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國學浩然之氣教學設計

國學浩然之氣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02 08:17:25

『壹』 國學經典與教育筆記

國學經典與教育培訓(一)
師德的本質是樹人和育才,把人培養成人,培養成有才能的人。

教人的目的是教化,學習的目的是要為己用。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師德修養的四個字

(一)師:1、師法自然。以自然為師,向自然學習,自然是榜樣、對象。2、《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師的本意就是學習,老師總是能讓人學習。

老師可以教人學習,能者為師。自己就能讓(供)人學習,成為別人的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韓愈:道有很多含義。大路。可以理解為法則、規律、方法等。傳道:教師要知道、明道。求其正。教師要知天道,酬勤,地道,厚德,人道,相處。授業:就是交給知識、本事。有業可授。教師的業要精。寬厚的背景精深的業務。解惑:指點或幫助學習解決問題。德、才、師。

(二)德:德者德也。精神或心理的深化。道德是人化高低程度的體現。

(三)修:貫穿在日常的生活行為中,在實踐中不斷的自我完善,付諸行動。過程就是積善的過程,不僅要有善念,還要有善行,言行一致。實實在在的修。

(四)養:1、滋養,養好自己,滋養他人。過程是緩慢的。理解現實條件下的價值觀,保持成長和向上的趨勢。2、養成,把應該有的道德華為己有。養的過程要相伴終身。

『貳』 國學智慧是什麼

用儒家經典《大學》三綱八目來解釋LZ的問題比較合適,
《大學》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明德」就是與生俱來的智慧,不需要學習,本來就有,人人都有。但因我們後天的心裡存見,價值偏見,造成了思維洞穴和對宇宙人生的認識局限,所以要"明",明「明德」(孟子把這過程叫「養浩然之氣」),是一個人是否有大智慧的根本地基。明得越多,智慧越大。反之,並不是說沒有智慧,而是智慧的范圍很小,俗話說的玩小聰明,機心重,會盤算,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些都是指智慧的范圍很小。因為眼淺皮薄的人,所見的「本末終始」(事物的因果關系)的半徑就小,就越是沒法做成大事。所謂事後方知、一見便知、未來先知,這就是描述智慧大小的三個層面。
最大的智慧,當然是未來先知。這個智慧,是把胸懷放到天地宇宙那樣大,所見的「本末終始」(事物的因果關系)的半徑就有天地宇宙那麼大,這就是「親民」(並非政治術語),天地宇宙沒有私心,對一切平等付出,無有高下貴賤之別,故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最大的親民。
那麼,我們人類作為天地宇宙萬物之靈,就要回歸到天地的本來狀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親民,多站在別人的立場著想就叫親民,少些自以為是就叫親民,孝順父母就叫親民,奉獻自己就叫親民,舍己為人就叫親民,吃得虧就叫親民,為人仗義做事誠信就叫親民。。。在親民的實踐中漸漸擴大胸懷,智慧的半徑就隨著胸懷的半徑越來越大,從而認知范圍以及認知空間也會越來越大,最後跳出思維洞穴(時間和空間)的陷阱,無礙穿梭於天地宇宙(「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天人合一」,「萬物皆備於我」…),這樣就是「止於至善」了。

國學的應用智慧,主要說的是「親民」這個層面。《大學》三綱說的略籠統,八目說的詳細些。
《大學》八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是國學的心法,即「明明德」。好比九陽神功,心法是最重要的,心法通了,全身幾百個穴道就打通了,內功就練出來了,即使什麼花拳綉腿也不學,行走險惡江湖也仍然是高手,有九陽神功護體,隨便那些壞人怎麼打都不會受傷。儒家把這個心法叫「內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國學的應用智慧,即「親民」。好比九陽神功,閉關是必要的,但不要關著門來練,要到江湖上去打磨才能成就真功夫。常常反省自己就是練功,如何把自己周邊的人事關系處理得祥和就是練功,如何處理好家庭,如何處理好婚姻,如何處理好領導關系,如何處理好同事關系,如何處理好與惡人橫人的關系,如何面對順境逆境,如何面對毀譽評說,等等,這都是在練功。每當處理好一件,穴道就被打通一個,最後胸懷越來越大,智慧越來越大,那麼治國平天下,也不過如烹小鮮。儒家把這個智慧的外用叫「外王」。

