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北師大版第五冊第44—45頁。
二、教材分析:
《什麼是周長》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一節課,本節主要教學內容有:通過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實踐活動,理解周長的含義,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周長的含義,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計劃一課時進行教學。
本課教材有以下編寫特點:首先通過螞蟻爬過樹葉的邊線一周,使學生初步直觀認識什麼是樹葉的周長;然後又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周長的意義;最後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轉化」方法是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觀點,把未知變為已知,把復雜變為簡單的思維方法。課後的練習向學生滲透了平移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力爭做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學習活動中培養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圍、測腰圍的過程中培養估測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物體的面的邊線,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六、教具學具准備:
課件、直尺、線、皮尺、各種實物、樹葉等。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剛才給每個同學都分發了樹葉,今天我們就藉助樹葉來學習知識。大家又會想了,樹葉怎樣才能輔助我們學習知識呢。首先,我們就來描一描把它的形狀畫出來.怎麼樣,像不像上美術課?
(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
2.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到哪裡結束.)
3.剛才大家描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沿邊線圍著圖形,描了一周)
4.小結: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 (結合實物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什麼呢 我們能幫它取一個名字嗎(樹葉頁面的周長)
老師在課前也描了一片樹葉,誰來判斷一下,老師描出來的是不是樹葉的周長呢?(出示未封閉圖形)
老師描的不是封閉圖形,這種圖形沒有周長。怎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
(引出周長的概念,結合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強調周長的意義.)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通過分一分,畫一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周長。
第一步:用cai課件顯示多個圖形,讓學生在比較中給圖形分類,揭示封閉圖形與非封閉圖形。
第二步: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幾個封閉圖形。
第三步:有選擇性的展示學生畫圖。請同學評一評,並指出所畫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長的意義。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學,我就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課前准備好了的各種葉片描出一周的長度,在描的過程中體會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裡面部分不是周長。再完成課本p45第1題。(強調是邊線)
(2)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並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
(3)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怎樣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長度?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4)認識平面圖形周長.談話:剛才我們指的都是物體面的周長,現在我們來看看平面圖形的周長,這是什麼圖形 (課件顯示三角形類似p45第2題1圖)這個圖形的周長在哪呢?小黑螞蟻很感謝你們為他做裁判,它為我們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態演示小螞蟻沿著三角形的邊走一周)小螞蟻走的這一周的長就是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指一指.(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三)、自主操作,鞏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圖形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周長,那麼平面圖形的周長該怎樣求呢?(課件逐一出示:第45頁第2題).
同學們打開課本第45頁的第2題.你想怎麼量 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量一量.帶著問題思考,動手.像這種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圖形,量出各邊長度,相加就行了.以後遇到這樣的題目我們就這樣做.
2,.量一量樹葉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會量平面圖形的周長了,你們手中都有一片樹葉,那麼你手中樹葉的周長到底是多少,大家想不想知道 怎樣才能得到樹葉的周長呢學習小組可以討論討論.(課件播放輕音樂)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並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集體評議.
3.量一量腰圍
(1)周長在生活中運用也很廣泛:比如,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2)估計同學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
(3)根據這個結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四)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p45第3題圖1:這兩個圖形原來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把第一個長方形剪掉一塊,補到第二個長方形中,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它們的周長的大小.
請小組討論後說明理由
(2)課件出示p45第3題圖2:這兩個圖形原來也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把第一個圖形剪掉一塊,現在兩個圖形的周長還會一樣嗎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會了什麼?今天,我們認識了周長,並且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
(六)、布置作業
量一量你家桌面,卧室地面的周長.
八、板書設計:
什麼是周長
樹葉葉面的周長
封閉圖形的周長
九、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整體設計體現了"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1、我給學生提供充分地進行實踐活動的機會,是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 「 空間與圖形 」 這部分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在實際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直接經驗。這節課中,我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活動,自己感悟、獲取周長的概念。
2、我為學生創設開闊的、自由的學習時空,讓他們在充滿操作性、探索性、愉悅性的實踐活動中自己探索未知,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活動的設計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徵。我讓學生選 —— 選你喜歡的樹葉、平面圖形;選喜歡的方法量周長。讓每一位學生產生對活動的興趣,在張揚個性的活動中,同學們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或愉悅,增加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3、好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主動合作與交流。我在這節課中設計了兩次 「 量一量 」 ,一量樹葉的周長,二量老師和同學腰圍。學生自己量樹葉的周長,可有的同學覺得兩只手不夠用,主動請求同桌的幫忙。他們是那麼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這樣主動的合作與交流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得到高度發展。他們還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即使學困生也不感到困難,輕松學會了「周長」。
2. 三年級數學上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讓學生通過「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動手操作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體會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4、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正確測量和計算具體事物及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理解周長的含義
學具准備:直尺、彩色筆
教具准備:電腦課件、直尺、信封(內裝有毛線和樹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故事引入。
首先運用課件演示,故事引入:
同學們,老師有一個消息要告訴你們,螞蟻家族要舉行一次運動會,你看,這只小螞蟻把一片漂亮的樹葉當作運動場。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它在樹葉上做了什麼?是怎樣做的?
