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氣溫和降水為什麼是衡量氣候的標准
氣候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氣溫和降水,影響這兩個氣候要素的因素就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緯度位置: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逐漸降低。 太陽輻射是大氣運動最根本的能源。由於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緯度上分布不均勻,使地球上獲得的熱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減少,這是造成氣候差異最基本的因素。一般來說,低緯度獲得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高緯度獲得的太陽輻射少,氣溫低。
2、海陸位置:
世界降水分布時的四個地帶:赤道多雨帶、副熱帶少雨帶(東岸多雨)、中緯度多雨帶(內陸少雨)和極地少雨帶。
這里我們重點說一說中緯度多雨帶,為什麼內陸少雨,(因為離海洋遙遠)。我們講了形成降水首先需要有充足水汽。一般來說,充足的水汽就能帶來豐富的降水。而這個水汽主要來自海洋水蒸發,地球上71%的海洋表面上水汽源源不斷地蒸發,它為大氣提供了90%的水汽,相比之下,陸地蒸發的水汽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所以離海近的沿海或近海地帶降水明顯多於內陸地區。
反過來說,是不是沿海或者近海就一定多雨呢,也不是,我們曾經講過世界降水量最少的阿塔卡馬沙漠就是沿海地區,其之所以近海少雨是這里吹的是離岸的陸風,沒有享受到海洋濕潤的水汽。
3、地形因素:
地形影響氣溫,以及地形影響降水。海拔每上升1000米,溫度下降6℃,這是地形,說得更確切一點這是地勢高低影響了氣溫。地形和地勢這兩個詞,在中學階段很多時候是混用。我們這樣來處理,地勢高低是地形因素的一個方面。 在講降水的時候,我們知道了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最明顯、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喜馬拉雅山南坡是印度洋海風的迎風坡,降水量大,乞拉朋齊就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這也是地形對降水的影響。
這些影響因素都是自然因素,實際上,隨著人類活動對自然界影響的加強,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當然有些影響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沙漠邊緣種植大量的樹木,隨著成活樹木的增多,這里的氣候逐漸變得比原來濕潤了,這是我們有意識地對氣候產生的影響。當然,人類活動更多地對氣候施加了無意的影響。比如,我們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溫室效應增強,這是我們人類無意識得影響了氣候。我們大量的使用河流的水源,造成像黃河斷流這樣的事實,以及黃河流域逐漸變干這樣的事實,也是無意識的。總之,改變大氣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氣釋放熱量,改變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學特性等都會造成對氣候或大或小的影響。
❷ 簡述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以及影響的因素是什麼
一、分布規律
1、天氣系統的發展,暖而濕的空氣與冷空氣交匯,促使暖濕空氣被冷空氣強迫抬升,或由暖濕空氣沿鋒面斜坡爬升。
2、夏日的地方性熱力對流,使暖濕空氣隨強對流上升形成小型積雨雲和雷陣雨。
3、地形的起伏,使其迎風坡產生強迫抬升,但這是一個比較次要的因素。多數情況下,它和前兩種過程結合影響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二、影響降水的因素
1、海陸位置。
2、地形。
3、大氣環流。
(2)氣溫和降水教學設計湘教版擴展閱讀:
一、降雨形成原因
水汽在上升過程中,因周圍氣壓逐漸降低,體積膨脹,溫度降低而逐漸變為細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雲。當雲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氣的阻力和上升氣流的頂托,且在降落時不被蒸發掉才能形成降水。
水汽分子在雲滴表面上的凝聚,大小雲滴在不斷運動中的合並,使雲滴不斷凝結(或凝華)而增大。雲滴增大為雨滴、雪花或其他降水物,最後降至地面。人工降雨是根據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的向雲中播撒催化劑促使雲滴迅速凝結、合並增大,形成降水。
二、分布
全年多雨區——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區——乾旱的沙漠地區,兩極地區,如開羅
夏季多雨區——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如北京
冬季多雨區——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如羅馬
常年濕潤區——南、北緯40°~60°附近的大陸西岸,常年濕潤,如倫敦
❸ 七年級上地理知識與能力訓練湘教版第四章第二節氣溫和降水答案
課堂練習 1.C 2.D 3.B 4.A 5.A 6.B 7.C 8.D 9.A 10.D
課後鞏固 1.地形雨 對流雨 鋒面雨
2.(1)7 31 (2)自己畫 (3)7 8 (4)北 (5)高溫多雨
3.(1)A (2)E (3)C (4)B (5)D
呃 自己打的也是自己寫的 (老師講過了) 雖然現在可能對樓主沒用了 但是希望還能幫到一些人……
❹ 高中地理,氣溫和降水的圖,看不懂
考地理(人教)一輪復習(檢測)專題一 世界的氣溫和降水_圖文
專題一 課後鞏固提升 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 297 頁] 一、選擇題(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要求,請選出正確答案) (2015· 四川文綜,7~8)下圖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回答 1~2 題。 1.該城市可能位於( ) A.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 B.40° N 附近大陸西岸 C.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 D.40° N 附近大陸東岸 2.市中心與郊區的氣溫差異導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較郊區大
❺ 如何應用氣候資料氣候圖識別氣候類型(求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五章世界的氣候!跪求!