『叄』 怎樣設計書簽:主題是頌國學經典,養浩然之氣

是小學2年級嗎來?比較源規矩的書簽,一般尺寸為25mm*100mm,稍大的50mm*126,mm,也可以是隨意,只有看著順眼就行。國學經典主題,可以用書法寫上《論語》上的名句,作為一種警示。以下是專業人士的書簽設計作品。

『肆』 國學經典 浩然之氣的書簽怎麼做

不知道!我也是正要問這個。

『伍』 不可不知的2000個國學常識的目錄

國學入門
國學
國學典籍分類法
國學研究范圍
學習國學的入門書
關於經、史、子、集
哲學
哲學常識
哲學
諸子百家
九流十家
儒家
道家
墨家
名家
陰陽家
縱橫家
王學
玄學
顯學
心學
新儒學
儒家的代表人物
墨家「十論」說
蒙學的分類
蒙學的教學方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知天命




太極
陰陽
五行
有無
名實
動靜
知行
孔門四科
孔門十哲
孔門七十二賢人
形而上與形而下
天理人慾
良知良能
天人合一
夷夏之辨
君子重義,小人重利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王道與仁政
盡心、知性、知天
浩然之氣
天人感應
天人相分
唯人萬物之靈
人皆可以為堯舜
文王之囿
治國之道
勞心勞力
人定勝天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白虎觀會議
飲食男女
性善論與性惡論
性無善惡論
性三品說
道法自然
齊善惡
為我
民胞物與
理氣論
鵝湖之會
知行合一
王守仁格竹
天理良心
理在心中

五經
六經
六經的兩種排列方式
七經之說
九經之說
十經之說
十二經之說
十三經之說
十三經註疏
經書的定義
經部在各代的分類
《四庫全書》對經部的分類
鄭學
公羊學派
三易所指
三禮所指
三傳所指
《易》書名的含義
《易傳》及其「十翼」
《尚書》的篇目
《尚書》的「六體」
《禮記》的篇章
《孝經》的篇章
經神、學海所指
魏晉時期著名的五部注經書籍
東漢著名的經學家
清代著名的經學著作
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宋初三先生
宋代理學六先生
荊公新學
「春秋內傳」和「春秋外傳」
「諸子出於王官」之說及其內容
「齊學」和「魯學」
陰陽家的「五德終始」所指
陰陽家的「大小九州」之說
先秦兩漢以來的兵學名著
《十子全書》
《二十二子書》
百子全書
著作
《公孫龍子》
《春秋繁露》
《白虎通義》
《人物誌》
《正蒙》
《傳習錄》
《明儒學案》
《宋元學案》
《清儒學案》
史學
史學常識
史學
四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
考據學
目錄學
版本學
校讎學
班苟二體
歷代會要
明清會典
《史記》五體
史記三家注
崔浩《國書》血案
史家「三長」和「四長」
三史
史籍的分類
三通
續三通
清三通
九通
十通
紀傳體史書的體例
歷朝紀事本末史書概況表
史評史上的雙璧
《宋史》「四弊」
記述宋代都城的四部名著
五紀事本末
九朝紀事本末
班馬、史漢何以並稱
清代史考三名著
明清兩代的全國性總志
清代地方誌的代表作
著名的古今注史
二十四史及作者
古代史學八大家
「史」與「志」的區別
體裁
正史
別史
雜史
野史
編年體
紀傳體
紀事本末體
典志體
會要體
起居注
實錄
方誌
類書
叢書
著作
《竹書紀年》
《漢紀》
《東觀漢紀》
《後漢紀》
《華陽國志》
《洛陽伽藍記》
《水經注》
《北堂書鈔》
《元和郡縣圖志》
《通典》
《大唐創業起居注》
《藝文類聚》
《大唐西域記》
《元豐九域志》
《太平御覽》
《冊府元龜》
《長安志》
《唐會要》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東萊博議》
《通志》
《通鑒紀事本末》
《兩漢會要》
《大元一統志》
《蒙古秘史》
《文獻通考》
《永樂大典》
《明實錄》
《天工開物》
《讀通鑒論》
《讀史方輿紀要》
《天下郡國利病書》
《古今圖書集成》
《十七史商榷》
《廿二史札記》
《廿二史考異》
《文史通義》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總目》
《宋會要》
《明會要》
《清實錄》
《東華錄》
《續資治通鑒》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中國哲學史大綱(上)》
《台灣通史》
《中國叢書綜錄》
文學
文學常識
詩歌
詩歌的分類
古詩
古體詩
近體詩
新詩
楚辭
樂府詩
敦煌曲子詞