(課件出示小螞蟻練圍繞樹葉爬了一周的情境)。
你有什麼想說的?
學生觀察後看出: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圈。
(課件顯示樹葉一周的邊線)
師指出:在樹葉周圍的這些線就是它的邊線。
圍著樹葉的邊線一圈叫做樹葉的一周。
小螞蟻從哪裡出發,又回到了哪裡,我們才稱為一周?
預設:從起點沿邊線又回到起點。
二、探究新知,總結規律。
1.指一指
同學們,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小螞蟻有句話要告訴大家。
課件演示,小螞蟻說:我爬過樹葉一周的長度叫做樹葉的周長。
(1)師:誰能指一指哪裡是樹葉的周長?
請學生代表上台指出樹葉的周長,下面的同學當裁判並舉手指一指。
教師強調:要從一點出發,再回到這點才是一周。
(2)像這樣,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周長。——板書課題:周長
(3)課件再演示小螞蟻未爬過一周,和爬過一周多的過程。
小螞蟻為了加強訓練,爬了樹葉四次,哪次的長度是周長,哪次不是?
有沿著邊線,沒有回到起點;
‚有沿著邊線,但是超出了起點;超過了一周
ƒ有回到起點,但是沒有沿著邊線。
第4次是周長,有從起點開始,沿著邊線,又回到起點。
2、描一描
(1)書本44頁描一描
我們已經認識了樹葉的周長,如果讓你來描一描樹葉的周長,你會嗎?請你拿出彩色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來。
學生匯報: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沿著哪裡描的,又到哪裡結束?
描樹葉的周長,體驗描樹葉周長的過程,引導學生理解起點可以不一樣,但只要從起點開始,沿著邊線又回到起點,這樣一周的長度,都是樹葉的周長。
(2)練一練的第1題
我們已經描過了樹葉的邊線,現在請用彩色筆畫出下面圖形的邊線。
(強調邊線指的是圖形外圍的線,圖形裡面的不能畫)
3.摸一摸
(1)課桌面的邊線
在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像樹葉一樣有周長,比如我們的課桌面。
請同學們摸一摸課桌面的邊線。
我們摸的課桌面邊線的總和,就是它的周長。
(2)數學書封面的邊線
還有我們的數學書封面。
我們摸的數學書面邊線的總和,就是它的周長。
(3)你們還能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嗎?摸一摸、說一說哪部分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三、動手操作,測量周長
1、測量平面圖形的周長
不僅物體的表面有周長,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也有周長。
書本45頁練一練第2題
說一說下面圖形的周長分別在哪裡?
三角形這三條邊的總和,就是它的周長。
長方形這四條邊的總和,就是它的周長。
引導學生理解:五邊形呢?六邊形呢?也就是說不管是幾邊形,它的周長就是所有邊的總和。
這幾個圖形的邊都是直直的線,我們可以直接用(尺子)測量。
這里有3個圖形,請你選擇其中1個圖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長。
注意:用尺子測量後把數字標在旁邊,注意要加上單位哦。
選擇三角形的能說說是怎麼測量和計算的嗎?
請看,老師這邊也有一個方法:我把這條邊轉下來,它的什麼變了?(位置),什麼沒變?(長度);同樣的,把另一條邊也轉下來,這樣就把三角形的周長變成了一條直直的線了。
2、測量頭圍和腰圍
同學們,天越來越涼了,老師想做一頂帽子,想知道這頂帽子合不合適,要知道什麼?(頭圍)
請你上台來指一指你的頭圍在哪裡?
同學們,知道了頭圍在哪裡,那怎麼測量呢?——(線、軟尺)
好,那你來用軟尺繞,老師幫你。
頭圍本來是曲線,現在我們通過軟尺繞一周,就把它變成了一條直直的線,可以用什麼測量?(尺子)
以前我們要把這一條直線放在尺子上進行測量,現在有了軟尺,就可以直接讀數了,他的頭圍大約是51厘米。
知道了頭圍,就可以做一定合適的帽子。老師還打算買一條褲子來配這頂帽子,要知道什麼才能買到一條合適的褲子。——(腰圍)
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指一指:沿著肚臍一周的長度,就是我們的腰圍。
3、測量一片樹葉的周長
量完了頭圍,現在老師還想量一量樹葉的周長。樹葉的周長不是直線了,你有什麼好方法?
