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學設計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13 06:13:07

❶ 古羅馬的政制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變

羅馬王政時代

羅馬王政時代是指古羅馬在公元前753年到前509年這一時期,又稱為羅馬王國,伊特魯里亞時期。 此時的古羅馬還沒有成為強大的帝國,只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鎮,尚未建立共和國,是一個傳統的君主制國家。

王政時代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公民大會(Popular Assembly)。後來又出現了貴族與平民之分。王是由選舉產生的。元老院相當於王的顧問團,開始是100人,成員都是貴族,由王指定。

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羅馬歷史家(特別是Titus-livi)七個王的陳述屬於半神話,沒有實際的歷史根據。

和許多其他同時代的義大利城邦國家不同, 羅馬的君主制不完全是世襲的。 當一個王去世時,城市就進入了一個空位時期。城市由一名臨時執政者統治,臨時執政者將有權提名下一位王的人選。臨時執政者由元老院提名,任期不確定。一旦臨時執政者找到了一個王的候選人,他要將這個人選提交給庫里亞大會(Comitia Curiata),一個人民的大會。如果這個人選被庫里亞大會通過, 元老院將批准這個投票。從理論上講,人民選舉出了他們領導,但元老院掌控著整個過程。

羅馬共和國時代

羅馬共和國是古羅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也有觀點主張尤利烏斯·愷撒擔任終身獨裁官的公元前44年作為共和國的結束時間。

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Comitia Tributa)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 。部族大會由平民和貴族構成。

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476年),正式名稱羅馬元老院與人民,中國古書稱為大秦,是古代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理論上是共和制,實際上是一個專制的政體。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統治時期,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476年)兩個階段。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鼎盛。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正式分為兩部分(395年)。西部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部帝國直到1453年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滅,史學家多稱其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

元首制

古羅馬的元首制,是拉丁文Principate此一政治制度的中文翻譯。Principate源自於Princeps——直譯為第一公民。由這位第一公民來領導國家的制度,就稱為元首制。在羅馬史的劃分上,羅馬的「元首制」始於公元前23年,終止於三世紀的末期。

公元前一世紀的羅馬共和發生了連番的內戰,最後由屋大維掃除群雄,建立不可動搖的政治地位。由於羅馬共和在傳統上,一向厭惡「國王」的稱號,於是屋大維便在共和國的架構上,讓第一公民同時擁有傳統的保民官、統帥等統治大權,並時常參與執政官的競選。基本上,元首制通常被認為是「披著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而後代史學家通常用皇帝來指稱這個時期的國家領導人,並將屋大維改制後的羅馬國家視為羅馬帝國的開端。

雖然元首制時代的羅馬帝國領導人已經是一位終生執政的獨裁者,而共和時期的象徵——羅馬元老院——對於第一公民並不具備必要的抗衡之力,但元首制時期的羅馬皇帝仍需經過元老院的附議,法案才得以成立。並且當前任皇帝去世之後,即使國家群雄發起內戰奪權,繼任皇帝也必須經由元老院的認可,才算是法理上的羅馬皇帝。公元69年的維斯帕先皇帝受軍隊擁立為帝之後,朱利亞·克勞狄王朝終結,羅馬元老院便以共同決議的方式,明文訂立了羅馬皇帝的各項權力。從現今的銅版銘刻殘本中,後人可以得知元首制下的皇權特徵∶

皇帝的權力基礎系由元老院和人民的授予,而非天授。
皇帝沒有整體與無所不包的權力,系由若干個別的執權,如行政、立法、外交、任免大權的集合,包括人民對其所生的威望。
皇帝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亦即「法律超越於皇帝之上(Leges super principem)」。
在羅馬帝國時代,能夠成功施行元首制的皇帝,首推安敦尼王朝的五賢帝時期,皇權與上層階級合作,讓國政推行順暢。而在尼祿、圖密善時期,則是因為這兩股勢力彼此互相仇視,造成所謂的恐怖統治與政治騷動。

到了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時期,元首制無論在實質或形式上,皆無法再維持舊的的政治面貌。直到皇帝戴克里先執政,毋需元老院背書的「皇帝敕令」已成了帝國行政的方式,元老院退化成了皇帝的「咨詢機構」,使得元首制結束,正式進入了羅馬帝國的「君主制」。

❷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的時間、原因、特點、影響

習慣法
未經政府明確承認而被一般 含義 人接受並默認為社會生活中 相互關系的行為規則。 相互關系的行為規則。 局限
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 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 伸縮性和不確定性。 伸縮性和不確定性。有利於貴族 出身的法官從自己的需要出發解 釋法律,不利於平民利益的維護。 釋法律,不利於平民利益的維護。
習慣法的存在, 習慣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與貴 族矛盾的一個焦點, 族矛盾的一個焦點,當時的羅馬是怎 樣來處理這個焦點的? 樣來處理這個焦點的?
2,羅馬成文法—公民法 ,羅馬成文法 公民法 羅馬成文法誕生 公元前5世紀中期 誕生: 世紀中期, 羅馬成文法誕生:公元前 世紀中期,在平民反對貴族的斗 爭中,羅馬制定了《十二銅表法》 爭中,羅馬制定了《十二銅表法》。 適用范圍: 適用范圍:羅馬公民 特點: 特點: 內容廣泛,條文明晰, 內容廣泛,條文明晰,審 判、量刑有據 意義: 意義: 限制貴族特權; 限制貴族特權;保護平民 利益 實質(局限性): ):維護奴 實質(局限性):維護奴 隸主貴族階級利益, 隸主貴族階級利益,法律 體現階級性。 體現階級性。

