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區分幼兒教案中的認知和能力
幼兒應形成的認知能力包括一般的基本認知能力以及在各個不同領域中的具體認知能力。它們之間是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的。 一、基本的認知能力 (1)在操作活動中,幼兒能正確並積極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感知探索。 (2)幼兒能初步掌握觀察的方法,會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周圍常見的事物,並發現事物或現象存在的明顯差異及變化。同時,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或在一段時間內對某一事物進行連續觀察,找出事物變化的簡單原因、學習簡單的推理。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幼兒會根據物體的名稱及某一特徵(如顏色、大小、形狀等)進行分類,並逐步過渡到會從不同角度對物體進行分類,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幼兒學會比較事物(人、動物、植物等)的不同點或物體間量的差異,會按某些外部特徵、發展變化或某一簡單規律對某些事物進行排序。 (5)幼兒能用語言表達感知、操作活動中的感受和發現,並能根據某些事物現象進行初步的猜想。 二、具體的認知能力 (一)社會生活方面 (1)認識自己和別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自己的家庭、住址,知道自己和別人的關系。 (2)認識並喜愛周圍的環境,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喜歡中國的風景名勝;認識並尊重國旗、國徽,會唱國歌;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認識主要的民族,並尊重少數民族。 (3)知道節日,了解主要節日的內容和形式,能主動參與節日活動,感受濃厚的親情與民俗氣氛。 (4)認識到生活、游戲、學習等行為規則和自己行為的關系,知道應自覺遵守規則與要求,懂得自己的行為不應影響他人;主動遵守公共秩序,愛惜公物,保持環境整潔;學會簡單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初步理解並分析行為的對與錯;做錯了事能承認,並願意改正。 (5)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動使用禮貌用語,學會分享與輪流,有初步的禮貌行為;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並能尊重他人的意願。 (6)認識常見的日用品,正確說出它們的名稱、外形特徵、性質和用途;學會愛護玩具、圖書,愛護生活、學慣用具。 (7)認識周圍成人的勞動,了解勞動的內容、使用的工具及勞動的社會意義,尊重他人的勞動;學會做自己能做的事,具有初步的責任意識,願意並能夠為自己、他人和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事認真、有始有終。 (二)自然領域方面 3-4歲 幼兒喜歡小動物,願意參加飼養小動物的活動,愛護花草樹木,願意給植物澆水;能感知四季最明顯的特徵,以及下雨、下雪等自然現象,體會天氣冷了多穿衣服、熱了少穿衣服等人與自然的關系;初步了解物體能滾、轉、停等及人們的推、拉對物體的作用;在玩沙、玩水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沙、水的特徵。 4—5歲 能有目的、有順序地觀察周圍常見現象,能對某些事物進行連續性觀察,並發現事物或現象的差異、變化;會用各種常見材料進行簡單的實驗,並進行初步的猜想;喜歡參加飼養小動物地活動,在活動中感知動物的生長現象,學習為小動物收集飼料和餵食,與小動物有親近感;喜歡參加種植活動,在活動中感知植物有生命、生長,學習給植物澆水、拔草,知道應愛護植物;能感知四季明顯特徵,說出四季名稱,比較晴、陰、雨、雪等天氣現象,體會人們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氣候的變化;能感知磁鐵、石頭、泥土、空氣等的特性及顏色的變化,物體的溶解、沉浮等現象。 5-6歲 學會細心、專心觀察,能從不同角度觀察或在一段時間內對某一物體進行連續性觀察,找出事物變化的簡單原因,學習簡單的推理;主動參加飼養小動物和種植物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習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自覺愛護動植物,懂得珍惜生命;初步感知動植物的多樣性,體會人 與動植物以及動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並感知適宜的環境對動植物的重要意義,特別關注水、空氣、土壤的清潔,感知它們對動植物生長變化及人們衣著、生活的影響,觀察不同的天氣現象(風、雨、雪等),發現它們與四季的關系,主動想辦法適應天氣變化;了解風、電、水、太陽對人的益處和危害,初步體會事物的兩面性;感知簡單的物理現象,喜歡玩聲、光、磁、顫色的變化、沉浮游戲,體會事物的發展變化;體會交通工具、通訊工具等現代化手段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快捷,並對未來世界大膽想像。 (三)數與時、空方面 3—4歲 在操作活動中,會按物體的名稱或某一特徵分類;會比較2-3個物體間常見量(大小、長短等)的差別;會用對應的方法體會多與少(4以內);能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徵;認識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4-5歲 會比較事物(人、動物、植物等)的不同點或物體間量的差異,會按某些事物的外部特徵、發展變化或某一簡單規律進行排序;學會按一個維度對常見的物體進行分類;體會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認識長方形、半圓形,體會幾何圖形之間簡單的轉換關系;會手口一致地點數 10以內物體,說出總數,認讀10以內數字,區分幾個和第幾;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義,正確辨認前、後方位。 5-6歲 會從不同角度對物體進行分類,學習同時按兩個維度對物體進行分類,有初步的概括能力;學慣用多種方法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記錄統計和自然測量;會把整體分成若幹部分,體會相等與不相等、變與不變的關系;學會比較三個物體量的差別,體會量的相對性,按量的差異進行各種排序;通過操作活動初步體會量守恆、圖形守恆等;能成組地數數及10以內倒數,並會按生活情景自編三句話的口頭應用題;能正確書寫10以內阿拉伯數字,培養其認真、整潔的書寫習慣,學會辨認加號、減號、等號等;認識鍾表,會看整點、半點,體會時間的不可逆性,知道應該珍惜時間;學會辨別自身的左右,體會空間方位(上下、前後、左右)的相對位置。 (四)語言方面 3歲 能安靜地聽別人說話或講故事;會分辨普通話中容易混淆的語音,正確發出普通話中大部分語音;在生活和游戲中,能聽懂簡單的言語指令,並按簡單言語指令行動;願意用語言與人交往,能運用簡單句表達自己的請求和願望,並回答別人提出的簡單問題;能朗誦簡短的兒歌,復述簡短的故事。 4—5歲 養成注意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並具備根據言語指令連續行動或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樂於當眾說話,並能較准確地發出難發的和容易混淆的語音,大膽使用各種詞彙;能初步理解作品,准確地回答問題並主動提問;能獨立復述簡短的故事、續編故事、朗誦兒歌和仿編兒歌;在生活和游戲中,會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表現進行簡單的評議。 