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莫高窟讀寫結合課教學設計

莫高窟讀寫結合課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13 16:10:33

1. 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

1,組織教學,2,導課,3,進行新課,4,小結反思,

2. 莫高窟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在文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尊敬的各位領導: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莫高窟》的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莫高窟》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8課。本課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數萬件珍貴文物的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這篇課文有五個自然段,這一節我主要分析第1—3自然段。

根據語文課聽、說、讀、寫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是這樣設計這一節的教學目標的:

〈一〉語文知識目標:

1、字方面:「尊」的運用與聯系;「卧」字的筆順;「佛」是多音字。

2、詞方面:積累表示神態的詞語,如「慈眉善目」;狀物的詞語,如「宏偉瑰麗」

3、句方面:比喻句和排比句的妙用;過渡句的理解;中心句。 4、段方面:段與段的銜接。

5、篇方面:整體感知莫高窟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總分寫法。

〈二〉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盡量能背誦第二、第三自然段。

2、能自己體會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

3、積累優美詞語。

4、理解與運用,進行仿寫。

〈三〉情感目標:感悟「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品析課文第二自然段,再把方法運用到第三自然段的學習中。

2、理解掌握語文知識點,實實在在地利用文本進行雙基的訓練。

教學難點:

再現莫高窟彩塑、壁畫的生動畫面,感受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

二、說教學程序設計

為了能達到自己預訂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點燃激情。

我先讓學生欣賞一組優美的風景圖,再給學生用平時積累的成語去贊美她,(比如山青水秀,一碧千里等等)。學生不僅能相互交流了語文知識,還感受到了祖國山水的美麗,激起了學生潛意識里的愛國情感,為學習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調。接著,導入到今天學習的內容:我們學習語文就要多讀書,多積累。跟著出示「窟」字,給學生讀一讀,組成詞——「窟窿、洞窟、石窟、莫高窟」等,再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各抒己見對「窟」的認識,然後水到渠成地引到課題——莫高窟。教師就打開莫高窟圖片,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這就是著名的莫高窟。莫高窟里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二〉引導自主探究,夯實雙基,再現畫面,感受藝術文化美,迸發情感。

(我採用的是問題引導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悟中、探知中、練習中理解運用知識。)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 我們要到哪個地方看「莫高窟」呢?讓學生邊想邊自讀第一自然段。我再出示地圖加深認識。

〈2〉 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內容?(我用半填空式幫助學生,降低了學習難度,照顧到了學困生。在潛意識里教學生概括段意。)

〈3〉 你還懂得了什麼?(洞窟多學生容易看得出來)我進一步追問:你從哪裡知道洞窟多?(492個,像蜂窩似的)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知,體會到數字表達和比喻能突出事物的特點。我再讓學生通過讀,去感受洞窟的多與神秘。順便引導學生發現第一句話也是比喻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2、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

〈1〉 先整體感知:問題引導:莫高窟里有什麼呢?讓學生帶著懸念往下閱讀。

〈2〉 接著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層次:在學生說出有彩塑、壁畫、藏經洞後,我採用練習式輔助疏理:寫彩塑的是第( )個自然段。

寫壁畫的是第( )個自然段。

寫藏經洞的是第( )個自然段。

〈3〉彩塑和壁畫這兩種藝術形式畢竟離學生太遙遠了,僅從文字上去感知可能會混為一談,所以這里我又以圖片的展示,讓學生能一目瞭然。完了又給學生練一練:填空:一( )彩塑 一( )壁畫 「尊」字可以加什麼偏旁變成什麼字。在這里我自然而然地進行了語文知識點的訓練,一舉兩得。

〈4〉好,就讓我們一起去賞析莫高窟的彩塑:問題引導:①這一段中寫到哪些彩塑?