學生會受到上面測量頭圍的啟發,說要用線繞。
好,你來繞一繞,老師來幫你扶住樹葉。
同學們,你們看明白了嗎?他是從起點開始,緊緊貼著樹葉的邊線,又回到起點。然後,要牢牢抓住這一處,並用彩色筆做個記號。接著,把這條繩子一拉,就變成了一條直直的線了,就可以用(尺子)來測量了。
同學們,在用尺子測量繩子的長度時,你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
提醒:把做記號的這一端對准0刻度線,捋直繩子,另一端對向幾,就是幾。
(2)同桌合作,動手測量
請同學們同桌合作,像我們剛才那樣,一人扶樹葉,一人繞繩子,記得做上記號哦。
現在,請拿出抽屜里的信封,取出樹葉和細繩,開始動手。
(3)反饋小結
誰來說一說你們的測量結果?
學生用上「大約」
為什麼大家的測量結果都不一樣呢?
樹葉有大有小,測量也存在一定的誤差。
四、觀察思考、深化理解
1、 練一練3(1)
同學們表現得很棒,老師想出道難題考考你們。
課件出示圖(標有數字):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們的周長一樣嗎?
繼續看,把第二個正方形沿虛線剪掉一塊,變成了這樣。
它的周長是哪一部分呢?
這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為什麼?
誰來說明理由?
課件演示:讓兩個圖形的邊重合,可以看出,這幾條邊完全重合,只要比較其餘兩邊是否分別相等就行了。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這兩條豎邊相等,這兩條橫邊相等,所以它們的周長相等。
引導學生:把橫的邊往上移,這條邊的位置變了,長度不變。所以,我們可以把這條邊移上去補在上面。豎邊也是一樣的。
是不是真的一樣呢?老師已經幫你們測量好了數據,請同學們算一算,驗證一下!
2、 課後思考
這是一塊長方形菜地,把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種黃瓜,一部分種西紅柿,請同學們課後想一想,這兩個圖形的周長是否一樣?
3.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景。
活動一:看一看。
電腦演示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
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電腦閃爍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爬過留下的紅線。
說一說你又看到了什麼?
如果你是這只能乾的小螞蟻,猜一猜它會說什麼?
電腦演示小螞蟻說的話:我爬過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
把自己想像成這只能乾的小螞蟻,用手摸一摸樹葉,學小螞蟻說的話說一說。
揭題:今天我們來學一學什麼是周長?
創設情景
培養觀察的能力
引起學生注意
讓生嘗試說對周長的初步認識
加深學生對周長的進一步認識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二、建立模型。
活動二:描一描。
描一描你們手中的樹葉的邊線,一邊描一邊學小螞蟻說的話說一說。
你們描出樹葉邊線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什麼?
描一描書中的兩種樹葉的邊線,一邊描一邊學小螞蟻說的話說一說。
說一說,描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活動三:摸一摸。
摸一摸課桌面的邊線,邊摸邊說。
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邊摸邊說。
說一說你的看法。
活動四:實踐活動。
量一量你的腰圍與頭圍,與同伴說一說。
量一量一片樹葉的周長,並說一說你的方法。
三、解釋與運用。
用彩色筆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
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通過描一描加深學生對周長的進一步認識
強調描的時候要注意描完一周
通過摸一摸來建立周長的模型
鼓勵學生說對周長的認識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4. 北師大版 三年級數學 什麼是周長 教學設計
什麼是周長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55-56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能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知道周長的含義、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准備:
ppt課件、多媒體課件、樹葉、線、直尺、皮尺、草稿本、彩筆、課本。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一、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問:同學們,你知道什麼是周長嗎?你是怎樣理解周長這兩個字的?
二、通過操作,具體感知
1、摸一摸,初次操作,形成感知。
老師:
(1)科學課上我們學過《植物的葉》講的就是樹葉,你看,這就是老師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的樹葉,這些樹葉漂亮嗎?(課件演示、實物展示)
(2)樹葉由幾部分組成?樹葉的周長在哪裡?(請學生用手摸一摸)
(3)指名3名學生逐個演示,要求動作要緩慢、清晰;
提出要求:仔細觀察每位同學的演示,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A.從哪裡起,最後又回到哪裡,中間沒有間斷;
B.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摸。
(4)誰來說一說,什麼是樹葉的周長?(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沿著樹葉的邊線一周的長度,就是這片樹葉的周長。
2、描一描,再次操作,加深感知。
(1)請同學們選一片樹葉嘗試著一筆畫出它的周長。
老師提出要求:
首先自己要想一想怎樣才能一筆畫出樹葉的周長,再和小組同學交流,並強調從哪開始,又到哪結束!
