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15 16:50:13

Ⅰ 根據大班語言《秋天的圖畫》從教師自身素質談有效課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遵循這一目標,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語文教材的編寫突現了這一特點,體現最為突出的是語文綜合性學習,那麼在課例中如何體現呢?今天吳老師為我們執教了《秋天的圖畫》一文,請大家談談這節課對你有什麼啟發?從這節課說開去,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說說你對學科整合及語文學習的綜合性的理解。
岳艾平:
今天,聽了吳老師執教的《秋天的圖畫》,給人最強烈的沖擊是語文學習的空間是無限廣闊的,只要賦予了孩子們學習的自由,他們就會插上飛翔的翅膀,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整節課吳老師以學生為主,用活動的形式展開,設計了唱秋、說秋、賞秋、品秋、畫秋、贊秋、展秋等活動,活動使語文學習成為跨學科的綜合,多種學習方式的綜合。在活動中,音樂、美術、自然等學科走進了語文課,為學生學習生字、練習朗讀服務,為語文學習增添趣味。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讓孩子們始終興趣盎然,小組交流收集到的詞,小組里說自己的詩、自己思考、自主識字、同桌互讀、教師引讀等形式讓孩子們通過多種渠道在學習語文。教師則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師生在寬松的環境中對話,孩子們顯露出天真、自然、童真童趣的情境讓人回味無窮。
聽完這節課,我回過頭來看自己平時的教學,覺得自己的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還體現的不夠。因為我總不放心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擔心他們掌握不了課本上的知識。現在看來,六年級的學生也還是孩子,他們也需要在民主的討論、愉快的合作中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我應該營造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讀書、討論,盡情地表現他們的喜怒哀樂,傾吐他們的心聲,使他們的想像飛起來,思維動起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總之,我的觀點是,語文學習是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一種活動,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尋求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策略,賦予他們學習的自由,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全面的提高。
主持人(劉雄利):
感謝岳老師精彩的開篇。她的謙遜讓她能由此及彼,反思自己的教學,在反思中總結經驗教訓,提高實踐能力,生成教育智慧,我想,岳老師的反思一定會促進她的成長。
語文是一門基礎的綜合性學科,以學生為主體,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我們應該長期堅持的。那麼,吳老師今天的課是怎樣滲透學科整合的呢?
張會琴:
作為一名科學課老師,今天參加語文組關於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學科滲透的研討,使我受益匪淺。我感到我並不是孤立無援的,在座眾多的同行都是我的支持者。因為我們都已經認識到,要全面發展學生素質,各學科教師必須形成合力,在本學科的教學中兼顧其他學科知識的滲透。吳老師今天在上課中就注意到了在課堂向學生滲透自然科學知識。學生讀到「它們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說——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時,有個學生提問了:「老師,大雁為什麼排成一個『人』字?」吳老師沒有急於回答,而是用一年級學過的謎語啟發學生:「不識字,把字排,秋天去,春天來。」你們還見過大雁排成什麼字?」學生一下子記起來了,「還排成『一』字!」「大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是為了在飛翔中減少空氣的阻力。」吳老師的一句話猶如畫龍點睛,把這一個科學知識巧妙地傳授給了學生,相信在學生心中會產生另一個疑問:為什麼排成「人」字或「一」字能減少阻力呢?我想,這該是我用實驗來引導孩子的探究的了。在這一課中吳老師滲透自然科學知識還有一處。老師讓孩子們表達對秋的喜愛之情,有的孩子說撿落葉做書簽。此時吳老師提醒他:最好找本厚書,別忘了夾幾天就把樹葉換個頁碼夾,相信你的書簽會做得很漂亮。
在語文課中滲透科學知識的課文還有很多,僅在這一冊中就有《植物媽媽有辦法》、《風娃娃》、《坐井觀天》、《活化石》、《回聲》、《三隻白鶴》、《我是什麼》、《太空生活趣事多》、《農業的變化真大》等課文,從編者的意圖來看,語文教材本身就是整合的,在語文課程中滲透科學知識,能使學生科學地對待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培養他們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度,對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慾望,在生活中養成重事實、講科學的良好品性。今天,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語文的綜合性太強了,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真算得上一部網路全書,太了不起了。
主持人(劉雄利):
