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27短文兩篇教學反思

27短文兩篇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2-28 03:27:36

A. 初2的27課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里的譯文,通假字,多譯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無通假字
一詞多義:與:為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里指欣賞;念無與為樂者:和。
書:謝內答中「書」書容:與「中」合用為官職名;謝答中書「書」:書信。
欲:解衣欲睡:將要;事實欲界之仙都:與「界」合用,指人世間。
詞類活用:五色交輝:名詞作動詞,輝映。
古今異義:相與步於「中庭」:古:院里 今:無此用法;「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古「只是 今:轉折連詞。

B. 八上語文課文27【短文兩篇】翻譯

答謝中書書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翻譯: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賞析: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
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來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凈,用筆洗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境界清新。「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又改用平遠、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余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這四句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又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這十句作者擇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組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
最後,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實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王國維雲:「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寫景,沒有僅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窗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游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

C. 八年級上冊27課短文兩篇第二層次加入想像的小練筆

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不知不覺地卸落在他的肩上。它是一個你時時不得不付出一

切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為什麼要背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人類珍定—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

,儲戶失支了存款。當他拖著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

:「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但在道義,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九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

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荊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

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不朽。
我們都知道那個天黑了還不肯回家,站在路邊哭泣的孩子。因為他要站崗,別的孩子早散了,可他為堅守崗位寧願站著哭泣,因為這是他的責任。
願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心靈,責任從小就在那裡成長。
願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D. 求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語文27課(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的小結!

《答謝中書書》學案
2010.11.21
教師寄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課文,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2、品味文章的畫面美,學習文章多角度寫景、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
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點 :學習文章多角度寫景、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
難點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
導學過程 :
一、整體感知
1、這篇文章的題目「答謝中書書」應該怎樣讀?如何理解兩個「書」的含義?
2、給謝中書的這封信是誰寫的呢?學生交流所查到的資料,教師補充。
3、朗讀課文
(1)反復朗讀課文,指名讀,評價。
(2)齊讀課文。
二、疏通文意
(1)自主翻譯
(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學情況,疏通文意,提出認為比較重要的或解決不了的詞句。
(3)班級交流,教師補充並檢查掌握情況。
三、合作探究
感受文章的畫面美
教師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一共描繪了幾幅風景圖畫?結合課文內容,給每一幅風景圖畫取名。 (教師舉例,如:高峰入雲圖)
(2)根據課文內容,想像文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畫面。
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1)課文中作者給我們描繪了優美的意境。細細品味文中寫景部分,分析文章的意境美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2)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寫山川之美的?
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文章語言清新凝練,言簡意賅,極富特色。細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並說一說,好在哪裡?
(例如:我認為「高峰入雲」,這一句中的「入雲」一詞用得很好。因為它寫出了山高聳挺拔的特點。而且「入」字把靜止的山給寫活了,顯得生動形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品味:「見底、亂(「亂」可不可以用「齊」來替代)、躍、實是」等詞語。
感受文章的人情美
文章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質疑問難:
你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你不理解的問題,請大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來討論解決。
五、拓展延伸:
1、文中說「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請你積累幾句描繪山水美景的詩句。

2、借鑒本文寫景的方法,以霧為描寫對象,寫一個片段。(300字左右)
六、小結:
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只有區區68個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草木、飛禽走獸。他狀寫的都是一些常見之景,但寫得清麗自然,自有一股渾然天趣,文章清秀雋雅,如詩如畫。表露了自己居身其中的歡樂、愉悅、悠然自在之情。
當堂測試: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1.本文的作者是( ),字( ),號( )
2.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青林翠竹 ( ) 曉霧將歇( )與其奇者 ( ) 五色交輝( )
3.用現代語言翻譯下面句子
①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②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本文在描寫手法上有什麼特點?

