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願堅燈光 相關資料
一、教學要求
1、 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稚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練習縮寫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斗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具准備
書寫縮寫課文範例的小黑板。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圍繞課後練習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王願堅)他是當代著名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後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被列入100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閃閃的紅星》,他是劇本的編者之一。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讀音。
二、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
2.把課文分成三段,怎麼分?(第一、二自然段為一段,最後一個自然段為一段,中間部分為一段。)
3.指名按分的段朗讀課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二段,把這一段分成三層,想一想,每一層的主要意思;這一段講了一件什麼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講的?(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怎樣把這一段分為三層。(第三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是第一層,第八、九自然段是第二層,第十自然段是第三層。)。
(4)請三名學生分三層朗讀課文,每人朗讀一層。
四、指導理解第二段的內容。
(1)指名說第一層的內容。(大致內容是)在圍殲戰開始之前,「我」在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身邊。這是一位年輕的戰斗英雄;他在激戰之前心情是那樣的平靜,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書上的插圖,看得那樣人神。他從插圖中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的情景,想到了未來,深情他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三層的內容。(內容大致是,突擊連沖進守敵圍牆後,後續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系。這樣,突擊隊孤軍深入,得不到增援,圍殲戰有失敗的可能,情況非常危急。就在這個緊要關頭,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後續部隊指了路,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了。這次圍殲戰獲得了完全的勝利,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人們懷著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葬了郝副營長的遺體。)
(3)指名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麼事。
五、布置作業
1.准備縮寫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思考練習第二題,復習課文內容練習縮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朗讀全文。
2.指名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麼事。
二、指名理解「思考·練習」第二題。
1.討論:「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說的?(課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革命勝利後的和平時期,「我」在清明節晚上到天安門廣場散步,聽到背後傳來一聲對天安門廣場上千萬盞燈的贊嘆:「多好啊!」第二次是在1947年初秋,激烈的圍殲戰就要開始之前,郝副營長在交通溝里、借著火柴的微弱亮光看書。看到書上畫的電燈,說出了「多好啊!」第三次是郝副營長和我在交通溝里談話時,說到革命勝利後孩子們能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該多好啊!」)
2,討論:他仍說這話時,看到的是什麼?可能想到什麼?(對學生討論要求不要過高,學生只要能根據課文內容,分清看到的是什麼,想到的是什麼就可以了。)
三、指導作縮寫練習
1.指名讀「思考。練習」第四題,明確練習要求。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縮寫這一段,哪幾點必須寫清楚。
3.討論交流。(縮寫第二段,必須寫清楚五點:一是時間是1947年初秋;二是那次戰斗的任務;三是戰斗前郝副營長怎麼做、怎麼想;四是戰斗中郝副營長的表現;五是郝副營長的犧牲。
四、學生做縮寫練習,教師巡視了解縮寫情況(用10~15分鍾)
五、請兩三個學生讀自己寫的內容,師生酌情評議
六、掛出寫有縮寫範例的小黑板,供學生修改參考。
縮寫範例
1947年初秋,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准備圍殲國民黨軍57師。戰斗開始前,郝副營長借著火柴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書,憧憬著未來)戰鬥打響了,後續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為後續部隊指了路,卻暴露了自己,被敵人的機槍打中犧牲了。)
七、學生根據範例修改自己的縮寫。
Ⅱ 反映祖國突飛猛進的資料
上中國國家統計局那個網站看看,裡面詳細得很
Ⅲ 祖國突飛猛進變化
六十年
Ⅳ 祖國建設新成就資料
1949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世界上任何一個重大事項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我國越來越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
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踩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我們國家在進步,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聽爸爸媽媽講,他們小的時候,生活非常困難,吃飯用糧票,買布用布票,很多商品都憑票供應,有時為買生活用品需排很長時間的隊,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過年時才能穿上新衣裳。
對此,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衣食無憂,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過節一樣,我們可以在計算機上學習查找資料,可以在計算機上玩游戲,享受網路世界帶給我們的快樂,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航天衛星,是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宇行員出艙,而且順利返回;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
(4)祖國建設突飛猛進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祖國六十年的變化彈指揮間、滄桑巨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新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
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生機勃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壯舉。
Ⅳ 反映祖國突飛猛進的資料謝謝了!
