傳統教育中更多的是指向學生的知識建構,而非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品質問題頗令人擔憂,已開始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關注。而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形態是培養兒童心理品質的一條可能的途徑。根據有關研究發現,小學階段恰恰是心理品質發展的關鍵期。通過賞識,孩子們時常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感,從而有利於孩子悅納自我,將好的行為不斷內化、鞏固,並對自己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能力。 二、賞識教育作為培養心理品質實踐方法的原因 (一)由賞識教育的理論基礎決定 1.心理學依據 賞識教育的心理學理論基礎具體包括強化理論、需要理論、期望理論和奧蘇貝爾的動機理論。 行為主義者認為:凡過去受過強化的行為,比過去沒有受過強化的行為或受過懲罰的行為更有可能發生。賞識教育從強化理論出發,提倡多給學生肯定和鼓勵,不斷創造機會讓學生嘗試成功、體驗「我能行」,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使好的行為習慣得以鞏固。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包含七個層次的需要層次理論,對於現代兒童來說前三個層次絕大多數都能滿足,但是,一般來說學校里最主要的缺失需要是愛和自尊。[3] 運用賞識教育的方法就是要讓每個孩子找到歸屬感,從而為其正確地「實現自我」奠定基礎。 期望理論認為:動機=估計的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誘因價值。賞識教育首先寄期望於每一個學生,以激發學生的期望動機。同時,又根據學生的差異實施「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發揮特長,爭先冒尖。 動機理論主要關注的是成就動機,即學生試圖取得好成績的傾向。賞識教育主張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從而激起學生的好奇、探究等心理傾向。 2.教育學依據 教育學的理論基礎主要是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反對傳統教育與生活、社會、學校相隔離,都主張要尊重兒童,讓兒童自然和諧的成長發展。可以說賞識教育作為人文化的實踐型成果正是對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當然人本主義教育理論也認為,學生是涌動著活力的生命體,是生長的生命,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教育的出發點是人,終點也是人。教育的指向是為了使人學會生存,為了人的和諧發展,為了人充滿尊嚴的生活在社會中。因此,教育必須回歸生命,關注生命。總而言之,教育應該親近學生主體的生命需要,使教育多一些人文關懷。 (二)由學生的心理需求決定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這是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動物的地方。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樣,更是得到別人的賞識。小學階段的兒童,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大多是依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得來的。也就是說,這時他們尚未形成對自己的穩定的評價。外界的批評和表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情緒和行為。[4](p.4) (三)由賞識教育的核心決定 愛是賞識教育的核心。「愛是什麼?是一門藝術,還是一種愉悅感?」[5]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愛,愛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但是愛又是抽象的,愛只有化為具體的言行或神情才能被人所感受。賞識是教育的愛的藝術的一種嘗試,它試圖以愛為引導去發現兒童、認識兒童,從而達到解放兒童、發現兒童的目的。[6](p.7) (四)由賞識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 賞識教育的培養目標可表示為:「近期目標——鼓勵兒童樹立自信;中期目標——促進兒童主動發展;遠期目標——讓兒童在賞識中學會賞識:賞識生活,和諧人生。」[6](p.61-67) 首先,賞識教育的近期目標是樹立兒童自信,而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促進人向上奮進的內部動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 其次,促進兒童的主動發展離不開學生的興趣的培養,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熱愛學習,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最後,愛只有在平等中才能實現給予和交流。我們感悟到:「老師的愛使我學會愛學生,我的愛也會使學生去愛別人,讓愛延續下去。」[7](p.169)相信在以愛育愛,以賞識培育賞識的民主和諧氛圍也將更有利於學生相應的心理品質的培養。 三、在學生心理品質培養中實施賞識教育的操作策略 (一)學校教學中對學生的賞識 滿臉稚氣的孩童,是所有學生中最渴望被賞識的一個群體。