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寡人之於國也文中孟子主張的現代反思
文章中表現出的孟子的思想與主張:
首先,孟子是反對諸侯間的無休無止的相互征戰的,一句「王好戰,請以戰喻」充分把這種思想表露了出來.
其次,孟子認為應該讓利於民,讓民眾有得以休養生息的機會,他認為梁惠王自認為的「用心」於民,做的是遠遠不夠的,這與其他國家不知滿足的一味向民征斂只是「百步」與「五十步」的區別.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體的說,就是讓民擁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雞豚狗彘之畜」.
不僅如此,孟子還非常重視教化,提出了「謹庠序」的主張,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飢不寒」.
最後孟子在自己論證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指出面對上層貴族奢靡浪費,黎民飢寒交迫的社會現實,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❷ 《寡人之於國也》讀後感。必採納!
讀完《寡人之於國也》一文,我感觸良多。尤其是對於「五十步笑百步」更是有了自己更深一次的理解,結合當今社會,我有所感悟。
不知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樣曾經懷疑過:「付出跟收獲成正比」這句話,因為也有一句「付出不一定得到回報」這樣的經典句子,但現在的我更傾向於前一句
很簡單的例子,就拿賺錢來說,一部分人在同一時間內會比另一部分人賺的多,甚至是多很多,賺的少的那部分人也許會抱怨,也許會嫉妒,也許會羨慕,
但我們所沒有看到的是比我們賺的多的那部分人肯定比我們付出的「辛苦」要多,也許是身體上的,也許是心理上的,往往處在相近或一個級別上的人就會因為某些利益上或是某種心態不自然的產生了扭曲了的心理,這也許是社會復雜一面的部分原因吧。
人潛意識里都渴望被別人重視,但只是有時個人的期望值過高,而當別人沒有達到你所希望的期望值時,也就會很自然的產生了所謂的失落感。有些人喜歡隱藏自己,有些人喜歡鋒芒畢露,永遠隱藏的也好,鋒芒畢露的也罷,只是還有一種偽裝善良的「智人」,你又奈何的了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改變不了就適應它,處人勝過傻做人,正如古話「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所以我們不要去做那些五十步的人。
❸ 求《寡人之於國也》讀後感
蒼生之生,在我心兮——從《寡人之於國也》看孟子的人文關懷
戰國時期,一段流離的苦難歲月。皇族,士人,武夫,書生,無不為一己生存,用盡心機,費用口舌。茫茫中原,處處是無助的流民,隨戰事四處奔波,飢餓、寒冷、疾病、惶恐終日相伴,苦不堪言。他們沒有可以炫耀的學識,沒有一搏沙場的武藝,他們只有原始的農耕技術,只會在貧瘠的土地上謀求貧困的生活,就這些,也極其難得。
但是,一些自視修養極深,學問極高的文人雅士,卻視百姓疾苦而不見,為擺脫一己之貧困,游說諸侯,獲取高位,靜享富貴。孟子,這個出生於山東的漢子淚下了。匆忙遠去的流民讓他心痛,彷徨無助的流民間讓他傷懷。肥沃的中原,你原是能夠賦予百姓幸福,就因為戰爭,你比流離百姓更加貧苦。在游說諸侯,謀取富貴的言論里,艱難的仕途生涯中,孟子時時關注民生疾苦,關心百姓的生活,尤其是農民的生存狀況。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寡人之於國也》中。
是百姓的生活和汗水,養育了一個個國君的生命和權力,一個個國君卻沒有反思這些微小生命的小小願望。即使是孔子這所說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的清苦生活也不得啊!
梁惠王知曉百姓疾苦,於是,「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然而,這種治表不治本的辦法,只能解一時之困,何況移民的艱難,只會對百姓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
梁惠王無助了!
