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視頻能學會武當太極十三式嗎
只能學到套路,當成練健身操而已,花拳綉腿....單式用法和內功只能跟師父學才行
B. 求楊振鐸傳統楊氏太極十三式教學視頻,有分解步驟
楊振鐸楊式十三式太極拳分解教學專視頻屬
http://www.taijiquan8.com/thread-367-1.html
C. 哪裡有武當太極十三式分步教學視頻下載
易筋經要嗎
易筋經為中國氣功傳統功法之一。"易筋經"以強筋健骨為最,因此對於筋骨肢體及腎虛、陽痿、早泄、失眠等病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一、韋馱獻杵第一勢
(一)口訣:立身期正下,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
(二)動作姿勢
1、預備樁功:兩腳平行站立,與肩等寬,雙膝微屈,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五指自然並攏微屈,兩眼平視前方,繼而放鬆,輕輕閉合,眼若垂簾。心平氣和,神能安詳,洗心滌濾,心澄貌恭。全身自上而下頭頸、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腳依次放鬆,軀體各關節及內臟放鬆,做到身無緊處,心無雜念,神意內收。
繼而再做內觀放鬆,神意內收,導引氣血內觀泥丸,自覺頭腦清新,清瑩如晨露。
引氣下行,內觀咽喉,自覺頸項放鬆。
引氣下行,內觀小丹田,自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
引氣下行,內觀脾骨,自覺中焦溫澗,胃脘舒適。
引氣下行,內觀下丹田,自覺命門相火溫煦,無氣充沛,腹內暖意融之。
引氣下行,內觀會陰,自覺會陰放鬆。
引氣沿兩腿內側下行,內觀湧泉,自覺無限生機自足下湧出。
2、拱手當胸:兩臂徐徐前手舉,掌心相對與肩等寬,兩臂平直,再屈肘,肘節自然向下提墜,兩手慢慢內收,距胸約一拳後,兩手指尖相疊,拇指輕觸,掌心向內。此時要求沉肩墜時,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舌抵上齶,面帶微笑。
二、韋馱獻杵第二勢
(一)口訣:足趾掛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二)動作姿勢
1、接上勢,翻轉掌心向下,指尖相對,在體前緩緩下接至小腹前,同時引氣下導。兩掌左右分開,翻轉掌心朝上,緩慢上抬呈側平舉意念在無限遠處。兩手微高於肩,兩眼平視前方,極目遠眺,舌尖放下平鋪,松腰松胯,兩足趾抓地,似要生根之狀,全身放鬆,心平氣和,排除雜念,摒棄諸緣。
三、韋馱獻杵第三勢
(一)口訣:掌托天門目上觀,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腿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舌可生津將齶抵,鼻能調息覺心安,兩拳緩緩收回處,用力還將挾重看。
(二)動作姿勢
1、掌托天門目上舉:接上勢,兩臂上舉,掌心相對,翻轉掌心向上,十指相對,舌抵上齶,仰面觀天,眼看九天之外,腳跟提起,足尖著地。
2、俯掌貫氣:兩掌心翻轉朝下,肘微屈,頭正,眼平視前方,舌尖放下,兩身在身前緩緩下按至小腹前,神意自九天之外收回,自頭頂白會穴透入,徑咽喉,脊髓至尾閭,沿兩腿直達湧泉。下導時,足跟隨之著地。
四、摘星換斗勢
(一)口訣:雙手擎天掌覆頭,再從掌內注雙眸,鼻端吸氣頻調息,用力收回左右眸。
(二)動作姿勢
1、雙手擎天掌覆頭:右手徑身體右側緩緩向上舉起,掌心朝天,五指朝左弓,松肩直臂左手臂外勞宮緊貼命門。舌抵上齶,仰面上觀手背,透過手背看九天之上,身體自命門起上下雙向伸展。
2、俯首貫氣:右掌翻轉向下,生屈肘,頭正,舌尖自上齶自然放下,眼平視前方或輕閉,同時"神返身中"。久練後與雙手擎天連續練習時有"人在氣中,氣在人內",內外一氣的感覺。松腰,則左掌勞宮穴發氣,與上式"俯掌貫氣"同,可參閱。
左手動作與右手動作相同,唯左右相反。
五、倒拽九牛尾勢
(一)口訣:兩腿後伸前屈,小腹運氣放鬆,用力在於兩膀,觀拳須注雙瞳。
(二)動作姿勢
1、左腳向左側邁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手握拳上舉,拳稍過頭頂,拳心向內,屈肘。前臂與上臂所成角度略大於直角。肘不過膝,膝不過足,成半圓形,兩腿觀左拳。右手握拳,直肘向後伸展,拳心向後,前後兩拳成絞繩狀,稱為螺旋頸。松肩,兩肩要平而順達。背直,塌腰收臀,胸略內含,藏氣於小腹,鼻息調勻,舌尖輕抵上齶。
2、導氣下達兩拳放鬆成半握拳狀。舌尖自上齶放下,肩、腰放鬆,左手勞宮穴發氣,閉目。氣自天目穴遂入,依次貫穿腦髓,脊髓、兩腿骨髓,直達兩腳湧泉穴。
3、4轉身向右,與前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六、出爪亮翅式