張老師太誇獎語文教師了,我代表全體語文教師謝謝你。語文課中能滲透科學知識,在科學課中又何嘗不能滲透語文學習呢?科學課培養孩子的強烈的好奇心、細致的觀察習慣等,都是語文課上孩子們所最需要的呀!只有我們所有學科的老師都樹立學科綜合的觀念,以往的分科主義現象才會逐漸消失,學生的整體素質才會提高。
李梅霞:
我是一名美術教師。翻開小學語文課本,我覺得其中很多課文本身就是一幅幅精美的圖畫。《秋天的圖畫》不就是一幅很美的秋景圖嗎?吳老師在把握課文時注重了用色彩鮮明的畫面向學生展示秋天的美,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引導學生感受秋天的美,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描繪秋天的美,並通過繪畫這種美術手段讓學生表達對秋的喜愛。像吳老師這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學生如果有一雙會審美的眼睛,就一定會對像《秋天的圖畫》、《青海湖,夢幻般的湖》、《西湖的「綠」》這類寫景狀物的文章有獨特的感受;學生如果有一顆會感受真善美的心靈,就一定會對《草船借箭》、《詹天佑》、《豐碑》、《軍神》中的人物有深刻的印象,使這些人物成為學生成長的楷模。所以,我認為審美教育貫穿於語文教學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能力和智力發展,讓語文課給學生情感美的滋養、藝術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母語的感情,使他們逐步發展健康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陶冶學生美好的情操。
作為一名藝術課程老師,我認為審美情感不僅僅是情感,它還包括對美的認識、評價和判斷。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對某些真善美和假丑惡還難以鑒別,而教師的責任就在於引導,語文老師就要從課文內容入手,品讀分析,探索人物內心世界,感受人物精神境界;還能直接把課本中描繪的景物用學生喜愛的方式——繪畫表現出來。在語文課中滲透美育,有課文內容作憑借,這是美術課所不能替代的,以審美的觀點去引導學生欣賞課文,喚起學生情感,獲得感知、認識、判斷的能力,這是思想道德課程不能替代的。所以,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科整合是切合學生素質發展要求的。
借今天的機會,我呼籲大家:教會學生審美吧!讓學生沐浴在真善美的光芒中,讓這光芒照亮每個孩子的心靈!
主持人(劉雄利):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各科學習是相互聯系的,過多地強調學科本位,人為地割裂知識的多種聯系,不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各學科之間的滲透性越來越強,學科綜合化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她的綜合性難道就是與其它學科簡單的綜合嗎?
袁慶榮:
當然不僅僅是把語文和其它學科簡單聯系。本次語文課程改革倡導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內涵十分豐富,它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就是在生活中運用語文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由此可見語文素養是整合的、能促進學生各方面和諧發展的語文素質。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本次課改試用的語文教材是以整合的觀念出現的,如《秋天的圖畫》這一課就是這樣的。在教學時怎樣體現教材的這種整合,讓教材從多角度,以多面孔出現在學生面前?這就要求我們巧用教材、創新教材,實現對學習目標的整合。吳老師今天對學習目標的整合就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8個會認的字與8個會寫的字的學習是知識目標之一,激發學生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對勤勞人們的贊美是情感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把這些目標很好地揉合起來。如識字時非常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朗讀時隨時激發學生對秋的感情,悟讀、品讀貫穿始終。教學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如踏雪無痕、自然流暢,於無心處見有心。聯系自己平時的教學,我覺得在教學中體現教材的綜合性,除了像吳老師這樣以教材為依託,把學習目標整合起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還必須把語文與更廣闊的自然和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如教學《菜園里》這一課,我利用學校周圍都是菜地,孩子們大多是菜農孩子的優勢,把學生領進蔬菜大棚和菜地去親身感受菜園的無限風光,同時通過摸、看、聞、摘、挖等形式了解不同蔬菜的特點。回到課堂後,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變得十分簡單了,熟練地朗讀又使識字變得輕松。體現語文學習的綜合性,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習慣,語文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這是他們理解課文的源泉。像吳老師讓學生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學生有的用一首詩來表達,有的撿落葉做書簽。試想,學生如果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他們能用這種方式嗎?所以,整合課程資源,展現語文學習的綜合性,重視學生已有經驗與知識儲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主持人(劉雄利):
