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北京民間絕活吆喝是什麼意思
吆喝
釋義
組詞:吆喝 拼音: yāo he
基本解釋
1. 大聲喊叫 吆喝
2. 呼喚
3大聲驅趕;大聲驅逐:吆喝牲口
4. 呵斥;喝令:高聲吆喝著偷懶的人概述
《儒林外史》里正在燈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聽得門外一聲響亮,有幾十人聲一齊吆喝起來」。這大聲喊叫的吆喝何時用作叫賣的吆喝?筆者沒有考證(也於此就教於方家),但賣東西吆喝著賣,則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揚聲」;宋時開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賣葯及飲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著賣花的,陽春三月桃花初放,滿街唱賣,其聲艷羨;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歲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繪聲繪色了。
吆喝也是一種文化。對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對文化的賞析。街頭叫賣聲,其實也包含著創造的成分,清純悠揚的叫賣聲似乎還包含著創作者的個性:有樸素的有華麗的。具有不同的風格:有簡的有繁的;有寫實的,有誇張的……在老北京,各種各樣的吆喝聲隨處可聞,五花八門,
吆喝大王
北京有個「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鴻老先生,會吆喝100多種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賣聲。但凡老字型大小重張,他都得去給老買賣吆喝兩嗓子。1993年,南來順重新歸置了100多種京味小吃,他專去捧場。有口賣高樁柿子的詞兒他是這么吆喝地:「嘞———高樁兒的嘞———柿子嘞———不澀的嘞———澀的還有換嘞!」
賣心裡美蘿卜的吆喝:「蘿卜賽梨哎———辣來換!」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賣金魚的吆喝:「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不是賣黃瓜的,我是賣大小金魚的!」賣蟠桃的就更吆喝出個花兒:「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綉的,這是三姑娘逛花園一腳踩下一個扁蓋兒桃!」……
吆喝也非京華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頭巷尾。比如徐州,筆者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聽見過「炕雞嘞嗨———炕雞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經指點原是常州人在叫賣梳子篦子;還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綠豆,白面一勾五碰頭的稀飯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聲,秋冬夜色中遠處傳來的「烤白果嘞———白果!」「里外青的蘿卜嘞!」的吆喝聲,聲聲入耳。
兩年前,一位專回徐州探望的華僑王老先生,在當年住過的老巷子里忽地聽見一蹬三輪者用電喇叭吆喝「臭豆乾!」老先生聽了搖著頭說:「沒那味了。50多年前的吆喝像唱曲一樣。現在要想再聽,只有去聽相聲了。」
不錯,這種從早到晚絡繹不絕抑揚頓挫生動風趣出自小商小販之口的吆喝,確實走進了藝術殿堂,受到藝術家的青睞。傳統相聲《賣估衣》里就有吆喝的活兒。現代京劇《紅燈記》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搶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還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舊事》、《四世同堂》等影視劇配過吆喝聲,而十多年前有個小品中的吆喝「賣大米嘞———賣大米!」也著實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販夫走卒,將販賣貨物用曲藝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來,他們不愧為韻味十足的吆喝藝術家。而時下有些藝術家的「吆喝」卻沒那味了。不信?你打開電視瞧瞧,那些歌星笑星影星視星……眾多的星星藝術家在熒屏裡面對著億萬觀眾「吆喝」著「我愛××」、「用了真的好舒服」、「誰穿誰精神」、「實惠,看得見———不到一塊錢」……都什麼味兒? 賣冰糖葫蘆
本文選自張桂亨《老北京之吆喝》
推薦大家去看一下蕭乾的《吆喝》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市上動人的一景,緩緩的追憶語調中流露出的是愉悅和懷想,引人體味生活中蘊含的濃郁的情趣。
⑵ 民間絕活眼睛吊水道具用什麼做
吹唐人,捏泥人,年畫,風箏,剪紙,微雕,面人,賣藝的(彈弓,吞劍,吞鐵球,金槍刺喉等)
好多好多呀 我說的主要是北方的
⑶ 求北京市民間的絕活什麼地方有詳細的這方面的資料
舊北京民間絕活:吆喝
張桂亭
北京有個「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鴻老先生,會吆喝100多種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賣聲。但凡老字型大小重張,他都得去給老買賣吆喝兩嗓子。1993年,南來順重新歸置了100多種京味小吃,他專去捧場。有口賣高樁柿子的詞兒他是這么吆喝的:「嘞———高樁兒的嘞———柿子嘞———不澀的嘞———澀的還有換嘞!」