在小學中,我經常發現老師無意中的贊揚,對於孩子來說卻是無比的榮耀。貼在額頭的小紅花、布告欄中的小紅星都是榮譽的象徵,孩子總會無比驕傲地向父母炫耀。於是,他們會努力做得更好,以期得到老師、家長甚至是其他同學的贊揚。他們在不斷的激勵中完善自己的行為,成熟自己的心智。如果說,古代的教育的戒尺是用來鞭策、激勵學生的話,那麼賞識教育更是一把無形無影懸掛在心靈上的戒尺。教師賞識學生就是要用滿腔的熱愛來尊重學生、欣賞學生,打開學生心靈壓抑的鎖。 1.善於傾聽,加強學生自律意識 人們經常說:「當學生對你說悄悄話的時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7](p.35) 事實上只有把學生當成知己、朋友,真誠的賞識他們,學生才迴向你傾吐心中的沉悶和不快。 小學生正處於尚不成熟的成長階段,好奇、貪玩、任性又是他們的缺點,所以難免會犯錯誤,不經意間就成了教師辦公室的常客。可是我發現有些學生受到老師批評與指責時總是喜歡爭辯,而老師認為這是學生不願意接受教育的表現,於是更是聲色俱厲地壓制學生。學生表面上接受了教育,其實內心仍忿忿不平。本來教師想通過嚴厲的教育來喚醒學生,這種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這樣做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適得其反。 做錯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心理壓力較大,自卑、自責、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與人溝通。這時,他所需要的就是老師的傾聽。賞識教育的本質是看得起,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學生,而傾聽就是尊重學生效果奇佳的一種方法。老師可以讓學生盡情地傾訴,在傾聽的同時,發現學生問題的症結,尋找解決的突破口。等學生宣洩完了,內心也平靜多了,這時再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錯誤所在,給予及時的指導。在理解學生的同時,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增強自控能力,養成嚴於律己的優秀品質。同時真誠的表揚學生在自我挑戰中所取得的每一點滴進步,相信他們一定會做的更好,在鼓勵聲中強化學生好的行為習慣。 2.承認差異,幫助學生找回自信 俗語說:十個手指都會有長短。學生之間自然也有差異,作為老師在面對那些學習積極,一點就通的的學生的同時,也必須面對另一部分人,他們學習並沒有那麼主動但卻特別調皮,常常要花費2~3倍的時間卻不一定有效果,這就是許多人認為的「後進生」。為了避免打擾其他同學,一些後進生更是被分到靠牆角的座位,同學們都戲稱是被遺忘的角落。老師對此無能為力,同學投來淡漠的眼神,漸漸地他們真的被溫暖的集體所遺忘。 其實對於後進生而言,單純的說教,常規的嚴格管理,甚至是無休止的補課或加大作業量已無益於改變現狀。美國心理學、教育學家羅傑斯就認為,教師必須保持對學生的「無條件關懷」,因為兒童得到人際關系中的如溫暖、熱愛、同情、關心、尊敬等方面的關懷對其自我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這里包涵了教師對學生無條件的愛心和教師對學生高度的寬容。所謂「無條件的愛心」,就是不管什麼學生、不論學得怎樣,教師都要給予關懷和愛心,而不是拋棄和冷漠;所謂「寬容」,就是學生有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錯誤,教師都要給予寬容,耐心地期待和幫助他們反思、進步。按照崔學鴻老師的說法,教育好後進生,一定要有從了解到理解的過程,以心換心。只有尋找閃光點,賞識他們,讓他們走出自卑,建立自信,才能真正轉化他們。黎子林是我班的一位學生,由於患有腦癱造成了走路的不便加上又有些自閉在班級中根本沒有朋友,在大家眼裡是個十足的怪人。可是,他會積極主動的把老師批改的作業本分發到同學手中,還不忘要叮囑一聲「這寫錯了,要趕快訂正。」後來老師主動讓他負責分發本子,並在班會課上對他認真負責的工作給予了表揚,大家第一次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雖然他的成績還不是很理想,但從此他開始有了朋友,慢慢地融入到集體之中。仔細回想,原來當初他種種叛逆的行為,其實是感受不到大家的愛,渴望用對立的行為掩飾自己的自卑,引起大家的注意。 同樣一份賞識,如果對於優秀學生是1的話,對於後進生的價值則為100,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欣賞的話語,對於學生來說,都是促進其進步的強大動力。賞識的力量就在於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己,找回自信,邁向成功。 3.注重技巧,表揚與批評相結合 有的教師認為,只有嚴厲才能對學生起作用,把「嚴格」理解為態度生硬,對學生一味的進行責罵和訓斥,把嚴格與鼓勵、贊美截然對立起來了。我們強調正面教育,給學生更多的鼓勵、賞識,並不意味著只是一味的贊揚,沒有批評而且放低對學生的要求。賞識教育同樣需要學生能規范自己的行為,服從學校的管理。只是與傳統教育相比,賞識教育在以「賞」為前提的同時更重在「識」,即代表著教育者對兒童主觀的認識和客觀的行為,它相對「賞」來說是變化和多元化的。 心理治療專家詹姆斯·溫德萊指出:「依賴表揚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滿足,但過分批評更有害。」可見只有將表揚與批評相結合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達到教學的最優化。我們倡導「多鼓勵,少批評」;「表揚要當眾,批評要個別」;特別嚴禁諷刺、挖苦、體罰或變相體罰;在批評中體現愛心,有進步時應及時肯定和鼓勵