(一)口訣:挺身兼怒目,握手向當前,用力收回處,功須七次全。
(二)動作姿勢
1、握拳護腰由第一勢預備樁功,上身前俯,兩臂在身前松垂,兩手握拳,由身前緩緩提起,置於腰間,拳心朝上。同時配合順氣,身直胸展,舌尖輕抵上齶,青少年,年輕力壯或以增強力量為目的者,提起握緊拳。
2、兩拳變掌,緩緩向前推出,至終點時掌心朝前,坐腕屈指,高與肩平,兩眼平視指端,延展及遠。
3、松腕,虛掌,十指微屈,屈肘,兩手緩緩向胸脅收回,勢落海水還潮,兩眼輕閉,舌尖輕抵上齶,配以緩緩吸氣。
七、九鬼拔馬刀勢
(一)口訣:側道彎肱,抱頂及頸,自頭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輪,身直氣靜。
(二)動作姿勢
1、右手後背,掌心朝外,置於腰部。左手上舉過頭,屈肘貼枕部抱頭,手指壓拉右耳,左腋張開。同時頭頸腰背擰轉向左後方,眼看右足跟。舌尖輕抵上齶,稍停片刻。
2、擰身復正,側頭上觀。兩眼延展及遠。舌尖輕抵上齶,身直氣靜。兩手沿體前緩慢下落,恢復預備樁功。動作3、4與1、2同,唯左右相反。
八、三盤落地勢
(一)口訣:上齶堅撐舌,張眸意注牙,足開蹲似踞,手按猛如拿,兩掌各翻起,瞪睛兼閉口,起立足無斜。
(二)動作姿勢
1、同第一式預備柱功,屈腰下蹲,同時兩掌分向身側胯旁,指尖朝向左右側方(微微偏前),虎口撐圓,眼看前方,延展及遠。上虛下實,空胸實腹,松腰斂臀,氣蓄小腹。要做到頂平、肩平、心平氣靜。練虛靜功者可閉目斂神,銅鍾氣功即脫胎於比式,故亦可做單獨樁法練之。
兩腿伸直,翻掌托起,如托千斤。同時及氣,舌抵上齶,眼向前平視,全身放鬆。
俯掌屈膝下按(恢復馬步蹲按),配以呼吸,如此反復蹲起3次。年輕體裝者則宜全蹲,站起進宜緩,同時握拳上提。
九、青龍探爪勢
(一)口訣:青龍探爪,左從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氣實,力周肩背,圍收過膝,兩目平注,息調必謐。
(二)動作姿勢
上身微俯,兩手握拳,緩緩自身前提起,置於腰間,拳心朝上,同時配合吸氣。舌尖輕抵上齶。右拳以拳面抵於章門穴,左拳變掌上舉過頭,腰身緩緩屈向左側,使左腰充分收縮,右腰極度伸展。掌心朝下,舌尖輕抵上齶,自然呼吸,眼看左掌。
屈膝下蹲,左手翻轉掌心朝上,手背離地面少許,沿地面自左方,徑前方劃弧至左腳外側;右拳變掌落下,同時身體亦隨之轉正,兩握拳。直立,左掌同時提置左章門穴。右手動作與左手動作同,唯左右相反。
十、卧虎撲食勢
(一)口訣: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腿相更,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息息調遠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直形也衛生。
(二)動作姿勢
上身微俯,兩手握拳,緩緩自身前提起,徑腰間肘掌心朝上,身直胸展。不停,兩拳順著胸部向上伸至口手,拳心轉向里,同時屈膝、屈胯、微蹲蓄勢,配以深長吸氣。
左腳踏前一步,順勢成左弓步,同時臂內旋變掌向前下撲伸,掌高與胸齊,眼視兩手。在撲伸的同時發"哈"聲吐氣。不停,身體前傾,腰部平直,將胸中余氣呼盡,順勢兩手分按至左腳兩側。頭向上略抬,兩眼平視及遠。極目遠眺。
前兩個動作要協調一致。兩腳不動,起身後坐同時兩手握拳,沿左腿上提。其他動作與前述之動作同。如此共撲伸3次,左腳收回,右弓步動作與左弓步同,唯左右相反。
十一、打躬勢
(一)口訣:兩手齊持腦,垂腰直膝間,頭唯探胯下,口更嚙牙關,掩耳聽散寒,調元氣自閑,舌尖還抵腰,力在肘雙彎。
(二)動作姿勢
兩臂展直,自身側高舉過頭,仰面觀天,頭頸正直,屈肘兩手抱後腦,掌心掩耳,兩肘張開,與肩平行。
上身前俯成打躬狀,頭部低垂,大約至兩膝前方。兩膝勿屈,微微呼吸,掌心掩耳。兩手以指(食、中、無名指)交替輕彈後腦(風池穴附近)各36次。
緩緩伸腰站直,先左側擰腰側轉,再向右側擰腰側轉,往返7次,兩腳勿移,腰直目松,膝直不僵,舌尖自然放下,面帶微笑。
在身體轉至正中後,抬起腳跟,同時兩手自腦後高舉過頭,仰掌呈擎天狀,軀體充分舒展,並配合吸氣。
十二、掉尾勢
(一)口訣: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頭,凝神壹志,起而頓足,21次,左右伸腦,以七為志,更坐作功,盤膝重眥,口注於心,息調於鼻,定靜乃起,厥功准備。
(二)動作姿勢
兩手分別自身側高舉過頭。兩掌相合,提頂、伸腰、展臂、提起腳跟極力高舉。
腳跟落地,兩腳踏實,同時兩掌落至胸前。十指交叉翻轉,掌心朝外,兩臂也隨之前伸,展直。翻掌朝下,在身前徐徐下降至襠的部位後,彎腰前俯,繼續下按至地。膝不可屈,如有未達,不可勉強。下按至終點時,昂頭,舌抵上齶。如此俯仰躬身重復舉按3-5次。天長日久,掌可逐漸靠近地面,則腰身柔若童子。
轉腰向左方,兩腳不移,僅左腳步變虛,右腿變實,右膝微屈。同時兩手保持交叉狀態,沿地面劃弧移至左腳外側。兩臂保持伸展,自左方高舉轉頭,掌心朝上,仰面觀天,擰腰180度轉向右方,徐徐彎腰右方俯身,下按至右腳步外側,如未達到,不可勉強,可繼續俯仰3-5次,以後逐漸靠近地面。
