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毛筆小楷教學視頻

毛筆小楷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1-03-04 15:44:02

Ⅰ 誰有田英章毛筆楷書書法視頻全集下載地址其他大師的也行,關鍵要全集!

田英章的「《毛筆楷書章法教程》」這本書里有

Ⅱ 求毛筆行書教程視頻,比較系統一點的

一、要學習毛復筆書法首先要從楷書制進行訓練,待到運筆得心應手了,再學習隸書,行書,猶如人先學走路,然後再跑一樣,也有先學隸書(或魏碑、篆書的),再學楷書、行書的,但是效果不一定太好。按照教學教程一般是先學楷——隸——行——草,然後再根據自身的愛好專攻一體。
二、先練習筆劃,再學習結體,先練習中楷,再練習大楷,或專攻蠅頭小楷。
三、根據自身的性格,可以先選一本字帖,唐楷注重法度,有顏體、歐體、柳體,趙孟頫的字也非常好;晉字注重神韻,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字、鍾繇的字都是上選,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所以選摹好的字帖範本非常重要,這是前人學字的經驗。
四、「字在功外得」,想要學習書法有一定造詣,那麼還要學習詩詞、文字學、美學,來充實自己,使自身的文化涵養漸深厚,厚積簿發,增補學習書法的底蘊。
除了自學外,向老師學習很重要,可以拜當地的知名書法家學習,也可以網上視頻學習,時常熏修,少則三到五年,學有小成;多則十年,則可揮毫補壁,書字送人了。
上述回答為自己一點粗淺的見解,讓行家見笑了,謹供參考,慚愧!

Ⅲ 毛筆字初學者想直接練小楷可以么

可以,但不好。應該先練大楷或中楷書,掌握筆法後再練習小楷。

Ⅳ 初學書法用多大毛筆 完整書法毛筆字教學視頻教程

毛筆的種類很多,筆頭都是用動物的毫毛加工所制。所以人們往往以筆毫彈性強弱的不同來進行分類。一般分為硬毫筆、軟毫筆與兼毫筆三種。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一開始就用硬毫筆,運筆無需多少技法比較省事,因為筆會幫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筆,一旦拿起羊毫筆來頓感寸步難行。相反,如果你初學時即用羊毫筆來練字,雖說開始時難度大一些,必須用提按換鋒的方法才能寫出合格的筆畫來,但也因此而學會了使用軟毫筆的方法,隨著聯系時間的增加,慢慢就會得心應手、應用自如。這時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筆來寫,會感到輕松好使。古人對於筆的使用也有很多經驗之談。認為初學時不易買很好很昂貴的筆,而主張使用劣筆,因為你如能用劣筆寫出好的字來,用好筆就會更稱手,寫的更好。相反,如果一上來就用很好的筆,一輩子就只會使用好筆,一旦遇到差一點的筆就寫不好字了。當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筆來練字,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會增加難度。初唐大書家歐陽詢就有「不擇紙筆,皆得如志」的記載,備受同時代的虞世南的稱道。另外,從經濟角度來說,正宗的狼毫筆很貴,好的「大蘭竹」要賣一兩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筆只要兩三元,稍好一點的五六元一隻足矣。而且狼毫筆因為筆毫硬,容易磨損,使用時間不暢,而羊毫筆軟且經久耐用。初學者還是買一隻羊毫筆經濟實惠。在買筆之前還要了解一下毛筆的型號。毛筆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筆、聯筆、斗筆、植筆等。由於各個筆廠的名稱、牌號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初學者可以買一支長鋒羊毫筆,筆鋒長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徑在一厘米左右,這樣的毛筆可以寫七厘米見方的大楷字。對於剛學毛筆字的人來說比較合適。

Ⅳ 求一套系統完整的書法基礎教學視頻(毛筆)。本人比較喜歡楷書和瘦金體!求大神推薦最好直接有網址鏈接!

