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夥伴美術教學反思

夥伴美術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3-02 18:04:03

Ⅰ 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學反思

1、引導孩子參觀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展覽,並讓孩子回答教師提出的題版目。如:請孩子說權出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的功能、特點或怎樣發動的。

2、引導三個孩子為一組,分別給每組命名為吊車組、推土車組和大卡車組。

3、引導孩子每組孩子分別根據組名自由創作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

4、引導孩子談談如何將一座大山踏平,然後戴著頭飾傾銷自己的機械,尋覓施工合作火伴。

5、策劃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工作現場的具體方位,並選派一名孩子介紹工作實施方案。

活動結束:引導孩子相互評選最好創作組和最好施工組,然後整理積木。

留意事項:拼插時,提示孩子大膽創作,看誰能創作出最獨特的機械。

Ⅱ 幫助兒童繪畫心理輔導教學反思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受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學習負擔過重,家長期望值過高、學習競爭的壓力較大等多種因素的刺激,部分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難免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表現出一些異常,如缺少安全感、存在學習障礙、依賴感強、焦慮內向等。在現代幾百種治療方法中,多數是以言語為媒介從而實施心理輔導的。雖然這些方法在矯正成人非理性認知和思維上有一定的療效,但在解決兒童的心理問題,尤其是以情緒困擾為主要症狀的心理問題時,這些療法難免顯得無能為力。運用繪畫療法,以學生的繪畫為媒介,可以較容易地走進學生的心靈,及時對學生的情緒障礙、創傷體驗等心理問題進行疏導,能取得一定的實效。繪畫治療是促進和改善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徑。

一、繪畫療法的理論基礎
繪畫療法作為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是以大腦兩半球分工和心理投射理論為基礎的。
1.大腦偏側化理論。神經生理學家Sperry 的裂腦實驗證實, 左半球同抽象思維、象徵性關系以及對細節的邏輯分析有關, 右半球則是圖像性的, 與知覺和空間定位有關, 具有空間鑒別能力。這說明音樂、繪畫、情緒等心理機能都是由右半球所掌控的。心理學家Ley認為「 一個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鑰匙去開右半球的鎖」。因此,繪畫療法認為,右半球所控制的繪畫藝術活動能影響、治療情緒機能障礙。
2.投射理論。繪畫治療的基礎是投射。在分析心理學中投射被認為是無意識主動表現自身的活動。投射的產物不僅以藝術的形式存在,夢境、幻覺、妄想等也都可以理解為心理投射。藝術心理學認為繪畫天然就是表達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語言的象徵性工具表達自我潛意識的內容。因此, 繪畫可以作為心理投射的一種技術。把人內心的情感、情緒感受、潛意識、動機等通過繪畫的形式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以直接的、形象的特點呈現出來,更加便於分析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探索自我。
二、繪畫療法在學校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個性發展、性格形成的關鍵時刻,是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小學生的心理現狀,使繪畫療法在學校兒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突出。
1.小學生心理狀態剖析。由於社會的發展與開放,小學生的生理發育比過去提前許多,相對生理的發育,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較低,常常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及心境體驗等。生活中有的學生,家庭親子關系不親、與老師關系疏遠;現代家庭居住的高樓環境,又缺少玩伴和朋友,當出現心理創傷或有異常情緒及行為表現時,或由於害羞,或由於自尊心太強,不願意或不好意思向父母和心理老師傾訴。這些不良的心理情緒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2.繪畫療法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優勢。繪畫是潛意識的表達。繪畫對兒童有著一種天然的吸引力,而藉助色彩也可以有效釋放調節疏導兒童的心理作用。一筆一畫乃至顏色的選擇,可以將孩子內心深處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焦慮、喜悅、憤怒、願望等在繪畫作品中投射出來,而隱藏或被壓抑的心理情緒也就自然釋放出來。繪畫的語言豐富,內容清晰。由於圖畫所傳遞的信息遠比語言豐富,表現力更強等優勢,繪畫過程其實也是一次審視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的旅程。繪畫療法的優勢,也體現在它的日常性、靈活性、可操作性。擁有一隻畫筆,隨心所欲,便能獲得瞬間心靈的寧靜,宣洩壓抑的情感。
三、繪畫療法在兒童心理健康輔導中的應用
繪畫療法在學校兒童心理健康輔導中的應用主要有三方面:
1.繪畫療法在處理兒童情緒障礙方面的作用。以語言為媒介實施現代心理治療並不能解決一切心理問題,蘭格認為「有一個重要的事實,即有些地方靠語言的影響力是達不到的,那就是所謂的『內在經驗』的領域,即情感或情緒……藝術的基本功能是將情感客觀化,以便思考和理解這些情感」。早在20世紀2 0年代弗洛伊德就提出,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繪畫對於調整人的狀態、釋放人的情緒,如憤怒、畏懼、妒忌、緊張、憂郁、瘋狂、散漫、疲憊、自卑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繪畫療法在提高兒童自我概念方面的作用。自我概念是人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與兒童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但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積極自我概念的形成也難免會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對於兒童繪畫治療的研究發現,繪畫治療能提高兒童的自尊和自我概念,促進其和諧人格的構建。
小學生如果從小懂得關照自我的情緒意識,學會一些關照自我的方法,有利於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為此,我們特意安排了一節心理輔導課,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內在小孩」。告訴學生――假如童年時「你」正常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許多自然的情感受到了壓抑(特別是受傷或憤怒的感覺),雖然形體長大了,但「你」的內心其實還存留著脆弱、受傷、需要被關注的童稚小孩,這就是「你」自己的「內在小孩」。「自己」就會帶著這個受傷的「內在小孩」一起長大。怎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內在小孩」呢?學會關照自己的「內在小孩」呢?我先請每個學生在放鬆冪想後「畫」出自己的「內在小孩」。學生們邊畫邊感受到了自己的「內在小孩」:
有的學生畫了自己孤獨的「內在小孩」,他說:我的「內在小孩」一個人在深深的樹林中,自己一個人,很孤獨;
有的學生畫了自己憤怒的「內在小孩」,他說:我的「內在小孩」,因為受到了冤枉,很憤怒;
有的學生畫了自己膽小害怕受委曲的「內在小孩」,他說:我的「內在小孩」常受其他人的批評,膽子非常小等等。
畫出自己的「內在小孩」,幫助學生在畫畫中感悟和覺察到了自己的確是需要關照了,為學習關照自己奠定了基礎。接下來,老師引導學生學習關照自己的方法:看著畫,跟自己對話――和自己的「內在小孩」說說話,了解一下自己的「內在小孩」:
喜歡什麼?喜歡什麼?害怕什麼?有什麼感覺?需要什麼?我怎麼才能讓你感到安全?我怎樣才能讓你開心?
讓每位學生和身邊的的夥伴分享一下這種感覺,兩人一組,相互交流。
通過「看看、說說、感悟、覺察……」使學生學習了關照自己「內在小孩」的方法。可見,利用繪畫技術,在使學生更多地了解自我,關注自身成長方面確實有獨到的作用。
3.繪畫療法在促進兒童社交技能方面的作用
繪畫可以改進社交技巧。格瑞德和帕提斯也認為,繪畫這一心靈介質具有神奇功用,「繪畫不僅可以增進溝通和表達,提供樂趣、掌控感以及成就感,作畫的過程也有助於心理疾病的改善。繪畫和治療之間的交互作用可以評估治療的過程,並澄清人格的內在動力,以及揭示隱藏的沖突。繪畫催化兒童的自發性,並幫助受阻的青少年遠離個人發展上的關卡。繪畫亦可以幫助成人辨認在其行為當中反復發生的主題,並專注在最凸顯的問題上」。實踐表明,繪畫是人們最適宜的心靈表達方式,用其來宣洩攻擊和敵意的感受,對於情緒激烈而控制困難的兒童與成人而言,尚未找到比繪畫更好的替代策略。繪畫具有使患者自主控制的好處,也就是自我增強的行為。
由此看出,從情緒障礙到自我概念再到社交技能等,甚至對特殊有言語表達障礙的兒童,繪畫療法無不發揮著重大作用,從繪畫治療在兒童心理輔導的應用上,我們一致認為,繪畫療法是一種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繪畫治療在兒童中的應用范圍和群體會越來越大。

