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講述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具體方法1-編寫教案2教學過程
《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方向》教學設計 江西省泰和縣第二中學尹傳湖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及實質。
2.能運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解答有關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體驗楞次定律實驗探究過程。
2.培養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觀察的能力和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歸納、概括、表述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科學家對規律的研究過程,學習他們對工作嚴肅認真不怕困難的科學態度。
2.學會欣賞楞次定律的簡潔美。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發現以感應電流的磁場作為「中介」來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2.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及實質。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發現以感應電流的磁場作為「中介」來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2.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及實質。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控制變數法、利用「中介」研究或表述問題的方法、比較總結法、分組學習法。
【教學器材】
1.教師實驗:鋁管兩根(1米)、強磁性球、鐵球、條形磁鐵、電池、靈敏電流計、原線圈、可拆變壓器、鋁環、楞次定律演示儀等。
2.學生實驗:靈敏電流計、原線圈、條形磁鐵、電池、導線等。
3.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入課題
[教師展示情景]:(引入課題實驗──三個對比實驗)
1.對比實驗一:強磁性球和鐵球從同一高度同時自由釋放。
2.對比實驗二: 強磁性球和鐵球分別通過甲、乙鋁管從同一高度同時自由釋放。
3.對比實驗三: 強磁性球和鐵球分別通過乙、甲鋁管從同一高度同時自由釋放。
[學生思考回答]:
強磁性球和鐵球是不是同時落地?
對比實驗一中兩球同時落地;對比實驗二、三中兩球不是同時落地。
[教師啟發引導]:
1.強磁性球和鐵球為什麼通過鋁管後不是同時落地?
(我們先來學習第四章第三節楞次定律)
二、重溫實驗,提出問題
[教師展示情景]:(復習引入實驗)
[學生思考回答]:
1.注意觀察靈敏電流表指針是否偏轉?向哪邊偏轉
偏轉;向左、向右。
2.靈敏電流表指針偏轉說明什麼?偏轉方向不同說明什麼?
線圈中產生的感應電流;感應電流方向會改變。
3.感應電流方向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三、對比實驗,合理猜想
[教師展示情景]:(二個對比實驗)
對比實驗一:如圖(4)所示,N極插入和N極抽出。
對比實驗二:如圖(5)所示,N極插入和S極插入。
[學生思考猜想]:
1.猜想感應電流的方向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A.感應電流的方向可能跟磁通量的變化有關;
B.感應電流的方向可能跟原磁場的方向有關;
[教師啟發引導]:
1.感應電流的方向可能跟原磁場的方向、磁通量的變化有關。
2.下面我們通過實驗,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跟磁通量的變化、原磁場的方向的關系。
四、實驗探究,歸納概括
實驗目的:
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磁通量的變化及原磁場的方向的關系即感應電流的方向遵循什麼規律?
思考討論:
1.條形磁鐵與線圈間的相對運動有幾種可能?
2.為了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通量的變化、原磁場的方向的關系在物理學中通常採用什麼方法?
控制變數法
探究方案:
順次控制:(1)磁通量的變化 (2)原磁場的方向 (3)感應電流的方向
相對運動原磁通量的變化
原磁場的方向
感應電流的方向(俯視圖)
實驗前確定:
1.指針偏轉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的關系:
指針右偏——電流從正接線柱流進靈敏電流表;
指針左偏——電流從負接線柱流進靈敏電流表。
2.然後「順藤摸瓜」確定線圈中的感應電流的方向。
實驗步驟:
1.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與電流的方向的關系。
2.根據磁通量的變化分成磁通量的增加和磁通量的減少兩大類進行實驗。
3.分組實驗、記錄結果。
4.教師引領學生填寫表格。
分組探究:
收集數據:
尋求「中介」歸納規律:
(讓學生感受科學家嚴肅認真、不怕困難的科學態度)
1.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什麼?
歸納概括、形成結論:
當原磁通量變化時,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磁通量變化
五、楞次定律
1.內容:感應電流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2.因果關系:
因:磁通量的變化。
果:感應電流的磁場的產生。
3.「阻礙」的含義:
(1)誰在阻礙?
感應電流的磁場。
(2)阻礙什麼?
原磁通量的變化。
(3)如何阻礙?
當磁通量增加時,阻礙磁通量增加;
當磁通量減少時,阻礙磁通量減少。
(4)為何阻礙?(實驗引導)
克服電磁力做功, 能轉化及守恆的必然結果。
(5)能否阻止?(實驗引導)
延緩了增加和減少磁通量的時間。
能否阻止後面再回答。
六、實驗檢驗、評估結論
跳環實驗:
合上開關瞬間,會看到什麼現象?