5—6歲 有禮貌地聽別人說話,能辨別聲調、語調的不同,並正確的使用聲調、語調和各種詞彙;能在欣賞、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想像並體會作品的情景和感情;獨立地朗誦詩歌和復述故事,會仿編兒歌和進行創造性講述;可以通過觀察比較全面的講出事件完整過程,能針對某一話題展開討論,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說明自己的想法,並對自己和他人的表述進行簡單的概括和評議。 第三節 幼兒形成認知能力的過程 認知能力的形成主要體現在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兒階段,知識的掌握又是最基本的,也是認知能力形成的前提。幼兒的各種認知能力在知識掌握的過程中不斷地得到增強。從知識的掌握人手來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這是最佳的途徑。知識的掌握要經歷一系列的過程,其中領會、鞏固與應用是最基本的三個環節。 一、知識的領會 領會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系的反應過程。對幼兒來說,就是關於新知識內容的直觀映象的形成與抽象化的過程,它要解決的是知與不知的矛盾,也就是使幼兒由不知到知,由淺知到深知的轉化過程。
② 爺爺的蘆笛的教學設計
(一)知識技能目標
1、認讀本課6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這句話的含義。
5、了解環境描寫對人物心理的襯托作用。
(二)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知道:人只有從小經受磨練,才能變得堅強勇敢。 1、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意見什麼事。
2、理解「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這句話的含義。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知道蘆笛嗎?誰來說一說。
2、老師簡介並過渡:蘆笛是用普普通通的葦葉三折兩卷而成的,它的聲音可美妙啦。有一個叫強強的孩子非常喜歡他爺爺做的蘆笛,非常喜歡聽爺爺吹蘆笛時發出的美妙聲音。因為這蘆笛還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3、板書課題:爺爺的蘆笛。
4、齊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詞語,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
2、檢查讀書情況。
(1)認讀詞語。
翱翔 吹奏 曲調 搖撼 顛簸 婉轉悠揚
蔥蘢 出奇 柔嫩 蜷縮 哆嗦 柔和溫潤
溫馨 潮汛 狂怒 蒙矓 裹挾 情不自禁
2、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反饋:課文主要講:強強來到爺爺的小閘屋,在大海狂怒的夜晚,他非常恐懼,聽到爺爺的蘆笛聲後變得勇敢的故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可分幾段,每段寫了什麼?
2、指名說分段情況及段意。
第一段(1):寫強強對爺爺小閘屋的美好回憶。
第二段(2-6):寫強強來到了爺爺的小閘屋,並拉著爺爺做了一隻蘆笛。
第三段(7-10):寫強強在小閘屋裡過夜,狂風巨浪襲擊了小閘屋。
第四段(11-13):寫強強經受了考驗,懂得了爺爺說的「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的道理。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把課文讀正確、流暢是其他教學流程的基礎,本節課在讀上下苦功。
四、合作學習。
1、四人以小組,快速瀏覽課文,想想這悠揚的笛聲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3次)畫出相關句子,並說說這笛聲有什麼特點?(悠揚、清脆、奇特)
2、全班交流學習。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學習是極為適合略讀課文學習的方式。在小組中,學生可以大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長補短,易於啟發學生的個性發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爺爺的蘆笛聲在文中出現了3次,每一次強強聽起來都有不同的感受,這節課我們走進課文,細細品味。
二、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次蘆笛聲。(第一自然段)
1、過渡:悠揚的蘆笛聲是在哪一段提到的?(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讀懂了什麼?從哪裡知道的?
3、反饋交流:
(1)海上風光宜人:
①指導朗讀:碧海藍天,海鷗翱翔,星星閃爍,多麼富有詩意的景緻啊!你能體會後,再來讀一下嗎?②學生練習,齊讀。
(2)海邊生活非常有趣:更有趣的是,海邊……海水味兒……
(3)從「三折兩卷」知道:蘆笛製作過程簡單;爺爺很會做蘆笛。
……
4、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在美麗的大海邊,一大片一大片的蘆葦叢里,和最疼愛自己的爺爺一起做蘆笛、吹蘆笛,這樣的生活多麼令人?……(羨慕、渴望、盼望著去看一看、玩一玩)強強對爺爺的小閘屋充滿了嚮往。
(二)學習第二次蘆笛聲。(2-6)
1、過渡:轉眼就到了葦葉蔥蘢的五月,強強終於來到了盼望已久的爺爺的小閘屋,看,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
2、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勾畫有關句子。
3、集體交流。
(1)出示「五月間的海水變得柔和溫潤。……拂過強強的臉頰。」
①指名朗讀。此時的大海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通過想像感受一下情景。
②你感受到了嗎?(指名)海水是——海面是——海風呢?
此時此刻,你好想說什麼?(好美呀,好舒服呀……)
(2)我想強強一定和大家發出了一樣的感嘆。該做更有趣的事了。齊讀4-6自然段。
聽到了清脆的蘆笛聲。真的跟爺爺一起做蘆笛、吹蘆笛,強強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三)學習第三次蘆笛聲
1、過渡:快樂的時光總是讓人感覺短暫,剛才還和爺爺一起吹蘆笛、看海鳥,轉眼夜晚已經來臨了,爺爺說:「……」強強是怎麼說的?(「放心吧,爺爺,我不怕。」)
2、我們可不能光聽他說的,要眼見為實,瞧瞧晚上發生什麼了?
(1)出示:大海不知什麼時候變得狂怒起來……隨時都有被海水吞沒的危險。
①指名朗讀。此時的大海變得怎樣了?你見過狂怒的大海嗎?
②強強是躲在被窩里聽大海的聲音,我們也來閉上眼睛體會一下,聽聽狂怒的大海。(放音頻)……你覺得夜晚的大海……(大海變得可怕了……)
③指名讀文:誰再來讀這一段,把剛才體會到的讀出來。(體會大海的兇猛、可怕。)
④讀的真不錯,我們向他學習,一起來讀一讀。
⑤還有哪些話也寫出了大海的兇猛與可怕呢?
交流:課件出示:
★又是一個大浪摔打在窗戶上,幾乎把玻璃打碎。
★嘩——嘩——海水不知疲倦地一浪接著一浪。
★呼的一聲,一陣狂風把門吹開了,狂風裹挾進來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濕漉漉的。
3、若你一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會怎樣?