從縱向的發展來看,中國國際競爭力水平從1994年到2002年確實提高了,因為中國排名波浪式專的提高是在整個世界20世紀屬90年代大發展的背景下獲得的。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取代日本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國家,這標志著世界進入到知識經濟的新階段。世界各國和地區也因此紛紛在基礎建設、投資結構、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制定積極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盡管中國的國際競爭力絕對水平有提升,但這種提升的幅度不可能是快速或跳躍的。我國在基礎設施、國民素質、金融體系、企業管理等方面目前還處於非常低的水平,這些基礎建設需要長期的努力。例如整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知識普及水平、國民適應市場經濟的素質和能力、科技投入與市場經濟競爭一體化、金融創新與市場經濟的一體化、政府職能適應市場經濟原則等諸多方面,都不是在5—10年中就能夠大幅度提高和改善的。
Ⅵ 面對祖國科技突飛猛進你想說什麼60字贊美祖國
60年,可謂彈指一揮間,祖國60年間的變化讓我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今天,我們內的經濟高速發展容,我們的科技碩果累累,我們的教育日新月異,我們的體育突飛猛進,我們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這些都在向世人昭示:我們的祖國是騰飛的蛟龍!我們的祖國是屹立的巨人!
Ⅶ 祖國突飛猛進變化的資料
什麼是儺文化?
儺文化是中國古代農耕社會的一種原始信仰,是指導人們思想言行的一種「意識形態」。簡而言之:從原始信仰的角度來說,「儺文化」就是「神農文化」。是古代中國農耕民族為了祭祀農神———儺神而創造出來的原始文化;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說,由於古代中國的農耕民族是神鳥的崇拜者,所以「儺文化」也就是「鸞(luan)文化」;從生產的角度來說,由於古代中國的農耕民族最早種植的是糯稻,所以「儺文化」也就是「糯文化」。由於原始人的語言簡單,同一文化中的不同內涵,往往是用一個相同的音加上聲調變化來表達,有了文字之後,就用象形、會意、記音等方式來區分。因而就出現了這一類同音異字的復雜現象。
儺文化為什麼要叫「儺」呢?
要知道什麼是儺文化,首先得了解什麼叫「儺」。「儺」這一名稱,用的並不是漢族的語言,用的是侗台語族的語言。儺,音挪(nuo),在侗台語族中,這一個音符只要變化聲調,就可以代表許多事物。侗台語族稱稻、田、鳥、人、民族等為「儺」,故「儺」有祭祀稻神、田神、水神、鳥神、祖神等多種含義。中國字是象形文字,由象形、會意、記音三要素組合而成。它的意義往往包含在它的象形之中。儺字的繁體字由「亻」、「堇」、「隹」三字合成,「亻」字表示它與人事有關,「堇」是記音,「隹」就是雀。因此,「儺」就是崇拜神雀的農耕民族所舉行的「神雀祭」。「儺文化」就是因祭祀神雀而產生出的一系列「神雀文化」。雀、鸞是一音之轉,因此,這種被中國人崇拜的神雀,也就是鸞鳥,在中國古籍上有雀、雒、鸞、丹雀、彩鸞、鸞鳳、丹鳳、鳳凰等種種稱謂。這就是我所說的,為什麼「儺文化」就是「鸞文化」的原因。
為什麼說「儺文化」又是「糯文化」呢?
我們所吃的大米飯,在歷史上曾有過三次較大的演變。中國的先民最早栽種的水稻是糯稻,隨後,因為原始的糯稻產量很低,而且脫粒困難,又培育出了產量較高、容易脫粒的「粳稻」,即「中國粳」。最後,又推廣了產量更高、可用機械脫粒的「秈稻」。「喝水不忘挖井人」嘛,中國便把最早栽培的稻子,依舊叫「糯」,隨後栽培的稻子命名為「粳」(古讀「更」,今讀「京」),最後推廣的稻子命名為「秈」了。但因秈稻也有「秈」、「糯」兩種,為了進一步區分,便把原始「糯」命名為「粳糯」,秈稻中的「糯」命名為「秈糯」,解決了名稱混亂這一矛盾。
在歷史上,「種糯民族」被稱為「糯民」,「糯文化」則是「種糯民族」創造的文化。在中國古籍上,往往稱中國的南方民族為「雒民」、「倭人」、「僚人」、「駱越人」,字面雖不同,但都是「糯」字的一音之轉。
儺文化的誕生地在哪裡呢?