(2)請同學上講台演示自己描的過程,一邊描一邊說:沿著樹葉的邊線一周的長度,就是這片樹葉的周長。
(3)從同學的演示中,你發現了什麼?
A.從哪裡起筆,最後又回到哪裡,中間沒有間斷;
B.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
三、回歸生活,拓展新知
1、不只是樹葉有周長,在我們的周圍也存在很多周長,你發現了嗎?請同桌合作找一找,並且摸一摸它的周長。
2、教師課件演示。(ppt課件)
四、鞏固新知
1、用彩筆描出下面的圖形的周長。(課本第56頁)
2、判斷:(課件演示)
(1)知道什麼是周長了,我們來當當小法官,判斷下列圖形的周長對不對,為什麼?
(讓學生用手勢表示,並說明理由)
(2)出示游泳池
3、下面圖形的周長是多少?(課件演示 課本第56頁)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說你是怎麼做的)
4、課件出示課本第56頁練習題第2題: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內交流想法;
(3)指名學生上台展示計算結果和做法。
5、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長嗎?
五、總結
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
5. 什麼是周長教學設計ppt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北師大版第五冊第44—45頁。
二、教材分析:
《什麼是周長》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周長》的第一節課,本節主要教學內容有:通過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實踐活動,理解周長的含義,為後面認識各種圖形周長的含義,及周長的計算做好鋪墊。計劃一課時進行教學。
本課教材有以下編寫特點:首先通過螞蟻爬過樹葉的邊線一周,使學生初步直觀認識什麼是樹葉的周長;然後又通過操作活動理解周長的意義;最後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轉化」方法是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是運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和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觀點,把未知變為已知,把復雜變為簡單的思維方法。課後的練習向學生滲透了平移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中,力爭做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學習活動中培養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圍、測腰圍的過程中培養估測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平面圖形,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描樹葉的邊線、摸物體的面的邊線,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通過讓學生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摸的面的周長,關注學生對測量的體驗。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六、教具學具准備:
課件、直尺、線、皮尺、各種實物、樹葉等。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剛才給每個同學都分發了樹葉,今天我們就藉助樹葉來學習知識。大家又會想了,樹葉怎樣才能輔助我們學習知識呢。首先,我們就來描一描把它的形狀畫出來.怎麼樣,像不像上美術課?
(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
2.誰願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麼描的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裡開始的,到哪裡結束.)
3.剛才大家描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沿邊線圍著圖形,描了一周)
4.小結:看來,不管從哪裡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 (結合實物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什麼呢 我們能幫它取一個名字嗎(樹葉頁面的周長)
老師在課前也描了一片樹葉,誰來判斷一下,老師描出來的是不是樹葉的周長呢?(出示未封閉圖形)
老師描的不是封閉圖形,這種圖形沒有周長。怎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
(引出周長的概念,結合封閉圖形與未封閉圖形,強調周長的意義.)
(二)、實踐探索,理解新知。
1、通過分一分,畫一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周長。
第一步:用cai課件顯示多個圖形,讓學生在比較中給圖形分類,揭示封閉圖形與非封閉圖形。
第二步:請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幾個封閉圖形。
第三步:有選擇性的展示學生畫圖。請同學評一評,並指出所畫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獲得一種滿足感,進一步體會到在同一平面內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深入感知周長的意義。
(1)有了上面的前提教學,我就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拿出課前准備好了的各種葉片描出一周的長度,在描的過程中體會周長是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裡面部分不是周長。再完成課本p45第1題。(強調是邊線)
(2)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桌面的邊線、數學書封面的邊線、黑板、文具盒等多個物體表面的周長。並動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組內說一說。
(3)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怎樣走才是教室一周的長度?怎樣走才是操場的周長?
(4)認識平面圖形周長.談話:剛才我們指的都是物體面的周長,現在我們來看看平面圖形的周長,這是什麼圖形 (課件顯示三角形類似p45第2題1圖)這個圖形的周長在哪呢?小黑螞蟻很感謝你們為他做裁判,它為我們指出了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態演示小螞蟻沿著三角形的邊走一周)小螞蟻走的這一周的長就是三角形的周長.我們一起來指一指.(強調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三)、自主操作,鞏固新知
1,量一量平面圖形的周長
(1)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周長,那麼平面圖形的周長該怎樣求呢?(課件逐一出示:第45頁第2題).
同學們打開課本第45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