(強強與你一樣,此時的他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驚恐萬丈,忐忑不安)?找出有關語句交流。
課件出示:
①強強裹緊被子,蜷縮成一團。他大聲呼喊:「爺爺!爺爺!」
②強強嚇得鑽進被窩,連大氣也不敢透。
③強強焦急起來,他想:爺爺呢?爺爺在哪兒?應該去把爺爺找回來。他哆嗦著下了床……
④強強趕緊縮回腳,關好門,又鑽進了被窩。
過渡:(指名讀這四句話)通過這些表現,我們感到強強當時……(害怕極了、恐懼、)
4、強強從未經過這樣的漫漫長夜,緊張、害怕、孤獨陪伴著他。不知過了多久,在蒙矓中,他彷彿聽到了一種奇特的聲音。那是什麼聲音?(是爺爺的蘆笛)
課件出示:
「啊,爺爺的蘆笛!」
指導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強強的興奮,高興)
5、此時的強強變得怎樣了?是什麼使他勇敢起來了?(蘆笛聲、爺爺的話語)
6、出示:海邊的孩子,不沾點兒海水就長不結實。你怎樣理解這句話?四人一小組討論。學生匯報後,教師小結:人只有從小經受磨練,才能變得堅強勇敢。
三、拓展練習。
你有過類似強強那樣的經歷嗎?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吧。
四、總結全文。
是呀,平靜的大海,練不出水手!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讓我們永遠記住爺爺平時愛說第一句話——(齊讀)「海邊的孩子,不沾點兒海水就長不結實。」
五、板書設計。
婉轉悠揚——有趣
4*爺爺的蘆笛 清脆————高興
奇特————勇敢
③ 如何上好中年級語文第一課時
在語文教學中一篇課文的教學一般都分成二到三課時,人們習慣地把接觸新的課文,初讀文本的教學稱為第一課時。這一課時,往往要完成學習生字新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順序等任務。以往我們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學習,「填鴨式」的傳授知識,弄得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感到乏味,傳授的知識學生消化了多少老師也不得而知,有時,上課老師因為「細嚼慢咽」的教學而導致拖堂,進而影響學生休息,課後作業反饋的信息也是錯誤百出,讓老師感到失望。長此以往,老師覺得很疲憊,而學生的大腦卻仍停留在接受狀態,不會思考,沒有創新。仔細想想,我們中年級學生所處的狀況:學習上,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拼音識字,譴詞造句,讀文感悟的能力;心理上,他們也希望具備獨立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既然是一種品質,一種能力,就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加以訓練和培養。學生的現狀,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的種種弊端,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課時要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怎麼教?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但又無從學習,因為無論是觀摩課,評優課,還是展示課,幾乎沒有人執教第一課時。而第一課時在我們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掃清閱讀的障礙,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為第二課時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感知課文向我們傳達的心聲做准備,所以上好第一課時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忽視。第一課時的重要性引起了我的重視,我專心地投入到「中年級語文第一課時應該如何上好」的探索與實踐中,通過實踐我有以下感悟: 一、教師與學生一起摸索預習方法,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預習,做好課前准備,養成獨立學習的好習慣。預習是語文學習不可缺少的步驟,它是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學習新的知識。它可以為我們上課掃清障礙;也可以在初讀感知的情況下使學生發現問題,找到要學的知識點,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知識,又可以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更可貴的是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它體現了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長此以往,使學生初步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同時也讓學生在預習中時時產生一種成就感,使學生對學習更感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通過我與學生的多次實踐,確定了預習三步法。這個方法既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又要讓他們知道怎麼學,最後還要讓學生檢測出自己學會了什麼。具體方法如下:(一)讓學生在初讀課文中掃清障礙,把課文讀准、讀通、讀順。1、在預習中,我提倡學生出聲朗讀,讀准字音。出聲朗讀,我要求學生放開聲音,讀得字正腔圓。動用自己的眼、耳、鼻等多種感官相互協作,相互監督。當讀到不認識的字時,學生一定要停下來,,不能矇混過關。如果這個字在生字表中存在,讓學生們對照拼音認讀即可。如果不存在,一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確定正確讀音,標在課文里。(這些字往往包括多音字或同一個字,但口語和書面語讀音不同的字等)然後反反復復地讀帶有生字的句子,使讀准字音落在實處。例如,在《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中有一句話:「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這句話中出現了兩個「血」字,到底讀什麼音呢?通過看生字表和查字典我們知道鮮血中的「血」字是「血液」的意思,應讀成「xuè」,凝固的血中「血」應讀成「xiě」,如果我們不仔細琢磨,不看生字表,可能會草草過關。這樣學習是不實在的。2、教師指導學生科學地記憶字形。中年級學生識字量較大,要想把大量的生字寫正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機械地記憶恐怕會事倍功半,所以我們應該科學地記憶生字。首先我們要重視、利用生字表,在生字表中分析字形,做好學習標記,比如:「凱」字,部首是「幾」,除去部首有「6畫」。這些都要標在生字表中,然後還要找出它的形近字,看誰找得多,這樣可以通過對比記憶加深印象,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歸類記憶,結合字義記憶,或編成順口溜記憶。3、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理解字義。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所以學生在讀准字音,記住字形的基礎上,也不能忽視字義的理解。我一直堅持一個原則:理解字義一定要與文本緊密結合,因此在學習生字時,我總會讓學生在預習中把生字所帶的詞畫在課文中,然後結合課文理解生字新詞。這樣一些名詞、動詞等容易理解的詞就不必查字典浪費時間了。例如:在《小珊迪》一課中,「珊迪」這兩個字組在一起就是個名字,我們理解到這點就可以了。《爺爺的蘆笛》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強風裹挾進來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濕漉漉的。」這句話中的「裹」字,如果脫離語言環境,它是「包,纏」的意思,而結合語言環境就不難理解到它是「卷在里頭」的意思。這樣學習既降低了難度,節省了時間,又給學生理解文字找到了依據。當然,那些難以理解的字也要讓學生查字典,准確理解它們的意思。字義理解了,我們一定要讓學生趁熱打鐵,進行組詞練習,以達到會用的效果。 我覺得這種學習方法,恰恰符合漢字本身音形義統一的規律。使學生知道學習一個漢字不僅要認識它,會寫它,還要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做到會用它。為了配合學生的預習,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我為學生准備了預習本。本子上設計了這樣幾項練習:1、抄寫生字 2、抄寫新詞及四字詞語 3、形近字組詞 4、多音字組詞 5、查字典,理解字義(每課最多5個)6、課後習題(包括造句、填上合適詞語等)答題練習口頭做即可。通過筆頭作業使學生的預習落到了實處,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匯報了預習的結果。但是這個作業本教師上課前一定要及時批改,對學生預習中出現的問題了如指掌,以備上課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學習。不至於眉毛鬍子一把抓,沒有重點,浪費時間。上課及時訂正還避免了學生的錯誤概念在頭腦中形成定勢。生字詞的學習,為朗讀課文掃清了障礙,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自由地大聲朗讀,最終達到把課文「讀准、讀通、讀順」的目的。(二)讓學生在默讀課文中整體感知主要內容。 每篇課文都有作者的寫作目的,但是如果不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就無法理解他的寫作意圖,所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學階段,我們一般學習的都是記敘文,寫人記事的居多,也有一部分寫景狀物的文章。寫人記事文章的主要內容大致是「誰做了一件什麼事,結果怎樣。」寫景狀物的文章則是「文章描寫了那種景物,這種景物怎麼樣。」按照老師的提示,學生在預習中粗略地感知概括就可以了。例如:《山溝的孩子》這課,學生只要知道「課文主要講了山溝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事」就可以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學生能概括出「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也說明他感悟到位了。