Ⅲ 美術教學反思怎麼寫

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因輕松的教學氣氛而感到興奮,有的學生因教學版內容的生動和教學方式的形象權直觀而感到愉快,還有學生因課堂給了自己一塊充分表現的天地,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創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經常會有學生冒出與眾不同的、別出心裁的想法,針對這樣的學生,首先要尊重他們這種不尋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導,來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

Ⅳ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局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系,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色彩的情感聯想》一課,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了解,而且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說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顏色 你喜歡哪些顏色 教室里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里竟然有這么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 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著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內容是很豐富多彩的,過程中設計的環節不是很多,沒有多少懸念,是靠著內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己的繪制,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而,教與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裝飾方法是很實用的。而沒有比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在課堂中我學習運用一些有親和力的語言、動作來活躍課堂的氣氛,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完本課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在第一次上課時,雖然學生都能按照教師的意圖進行學習,作業也完成得很好,但我總感覺課堂上少了些什麼。課後反思發現,問題源於教師本身,一是教師的課堂氣氛調控沒有到位,教師的語言、神態均缺乏激勵性。二是教師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因此課堂氣氛就比較緊張、沉悶,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夠主動,似乎在給教師「牽」著走。在繼續進行教學時,我運用了如:舉起大家勇敢的手、把掌聲送給善於表達的他、你的理解連老師都自嘆不如(豎起大拇指)、讓我們更關注還沒有發言的同學……等激勵性的語言和主動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因此整個教學過程是在友好的、積極的氛圍中進行,特別是聽音樂畫情感這一環節,學生的熱情更是達到了極至,他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盡情發泄著自己的情感。從他們的臉上和作業中都流露出對學習的喜悅之情。

閱讀全文

與夥伴美術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