語文學科有其本身的特點,語文教學也有其可遵循的規律。袁老師的話啟示我們:整合三維目標,以教材為依託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我們還應該把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廣闊的自然作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途徑之一。其他教師對此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周梅:
聽了吳老師執教的《秋天的圖畫》,我感受很深,最值得我借鑒的是吳老師在課堂上很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包羅萬象、龐雜多樣,學生一旦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就無法領略語文的多彩。課程標准關於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有「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識字、寫字中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可見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要採取多種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視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在這節課上,吳老師時時處處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的教學內容與多樣的學習方式、鼓勵性的語言與親切平和的教態,都體現了教師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高度重視。總之,語文學習的綜合性與語文學習的興趣是密切相連的,語文學習的興趣能使學生願意領略語文的綜合性,語文綜合性的豐富內涵又讓學生有學習語文的興趣。
主持人(劉雄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保持高昂的興趣,對學習語文這門包羅萬象的綜合性學科,無疑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素養的內涵十分豐富,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及良好的個性與健全的人格等。那麼老師們在教學具體的語文知識時是怎樣體現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呢?
張利瓊:
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在我們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體現也很充分。把識字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語言實踐聯系起來,能使識字和語言發展形成雙贏局面,因為漢字本身就是從生活中來的,在生活情境中學生識字的興趣較濃,鞏固率也高。今天,吳老師把學習漢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找出學習的難點,開動腦筋,想出獨特的記憶字形的方法,這一點很值得我借鑒。如在識「梨」字時,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記:農利小學的「利」加上「木」就是「梨」;在識「勤、勞」時,學生說:「它們都有力,說明要做一個勤勞的人就要多出力」。的確,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感悟漢字規律,啟迪智慧,識更多的字。現在,我不再用機械的抄寫解決學生出現錯別字問題,而是引導學生分析字的來源、字的含義來區別同音字、形近字。比如「辯、辨」的區別。我先以「小學生讓父母送到學校好不好」為話題,讓學生們發表不同的看法。在學生爭論熱烈的時候,我出示「辯」,突出中間的「訁」,你能說說辯與什麼有關嗎?啟發學生說出「辯論」、「爭辯」等詞。再出示「辨」,拿出事先准備好的一件首飾,讓學生判斷真假。學生在教師設置的情境中,了解到「辨」中間的部分是判斷,含義與「分辨」、「辨別」有關。
總之,在學習漢字、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要把識字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為學生創設豐富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的識字量大起來。
主持人(劉雄利):
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他獨特、過人之處。張老師的識字經就讓人受益匪淺。的確,新課程的實施給予了我們探討的話題,我們今天組織論壇就是要為大家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反思自我的機會。如果你對語文學習的綜合性或學科整合還有什麼看法或經驗,請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王榮華:
聽了吳老師的課和各位同仁的發言,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學科整合,促進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剛才科學老師談到吳老師在教學中涉及了科學知識,另外,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畫,動手實踐做書簽等這些活動也是學科整合的顯著標志。但是我覺得吳老師在對科學知識進行了簡單的講解之後,還應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比如可鼓勵學生課後觀察、查閱書籍、請教別人等,把這樣一個寶貴的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留給學生,使這節課的內容在課後得以延伸。另外,我還認為學科整合和滲透並不等於語文本體的弱化,我們應該擺正語文課程和其他學科的位置關系,形成各學科的教學合力。因此,我們不能為了整合而整合,不能為了這種形式而做秀。比如,在一節課上你用跳、畫、唱、演等很多種方式讓學生活動,而這些活動與語文學習的內容聯系不緊。這樣,就失去了語文學習的本源,弱化了對語言文字的訓練。如何既堅守語文本位,又適當進行學科整合呢?我把教學中的一個案例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我們六年級有一篇文言文《兩小兒辨日》中,兩小兒中一人說:「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另一人的觀點剛好相反。在這反映出「近者熱而遠者涼」和「近大遠小」這兩個觀點。這兩個觀點誰對誰錯,大聖人一時也無法判斷,我們的學生也產生了很大的疑問。我在教學時沒有當堂解決這個問題,只是讓學生進行了簡短的辯論,但沒有下結論,而是把這個問題分解到了其他學科。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自然老師和美術老師,請他們給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自然老師就給學生講解了地球和太陽的自轉與公轉,以及太陽離我們地球到底有多遠,用科學的實驗和數據來說明事情的原由;美術老師則對學生講解背景的不同、顏色深淺的不同、對比度不同等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來說明事情的原由。所以進行學科的整合,我們還是應該多利用各科教師的教學合力,而不僅僅是說一個人成為多學科的綜合者。因為一個人的知識結構,經驗興趣等都是不同的,「學術有專攻」,不可能一個人精通每一門學科。哪怕你對其他學科也很了解,但多學科的課前准備也是很繁重的。所以,我認為在課堂上假如學生問到其他學科的問題,我們可以激發學生自己探索的興趣或請相應學科的老師予以協助,這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主持人(劉雄利):
剛才,王老師就我們語文學科應該堅守語文本位,堅持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合理進行學科整合談了自己鮮明的觀點,對此,我表示贊同。的確,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教師以自由的翅膀,讓我們在教育這片無垠的天地里盡情飛翔!也許我們今天的討論還存在局限性,甚至還存在偏頗,但是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以真誠面對學生、用智慧教育學生,我們的人生便融於教育之中了。最後請學校黃校長為我們討論做出點評。
黃學兵:
多年來,我校一直充分運用「自修—反思」這一有效研修形式來提高教師素質。實踐表明:校本研修是一種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能力發展的一種有效研修方式。今天,聽了大家的發言,我更堅信了這一點。因為通過今天這種論壇形式,一個人的經驗變成了大家的經驗,一個人的困惑有了一個群體在思考、在探索,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就在這循環往復中不斷更新與變革。作為實施教育工作的人——教師來說,要完成人對人的塑造,就要求自身具有一定的知識、技能、個人品德修養等,並具有將這些知識、技能、品德延續、傳承給學生的能力。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隨著社會的進步,這兩種能力都要不斷更新,以便能更好地適應並推動社會的發展。因此,新型的教師必須是學習型的。要認識到現在的學校並不只是學生才是學習者,教師也應把自己看作學習者。當前的課改,轉變觀念是首當其沖的,要通過學習促使觀念轉變。語文組今天討論的話題就很有實際意義,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加強學科整合,語文再不是先前單一的語言文字訓練課,而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科。新課程不僅需要同一學科或同一教研組的教師進行交流,還要與其他學科教師探討共同關心的問題,以達到相互促進的作用。今天,科學課、藝術課的老師的談話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到學科之間融合能相互促進;我們還認識到語文學科也應突出自己學科特色,堅持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學習目標上,體現三個維度,在學習方式上強調自主、合作;凸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把語文學習與廣闊的社會生活、神奇的大自然結合起來,把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經驗、興趣、習慣結合起來,遵循教育規律,改進教學方式,以新的教育觀、師生觀走進語文,在大量的語言文字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最後,我祝願大家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強學習,注重積累,不斷反思,力爭使自己與時俱進,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再上新的台階,學校將不遺餘力地為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有效研修環境,讓大家樂於學習,學有所得。