為了做好這一步,我首先引領學生認識自然段的重要性,因為段是組成篇的「分子」,如果把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弄明白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就迎刃而解了。為了把我們初讀時理解的每段意思記錄下來,我教給學生隨手「批註」的方法,培養他們「不動筆頭不讀書」的好習慣。批註方法有如下幾點:1、首先我讓學生把一段話的意思用幾個字概括下來寫在這段話的旁邊,這就是簡單的批註,它不僅使我們一目瞭然地了解這段話的主要意思,還為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提供依據。2、在閱讀中,我們還可以把不理解的語句用線畫下來,然後在旁邊提出問題,為上課質疑做准備。3、我告訴學生可以把讀書過程中的理解和感受隨時用簡單的詞句注在旁邊,為上課發言作準備。(三)讓學生在熟讀課文中理清文章思路。在小學階段,我們接觸的一般都是記敘文,它們布局謀篇的順序或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或是按照不同方面,或是按照時間、地點的變化等等。每篇課文學生讀完後,我都要求他們研究它的寫作順序,找到依據後,再給課文分成幾部分,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准備。 二、在預習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有效上好第一課時。 蘇教版的主編 張慶老師提出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八字方針,即:倡簡、務本、求實、有度。朱作仁教授提出課堂教學要三實:真實、朴實、扎實。這一觀點給了我很大啟迪。 那麼,如何讓第一課時上得扎實有效呢?總結如下:(一)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第一課時剛剛接觸新的課文,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吸引到課堂上來。我採用了多種導入法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或圖片展示,或故事導入,或激情述說,讓學生在音樂、畫面、故事中走進文本。形式多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撥動他們心靈的琴弦,讓他們激動、震撼。從而主動自覺地進入學習狀態。例如:我在講《五彩池》這一課時,一開課,我首先放了一組五彩池的圖片,那美麗壯觀的景象一下子把學生迷住了,同時我再配上優美的音樂,學生聽著動聽的音樂,看著生動的畫面,早已是陶醉其中,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二)讓學生有聲朗讀,學習生字新詞。學習生字新詞是第一課時的重要任務,我要求學生必須學扎實,那麼教師上課就要抓細抓實,由於生字教學常常面面俱到,所以顯得羅嗦、重復、枯燥無味。為了不機械、呆板地進行教學,我主要採取生生互動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把預習的結果做簡單的匯報,重點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拿出來供全體學生進行分析交流,把自己理解記憶的方法講給大家聽,然後老師適時點撥,這樣就顯得重點突出,通過學生的學與教,使學生在學習生字中感興趣,有成就感。中年級在理解詞語方面是重點,我在上課時結合文本引領學生用各種方法理解詞語,例如:拆詞法、換詞法,字字串,或是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等,總之讓學生有法可依。長此以往,學生已經總結出多種解詞方法。還有,中年級學生已經進入了寫鋼筆字的階段,我在上課時總要抽出幾分鍾時間指導學生書寫,使學生提高書寫水平。(三)檢查朗讀,重點指導,讓學生「讀」的腳步要走穩,以往教學,我們常常發現一篇課文講完了,學生還讀得結結巴巴,一點感情也沒有。課堂上老師每提出一個問題,許多學生找不到答案,明顯顯示出對課文內容很生疏。這都是沒把學生的讀落在實處造成的。這樣的語文教學是失敗的。其實,在第一課時我們應該扎扎實實地讓學生去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明我們在讀書中就能感悟到課文的主要內容,可見讀書的重要。於永正老師說:「書不讀熟不開講」,說的就是語文課一定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流暢後才能講課。我一直堅持這一原則,把讀好課文放在第一位。為了達到目的,我有時讓學生一段一段地讀,有時讓他們把長句斷開讀,有時我領讀、范讀,總之,讀好文章要由易到難,由短到長,突破難點。絕不能急於求成,但最終都要把課文「讀准、讀通、讀順。」(四)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順序。在預習中,我已讓學生做了充分的准備,但因為每個學生對文章的感知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常常會出現很多種答案。我充分為學生創造平等寬松的環境,讓學生放開手腳自由發言,闡明理由,使學生的想法形成碰撞。老師適時點撥,水到渠成地找到正確答案。(五)抓住重點,留下懸念。「一曲終了,餘音繞梁」,會引起人們無限遐想,給人以藝術享受,語文第一課時在結束時,讓學生質疑,啟發學生思考,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例如:我在講《五彩池》這一課時,學生通過初讀課文知道五彩池各池的水各不相同,同一色的水從這個池流到那個池顏色就變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學到這里時,我對大家說:「我們暫且拋下這個話題,下節課再討論。」以此引起學生讀書的慾望,為第二課時打下基礎,從而達到課雖下,趣仍濃的效果。三、有效上好第一課時,使整個教學過程煥發出生機與活力。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實踐,我嘗到了甜頭。原來,我總是非常投入地手把手地去教,可學生常常出現倦怠疲勞的反應,發言不踴躍,說話不痛快,課上時間顯得非常緊張。現在由於學生在課前積極地預習,動腦思維,所以課上情緒高漲。一節課活躍而有趣,內容豐富而充實,氣氛輕松而愉快。學生上完課後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使課堂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看到這種現象,我反思自己過去和現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我感到今天的收獲,其實就是擺正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教師讓他們積極地「動起來」,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④ 我想知道爺爺的蘆笛的作者楊淼的資料
真實姓名:
楊淼 性 別: 女
出生日期:
1985年5月7日 婚姻狀況: 未婚
年 齡: 21歲 民 族: 漢族
身 高: 172cm 最高學歷:
大專
戶 籍: 江蘇 省(直轄市)蘇州 市(區、縣) 英語能力:
沒有填寫
普 通 話: 沒有填寫 粵 語: 沒有填寫
畢業學校: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專 業:
旅遊管理
計算機能力:
精通 目前所在地: 江蘇
⑤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之我見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答: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專師必須要做好屬充分的、切合實際的准備工作。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葯的導火索。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後進生的表現,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於發現其優點,並及時給予表揚。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辦法還有很多,我們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去創新,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多用心、用腦、用眼,去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辦法。
⑥ 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作為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起有力的支撐作用。因為越是基礎的東西,其穩固性越強,影響愈是久遠。因此,對語文的課堂教學而言,必須十分注重效率問題,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既達到教學目標,又能讓學生多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我一直從課前精心准備、課上有效提問、課後及時反思等方面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一定效果。