其實,吆喝的本意是大聲喊叫。《儒林外史》里正在燈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聽得門外一聲響亮,有幾十人聲一齊吆喝起來」。這大聲喊叫的吆喝何時用作叫賣的吆喝?筆者沒有考證(也於此就教於方家),但賣東西吆喝著賣,則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揚聲」;宋時開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賣葯及飲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著賣花的,陽春三月桃花初放,滿街唱賣,其聲艷羨;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歲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繪聲繪色了———
賣心裡美蘿卜的吆喝:「蘿卜賽梨哎———辣來換!」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賣金魚的吆喝:「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不是賣黃瓜的,我是賣大小金魚的!」賣蟠桃的就更吆喝出個花兒:「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綉的,這是三姑娘逛花園一腳踩下一個扁蓋兒桃!」……
吆喝也非京華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頭巷尾。比如徐州,筆者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聽見過「炕雞嘞嗨———炕雞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經指點原是常州人在叫賣梳子篦子;還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綠豆,白面一勾五碰頭的稀飯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聲,秋冬夜色中遠處傳來的「烤白果嘞———白果!」「里外青的蘿卜嘞!」的吆喝聲,聲聲入耳。
兩年前,一位專回徐州探望的華僑王老先生,在當年住過的老巷子里忽地聽見一蹬三輪者用電喇叭吆喝「臭豆乾!」老先生聽了搖著頭說:「沒那味了。50多年前的吆喝像唱曲一樣。現在要想再聽,只有去聽相聲了。」
不錯,這種從早到晚絡繹不絕抑揚頓挫生動風趣出自小商小販之口的吆喝,確實走進了藝術殿堂,受到藝術家的青睞。傳統相聲《賣估衣》里就有吆喝的活兒。現代京劇《紅燈記》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搶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還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舊事》、《四世同堂》等影視劇配過吆喝聲,而十多年前有個小品中的吆喝「賣大米嘞———賣大米!」也著實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販夫走卒,將販賣貨物用曲藝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來,他們不愧為韻味十足的吆喝藝術家。而時下有些藝術家的「吆喝」卻沒那味了。不信?你打開電視瞧瞧,那些歌星笑星影星視星……眾多的星星藝術家在熒屏裡面對著億萬觀眾「吆喝」著「我愛××」、「用了真的好舒服」、「誰穿誰精神」、「實惠,看得見———不到一塊錢」……都什麼味兒?
天橋市民文化廣場是第三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宣武區奧運文化廣場系列活動的舉辦地。這個於6月24日正式落成並向市民開放的文化廣場南側有八尊栩栩如生的銅雕群像,
它們就是濃縮了老北京天橋文化特色的——「天橋八大怪」。
北京天橋自元、明時代出現了市場和商業群之後,至清代變得日益繁華與熱鬧。出現繁華與熱鬧的原因之一便是歷代身懷絕技的各行業的民間藝人在天橋施展自己的藝術絕技。據統計,僅清朝末年至解放初期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在天橋賣藝的京劇、評劇、曲藝、武術、雜技等各種民間藝人多達五六百位。他們如八仙過海般各顯神通、各練絕招,在北京近代民間藝術史上留下了令人難以忘懷的一頁。其中的傑出民間藝人代表就是天橋「八大怪」。
天橋「八大怪」相貌奇特,言行怪異,身懷絕技,深為廣大群眾喜愛。他們其中的一部分人為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的創造和發展做出過極為可貴的貢獻。所謂「怪」,老北京的解釋就是不同尋常的意思。
按時間順序天橋「八大怪」共有三代。第一代「八大怪」,大約出現於清代咸豐、同治、光緒三朝。他們是:窮不怕、醋溺膏、韓麻子、盆禿子、田瘸子、丑孫子、鼻嗡子、常傻子。
第二代「八大怪」,主要是指在辛亥革命以後出現在老天橋民間藝人中的佼佼者和演技奇特怪異者。他們是:讓蛤蟆教書的老頭兒、表演滑稽二簧的老雲里飛、裝扮奇特的花狗熊、耍中幡的王小辮、三指斷石的傻王、耍金鍾的、數來寶的曹麻子、耍狗熊頂碗的程傻子。
第三代「八大怪」活躍在距今半個多世紀前後,這時正是天橋最繁華熱鬧,也是最為動盪不安的歷史時期。在這段時期里,天橋涌現出來的著名民間藝人可謂燦若星河。第三代天橋「八大怪」為:雲里飛、大金牙、大兵黃、焦德海、沈三、賽活驢、拐子頂磚、蹭油的。