宋詞
詞的別稱
詞牌
詞的令、引、近、慢所指
「詞中有三李」
絕句

駢文
變文
古文
話本
宋元話本
諸宮調
戲劇
雜劇
南戲
散曲
散曲的分類
唐傳奇
明代五大傳奇
六朝文四體
小說
小說的分類
筆記小說
志怪筆記小說的重要作品
講史小說
神魔小說
世惰小說
公案小說
譴責小說
才子佳人小說
章回小說
明清章回小說四大名著
詩話
評點
總集
別集
三言二拍
文言
文字學
音韻學
六書
新六書
四聲八病
直音法
反切法
三十六字母
等韻學
訓詁學
《詩經》三頌
三家詩
四家詩
四始六義
詩言志
詩緣情
思無邪
美刺
溫柔敦厚
政治
學制
經濟
宗教學
禮俗學
倫理學
國粹
經典論著
國學典故
國學名言
國學人物
國學入門論著

『陸』 製作 誦國學經典,養浩然之氣的書簽 有關讀書學習的文字 字不要太多,100字左右

古人要想來彰明自身的靈自明的德行,使天下人都跟他一樣自新,必定先治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好自己的國家,必先整治好自己的家;要想整治好自己的家,必先修好自己的身;要想修好自己的身,必先端正自己的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必先誠實自心所發的意念;要想誠實自心所發的意念,必先推極自己的知識;而推極自己的知識,就在於研析窮究一切事物的真理了。

一切事物的真理研析窮究明白以後,知識巨所不極盡了;知識推極到無所不盡的地步以後,自心所發的意念就自然真誠不妄了;自心所發的意念到了真誠無妄的程度以後,主宰一身的心自然就端正了;心端正了以後,身也就修好了;身修好了以後,家也就可以整治好了;家整治好了以後,國也就可以治好了;國治好了以後,天下也就可以太平了。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要以修身為根本。如果不先修身而致亂了根本,要想其他的事如治國、平天下還能弄好的話,那是絕不可能的;把切近自己的身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談治國、平天下,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啊。

『柒』 國學經典句

國學經典句
1. 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2. 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
3. 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
4.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5. 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
6. 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
7.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
8. 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9. 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復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10. 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復、反忤必由此矣。
11.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12. 非至聖人達奧,不能御世;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如,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
13. 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故為強者積於弱也,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其道術行也。