❸ 法律教育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和途徑

法律教育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法和途徑

法律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思品教師在教學法律教育部分的內容時,應選擇生活中的相關法律案例進行教學,將教學理論與社會生活相結合,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方法與途徑,巧設例巧設問,盤活思品課堂,激發學生思維。

一、教學案例選擇要具典型性、代表性,並不是多多益善;

案例教學法能夠創設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教學實踐情境,把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討論,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造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極有益處。但教學案例選擇要具典型性、代表性,並不是多多益善。

1.教學案例的選擇要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理論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充分體驗角色,成為案例活動的主體,真 正實現案例情境的「再現」,並設身處地地思考,學會運用理論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較好地激發自己創新思維,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案例的選擇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案例教學的重點在於討論和相互交流,所以,學生要想在課堂上完成任務或有好的表現,就必須加強自己的語言能力,加強與他人的溝通並力爭在討論中說服對方。

3.教學案例的選擇要有利於縮短理論和實際的距離。學校是學習的小課堂,社會是學習的大課堂。案例是現實問題的縮影,它能把大課堂中的真實生活引進小課堂,通過展現一些真 實的典型問題,讓學生在已經經過實踐的事件中充當角色,進行「實踐」操演,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使學生實現從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從而縮短理論和實際間 的距離。

4.教學案例的選擇要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案例教學中的案例既有實際情況的描述,又包含著問題。它採取以學生為主進行課堂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弄清案例中出現的問題並運用所 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學生能深刻理解課文知識。而且案例來源於活生生的現實,給學生造成身臨其境的感覺。內容生動有趣,沒有那麼多抽象的、復雜的概念、 理論。因此,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容易產生學習興趣,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二、法律教育課堂教學設計的幾個具體步驟;

教學設計中沒有統一的格式,主要以科學和實用為主。一般的教學設計主要應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步驟: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過程、板書等。

從教學過程的結構要素來講,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設計,在教學目標上首先要指向於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在教學內容上要體現基礎性、現代性、綜合性的統一;教學方式、方法選擇運用要貼切,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為方法選擇的基本參照,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 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並且符合思想品德學科的特點;在教學評價上應體現發展性、過程性、多元性、主體性的統一。

1.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1)教學目標的設計應體現客觀性。要根據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情況而定,不具有隨意性。

(2)教學目標要全面,要做到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目標的內在統一。

(3)要因材施教,確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意識,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4)目標要有彈性,要體現在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和「創生性」中,給學生留下發揮主體性的空間與時間。

2.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應從以下兩方面考慮:(1)要根據課程目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識體系來確定。(2)學生中普 遍存在的、帶有傾向性的思想道德理論認識問題,也是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是學生在接受知識、能力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礙,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中碰到的困惑。教學難點的確定應以學生的接受程度為依據: (1)教材內容中學生最難接受、最難理解的知識或思想道德理論觀點,特別是比較抽象的教學內容。(2)在理論上容易理解,但在思想道德上難於接受的理論認 識問題也可以作為教學難點。(3)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可以作為教學難點。

3.選擇教法

選擇好教學方法是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關鍵。雖然「教無定法,乃為至法」,但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好課的教學方法卻是有章可循、有共性、可 概括的。選擇教學方法時應考慮如下問題:(1)選擇教學方法,要從教學內容出發,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任務來選擇教學方法。(2)要符合學生實際,如學 生年齡、能力、心理發展水平等是選擇方法的重要基礎。(3)要符合教師個性,力戒千篇一律。因為任何成功的教學方法都是有「個性特色」的,有的方法只適合 於某類教師而不適合於其他教師。(4)設計教學方法,要端正教學思想,貫徹新課程理念,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合作互動,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 目的。 4.設計教學環節 課堂的教學過程是由各個教學環節構成的。教學環節就是教學的程序和步驟。把各個教學步驟按一定的順序銜接起來,就是課堂教學過程的結構。教學環節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導入新課、新課教學、新課小結、作業布置等。

思想品德課改革從「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出發,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 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1)導入新課的設計一定要以學生的主體為核心, 以激發學生的心理慾望為目的,以教學內容為出發點,以時政熱點等材料為載體,創設各種適宜的、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充分發展的教學導入手段、方法和策 略。(2)新課的教學設計,要強調師生間、生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這種信息包括知識、情感、態度、興趣、價值觀以及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通過這種廣泛的 信息交流,實現師生間的交往、互動、共識、共進。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的空間,組織學 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教室中積極的氛圍。(3)課堂小結,其主要教學功能是對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提煉,使學生把 所學基礎知識及技能更好地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助於學生創造性的發揮,形成正確的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所以,課堂小結既是「句號」又是「問號」。在設計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回顧,又要引導、激勵學生繼續學習,運用「新知 識」聯系自己身邊的環境,簡單分析身邊的事情。(4)作業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與教學有關的作業、課外活動是實現教學目標不可缺 少的途徑。