Ⅱ 求人教版 三上 語文園地3 表格式教案

語文園地三
課型 語文園地。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教學要求 1、以介紹自己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2、能發現並體會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問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3、積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諺語,閱讀成語故事。
教學重點 以介紹自己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准確抓住自己的特點,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相結合。
教學用具 錄音機、投影,學生帶自己的作品。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 以介紹自己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准確抓住自己的特點。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安排意圖
一、談話引人,激發說話興趣。
師:同學們,我想你們都做了采訪,知道了在別人眼裡你是什麼樣的孩子。其實,最了解你的莫過於你自己了。有人說你粗心大意,你也許不服氣地想:我心細著呢?面前這些熟悉你的老師和同學,一定不會象你自己那樣全面了解你。有興趣向大家介紹一下真實的你嗎?
學生回憶同學對自己的認識,和自己對自己的了解作比較,找出產生差距的原因,為自我介紹做准備。
激發學生的交流興趣。
二、讀提示,明白交際要求。
1、可以說自己性格、愛好、也可以說優點和缺點,還可以說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說真話,說實事。
3、注意聽別人說,對別人說的能做出評價。
學生認真思考,組織語言,小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紹什麼,怎樣介紹。
2、小組交流
3、評一評:誰說出了自己特點?
以小組合作學習及競爭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1、小組選代表在全班講。
2、師生評議:不僅要評講得怎麼樣,還要說說自己聽了之後的想法。
3、老師根據不同學生特點給予不同的提示性評價。
1、代表將自己的「自畫像」清楚地介紹給同學。
2、認真聽取老師和同學的評議。 訓練學生認真聽的能力,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作業設計:(兩分鍾)
整理本節課口語交際的資料。 學生回家搜集資料。 提高學生語文實踐的能力。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三

講:清楚明白
口語交際

聽:聽後提問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通過「讀讀背背」和填空,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通過「讀讀背背」和填空,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安排意圖
一、完成我的發現:(十分鍾)
1、比較導入
同學們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聽,老師說的這一句話和剛才說的意思一樣嗎?同學們今天難道不精神嗎?
2、有的同學說一樣,有的同學說不一樣。請大家認真讀一讀課本上的句子,看你能發現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同伴。(一個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個是用疑問的語氣表達的問句,但表達的意思一樣)
3、游戲:老師說一個表示肯定的句子,讓學生說一各級意思一樣的反問句。
1、自由說這兩句話是否一樣。
2、以同桌為單位一人讀一句話體會。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陳述句和反問句的轉換。
二、完成日積月累。
讀讀記記
1、自由讀句子。
2、說一說5個句子有什麼共同點?
3、找找以此類似的句子。
讀讀背背
1、自由讀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
3、開火車背誦。
4、齊背。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 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記憶、背誦,也可以說說讀後感受到的畫面。 培養學生朗讀、背誦能力。
三成語故事
1、自讀故事,讀熟短文
(1)自己練習讀短文,讀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誰先讀正確。
(3)檢查讀。
2、結合短文,理解「買櫝還珠」。 (1)鄭國人買了什麼?「櫝」指什麼?
(2)「珠」指什麼?還給誰了?
3、全班朗讀
1、學生輕聲讀成語故事,注意讀准字音。
2、同桌互讀,比一比。
3、結合故事內容,理解故事。
加強學生朗讀和理解能力。
五、作業設計:
預習《13、和時間賽跑》 學生回家搜集資料。 提高學生語文實踐的能力。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三

成語故事

買櫝還珠

教學反思

(這個網站不錯!)

