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角的認識教學評價設計

角的認識教學評價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06 12:49:30

㈠ 應該從哪些角度評價化學教學設計

1.通教師講解實驗解研究習化基本;
2.認識化實驗習研究化重要性;
3.解習化需要進行科探究
4.指導習化需要藉助化符號(或者化用語)初步認識化符號化習重要性

㈡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評價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們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的身邊很多物體上都有角。人教版教材的編排結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題圖是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從實物中抽象出角。北師大版教材編排是直接呈現剪刀、鍾表、紅領巾三個學生熟悉的生活物品,讓學生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之後讓學生嘗試自由畫角,認識角的頂點和邊。然後讓學生們在圖形中辨認角,從多角度幫助學生加強對角的認識。「試一試」則藉助操作活動,直觀體會角的大小與張口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在數學史上,「角」就是一個具有多重屬性、有爭議、很難刻畫清楚的幾何概念,所以教材在編排時,在第一階段「角的初步認識」中,並沒有明確地給角下定義,只要求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角的表象即可。

學情分析:

「角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二年級的孩子雖然沒有形成角的概念,但能夠初步辨認現實生活中的很多角,對角有一些朦朧的認識。同時,學生繼續學習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如研究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以及立體圖形的特徵時也離不開角。因此,學習《角的初步知識》,既是實際生活的需要,也是學生後面學習幾何知識的需要。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會用尺子畫角。

2. 結合直觀操作活動,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並了解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3. 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對角形成正確的表象,知道角的各組成部分及名稱,並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難點:藉助操作活動,直觀體會角的大小與張口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基於經驗——初步認識「角」

【從平面圖形中引出「角」】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圖形王國里的三位好朋友,你還記得他們分別是什麼圖形嗎?

(課件依次呈現三角形和長方形和圓形)

生:三角形和長方形,圓形。

師:這些圖形中,有一個圖形和其他圖形不一樣,它是誰呢?說說你的理由,為什麼?

生:是圓,圓沒有 角!

師:其他同學同意嗎?大家都關注到了圖形上的角,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研究和認識「角」(板書),為了方便我們研究,老師把這些角從圖形上取下來。

師:同學們,請看!這么多角!長得都一模一樣嗎?(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是「角」,說明它們肯定有——相同的地方。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先自己仔細觀察,再把你的發現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師:好,誰來說一說你的發現?

生:都有一個尖尖的地方(點)。

師:噢!都有一個尖尖的點,你來指一指這個角尖尖的點。其他同學發現了嗎?

師:我們把尖尖的點叫做頂點,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啊?(板書:一個) 角中除了尖尖的頂點之外還有什麼?

生:還有兩條線——(追問:兩條怎樣的線?)板書:直直的線——邊(2條)

師:通過剛剛的觀察發現,一個角有哪些部分組成?(一個尖尖的頂點,兩條直直的邊)

㈢ 評判某教學設計的角度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使用量角器,按指定的度數正確地畫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3、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掌握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的方法。
2、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教學難點:畫不是整十刻度的角。
教學准備:量角器、三角板
設計思路:
通過回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勵學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還能幫助我們准確地畫角,你們願意試試嗎?自然地過渡到今天的知識點。之後給學生寬松的環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邊畫邊說基本步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1、誰能回憶起我們昨天學了哪些知識?
(1)角的分類。
(2)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
2、這節你最想學習有關角的什麼知識?揭示課題:畫角
二、探究新知:
1、 畫一個80度的角。
(1) 今天我們要畫一個80度的角,你認為量角與畫角有聯系嗎?(畫角與量角是相對應的)
(2)教師示範:畫80度的角。(教師邊畫邊對應講步驟)
a.點頂點。
b.畫其中一條邊。
c.確定另一條邊 另一條邊如何確定?自學書本:p58頁
2、學生操作,指導畫角。
(1)教師巡視,同時請一個學生上來畫。
(2)教師總結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
①畫一條射線,中心點對准射線的端點,0刻度線對准射線(兩合);
②對准量角器相應的刻度點一點(一看);
③把點和射線端點連接,然後標出角的度數。
3.能不能畫一個與剛才所畫的角的位置不同的角。
三、合理運用:
1、在生活區中其實我們能用各種方法確定許多角的度數:
a.用一副三角板。
先請說說這幅三角板中每一個角的度數。
怎樣拼成75度角。 135度、120度、75度、15度呢?
b.用折紙法:
能折出45度的角嗎?135度呢?
2、 哪種方法更方便、更常用?畫什麼度數的角使用三角尺方便?
3、練一練:
⑴畫出60度的角三個,要求是三個方向都不相同。
⑵畫兩個銳角,使其中一個角的度數是另一個角的2倍。
⑶小芳要畫一個15度的角,但她只有兩塊三角板,怎樣利用兩快三角板畫15度的角呢?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怎樣畫角,你能想出幾種畫角的方法?

