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班教案恐龍之最
活動目標:
1.感知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了解恐龍及恐版龍滅絕的原因。權
3.感受生命的寶貴,學會感恩。
活動內容:
活動一:科學《探秘恐龍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紹自己收集的恐龍圖片、資料,討論自己知道的恐龍。
(2)請個別幼兒分享講述。
●欣賞、感受
(1)觀看恐龍化石。
(2)恐龍由哪幾部分組成?
●演示、討論
(1)恐龍模擬視頻,感受恐龍世界的壯觀和神秘。
(2)利用課件和視頻認識腔骨龍、異特龍、梁龍、甲龍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等。
(3)小結
★ 肉食性恐龍牙齒鋒利,吃肉兇猛,兩腿行走。
★ 草食性恐龍吃青草、樹枝上的嫩葉等,草食性恐龍比較巨大,牙齒扁平。
★ 雜食性恐龍既吃肉也吃植物,還偷吃恐龍蛋。目前發現的恐龍中,草食性恐龍最多,雜食性恐龍最少。
●猜想、探究
(1)現在還有恐龍嗎?它們都到哪去了?
(2)科學家對於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測。(看視頻)
A、小行星撞地球假說
B、火山爆發假說
C、氣候變化假說
D、海洋變遷假說
小結:恐龍滅絕仍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
B. 中班整合活動明星恐龍的教案
活動意圖:
恐龍對於孩子們永遠充滿好奇。他們喜歡看關於恐龍的書籍,聽關於恐龍的故事,玩關於恐龍的玩具,「恐龍」是種神秘奇特的動物,沒人見過真正的恐龍是什麼樣子,人們見到的恐龍圖案全是科學家通它的化石還原的形象。這給孩子們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孩子對恐龍世界探秘的渴望。
活動目標:
1.感知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了解恐龍及恐龍滅絕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寶貴,學會感恩。
活動內容:
活動一:科學《探秘恐龍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紹自己收集的恐龍圖片、資料,討論自己知道的恐龍。
(2)請個別幼兒分享講述。
●欣賞、感受
(1)觀看恐龍化石。
(2)恐龍由哪幾部分組成?
●演示、討論
(1)恐龍模擬視頻,感受恐龍世界的壯觀和神秘。
(2)利用課件和視頻認識腔骨龍、異特龍、梁龍、甲龍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等。
(3)小結
★ 肉食性恐龍牙齒鋒利,吃肉兇猛,兩腿行走。
★ 草食性恐龍吃青草、樹枝上的嫩葉等,草食性恐龍比較巨大,牙齒扁平。
★ 雜食性恐龍既吃肉也吃植物,還偷吃恐龍蛋。目前發現的恐龍中,草食性恐龍最多,雜食性恐龍最少。
●猜想、探究
(1)現在還有恐龍嗎?它們都到哪去了?
(2)科學家對於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測。(看視頻)
A、小行星撞地球假說
B、火山爆發假說
C、氣候變化假說
D、海洋變遷假說
小結:恐龍滅絕仍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
●操作、游戲
分組活動:
(1)白色恐龍石膏像塗色
(2)恐龍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龍模型分類
活動二:繪本《永遠永遠愛你》
●認識恐龍
播放視頻,認識霸王龍和慈母龍。
慈母龍:最愛自己孩子,吃植物和野果等。
霸王龍:兇猛的食肉恐龍。
●角色介紹
認識繪本《永遠永遠愛你》
●閱讀繪本
(1)解讀封面
封面上有誰?故事名字是什麼?
(2)故事中誰永遠永遠愛誰?
(3)閱讀繪本,教師指導。
●理解繪本
(1)利用電子白板展示,理解故事情節。
觀察——猜圖——理解
主要問題:
1.慈母龍媽媽撿來的蛋是誰的蛋?
2.蛋孵出霸王龍為什麼要把他送走?後來為什麼又留下?
3.大的霸王龍是良太的什麼人?為什麼?
4.果子山是誰送給慈母龍的?
5.故事中誰永遠、永遠愛誰?你怎麼知道?