孟子關乎蒼生,就在於他能從百姓的生存實際出發,將對百姓的關懷轉變成向諸候進獻良策的理論根據,闡述維護百姓生存的基本要求。
「不違農時,穀子不可勝食也。」這是對統治者的棒喝,不要在農忙時節征調百姓,保證他們有勞動的時間,否則,沒有糧食生產,一切政治理想都是虛構。「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是對百姓的忠告。難道,百姓不知道嗎?他們違心做這些,肯定是統治者胡亂要求。谷、魚鱉、林木,是百姓生存的最低物質需求,只有最低的物質需求保證了,才能確保百姓有生存的可能,強大國家才有可能。
孟子目睹了戰爭對生態環境的嚴酷破壞,他說,「斧斤以時入山林」。因為,維護生態環境,「材木不可勝用也」,對百姓生存,國家延續,異常重視的。
進而,孟子說,給「五畝之宅」,「百畝之田」於民,這是對百姓佔用土地的一個確指(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虛數)。這里,孟子鮮明地主張分田土,主張將土地分給農民,允許他們有少量的房屋和土地。其實,「五畝之宅」相當於現在的一畝二分多,八口之家的「百畝」,人均也只有兩畝多,在人口稀少,物產極低的戰國時期,這點土地是非常少的。如果連如許少的土地也沒有,那百姓的生活如何延續?這是孟子對周朝奴隸制的果斷決裂,這是有時代進步性的。
顯然,實現這些要求的百姓,也不過是一個個處於平均生活水平之下的普通百姓。但是,就這樣一種生存狀況,都還要由孟子在國君面前小心地勸諫,那百姓生存現狀之嚴峻,可想而知了。為百姓說話的,又有多少?
孟子關懷天下蒼生,關心他們最細微的物質生存之艱難,是真正在用心愛百姓。有觀點說,孟子關心天下黎民,不是真正的民,是有土地資源的地主階級的民,孟子關心民,是為統治者的仁政服務的。但是,分析孟子提出的這些微薄的要求,那是一個地主生存的現實嗎?如果孟子走在田間關懷慰問百姓叫關懷蒼生,孟子在國君前適時以百姓生存為理闡述治國方略,就不是為百姓分憂了?顯然,這是單一、片面地理解孟子。
更難能可貴的是,孟子深刻地意識到對百姓教化的重要性。「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學校教育應該能為民辦,這是多好的想法。尊敬父母,敬愛兄長,這樣,「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黎民不飢不寒」,百姓在物質上安寧,在精神上的安樂,民無怨憤,安居樂業。孟子深情地暢想黎民百姓理想的安居狀態。
雪中送碳,扶危濟困,是一時之人文關懷,那麼,為百姓謀求土地,謀求正常生產秩序,謀求百姓的「庠序」,是孟子為百姓謀求的可持續的人文關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文關懷。
❹ 寡人之於國也 思考與練習
1、答:本文緊緊圍繞「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邊一線索展開論述。
2、答:本文先批評梁惠王的治國方法不當,然後再提出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先揭露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行徑,然後再說只要君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這都是先抑後揚的表現。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緒的同時,又能抓住他渴望民眾擁戴的潛在心理進行誘導;在闡述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時,採取先易後難、步步推進的程序:這都是循循善誘的體現。
3、答:孟子用這個比喻主要是為了說明梁惠王雖然自以為對國家盡了心,實際上他跟其他的國君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兩樣,都是喜好戰爭,因而百姓也不會增多。
❺ 寡人之於國也讀後自我感悟
梁惠王 寡人之於國也 本文是技記述孟子回答梁惠王問所講的幾段話,最主要內容是闡明王道政治的。孟子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說明凶年移民等問題只是小恩小惠,然後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是天下之民歸順。
❻ 孟子的《寡人之於國也》讓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 寫一篇作文
教學目的:
①體會孟子議論的思辯色彩。
②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③積累文中文言實詞和句式。
教學步驟 :
1、導入 :
孟子與他的思想: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家。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孔子孫)的學生。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認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孟子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士應該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是先秦諸子傑出的散文著作,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孟子》與《論語》同是語錄體散文,與《論語》相比,它篇幅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致。《孟子》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
課文通過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表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與本單元第一課《季氏將伐顓臾》中陳述的孔子「德政」思想一脈相傳,且有所發展。課文還反映了孟子雄辯,其辯氣勢充沛、結構嚴謹、語言精美的特點。
2、字詞①(注音釋詞)
好hào戰:喜好征戰。
棄甲曳yè兵:丟棄鎧甲,倒拖兵器逃跑。
數罟cùgǔ:密網。
洿wū池:池塘。
衣yì帛:穿上絲帛衣服。
雞豚tún狗彘zhì:豚,小豬;彘,豬。
畜xù:畜養。
庠xiáng序:學校,殷時叫序,周時叫庠。
孝悌tì:尊敬父母禮敬兄長。
頒bān白:(頭發)斑白。
餓殍piǎo:餓死的人。
字詞②(一詞多義)
凶:年成不好/兇殘、殘暴 接:交鋒/接觸
喻:打比方以說明/比喻 直:只是/筆直違:耽誤/違背 時:季節、或時機/時間
樹:種植/樹木 奪:喪失/奪取
謹:認真從事/謹慎 檢:約束/檢點
塗:路途/塗抹 發:開倉賑濟/開發
3、思考與歸納:
①找出二人問辯的核心話題;
②從孟子的辯看「仁政」思想;
③談談學習本文的實詞積累
(設想:答問過程中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找依據,不要離開課文的具體表述而空談「仁政」。)
4、討論與點撥:
•核心話題:民不加多――
戰國中期,諸侯爭城奪地,征戰不斷;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會混亂,禮制崩壞。所謂「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韓非子•五蠹》)魏國曾是強國,但在梁惠王統治期間,連遭強秦重創,內憂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遷至大梁。加上橫征暴斂以及生產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減少,兵員和勞動力匱乏。為達到富國強兵、問鼎天下的目的,各國諸侯的當務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當然會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憂心忡忡。
梁惠王35年,孟子被「招賢」來到魏國,對他說:「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遠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將何以利吾國?」(《史記•魏世家》)他迫不及待地討教治國之策。本文是孟子在魏國期間與梁惠王的一次談話。