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教學是活動,是體驗,是建構,是過程,而不應該也不會僅僅發生在課堂上。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在課堂上教出來的,而是在體 驗中、感染中、踐行中逐漸形成的。當課堂教學結束後,學生生活、實踐的課堂還在拓展、延伸。所以,作業的設計不是簡單的問答題、簡答題,不是課本知識的復 制拷貝,而是需要學生的思考、理解、運用和實踐。如理論聯系實際,自編作業;收集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漫畫等資料性的作業;開展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義 務宣傳等實踐性活動的作業;成語典故的思考作業等。

4.設計教學環節

課堂的教學過程是由各個教學環節構成的。教學環節就是教學的程序和步驟。把各個教學步驟按一定的順序銜接起來,就是課堂教學過程的結構。教學環節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導入新課、新課教學、新課小結、作業布置等。 思想品德課改革從「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出發,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 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1)導入新課的設計一定要以學生的主體為核心, 以激發學生的心理慾望為目的,以教學內容為出發點,以時政熱點等材料為載體,創設各種適宜的、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充分發展的教學導入手段、方法和策 略。(2)新課的教學設計,要強調師生間、生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這種信息包括知識、情感、態度、興趣、價值觀以及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通過這種廣泛的 信息交流,實現師生間的交往、互動、共識、共進。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的空間,組織學 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教室中積極的氛圍。(3)課堂小結,其主要教學功能是對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提煉,使學生把 所學基礎知識及技能更好地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助於學生創造性的發揮,形成正確的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所以,課堂小結既是「句號」又是「問號」。在設計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回顧,又要引導、激勵學生繼續學習,運用「新知 識」聯系自己身邊的環境,簡單分析身邊的事情。(4)作業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與教學有關的作業、課外活動是實現教學目標不可缺 少的途徑。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教學是活動,是體驗,是建構,是過程,而不應該也不會僅僅發生在課堂上。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在課堂上教出來的,而是在體 驗中、感染中、踐行中逐漸形成的。當課堂教學結束後,學生生活、實踐的課堂還在拓展、延伸。所以,作業的設計不是簡單的問答題、簡答題,不是課本知識的復 制拷貝,而是需要學生的思考、理解、運用和實踐。如理論聯系實際,自編作業;收集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漫畫等資料性的作業;開展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義 務宣傳等實踐性活動的作業;成語典故的思考作業等。

5.設計板書

板書設計是運用文字、符號、圖表等書面語言,在黑板上或多媒體課件上進行的表情達意、教書育人的創造性活動。板書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 用,它能夠提綱挈領,指引目標;突出重點,深化理解;以一當十,啟發思維;形象直觀,強化記憶;以身示範,熏陶感染。教師設計板書時,一般應符合以下幾項 要求:

(1)板書的目的要鮮明。任何板書的設計都是為了一定教學目標服務的,板書設計要有鮮明的目的性。教師要在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按照教學目標進行板書設計。即使是同一內容,在新授課和復習課中,由於教學目標不同,板書的側重點和方式、方法應有所不同。

(2)板書的體系要完整,概括地反映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要用簡練的文字、標題式的語言把教學的知識體系、理論內容和知識點反映出來。

(3)板書的內容要有條理、有系統。教學內容是一個有邏輯聯系的統一體,知識之間是互相聯系的知識結構。板書要反映教學內容的邏輯順序和結構層次,讓學生通過板書就可概括地掌握教學內容。

(4)板書的書寫要規范。一是要求字體規范,板書最好用規范的行書字,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用正楷字,不要寫草體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二是要求書寫格式規范。

下面是浙江省初中思想政治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溫嶺中學實驗學校張凌峰老師,在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展示會上執教《身邊的誘惑》(人教版)這一節課時的教學設計:

這一份教學設計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採用「五環探究遞進教學模式」,體現了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樂起來,而教師則退居幕後「穿針引線」,通過相互情感的溝通完成教學流程。這份教學設計符合鄉土化、整合化、學案化和彈性化的要求。

記得一份教育刊物曾有這么一則報道:某校特邀一位名師來給教師上一堂政治示範課。這位教師對授課內容稍做准備,便從容走上講台。一堂課下來,聽課的 教師無不贊嘆。贊嘆之餘,有人問這位名師這堂課准備了多久,這位年過半百的長者慨然說:「可以說我只准備了一刻鍾,也可以說我一生都在准備上好這堂政治課。」你從他的回答中得到哪些啟示呢?