㈣ 課堂評價及建議

1、數學課堂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斷實現預定發展目標。在人文精神的指導下,關注學生的尊嚴和感受,注重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 2、課堂評價的內容及方法應多元化。評價要促進被評價者全面發展和進步,就要求評價內容和標準的多元化,要求評價者尊重被評價者的個體差異,用積極的眼光,從多個角度或方面區審視被評價者,既要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搜集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又要關注學生獲取新知的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發展。要充分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使其體驗成功的樂趣,讓其在自尊、自信中不斷發展。數學課堂評價的方法也要實現多元化。評價者要在實踐中開發和使用觀察、成長記錄袋、表現性評價等多種科學有效、簡便易行的評價方法。但必須注意的是,無論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使用者必須明確評價的目的,注意評價方法的適用范圍,重視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便更好地發揮各種評價方法的優勢。 3、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過程,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學生的發展要經歷一個過程,所以促使其發展也要經歷一個過程。發展性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關注發展變化的過程,注重在發展過程中多次、及時、動態地實施評價,把動態的評價與靜態的評價、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發展性評價強調收集並保存表明評價對象發展狀況的材料,對這些資料的呈現和分析,能夠形成對評價對象發展變化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對其優勢和不足給予激勵和提供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4、重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和主體地位,注重評價對象的自我評價和反思。從實際情況來看,只有評價對象對自己才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發展過程和心理感受,而且只有評價對象充分認識到他人評價意見的合理性,接受和內化了他人的評價意見,才能使評價真正發揮其促進成長的作用。因為僅靠自我評價或者僅靠他人評價,都有其局限性。只有把多主體的意見綜合起來,在溝通和協商的基礎上達成評價意見,才能取得最佳的評價效果。遵循的基本原則:1、可行性、可操作性原則。評價方法和評價工具的制定要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 以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評價理論為依據,要合符教育規律、教學原理、學科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本校實際,能為全體評價者和被評價者所接受。另一方面,在評價方法和評價工具的實施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採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和程序,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2、全面性、多元化原則。 評價要做到全面性,全面評價的內容有三層含義。第一,被評對象的全員性,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是只面向少數優秀個體或較差個體;第二,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確性,要求對於能反映師生個體的質的特性進行全面的准確的評價;第三,參與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盡可能地擴大評價信息的來源渠道,使評價信息更加充分,評價手段更加科學化,評價結論更加公正、客觀。3、開放性、民主化原則。 首先是評價過程要開放。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新變化,要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貫穿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而不要孤立於學習活動之外。 其次,是評價內容要開放。教師要設計一些真實性或情境性的問題與活動,然後細心觀察、考查學生獲得答案的過程、方法,從而對學生活動中表現出的思維、體驗、創造性、靈敏度等隱性的因素進行評價。民主化原則要求評價過程中增加透明度,讓參加評價的評價者和評價對象明白評價的目標、標准、方法、程序、要求,以調動各方面的參與積極性,並在評價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提高。4、面向全體、關注差異原則。 面向全體,關注差異,是當前評價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發揮評價發展性功能的需要。由於環境、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認知能力、性格特徵、學習習慣都是千差萬別的,如果我們的教育不能正視這種客觀存在的差異,以一個統一的標准來衡量存在著千差萬別、豐富多彩、個性紛呈的學生,將會使部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嚴重受挫。因此,我們的評價應承認學生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實施分層評價。不同年級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在評價組織方式上要有不同的安排;同一年級的學生也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在評價內容難度、評價方法、評價結果呈現與反饋等方面都可以有靈活的處理;同一學生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也不一樣,時起時伏,要關注其閃光點、亮點、前進點,要用發展的眼光、可持續發展的態度來評價學生。 要關注學生的個體處境和需要,因人而異,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有個性發展優勢的,宜給予積極評價,使其多方面潛能得以發揮;對於某些方面素質處於弱勢的,要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其主動參與評價,而不是消極適應。要了解學生現有發展水平,引導學生自律學習,使其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要注重從發展、變化、進步的角度評價學生。5、發展性、自主性原則。 評價的目的在於幫助教師認識教學過程中的症結,幫助教師提高,幫助學生成長。評為不評,不評為評,評為再評。自主評價,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在過去的評價中,常常是老師以成人的標准去衡量學生,以教師為主體去評價學生,使學生失去了自主評價權。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但要開展自我評價,還要去評價別人,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他們的特長,這有助於學生增強自我管理能力,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賞識自我,超越自我。