隨著歷史的變革,老北京老天橋的藝人們漸漸逝去,諸多民間絕技也隨之慢慢消失。但可喜的是,作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發祥地,北京市宣武區近年來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開展挖掘、整理、挽救民俗文化,特別是老天橋藝人留下的絕活兒的工作。目前,已有「五斗齋高蹺秧歌」、「擲子隊」、「穆派戲法」、「太獅老會」、「什不閑蓮花落」等多項民俗絕技被從瀕臨失傳的邊緣上搶救回來。老天橋著名藝人「寶三」寶善林的第二代傳人付文剛還辦起了「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北京復活民俗絕技的工作,正在讓越來越多的民間絕技得到重生並且更加絢麗多彩。(劉莉)
大金牙(第三撥「八大怪」)原名焦金池,河北河間縣人。大金牙是矮胖子,小眼睛,常笑眯眯的,大嘴裡露出一顆大金牙,因此得了這個綽號。他以拉洋片為主。拉洋片類似現在的幻燈片,只是不用電而是用手動。
⑷ 還有那些民間絕活
吹唐人,捏泥人,年畫,風箏,剪紙,微雕,面人,賣藝的(彈弓,吞劍,吞鐵球,金槍刺喉等)
好多好多呀 我說的主要是北方的
⑸ 民間絕活的作文大全
喝的叫賣聲。但凡老字型大小重張,他都得去給老買賣吆喝兩嗓子。1993年,南來順重新歸置了100多種京味小吃,他專去捧場。有口賣高樁柿子的詞兒他是這么吆喝的:「嘞———高樁兒的嘞———柿子嘞———不澀的嘞———澀的還有換嘞!」
其實,吆喝的本意是大聲喊叫。《儒林外史》里正在燈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聽得門外一聲響亮,有幾十人聲一齊吆喝起來」。這大聲喊叫的吆喝何時用作叫賣的吆喝?筆者沒有考證(也於此就教於方家),但賣東西吆喝著賣,則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揚聲」;宋時開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賣葯及飲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著賣花的,陽春三月桃花初放,滿街唱賣,其聲艷羨;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歲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繪聲繪色了———
賣心裡美蘿卜的吆喝:「蘿卜賽梨哎———辣來換!」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賣金魚的吆喝:「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不是賣黃瓜的,我是賣大小金魚的!」賣蟠桃的就更吆喝出個花兒:「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綉的,這是三姑娘逛花園一腳踩下一個扁蓋兒桃!」……
⑹ 民間24絕活都有哪些
民間24絕活有手絹功、扇子功、手玉子、大竹板、走刀尖、梅花樁、沙書、變臉等。手絹功和扇子功是用得最多的,可以舞轉得上下翻飛。手玉子和大竹板也有多種花樣打法,能表演「蘇秦背劍」、「張飛騙馬」等動作。
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
除此以外,還有戲法、武術、單鼓、霸王鞭等絕活,有的藝人能將刀槍棍棒等兵器在《十字坡》《劈關西》等二人轉武段子中運用自如。
正戲被弱化以後,絕活越來越獨立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大批奇才和怪才」(王立群語)脫穎而出。許多藝人甚至經常坐飛機到外地去看同行演出,再根據自己的情況模仿。民間藝人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為了生存不斷挑戰自己。
若想增加競爭力必須開發新絕活,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手絹功是二人轉的絕活之一,但有的藝人經過苦練,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使之成為看家本領。
劉朋表演的《手絹舞》突出了反串,柴寶玉開發出雙面變色手絹和燈光手絹,趙曉龍能夠舞動直徑三米的超大手絹,令觀眾嘆為觀止。
除了傳統絕活外,種類繁多的新絕活在不斷的舞台磨練中被開發出來,令人目不暇接,如:縮骨鑽鋼圈、倒立喝啤酒、頭頂碎瓶、手臂斷磚、鋼絲繞頸、嘴叼桌子、口技表演、倒立唱歌、高空劈叉、旋轉飛人等等,反映了民間藝人的多才多藝。
有些藝人擅長演奏二胡、葫蘆絲、薩克斯、小提琴等樂器,還經常開發各種獨特的吹奏方法,如「鼻子吹葫蘆絲」,贏得了熱烈的掌聲、笑聲和歡呼聲。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為了舞台上精彩的一瞬,藝人背後付出的心血讓人難以想像。
有意思的是,單純的手絹功和扇子功表演,即使不與正戲結合,人們一般也不會質疑它的二人轉屬性。新式絕活雖叫好又叫座,但由於沒有同正戲巧妙、自然地結合卻不為傳統二人轉所承認。
單純的絕活表演也就失去戲曲的特徵,完全成為雜技或雜耍了。多年存在的二人轉屬性是戲曲還是曲藝之爭在「新型二人轉」這里也就不復存在了。
2月10日,民間藝人在山東聊城姜堤樂園表演「沙書」。當日是大年初三,我國各地舉行豐富多彩的新春民俗活動,走刀尖、梅花樁、沙書、變臉等民間絕活精彩紛呈,給猴年春節假期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⑺ 民間絕活 細膩描寫 (在線等)
霸王鞭!這個響亮的名字背後,有著怎樣的傳奇與絕活?