5.本文是一篇游記散文,從中表現了作者什麼心態?在生活中與學習中給了你什麼啟示?請簡要概述。
《記承天寺夜遊》學案
教師寄語:一切景語皆情語
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讀出文章的韻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
2、感悟作者的人生態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3、學習記事、寫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簡潔的語言特點,
重點:學習本文寫景抒情的方法。
難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導學過程:
一.基礎積累:
1.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傑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於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片心境。
2.有關背景
本文是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年)2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是團練副使卻有職無權,無事可做。寫本文之時,他在黃州貶所已近四年,但蘇軾的心胸卻「很坦然」。累遭貶謫,仍然樂觀,曠達。並不「悲傷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並不甘願做「閑人」。因貶得「閑」,便「自放於山水之間」,雖在賞明月,觀竹柏,自樂其樂,但並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適也包含了失意情懷的自我排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 要求讀准字音,讀清句子停頓。
如: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庭下/如積水空明
念/無與為樂者 水中/藻荇交橫
2.教師范讀,確定朗讀的節奏,找同學朗讀,並做點評。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照注釋,藉助工具書,合作翻譯全文。學生質疑,討論解疑,理解課文內容。
三.合作探究:
1.作者為什麼想著在初冬的夜裡走出戶外?

2.作者是如何描寫月色的?(去一去關鍵詞,品修辭)

3.月夜圖有什麼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5.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走進蘇軾的內心世界,與作者對話:當你面對如詩似畫的月色,難道不想對蘇軾說點什麼嗎?
五、小結: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通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著,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當堂測試: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一、解釋劃線詞語:
1.欣然起行 ( )2.念無與樂者 ( ) 3.相與步於中庭 (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三、默寫出文中描寫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並對其寫景的妙處試作簡要的分析。

答案
1、陶弘景 通明 華陽隱居
2、 cuì xiē yù huī
3、①兩岸的石壁五彩斑斕,交相輝映。
②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4、作者從各方面濡墨染彩,容截營構,使文章清幽秀雅,像詩一般優美動人。
5、表現了作者熱愛自然,和諧共處的心態。啟示: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團結友愛,和睦共處,親近自然……

合作探究答案:
1.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郁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去賞月。
2.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橫
把「如」、「蓋……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無改變?
變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3.皎潔 、空靈、清麗、淡雅
在「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後加上「叢中蛙鳴起伏,空中流螢飛舞,寺中人語喧嘩,院外狗吠連綿。」一段話,好不好?
不好。改變了原文明凈幽閑,清麗淡雅的味道。
4.「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貶官的悲涼、落寞,賞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達觀
當堂測試答案:
一,二(略)
三、「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者用「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給人以一池春水的靜謐感;用「藻荇交橫」四個字,來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而愈見其靜。

E. 27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復習歸納

知識點細解及閱讀

一、基礎知識:

1、作家作品。陶弘景,字通明,號華陽隱居。南北朝時期著名作家,著有《陶隱居集》。

2、要點剖析: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以優美凝練的筆觸,描繪了山川的秀美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山川之美」的獨特看法,流露出對自然的無比熱愛以及對俗世的鄙棄情懷。

語言凝練生動,優美流暢是這篇散文的主要特點,文章以四言為主,節奏諧婉,極富韻味,讀來朗朗上口,對「山川之美」的描繪生動優美,令人神往。

3、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為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著有《東坡全集》。本小品文寫作者夜遊承天寺見到的美景,表現了詩人雖遭貶謫卻不以為意的豁達胸襟。運用比喻手法,將隨處可見的尋常景物描繪的充滿詩情畫意,充分表達了作者的藝術才能和豁達寬廣的胸襟。全文只有一段,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寫景生動,將月下庭院點染的清輝四溢,如童話世界。篇末議論,又表現了詩人的曠達胸襟,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三、知識點歸類:

1、古今異義:

①四時俱備:時,季節②曉霧將歇:歇,消散③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但,只是;閑人,悠閑自在的人。

2、一詞多義:與①未復有能與其者:欣賞②今無與為樂者:同,和③相與步於中亭:共同,一起

3、詞類活用:夕日欲頹:頹,墜落。

四、中考體驗:

(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⑴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⑵懷民亦未寢 ⑶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積水空明」、「藻、荇交橫」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2分)
4.本文寫於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你認為文章表達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復雜的感情?(3分)

答案:1.①遂:於是,就 ②寢:睡覺 ③但: 只 2.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3.寫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點。 4.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等。

(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2)念無與為樂者(3)庭下如積水空明
2.翻譯句子。(3分)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3.「閑人」一詞,滄桑凝重,它隱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2分)

答案:1.高興地想形容水的澄澈 2.只是缺少像我們倆這樣的清閑的人罷了。3.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閑

