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15 18:30:19

Ⅰ 3年級科學上冊科學是什麼教學反思

《科學是……》教學反思
《科學是…》這一課是整套教材的一個啟蒙,讓學生在理性上知道什麼是科學,即科學不僅是需要學習的一堆知識,同時也是對過程與方法、技能思想上的一種積累。
首先,我在討論「科學」是什麼的環節上分成了三步,由淺入深。從觀察一些圖片知道科學是一些發明創造之類的大事情,同時逐漸引導學生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回憶自己是否有過類似於科學家的研究經歷。其次,利用空氣占據空間這個活動意識到平時「游戲」的時候科學就伴隨著自己。在最後加入了「琴納與牛痘」的故事,深刻的讓學生理解「科學」是什麼。體會到科學並不神秘,它就在我們身邊。
其次,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科學,很多課堂的要求、習慣都不明確。老師在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強調常規的管理。但過多的要求可能又會制約學生的發展,限制他們的思維。在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關注課堂。在我讓學生根據科學探究的過程復述琴納與牛痘的故事,為防止有些同學在那無事可做,我提出要求,認真傾聽,對不足之處進行補充、改進,既提出了課堂要求,又讓學生有事可做。
再則,我們要用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敢問、愛問、善問的精神。但與此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對於其他一些問題,不能不管不問,要尊重每位同學的思想成果。

Ⅱ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我看到了什麼》教學反思

《我看到了什麼》是三年級科學的第一課,這一課的重點在於使學生了解觀察的回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答察的重要性。由「看」到「觀察」,經歷了什麼變化?兩者又有何區別?這是這一課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我首先從照片引入,請孩子們「看」照片,將看到的事物告訴老師。老師在同學們進行回答的時候,做好記錄。由於照片所包含的信息量不是很大,孩子們很快就沒有新發現了。於是,我順勢引導他們回憶在生活中看到的大樹,這些樹長什麼樣?樹上有什麼?樹的周圍又有什麼?這時,大家又活躍起來,談到很多照片上沒有的東西。同樣,老師在同學們進行回答的時候,應做好記錄。這樣,黑板上就有兩塊對比鮮明的板書,從照片上看到的信息量很小,而同學們回憶的信息量非常大。由此引導學生意識到,必須「觀察」實物。備課時以為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是真正的觀察,還沒有明確的認識,他們對觀察手段的認識,可能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這一點上,但是提出問題後許多學生能說出除了用眼睛看的方法外,也說出了聞、聽、嘗、摸等觀察方法。最後,再強調一下觀察時應遵循的順序。應該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

Ⅲ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誰流得更快一些》教案與教學反思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誰流得更快一些》教案與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
本課是《水和空氣》單元的第三課,學生通過前兩課的研究已經認識到液體是會流動的。在本課中學生要對水、洗潔精、油三種液體的流動速度進行比較,加深對流動這個液體基本屬性的認識。液體的流動的快慢速度是受多個因素影響的,比如受力的大小,流過的物體表面的狀況、液體自身的黏度等。本課的公平實驗,主要是讓學生在保持滴流板傾斜度相同(受力大小一致)、液體多少一致、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況下比較,讓學生認識到液體自身的黏度會影響它的流動速度。本節課只有一個活動,就是通過在滴流板上比賽三種液體流動得快慢,得出結論,內容比較簡單。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大膽好問,但畢竟這類的知識有限,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液體流動速度的知識是零碎的,模糊的,膚淺的,但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是學好這節課的基礎。還有三年級學生的探究習慣還不規范,需要老師在每節課都要注意培養。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認識到液體都是會流動的,流動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預測並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理解公平實驗,為保證公平,需要保持除變數之外的其他條件相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公開的、民主的討論有利於辨識實驗的准確性,形成良好的科學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用對比實驗進行液體流動速度的比賽。
難點:設計一個控制除變數之外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實驗。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以下幾點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

一是教學目標達成比較好,科學概念的建立比較清晰。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對「液體流動有快有慢」、「液體流動快慢是受液體黏度不同影響的」有了比較理性的認識,也基本掌握了「黏度」這個科學詞彙。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和科學分析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藉助形象的實驗過程,學生不僅參與比較充分,思維也得以有序地發展。
二是在追求試驗方法多樣性的同時還兼顧科學競賽的公平性。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理解公平實驗,為保證公平。保持除變數之外其他條件相同。這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而我在課前游戲中就滲透了公平競賽的思想,所以這堂課在討論實驗公平性的時候,通過學生小組的討論,師生共同的互動,很輕松地就達到了目標。
但是在本節課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1.對學生的指導不夠。首先是在學生使用滴管時,教師的指導還沒到位。有幾組學生在滴同樣多液體時,滴上一滴他們把握不好,出現了比賽的不公平,導致實驗出現誤差。還有就是提供學生材料時。為了公平,讓學生在玻璃片上進行競賽,有一組學生沒聽仔細,他們還是在塑料尺上來進行實驗的,教師應該強調更清楚點,對學生的關注更全面點。
2.在問題的設計上還有欠缺。當學生在討論設計實驗時,我提出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讓比賽更公平、公正?其實這個地方還可以加個問題上去,問學生:比賽中需要哪些材料?然後再讓學生去討論。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學生的討論會更有目地些。
3.教師的語言不夠乾脆,顯得比較啰嗦。每當學生匯報完自己的想法後,我總喜歡去重復學生的話,這不僅讓費時間,還很容易打斷學生的思路。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努力去改掉這個壞習慣,教學時語言要簡練些。