一、課前,教學准備要充分。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有備無患」,可見,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對於教師而言,做好課堂教學前的准備工作,即我們通常所講的「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1、認真學習課標,深入鑽研教材。新課標要求我們轉變「教材觀」,講課不是講教材,而是學會「用教材」。要做到用教材,就必須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課標的先進理念,並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要認真鑽研新教材,透徹了解教材的文體特徵、結構特點、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等。比如:學習寫景的文章,就應讓學生了解寫了哪些景,景物有什麼特點,作者是用了什麼方法寫出景物特點的,作者借景物描寫抒發怎樣的思想感情等;學習寫人的文章,應讓學生弄清楚作者如何以事寫人,或作者是如何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作者寫出了人物的什麼特點或歌頌了人物的什麼品質等等,這些都是教師在研讀教材時應充分考慮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明確教什麼,怎樣做,怎麼學等。此外,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個性化解讀,要敢於融入自己的獨特見解,使教材更接近學生,富有生活化。
2、充分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特點。學生是上課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因此,作為學生學習活動引導者的教師應充分關注所教學生,注重了解研究學生的特點。不僅了解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朗讀水平、理解能力、提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還要了解學生的需要、思想狀況、學習方法及習慣等。因為,不同地域的學生的見識、認知水平等是不同的,比如,對於《少年閏土》中提到的趣事,農村的學生肯定比城裡的孩子有更多的體驗,而學習《北京歡迎你》時,由於城市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報刊、電視、網路等媒體信息,因而對奧運會相關知識的理解較農村孩子更深刻。即使是同一學校同一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也各有自己的特點。教師充分了解了學生情況後,才能設計出科學合理、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做到有的放矢。
3、精心設計教案,創設良好氛圍。要想上課的效果好,教師的教學方案要精心設計。一方面,教師要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備問,設計的問題要突出教學的重點,要少而精,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備作業,要求作業有拓展有延伸,做到既減輕學生負擔,又達到訓練、鞏固、提高的目的。備「三語」,即課前的導入語,課中的過渡語,課後的總結語,都要精心推敲,力求為上課的重點服務,為引導學生的思考服務。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拓展。教師應廣泛閱讀和積累有關資料,對教材有關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和拓展。如:學習了《偉大的出征》後,可以對我國「神六」、「神七」的相關情況進行介紹;學習《中國的花》,可以補充介紹中國十大名花分別象徵什麼品格,並和學生說一說中國城市市花和世界各國國花,以及不同種類的花代表的「花語」等,這些補充的知識不僅增加了教材的容量,而且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時時感到有新意。有了精心設計的教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引導學生探求知識時游刃有餘,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應運而生了。
總之,教師有了精心的教學准備過程,才能使課堂教學避免不必要的差錯發生,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課上,教師提問要有效。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無論教師講解得多麼生動、形象,但要想更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檢測學習活動的效果,則需要有效的課堂提問。有效的語文課堂提問應注意以下問題:
1. 提問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師對於所提問題的切入角度都要進行精心的構思,問題的設計不可「離題」太遠,應集中、簡潔,緊扣教學目標,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比如,《爺爺的蘆笛》一課,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學習運用關鍵語句體會文中感情。因此,學生在充分感受強強在爺爺的笛聲變得勇敢起來的前提下,理解課文結尾句「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時,教師提問:這句話僅僅是對「海邊的孩子」而言嗎?「海水」還有什麼深刻的含義?你從中懂得了什麼?當問題提出後,學生自然明白,爺爺希望強強能在鍛煉與挑戰中學會堅強,健康成長,從而體會到爺爺對強強的關愛與期盼之情。
2、提問要難易適度。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難易適度,不可過淺,又不可過難。
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太淺顯,過於瑣碎,會造成課堂上師生一問一答的局面,如:一位教師執教六年級語文《松坊溪的冬天》「飛雪」一部分,這樣提問:這段話寫了什麼景物?(生:飛雪)作者運用了什麼寫法來寫?(生:比喻)作者把雪比作什麼?(生:柳絮、蘆花、蒲公英的種子)柳絮、蘆花、蒲公英的種子有什麼共同特點?(生:都是白的)還有呢?(生:都很輕、很柔)作者為什麼這樣比喻?(生:寫出了雪的特點)松坊溪的雪有什麼特點?(生:白、輕、柔)這樣,教師就像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長此以往,學生必定養成不願思考、懶惰的壞習慣。如果這樣問:「這段話寫出了景物的什麼特點?作者是用怎樣的寫法把這些特點寫具體寫生動的呢?」就增加了問題的容量,能促使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廣闊的思維空間里馳騁,多角度、多人次去解答,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和說話的積極性。
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過難、容量過大,又會讓學生茫然失措,產生畏難情緒。例如:一位老師在引導學生學完《山茶花》第三自然段後,提問:文中有哪些遣詞造句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這個問題對於剛剛步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的確太難了,結果學生面面相覷,不管老師如何啟發都回答不上來,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教學時間。對於過大過難的問題,教師可以把它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以降低每次提問的難度,減小提問之間的坡度,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
3、提問要有啟發性。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問答式提問——「對不對」、「好不好」之類的問題,思維的含量很少,表面熱鬧,價值不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而啟發性的提問,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誘發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達到非說不可的境地。在學習《松坊溪的冬天》「溪石」一部分時,為了讓學生欣賞課文的語言,並懂得了作者如何把被白雪覆蓋的溪石寫具體、寫生動的,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啟發學生非說不可的問題:老師把這句話改成這樣,「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飲水了,)好像有幾只白色的熊,(正准備從溪中冒雪走到覆雪的溪岸上了)」,好不好?為什麼?學生一聽後便會將老師改動的句子與課文的原文對照,研究書上那樣寫的好處,最後通過交流討論,一致得出結論:書上原文寫得好,不僅用比喻的方法寫出了溪石外形的特點,還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把溪石寫活了,賦予它們生命了,讓人感覺到這些已經不再是冷冰冰的石頭了。這樣,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設計的問題要有創新。創新是人類發展的巨大動力。當前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更要著眼於創新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開拓、進取、探索等優良學習品質的形成。如在教學成語故事《買櫝還珠》時,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所有人都批評楚人舍本求末,喧賓奪主,你對他裝飾盒子的行為有什麼不同的看法?經這一問,學生有了拓展思維的空間。有的說,楚國商人製作精緻的盒子裝珍珠賣也不算錯,這樣才與珍珠的價值相匹配,試想,如果我們送禮物給別人,配上精美的包裝,會提高禮物的檔次。有的說,再好的東西,如果不做宣傳別人也不會知道,精緻的盒子就相當於為珍貴的珍珠做了廣告,下次一定會賣出好價錢的。還有的說,既然是商人,只要能賺錢,賣什麼都無所謂,既然別人喜歡盒子,以後就多做類似的盒子賣,不也是生財之道嗎?總之,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這一問題,點燃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5、提問的形式要新穎。提問呈現方式不同,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好的提問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如教學古詩《早發白帝城》時,我曾這樣提問:同學們的小老師當得不錯,現在,你們搖身一變,由小老師變成了大詩人李白了,我想對李白說:大詩人呀,詞語的意思我都懂了,可整首詩的意思我還不太清楚,你能給我講講嗎?我還這樣提問:讓時光倒流,讓我們回到1244年前的那一天吧!現在,你登上了李白的小木船,和他一起離開白帝城,順流而下到江陵去(出示小男孩圖片,貼在掛圖的小船上),你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這樣的提問方式獨特,語言精妙,時常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具有趣味性、挑戰性,使學生既有新鮮感,又有成就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發表見解的積極性,因而使師生對話「活」起來,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了。