(三)(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記》)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①月色入戶。戶: ②其實湖光染翠著工。工: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世道哉!
3.這兩段文字都寫了「月景」,但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2分)

答案:1.①門2.①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3.[甲]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具體描繪了月色的空明,[乙]則概括描繪月色的優美。

(四)山東省棗庄市卷(6分)

《記承天寺夜遊》)
1.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月色人戶(窗戶) B.念無與為樂者(想到) C.懷民亦未寢(睡覺) D.相與步於中庭(一起)
2.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庭下如積水空明——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C.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哪一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倆這樣閑極無聊的人啊。
3.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欣然起行」一句寫出了作者賞月的興奮喜悅之情。
B.「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貶謫的悲涼和對人生的感慨。
C.蘇軾「念無與為樂者」的「樂」與<醉翁亭記)中歐陽修的「樂」在思想內容上有著相同的意味。
D.本文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了一個「閑」字。
【答案】1.A 2.D 3.C

(五)《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

1.解釋加點詞的詞義。

①曉霧將歇 ②月色入戶 ③庭下如積水空明 ④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2.詞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

B.是:實是欲界之仙都問今是何世

C.與:念無與為樂者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D.尋:尋張懷民 尋病終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② 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簡答。①從表達方式看,兩文都有緊扣景物特徵的,也都有堪稱點睛之筆的。②從思想感情看,兩文都表達了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但作者的心緒並不同。《記承天寺夜遊》的蘇軾是受到貶謫的「 」人,《答謝中書書》中的陶弘景則堪稱隱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個字)。

【答案】1.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門 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2.B 3.①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表達與此相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表達與此相近即可)(「蓋」是發語詞,可譯為「原來是」,也可以不譯出,直接翻譯出「也」字判斷句也可) 4.①描寫議論(答「抒情」也可)②閑仙

F. 27課短文兩篇翻譯

答謝來中書書翻譯:
山河的源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記承天寺夜遊: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裡,我解開衣裳准備睡覺,看見月光照進門戶,便高興得起來走動。因為想到沒有可以和我共同游樂的人,於是我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那是竹子柏樹的影子。哪個夜晚沒有月色?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不過少有像我們這樣的閑人罷了。

G.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記承天寺

記承天寺夜遊
(1064人評價) 8.5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版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權,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H. 魯教版初一下冊語文教學反思怎麼寫:《短文兩篇》

1 在山的那邊 5 童趣 6 理想抄 7 短文兩篇 8 人生寓言 10 《論語》十則 11 春 12 濟南的冬天 13 山中訪友 14 秋天 15 古代詩歌五首 16 化石吟 20 山市 24 詩兩首 25 《世說新語》兩則 27 郭沫若詩兩首 28 女媧造人30 寓言四則 《童趣》 《論語》十則 觀滄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灣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山市 蒲松齡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龜雖壽 曹操 過故人庄 孟浩然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夜雨寄北 李商隱泊秦淮 杜牧浣溪沙 晏殊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如夢令 李清照觀書有感 朱熹

I. 八年級語文上冊27課 短文兩篇的全部解釋和思想感情、寫作背景

《答謝中書書》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具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彩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翠。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

《記承天寺夜遊》
承天寺:在現在湖北黃岡南。
元豐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年號。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念,想到,考慮。與為者樂,共同游樂的人。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寄居承天寺。
遂:於是。
寢:入睡。
相與步於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與,一同,共同。
庭中如積水空明:意思是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充滿院落,好像如積水清澈透明。
如積水空明:好像積水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總稱。荇,一種多年水生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相當於「原來」。
閑人:這里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自稱閑人。在句中譯為清閑的人,或有著閑情雅緻、高雅志趣的人。
但少閑人:只是缺少清閑的人。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
耳:罷了。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脫下衣服准備睡覺時,月光照進堂屋的門戶,(於是)很高興地起來走動。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的地面上,月色如積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樹枝葉的影子。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們兩人這樣的清閑的人罷了。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

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來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凈,用筆洗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境界清新。「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又改用平遠、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的生命力。「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余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這四句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又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這十句作者擇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組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一的印象。

最後,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實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王國維雲:「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寫景,沒有僅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答謝中書書》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開頭寫道「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個「美」字,是山川風物的客觀形態,也是作者對山川風物的審美感受——愉悅,「實欲界之仙都」,將在山水之中飄飄欲仙的自得之態表露無疑。「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這篇山水小品,僅用了六十八個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草木,飛禽走獸,抒情議論,各類皆備,可謂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本文的成功,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