三、法律教育課堂教學設計應注意的幾個事項。

在一些新課程改革實驗發現,一些教師依然採用老辦法講解新教材,課堂幾乎與學生的真實成長關系不大,教學改革被簡單地看成是教學方法與教學基本功的轉向,這與傳統教學設計的影響有關。 傳統教學設計,注重知識層面,熱衷於知識數量和知識體系,甚至就是大綱的壓縮或翻版。課堂實施只見知識不見學生,只管「講」了多少,不管「學」得好壞,教學設計成為課堂的「劇本」,老師機械地按照「劇本」化的「程序」轟炸學生,演繹出灌輸知識的課堂「陷阱」。這種傳統的教學設計設計是以教師的教和書本的知識為本位的,從教師的主觀判斷或教學經驗出發,側重的是教學過程的程序化、細節化。盡管備課中也提出研究 學生的任務,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在教師備課過程中,只是作為處於一個年級階段的抽象群體來認識,研究的重點只放在學生能否掌握教材,難點怎麼講上,依 然是以教材為中心來思考學生的。 要改變這種情況,設計教學設計時,必須從人文意識、實踐意識和課程意識出發,從學生成長的層面來思索,著眼於學生學習方法的養成,立足於學生興趣的開發,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過程,進行有生命意識的教學。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學設計要鄉土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三級 課程管理使國家、地方和學校同時成為課程的開發、實施和管理主體。而且,新的課程管理體系為地方、學校甚至教師留出了較大的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空間。但 課程的建設離不開課程資源的支撐,開發課程資源首先應立足於現有的校內外資源。教學設計的鄉土化就是要釋放老師的能量,激活學校細胞,用足、用好本地的鄉土資 源,進行有針對性的特色教學。這就使得教師要善於捕捉屬於本校、本班學生的「興趣」、「氛圍」、「人際關系」、「生活經歷」、「社會事件」等鄉土信息,並 結合鄉土信息創造性地分析教材,設計教學設計,努力做到「教」的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吻合學生的「學」,使鄉土化教學設計發揮更大作用。 教學設計的鄉土化使教學設計具有地方特色,由於篩選的資源大多來自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學生倍感親切,容易信服,使用起來,也有利於促使教育教學活動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

2.教學設計要整合化。

課程論專家張華博士提出,課程是由老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大因素構成。那麼,整合就是對真實的教學情境的整理與重組,即進行物 性與活性的,靜態與動態的,顯性與隱性等教學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通過整合,讓教材知識動態化,課堂情境人格化,把教學設計整合成為一種對話、合作與探究的課程 文化,一種互動的文本,從而促使課堂活動的結構優化。

3.教學設計要學案化。

教學設計「學案化」的基本表現就是容納更多樣的學習方式,營造主體的學習地位,根據「學」的具體性實施「教」的方案,促進學生通過探究去實現獨立,通過合作學習彌補個人的有限,通過學法的習訓想學、會學。

教學設計「學案化」植根於對學生獨立生命的尊重,對學生具有的多重智慧優勢的充分信任。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重情感體驗,要 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相關的體驗,從內心感受中體會道理,而不是只記憶一些死的知識點;(2)要重探究,給學生足夠的時空去觀察、猜想、探索、歸納、類比、 質疑,引導學生反復嘗試,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3)重合作,課堂上的合作體現在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和互補上;(4)重方法和運用, 書上的許多理論知識,它們只是學習的載體,教學的目的應落實在學生實實在在的收獲上。

4.教學設計要彈性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當拘泥於預先固定不變的程序,預設的目標在 實施過程中需要開設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新課程標准指出,教學是不斷 生成的,在課程生活化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活的生命體的相互碰撞中不斷生成的新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程序乃至新的教學目標。正如著名教育家布 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所以,課堂不能再是教學設計的演繹舞台,而是根據學生變化的學習需要,精心「預設」與即時「生成」 相統一的彈性調控過程。 現代教學設計的「預設」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的學習和學生的發展為本位,從學生的實際現狀出發,以粗線條的「靜態教學設計」為基礎,綜合考慮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不 確定因素,注重教學策略,特別是多種教學思路的設計,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造條件,使其成為具有指導性的「動態方案」——彈性化的教學「預設」方案。只 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才有可能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再做出詳細的、適時的動態調整或調適,從而可以彌補在粗線條的「靜態教學設計」中,原先設定的學習 難點可能不全成為學習難點或還有新的學習難點,原先設定的教學程序可能不是實際的教學程序等缺陷。所以,預設的教學方案是「外出旅行時的指南,而不是火車 行駛的固定路線和時刻表」。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隨時進行調整,使「預設」與「生成」相統一,即在「預設」基礎上「生成」,在「生成」過 程中提升「預設」的層次、水平。

❹ 古羅馬的政治、法律文明對美國制度設計的影響

雖然羅馬法是羅馬奴隸制社會發展的產物,但是對後世法律制度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影響更為直接。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兩大法系之一的大陸法系,也稱作為羅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羅馬法的有關私法體系,被西歐大陸資產階級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鑒與發展。羅馬法中許多原則和制度,也被近代以來的法制所採用。羅馬法的立法技術已具有相當的水平,它所確定的概念、術語、措詞確切,結構嚴謹,立論清晰,言簡意賅,學理精深。
羅馬法產生的歷史影響包括對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為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思想理論基礎,為歐美各國立法提供了依據。例如:
《美國獨立宣言》中,「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重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❺ 古羅馬的政治與法律

古代羅馬國家創建於公元前8世紀中期,起初只是台伯河畔的一個小城邦。2000多年前,古代羅馬國家吞並了整個地中海地區,勢力范圍東至兩河流域,西至不列顛,南抵北非撒哈拉沙漠,北至多瑙河,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成為古代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羅馬大帝國。