6、提問要有延展性。課時有盡而課堂無窮,提問有窮而思考無限。拓展提問是好的課堂提問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內容、情感、結構或寫法進行拓展提問,也可以就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體會進行延伸提問,目的是達到拓展語文課堂的時空,並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如:教學《遲到》到最後時,可以這樣問學生:你的父母對你是慈祥的還是嚴厲的呢?你體會到他們對你的愛嗎?你是怎樣對待這種愛的?同學們,愛的形式不同,但能否正確對待,關鍵還在自己。這樣的結語,讓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切身體驗父母對自己獨特的愛,正確體會父母的用心良苦,常懷感激之情,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總之,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提問,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課後,教學反思要及時。
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反思,主要是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審視、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獲得不斷提高的認識過程。反思應做到:反思所失,分析原因,汲取教訓,彌補不足;反思所得,總結經驗,發揚長處,發揮優勢。如:在《美麗的晉祠》第二課時復習導入時,先讓學生自由欣賞晉祠山和樹的圖片,並配上鋼琴曲,結果花了兩分多鍾時間,卻沒有取得相應的效果。課後反思,認為這一環節隨意性太大,教師沒有適當引導,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觀,因此,對導入稍作調整,將圖片精簡一半,突出了重點,另外,隨著一張張圖片躍入眼簾,教師用生動的語言逐一介紹,「……這些樹,樹干勁直,樹皮皺裂,老乾粗大,虯枝盤曲,它們,無不顯出蒼勁的風骨……正所謂,『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美麗的晉祠又怎能缺乏水的滋潤呢……」這樣,加強了教學的針對性,既對上節課所學的寫山、寫樹的內容做了簡單的復習、回顧,又為本節課寫水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創設了情境,作了鋪墊,真正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認為,每堂課後,及時認真地進行課堂反思,總結得失,是一種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很好辦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高效的課堂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要成就這件精美的藝術品,絕非一日之功。十多年來,我一直在探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徑,希望盡早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境界,做到既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⑦ 小學六年級上冊習作中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近幾年,核心素養成為了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個關鍵詞,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素養是指小學生具有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文學、文章等學識修養和文風、情趣等人格修養。其核心素養是語感、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習慣,在平時教學中,我著眼於改革和優化現有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通過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科關鍵能力,進行了一些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積極嘗試。
一、著眼能力,閱讀中提升思維品質
(一)引導質疑,激活思維。
巴爾扎克對世人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意義的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就問個為什麼。」 無獨有偶,陶行之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中也提出:「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顯而易見,問題是學習的先導,語文課堂上創設環境,激發學生提問的願望,利用文本資源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難點重點質疑,抓住矛盾處、異常處質疑,抓住文題質疑,抓住文章中反復出現的詞句質疑,提出與課文主要內容相關的質疑,多角度,多方位發問,並引導學生學會多途徑解決問題。在教學《遲到》一課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全文的總起句,「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體會作者為什麼這樣遣詞造句,在品讀了描寫小海音和父親的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的語句後,引導學生自行討論解決上節課提出的問題「父親為什麼要打我?」明確是海音激怒了父親,才會挨打,之後又引導學生練習多角度提問,深入思考父親是為什麼打我,如果不打會有什麼後果?進一步體會父親的內心世界;最後抓住父親送給我花夾襖和銅板這個細節的描寫,引導學生回憶之前的質疑,通過師生對話,生生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形成了對文本的正確理解,感受到一個既疼愛孩子,有嚴格管教孩子的父親的形象。從學生的表現看,基本達到高學段「在討論和交流中,敢於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一次次質疑中,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了發展與提升。
(二)文本對話,讀中悟情。
語文教學是一首詩,一首激情澎湃的詩,語文課要體現「書聲琅琅,情意濃濃」。《課程標准》總目標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閱讀、積極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對文本讀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豐富。《我的故鄉在北京》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學中我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來使學生自發地感悟課文內容。我抓住文中優美語段,通過讓學生個別朗讀、默讀、自由讀、齊讀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本語言。當學生通過朗讀體驗到西山、昆明湖、長城的美景後,再讓學生通過「讀」把對故鄉的熱愛贊美之情表達出來,這些朗讀點的落實促成了學生語感的形成。語言實踐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讀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進學生把書讀好。教學中,通過採用范讀、學生自讀、默讀、師生合作讀、齊讀、配樂朗讀等多種方式,不需要教師做過多地講解,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引領學生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想像入手,入文入境。
想像是學生把文字變成形象的再創造過程。教學中引導學生走進語言文字,展開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再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作品中的人物,設身處地去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想像,走進了作者的心靈深處,更深的體會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過朗讀,進一步品味了語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現了語文特點,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學《二泉映月》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從「阿炳雙目失明,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買藝度日。。。。。」這一段描寫中去想像阿炳的生活,進而體會他坎坷的命運,體會到阿炳通過琴聲表達悲憤之情和人生感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中悟境,讀中悟情,使文中的人和物活化,這樣的朗讀才會「有聲有色」,這樣的朗讀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作者心中流動的情感。