●欣賞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感受親情。
●情感體驗
(1)視頻:《父母的愛》,感受父母無私的愛。
(2)幼兒動手操作,採用繪畫、粘貼的方式製作感恩卡,送給媽媽。
活動三:區域活動《恐龍的故事》
圖書區:將收集的恐龍書籍、視頻投放活動區。
科學區:將沙盤投放在科學區,隱藏恐龍化石。
建構區:收集恐龍圖片以及恐龍模型、廢舊牙膏盒、廢舊報紙、以及飲料品和易拉罐、積木,用於搭建和游戲。
美工區:恐龍圖片,讓幼兒自由繪畫,投放橡皮泥,動手捏恐龍。
活動反思:
為了讓幼兒了解更多有關恐龍的知識,我想如果教師只憑借一張嘴和幾張圖片進行教學,很難使幼兒充分感知了解,教學效果可能不盡人意。為此,課前我鼓勵幼兒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網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尋找恐龍的模型玩具或圖書圖片等,然後帶到幼兒園一起交流觀看,為這次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和准備。
C. 恐龍來了故事教案設計
一、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徵,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經驗大膽想像,培養創造性思維。
3.學習片語: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二、活動准備
1.課前組織幼兒觀看《恐龍世界》卡通片及有關恐龍的錄像,了解各種恐龍的形態、特徵。
2.電腦、vcd機(幻燈機也可),自製軟體:童話《城裡來了大恐龍》。
3.恐龍掛圖。
4.字卡:啪嗒啪嗒、吱咕吱咕。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童話。
1.出示恐龍掛圖,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採用提問方式,幫助幼兒理解童話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形象特徵。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②恐龍來到了什麼地方?它覺得怎麼樣?
③恐龍所到之處都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④恐龍為什麼會給城裡人帶來那麼多麻煩?它願意嗎?
⑤當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裡是怎樣想的?
(二)進一步理解童話,學習片語。
教師邊操作電腦邊講述故事,提問:
1.大恐龍走在路上發出怎樣的聲音?鐵路又發出怎樣的聲音?(學習片語: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2.你喜歡恐龍嗎?如果有一天恐龍也來到了我們這個城市,你會怎樣對待它?
教師可一邊提問一邊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回答問題,還可啟發幼兒用動作適當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談話。
教師:如果你是一隻恐龍,你想為人們做些什麼事情?(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依照各種形體特徵說出與眾不同的回答)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准備一些恐龍的圖片和模型,認識各種恐龍:梁龍、翼龍、霸王龍等等,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遠古時代動物的興趣,討論恐龍在地球上滅絕的原因。
藝術:創作畫《恐龍世界》。
音樂:將《獅王進行曲》改編成《恐龍進行曲》,讓幼兒進行打擊樂表演。
五、生活中滲透 環保教育,教育幼兒愛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
六、環境中滲透 牆飾:恐龍世界,並在裡面增添「十萬個為什麼」知識。
七、家庭中滲透
1.有條件的帶領幼兒參觀恐龍博物館,進一步了解恐龍的外形特徵,讓幼兒親眼看看恐龍龐大的身體(骨架),感受作品中的情節描寫。
2.帶領幼兒參觀城市的立交橋,了解立交橋的作用,啟發幼兒將城市的立交橋與恐龍相聯系,談談它們之間相同的地方,理解作品中想像的合理性。
八、活動評價
附童話
城裡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城裡,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去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把交通給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鐵路上,它的身體太重,鐵軌被踩得吱咕吱咕直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小胡同的小路上,它聞到了別人家廚房裡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它的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裡真難過。城裡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聰明的孩子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他帶著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站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汽車從大恐龍身上、身下開過,大恐龍變成了立交橋。它覺得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么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裡人多做點事,因為他是多麼喜歡這個地方啊!