可以直接在網上搜啊,視頻很多的,也很系統,無非是自己用點心罷了。學書法,就得自己多搜集下各種網上的資料自己保存一下,積少成多。

Ⅵ 寫毛筆小楷應該如何握筆

寫毛筆小楷(1厘米左右的小字),宜採用三指執筆法,枕腕書寫。如圖:

〈潘氏三指執筆版法〉要領簡權述:

♥手指並攏自然蜷曲,像握個雞蛋。拇指、食指、中指尖部輕輕著力挾持筆桿,不要用力捏,持筆松緊程度以能控制住毛筆不會脫落即可。筆桿靠置食指中間關節前,三指微曲使筆桿保持接近直立狀態。掌心朝向紙面,像操作滑鼠似的。

♥以指法主運,腕部虛枕(腕部凸起處虛著紙面),隨機而動。

以上是我的教學心得,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布的圖文。我的抖音、火山裡面有小視頻,可以看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Ⅶ 毛筆楷書基本筆畫怎麼練

一、筆畫基礎楷書由點畫開始,基本點畫包括:橫、豎、撇、捺、鉤、點六種。

1、橫:運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向右「勒筆」,筆桿左傾。

(1)露鋒起筆橫:筆鋒順勢向右下入紙輕頓筆,迅速微提筆鋒調順成向右行趨勢的感覺,同時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可比第一次力度稍重一點,之後,向右中鋒緩行筆,行筆方向向右上微高一點行筆,最後,用筆鋒向右下輕頓筆,然後再用筆鋒向左上回鋒至橫畫中心即可。

(2)藏鋒起筆:欲左先右,筆鋒逆勢向右入紙,隨即向右下以筆鋒輕頓筆,然後微提筆鋒調整成有右行趨勢感覺的筆鋒,再次在原處頓筆,力度可比第一次稍重,之後向右緩行筆,收筆方法與露鋒起筆橫相同。

2、豎 :食指、中指,向下勾筆,大拇指同時慢慢向外彎曲而不可僵直。

(1) 垂露豎:筆鋒向右上逆勢著紙,順即向右下輕頓筆,然後提筆回鋒鋒不離紙面,使筆鋒在提筆時自然聚攏,有調順筆鋒之意。

接著第二次頓筆,此次頓筆較之第一次頓筆稍重,然後順勢下行運筆,在下行中慢慢調成中鋒,緩慢沉著行筆,注意力放於筆鋒上,到收筆處時,很快略向右上提筆,然後順即向右下頓筆後回鋒向上自然收筆至豎畫中。

(2) 懸針豎:懸針豎的起筆和行筆與垂露豎筆法相同,只是在快到收筆時保持中鋒行筆、筆鋒下按力度微微加重,然後再慢慢提鋒收筆,收筆時筆鋒不亂,速度不可突然變快,要隨筆鋒自然聚攏,最後出鋒。

要強調一點是:懸針下行筆不是力度越來越小,而是在快收筆時反而加重,然後才自然提筆出鋒,使豎的下三分之一部分有魚腹狀的感覺,這樣的懸針顯得圓渾飽滿有力而不是細瘦尖刻,像牛尾狀。

3、 撇:用食指、中指向左下方運筆,保持大拇指關節向外彎曲,而不可僵直。撇的起筆有兩種,一種是藏鋒起筆,一種是露鋒起筆。其中露鋒起筆一般是和其它點畫粘連在一起,所以無須藏鋒。

(1) 長鋒起筆撇:筆鋒向右上或上方逆鋒入紙後,瞬即筆鋒向右下輕頓筆,再起鋒折回,鋒不離紙面,然後第二次頓筆,力度比第一次稍重,接著調成中鋒向下及左下方緩行筆,快收筆時按筆力度可稍加重變側鋒順勢出鋒撇出,注意速度不可太快。

(2) 露鋒起筆撇:起筆順勢搭在其它點畫上,調整好筆鋒中鋒行筆,收筆方法和上面藏鋒起筆撇相同,如:「木」字撇。

4、捺:捺的起筆也有藏、露之分。根據位置不同,還有反捺或點捺。

(1) 藏鋒起筆捺:筆鋒垂直入紙後,微向左上逆向行筆,提鋒,鋒不離紙面,然後向左下頓筆,順即調整筆鋒向右下中鋒行筆,行至快收筆處,逐漸加力按筆,並調整筆鋒成側鋒行筆,然後再微提筆,逐漸向右出鋒,捺出即可。如:「史」、「更」字捺。