『捌』 如何強化國學教育,促進養成教育

為了更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學校以「養浩然之氣 修儒雅之風」為辦學理念,以「誦讀國學經典 做儒雅少年」為教育目標開展活動。首先我們制定了構建「儒雅」德育學校特色的工作計劃、方案、措施,在明確了通過經典誦讀能進一步加深對民族精神文化的理解,在背誦和學習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更好的開展活動的觀點後,立足實際,把誦讀經典與德育工作相結合、與比賽活動相結合、與節日活動相結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學有所悟、學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傳承中華文化,踐行、力行《弟子規》,貫穿於日常教學工作和生活中,作為學校管理、促進學生養成教育的有效途徑,讓經典誦讀成為學校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弟子規》活動的開展
(一)「踐行弟子規——小手拉大手」啟動儀式
《弟子規》是我國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兒童啟蒙讀物之一。學校決定推行《弟子規》的誦讀、踐行和力行活動,培養學生品德的修養,打好基礎,逐步形成良好的德育行為習慣。
開學初,我們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具體的誦讀計劃,結合當下現實生活情況對《弟子規》的一些內容進行了合理註解,同時配合晨讀、午休、班、隊會課時間對學生進行了《弟子規》的講解,利用課余時間對各班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了督察。
在2010年6月1日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我校「踐行弟子規? 小手拉大手」活動啟動儀式在校園操場上舉行了,來自北倉鎮政府、多個行政村領導、企業家及50名家長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我校張校長就當前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誦讀、踐行《弟子規》的重要價值做了具體的的闡述,向全體師生及家長發出倡議,學校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也進行了發言,同時還邀請了六年級兩位家長就自己孩子學習踐行《弟子規》做了典型發言。會上,師生用朗誦、歌舞、快板等形式向領導和家長進行了匯報演出,最後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與會的領導、來賓、家長、師生鄭重簽字,將活動推到高潮,使此次活動得到社會和家長的廣泛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領導和嘉賓的高度贊賞。
本次活動,既是王秦庄小學家長學校的一次培訓活動,又是王秦庄小學「誦讀國學經典? 做儒雅少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學習傳統道德文化,搭建學生、家庭、校園共同學習教育的平台,從「學而知」入手,逐步達到「知而行」從而完成「行更知」的德育教育途徑。
(二)力行《弟子規》 「感恩」在行動
誦讀《弟子規》活動已成為我校一道靚麗的風景。充分利用晨會、班會、主題中隊會,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開展誦讀《弟子規》活動,牢記於腦、銘刻於心。根據不同年齡規定每周背誦經典篇目,根據自己的行為填寫《弟子規》力行表,各班還開展各種形式的「感恩」體驗活動,在學校課堂、課間及家庭,規范學生傳統禮儀要求,使學生在校園里「揖身圓、拜恭敬」處處以禮相見,尤其「一日愛心班長」特色體驗活動,延伸到家庭,體驗到父母工作的艱辛,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良好品德。
2011年元旦之際學校開張了「力行弟子規感恩在行動」開放日活動。開放日各班表演的形式精彩紛呈,孩子們通過背誦、表演、歌唱等形式,把弟子規牢記在心,並展示出來。很多孩子在背誦的同時,還能逐漸理解,並按照弟子規中的要求去做。活動結束後有的家長反映,在學習《弟子規》後寫到:記得在暑假的一天,我到同學家去玩,看到他有一輛非常精緻小巧的汽車模型,我就悄悄的帶回了家。這學期學習了《弟子規》後,知道這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感到非常後悔,決心一定要改正過來;又如:我們的一位班主任老師在活動中了解了這樣一個情況,一個孩子父親告訴老師,有一次與孩子一起回家,進樓門口時孩子說:「爸爸請您先進。」爸爸很高興,孩子上學後真的懂事了,孩子說:「弟子規教導我說『或飲食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所以我應該讓您先進。」聽了這件事後真是讓我們的老師倍感欣慰,看來弟子規已經深入孩子們的心中,同時大大促進了我校養成教育的有效開展。
二、開展多彩活動 創設濃郁「儒雅」氛圍
(一)加強校園文化陣地建設
學校從環境入手美化校園,建立起了國學教育陣地,開辟了「百年校史」「世界在我腳下」「民族英雄」「經典薈萃」「經典圖書城」等,努力創設了一種「校園處處是經典,學生處處可誦讀」的文化氛圍,讓學生隨處可欣賞到經典詩文佳作佳句,在有意無意之中將經典詩文記住。同時,加強了班級文化建設,各教室的布置既體現規范又彰顯文化特點,開辟有「古詩角」「經典壁」,張貼優秀中華經典詩文的字畫、條幅,建立「學生詩文誦讀評比欄」「校園小導游」等板塊。為了讓學生在誦讀經典詩文中收獲更多的益處(例如:提高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合作精神等),不少班級還組織學生成立了「詩配畫小組」和「經典表演組」,讓愛好畫畫的學生把課外學到的詩文根據自己的理解繪成題詩圖並進行展示,對一些適合表演的經典古文則由師生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極大地激發起了學生學習經典詩文的熱情。
(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
小學生對活動是非常感興趣的,寓教於樂的活動是進行教育的良好途徑,作為一項內涵豐富的文化工程,它不應是一個孤立的活動,只有把它融入學校的教育活動之中,才會更具有生機與活力。2011年春季我們先後開展了「儒雅杯」古詩課間操競賽、「儒雅杯」首屆校園文化節,就是把誦讀活動與校園文化藝術教育相結合,把誦讀活動作為校園文化藝術教育的一個載體,同時又以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來更好地推進「誦讀活動」。我們先後開展了「誦讀小能手」、「誦讀狀元班」 擂台賽、「校園小導游」「班級文化」「年級文化」等交流與展示、總結與評價活動。每年我們還利用「儒雅杯」校園藝術節開展詩文齊誦、詩文大聯誦、詩文合唱、朗誦或配音朗誦、古詩歌舞、情景表演、詩文圖展等,既讓全體學生在活動中接受到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我們努力讓抽象的德育變得有形,讓有形的德育體現於活動,讓外化的活動變得多彩,讓多彩的活動深入學生的心靈,內化為學生的情感、行動,影響學生的一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肩負起應有的責任。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打造出「儒雅」的校園,培養出一批新時期下「儒雅」少年。