Ⅲ 秋天的圖畫要怎麼畫

秋天的圖畫》是一組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並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贊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貼畫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像——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後,我以「使秋天這么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嗎?」這么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並且以「梨樹、蘋果樹、高粱、稻海會對他們說些什麼?」為句式,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秋天豐收的景象和人們豐收後的喜悅,體會對勤勞的人們的贊美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願意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教學難點: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這是重點句,如何巧妙地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比喻句的形式,並從優美的語言文字中,體會秋天詩歌豐收的季節,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准備:生字卡片 貼畫 音樂磁帶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 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是嗎!秋天來了,大自然有了哪些變化? 有一位小朋友畫了一幅秋天的圖畫,畫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賞? 在音樂聲中貼上圖畫。 畫上有什麼?(用句式)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有個小朋友特別喜歡這幅圖畫,還把這幅美麗的圖畫寫成一段美美的話,打開課本讀給大家聽。 2、生自由讀 要想讀好這段話,首先要把每個字讀對,每個句子讀通順,不會念或難念的字,圈出來。 3、交流學習情況 (1)讀生字卡 (2)看看這段話共有幾句?你覺得哪一句最難。 (3)誰來說說你喜歡哪一句,自己用朗讀來展示。 三、研讀課文 1、秋天的圖畫怎麼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很美? (看看圖,再讀讀課文,邊讀邊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 2、交流討論,朗讀中感悟小朋友對秋天的喜歡。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 (1)屏幕出示。梨樹——燈籠 A、你看到了什麼?梨樹上長滿了許多金黃色的梨,遠遠看去好像許多小燈籠掛在枝頭。 B、誰把這美麗的景色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為什麼要把「金黃」一詞讀得特別好? 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是不是也想高興地招呼大家一起來欣賞?在前面加上兩句「秋天來啦」在讀一讀,感覺怎麼樣? 怎樣讀更能表達高興、興奮的心情? (金黃的梨頭像一盞盞燈籠,多麼美呀!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屏幕顯示:蘋果——臉頰 A一個個蘋果像什麼?多像小朋友的臉蛋呀! 摸摸自己的臉頰,圓圓的、紅通通的、笑眯眯的、真是太可愛了! B讓我們一起帶著微笑,捧起紅紅的臉頰,讀讀這句話。 (同桌的小朋友面對面一起讀。) (3)屏幕顯示:稻海——波浪 A 展現在你眼前的這片稻田怎麼樣?自由想像。 B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讀告訴大家嗎? 自由讀,齊讀,邊讀邊用雙手做波浪的動作。 (4)屏幕顯示:高粱——火把 A火把是什麼? B 只有人才會舉火把,為什麼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C 你看,秋天到了,高粱挺直了腰桿,展示自己的豐收。 3、用朗讀贊美秋天 秋天是金黃的,秋天是火紅的,秋天的圖畫多美呀!能看著圖,不看著句子贊美嗎?自由練習,可以一邊贊美,一邊配上優美的動作。 指名背,集體背。 四、秋天這么美麗,難怪小朋友們這么喜歡,你們知道使秋天這么美麗的神氣畫家是誰嗎? 讀讀書,找一找。 思考:勤勞的人們指的是哪些人? 想像一下,此時,梨樹、蘋果樹、稻海、高粱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呢? 梨樹( )好象在說:「 。」 蘋果( )好象在說:「 。」 稻海( )好象在說:「 。」 高粱( )好象在說:「 。」 五、總結課文 同學們,秋天的圖畫很美,但創造這圖畫的人更美,讓一起來贊美秋天,贊美勤勞的人們吧! (音樂中朗讀) 六、結合情景,展開想像 美麗的秋天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勤勞的人們讓我們崇敬,南飛的大雁想把這一切告訴南方的人們,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大雁,你會怎麼對南方的人們說呢? 課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著力突出了以下三個要點: 1.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上課伊始,通過帖畫的出示,引出給畫面配音朗讀的任務,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主動讀書的積極性。 2.強化語文教學以讀為本的理念。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由讀、想像讀、評價讀、加動作讀、齊讀、為畫面配音等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在讀中學會讀,同時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 3.積極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注意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形成的設計。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讀文想像的方法指導。 4、通過讓學生想像的說、練,讓學生學會語言、運用語言。
請採納。

Ⅳ 秋天的圖畫

秋天的圖畫
設計理念:

《秋天的圖畫》是一組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並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贊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貼畫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像——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後,我以「使秋天這么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嗎?」這么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並且以「梨樹、蘋果樹、高粱、稻海會對他們說些什麼?」為句式,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秋天豐收的景象和人們豐收後的喜悅,體會對勤勞的人們的贊美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願意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教學難點: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這是重點句,如何巧妙地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比喻句的形式,並從優美的語言文字中,體會秋天詩歌豐收的季節,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准備:生字卡片 貼畫 音樂磁帶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 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是嗎!秋天來了,大自然有了哪些變化?
有一位小朋友畫了一幅秋天的圖畫,畫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賞?
在音樂聲中貼上圖畫。
畫上有什麼?(用句式)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有個小朋友特別喜歡這幅圖畫,還把這幅美麗的圖畫寫成一段美美的話,打開課本讀給大家聽。
2、生自由讀
要想讀好這段話,首先要把每個字讀對,每個句子讀通順,不會念或難念的字,圈出來。
3、交流學習情況
(1)讀生字卡
(2)看看這段話共有幾句?你覺得哪一句最難。
(3)誰來說說你喜歡哪一句,自己用朗讀來展示。
三、研讀課文
1、秋天的圖畫怎麼樣?你從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很美?
(看看圖,再讀讀課文,邊讀邊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
2、交流討論,朗讀中感悟小朋友對秋天的喜歡。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
(1)屏幕出示。梨樹——燈籠
A、你看到了什麼?梨樹上長滿了許多金黃色的梨,遠遠看去好像許多小燈籠掛在枝頭。
B、誰把這美麗的景色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為什麼要把「金黃」一詞讀得特別好?
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是不是也想高興地招呼大家一起來欣賞?在前面加上兩句「秋天來啦」在讀一讀,感覺怎麼樣?
怎樣讀更能表達高興、興奮的心情?
(金黃的梨頭像一盞盞燈籠,多麼美呀!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屏幕顯示:蘋果——臉頰
A一個個蘋果像什麼?多像小朋友的臉蛋呀!
摸摸自己的臉頰,圓圓的、紅通通的、笑眯眯的、真是太可愛了!
B讓我們一起帶著微笑,捧起紅紅的臉頰,讀讀這句話。
(同桌的小朋友面對面一起讀。)
(3)屏幕顯示:稻海——波浪
A 展現在你眼前的這片稻田怎麼樣?自由想像。
B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讀告訴大家嗎?
自由讀,齊讀,邊讀邊用雙手做波浪的動作。
(4)屏幕顯示:高粱——火把
A火把是什麼?
B 只有人才會舉火把,為什麼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C 你看,秋天到了,高粱挺直了腰桿,展示自己的豐收。
3、用朗讀贊美秋天
秋天是金黃的,秋天是火紅的,秋天的圖畫多美呀!能看著圖,不看著句子贊美嗎?自由練習,可以一邊贊美,一邊配上優美的動作。
指名背,集體背。
四、秋天這么美麗,難怪小朋友們這么喜歡,你們知道使秋天這么美麗的神氣畫家是誰嗎?
讀讀書,找一找。
思考:勤勞的人們指的是哪些人?
想像一下,此時,梨樹、蘋果樹、稻海、高粱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呢?
梨樹( )好象在說:「 。」
蘋果( )好象在說:「 。」
稻海( )好象在說:「 。」
高粱( )好象在說:「 。」
五、總結課文
同學們,秋天的圖畫很美,但創造這圖畫的人更美,讓一起來贊美秋天,贊美勤勞的人們吧!
(音樂中朗讀)
六、結合情景,展開想像
美麗的秋天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勤勞的人們讓我們崇敬,南飛的大雁想把這一切告訴南方的人們,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大雁,你會怎麼對南方的人們說呢?

課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著力突出了以下三個要點:
1.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上課伊始,通過帖畫的出示,引出給畫面配音朗讀的任務,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主動讀書的積極性。
2.強化語文教學以讀為本的理念。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由讀、想像讀、評價讀、加動作讀、齊讀、為畫面配音等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在讀中學會讀,同時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
3.積極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注意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形成的設計。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讀文想像的方法指導。
4、通過讓學生想像的說、練,讓學生學會語言、運用語言。

Ⅳ 誰有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的表格式教案

識字1
教學目標:
1會認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准備:
自製生字卡片、收集關於秋天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
二、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讀准前後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4開火車讀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讀。
三、朗讀感悟。
1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 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 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 學生邊讀邊想像,聯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 多種形式讀。
(1)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3)自由讀給喜歡的小夥伴聽。
四、在讀中鞏固識字。
1選詞語,讀詞語。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鞏固認讀生字。
3 自編字謎,在編字謎、猜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
五、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2卡片游戲《找朋友》。
六、在寫中鞏固識字
1 認讀字音。
2 根據規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