1)預測:
豎直向上跳起。(由楞次定律預測)
(2)驗證:
豎直向上跳起。
七、楞次定律的應用:
例題:法拉第最初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如圖P11圖4.3-3所示。軟鐵環上繞有M、N兩個線圈,當M線圈電路中的開關斷開的瞬間,線圈N中的感應電流沿什麼方向?
目的:1.歸納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步驟:
研究對象(線圈N)
穿過線圈原磁場方向
磁通量的變化(減少)
感應電流磁場的方向
感應電流的方向
2.歸納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方框圖:
八、練習:
如圖所示,線圈與螺線管共軸,要想在環中得到如圖所示方向的感應電流,以下和方法中可行的是( )
A.S閉合瞬間;
B.S斷開瞬間;
C.S閉合後,滑片P向右移動;
D.S閉合後,滑片P向左移動。
九、呼應開頭、結束新課
1.是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了磁性球的下落。(引導學生回答)
2.演示磁性球下落過程,啟發學生思考鋁管能否阻止磁性球下落。
感應電流的磁場不能阻止磁性球下落。(回答預留問題)
❷ 怎樣產生感應電流》教案
《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是高中物理新課程(選修3-2)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揭示了磁和電的內在聯系,是電磁學的核心內容之一、過程和方法 (1)體會科學探索的過程特徵。 2。 三,在整個高中物理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探究實驗。 四,同時也體現了教材對學生人文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熏陶,通過探究實驗的方法歸納出了「磁生電」的規律; (4)能說出電磁感應現象中的能量轉化特點、協作交流等學習方法、操作; (2)能根據實驗事實歸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楞次定律和交變電流產生的基礎,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知識和技能 (1)知道什麼是電磁感應現象: 1,歸納概括出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結合教材,最後終於發現電磁感應規律的物理學史料的介紹,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學情分析 學生對閉合電路的部分導線切割磁感線能產生電流,針對所教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 教材中對法拉第堅信磁能生電、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本節的具體要求,但在空間想像,從而解決問題得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的結論,領悟科學思維方法,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是學生今後學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因此,是一個很好的德育切入點、問題本質的分析等方面還較為薄弱,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認識,再設計學生探究實驗,並歷經十年的不懈努力,這樣的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最後總結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對現象進行分析歸納。 在教材的編排上本節從初中知識點閉合電路的部分導線切割磁感線產生電流入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3)會運用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判斷具體實例中有無感應電流、產生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本著使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概括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探究
❸ 怎樣產生感應電流教案
《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是高中物理新課程(選修3-2)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是電磁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整個高中物理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本節內容揭示了磁和電的內在聯系,通過探究實驗的方法歸納出了「磁生電」的規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學生今後學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和交變電流產生的基礎。
在教材的編排上本節從初中知識點閉合電路的部分導線切割磁感線產生電流入手,再設計學生探究實驗,對現象進行分析歸納,最後總結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這樣的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材中對法拉第堅信磁能生電,並歷經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後終於發現電磁感應規律的物理學史料的介紹,是一個很好的德育切入點,同時也體現了教材對學生人文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熏陶。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閉合電路的部分導線切割磁感線能產生電流,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認識,但在空間想像、問題本質的分析等方面還較為薄弱。因此,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實驗、產生問題、協作交流等學習方法,從而解決問題得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的結論。
四、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本節的具體要求,針對所教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結合教材,本著使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知識和技能
(1)知道什麼是電磁感應現象;
(2)能根據實驗事實歸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3)會運用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判斷具體實例中有無感應電流;
(4)能說出電磁感應現象中的能量轉化特點。
2、過程和方法
(1)體會科學探索的過程特徵,領悟科學思維方法;
(2)通過實驗探究,歸納概括出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
❹ 科學探究怎樣產生感應電流教案
水力資源是一種再生能源。②發電成本低。水力發電只是利用水流所攜帶的能量,無需再消耗其他動力資源。③高效而靈活。水力發電的主要動力設備水輪發電機組,不僅效率較高而且啟動、操作靈活。④工程效益的綜合性。築壩攔水形成了水面遼闊的人工湖泊,控制了水流,因此興建水電站一般都兼有防洪、灌溉、航運、給水以及旅遊等多種效益。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現泥沙淤積、淹沒良田、森林、古跡等情況。⑤一次性投資大。