二、品味語言, 積累中學會審美與文化傳承
教材中有大量文質兼美的文章,為學生語言實踐提供了很好的範例,應充分利用其價值。《嫦娥奔月》這個民間故事從遠古一路走來,人們一輩輩地傳誦著,就因為故事中蘊藏著動人的美!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著重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來充分感受人物的形象,從而帶孩子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獲得情感的陶冶與心靈的盪滌,了解美的真諦。課文以《嫦娥奔月》為題,執教前我認真閱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周益民對這篇課文的解讀,他是抓住另外一個層次的「美」,壯美、柔美、優美、甜美、凄美……來學習這篇課文。我覺得這一設計非常獨具匠心的,但是我考慮到我們孩子由於處在農村的特點,孩子對文本中的「柔美」「甜美」「凄美」等可能沒有城裡的孩子理解得那麼的准確。因此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根據書後面的習題上復述課文的要求,抓住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智斗逢蒙——嫦娥奔月——後羿追妻——遙祝嫦娥」為線索的,我將「嫦娥奔月」作為重點部分來講的,嫦娥吞下了仙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通過第6小節的配樂朗誦將孩子們直接帶入「嫦娥奔月」這一部分。美的文字,美的畫面,當嫦娥身體輕起來,飛出來了自己溫馨的家,飛離了自己熟悉的村莊,越飛越高。這是多美的無奈,多麼的凄涼,多麼的美麗,這是一種凄美。讓孩子通過畫面的想像,音樂的渲染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讓孩子通過這一小節中的疊詞「飄飄悠悠」和「碧藍碧藍」,去品味這段文字之美、環境之美以及嫦娥的心靈之美。
其次多利用課外資源,讓學生多積累美的語言,通過主題閱讀、背誦古詩、國學經典,鑒賞優美文段,給學生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三、習得語言, 練筆中學會運用與創造
閱讀是吸收和積累,作文是內化和運用,只有在閱讀中「厚積」,才能在作文中「薄發」,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必須加強讀寫結合。北師大教材為讀寫結合提供了空間,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一篇篇好的範例,適時地引導,在一年級學生學完詩歌《我很快樂》後進行寫話練習:小朋友想一想,還有誰很快樂?,孩子們說出:「我是小烏龜,我會在水裡游,我很快樂.我是小樹,我會結果,我很快樂」等等很童真的句子。在學習了《清明上河圖》中描寫繁華街市的部分,讓學生仿寫舊街花朝節的熱鬧場面,在學習了《爺爺的蘆笛》一課後,布置學生寫一寫晚上自己獨自一人在家的情景,學生從文中悟得寫法,有話可寫,往往出現神來之筆。在一次次練筆中,學生學會了運用語言,創造了精妙的語言。
四、探究實踐,多元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1走進教材,開展實踐活動,提供展示平台。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形成與發展,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課本中的探究實踐就為學生提供了很好地展示平台。如在六年級上冊《花與生活》的調查報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首先確定自己准備調查的內容,制定好活動計劃,然後進行小組分工:搜集資料、撰寫調查報告、准備節目等,最後進行活動展示。在這一實踐活動中,每一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其中,到圖書館、互聯網查找資料,對家長、鄰居進行訪問調查,編寫兒歌,繪制花的圖片等,最後每個組的孩子都在全班進行了匯報:翔實的資料介紹、聲情並茂的朗誦、悠揚的歌聲、精彩的繪畫……課堂上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孩子們在這一活動中增長了有關花的知識,拓寬了視野,能力自然也得到了鍛煉。
2.走出教材,讓學生擴展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語文課光靠教材的幾篇文章,讓學生要學會表達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帶學生走進教材,還要帶著學生走出教材,擴大他們閱讀范圍,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這在課堂內外都可以進行。在課內,每一節語文課留出3至5分鍾給學生擴展閱讀和本次課文有關的材料,或做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實驗,教師也可提供相關的信息材料,讓學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讓語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課外,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把語文和生活練習起來,譬如,「聆聽音樂美,發現繪畫美,欣賞藝術美、自然美、科學美、社會美、生活美,都可以從語文學習中獲得。反過來,它們又無一不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途徑。」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時,要利用一切機會給他們創設「語文化」的生活情境:競選班幹部,課前3分鍾說話(評論班級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開主題隊會、班會,讀書、看報、聽廣播,參加文藝、體育、科技等競賽,參與集體生活、公益勞動、社會實踐、參觀旅遊,甚至經典誦讀、交友、談心、玩QQ空間、發微信、寫隨筆、寫旅遊攻略……就這樣,讓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給生活帶來的幫助和樂趣,使學習語文與生活運用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在這些教學嘗試中,我體會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在反復的實踐當中,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才能讓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落地生根。
⑧ 如何落實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素養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落實核心素養的幾點嘗試
近幾年,核心素養成為了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個關鍵詞,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素養是指小學生具有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文學、文章等學識修養和文風、情趣等人格修養。其核心素養是語感、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習慣,在平時教學中,我著眼於改革和優化現有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通過開展語文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科關鍵能力,進行了一些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積極嘗試。
一、著眼能力,閱讀中提升思維品質
(一)引導質疑,激活思維。
巴爾扎克對世人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意義的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就問個為什麼。」 無獨有偶,陶行之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中也提出:「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顯而易見,問題是學習的先導,語文課堂上創設環境,激發學生提問的願望,利用文本資源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難點重點質疑,抓住矛盾處、異常處質疑,抓住文題質疑,抓住文章中反復出現的詞句質疑,提出與課文主要內容相關的質疑,多角度,多方位發問,並引導學生學會多途徑解決問題。在教學《遲到》一課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全文的總起句,「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體會作者為什麼這樣遣詞造句,在品讀了描寫小海音和父親的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的語句後,引導學生自行討論解決上節課提出的問題「父親為什麼要打我?」明確是海音激怒了父親,才會挨打,之後又引導學生練習多角度提問,深入思考父親是為什麼打我,如果不打會有什麼後果?進一步體會父親的內心世界;最後抓住父親送給我花夾襖和銅板這個細節的描寫,引導學生回憶之前的質疑,通過師生對話,生生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形成了對文本的正確理解,感受到一個既疼愛孩子,有嚴格管教孩子的父親的形象。從學生的表現看,基本達到高學段「在討論和交流中,敢於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一次次質疑中,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了發展與提升。
