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怎麼教
反思一: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大部分學生是有學習基礎的,他們有的是在幼兒園已有了這方面的計算訓練、有的是家長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頭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區別只是在計算速度方面的差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得數。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教學在教「十幾減9」時,我讓孩子們討論交流得出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做減法想加法」,另一種是「破十法」。課後我了解到學生掌握演算法的只有幾個孩子,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個別學生仍然在藉助扳手指計算。教學中有交流為什麼理解算理的卻只有幾個呢?我反思我的課堂:從學生的傾聽習慣、交流的落實上進行思考,雖有新課程理念合作學習、自主交流但是我只是關注了那些課堂中能主動學習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沒有聽課意識的孩子他們在一節課中根本是學不到什麼,叫他們起來說算理他們怎麼能說呢?還有那些膽小不敢回答問題的孩子我又關注他們沒有呢?我深思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的學習情況我將怎麼進行後面的教學呢?目前最關鍵的要怎樣調動孩子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怎樣去培養他們的聽課意識。 接下來的教學我想要訓練學生會說算理(主要掌握「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過程板書在黑板上,以大組為單位選其中表達最流利的孩子當小老師帶著其他同學讀,四個大組比一比看那個大組的小老師多就給那一組加上一面紅旗。在讀演算法的訓練當中採用奪紅旗比賽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孩子們都想爭當小老師。通過一節課的讀說訓練大部分學生都會說出用「破十法」十幾減9每個算式的算理。第三節課教學我就感覺比較輕松多了,上課時我先對學生進行十幾減9的口算練習,然後問:20以內退位減法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是不是我們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就學完了呢?孩子們深思片刻說:「不是」。那小朋友們能當小老師來出題考考大家呢?孩子們聽說當小老師考大家非常感興趣,很多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學習,體驗著成功的喜悅。 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實踐我得出:對於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我們教師努力想辦法去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要訓練良好的聽課意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 反思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加減法關系、10減幾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有3種,平十法和破十法為一個課時,想加做減為一個課時。在兩節課的教學後,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掌握的並不是太好。 教材採用「森林餐廳」的情境,將13-6的問題轉化為如何取6個杯子的問題,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大多數學生都有自己的取法。不同的取法對應著不同的計算方法,對學生來說取杯子的方法並不困難,且學生能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關鍵是把取杯子的思路轉化成計算方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經歷著數學化的過程。在情境的幫助下,學生理解了「破十法」和「平十法」的算理後,在讓學生練習選擇其中一種方法計算。計算後,讓學生先說方法,再用小棒把計算方法演示出來幫助孩子理解,然後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先分哪個數,如何分?分過後再怎麼算?說計算過程的時候,往往就是紀律最差的時候,很多學生不願意聽。這時候,獎勵認真聽的學生一顆「數學之星」並大聲進行口頭表揚能給其他學生榜樣作用,但持續的時間不長。教師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隨時抓住可利用的資源。數學知識有其內在的邏輯性,學生經歷了從形象到抽象,從生活到數學的過程,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讓每一個孩子都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由於每個孩子的知識貯備與經驗積累都是不一樣的,對於13-6這樣的問題,不同孩子在解決過程會有不同的方法,讓學生經歷演算法多樣的基礎上,結合著自己的判斷、理解、內化,不同的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就可能獲得不同的提高。因此,在練習時,學生在方法的選擇上也體現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可以選擇直接計算,能力弱的孩子則需要在小棒等學具的幫助下計算。 「想加做減」的方法對於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發現,在平時的計算中也用得比較多,因為加法是正向的運算,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但是需要讓學生不僅對數有這樣的感知,也能通過一定量的訓練,逐步的意識到數量間的關系也存在著這樣的加減關系,這就是本學期後面即將也學到的加減法關系,在這節課中進行滲透與孕伏。在實際的教學中,「想加做減」的方法是建立在學生20以內進位加法特別熟練的基礎上的。如果學生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特別的熟練,就會覺得「想加做減」的方法很簡單。可是,在過了一個寒假之後,孩子都過了一個快樂的新年,把口算練習都拋在腦後,上學期學習的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對這樣一部分孩子來說,學習使用「想加做減」的方法特別難。 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學習這三種計算方法後,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一種方法進行計算。其實,提倡演算法多樣化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的思考,開展數學交流,鼓勵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促進學生的發展,並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多種計算的方法。另外,我注意讓學生在平時每天堅持練習口算,以10內的加減法為基礎,能快速准確的計算出結果,再練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非常熟練後嘗試用想加做減的方法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
②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20以內退位減法比多少教學反思
學習退位減法時,學生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滿十忘了進一,借了位忘記了退
③ 20以內退位減法我學會了嗎教學反思
上完課的第一感受:學生的回答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回答問題還是比較積極的,至少比我想像的要積極,但教學效果並不是很好。問題在於我自己的引導。讓我覺得引導的不夠巧妙。
經過領導與同事推心置腹地評課,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不足:
1、沒有根據算式來理解圖意,對題目的意思沒有理解;
2、在做一做的環節中,處理得不是很好,使得學生對題目沒有完全理解。
3、本想從扶到放,結果好像並沒有真正放手。
4、在教學語言上我覺得還是不夠好。
基於以上問題,我深刻反思,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數學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經驗不足。所以,我認為在教學中:
1、應結合圖畫,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識圖,讀文字,只有理解了圖才能提問題。(最好讓學生點著讀,養成良好的讀書、搜集信息的好習慣。)
2、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通過直觀的圖畫讓學生理解減法和加法。
3、「還剩多少人沒來?」當學生回答之後,我應該鼓勵學生嘗試多種問法。「還可以怎麼問?」學生可能回答:「還有幾人沒來?還差幾人沒來?「再讓學生選取最合適的問法。「還有幾人沒來?」這樣就避免了看到剩就用減法,斷章取義的弊端。再通過直觀的圖畫或實物,讓學生知道求還剩多少?不一定都用減法,有時加法也可以解決問題。總之要加強對教材的深入鑽研和理解,不斷積累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深入了解學生,以便於更好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