最後一次下按右腳外側時,伸舒腰身兩臂隨之高舉過頭。繼之擰腰轉身至正前方。兩掌相合,徐徐降至胸前。兩掌緩緩分開,十指相對,下按,兩手分開,自然下垂於兩胯旁,恢復成預備樁功勢。兩腳跟起落頓地3-21次。
易筋經 ——相傳天竺和尚達摩為傳真經,隻身東來,一路揚經頌法,後落跡於少林寺。達摩內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禪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彩圖六)。達摩會議後,留下兩卷秘經,一為《洗髓經》,二是《易筋經》。《洗髓經》為內修之典,歸慧可,未傳於世。《易筋經》為外修之書,留於少林,『流傳至今。然而現代考古資料證明,《易筋經》,實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創。
「易」是變通、改換、脫換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經」則帶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經》就是改變筋骨的方法。按原來的功法要求,須先練一年左右內功:達到內壯後,方可練《易筋經》,進而再練《洗髓經》。在此期間,還要內服外塗佐功葯,約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由於整個練功過程長,按原法修煉者不多,近代流傳的《易筋經》多隻取導引內容,且與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種樣式。而流傳較廣的是經清代潘蔚整理編輯的《易筋經十二勢》。
明天啟四年《易筋經》的偽李靖序中曾對「易筋」書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道原所撰的講述佛教禪宗傳法譜系的《景德傳燈錄》中的達摩傳有一段達摩與諸弟子的對答,達摩對諸弟子的答語,評價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對慧可的評價最高,說是「得吾髓」。所謂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種「譬喻」,並非實指,不過是比喻對其禪法的領悟程度。這篇偽李靖序從達摩說二祖慧可「得吾髓」這句話衍生出達摩把《洗髓經》傳給慧可之論,並且強調說並非「漫語」。至於「易筋」,此序強調「筋」對「連絡周身,通行血氣」的重要性。在《易筋經》正文《總論》中,交待「易」是「變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經絡;認為人之身有內有外,「洗髓」能「清其內」,「易筋」是「堅其外」,「洗髓」、「易筋」之後,就可以體證佛道,得享高壽了。
實際上,「易筋」之名出自道家文獻,並非佛家所創的語匯。如有學者指出,在宋代張君房所撰的道教類書《雲笈七簽.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說法,更早的還可以在魏晉時期出現的道家求仙小說《漢武帝內傳》中找到淵源。《漢武帝內傳》已有「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發,九年易形」的記載,表述的是道家練氣求長生的一種理想。所以「易筋」原屬道家思想,再加上《易筋經》中有「配合陰陽法」,是用少女少婦按摩,甚至還有類似於道家房中術的內容,以及《易筋經》第一次出現時是由天台紫凝道人宗衡公布的這些事實,因此可以斷定《易筋經》實為道家功法,與達摩是沒有什麼關系的。
《易筋經》的內容包括了練習所能達到的理想效果和具體的練習方法兩方面的主要內容,對武俠小說影響最大的是其中的內壯神勇、外壯神力的說法。其「內壯神勇」提到練習該功法之後,「從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異尋常,以意努之,硬如鐵石,並其指可貫牛腹,側其掌可斷牛頭」,這些都還只是「小用之末技」;「外壯神力」練成之後,「手托城閘,力能舉鼎」都算不上奇異了。從道光年間開始的武俠小說提到《易筋經》,渲染的都是《易筋經》中所說的練成後的這種神奇功用。
D. 武當太極十三式分解教學誰有
我也在學十三勢,一直在網上看著陳師行的教學視頻。現在剛學到探勢。網上還有73分多鍾的視頻,那個講得比較詳細,你可以試試。
E. 楊氏太極刀13式全套教學視頻及音樂(MP3) [email protected] 謝謝
朋友:
我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那就是我與我素不相識得人發送太極音樂。可能您也認為我很傻,但是我仍痴心不改。我並不圖對方有太大的回報,只希望對我的行動作出肯定就足矣!