『玖』 我是大一學生 求一篇繼承中華國學,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有重謝

演講稿(範本)如下:
過中國傳統節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來自某某班的。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過中國傳統節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再過幾天,冬至將如期而至,它是我們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過中華傳統節日也是我們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形式之一。
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勵著多少中華兒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誨激勵和成就了多少中華偉丈夫,民族大英雄。還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胸懷,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都讓我們回想起中華民族一段又一段盪氣回腸的歷史。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如今的「神舟」飛天,中國人演繹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話。
梁啟超先生早就說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因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培養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青年全面發展的需要。而中華傳統文化有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良傳統,它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因此我們有必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讓其指引著我們大學生前進的方向。那麼作為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呢?
我們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貼心的問候,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尊敬師長,文明禮貌,處處體現著我們禮儀之邦的風范;我們努力學習,「敬業樂群、臻於至善」,不斷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信敏廉毅」的高素質人才。雖然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簡簡單單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堅信,潤物細無聲,終有一天,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定會深入人心。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准備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參考文獻:http://wenku..com/link?url=-wa1csD_vb1diZPw9y__kXP9Oqtnzn_

『拾』 「閱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結合生活實際圍繞接受美學,弘揚美德傳承文化的 文章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說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著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中華美德在親情

古人描繪的美好生活,龍鳳成祥,仙鶴長鳴,神鹿奔躍,日月輪回,世代不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系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幼兒從小就感受到親情的薰陶: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風俗習慣;她既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她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

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對民族傳統的繼承,又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使歷史與現實相聯,使民族精神真正體現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 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繼承是前提,創新才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恆動力。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僅有歷史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創新,才能不朽。歷史沒有止步,創新就不應該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會終結。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它始終是發展的、前進的。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都會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無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建設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延續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

正是這種閃爍著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並頑強奮斗精神的傑出人物:林則徐、譚嗣同、瞿秋白、方誌敏、魯迅、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他們為振興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動了歷史發展和民族進步,深刻地改變著時代的面貌,他們高揚著鮮明的時代精神,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漢唐氣象,時代華章。與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種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揚。

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米王小學魏雪桂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是關繫到社會主義千秋大業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

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成長和發展規律的研究,結合青少年的學習、社會參與、休閑娛樂、課外活動等多層次需求,提供具體有形的服務,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心、寬容心、誠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義、責任、參與、奉獻、仁愛、尚義、敬業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時,還要注意從小培美學生勇於擔當責任的意識,友愛互助的團結意識和堅毅自信的強勢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學生善於面對困難和危難,在困難和危難面前,要不僅不怕,還要能從內心激發一種力量去戰勝困難和危難。這就不僅要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浩然之氣,還要培養其處變不驚,知難而上的堅強品格。

一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絢麗詩史,在這個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出現。在我們宏偉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跡也是層出不窮的,在他們的身上真正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美德和社會公德,也張揚著浩然的民族正氣和民族精神,這些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因此,我們要善於運用歷史上的正氣人物、正氣故事來教育青少年學生。特別是要善於運用我們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代培養起來的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來教育青少年學生。這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培養出來的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我們應該將其歸納整理,寫入教材,對青少年學生進行長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斷弘揚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並用它來哺育下一代,我們的民族振興才會有希望。