3. 核能發電
核能指原子核能,又稱原子能,是原子結構發生變化時放出的能量。目前,從實用來講,核能指的是一些重金屬元素鈾、鈈的原子核發生分裂反應(又稱裂變)或者輕元素氘、氚的原子核發生聚合反應(又稱聚變)時,所放出的巨大能量,前者稱為裂變能後者稱為聚變能。通常所說的核能是指受控核裂變鏈式反應產生的能量。
核能的特點是能量高度集中。1t鈾-235在裂變反應所放出的能量約等於1t標准煤在化學反應中所放出能量的240萬倍。據估算地球上已探明的易開採的鈾儲量,如果以快中子堆加以利用的話所提供的能量將大大超過全球可用的煤、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總和。
現在核能已成為一種大規模和集中利用的能源,可以替代煤、石油和天然氣,目前主要用於發電。
核能發電就是利用受控核裂變反應所釋放的熱能,將水加熱為蒸汽用蒸汽沖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從1954年原蘇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開始到1991年全球已有424座核電站在26個國家運行。總裝機容量達3.27億kW,發電量佔全世界的16%。核電發展比較領先的地區是那些缺乏煤、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水力資源的地區如法國、比利時、韓國、日本等。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遠離煤炭生產基地,電力需求增長快經濟發達發展核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和引進設備的大亞灣核電站已分別於1993年和1994年投入運行,結束了我國無核電的歷史。除核裂變發電外,為最終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正在研究熱核聚變發電。核聚變能在瞬間釋放巨大能量(如氫彈),1千克氘的熱值相當於4千克鈾235。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實現核聚變反應的人工控制。世界各國對此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三. 研究電磁感應現象。
(1)通過實驗研究電磁感應現象
實驗目的:探索磁能否生電,怎樣使磁生電。
根據實驗目的,本實驗應選擇哪些實驗器材?根據研究的對象,需要有磁體和導線;檢驗電路中是否有電流需要有電流表;控制電路必須有開關。 怎樣設計實驗?如何操作呢?
我們先做如下設想:電能生磁,反過來,我們可以把導體放在磁場里觀察是否產生電流。那麼導體應怎樣放在磁場中呢?是平放?豎放?斜放?導體在磁場中是靜止?還是運動?怎樣運動?磁場的強弱對實驗有沒有影響?所以我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探究電路:在馬蹄形磁鐵的兩個磁極之間懸掛一根導體ab,再把導體兩端跟電流表連接起來。下面我們依次對這幾種情況逐一進行實驗,探索在什麼條件下導體在磁場中產生電流。
操作與記錄的表格如圖所示。
上述實驗說明磁能生電。
是在當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左右或斜著運動時的條件下才產生磁生電現象的。仔細分析我們發現:左右、斜著運動時切割磁感線。上下運動或靜止時不切割磁感線,所以不產生感應電流。
實驗表明: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做感應電流。
電磁感應現象是英國的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的。他經過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才發現了這一現
象。這種熱愛科學。堅持探索真理的可貴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一現象的發現進一步揭示了電和磁之間的聯系,導致了發電機的發明,開辟了電的時代,所以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研究感應電流的方向
我們知道,電流是有方向的,那麼感應電流的方向是怎樣的呢?它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可以做下面的實驗。
保持上述實驗裝置不變,反復改變磁場方向或改變導體在磁場中的運動方向,通過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方向,我們發現:磁場方向、導體運動方向變化時,指針偏轉的方向也發生變化,即電流的方向也隨著變化。通過這一現象我們可以得出:導體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3)研究電磁感應現象中能的轉化
在電磁感應現象中,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是外力做了功,它消耗機械能,得到了電能。所以在電磁感應現象中實現了機械能向電能的轉化。
(4)理解電磁感應現象的注意事項
第一,要注意電路必須是「閉合」的,若不閉合,即使導體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運動,也不產生感應電流,只會在導體兩端產生感應電壓。
第二,要注意在磁場中的導體是電路的「一部分」,而不是電路的全部。若電路全都在磁場中,則情況比較復雜。如矩形線圈在磁場中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若讓該線圈在磁場中上下移動或水平移動,則線圈中不會產生感應電流。其中的道理已超出初中物理的范圍,高中時再去分析。
第三,要注意「切割磁感線」運動。如果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沿平行於磁感線的方向運動,則不產生感應電流。
【典型例題】
例1. 如圖所示,可以使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的情況是( ) A. 開關S斷開,導線ab豎直向下運動 B. 開關S閉合,導線ab豎直向上運動 C. 開關S斷開,導線ab從紙里向紙外運動 D. 開關S閉合,導線ab從紙外向紙里運動
分析:為使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電路中應有感應電流產生,這就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電路要閉合;二是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對照圖中裝置可知,A、B、C都錯。
答:D
例2. 如圖是研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感應電流方向與______有關的結論;比較甲、丙兩圖可以得出感生電流方向與______有關的結論。
分析:甲、乙、丙三幅圖中有不同之處:甲、乙兩圖中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方向相反,電表指針擺動方向也不同,說明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有關;甲、丙兩圖中磁極放置的方位不同,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方向相同,指針擺動方向相反說明感應電流的方向還與磁場方向有關。
答:應填「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
說明:對如圖甲所示裝置,若對調兩磁極的位置的同時改變導體的運動方向(與原來相反),請讀者思考一下電流表的指針將怎樣偏轉?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20分鍾)
一. 填充題
1. 要獲得電能,可採用各種途徑,如利用干電池、蓄電池能把_____能轉變成電能;硅光電池能把_____能轉變成電能;熱電偶能把_____能轉變成電能,線圈在磁鐵的磁極附近運動,能把_____能轉變成電能。