世界上的文明古國都處於北緯30度左右。中國的文明是農業文明,中國農業文明的核心文化是水稻文化。水稻是一種喜暖畏寒、宜水忌旱的農作物。因此,只有在北緯30度左右,具有平原和沼澤地貌的地區最適合水稻的生長。中國南方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大面積水域和它的水源地都有可能是水稻文化的發祥地。由於「儺文化」是農耕時代的意識形態,它只能依附農耕文化才能生存。因此,它也應發祥於上述地區。
根據目前考古發現,中國水稻文化的發祥地,應以中國第一大湖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流域為首選。洞庭湖地區正處於北緯30度的錦綉江南,延綿八百里的水域處處都有廣大的沼澤地,是生長野生稻的理想環境,有發展農耕的最佳條件。水稻文化的發祥地應該是具有萬古糧倉實力的湖湘地區。作為水稻文化的意識形態,儺文化當然也應產生在這一地區。洞庭湖地區不但出現了9000年以前的彭頭山遺址,而且還有大批時代相近的文化遺址,猶如眾星拱月似的環繞著彭頭山遺址,連綿千餘里,持續數千年。不像其他地區,有的雖然有古老的歷史,但後繼乏力,沒有歷史相近的遺址來傳承它的文化,有的地方雖然遺址密布、文化發達,但歷史卻沒有洞庭湖地區悠久。更具體一點,中國最早的農耕定居點及儺文化藝術的發祥地,竟都集中在過去被人稱為蠻荒之地的湖南西部的古黔中地。
儺文化離我們這么久遠,研究儺文化有什麼現實意義?
儺文化是一種特定社會的「意識形態」,就像「儒家文化」是封建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一樣,「儺文化」則是古代中國原始社會農耕階段的意識形態。因此,研究「儺文化」與研究「儒家文化」的意義是沒有多大差別的。但由於「儺文化」是中國原始時代的意識形態,根據馬克思、恩格斯極力推崇的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的學說:「人類必須先獲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後才能進入文明社會」的哲理,中華文明的「文明要素」就在古老的儺文化之中。因此,儺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文化DNA(基因)。我們研究生物的DNA,能夠在生物學界產生一場空前的生物學革命,我們研究物質分子的DNA,曾導致了原子彈、宇宙飛船等尖端科學的誕生。我們也同樣可以企望從中華文明之源的儺文化基因中,清除阻礙社會發展的有害基因,篩選能促進社會發展的有益基因,使我們的祖國能夠突飛猛進地前進。「雜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說:「舊式的馴化稻之所以不能再增產,完全是馴化過度的結果,要想進一步增產,就必須在馴化稻中注入野生稻的野性基因,獲得遠緣雜交優勢,形成良性組合、恢復它的野性活力。」因此,如何利用文化基因的良性組合,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和平、幸福、公正、公平、充滿活力的未來社會,這就是研究儺文化的意義所在,也是我研究儺文化的最終目的。
儺文化與湖湘文化是什麼關系?
考古發現已證明最早的水稻文化發源於湖湘大地,則作為水稻文化意識形態的儺文化的發祥地,當然也會產生在湖湘大地這一方熱土上,因此,儺文化就是湖湘文化的根,至少也是湖湘文化的源頭之一。中國的各個民族都對我們偉大的祖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若進行一次全國大評比,湖湘人創造的儺文化對我們偉大祖國的貢獻卻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就目前的考古資料而論:臨澧縣竹馬村出土了18000年前的高台式木樓,道縣玉蟾洞出土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15000年前的圓形陶器,是湖湘人開辟了中國的第一塊水田(彭頭山文化),是湖湘人開辟了中國的第一條灌溉水渠(彭頭山文化),是湖湘人修築了中國的第一條街巷(彭頭山文化)……就像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一樣,在沒有馬克思主義之前,人民又篤信神靈的古代,儺文化就是當時指導中國農耕民族生產生活的唯一的意識形態。因此,也可以這樣說,中國湖湘文化所取得的光輝成就,也就是在湖湘儺文化的指導下取得的光輝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