優美的意境。自然景物的綺麗風光,本身就構成優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以飽和著感情的語言再現它,激起讀者審美的興致,從而形成文學作品的意境。本文作者從如下幾方面濡墨染彩、熔裁營構,使文章清幽雋雅,像詩一般優美動人。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有山無水則無趣,有水無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則神采煥然,情味盎然。這里是「高峰入雲」。峰,其形峻峭;入雲,高入天際。山下是「清流見底」。水流迤邐,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這里「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還有「青林翠竹,四時俱備」。石岩壁立千仞,五色爭輝,眾彩紛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緞上綴以碧玉翡翠,頓成奇觀。兩岸猶如懸著兩幅錦幛,上有藍天作背景,下有流水為襯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則更為絢麗動人。其三,晨昏變化之美。前面寫了四時俱備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霧繚繞,繼而是如絮如帶,再而是似煙似縷,最後不見霧紗,只見晨曦,猿啼鳥鳴,眾音齊會,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暮靄罩山,飛鳥歸林,猿猴息樹,山色蒼茫,這時原來潛游水底的魚飛躍而出,靜中見動,寂中現響,別具意趣。作者觀察極細,筆致極纖,把握了事物特徵,描摹山水情態,使人目隨筆轉,情偕意遷,晨景熱烈歡躍,暮象清靜幽寂,給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其四,動靜相襯之美。客觀景物不會單調劃一,散文寫法也切忌呆板凝滯。作者很注意動與靜的變幻與配搭。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峰為靜,流水為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以上各種景物,交相作用,互為影響,構成了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軸。

縝密的結構。本文雖屬小品,可是作者仍精心結撰,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從古至今,以「共談」概說人人皆愛,以「美」點明全文中心。當中部分則具體敘寫山川之美。最後殿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先以感嘆總括前文,復以名人證實此說。這樣,首尾呼應,議敘結合,使文章主體部分更為鮮明突出。文中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峰入雲」,再俯瞰「清流見底」,復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後又分 「曉」與「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結構得如此經緯分明,脈絡貫通,十分難得。

凝練的語言。這篇小品語言極富特色,言簡意賅,無一句之虛,無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給人以印象,再以「入雲」給人以具象。同樣,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見底」則給人以實感。「五色交輝」「猿鳥亂鳴」「沉鱗競躍」,「交」「亂」「競」幾個副詞的運用,使顏色、聲音、動作的狀態表露無遺。本文以四言句為主,很是整飭,最後以長句收束,猶如滔滔急流,瀉入大海。

《答謝中書書》反映了作者陶弘景娛情山水的思想。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畫水,表明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如吳均的《與顧章書》《與朱元思書》,都屬此類。這類作品雖沒有表現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卻以其高超的藝術筆力,創作了具有相當美學價值的精品,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記承天寺夜遊

作者: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窗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游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於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裡面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

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霍松林)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一段話很精闢: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文說》)

這段話,可與他的另一段話相補充:「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雲霧,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鬱而見於外,夫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是「充滿勃鬱」於內而不得不表現於外的東西。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蘇軾的確是胸有「萬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創作而言,那「萬斛泉源」溢為政論和史論,濤翻浪涌,汪洋浩瀚;溢為游記、書札、序跋等雜文,迴旋激盪,煙波生色。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無從劃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瀉無余,還有什麼韻味?細讀此文,雖自然流行,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地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里干什麼。究竟干什麼呢?「解衣欲睡」,沒有什麼可乾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又感到有什麼可幹了,便「欣然起行」。干什麼呢?尋「樂」。一個人「行」了一陣,不很「樂」,再有一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個可以共「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幾句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後講了些什麼,約他尋什麼「樂」,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么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接著便寫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步於中庭」的時候,目光為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夠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里怎麼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抬頭一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說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他的用法卻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於不可不止」了。「止」於什麼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於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於「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他和張懷民,當止於他和張懷民。於是總括這一切,寫了如下幾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敘事簡凈,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

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閑」。入「夜」即「解衣欲睡」,

,兩個「閑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景色,都歷歷如見。

閱讀全文

與27短文兩篇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