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年級減法表怎麼做
我覺得一年級的減法表你可以按照規律來做,然後讓學生根據他的特點找到規律。
❷ 一年級數知識與能力訓練做個減法表1.我會找規律填表.這道題的答案
從左至右,每一列的得數依次是9、8、7、6、5的規律。
❸ 減法表有什麼規律
減法表的規律:
1、豎著觀察,可發現減數不變,得數隨著被減數的變化而變化。
2、橫著觀察,被減數不變,減數越小得數越大。
3、斜著觀察,被減數和減數同時變大或變小,得數不變.
減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從一個數中減去另一個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表示減法的符號是「-」,讀作減號。
(3)做個減法表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減法是一種數學運算,表示從集合中移除對象的操作。它的符號是負號(−)。減法表示用不同的對象(包括負數、分數、無理數、向量、小數、函數和矩陣)去除或減少物理和抽象的量。
算式名稱/減法
「-」是減號,減號前面的數是被減數,減號後面的數是減數,「=」是等於號,等於號後面的數是差。
10000(被減數)-(減號)6000(減數)=(等於號)4000(差)
借位計算/減法
減法不一定要硬算,也可以簡算。這個方法適用於 學前班、一年級的小孩學。例如:24-8=16
可以這樣想:借位14-8,先用10-8=2,再用2+4=6,差個位一定就是6,十位算就簡單了。就是說,借位後,去掉個位的數字先減,然後用減出來的數去加少減的個位的數,十位就不難了。
不過前提是被減數個位一定要比減數個位小才能簡算。
❹ 我想用Excel做個10以內減法表格,請高手幫忙
a1填:
=INT(RAND()*10)
b1填:-
C1填:
=INT(RAND()*A1)
D1填等號
選中A1到D1往下拉
復制--右鍵--選擇性粘貼--數值--確定
❺ 新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還剩下多少》教學反思
《還剩下多少》是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第二課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初步認識減法,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學會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能根據提供的情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減法問題。這節課有以下兩個特點:
1. 情境導入,引發學生積極參與。我在課堂導入上,演示了這樣一個情境:在黑板上畫了一棵大樹,在樹上貼了3個綠色的蘋果和2個紅色的蘋果。教師再把2個紅色的蘋果拿走,然後讓學生說出老師演示的過程,並提問:拿走了2個是從幾個裡面拿的?現在樹上還剩幾個?這時候學生的情緒高漲,大多數的孩子紛紛舉手,我班的黃曼霏竟說,「樹上原來有5個蘋果,拿走了2個,還剩下3個。」還沒來的及表揚,闕文尖說,「老師,可以用減法來解決。」冷健蘢說,「可以寫成5-2=3。」孩子們的回答是我意想不到的,於是引出「減法」, 認識了減號。我學生通過熟悉的生活情境導入新課,喚起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學起來必然親切、實在、易懂、有趣,並且為學好新知識鋪好路。
2. 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環節,大多數的學生已經能和完整的提一個問題了,並且知道用減法來解決。教學方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在說中學,玩中學,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在「練一練」第1題中,通過學生邊說圖意,邊用手勢比劃,再寫出算式的過程,在第2題中,通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再寫算式的過程,既讓每個孩子都有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又讓學生充分感受、認識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
本節課上還存在著不足:
1.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個個躍躍欲試,但是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尚未養成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急著要表達自己的見解,導致課堂秩序有點混亂,不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與交流的習慣。
2.在教學中,我更多關注的是大部分學生,而忽視了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也是我今後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關注後進生,在課堂上盡量給他們提供機會,給予指導和幫助。
3. 在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說一說你學到了什麼?」,學生都不能完整的表述,對剛入學的孩子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今後我會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述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❻ 兩三位數加減法我學會了嗎 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喜歡動物的特點,創設了統計中國部分物種的情景,培養學內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激發容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統計表裡發現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列式解決,在學習連續進位之前先獨立估算,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算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