3.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品質

良好的注意品質是學習活動的重要條件。一個學生如果有較大的注意廣度、持久的注意穩定性、較強的注意分配和注意轉移的能力,就可以保證心理活動順利有效地進行。

要擴大注意的廣度,需要學生積累本學科相當的知識經驗和一定的素養。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迅速增加知識儲備,勤學多練。如在外語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指導學生擴大詞彙量,熟練掌握語法規則,大量進行閱讀訓練。此外,使學生了解當前活動的性質和要求,適當安排教學任務,也可以擴大注意范圍。注意廣度還受注意對象特點的影響,如果需要學生注意較大范圍內的教學對象,就應該使它們在排列組合上集中有序,或能成為相互聯系的整體。

要增強注意的穩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一方面要保證整潔、安靜的教學環境,防止外部無關刺激的干擾,另一方面就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意志力的鍛煉,克服內部干擾。此外,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端正學習態度,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也是提高注意穩定性的重要手段。

注意的分配在教學中有實踐意義。為提高課堂效率,教師需要學生邊聽課邊記筆記,有時需要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觀察教師的演示。根據注意分配的條件,需要增強學生的聽講、書寫、表達等基本學習能力的訓練,當它們達到高度熟練的程度時,就可以在課堂上做到「一心二用」。另外,對於一些特殊技能的分配,需要特別的訓練,增強技能間的協調性。

注意的轉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經活動類型有關,但也可以通過對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後天訓練加以改善和提高。教學活動中經常需要學生進行注意的轉移,在兩種活動之間一定的信號或言語提示是必要的,在低年級課堂中甚至要給予命令式的要求。另外,活動安排也要力求合理,把能夠引起學生濃厚興趣、易使其過於興奮的活動安排在前就可能妨礙學生對後繼活動的投入。所以,先上體育課,再上文化課是不合適的。當然,提高注意轉移能力,根本上是提高學生的自我行為的監控能力,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服從教學安排,及時轉換注意的對象。