•問與辯――
梁惠王問: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 辯: ①請以戰喻
五十步笑百步 ――無望民之多
②答以養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
王無罪歲――天下之民至
梁惠王自認為治國比鄰國國君盡心,政策比鄰國好,鄰國之民,應該主動投奔歸順他,但他的目的並沒有達到。這是因為他的目的在於增加兵員,強化戰備,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背後的好大喜功和窮兵黷武。孟子投其所好,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以梁惠王「好戰」為喻,啟迪對方思考。「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謂「盡心」於國,其實與鄰國之政相差無幾,本質上都是虐民暴政。
孟子認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稱雄諸侯,必須施仁政,行王道。才能得民心,進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關注民生,休養生息,因地制宜地發展生產,不征調百姓服役於農時,不濫捕撈,不忽視時令以伐木,不誤牲畜繁殖,不誤糧食播收和種桑養蠶織布,「使民養生喪死無憾」,解除後顧之憂,百姓衣食安則心安,從而穩定人心,鞏固政權。然後再興辦教育,使人人知廉恥,人人講禮義,引人向善,傾心歸附。百姓安居樂業,社會長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國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終圍繞仁民、富民、養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關系,體現出民為國本的思想。
北宋哲學家程頤曾評《寡人之於國也》說,孟子論王道的文字沒有超過這一章的。足見其在孟子政治學說中的重要位置。「道」是「王道」,亦即「仁政」。
5、比較:孔子的「德政」與孟子的「仁政」
同:孔孟二人都反對武力征伐,提出富國安民的治國思想,並且都以「仁」為本。異:孔子的「德政」重「修文德」,以此作為「使遠人來」的手段,孟子的「仁政」重「民養生」,以此使「天下之民至」。其進步之處在於更了解民眾困苦,承認民眾力量。
6、小討論:為何從「戰」入手作辯,是否與其反對武力征伐的觀點矛盾?(設想:引導學生體會孟子的論辯藝術。)
7、小結:
孟子善辯:為了讓統治者接受「仁政」思想,孟子抓住統治者崇尚以武力征伐來擴充勢力的心理,以戰設喻,誘導對方進入自己的議論思路,層層推理,步步深入,最終推出根本之論,施行「仁政」可使「天下之民至」,由此達到國家治理的理想境界。
《孟子》風格:《孟子》的犀利、《莊子》的恣肆、《荀子》的渾厚和《韓非子》的峻峭,被稱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其一,長於思辨。誘導啟發,爭取主動,論辯層層深入,跌宕生姿。其二,善為設譬。東漢趙岐《孟子題辭》中說:「孟子長於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孟子》全書261章,其中93章總共使用比喻159種。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曉暢,喻意深刻。其三,結構嚴謹。本文3個部分末尾分別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各部分內容畫龍點睛,又強化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使文章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渾然一體,凸顯出孟子論辯的雄渾、縝密、深沉的特質。
附: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國家的治理,很盡心竭力的吧!黃河以南發生災荒,就把那裡的災民移往黃河以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南。當河東發生災荒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的。看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想我這樣盡心盡力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不見減少,而我的百姓並不見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歡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打比方吧。戰鼓咚咚敲響,交戰激烈了,戰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著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腳。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覺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說:「不行。他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可是這也同樣是逃跑呀!」孟子說:「大王您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眾比鄰國增多啦。 只要不違背農時,那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魚網不入池塘,那魚鱉水產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無盡,這樣便使老百姓供養活人,安葬死人不至於感到有什麼不滿足。老百姓養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 「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著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地繁殖飼養,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得到耕種,數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注重鄉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須發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出現在道路上了。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於天下,是決不會有的。」 「現在,豬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飢民,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反而說『與我無干,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夠不歸罪於荒年,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都到您這兒來了。」
8、練習
①背誦全文
②翻譯「養生」節
9、教學後記
❼ 寡人之於國也學案的幾點思考
《寡人之於國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
本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軻,戰國中期鄒國人。他是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主張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於「欲擒故縱,引君入彀」的論辯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與充沛的氣勢,《孟子》共七篇。
第二項,文體知識。
本文是一篇以對話形式展開的論說,是一篇論辯性議論文。