Ⅳ 三年級科學上冊《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學反思

一年之中,植物都發生著不同的變化。春暖花開的季節許多植物很快進入生長期,發芽、長大、開花。。。。。這一點,孩子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來說,秋天,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果實成熟了,樹木落葉了,小草枯黃了。
對於變化明顯的部分,孩子們很容易就說出,也因此,觀察葉的變化,從一棵樹的樹葉大小不同、軟硬不同推測出一片葉子的生長變;從一片樹葉的顏色變化過程學生知道了葉會衰老死亡。這兩個觀察活動聯系起來實際上展示了葉子的生長、成熟、衰老、死亡的過程,這個觀察活動比較容易得出葉的生長變化。觀察植物的其他變化,田野、路邊、和家裡的植物在秋天發生了什麼變化,把更多的植物納入觀察的范圍,有利於學生建立植物不斷變化的概念,也是學生概念發展的需要。學生深深的懂得了植物變化是生命體的特徵之一。但是對於一些不明顯的變化,需要測量和記錄,才能在對比中發現,而這一部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活動的持續時間太久,選擇一棵樹或一棵草觀察他們在秋冬季的變化一個月觀察一次並記錄完成比較困難。
因此,這一課,對於科學概念學生能夠理解並掌握的較好,但是指向於科學技能的觀察一棵樹或者一棵草在秋冬季節的變化這一內容的完成,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由於三年級孩子的年齡、心理特點,還不能夠較長時間的專注於同一件事,所以書本16頁的記錄表對很多孩子來說形同虛設。如果能夠利用好這張表格,那對於孩子們來說,科學概念的發展會更加完善。

Ⅳ 三年級上冊科學《水位為什麼會升高》教學反思

按照課前的教學設計思路,本課可以分為五個部分來進行。第一部分,觀察燒水時,水位升高的現象,此部分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第二部分,研究水位升高的原因,此部分的作用為引發猜想,提出如何來驗證猜想的辦法。第三部分,研究其他物體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特點,此部分在教學中起的作用是列舉更多的實例驗證,為形成結論提供事實證據。第四部分,整理實驗事實,利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物體一般是有熱脹冷縮特點。第五部分,說說日常生活中的熱脹冷縮現象,此部分所起的作用是拓展延伸,鞏固應用。
按照此思路去進行教學,每一步思路都是十分明確的,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也是包含在其中。如教學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時,用紅色的液體裝在小瓶里觀察紅色的水位升高、下降的現象,實際上是對第一部分觀察到燒開水水位上升的初步驗證,包含了對實驗材料的選用,實驗方法的設計等思維能力的訓練,整個教學過程需安排得有條不紊。由此部分再過渡到第三部分研究其他物體也有熱脹冷縮的特點就是水到渠成了。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於時間緊,對學生的知識水平,科學前概念的認識把握不充分。上課時,我把第二部分的教學內容一並融入到第三部分了,因此第三部分我雖按照液體、固體、氣體不同物質種類來分,部分學生對體現「溫度如何變化、體積的變化如何觀察」的實驗設計方法顯得有些茫然。如果按原思路五個教學部分去實施,相信各個小組對如何選用實驗材料、如何設計實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為第二部分中用紅色墨水裝入小瓶中插上管子,實際上就是讓學生知道紅墨水體積變大就是管子中的水在上升,此時是放在熱水中(溫度升高);紅墨水體積變小就是管子中的水在下降,此時就是放在冷水中(溫度下降),用這種方法讓學生去理解「溫度如何變化,體積如何變化了」,具有引導學生思維的作用。在最後環節,認識生活中的熱脹冷縮現象時,學生不能舉出熱脹冷縮的實例,也反映了一種在現在科學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不利一面:學生不善觀察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提出科學問題,學生也沒有對上課內容進行預習。作為老師,覺得十分慚愧。因為所帶班級多,對學生提出問題、課前預習缺乏有效的指導監督檢查,很多時候流於形式。
最後,還想到了教學中一點細節:領取實驗材料時,領到的小組挺高興,沒領到材料的幾個組在玩耍,等所有組的材料都領到才等老師「一聲令下」。面對如此之多的實驗材料,培養學生按需索取材料、及時整理歸還材料的良好習慣,以及培養小組間分工合作的能力,用多種鼓勵措施激發學生的小組競爭意識等課堂常規方面,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尤其重要。今後還要在這些方面努力提高。