②作者從哪些方面去寫這些彩塑的?這時示圖片,讓學生進行圖文對照,帶著問題自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我再引導學生發現從描寫上是從人物的神態去寫,從寫法上是運用了排比的手法。一邊分析,一邊對照圖片反復地品讀,熟讀成誦,從讀中悟情。

然後再用現成的資源讓學生內化提高,通過一個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上台模仿各種神態,(如高興的,傷心的,生氣的等),下面的同學猜一猜,你能想哪些成語。(這里把學生的各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樂趣,更主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思維,積累了詞彙,還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交流。)

排比句我不僅停留在表面的認知上,還進一步引導學生;在這里使用排比句,對表達有什麼效果呢?(那就是突出了彩塑的多,形態各異,個性鮮明)有意識地突出了中心句。

③這些彩塑塑造得怎樣?你可用哪些詞來形容呢?賞完了給學生說一說,(如栩栩如生 、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等)

④遊客們看了以後會有什麼感情?讓學生體會「嘖嘖贊嘆」的意思。我又利用這一句作為一個訓練點:(課件)你能把這個句子變換句式,使意思保持不變嗎?(一個改為反問句;一個是把「無不」改為「個個都」或「沒有不」。)

〈5〉接著,我再拋出小問題,引導學生質疑:這一段寫了幾尊彩塑?三個還是四個?學生通過辨識,就會發現還寫到了「卧佛」。我順手讓學生說說,「卧」的筆順;「佛」是多音字。讓學生自己辨析。然後提出疑問:作者寫卧佛與寫菩薩、天王、力士有什麼不同?(把這兩個地方對比讀一讀,學生就會明白,寫卧佛寫得比較詳細。)作者為什麼要把「卧佛」寫得詳細呢?教師邊放圖片(課件)邊順勢而導,形象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了「卧佛」的特別,

〈6〉我又趁熱打鐵,引導學生總結這一段的學習方法:作者是怎樣寫這一段的?教師點撥總結:先總寫——再分寫——(分寫部分再選一個)典型的事物詳細寫

從總結導入學習第三自然段:課文中哪一個自然段也是採用了這種寫法呢?

〈7〉我就放手給學生分組合作,讀一讀,找一找:

①用雙直線劃出總寫的句子:

②用單直線劃出分寫的句子:

③用波浪線劃出典型事物的句子:(這里的設計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合作夥伴,給學生有自己獨立的想像空間)

〈8〉合作交流後,讓學生匯報學習情況,邊匯報邊指導學生去品讀,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師生一起分享勝利的果實。融洽了師生的感情。

〈9〉在學生品析的過程中,我巧插兩道練習:①壁畫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呢:

給學生說一說( )的壁畫

( )的壁畫;

( )的壁畫

( )的壁畫 學生不僅感受了壁畫的美,而且積累了豐富的詞彙。我又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這些壁畫,還有前面栩栩如生的彩塑,都是出自誰的手?你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什麼話呢?(熏陶了學生的愛國情愫)

②在分析排比句時,讓學生練習仿寫:⑴操場上,有的同學弓著 ,准備 ; 有的同學拿著 ,准備 ;有的同學蒙住 ,准備 。

⑵河裡的魚兒多快活呀:有正在 的;有正在 的;有正在 的;有正在 的。(練習的設計體現了層次性,照顧到了全體學生)

〈10〉壁畫多精美呀,然後轉入分析過渡句:引導學生發現寫壁畫的內容是從這一段的第二句開始寫,點撥學生質疑:在這一段前面還有一句話呢!讓學生通過思考,明白這是一個過渡句。教師小結:寫作時,在段與段之間要注意過渡的語句,才能把內容說得連貫,希望同學們寫作時要注意這一點。

〈三〉課堂小練筆。總結兩段的寫法,讓學生也試著進行總分的仿寫:「以公園里的花多美呀,……」為開頭寫一段話。然後分組交流。

〈四〉總結回味,留下懸念。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到:(出示課件讓學生復述)中國西北的( )省的( )的( )旅遊,欣賞到了( )彩塑,( )的壁畫,其實莫高窟里還有更神秘的東西,你們想知道嗎?下節課,我們再去揭開這神秘的面紗!以懸念結束了這