太極文化博大精深,修學太極拳的目的是修養身心,修養身心的主要途徑是太極思維。太極文化所推崇和傳播的太極拳,講究練拳時「找舒適」,找到舒適「舒適練。」普及太極拳,對緩解壓力,放鬆身心、促進氣血循環,幫助實現延年益壽很有好處。在不知不自覺中進入練太極的美好意境,能自然而然地獲得健康,精神更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滋養。
您對我發的這些音樂如滿意請在屏幕右上角有您的「用戶名、等級、hi、我的知道、消息、網路首頁」的字樣。點「我的知道」一欄後會顯示「我的提問、我的回答、為我推薦的問題」,點擊「我的提問」打開以後會顯示您所提問的問題,在相關問題後面有「處理」二字,點擊「處理」會顯示「選擇滿意回答、補充問題、提高懸賞、轉發問題。
請點擊下面回答中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確定滿意回答。表示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勵。
祝您及您的家人、朋友都能從我的這些音樂和太極口令中得到快樂、健康。願天下拳友、網友能夠在我的音樂聲里快樂每一天,幸福一輩子。也希望接受過我點滴幫助的人成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純粹的人,樂於助人的人。是太極把我們的心連在一起,是太極讓我們的距離不再遙遠。普及太極,推廣太極,弘揚太極這是我的人生追求。願世界永遠和平,願人民生活永遠安寧,願太極成為連接五大洲、四大洋的紐帶讓太極文化風靡全球。我將一如既往的對需要我幫助的人進行幫助和指導,
最後,請仔細聆聽,您需要的口令、音樂應有盡有!祝您成功!
註:收到後請今天下載完畢,我會今天下午更新。更新過程中我的資源會短暫刪除,如不及時下載您會下載不到!
F. 求張三豐太極十三式教學視頻下載
怎麼樣才能考結構工程師
G. 求.陳氏十三式太極拳動作分解及口令名稱
太極十三勢的動作名稱為掤 、捋、擠、按、采 、挒 、肘、靠,進、退、顧、盼、定。
太極十三勢是組成太極拳的基本骨架,它貫穿於太極拳的所有招式中,換名話說,就是太極拳的各種招式都由十三勢中的一勢或幾勢所構成。
十三勢本無固定的招式,而根據十三勢應敵制敵又可形成一定的動作和招式,這是運動對敵的結果,因此說:「太極本無法,動即是法。」
(7)太極拳13式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習練太極拳要高度專心入靜用意,必須全神貫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個部位,乃至貫注至U中指指肚。
打一套拳15分鍾左右,83個式子,幾百個動作,編排嚴密,連貫性強,絕對不能走思。打太極拳強調專心用意,打拳時每個動作理法勁道都要體現出來。
意念不能集中,拳式就會走錯,拳也打不成了,有人說走路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其實走路時可以繼續想事,很難入靜,而太極拳是入靜的最好方式。
H. 求陰陽十三式太極拳視頻和口令音樂
太極就是融和,陰陽在太極裡面其實陰就是陽、陽也就是陰,沒有什麼界限的,他們是互相對立、互相依存、互相包容,總之是分不開的。太極就是教你如何去融合他們,讓他們能夠互相平衡、包容,達到渾圓混沌的狀態。
I. 太極拳簡單十三式
太極掤……按;采……靠;進……定。共十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