一、古羅馬帝國取得政治法律文明成就的主要原因

1、海上貿易和商品經濟的發達。古羅馬沒有形成一個像中國一樣「重農抑商」的社會,與其海上貿易和商品經濟的發達有關。古羅馬面臨風平浪靜的地中海,從古至今都是南歐與西歐地區、亞非地區便利的海上通道。古羅馬經商的人很多,商業活動頻繁而普遍。以經商佔主導地位的「商業社會」長期存在,市民社會比較發達。

經商的人必須能寫會算,了解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習慣和法律,要有文化。這種商業社會的模式推動了數學和市民社會的法律(民商法)的發展,而數學和法律正是以理性思考為基礎的。

2、民商法的發達。公元前450年古羅馬頒行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公元530年至533年查士丁尼皇帝主持編訂的《國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學說匯編》、《查士丁尼法學總論》(即法學階梯)等66冊和查士丁尼死後法學家編篡的《新律》24條)成為大陸法系的鼻祖。大陸法系又稱為羅馬法系、民法法系,對後世影響深遠。古羅馬的市民們樂於通過訴訟解決糾紛;辯護士勇於在庭辯中對每一項法律規則進行討論與爭鳴;法官精於公正的審判與裁決;法學家們善於窮經皓首地著書立說,對法學理論進行概括、抽象與反思。這些推動了羅馬法的完善。

3、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和凝聚力的古羅馬共和政體,成功地推進了民主法治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造就了地中海沿岸城邦國家的多國林立。城邦國家的多國林立也意味著外敵很多。為了生存,羅馬城邦必須團結整個羅馬的平民階層,團結全體人民一致對外,否則就有被外族異邦消滅的危險。任何一個實行貴族獨裁、排斥平民利益的國家都可能在外敵與內患的聯合打擊之下消亡。「戰國爭霸」、「多國分治」的政治格局,決定了城邦國家必須實行共和制才能夠生存下去。共和制能夠有效地讓羅馬城邦爭取到更多的同盟,獲得比單純的君主獨裁政體更強的實力。羅馬共和國成功地利用政治制度,把國家內部矛盾降到了最低點。

古羅馬的歷史是公民權逐漸擴大的歷史。賦予自由民選舉權和參政權,讓平民分享戰爭的成果,是治國的最佳選擇。這不僅與群雄爭霸的戰爭有關,而且與古希臘時期民主思想、法治思想的影響有關,最終在歐洲培育出了現代民主法治的理念。公元前494年羅馬就設立了保民官。公元前367年,羅馬平民就有權利當選為執政官,隨後獲得了進入元老院的權利。羅馬共和時期的民主制度高度發達,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權分立,相互制衡,有人把這種制度視為現代議會制度的淵源。

二、古羅馬民主共和制的啟示

古羅馬人用「共和國」概念表示他們的城邦國家。「共和」一詞來源於拉丁語res publica,意思是「公共事務」。當然,古代羅馬國家的共和國概念與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共和國概念是有區別的。現代意義的「共和制」與「君主制」相對立,共和制是國家的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並有一定任期的政權組織形式。而古代羅馬的「共和國」並不排斥君主制,「共和國」是君主制、貴族制和平民制相結合的混合形式,「共和國」可以是少數人統治的,也可以是多數人統治的。羅馬的統治者,無論是國王或者民選的執政官,還是皇帝,古羅馬作為一個國家始終是respublica,可見,古羅馬人心目中的「共和國」即「國家」。

在古羅馬這樣的城邦國家裡,人民即為公民集體,相對於同時代其他類型的國家,城邦國家公民的地位和利益比較高。古羅馬人早就認識到,國家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國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業。參觀「古羅馬市場」的古跡時,羅馬大學研究古羅馬歷史文化的瑪利亞教授介紹說,古羅馬市場始建於公元前,在這里逐步建成了交換產品的集市、店鋪、廟宇和宮殿,形成了城市貿易和市民社會活動的中心。古市場常常舉行長老院、平民會議,舉行法官選舉、宗教禮儀和執法活動,是市民和長老院在一起議政、商討國事的場所,也是買賣交易的場所,具有多種功能。這使我們對「市場」的功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古羅馬歷史上的民主共和傳統,使我更加理解了為什麼近代義大利政體選擇的是議會制共和制而不是總統制共和制。

海上貿易和商品經濟的發達使得古羅馬強大,強大後的羅馬迅速走上了軍事擴張的道路。對外戰爭為解決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提供了契機。羅馬的貴族需要團結平民抵禦外敵,維護人身自由和安全,因為戰鬥力主要來自平民士兵。平民利用這一點,在外敵入侵的緊要關頭向貴族施加壓力。在戰爭威脅面前,貴族不得不妥協,向平民開放各級職官,減輕平民士兵的債務負擔。

羅馬的貴族和平民還聯合起來對外掠奪,剝削和奴役外邦人,這是他們的共同利益所在。平民的土地和債務問題大部分都是靠對外掠奪解決的。平民獲得的土地和清償債務的大量資金,大多來自對外掠奪。對外掠奪戰爭有效緩和了平民和貴族兩等級間的矛盾沖突,減輕了國家擴張的經濟壓力,為羅馬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物質基礎。