3. 如何上好讀寫結合———《松鼠》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松鼠》是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可愛的小生靈》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一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又兼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文藝性說明文。作者通過對松鼠的細致觀察,抓住它美麗的外形和生活習性進行描寫,字里行間充滿著對這小生靈的摯愛,生動的語言激發起讀者內心珍愛生靈的美好情愫,也進一步激發起學生閱讀說明文、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在備課時,我努力思考並探索利用這篇課文上一堂讀寫結合的課,重點放在如何讓學生寫好小動物的外形。我去請教了很多有經驗的老師和學校的教研主任如何上好這篇課文同時要體現讀寫結合的閃光點。大多數老師上公開課都是上第二課時,而《松鼠》這篇課文要上讀寫結合安排在第一課時最好,我當時也沒什麼經驗,硬著頭皮准備著,終於上了這堂讀寫結合的公開課。 上課伊始,我採用猜謎的方式導入,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學生很快就能猜出來是松鼠,接著我再利用優美的課件把學生帶進美麗的樹林,去看看活潑可愛的松鼠,讓他們說說看後的感受,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眼中的松鼠是怎麼樣,這樣讓學生慢慢進入寫作的第一階段:觀察。學生的准備也很充分,很多學生課前再搜集一些有關松鼠的資料,對松鼠會有更深刻的了解,自然而然介紹地非常好。再接著請學生通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劃分課文層次,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在賞析完富有生動性、趣味性的語言後,我將教學重點放在第一段。通過朗讀、鑽研閱讀思考小松鼠有什麼特點?第一句話在這段的作用是什麼?作者描寫了松鼠的哪些方面?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描寫的?通過這些問題設置情境,交流感想;再朗讀,談感想等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松鼠美麗可愛的特點。最後總結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從中感悟作者語言的生動傳神,極具文學性。
接著我出示一張小白兔的圖片,先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合作交流,運用我們總結的方法來說一說你所看到的小白兔是什麼樣的,這樣學生仿照松鼠的寫作方法圍繞中心句,按照從頭到尾的順序,運用上優美豐富的詞語來進行反饋。語文課堂應是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發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於是我就想到了將學生作文與課文比較的方法,我想由自己的內容與課文比較,不僅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而且更能讓學生切身的感受到自己在寫作中的不足,從而對症下葯。可是由於時間的關系,只能讓學生課後寫下描寫小白兔外形的這一段話。上完這節課後,我感覺到還是有不少的不足之處:教師語言不夠簡練;部分問題提得不夠明確;課堂評價語太單一,而且針對性不強。在今後的教學上,我要努力克服這一弊病,爭取做到真正地讀寫結合,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自己的專業水準更上一層樓。

4. 如何在教學中實現「讀寫結合」

在平時的教學中,如何做到讀寫有效結合呢?老師說的仿寫就能很好的把讀專寫結合起來,為屬了仿寫好作文,學生必須認真閱讀文本,以了解文章的結構,作者所採用的寫作手法、修辭方法,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所傳達的理念。做到以寫促讀,以讀促寫。
此外我認為平時學生回答問題時,也可以讓他們先把答案寫下來再做回答,所有的學生回答完畢後,再讓學生進行總結,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語言組織能力,也可以使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加深學生對所閱讀內容的理解。
讓學生多寫對課文的感受和啟示,也是一種很好的讀寫結合方式,為了寫感受,學生會反復閱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閱讀中學生也會對文本產生自己的獨特理解和感受。
寫課堂反思,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學習方法,文章的寫作手法,作者的情感,老師同學的獨特思維,都可以寫下來。
課外閱讀時能寫一寫讀書筆記就更好了。如果能把看到的好詞好句,自己讀書時產生的感受都記下來,那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5. 時間 都去哪兒了匆匆 讀寫結合課例系列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讓我們去珍惜時間。文章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
最後,作者發出內心的感嘆。文章的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朴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6. 如何指導完成一篇習作課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分享彼此成長的故事,記錄生活中難忘的瞬間。
2.指導學生把內容說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在表達和評價中清楚如何寫好本次作文。
【教學重、難點】把內容介紹得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一、激情導入,自由練說