世界的氣候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七年級;學科:地理
2、課時:1課時
3、學生課前准備:預習本節知識
二.教學課題:
1、通過自主學習理解氣候的含義;
2、通過活動和探索理解世界氣候類型;
3、舉例分析緯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4、結合地圖記住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三.教材分析:
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天氣、氣溫和降水,為學習氣候這一節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只是這一節的世界氣候類型分布規律較難識記,可充分利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地圖反復練習、記憶即可。
重 點: 1、理解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難 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四.教學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圖
五.教學方法:
比較法、啟發法、歸納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看57頁三個小朋友家鄉的自然景象導入新課(出示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
〈二〉自主學習
自學57——58頁,填空
1、氣候是一個地方 ;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 ,一般變化 。
2、人們關注天氣的時間一般是 ,常用到 、 、 、 、 等因素。
3、世界上氣候類型有: 、 、 、
、 、 、 、 、 、 、 。
預習後,指名口答以上問題。
〈三〉合作探究
活動一:(同桌合作,)
1、看看下面幾句話,哪些是說氣候的,哪些是說天氣的?
昆明四季如春 ( ) 明天大風降溫 ( )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 極地地區全年嚴寒( )
2、我們從圖3.22的談論中可以看出,人們關注氣候的時間是 ,一般只注意 和 兩個因素。
活動後,指名回答以上各題
活動二:(四人一組,找兩個小組演板)看圖3.23,完成59頁活動題第3題
(1)找出主要分布在熱帶、溫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區 氣 候 類 型
熱 帶
溫 帶
寒 帶
(2)找出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填在下表中
分布地區 氣 候 類 型
大陸東岸
大陸內部
大陸西岸
〈四〉精講點撥(課件演示)
1、看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找出各溫度帶中的氣候類型和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完善以上表格。
2、以赤道地區和兩極附近為例分析緯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對氣候影響。
讓學生用5分鍾的時間讀背氣候類型
〈五〉拓展提升
說一說咱們當地的自然景觀是什麼?屬於哪種氣候類型?
〈六〉作業
讀圖3.23,把相應的氣候類型填在表格內:
氣候類型 主要分布地區
赤道附近
兩極地區
非洲、南美洲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南亞的印度半島和東南亞的中南半島為代表
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
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
南北緯30℃~40℃大陸的西岸(以地中海沿岸為代表)
北緯400~600的大陸西岸
北緯400~600的大陸東岸
中緯度內陸地區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
板書設計:
世界的氣候
一、定義: 三、類型:
二、特點: 四、分布
教學反思:
地理是一門邊緣學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學科在整個學習課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學生對地理課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有效的把握教學目標、調控教學過程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完成教學的關鍵。由於本課內容的枯燥性和理論性太強,所以本課主要採用小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自主學習的目的。教師則通過問題的設計、分組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結合問題進行課件演示等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育理念,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他們的合作和創新意識,從而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教學不足之處:由於本課內容的知識難度大,趣味性差,需要記憶和理解的比較多,所以大多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他們只知道典型氣候類型的名稱,而有關各種氣候類型的具體分布狀況不是很清楚,表述不清,出現了「張冠李戴」現象。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意識,讓他們感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性。如何真正實現學生在新課程中的「全體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還需要在今後實踐中進一步摸索提高。
❻ 請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具體分析一下南北方的差異
從氣溫上南方夏天炎熱,冬天溫暖,年溫差低;北方夏天炎熱,冬天寒冷(這個只是大體上而言,部分地區是例外,如四大火爐)
從降水上講南方(東部沿海地區)夏季多雨,冬季相對少雨;北方夏季多雨;冬春季可謂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