㈤ 如何看待"評價"與"反思"在教學設計中的地位

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我國全面、廣泛、深入地展開,此次課程改革從課程理論到課程標准,從課程內容到課程實施,從課程 管理到課程評價,都進行了深刻的變革。課程評價改革既是此次課程 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改革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是實施新 課程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評價也是課程評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 搞好課堂教學評價,對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乃至課程改革都具有 重要的導向和推動作用。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引導教師更新 觀念,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課堂教學行為,使新課程的改革目標真正 得以落實。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是關繫到新 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自2003 年秋實施新課程以來,我校教師雖然 對課堂評價藝術做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原有的課堂評價弊端還嚴 重存在:如習慣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做出主觀的、終結性的評判, 評價方式片面、評價主體單一等等。這種現象將嚴重阻礙新課程改革 的進程,甚至會壓抑學會的個性,扼殺學生的創造力。 1、課堂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 善自我,不斷實現預定發展目標。在人文精神的指導下,關注學生的 尊嚴和感受,注重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 2、教學設計評價的內容及方法應多元化。評價要促進被評價者 全面發展和進步,就要求評價內容和標準的多元化,要求評價者尊重 被評價者的個體差異,用積極的眼光,從多個角度或方面區審視被評 價者,既要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搜集信息與處理信息的 能力,又要關注學生獲取新知的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 面的發展。要充分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使其體驗成功的樂趣,讓 其在自尊、自信中不斷發展。數學課堂評價的方法也要實現多元化。 評價者要在實踐中開發和使用觀察、成長記錄袋、表現性評價等多種 科學有效、簡便易行的評價方法。但必須注意的是,無論是用什麼樣 的方法,使用者必須明確評價的目的,注意評價方法的適用范圍,重 視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便更好地發揮各種評價方法的優勢。 3、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過程, 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因為學生的發展要經歷 一個過程,所以促使其發展也要經歷一個過程。發展性評價不僅要注 重結果,更關注發展變化的過程,注重在發展過程中多次、及時、動 態地實施評價,把動態的評價與靜態的評價、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 價有機地結合起來。發展性評價強調收集並保存表明評價對象發展狀 況的材料,對這些資料的呈現和分析,能夠形成對評價對象發展變化 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對其優勢和不足給予激勵和提供具體的、有針 對性的改進建議。 4、重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和主體地位,注重評價對象的 自我評價和反思。從實際情況來看,只有評價對象對自己才有最全面 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發展過程和心理感受,而且只有評價對象 充分認識到他人評價意見的合理性,接受和內化了他人的評價意見, 才能使評價真正發揮其促進成長的作用。因為僅靠自我評價或者僅靠 他人評價,都有其局限性。只有把多主體的意見綜合起來,在溝通和 協商的基礎上達成評價意見,才能取得最佳的評價效果。