1、師:「人生總會有許多第一次,翻開我們成長的書本,一頁又一頁,記載著我們童年的點點滴滴——第一次邁出蹣跚的步伐、第一次背著書包上學校、第一次獨自一人出遠門……不同的第一次常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但無論怎樣都是那樣的令我們難以忘記。」(板書:難忘的第一次)
在你經歷過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哪一個?為什麼它讓你忘不了?
生談。(四至五個)
2、老師發現同學們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的經歷依然是那樣津津有味,下面請你選擇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回憶事情的經過,回想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真實感受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示,試著說一說。老師給大家提兩點要求:(1)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2)再說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講清楚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板書:事情寫清楚表達出感悟)
生自由練說。
二、交流分享,相機指導
1、小組交流
剛才老師發現有許多同學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小夥伴交流了,下面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在一個同學講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看他有沒有講清楚事情的經過,說出自己的感受,有不清楚的可以適時提問。好,開始吧。
2、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聊得真熱烈,誰願意把自己最難忘的第一次與全班同學分享?
指名交流(在他發言時其他同學要用心聽,看他是否將事件過程講清楚了?講述中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感悟,有哪些好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
評價時要強調的有以下幾點:1、事件敘述的完整2、借鑒了課文的表達感悟的方法,結合生活實際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將道理蘊含在文章之中3、能從心理、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表現自己內心的感受,給人更真實的感覺。
三、讀寫結合,明確習作要求
師總結:同學們不僅聽得用心,還談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是呀,有喜有憂、有笑有淚,一個個第一次,就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通過剛才同學們繪聲繪色的描述,老師也感受到這些「第一次」的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用手中的筆把這難忘的第一次記錄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好嗎?本次習作是一次命題作文,題目是《難忘的第一次》,請打開書看習作要求,看看要我們做到哪幾點?(生答師板書)
把事情寫清楚就是要按事情發生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可以藉助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結合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感受。
明確了要求,開始動筆寫吧。
板書:
難忘的第一次
事情寫清楚
要寫出感悟
《難忘的第一次》作文講評課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作文講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標準是什麼,並會運用標准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通過評講,欣賞同學們文章中的美點,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通過評講,讓學生了解自己寫作中的不足,知道如何彌補,進而逐步改進。
重點:會運用標准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難點:運用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評議他人的作文。
一、總結習作
1、再次明確習作要求:本次習作是一次命題作文,題目是難忘的第一次,還記得本次的習作要求么?誰來說一說?(學生回答並相機板書事情寫清楚,要寫出感悟,)
2、總結感受
在閱讀了同學們的作文後,老師非常感動、也很高興,從大家的文章中,我感到經過小學將近六年的學習同學們都積淀了自己的學養,並能用心感悟生活。這節課,我們將針對同學們的習作進行講評。
二、佳作欣賞
1、出示佳作,集體欣賞
這篇作文是本次作文中優秀習作之一,想聽么?用心聽老師讀,在這篇文章中你最欣賞那一部分?覺得那個地方很好?同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
學生評價,明確這篇習作將事情的的經過寫的非常具體,能夠從心裡、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表現當時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並借鑒課文中表達感悟的方法,能結合具體事件把得到的啟示寫清楚,
2、出示片斷,討論修改
這是咱班另一位同學的習作,它記述了第一次騎自行車的經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篇習作的一個片斷,(師讀片段)你覺得這個片段怎麼樣,誰來評價一下?(要求學生通過修改了解如何通過修改將過程記錄清楚)
三、精益求精
1、明確修改的作用
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中,我們認識了葉聖陶先生,他為肖復興詳細修改的作文更是令我們記憶猶新。有人請教葉聖陶先生怎樣修改作文?葉老說:「再念、再念、再念。」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生談)
師:「是的,好的文章詞句,是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無數次修改才得來的。」
2、明確修改標准
那麼針對本次習作,你覺得應該從哪方面來修改?
明確修改標准:1、字詞句:錯別字、用詞得當、語句通順、是否存在病句。
2、內容:事件過程敘述清楚,完整,將感悟寫清楚。
3、表達:能夠從心裡、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表現當時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3、小組合作修改
下面就依據這些標准,針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也可以向自己的組員求助。
4、展示修改的內容
老師感受到大家都很認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你覺得自己哪一處修改得很好,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你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生交流
四、總結講評
在這次習作中,同學們把自己難忘的第一次記錄下來,作為永久的紀念,希望同學們能繼續用自己的筆描寫多彩難忘的生活。下去後可以繼續修改自己的習作,也可以將習作上傳到我們班的班級博客上,與更多的人分享。