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別在於「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
3 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
4 說說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5 師范寫,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導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6 學生練習。
七、實踐活動
「慶豐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農民收獲了糧食瓜果,我們收獲了詞語。分小組整 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關於秋天的詞語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節
教學反思:

1、秋天的圖畫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准備:字卡、詞卡、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昨天我們學的識字(一)是講述了秋天的知識,今天讓我們繼續認識秋天吧。
二、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思:讀後想知道什麼?
(1)秋天是怎樣一幅圖畫?(秋天的圖畫里有些什麼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樣的?
2、翻書,自讀課文。
3、思考:課文共有幾句話?(4句)

4、指名分句朗讀,讀後評議。
(注意輕聲音節:燈籠高粱)
5、小組合作讀,好的幫助差的,讀正確,讀流利。
三、認讀生字
1、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重點字音:梨籠頰浪勤勞
四、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贊美的情感。
2、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像秋天的圖畫。
3、小組內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4、小組內選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並說說為甚麼喜歡。
5、比賽讀,看誰讀得美。
6、尋找自己喜歡的學習小夥伴,讀喜歡的句子。
7、看著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再試著背誦。
五、擴展活動
根據本課內容,創編一個秋天的童話。「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姑娘興高采烈地呼喊著、歡笑著,她招呼大家來開一個慶豐收的晚會。梨弟弟、蘋果妹妹、稻穀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趕來布置會場……
六、作業
1、小黑板出示「我會讀」中的句子,讀熟至背。

Ⅵ 幼兒小班科學《我會畫秋天》教案評價反思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版時效果,包括權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Ⅶ 小班我的小腳真能幹教學反思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有一天,我把布置完教室剩下的顏料放在教室里,小朋友都爭先恐後地跑過來看,五顏六色的真好看,我想,既然孩子們這么感興趣,乾脆上一堂這樣的課。
活動目標
1:能在小腳踩印的過程中,感受踩印畫的快樂。
2:欣賞感受踩印畫色彩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初步體驗與同伴用小腳集體踩印一副完整作品的成就感。在活動中感受到團結合作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對秋天的季節性知識的掌握。
2:一張創作紙,製作成品圖章,紅,黃,藍水粉顏料,水粉筆,毛巾。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參與踩印畫的興趣。
1:出示手印畫。
師:「看,這是什麼?」
「對,這是我們小朋友用手印出來漂亮的圖畫,你們的小手真能幹。」
師:「咦,除了用手印畫,小腳能印出這樣漂亮的畫嗎?」
「來,看看我們的鞋底,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說的…….
師:「對,每個小朋友的鞋底都有兩個圖案,看看像什麼?」
2:教師示範踩印畫
師:「你們看看老師的鞋底也有,我去試試能不能把它印下來。」
教師示範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快來快來。」
二:師生共同游戲
幼兒輕松愉快的進行踩印
師:「找個毛巾親親嘴,在和白紙親親嘴喔。」
「我們把樹葉鋪滿一些好嗎?哪有空白的地方?」
「這兒有,這還有,那還有。」
「小心不要撞到朋友了。」
三:遠觀,欣賞畫面
1:遠遠的坐下來,欣賞踩印畫獨特的效果,感受作品的美。
師:「哇,這張紙都被你們的小腳印滿了。」
「哇,好大好大的一幅畫,所有朋友的小腳印都在上面。」
2:感受添畫樹乾的完整性
添畫樹干:「老師用神奇的筆添一添,看變成了什麼?」
師:「老師的小手能幹嗎/」
「我覺得你們的小腳更能幹。」
四:合作留影
師:「我要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你們小腳真能幹,我們一起合張影吧。」
教學反思
通過這堂課,我明白指引幼兒快來學習的方向,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能力;逐漸淡化教師的教,突顯幼兒的主動參與,主動學習。

閱讀全文

與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