一根竹竿的霸王傳奇
民間的智慧往往出人意料。一根普通的短竹竿,鑿上孔,穿上銅錢,就成為舞蹈的道具。在未見到霸王鞭前,我絲毫沒有想到,這個叫「鞭」的道具根本不是一根鞭子,它竟然是一截兒短短的竹竿。
關於霸王鞭的傳說有三種,其中兩種與西楚霸王項羽扯上了關系:
第一種稱,楚漢相爭時,項羽軍隊一路凱歌,所向披靡。每攻佔一座城池,項羽便在馬上揮鞭歌舞,舞之興處,便令兵士折木為鞭,共同歡舞慶祝。其歡快的舞蹈場景,引起百姓紛紛效仿,逐漸由軍營傳入民間。這個傳說經平頂山市葉縣仙台鎮董寨村的老藝人董花岡、董尚奇之口而流傳下來。
第二種傳說來自商丘睢縣城郊鄉湯廟村:項羽兵敗自刎後,有位姜姓將軍在護送項羽亡靈回歸江東故土時,為懷念項羽,獨創了一種舞蹈,由跟隨項羽身邊的28位將士組隊,隊前一人手捧軍帽代表項羽,邊揮鞭,邊吟唱項羽自刎時的慷慨悲歌。後來其流傳民間,成為祭祀活動中的表演。
第三種傳說跟另一位霸王有關。這個霸王叫石勒,因不滿西晉王朝的統治,率眾反抗,建立趙國,史稱後趙,石勒也被當地民眾稱為「霸王」。每次戰斗勝利後,士卒手舞足蹈,舉槍揮鞭舞之。這種即興舞蹈形式由軍營傳入民間。
洗盡浮華叫「響桿」
同為霸王鞭,卻有三種不同版本的傳說,這從側面說明,霸王鞭的來歷,在民間有其想像的成分,真實性則不可考證。
而平頂山市葉縣仙台鎮董寨村,則更認可第一種傳說。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
也就是說,項羽的兵器是戟。顯然,項羽舞蹈的鞭並非其兵器,所謂的霸王鞭,很可能是民間附會的產物。
在民間,霸王鞭還有「金錢棍」、「連廂棍」等另外的叫法。在有些地方,還有人把霸王鞭與花花棍混為一談。
在董寨村,因為在舞蹈時它發出的嘩啦啦的聲音,村民們更願意叫霸王鞭為「響桿」,這或許是其最本真的名字了。
葉縣探訪霸王鞭
雨後的董寨村一片泥濘。霸王鞭傳人董海彬的家就在村子的中央,嚴謹雅緻的樓式布局,顯出主人富裕優越的光景。董海彬也是精明干練之人,落座略一寒暄,便拿出我們早想一睹的霸王鞭來。
這是一根長約70厘米的竹竿,粗細如橫笛大小,中間錯開掏出了六個透根洞,其中四長兩短,每根洞用一根鐵釘橫穿兩個銅錢,銅錢一大一小,仔細看,銅錢有「康熙通寶」、「乾隆通寶」字樣。
董海彬說,所用的竹竿都是當地平常家用的竹竿,挑選時除了粗細有要求外,還要挑選那些皮厚孔小的,這樣打出來的聲音就比較響亮。而在其上面掏洞則是很細致的活兒,需要用小鋼鋸一點一點地鋸,稍不留心,就可能鋸壞,其中要求大洞在兩端,小洞在兩個大洞的中間,還要錯開掏;釘釘子時也要特別小心,防止釘劈;而所選用的銅錢,則越薄聲音越清脆。
拿起一根霸王鞭,試著搖一搖,響出嘩嘩的清脆悅耳聲。但董海彬說,打鞭是有講究的,它是根據河南曲劇的大起板,按照其節奏不停地敲打肩、肘、腋、手等部位。
杯扇翻飛無人續 舊舞還須譜新曲
【緣起】霸王鞭讓人們想起歷史,想起那個曾經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項羽、那個手舞之足蹈之的別樣英雄,英雄雖已不在,百姓卻以自己的方式留住了英雄氣概。
抖鞭之間猶如神助