2. _____是人類第一次獲得的有實用價值的能提供持續電流的電源。 3. 丹麥物理學家_____首先發現了電流能產生磁場,而英國物理學家_____則發現了磁場能產生電流。
4. 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在_____中做_____的運動時,導體中產生_____電流,這種現象叫做_____現象,在這一過程中,_____能轉化為_____能。
5. 感生電流的方向與_______方向有關,還與______的方向有關。
二. 選擇題
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導線在磁場中運動就能產生感生電流
B.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就一定能產生感生電流
C.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應線的運動,一定能產生感生電流 D. 閉合線圈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應線的運動,一定能產生感生電流
2. 圖中,閉合線圈的一部分導線在磁場中運動,能產生感生電流的是( )
A. (a)圖和(b)圖 C. (a)圖和(d)圖
B. (a)圖和(c)圖 D. (c)圖和(d)圖
3. 下列現象中屬於電磁感應現象的是( ) A. 電流周圍產生磁場的現象 B. 導體在磁場中運動的現象 C. 磁場對電流產生力的作用
D. 閉合導體中產生感生電流的現象
【試題答案】
一、填空題:
1. 化學,太陽,內,機械 2. 伏打電池
3. 奧斯特,法拉第
4. 磁場,切割磁感應線,感生,電磁感應,機械,電 5. 導體切割磁感應線的運動,磁感應線
二、選擇題
1. C 2. B 3. D
❺ 感應電流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及實質。
2.能運用楞回次定律判斷感答應電流的方向,解答有關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體驗楞次定律實驗探究過程。
2.培養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觀察的能力和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歸納、概括、表述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科學家對規律的研究過程,學習他們對工作嚴肅認真不怕困難的科學態度。
2.學會欣賞楞次定律的簡潔美。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發現以感應電流的磁場作為「中介」來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2.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及實質。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發現以感應電流的磁場作為「中介」來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
2.理解楞次定律的內容及實質。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控制變數法、利用「中介」研究或表述問題的方法、比較總結法、分組學習法。
❻ 怎樣產生感應電流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積極響應新課標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在課堂中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產生新的疑問,驅使學生作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究,最後又讓學生帶著新的疑問走出課堂,以利於學生的課後學習發展。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和知識的建構過程,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在整個教學中力求做到以知識為載體,滲透對學生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科學精神的培育,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領悟研究問題的一般思維過程和方法,進而來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探究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是高中物理新課程(選修3-2)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是電磁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整個高中物理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本節內容揭示了磁和電的內在聯系,通過探究實驗的方法歸納出了「磁生電」的規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學生今後學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和交變電流產生的基礎。
在教材的編排上本節從初中知識點閉合電路的部分導線切割磁感線產生電流入手,再設計學生探究實驗,對現象進行分析歸納,最後總結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這樣的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材中對法拉第堅信磁能生電,並歷經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後終於發現電磁感應規律的物理學史料的介紹,是一個很好的德育切入點,同時也體現了教材對學生人文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熏陶。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閉合電路的部分導線切割磁感線能產生電流,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認識,但在空間想像、問題本質的分析等方面還較為薄弱。因此,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實驗、產生問題、協作交流等學習方法,從而解決問題得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的結論。
四、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本節的具體要求,針對所教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結合教材,本著使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知識和技能
(1)知道什麼是電磁感應現象;
(2)能根據實驗事實歸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3)會運用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判斷具體實例中有無感應電流;
(4)能說出電磁感應現象中的能量轉化特點。
2、過程和方法
(1)體會科學探索的過程特徵,領悟科學思維方法;
(2)通過實驗探究,歸納概括出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2)介紹法拉第不怕困難,頑強奮戰十年,終於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感受法拉第勇於探索科學真理的科學精神;
(3)通過對物理學中對稱美、簡潔美的介紹賞析,培養學生欣賞物理學中美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