祖國大廈的擎天柱農行吉林省琿春市支行張世軍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無論身在故土還是異國他鄉,每當聽到這雄壯激昂、催人奮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刻,深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會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為此而流下激動的熱淚。就像看到「神州五號」飛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女排二十年後重新登上奧運冠軍領獎台時一樣,心朝澎湃,熱血沸騰,淚水再也無法忍住。這僅僅是平凡的淚花嗎?不!她是一種化身,一種超越時間、空間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她有一個崇高而偉大、流芳百世傳頌萬年的名字——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蘊和更深一層的內涵則是純真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燦爛文明的國家,我們偉大的民族是一個不屈不撓、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民族。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不甘忍受恥辱,前赴後繼,用血肉長城驅逐了侵略者,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戰歌。今天,熱愛祖國、報效祖國,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每個中國人的崇高理想,是愛國主義的本質所在。中華民族精神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社會發展時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在我國歷史上,中華民族精神從來就是動員和激勵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每一個真正的炎黃子孫所應有的骨氣和膽識,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人民對自己祖國的感情時刻蘊含在心底,如同與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樣,永遠割不斷。這種真摯的感情使多少海外遊子常常心懷一腔鄉愁,盼望落葉歸根;這種感情又使多少身在祖國的人們,深感熱土難離。一代偉人鄧小平對祖國懷有一腔樸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時,從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著堅韌,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和熱愛。他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此乃炎黃子孫之鐵骨柔腸!

愛國是中國人發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植根於我們中華民族的那種不甘恥辱、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對敵人的屠刀視死如歸。是無數夏明翰式的共產黨員用血肉之軀把我們多難的民族拖出了地獄;無數優秀中華學子,身在異國他鄉刻苦鑽研,為國爭氣,學成之後不為國外榮華富貴所動,毅然回國投身祖國的建設事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在少年時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並與同代人相約「願相會於中華騰飛於世界之時!」這是何等遠大的志向、何等堅定的信念啊!……是的,無論何時何地在中華兒女心中價值的天平上,祖國永遠是最重的砝碼。如今,在中華民族精神的滋養下,愛國的激情、愛國的信念發芽、長大,並結出累累碩果。事實說明,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歷史、一部民族自強不息的歷史,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永遠伴隨著我們遠行。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愛國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而中華民族精神則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的精神動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偉大的中華之魂。

從無私奉獻做起江蘇油田二廠施朝陽

奉獻作為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獻精神是全社會大力弘揚的時代精神。奉獻精神是永恆的,沒有奉獻,就沒有人類社會的今天。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奉獻精神的民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一千古流傳的名句,是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奉獻既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既表現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也滲透在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倡導奉獻精神,這樣才能弘揚美德,使人充實,使人高尚。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和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認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無私奉獻做起。

無私奉獻應當成為每一名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永恆追求,共產黨員的先鋒隊性質決定黨員是一塊特殊的材料,弘揚奉獻精神,共產黨員既要平時看得出來,更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平時看得出來,就是要做到既身置群眾之中,又走在群眾之前;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就是要求每個共產黨員在事關國家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關鍵時刻,勇於挺身而出。在1998年那場特大洪災中,許多黨員站在抗洪第一線,帶領群眾用血肉之軀築成了鋼鐵大堤。在抗擊非典斗爭中,沖在最前面、站在最險處的,是共產黨員,成為抗擊非典的中流砥柱,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有賴於平時看得出來,又是對平時看得出來的檢驗。這就要求每個黨員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不僅要身先士卒,而且要持之以恆,不懈奮斗,真正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一名黨員幹部,要保持先進性,光自己扛著「旗」跑,只滿足於自身先進不行,還要把身邊的群眾帶動起來一道前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弘揚無私奉獻也是同樣的道理。自己做到了無私奉獻還不夠,要用自己的先鋒模範作用,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動員起來,在全社會形成奉獻為榮的風尚,我們黨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發動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是我黨的光榮傳統,同時要更好地把每個黨員帶動群眾的責任感激發出來,實現由個體先進向群體先進的跨越,切實做到自己的事踏實干,別人的事爭著干,份外的事樂著干。
自己找找吧!

祝你好運!

閱讀全文

與國學浩然之氣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