董海彬讓我們試試看。首先要用右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捏好霸王鞭,無名指和小指輔助;他教了我們最簡單的一套組合打法,這種打法按照樂譜中的「123,123,1234567」的節奏進行,每個音節敲打身體的一個部位,比如「1」敲打右肘,「2」敲打右肩,連貫起來,嘩嘩的響聲不斷變化,十分悅耳。
遺憾的是,記者一時半會兒很難記准各個音節的敲打部位,聽起來不是那麼好聽。
而董海彬就不同,一根短短的霸王鞭如同粘在了他的身上和手上,不停地變換著花樣,如魔術一般神奇。最令人驚嘆的是他的抖鞭技術,在擊打的間隙,利用手腕的力道,小幅度地快速抖動,銅錢的響聲不間斷地變換,猶如神助。
這是董海彬的絕活,現在能像他這樣抖鞭的,已經絕無僅有了。董海彬十三四歲開始學習霸王鞭,如今已有50多年的光景,得到過董花崗、董尚奇的真傳。
杯扇翻飛無人再會
但董海彬還有一樣絕技不會,那就是耍盤子。
在霸王鞭的表演中,霸王鞭只是其中的一件道具,另外還有盤子、扇子、杯子等,盤子是用質硬且有重量的木材做成,直徑20多厘米;而杯子就是家用的普通水杯;扇子則是一般的芭蕉扇或者摺扇。
盤子與扇子表演時掌握在一個人的手中,表演者左手五指叉開托盤,右手拿扇。表演時盤中放著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舞動時與扇子一起交錯上下翻飛,而杯子中的水卻絲毫不濺。「這個絕活沒有人會了。」董海彬回憶,這是老藝人董增申的絕活,1959年他到省會進行匯演時,表演得上下翻飛卻滴水不濺,贏得了滿堂喝彩。可惜的是,這個絕活沒能傳下來。
他們現在所用的盤子是塑料做成的,裡面也不再放杯子,而是由固定的水果一類的塑料模型來代替。在董海彬的屋子裡,還放著兩箱子戲裝及不少高蹺。這是1958年以前傳統的霸王鞭表演用的行頭。
鞭隨舞起只待新曲
董海彬組織的表演隊也有高蹺表演,但已非當年的故事戲的傳統面目。自1958年開始,霸王鞭的表演已從高蹺上下來,走到地面的舞台上了。雖然他現在已恢復了高蹺表演的形式,但故事戲的表演,已沒有人會了。
高蹺隊的表演者如今四散打工去了。董海彬為了讓我們一開眼界,組織了五六名婦女表演,還找了兩個男人拉弦子、吹笙。
弦聲起,兩隊走著圓圈,打鞭的打鞭,舞扇的舞扇,隨著音樂,清脆的鞭聲響徹小院子,引來村中不少人的圍觀。片刻,弦聲大變,節奏緊張歡快起來,兩隊停止行走原地舞蹈,而董海彬走入他們中間,踏著有力歡快的節奏和步伐,將一根霸王鞭舞動得風生水起。現場的我們也被這歡快的氣氛感染了。
這是他們新編的《慶豐收》,的確,那種歡快的節奏,也只有在農民豐收的季節才能如此淋漓盡致。
看著大人們表演,董海彬的孫子董朝陽並不感興趣。古老藝術如何傳承,是個難題。
⑻ 舊北京民間絕活:吆喝、閱讀答案。。
1吆喝的多樣性,吆復喝制的繪聲繪色等
2突出了吆喝作為一種帶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擁有著特殊的藝術魅力,
3寫出了現在的吆喝 沒那味了 ,表達了對這樣一種文化逐漸流失於當下的浮躁的藝術風氣中的惋惜,呼籲人們保護,傳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