7. 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請就此擬一份教學設計。

我的方案,供您參考——

新聞引路作文教學法

從提出理論構想迄今,我已對新聞引路序列作文訓練進行了長達七年之久的苦心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階段性成果被專家評價為「一套和諧的作文教學法體系」,「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實施素質教育,必將發揮重要作用」。2002年,該項目被列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現將其理論體系簡介如下:

一、重視積累 打好基礎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百字新事」訓練讓語言積累、語感培養與思維發展直接源於生活,要求學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記錄當天發生在身邊的,或當天聽過、讀過、看過的新聞,做到語言精煉、流暢。百字新事與寫作日記有著本質區別,不求長,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寫」方面。
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生活,「剪報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每天剪報一篇,旁加對文章的點評、心得、聯想,可從文章的主題與內容、情感出發,亦可從文章寫作方式方法入手。這項訓練既使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也為學生自主選擇讀寫材料、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並落實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剪報作文與寫作讀後感有著本質區別,後者重在「感」,而剪報作文則重視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不僅在於對寫作內容的「感」,還在於對寫作的內容、過程與方法的「評」,體味文章成功之道,樹立自己的作文標准。
上兩者交替進行,讓學生直接或間接地從生活中吸收營養,也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

二、新聞引路 輕松入門
筆者認為,作文訓練應當經歷「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階段,因此而設計的「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新聞寫作訓練—想像能力訓練—思維能力訓練—語言優化訓練—研究性作文訓練)中,「新聞寫作訓練」著重讓學生掌握作文特點和寫作方法,而想像、思維、語言優化、研究性作文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但小學到高中老師需不斷重復。「新聞引路」以結構模式簡單規范(一般為倒金字塔式)且易於掌握的新聞(消息)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快速闖入作文王國,牢固把握作文內容與情感真、新,語言簡明精煉等特點,並從此成為習慣。
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運用典型事例寫出真情實感;對新聞價值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寫出新意並進而培養創新精神;准確、精煉、生動的新聞寫作語言要求為改變學生華而不實的「學生腔」提供了訓練機會;為把新聞寫真實、生動而去觀察、琢磨的新聞寫作過程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動機有很好幫助;散文式通訊和副刊文藝作品也為中學生學習文學語言找到了新天地。
語言是學生在潛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積累起來的,包括老師在內,其他人都幫不上忙,所以重視想像與思維能力的訓練成為最有效的作文教學內容,待學生有了一定語言積累再訓練語言優化。郭沫若曾說:「於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後求其化」,與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通過想像、思維和語言優化訓練求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語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聞的規范模式,不會造成模式化的惡果。

三、交給工具 四步成文
筆者認為:寫作是一個「發散思維--聚斂思維--線性思維」的雙重轉化過程。即從寫作目標出發,充分發揮觀察、感受能力,從生活和頭腦中聯系各種知識、事物等寫作內容是「發散思維」;選材、煉意、構思、謀篇,是連續不斷地對已有材料與觀點進行整理的「聚斂思維」過程;作者心裡的東西變成文字,語言的「線性」特點(不同的字和話不能同時表達)就體現出來了。
基於此,筆者設計了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其基本步驟是:想(xiang)-選(xuan)-寫(xie)-修(xiu)。這一方法符合新課標指出的「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腦圖是英國托尼

閱讀全文

與莫高窟讀寫結合課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