(2) 露鋒起筆捺:露鋒起筆捺往往和其它點畫粘連在一起,所以不用考慮它的起筆是否藏鋒。起筆時,順勢以筆鋒放在與其粘連的點畫中,然後行筆即可,收筆和藏鋒起筆捺想同。

(3) 反捺:反捺是露鋒起筆,向右下中鋒行筆,逐漸下按筆鋒,到收筆時,稍提筆,鋒不離紙面,以鋒向右下頓筆,然後回鋒收筆即可。如:「欠」、「不」、「吳」字捺。

(4) 點捺:點捺是捺變成了點狀,露鋒起筆後,即向右下頓筆, 再回鋒收筆即可。如:「和」字中的點捺。

5、鉤:鉤的變化較多,常見的有:左踢鉤、右踢鉤和「戈」字鉤。三種鉤方向不同,運筆方法基本上一致。

(1) 左踢鉤:運筆下行至踢鉤處,提筆,鋒不離紙面,略有右上行筆之意,然後頓筆向左下,再提筆,回鋒至點畫中,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力度可稍大一點,同時調順向上行筆的筆鋒,以較快速度出鋒,即可。如:木、句兩字勾。

(2) 右踢鉤:運筆下行至踢鉤處時,提筆,鋒不離紙面,略有向上行筆之意,然後向右下頓筆,再提筆,回鋒至點畫中,再次頓筆,此次頓筆力度可稍大一點,同時調順向右上行筆的筆鋒,以較快速度出鋒即可。如:良字勾。

(3) 戈字勾:運筆向右下行至踢勾處時,順勢改變行筆方向右行並同時輕頓筆,然後提筆,調順筆鋒,自然向上出鋒即可。如:成字勾。

6、 點:

(1) 側點:

左側點:即向左傾倒的點。起筆向左上方逆鋒入紙後,輕頓筆,瞬即向下行筆,頓筆,緊接著向右下行筆(轉換筆鋒),然後向上回鋒收筆即可。

右側點:即向右傾倒的點,此點是與左側點在方向上不同。

起筆時,露鋒順勢入紙向右輕頓筆,隨即向左下行筆、頓筆,然後再向右下輕頓筆,很快向右上回鋒收筆。還有一種左側點是收筆不回鋒,在收筆時自然出鋒收筆即可,如:曾字頭上兩點。

(2) 豎點:豎點可以看作是豎畫的縮短,有時回鋒可以「意收」即可。起筆,向上逆鋒入紙後,向右輕頓筆,再向下行筆,然後提筆很快回鋒收筆即可。

(3) 提點:提點主要是指三點水或二點水最下面的點。露鋒向左下方向起筆後,瞬即向下略左偏一點頓筆,略提筆,再向右下頓筆,同時調好筆鋒,很快向右上出鋒踢出,與右邊的筆畫形成呼應關系。

7、 折:折有右上折和左下折。在折處,根據運筆的不同,也有方折、圓折和斷折多種寫法。

(1) 右上折:中鋒行筆到折處時,向右上提筆,鋒不離紙面,然後向右下頓筆,接著向左略轉筆,然後下行筆即可。如斷折,則是行筆至折筆處時,另起筆,藏鋒起筆後調整筆鋒下行筆,橫豎兩畫相搭。

圓折在顏體字中出現較多,在筆意上源自篆書的折法,即行筆至折筆處時,提筆,鋒著紙面即可,順勢輕頓筆,勿使鋒露出,然後調整好筆鋒下行即可。

(2) 左下折:左下折一般是另起筆,將橫畫與豎畫相連即可。但也有一筆寫成的。如:匈、陋二字的左下折筆即是。寫法是中鋒下行至折筆處時,略向右上提筆,然後向右下頓筆,再提筆,調整好筆鋒右行即可。

當然這兩個字用斷筆折寫法也可以,就是下行至折筆處時,另起筆寫橫,寫法和橫畫一樣使豎畫和橫畫相搭即可。

二、運筆基礎

1、起筆與收筆:

「起筆處:順入者無缺峰,逆入者無漲墨。」無缺峰則形狀完美,無漲墨則筆畫潔凈,起筆時順入成方,逆入成圓。收筆時則需頓或折筆鋒而成方,回鋒而成圓。

2、提筆與頓筆:

「頓」是將筆下壓,屈筆鋒而將力道使於紙上。「提」,則是將筆提起或半提起以繼續行筆。頓筆後需提筆才能行筆,而提筆後又需頓筆,使筆畫成形,或接連著下一筆的筆畫。

3、轉筆與折筆:

「轉」是圓潤筆畫的方法,「折」則是畫方的方法。行筆中停筆不動,變換筆鋒之方向略成ㄟ狀轉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筆意。轉法亦稱絞轉,行筆中「動而轉於下」,意近同於上,只是轉鋒時不停,順勢回轉向下,形亦同於ㄟ,但畫外角成圓,轉動幅度較為大。

4、方筆與圓筆:

在書寫時放慢速度,使運筆更穩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轉彎處,筆畫中等,將之突顯曲度,使整體架構看起來圓潤,且蕭散超逸。而方筆則是在上述各要點中,突顯筆畫的骨氣,讓整體架構明瞭,直方而不失輕巧,凝整沈著,蒼勁挺拔。

5、藏鋒與露鋒:

偏鋒、正鋒、搭鋒、折鋒、回鋒等。藏鋒即是將筆鋒藏於筆畫中,不露痕跡;露鋒就是筆鋒自然露外。筆鋒不藏,則缺乏含蓄之深韻,也不可偏重一方。兩者得相配合,藏鋒包其氣概,露鋒縱其精神,使字

(7)毛筆小楷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毛筆楷書書寫姿勢:

毛筆的書寫姿勢主要有兩種:一是坐書姿勢,一是立書姿勢。前者主要在書寫字徑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時採用,後者一般用於書寫字徑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時採用。

一、坐書姿勢

正確的坐書姿勢,可以概括為八個字: 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1、臂開 關鍵是兩臂自然撐開,大小臂夾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關節能輕松和諧地配合,身體的力量可以暢通地傳到筆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盡量坐正、坐直。胸口離桌沿的距離約在3寸左右(根據所寫字的大小適當調節距離的遠近)。不可緊貼桌面或彎腰駝背;

3、頭正 頭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證視角的適度,眼睛與紙面距離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邊按紙,邊調節紙的位置,使正在寫的字始終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圍內。

4、足安 兩腳自然平放,屈腿平落。兩腳平行或略有前後,雙腿不可交叉(俗稱為二郎腿)。

二、立書姿勢

立書姿勢是為了懸腕運轉靈活,同時由於居高臨下,視角開闊,便於統觀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書姿勢的具體要求為:兩腳稍微分開,一腳略向前,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離不宜過遠,左手按紙,右手懸腕懸肘書寫。

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應太低,以免彎腰過度,容易疲勞。

Ⅷ 急求楷書書法詳解最好是圖文都有的越詳細越好!!!!視頻也行。要詳細的!!!!!!!

行筆,也叫走筆、過筆,是點畫用筆起收之間的中間環節,也即是行筆過程。其用筆起、收固然關鍵,然行筆亦十分重要,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就看到了古人之所以在用筆上取得不可企及的成就,正在於不僅僅重視起筆與收筆,使筆畫兩端「雄厚恣肆」,同時也在中間行筆的過程中下功夫,使筆畫「豐而不怯,實而不空」,骨勢洞達,神盈一體,力貫始終。

行筆這一過程,用筆的方法主要是中鋒與側鋒,另外,為了加強筆畫的粗細變化及行筆方向改變後的轉折,還要在行筆過程中輔之以提按、頓駐、疾澀等動作。

1、中鋒與側鋒

中鋒, 即在用筆過程中,筆鋒始終保持在筆畫的中線上運動。正統的用筆方法歷來強調「中鋒」用筆,蔡邕在《九勢)中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由於筆鋒在筆畫的中間運行,毫鋪紙面,兩邊分開,墨汁可以均勻流暢地注入紙面,故寫出的線條沉著飽滿,遒勁有力,富於立體感。古人寫字,有的甚至強調「筆筆中鋒」,原因正在這里(見圖a)。

側鋒,是運筆的另一種形式,即在運筆過程中筆鋒不在筆畫中間,而是在筆畫的一側運行,側鋒寫出的筆畫方勁犀利,神采外耀。

關於側鋒用筆問題,自古以采書法家各執己見,有人認為側鋒有一定的表現力,有人則認為側鋒是「敗筆」。我們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側鋒總是相對於中鋒而言,強調中鋒固然必要,但也不能否定側鋒,它對用筆的中鋒是一個豐富與補充,並不是對中鋒的破壞。我們主張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中側並用。