(二)文本對話,讀中悟情。
語文教學是一首詩,一首激情澎湃的詩,語文課要體現「書聲琅琅,情意濃濃」。《課程標准》總目標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閱讀、積極思考的基礎之上的,對文本讀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豐富。《我的故鄉在北京》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學中我通過激發學生的情感來使學生自發地感悟課文內容。我抓住文中優美語段,通過讓學生個別朗讀、默讀、自由讀、齊讀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本語言。當學生通過朗讀體驗到西山、昆明湖、長城的美景後,再讓學生通過「讀」把對故鄉的熱愛贊美之情表達出來,這些朗讀點的落實促成了學生語感的形成。語言實踐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讀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進學生把書讀好。教學中,通過採用范讀、學生自讀、默讀、師生合作讀、齊讀、配樂朗讀等多種方式,不需要教師做過多地講解,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引領學生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想像入手,入文入境。
想像是學生把文字變成形象的再創造過程。教學中引導學生走進語言文字,展開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再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作品中的人物,設身處地去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想像,走進了作者的心靈深處,更深的體會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過朗讀,進一步品味了語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現了語文特點,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學《二泉映月》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從「阿炳雙目失明,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買藝度日。。。。。」這一段描寫中去想像阿炳的生活,進而體會他坎坷的命運,體會到阿炳通過琴聲表達悲憤之情和人生感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中悟境,讀中悟情,使文中的人和物活化,這樣的朗讀才會「有聲有色」,這樣的朗讀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作者心中流動的情感。
二、品味語言, 積累中學會審美與文化傳承
教材中有大量文質兼美的文章,為學生語言實踐提供了很好的範例,應充分利用其價值。《嫦娥奔月》這個民間故事從遠古一路走來,人們一輩輩地傳誦著,就因為故事中蘊藏著動人的美!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著重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來充分感受人物的形象,從而帶孩子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獲得情感的陶冶與心靈的盪滌,了解美的真諦。課文以《嫦娥奔月》為題,執教前我認真閱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周益民對這篇課文的解讀,他是抓住另外一個層次的「美」,壯美、柔美、優美、甜美、凄美……來學習這篇課文。我覺得這一設計非常獨具匠心的,但是我考慮到我們孩子由於處在農村的特點,孩子對文本中的「柔美」「甜美」「凄美」等可能沒有城裡的孩子理解得那麼的准確。因此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根據書後面的習題上復述課文的要求,抓住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智斗逢蒙——嫦娥奔月——後羿追妻——遙祝嫦娥」為線索的,我將「嫦娥奔月」作為重點部分來講的,嫦娥吞下了仙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通過第6小節的配樂朗誦將孩子們直接帶入「嫦娥奔月」這一部分。美的文字,美的畫面,當嫦娥身體輕起來,飛出來了自己溫馨的家,飛離了自己熟悉的村莊,越飛越高。這是多美的無奈,多麼的凄涼,多麼的美麗,這是一種凄美。讓孩子通過畫面的想像,音樂的渲染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讓孩子通過這一小節中的疊詞「飄飄悠悠」和「碧藍碧藍」,去品味這段文字之美、環境之美以及嫦娥的心靈之美。
其次多利用課外資源,讓學生多積累美的語言,通過主題閱讀、背誦古詩、國學經典,鑒賞優美文段,給學生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三、習得語言, 練筆中學會運用與創造
閱讀是吸收和積累,作文是內化和運用,只有在閱讀中「厚積」,才能在作文中「薄發」,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必須加強讀寫結合。北師大教材為讀寫結合提供了空間,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一篇篇好的範例,適時地引導,在一年級學生學完詩歌《我很快樂》後進行寫話練習:小朋友想一想,還有誰很快樂?,孩子們說出:「我是小烏龜,我會在水裡游,我很快樂.我是小樹,我會結果,我很快樂」等等很童真的句子。在學習了《清明上河圖》中描寫繁華街市的部分,讓學生仿寫舊街花朝節的熱鬧場面,在學習了《爺爺的蘆笛》一課後,布置學生寫一寫晚上自己獨自一人在家的情景,學生從文中悟得寫法,有話可寫,往往出現神來之筆。在一次次練筆中,學生學會了運用語言,創造了精妙的語言。
四、探究實踐,多元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1走進教材,開展實踐活動,提供展示平台。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形成與發展,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課本中的探究實踐就為學生提供了很好地展示平台。如在六年級上冊《花與生活》的調查報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首先確定自己准備調查的內容,制定好活動計劃,然後進行小組分工:搜集資料、撰寫調查報告、准備節目等,最後進行活動展示。在這一實踐活動中,每一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其中,到圖書館、互聯網查找資料,對家長、鄰居進行訪問調查,編寫兒歌,繪制花的圖片等,最後每個組的孩子都在全班進行了匯報:翔實的資料介紹、聲情並茂的朗誦、悠揚的歌聲、精彩的繪畫……課堂上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孩子們在這一活動中增長了有關花的知識,拓寬了視野,能力自然也得到了鍛煉。
2.走出教材,讓學生擴展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語文課光靠教材的幾篇文章,讓學生要學會表達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帶學生走進教材,還要帶著學生走出教材,擴大他們閱讀范圍,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這在課堂內外都可以進行。在課內,每一節語文課留出3至5分鍾給學生擴展閱讀和本次課文有關的材料,或做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實驗,教師也可提供相關的信息材料,讓學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讓語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課外,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把語文和生活練習起來,譬如,「聆聽音樂美,發現繪畫美,欣賞藝術美、自然美、科學美、社會美、生活美,都可以從語文學習中獲得。反過來,它們又無一不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途徑。」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時,要利用一切機會給他們創設「語文化」的生活情境:競選班幹部,課前3分鍾說話(評論班級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開主題隊會、班會,讀書、看報、聽廣播,參加文藝、體育、科技等競賽,參與集體生活、公益勞動、社會實踐、參觀旅遊,甚至經典誦讀、交友、談心、玩QQ空間、發微信、寫隨筆、寫旅遊攻略……就這樣,讓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給生活帶來的幫助和樂趣,使學習語文與生活運用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在這些教學嘗試中,我體會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在反復的實踐當中,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才能讓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落地生根。
⑨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如何規范答題
1.先讀文章2.看看題目再讀文章3.在文章中找答案
先看題目,帶著問題讀懂文章,第一遍要認真讀,第二遍可以粗略地讀,讀的同時,要在文中找答案,答題時要抓住點,不要廢話,簡略也要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