4. 注意品質的特點及如何培養

1、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態度,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2、培養廣闊而穩定的興趣 3、加強意志鍛煉 4、養好良好的注意習慣 良好的注意品質是學習活動的重要條件。
一個學生如果有較大的注意廣度、持久的注意穩定性、較強的注意分配和注意轉移的能力,就可以保證心理活動順利有效地進行。 要擴大注意的廣度,需要學生積累本學科相當的知識經驗和一定的素養。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迅速增加知識儲備,勤學多練。如在外語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指導學生擴大詞彙量,熟練掌握語法規則,大量進行閱讀訓練。此外,使學生了解當前活動的性質和要求,適當安排教學任務,也可以擴大注意范圍。注意廣度還受注意對象特點的影響,如果需要學生注意較大范圍內的教學對象,就應該使它們在排列組合上集中有序,或能成為相互聯系的整體。 要增強注意的穩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一方面要保證整潔、安靜的教學環境,防止外部無關刺激的干擾,另一方面就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意志力的鍛煉,克服內部干擾。此外,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端正學習態度,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也是提高注意穩定性的重要手段。 注意的分配在教學中有實踐意義。為提高課堂效率,教師需要學生邊聽課邊記筆記,有時需要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觀察教師的演示。根據注意分配的條件,需要增強學生的聽講、書寫、表達等基本學習能力的訓練,當它們達到高度熟練的程度時,就可以在課堂上做到「一心二用」。另外,對於一些特殊技能的分配,需要特別的訓練,增強技能間的協調性。 注意的轉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經活動類型有關,但也可以通過對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後天訓練加以改善和提高。教學活動中經常需要學生進行注意的轉移,在兩種活動之間一定的信號或言語提示是必要的,在低年級課堂中甚至要給予命令式的要求。另外,活動安排也要力求合理,把能夠引起學生濃厚興趣、易使其過於興奮的活動安排在前就可能妨礙學生對後繼活動的投入。所以,先上體育課,再上文化課是不合適的。當然,提高注意轉移能力,根本上是提高學生的自我行為的監控能力,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服從教學安排,及時轉換注意的對象。

5. 請舉例說明如何利用注意的四種品質來組織教學活動

如何根據學前兒童認知發展的特點,組織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
一、在生活中滲透教育。
幼兒日常生活教育工作是幼兒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各種日常生活的技能技巧對成年人來說,早已形成熟練技巧、達到了自動化的程度。然而,幼兒還處於人生的早期階段,獨立生活能力還很低,生活習慣還在形成中,因此,在幼兒園需要教師的培養和教育。
1、建立科學的一日活動常規,細化每一環節的管理,從入園、晨間活動、集體教學、游戲活動、餐點、午睡、起床、離園,每一環節有具體明確的要求,保證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主動活潑的發展。
2、保教結合,把幼兒良好習慣養成落到實處,強化幼兒常規習慣的訓練,重視養成教育。在悉心照料幼兒生活的同時,積極培養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如飯前洗手是關系幼兒健康的問題,也是幼兒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過程,即使對小班幼兒,教師也要在耐心講解示範甚至手把手教的基礎上對其提出要求,想方設法讓幼兒學會,而不是教師包辦代替。
3、注重隨機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日常生活是向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經常、最自然,最容易收到實際效果的一個途徑。在組織幼兒日常生活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要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敏銳地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把品德習慣教育、安全衛生教育、環境保護教育等滲透在一日生活之中。
4、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在組織幼兒日常活動中要從幼兒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點出發,循序漸進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二、寓教育於游戲之中,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模仿各類人物、動物及各種事件,使好奇心得到滿足;興趣得到發展,身心愉快。因此我們加強對游戲活動的正確引導,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1、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比如老師在組織幼兒玩「搶椅子」的游戲時,可提醒幼兒觀察:為什麼總有一個小朋友沒有搶到椅子呢?幼兒通過觀察及點數椅子與人數從中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來小朋友的人數總是比椅子多一個。這樣使孩子逐漸養成做事動腦筋的習慣,有利於激發孩子的觀察興趣,從而使求知慾也更加旺盛。
2、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如玩「小小飛行員」的游戲,可讓孩子想想,還有什麼樣的玩法?飛機起飛時是怎樣飛?下降時又是怎樣下降?創造條件讓孩子去想像。當孩子在頭腦中想想出一種新形象時,及時幫助孩子通過有效的形式把完整的形象表達出來。
3、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如在科學活動「沉浮」中,讓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並鼓勵大膽實驗,教師積極地捕捉他們創造思維的「閃光點」,加以科學的引導,為孩子創設一種寬松,自由民主的氣氛,使他們能夠大膽想像,自由思索,並以極大的熱情去嘗試自己的新思路,新模式,使這種創造力得以升華。
4、利用游戲培養和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
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究能力。