D. 幼兒園大班特色恐龍的故鄉教案
6500萬年前的地球啊什麼是恐龍?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著一群奇特生物---恐龍。它們稱霸地球,生存了近一萬五千年之久,最後確神奇地滅絕了。今天我們所知有關恐龍的一切,都是由恐龍化石得來的。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麼大;小的,卻跟一隻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說,恐龍有溫馴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早期的發現雖然恐龍的化石已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十九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曼特爾醫師平時就有收集岩石和化石的嗜好。公元1820年,他和夫人瑪麗安發現了一些嵌在岩石里的巨大牙齒。曼特爾醫師從沒見過這么大的牙齒。當他在附近又發現了許多的骨骼後,他開始對這些不尋常的發現物認真的研究。經過一番工夫,曼特爾醫師獲得一個結論:這些牙齒和骨骼應該是屬於某種龐大爬行動物所有,他將這種不知名的動物命名為禽龍,學名的原意就是指鬣蜥的牙齒。不久,英國又發現兩種巨大爬行動物的骨骼,它們分別被命名為斑龍和森林龍。一直到公元1841年,這些巨大的爬行動物才有了正式的名字。當時一位傑出的科學家理查·歐文爵士,將它們命名為恐龍,學名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從此揭開研究恐龍的熱潮,全世界的科學家都興致勃勃地投入了挖掘恐龍的行列。恐龍時代的景象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五前萬年的時光,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地球的環境也發生了許多變動。原本連成一整片的盤古大陸逐漸漂移,分裂成為如今我們熟知的形態。這些陸塊漂移到全球各處後,氣候環境也跟著改變。陸塊漂移,再加上氣候變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種類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不過,由於這些變遷是在非常漫長的時間內逐漸形成,因此生長其中的動物依然能夠適應得很好。在恐龍時代早期,蕨類植物構成的矮灌叢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後來,高大的針葉樹林和低矮的蘇鐵叢林取代了蕨類植物的地位,成為地球上主要的植物景觀。不久後,第一批顯花植物出現了,地球上的植物景觀也因此發生了巨大改變。恐龍當時賴以為生的許多植物和花朵,今天依然存活在地球上。肉食者肉食性恐龍是以群頭大、後肢有力而前肢很短的大型恐龍。它們都屬於獸腳亞目,常常被稱為食肉龍或食肉蜥蜴。肉食性恐龍靠後肢行走;由於後肢要負荷龐大身軀的重量,因此行動起來可能不怎麼快速。它們的頭很大,雙顎很長,顎骨上整排巨大彎曲的利齒,看起來就像牛排刀邊緣的鋸齒一樣。肉食性恐龍主要以其他恐龍為食,有時也吃動物屍體。它們可能是先用有利爪的後肢捕殺獵物,然後再藉助利牙和前肢利爪的幫助,把獵物的肉撕扯下來吃。虛骨龍也是一種肉食性恐龍,但它們和一般肉食性恐龍完全不同。虛骨龍的體態輕盈、行動敏捷,有一雙便於抓取的長手臂和手掌,以及長又窄的顎骨。它們奔跑的速度很快,以追捕小型哺乳動物和昆蟲為食。此外,虛骨龍也常會在大型肉食性恐龍吃飽後,撿剩下的殘渣碎屑吃。素食者很多恐龍都是草食性的,其中包括了體型最大的蜥腳亞目恐龍,以及所有的鳥臀目恐龍。事實上,恐龍吃植物要比吃肉麻煩多了,因為植物是由纖維素和木質素構成的,這些堅韌物質必須先被分解處理後,才能被胃消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草食性恐龍演化出各種解決方法,例如:蜥蜴亞目恐龍根本不咀嚼,直接把咬下的食物吞進肚裡,讓胃裡的細菌來發酵食物或讓它們故意吃下去的小石子來磨碎食物。鴨嘴龍類的恐龍具有特殊的牙齒,可以先咬碎及研磨食物;角龍亞目的恐龍則用格外強壯的顎骨和利剪般的牙齒撕碎堅韌植物。誰跑得更快?並非所有的恐龍都是體型龐大、行動緩慢的!有些恐龍體型構造就很適合快速奔跑,以逃避攻擊者或追捕獵物。不過,它們的體型構造和現代能快跑的動物有很大不同:現代動物大多用四肢奔跑,恐龍則只用後肢奔跑。善跑的恐龍體型都很相似:長長的後肢,可以加大步伐;而細長的腿和窄窄的腳,則能夠讓它們跑得更快、更有效率;身體其他部分通常很輕、也很短;至於細長的尾巴,則是平衡桿。此外,它們的前肢細小,手掌末端還帶著爪子;而小小的頭部位於細長頸子的頂端。有些行動敏捷的恐龍奔跑起來,最快時速能高達56千米,相當於賽馬奔跑的速度。快速奔跑的本領,使這類恐龍比別的動物占優勢:一是追捕獵物;一是逃避敵人攻擊。於是,行動快捷的草食性恐龍和肉食性恐龍開始了一場速度競賽:為了逃避跑得越來越快的肉食性恐龍,草食性恐龍也必須能越跑越快才行