經常行走在羅馬的大街小巷,我對「條條道路通羅馬」有了感性的認識。我們腳踏的小方塊黑石鋪成的大道,許多都是古羅馬的遺存。羅馬每征服一個地方,就修一條軍事大道通到羅馬,給羅馬帝國運回大量的財富、戰利品和奴隸。奴隸制的發展為經濟繁榮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改善了自給自足的小農階層的經濟地位。穩定的商人和自耕農集團形成了公民大會,這是民主政治的基礎。「羅馬共和國」全體公民的民主自由,依賴於對外不斷地掠奪土地、財富和奴隸。經濟繁榮、民主共和制度和戰爭的勝利都是相輔相成的。所謂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平等、自由,都是要看對象的。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必須依賴於國家實力的保障和市場的發達。人類形成普適性的自由、平等、人權、法治的觀念是長期的歷史過程。

羅馬古代共和制並不意味著是先進的。古羅馬人對外擴張,統治其他民族的歷史現象,並非產生於君主制(王政)時期,而是產生於「共和國」時代。正是羅馬共和時期的「民主共和制度」推動了羅馬國家的對外擴張。城邦國家的民主共和制是從原始社會發展來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國家」。事實上,君主制晚於城邦國家民主共和制度出現,應該是更先進些。歷史表明,古代共和制國家被君主製取而代之,是歷史的進步。古希臘和古羅馬諸城邦國家的滅亡,隨後君主專制國家的盛行就證明了這一點。但是,一個國家有沒有經歷過古代共和制,經歷的時間長短,有沒有達到盛世;這個國家在古代有沒有關於民主法治的思想、理論和傳統,對於該國的政體模式、國家結構形式的選擇卻是至關重要的。

古羅馬帝國存在共和、民主與奴隸制、君主制並存;侵略擴張與商品經濟同在;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共生的現象。古羅馬的歷史說明,共和制有可能與君主制並存,君主制也可能有民主的成分。當代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主要是以國家元首的頭銜及產生方式做區分,未必和民主的程度成正比,古羅馬帝國的體制似乎早就說明了這一點。

常言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古羅馬城建築設計和建築技術的高超精湛,其所達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樣,羅馬在政治法律文明方面的成就和影響也不是一天鑄成的。

❻ 為什麼學習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

如果你所說的是羅馬法的歷史上的偉大影響,我來予以解釋:
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按照羅馬私法模式建立自己的法律制度,即使是主觀上並未仿效羅馬法模式的國家,出於對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法律調整的必要,也不得不採用羅馬法中的一些基本制度。

我國著名法學家周教授在《羅馬法原論》中對於羅馬法產生巨大影響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
1 羅馬法是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特別是關於財產所有權和契約的各項規定,都是由調整商品經濟關系的經典性規范構成的。
2 羅馬帝國地域遼闊,最強盛時曾跨越歐亞非三個大陸,其法律制度因此吸收了廣泛的優秀制度精髓,也深入影響了廣大的歐洲地區。文藝復興後,羅馬法也得到復興,更吸引了廣大地區的學子進修羅馬法。
3 主觀上是羅馬統治階級重視法學,尊重法學家的結果,法學研究具有權威性。
4 羅馬法本身系統性強、邏輯性強,法理精深,利於傳播。
5 中世紀拉丁語的廣泛使用和傳播,有利於羅馬法的傳播。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原因,恩格斯曾說:「羅馬法是純粹私有制占統治的社會的生產條件及其沖突的十分經典性的法律表現,以致一切後來的法律都不能對它做任何實質性的修改。」(《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生》

❼ 古代羅馬政治民主與法制的關系

古羅馬的政治制度以西方學院派,與一般歷史派區分還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王政時代(奴隸制原始部落國體)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

王政時代:
前8世紀至前6世紀史稱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里亞會議(羅馬稱胞族為庫里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後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後來又出現了貴族與平民之分。

第一王羅穆盧斯在前753年建立羅馬城。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後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前6世紀中葉的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改革,標志著羅馬國家的產生。王政時代最後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無道,被憤怒的羅馬人趕走,傳說於前509年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時代:
在共和時代的早期,平民與貴族的斗爭進行了2個世紀。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布了十二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志著羅馬法的誕生。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制。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里奴隸起義和斯巴達克起義。形成了破產農民與大地主的斗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斗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斗爭。並且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間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Gaius Marius)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湧入軍隊。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義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佔領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同盟。前48年, 尤利烏斯·愷撒先後打敗另外兩人,被宣布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同盟。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帝國時代(包括寡頭統治):
奧古斯都創建的政治制度,史稱元首制,其實就是共和名義的帝制。他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改革,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且對外擴張,使帝國北疆達到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奧古斯都死後,其養子提比略繼位,從此開創了皇位繼承製。從前27年開始到192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前期帝國時期,包括3個王朝: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達萊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經濟空前繁榮。