㈥ 小學數學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評價

小學數學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評價 《三角形內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類之後的一個內容。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它有助於學生理解三角形三個內角之間的關系,也是學生下一步學習三角函數的基礎。通過前面的教學,大多數學生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是知道的,但都沒有仔細研究過。學生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對教師來說,要展開教學還是有困難的。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在整堂課中有所收獲呢?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讓學生經過操作、驗證等一系列活動,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從而習得知識,並得以鞏固。
一、認識內角
通過回憶舊知,引出鈍角三角形,讓學生指鈍角,接著說另外二個角為銳角,
教師接著引出這三個角叫做這個鈍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並畫上相應的角的符號。師接著呈現直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讓學生找內角,讓內角這一概念得到鞏固。應該說在這個過程中,內角這個概念是落實得比較到位的,學生也能很快領悟到每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分別是什麼。
二、認識並猜測內角和
通過讓學生觀察,猜測哪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相加的和最大?通過這一問題,既引出了內角和,也拋出了猜測。在這個問題拋出之後,我們做了各種各樣的預設。在課上,問題一拋下去,學生都說是一樣的,是180度。面對這樣的起點,我就接著問學生一個問題,你是怎麼知道的?有的學生回答得支支吾吾,也有的學生說因為三角板上有過的,相加的和是180度。這個回答也是在我預設之內的,學生對三角形的內角和接觸最多的就是從三角板上獲得的,所以當學生有了這樣的回答之後。我就說,同學們,看一看我們的三角板,你發現它們都是……(直角三角形)那鈍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呢?你們仔細研究過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從而引出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三、動手測量,驗證猜測
在這個過程中,我分了二個層次,第一:學生量教師給的三種類型的三角形。
第二: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進行驗證。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普遍的過程。這是動手操作的過程。學生在這個環節這里花的時間比較多,我自己覺得課上得有點拖,也有點沉悶。但在這一過程中,我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很多學生是運用180度這個結論來量的。比如說他先量了二個角,最後一個角就不量了,直接用180度減去前面二個角,就是第三個角。我想如果這樣的話就失去了測量的意義了。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多同學都說他們測量的結果是180度,導致另外一些不是180度的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我想面對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在交流反饋的時候,再多加一個環節,問你量出來的三個角分別是幾度,內角和是幾度,這樣是不是會減少一些這樣的問題。
四、通過剪剪拼拼,再次驗證
這一環節,我選擇了直接告訴學生,剪下三個角來拼一拼,看看有什麼發現。
如果我選用拋問題的方法,可能會出現一些亮點。當然這也只是一小部分學生而已,其實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在我電腦演示了剪與拼的過程之後,再讓學生自己任意剪一剪、拼一拼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學生是不會拼的,不知道三個角該怎樣放。我想在這個過程中,我在電腦演示的時候,如果再多加引導一下的話,可能在操作的過程中,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進來。
整堂課下來,自己也覺得上得很沉悶,由於操作活動比較多,學生的注意力也不是非常集中,當然這和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如准備不充分,心裡緊張,課堂氣氛沒能調節得很好等等眾多原因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有幸聽了眾多教師對我的評價,使我受益匪淺。反思在自己的課中,我覺得雖然驗證的過程很嚴密,從特殊到普遍這樣一個過程,但是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特別少,學生只是進行一些操作。評課教師指出,通過對直角三角形的驗證,繼而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對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進行驗證,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一下子體現了出來。在驗證的過程中,也就是方法的運用。總而言之,在上課的過程中,給了我一次學習的過程,在教案設計時,該怎麼樣把每一個環節落實到位,怎麼樣說好每一句話,預設好每一個環節。在聽取各位教師的評課的過程中,讓我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當然,更重要的是離不開執教者對教材的深入理解。在此,我衷心感謝全組數學教師對我中肯的評價,感謝他們對我的直言不諱,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使我能夠在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與學生共同去探討,去發現,去學習。(自己改改吧!)