E. 紙質恐龍教案
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回有解決這些問答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F. 中班整合教案《我想要一隻恐龍》
主題介紹】
恐龍已在地球上消失6500萬年了,這群體積龐大的生物對今天的我們而言,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存在。關於恐龍世界的話題對於充滿想像力的孩子來說自然具有十分的吸引力,但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無法獲得對恐龍的直觀認識,「恐龍探險隊」這個主題為孩子提供一次系統探索恐龍秘密的機會。在這個主題中,我們將帶領孩子探索恐龍存在的歷史,介紹神秘的恐龍化石,認識恐龍的種類、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了解恐龍消失的原因,培養孩子對恐龍世界想像與長期探索的興趣和能力。
【兒歌介紹】
「我想要一隻梁龍,在它身上溜滑梯;我想要一隻翼龍,帶我在天上飛;我想要一隻暴龍,趕走壞人跑第一。」這是《我想要一隻恐龍》的兒歌內容,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兒歌設計是在孩子對恐龍世界有了一定認識,對不同種類的恐龍特徵及生活習性深入了解之後,激發了孩子對於恐龍的遐想,通過兒歌的學習,深化孩子關於恐龍經驗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兒歌、深化關於恐龍的經驗認識呢?我們可從三方面給予關註:
兒歌畫面的充分閱讀 學齡前孩子的思維具有形象化的特點,圖畫具象的表徵方式包含很多細節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兒歌內容。在兒歌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運用幼兒用書的圖畫資源,引導孩子對畫面進行充分的觀察、討論。《我想要一隻恐龍》本身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在兒歌學習之前可以請孩子仔細閱讀畫面,說一說畫面上都有哪些恐龍?你都認識嗎?畫面中的小朋友在和恐龍玩什麼呢?幼兒調動自己關於恐龍的已有經驗做出判斷,然後組織語言表達。在幼兒語言表達的同時,注意引導幼兒主觀上感受,擁有一隻恐龍、和恐龍在一起的那種快樂、威風的情緒情感,進而激發幼兒想要一隻恐龍的願望,調動幼兒兒歌學習與創作的興趣。
兒歌學習的趣味性 閱讀畫面理解兒歌內容之後,如何讓幼兒有趣地學習念唱兒歌呢?一方面,可以關注兒歌念唱的節奏。教師需要在分析兒歌內容的基礎上,把握兒歌的語言風格,也可創造性的加入一些象聲詞,通過語音感知的方式增加兒歌念唱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變換兒歌念唱的形式,如:由教師有節奏地念唱、給孩子聽CD、師幼合作念唱、一邊念唱兒歌一邊動作表演等。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變化的形式所帶來的新鮮感與挑戰性遠比單調不變來的有趣,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兒歌學習的層次性。
兒歌學習後的創造性表現 創造性表現不是兒歌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環節,但是兒歌的學習也可能不僅僅局限於孩子可以念唱兒歌。孩子是獨立自主的學習個體,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嘗試對兒歌進行創意表達,但這必然要建立在孩子對兒歌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南京市書人幼兒園的老師在孩子理解兒歌、學會念唱兒歌之後,就給孩子提供創造性表現的機會,先請孩子想像除了兒歌中的三種恐龍外,你還想要一隻什麼恐龍?想跟它玩什麼呢?然後請孩子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想到的內容畫出來,並嘗試用兒歌的語言分享自己的作品。透過孩子的表現可以看出,孩子不僅學會了兒歌,而且還可以調動關於恐龍的已有經驗進行兒歌仿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