2、提筆與頓筆(按筆)

提筆,就是在行筆過程中把筆稍微上提而不離開紙面的運筆方法,目的是使筆畫變細,或為按筆蓄勢作準備。提筆可在不同的環節運用,分為起、收筆處的頓提;行筆時的走提;轉折處的駐提和收筆時的尾提等四種形態。

在筆畫的起、收、轉、折處和行筆過程中,毫鋒下按,稱為頓筆。由於下按勢態的差異,區分出三種不同的形態:下按較為急促,稱為頓筆;比較緩慢,稱為按筆;稍有停頓,稱為駐筆。

當逆人、折人起筆之後,往往需要頓筆(或轉筆),繼而提筆向行筆環節過渡,行筆中又往往提頓(按)結合——形成「澀筆」,通常所謂澀筆實際上與用筆中提按有一定關聯。收筆時也在頓筆之後提筆(或轉筆)而後回鋒收筆,使點畫顯出輕重變化,產生「不光而毛」,豐實強勁的藝術效果。

提筆、頓筆(按筆)是對立統一的兩種用筆方法。其毫鋒的運動上提與下按,產生出提筆出輕、頓筆成重的粗細不同的效果。在點畫具體的用筆過程中,常常提、頓(按)相伴而行,不可分割,看似矛盾對立的兩極用筆,實則是統一於一體的。正如清劉熙載《藝概·書概》中所說:「書家於『提』『按』二字,有相合而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飛提,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
3、轉筆與折筆

轉筆與折筆是筆鋒在改變運行方向時的用筆方法。轉的效果是圓,折的效果是方,故有「轉以成圓,折以成方」之說。轉筆多用於篆和行草,折筆多用於隸及楷,但楷書中轉法並不是不用,只是就總體上使用量的大小有別而已。

轉筆的書寫方法是:起筆裹鋒不重按,用指腕的力量將筆鋒調顧,心靜手穩,中鋒運行行筆起伏不大,速度也較均勻,收筆時轉繞回鋒,也就是說,筆鋒起止和改變運行方向時,要圓轉取勢。轉筆顯得圓實厚重,內剛外柔,富有彈性(見圖a)。

折筆,也叫折鋒,是使筆鋒斷然改變行筆方向的筆法,用折筆寫出的筆畫顯得方棱峻拔,骨力外拓。折鋒時應將提頓筆法結合起來,以求方中寓有圓意。

轉筆、折筆在應用中是互為補充的,要做到圓中有方,方中有圓,轉中有折,方圓並用,剛柔相濟,才算真正掌握了轉筆與折筆的用筆方法。

4、疾筆與澀筆

在書寫過程中,毛筆運行並非一往勻速,它是有快有慢的,快慢交替形成節奏。行筆快的叫「疾筆」,行筆慢的叫「澀筆」。

書法中行筆的疾澀是相對而言的,沒有一定的標准,大致是因書體而異,因用墨的濃淡而異,也因人而異。一般說,楷書用筆較緩慢,行草用筆較快;濃墨書寫較慢,淡墨書寫較快;點畫的起收與轉折處宜慢,中間正常運行時稍快。當然,也有追求行筆中間力完氣足用澀筆書寫的。總之,要做到疾筆不飄,澀筆勿滯乃佳。

Ⅸ 哪裡可以下載楷書毛筆書法教學視頻啊

在北方網,田蘊章教授的每日一題,每日一字,可以現場視頻觀看,很不錯的,講得也好。我天天都在看。。

Ⅹ 毛筆書法想要入門,應該看哪些視頻

可以看孫過庭來的,初學寫源字,嚴謹的字帖,應從規矩入手。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學習書法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平正為主,因此我們應該選擇法度謹嚴的字帖作初學範本。有些字帖,老辣高古,不拘法度,是書法家晚年人書俱老的作品,藝術境界雖高,但不適宜初學。還有一些字帖,亂頭粗服,個性極強,藝術價值很高,也不宜用來作為初學。

閱讀全文

與毛筆小楷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