192年,安東尼王朝最後一位皇帝被殺,羅馬出現了近百年的混亂時期。史學家將193年塞維魯王朝建立,到235年這段時期稱為後期帝國時期。始於安東尼王朝後期的社會、經濟和軍事危機,在公元3世紀達到空前規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劃出一個三世紀危機時期(193年~ 284年)。這一時期,戰亂頻仍,皇帝更迭頻繁,奴隸和隸農的起義遍及各地,3世紀60年代在高盧開始的巴高達運動,對統治階層的統治造成很大的威脅。

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克里先由軍隊擁立做皇帝,取得帝國政權,改元首制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正式採用東方君主的統治形式和禮儀。並實行了許多改革,史稱戴克里先改革。其後繼者君士坦丁一世廢除四帝共治制,於324年成為唯一君主,皇權得到加強。330年遷都拜占廷,更名君士坦丁堡。313年,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後,戰亂又起。狄奧多西一世曾一度實現帝國的統一。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

在西羅馬帝國,經濟不斷出現危機,人口減少,田地荒蕪,城鄉蕭條。410年,西哥特人佔領羅馬。452年,匈奴王阿提拉進兵義大利。455年,汪達爾人再陷羅馬城。先後建立起西哥特王國、汪達爾-阿蘭王國、勃艮第王國和東哥特王國等蠻族國家。476年9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至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以上為現在公認的羅馬政治制度區分法。

❽ 古羅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古羅馬的政治制度一般歷史派區分還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王政時代(奴隸制原始部落國體)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

羅馬法,一般泛指羅馬奴隸制國家法律的總稱,存在於羅馬奴隸制國家的整個歷史時期。它既包括自羅馬國家產生至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習慣法在內。也包括公元6世紀中葉以前東羅馬帝國的法律。