㈦ 怎麼評價教學設計案例

一、教學案例的基本特徵
教學案例指包含著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景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從總體上看,教學案例應具備以下特徵:
1.典型性
講述的是一個故事、事例,有相對完整的情節,能反映出事件發生的特定背景;敘述要具體、特殊,反映了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同時,這些活動與過程能夠體現教育的內在規律,體現教學設計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範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
指教學案例本身具有現實意義、借鑒作用和理論探討的價值,可以正面獲得經驗或反面獲得教訓,能提煉出某些理論或觀點。
3.啟發性
指教學案例本身生動有趣,能提出問題,能引發思考,能產生觀念上的不平衡。
教學案例可以是一個片斷、一個情節,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學案例實際上就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自我敘述,敘述他自己的教育活動方式,他對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長經歷,其豐富感人的材料和富於動態的描述必定給抽象的教育教學理論以生命和血肉,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生動的註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麼「嚴謹」,但其形式要簡潔,主題要明確、集中。
二、如何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
教學案例分析就是通過一個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感受和分析,學習、領會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提高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對教學工作進行分析評價的能力。對教師而言,教學案例分析要重在「分析」,力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虛實並重,小中見大」。
1.分析教學案例中的理論要素
教師要注重從教學案例中分析出理論觀點,要認真研究哪些教學行為體現了怎樣的教師觀、質量觀、學生觀,哪些教學行為注重了從認知的角度或從知識結構的角度去展開教學。要把教師課堂教學的經驗、行為提升到「說清其理論依據」的層面上,從中學習和體驗從教學實踐經驗「如何上升」為教育理論的過程,促進教師從經驗到理論的升華,從自發的行為轉變為自覺的行動。
2.分析教學案例對教學的啟示
教師要注重從教學案例情景中歸納出問題並進行分析,分析要著重於其對教學的啟示,即有何成功之處,閃光點是什麼;不足又在哪裡,問題的根源又是什麼?使得在今後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有效地運用這種逐步培養起來的思維方法來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要關注案例中教師的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脈絡,而不僅僅是獲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規則。
3.提出對案例中教學工作的改進意見
分析只是一種手段、一種過程,其目的在於通過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因此,教師要對案例中的教學設計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教師獨到的改進意見,這應該成為教學案例分析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教師一旦將這種認識表達出來,可以增進教師的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的更新,又是教師改進教育教學觀念和教育教學方式的基礎,並以此達到理解這些教學案例背後更為深遠的教育教學意義的目的。
堅持撰寫教學案例分析,堅持長期的學習、積累,不僅能厚實教師的專業基礎,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記載,對今後教師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學風格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也是造就專家型教師的一個重要途徑。