6. 從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的角度談如何提高教學設計質量

學生是否主動學習是靠老師的引導。比如孩子喜歡語文不喜歡數學。語文課程隨之成版為孩子的愛好,語文成績權會明顯提高,數學提不起孩子的吸取成績只會下降,但老師可以去引導孩子去喜歡這們課程,你可以把你的課堂趣味生動。孩子是很好哄的,偶爾的一點點小的獎勵,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可以自由分組討論,快速搶答你提出的問題等等給予獎勵,這樣使你的課堂很隨意。孩子不會感覺壓抑,思想也會防開,跟容易接受你的知識。

7. 進行教學設計注意考慮哪些因素

課堂教學設計包括確立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流程幾個方面。 專
教學目屬標的確定要體現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師應做到胸中有綱,吃透新大綱精神;手中有書,瞭然新教材各單元,各課文的新內容、新組合;眼中有「生」,掌握學生的學情。進而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將新大綱的指示方向、單元的整體目標、課文的個性特色和學生的認知需要統一起來,重新確立教師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目標。
教學思路的選擇要選好突破口,突出教法、創新和學法指導。教師要擯棄「五段論」程式化套路,善於取捨教學內容,做到舍次取主,舍面取點,舍舊取新,並精心選擇教學突破口。

8. 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化學教學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內時也可能包容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9.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品質

良好的注意品質是學習活動的重要條件。一個學生如果有較大的注意廣度、持久的注意穩定性、較強的注意分配和注意轉移的能力,就可以保證心理活動順利有效地進行。
要擴大注意的廣度,需要學生積累本學科相當的知識經驗和一定的素養。教師應該指導學生迅速增加知識儲備,勤學多練。如在外語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指導學生擴大詞彙量,熟練掌握語法規則,大量進行閱讀訓練。此外,使學生了解當前活動的性質和要求,適當安排教學任務,也可以擴大注意范圍。注意廣度還受注意對象特點的影響,如果需要學生注意較大范圍內的教學對象,就應該使它們在排列組合上集中有序,或能成為相互聯系的整體。
要增強注意的穩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一方面要保證整潔、安靜的教學環境,防止外部無關刺激的干擾,另一方面就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和意志力的鍛煉,克服內部干擾。此外,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端正學習態度,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也是提高注意穩定性的重要手段。
注意的分配在教學中有實踐意義。為提高課堂效率,教師需要學生邊聽課邊記筆記,有時需要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觀察教師的演示。根據注意分配的條件,需要增強學生的聽講、書寫、表達等基本學習能力的訓練,當它們達到高度熟練的程度時,就可以在課堂上做到「一心二用」。另外,對於一些特殊技能的分配,需要特別的訓練,增強技能間的協調性。
注意的轉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經活動類型有關,但也可以通過對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後天訓練加以改善和提高。教學活動中經常需要學生進行注意的轉移,在兩種活動之間一定的信號或言語提示是必要的,在低年級課堂中甚至要給予命令式的要求。另外,活動安排也要力求合理,把能夠引起學生濃厚興趣、易使其過於興奮的活動安排在前就可能妨礙學生對後繼活動的投入。所以,先上體育課,再上文化課是不合適的。當然,提高注意轉移能力,根本上是提高學生的自我行為的監控能力,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服從教學安排,及時轉換注意的對象。

10.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注意品質

作為家長,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達成一致,必須多溝通、交流、互相支回持,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答大鬧,把分歧暴露給孩子。
有分歧沒關系,關鍵是我們要正確面對,達成一致,這樣才能給孩子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閱讀全文

與培養注意的品質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