❾ 羅馬三個法律的內容意義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材分析《課程標准》要求「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第一目「從共和國到帝國」敘述了古羅馬從貴族共和制到帝制的歷史的演變過程。簡要介紹了古羅馬政制史的發展過程。第二、三目,分別講述了《十二銅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前者是羅馬成文法的淵源與雛形,而後者是羅馬法的完備與集大成者。通過對這兩部法典的學習,從總體上把握羅馬法的內容、結構與體系。通過師生討論與探究,使學生理解古羅馬法對維系帝國統治有重要作用,並且領悟法律在人類社會中維系公正秩序、協調社會矛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法制觀念與人文主義價值觀。學生分析世界古代史,尤其是政制與法律史,對高中學生特別陌生。法律作為上層建築重要組成部分,其階級性、內容章程、條例結構,繁復龐雜,頭緒較多,僅靠一節課教師傳授很難圓滿完成教學目標。建議在學生課前預習基礎上,通過師生探究合作、互動討論的方式落實教學目標為合宜。在授課中,插入較多的羅馬史圖片,再現情景,烘托氛圍,能更好激發學生求知慾。也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在網上下載精美歷史圖片與文稿,協助老師製作課件。教學目標一、基本知識貴族制共和國(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保民官。屋大維建元首制 《十二銅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二、能力與方法1、了解羅馬史由共和進入帝國的過程,熟悉屋大維、戴克里先、查士丁尼主要事跡,理解小國寡民的城邦制進入帝國的歷程是歷史的進步。2、了解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過程,識記主要內容,理解古羅馬發的發展變遷具有明顯的連續性與統一性。3、分析羅馬法對維系帝國統治的歷史作用,從中西法律制度特徵的比較更進一步領悟法律對民主政治的作用,以及羅馬法對近代歐美法制建設以及民主化進程的深遠影響。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理解羅馬發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統較為完善的成文法典,是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對近代文明有重大的影響。通過以古鑒今,明確今天中國的《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訴訟法》等諸多法律守則都受到羅馬法的影響,從而深入了解羅馬的歷史沿革及重要現實意義。2、明確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培養學生自覺的法律意識,提高遵紀守法和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國家利益,人民正當權益的自覺性及監督政府公職人員公正執法行政的膽識與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古羅馬法及其作用難點: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培養正確對待和汲取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積極態度。教學方式採用師生講授、探究、合作討論的方式,以教師分析為主,輔以師生的交互討論。教學工具採用製作PowerPoint課件方式輔助教學教學過程(一)課前探究①引導學生觀看電影《角鬥士》、《斯巴達克思》、《埃及艷後》,讓學生形象感受到羅馬帝國強大恢宏的盛況,激發學生求知慾。②放映有關愷撒大帝的歷史畫片及其遇刺身亡的歷史疑案的設問,讓學生解釋愷撒遇刺,作為他本人以及元老院貴族都意味著什麼?③讓學生網上搜索《世界文化遺產》上有關羅馬遺址:古羅馬大競技場、萬神殿、高架引水橋、龐培古城等,並查出各遺址的歷史淵源。(二)導入新課(設計意圖)用大屏幕打出《羅馬元老院》圖片,並用《羅馬大競技場》圖片作課件背景,引發學生對羅馬歷史的興趣。(板書演示)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導入導言):人類邁進現代化,「法治」替代「人治」,成為國家政治的必然趨向。但是,兩千多年來中央集權專制的積重難返,使人們深感缺少「法治」的血脈正是中國政治傳統的最大症結之一。思想家們注意到西方自由民主憲政制度的進步,隨著思考的推進,我們把目光轉向憲政的古代起源——羅馬法(ROMAN LAW)。與希臘城邦小國寡民政治體制不同,羅馬人的金戈鐵馬列征服了地中海,建立了雄霸歐、亞、非三洲大帝國。一方面,它從不像希臘人那般吝嗇,而把公民權擴充到帝國境域所有自由人,體現出羅馬人明智的寬仁與道義;另一方面,它又以靈活務實的態度摸索出一套治理國家的成熟經驗,即制定出古代世界最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求得社會紛爭的和諧與安寧……既然世界上許多古老民族都有其禮儀與法律條文,為什麼惟獨羅馬法成了現代法治的最重要的淵源呢?(三)師生互動(板書演示)—從共和國到帝制1貴族共和制 2帝國君主專制(演示)羅馬元老院圖片、前186年羅馬元老院決議公文、元老院今天的廢墟圖片(設計意圖與歸納)為了揭示貴族專政共和國的本質,對元老院賦予的最高權力的介紹尤有必要。有權勢的貴族集體壟斷了元老院的官職,它在行使外交、司法、財經預算、立法等內政外交上擁有最高權力,是共和國的真正靈魂與權威。而公民大會並無最終裁決權,這是羅馬與雅典明顯不同之處。(引出設問)但羅馬共和國政治上採取「任期制」,政事共商,少數服從多數的法治民主管理模式。這是為什麼呢?(提問並演示)思考1:羅馬共和制採取了哪些措施防止個人專權、協調貴族與平民的利益?(活動建議)讓學生快速閱讀P41-P42內容,然後四個人一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老師的上述提問。(歸納展示答案)執政官:最高行政官職兩名由選舉產生,任期一年。元老院:國家決策機構,由全體貴族共商政事,少數服從多數。公民大會:平民參加,選舉公職並通過元老院提案。保民官:平民爭奪民主權利而設官職6至10名,有權否決元老院決議。(點撥結論)結論:古羅馬共和國具備民主建制: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權分立,相互制衡,被視為現代議會制度的古典淵源。(提問)思考2:羅馬共和制是如何轉變為元首制的?元首制具有什麼特點?(活動建議)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P42內容,並回答老師設問。四個人一組派代表回答,有老師講評歸納。(演示)蘇拉、愷撒、屋大維畫像。(歸納展示答案)蘇拉的個人獨裁→愷撒的個人獨裁→屋大維的個人獨裁和元首政治的建立。元首制是從共和政體向君主政體過渡的中間環節,其實質在於共和政體形式下的君主專制。元首政治時期,元老院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形同虛設,實際權力由元首操縱。大約從公元 3世紀後期開始,元老院逐漸退出政治舞台,元首政治隨之過渡為君主政治。(演示板書)(演示板書)二、從十二銅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1、羅馬法的雛形——十二銅表法2、羅馬法的完備——查士丁尼法典(民法大全)(提問)思考3:《十二銅表法》頒布的原因?內容?成果?(活動建議)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本P43有關內容,四個人一組派代表回答,老師講評歸納。(演示)十二銅表法圖片(歸納展示答案)原因:平民與貴族的長期斗爭和強烈要求。內容:保護債務奴隸制和家長制,維護貴族利益;成果:成文法按律量刑,貴族不能按習慣法欺詐平民。(點撥結論)結論:這是第一部由貴族、平民兩個階層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把貴族壓迫的隱蔽特權變成了法律約束,體現了貴族的德性與妥協,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平民。這是第一部自然法,體現出法律的均衡、約束與道義。(提問探究)探究一:十二銅表法的出現說明了什麼問題?你受到什麼啟示?(師生合作答案) (師生合作答案)提示:十二銅表法的出現是共和國內部平民與貴族斗爭勝利的結果,是民主法治建設的結果,其實質是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鞏固羅馬共和國。(點撥啟示)啟示:1、平民斗爭的堅決;2、貴族妥協的明智與開明;3、平民政治的成熟;4、法律建設的超越性的清醒克制和寬宏大量;(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從而保證了羅馬人最終成為世界性大帝國的原因)。(演示板書)2、羅馬法的完備——查士丁尼法典(民法大全)(提問)思考4《查士丁尼法典》由哪四部法典組成?為什麼說集羅馬法之大成?如何評價它的歷史地位?(演示)查士丁尼及廷臣圖(師生合作答案)①組成:《法典》、《法學總論》、《學說匯纂》和《新敕》②內容:歷代羅馬皇帝頒布的敕令(公法)、人物、繼承、契約、民事訴訟法規(私法)③成果與評價:羅馬法是帝國境內自由人的「國際法」,它注重調解貿易、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國家公法與民間私法具備,尤其是私法是羅馬法的核心內容,適用於帝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民法大全以廣泛的適用性與靈活的實效性,最大限度地理順了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有助於鞏固帝國政權並促進社會穩定及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展。羅馬法與今天的時光隧道:恩格斯說:「羅馬法是第一個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預料到現代私有制的法律」。

閱讀全文

與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