第三項,主旨。
本文中心論點是「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現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評統治者在災荒年景歸罪於年成不好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戰國時期社會不平,階級對立的實質。
第四項,層次、段落。全文圍繞「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問題展開論述。全文可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災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二部為二、三、四段。孟子以戰為喻,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辦法,依然與鄰國無本質區別,從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為第五、第六自然段。孟子具體而詳細地闡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張,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舉措,要不違農時,發展生產,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時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這樣則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災荒之年,社會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現狀。然後以殺人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過失歸罪於年成,那麼「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願望就會實現。
全文到此歸結到總的論點。全文的結構特色以「民不加多」為線索,展開了論述。
第五項,學習要點。
第一點、本文體現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內容就是富民、愛民,以民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對戰爭,使民安居樂業,發展生產,正如課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違農史,要數罟不入誇池,要斧斤以時入山林,以達到谷不可勝食也,魚鱉不可勝食也,材木不可勝用也,這樣的魚糧豐收,萬木繁茂的景象,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愛民,體現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確實受益。孟子具體提出,要給民以五畝之宅,百畝之田。要使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黎民不飢不寒,使民確實豐衣足食。
富民、愛民,以民為本,這樣作為一國之王,才能受到萬民的擁戴,才能做到國富民強,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內容。
第六項,寫作特點。
寫作特點有三點:
第一點、說理抑揚兼施、循循善誘。文章開頭寫梁惠王自以為治國比鄰國君主盡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戰的心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其功的梁惠王意識到自己和鄰國國君並無本質的不同。至此,孟子已掌握了論辯的主動權,梁惠王的自滿情緒基本已被掃除。在論辯中已處於劣勢,孟子趁勝追擊,因勢利導、循循善秀,提出了施行人道的具體措施。勉勵他施行仁政。並為梁惠王描繪出一幅行王道的美好圖景,這是應用揚的說理方法。然後以殺人怪兵器為喻,批評梁惠王沒有對人民施行仁政,這是運用抑的方法,最後梁惠王只要不把責任歸罪於荒年,則天下之民至焉的願望定能實現,這又是揚。這是說理抑揚兼施、循循善誘的特點。
第二個特點善用比喻生動形象,文中以戰為喻的描寫有聲有色,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指出梁惠王的作法與鄰國沒什麼區別,也抨擊了他自詡有功的矜態,又用殺了人卻說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揭穿統治者慣於推卸責任的手法,議論尖刻、有力。
第三個特點,文中的排比句:排比句有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和數罟不入誇池,魚鱉不可勝食也,和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這是三個排句。
下面還有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和第二個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和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這三個句子也是排比句。
第七項,疑難詞句。
(1)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凶,就是凶年,災年。
(2)鄰國之民不加少。加,是增加,更加的意思。
(3)棄甲曳兵而走。兵,兵器。走,跑,這里指逃跑。
(4)直不百步耳。直,僅,只。
(5)數罟不入誇池。數,細密的意思。
(6)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就是供養,活著的人。喪死,為死者辦喪死。
(7)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白,指須發花白。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讀望,用作動詞,即王天下,以仁政統治天下的意思。
(9)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罪,歸罪,怪罪。歲,指一年的農事收成。斯,是這樣。焉,代詞,指梁惠王。
第八項,將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
1、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翻譯:丟棄了盔甲,托著兵器向後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有的逃了五十步停下,那些跑了五十步的戰士恥笑跑了一百步的戰士行不行。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譯: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綿衣穿,有肉吃,老百姓不飢餓,不受凍,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的,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
3、狗彘食人食 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翻譯: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加以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曾想到打開倉廩加以拯救。
這一篇《寡人之於國也》輔導完了。
❽ 讀寡人之於國也感悟
梁惠王 寡人之於國也
本文是技記述孟子回答梁惠王問所講的幾段話,最主要內容是闡明王道政治的。孟子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說明凶年移民等問題只是小恩小惠,然後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是天下之民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