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地理環境差異性教學設計

地理環境差異性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13 23:02:03

A.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教學設計

中國教師行動網(http://www.eact.com.cn)中的動感課堂欄目,有許多相關的教學資源!
http://classroom.eact.com.cn/mb_content_list_.htm
祝您生活愉愉、工作順利!

B. 地理環境差異性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 從總體來看全球范圍的地理環境有什麼特徵?不同的區域又有什麼特徵?

從總體來看,全球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具有整體性。不同的區域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

2、 全球性的地域差異主要是哪兩種?由此產生的地域差異最明顯的標志是什麼?

全球性的地域差異主要是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

由此產生的地域差異最明顯的標志是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具有明顯的規律性。

3、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形成基礎是什麼?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太陽輻射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地表景觀和自然帶由赤道向兩極分異。

形成基礎是熱量。

4、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在分布上有什麼規律?在地球上是如何反映出來的?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沿著緯度方向變化由赤道到兩極的更替。

在低緯的熱帶雨林帶、高緯的苔原帶和針葉林帶橫穿整個大陸地帶,在中緯的一定范圍內的各自然帶形成東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帶

5、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形成基礎是?地球上最典型的地區在哪裡?如何分異?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遞減,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分異。形成基礎是水分變化。

這種變化在中緯謀區表現較為明顯,自然景觀呈現出溫帶森林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的有規律變化。

6、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分異規律與哪些因素有關?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撥差異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遞變,自然帶從山麓到山頂分異。分異的基礎是水熱狀況。

分異規律與緯度、高度等因素有關。緯度越低垂直分異明顯,高度越高垂直分異明顯

C. 第五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在人教版教材

網上有很多................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教學設計 一、內容分析1.設計思路這段內容要講清楚的兩個核心概念是「差異的空間尺度」和「差異的變化規律」。教材內容也圍繞這兩個概念展開。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無論在自然地理過程上,還是在自然地理特徵上,都存在著顯著的空間(地域)差異。而空間差異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講的那樣,海陸差異是全球性的地域分異,陸地上的自然帶是相對較小尺度的地域分異。還有更小尺度的區域差異。從哲學的角度看,差異是絕對的,而統一是相對的。建立這個概念極為重要,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科學地分析地理問題。例如區域比較是地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然而選擇比較的區域,在空間尺度上要有可比性。

D. 以高中必修1第四單元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為例,說明學情分析對地理教學目標設計的意義

教材的第二、三、四章分別從各自的角度介紹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幾個要素——大氣、水、地貌。本章內容在於向學生揭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制約的,從而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相對的,而差異性是絕對的。自然地理環境在一定方向上發生分化,形成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本章的理論性較強,教學時應選取相應的圖片或錄像等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地理環境,使學生產生充分的感性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通過學習,應使學生理解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內涵和陸地環境地域分異的規律。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還應使學生建立動態的、聯系的、立體的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

課時安排:共5課時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

課時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2

課時問題研究 如何看待我國西北地區引進歐洲冷季型草坪

1課時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從容說課

要使學生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就要先讓學生了解地理環境的復雜性。教學中可通過一段錄像來引出這一問題,選取的地區應具有典型性和鮮明性(如西雙版納或內蒙古草原),引導學生分析景觀錄像中各地理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因就是地理要素間不是簡單的匯集,而是各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通過教材P93活動,以生物為例,說明地理環境的要素通過與其他的要素之間進行物質與能量的交換改變了其他要素的性質,從而改變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性質。在理解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之後,又從三個方面詮釋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在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不能把地理要素彼此割裂開來,而應充分認識到各要素之間的密切聯系,統籌考慮,避免不合理的利用給生態帶來不良的後果。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

2.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3.使學生樹立普遍聯系的觀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慮各地理要素的關系,避免牽一發而動全身。

過程與方法

1.探究與活動,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利用景觀圖片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統籌考慮。

教學重點

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因。

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具有統一性。

4.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教學難點

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課時安排

2課時

E.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胡楊,是亞非荒漠地區典型的植物,長期適應極端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對溫度大幅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
2、椰樹,熱帶喜光作物,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和海風吹拂的條件下生長發育良好。
3、雪蓮,多年生草本植物,雪蓮通常生長在高山雪線以下。
4、荷花,多年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

「不同地區自然景觀為什麼會產生差異」
水熱條件差異。

「這些差異又有什麼規律可循」
降水量和溫度變化

閱讀全文

與地理環境差異性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