㈧ 初中教學評價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一、傳統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弊端和局限
(一)「是否完成認知目標」限制了教師對學生認知能力以外的其他發展的關注。在傳統的教學評價標准中,教師是否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更確切地說是這節課的認知目標,是作為一節好課的很重要的指標。的確,完成認知目標是教師在組織教學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務。有時候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很多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問有答,或討論或交流,教師將課堂組織得「熱鬧非凡」,將學生調動得「興趣盎然」,但檢測學生實際掌握知識和形成能力的情況卻並不理想。原因就在於教師在備課時,未抓住完成該教學目標的關鍵條件。像這樣未完成預定認知
目標的課顯然不能稱得上是一節好課。但如果為了完成認知目標,而抹殺學生的創造性,忽視學生的情感的課也不能視為一節好課。認知性任務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師不應只關注知識的有效傳遞,而不考慮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不僅包括認知的發展,也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包括各種能力的發展以及個性的發展。學生的想法中也許蘊涵著創造性的火花,也許是對知識更深刻的理解,可是教師不願意在這上面花時間,因為怕影響教學進度,完不成認知目標。
(二)「絲絲入扣」的教學設計嚴重束縛了教學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傳統的評課標准,往往強調教學進程要安排合理,教學環節井井有條。許多觀摩課,教師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課,就是怕評委們說自己設計的課「漏洞百出」,說自己水平低。教師期望的是學生
按教案設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導學生得出預定答案。整個教學過程就像上緊了發條的鍾表一樣,什麼時間講授,什麼時間提問,給學生多少時間回答問題等都設計得「絲絲入扣」,結果往往是把一節好課上成了表演課,演員就是教師,或者說主角是教師,學生則是配角,是觀眾。教師對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情況常常採取迴避的處理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看不到教師的隨機應變,看不到對學生思維出現阻礙時的點撥。教學過程好似一杯淡而無味的水,觀後不是讓人拍案叫絕,為之喝彩,而是讓人覺得索然無味,無任何收益。因此,我們說教學「貴在得法」,就體現在教師如何作好學生學習和探究的促進者、啟發者、指導者和合作者。
(三)「樣樣俱全」的所謂優秀課常常使教學忽略學生學習中的實際需要。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可以說十分完備,而且每一項指標幾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諸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進程安排合理」、「課堂提問精煉」、「多媒體運用恰當」、「板書設計美觀」、「教態自然」、「語言流暢」等等。結果我們會發現,許多觀摩課中的不少環節就是為迎合評課標准而設計的。但是我們的教師有沒有想過,課堂教學既然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就必須圍繞學生在學習中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如果為了把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在黑板上即使板書並不那麼美觀,甚至讓學生參與板書,又何嘗不可呢?相反,如果讓所謂的多媒體限制了學生的理解,讓所謂的板書限制了學生的理解,那才是一堂既可悲又失敗的課。傳統的評價標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使得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種好的、值得倡導的課堂教學究竟應該是怎樣的,或者說一堂好課的評價標准應該包含哪些方面?為此我們研究了課堂教學的科學評價問題。

㈨ 角的度量評價意見

四年級數學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角的度量」是在認識了角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用量角器度量角的角的大小。因為這部分內容數學概念多,知識點多,比較繁瑣,在以前的學習中出現的較少,操作的要求比較高。其中量角器的中心與三角形的頂點重合,0度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以及讀數是看內圈的刻度還是外圈的刻度都是本節課的重難點。

本節課主要包括以下知識點:認識角的測量工具量角器,即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即度,學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在兩個地方學生理解掌握的比較困難:一是量角器的擺放,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為突出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我在設計教案時,凸顯出以下特點:

一、在活動中感受知識,建構新知

首先我出示了一個三角形,一方面復習角的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好基礎,另一方面順其自然的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即度量角的大小,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起積極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更喜歡自己動手操作,發現,而不是僅僅用耳朵聽聽,這樣的印象與體會才會更加深刻。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在認識量角器的環節中,我放手讓學生先自己思考,再與同桌合作,自主探究量角器的相關知識,通過交流知道量角器的相關知識。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尊重學生的想法,多巡視,與學生一起發現,討論。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整個課堂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比如知識介紹的不夠充分致學生在操作時頻犯錯誤,拖延了課堂。除此以外,由於本身的教室技能還不夠成熟,對學生的反饋評價不夠及時與准確。我需要不斷地反思中再學習再實踐,在反思中成長起來。

四年級數學角的度量教學反思二
「角的度量」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之上,學慣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度量》教學反思。因為這部分內容數學概念多,知識盲點多,幾乎沒有舊知識作鋪墊,操作程序復雜:頂點和中心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看另一邊在量角器上的刻度,還要分清內外刻度。所以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對於動作不夠協調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是個難點。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本課教學中,我給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觀察、動手實踐,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中交流的機會。首先,讓學生回憶測量線段的長短、物體質量分別需要什麼工具?角的大小用什麼測量?這樣引起學生產生探究的慾望,激活學生思維的有效問題。

閱讀全文

與角的認識教學評價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