Ⅵ 科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比較水的多少優秀教案與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典型的科學探究過程;能夠提出問題,並通過思維設計方案。
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溶液的多少,並明確必須使用同一標准。認識並學會使用量筒。
情感態度價值觀:注重事實,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培養自信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典型的科學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
在探究時,能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方案。
准備材料:每組大小不同的瓶子一套四個、水槽、漏斗、一次性杯子、廣口瓶、量筒、天平、觀察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猜想。
1、出示課件,師:今天這節課啊,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兩個老朋友,看他們是誰?他們怎麼了?哦,是八戒遇到了難題,同學們能幫幫他嗎?
2、你認為哪瓶水多呢?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二、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
1、師:有時候光用眼觀察是無法得出准確答案的,那這時該怎麼辦呢?
2、小組討論:你們能用什麼方法來比較水的多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吧,我們比一比哪個組想出的方法多,方法好。
3、匯報交流:比較水多少的不同方法。適時地對量筒的使用做介紹,並認識毫升這個計量單位。
4、你們覺得哪個組設計的最好?哪個組使用的器材最簡單?哪個組的實驗步驟最少?以激勵學生繼續尋找新的方法。
三、實驗探究
1、利用老師提供的器材,小組商量一下,你們打算用哪種方法來比較,需要什麼器材,然後小組長上來領取所需的器材。
2、學生實驗,記錄結果。教師巡視,做好實驗的安全指導。
3、匯報交流實驗結果。
四、嘗試估算水的多少
1、師:剛才同學通過實驗知道了哪個瓶的水最多,現在你還想做進一步的探究嗎? 想怎麼探究呢?
2、學生實驗,作好記錄。
3、匯報實驗結果。
五、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呢?
2、其實啊,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多多思考,就能從現實生活中去發現,再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者跟小夥伴一起探究,你就會發現科學的奧秘。
六、課外延伸。
用身邊的材料(如飲料瓶等)製作一個能裝500毫升水的桶;一個能裝400毫升水的桶。用這兩只桶怎樣才能夠得到300毫升的水。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這節課較以前的《比較水的多少》也有了比較大的改進。應該說比以前更加的科學,探究的味道更加的濃厚。從猜測三瓶水的多少,到比較方法的討論,再到製作自己的刻度杯測量,最後認識量筒測量。比以前多了一個自己製作刻度杯比較的環節,弱化了估計液體體積的環節。雖然這個活動是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動。但估計液體體積對學生的幫助也很重要,況且結合教學實際,我覺得這么幾個環節要在一節40分鍾的課堂展開充分,難度也是非常的大的。假如能夠用充分的時間展開,那是好事,也是我所期待的。
實際教學中,前一個活動我依舊是按照老教材的編排展開的教學,這個活動是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動。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並對這些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是簡便的、有效的。對後面的兩個活動:自己製作刻度杯測量和認識量筒 ,由於課堂時間感覺很緊張。我覺得這么幾個環節要在一節40分鍾的課堂展開充分,難度是非常的大的。所以,我還是省略掉了自己再畫刻度杯測量的這個環節。其實,去掉這個環節後,課堂時間還是很緊張的。對於三年級的孩子,認識量筒這一新事物,花費的時間需要很多,要實際測量時間就更多了。在估計液體體積方面我也進行了充分的設計,花了幾分鍾時間來幫助學生估計液體的體積,我想這有利於讓孩子建立毫升這個體積單位。我覺得把「製作自己的刻度杯測量」放在課外小組活動中進行也不錯。

Ⅶ 科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比較水的多少》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本課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有時會出現錯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藉助一些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教材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少」,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歷假設(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驗證比較、搜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得出結論,最後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其次是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多少的玻璃儀器之一,在以後的科學課上要經常用到。教材用圖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進一步認識水,從而體會到水與每種生物都息息相關,增強節水意識,自覺保護水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水的多少。進一步學會用科學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學會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過程與方法目標: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及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利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較出水多了多少。  

Ⅷ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空氣中有什麼》教學反思

我看書、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我能做: 教目標: 1、能夠用實驗探究空氣 2、研究空氣 1、實驗2:燃燒要消耗部空氣 (1)師:弄清蠟燭罩杯熄滅快罩杯熄滅慢罩杯熄滅原我做實驗 (2)實驗:組按要求做實驗觀察現象發(見書9頁)(瓶內水升) (3)組討論總結:現象發發種現象(瓶內水升瓶內空間原先空氣占據著蠟燭燃燒燃燒部空氣空部空間由於氣壓力作用水占據部空間) (4)匯報觀察實驗現象匯報討論研究結 (5)師、我提問、中國查找資料:二氧化碳性質 3、我總結、膠帶等 《3、空氣》案、帶杯冰或礦泉水瓶冰用毛巾包用保鮮袋扎緊 4、尊重事實重視證據能空氣實驗提質疑 教重點難點: 1:認識空氣 教目標: 1、水槽、紅水:實驗現象產 2:空氣哪些物質組 2: 1、中國查找資料、蠟燭罩杯熄滅快罩杯熄滅慢罩杯熄滅能解釋些現象我今研究些問題 二:哪蠟燭先熄滅哪燃燒久 (1)展示三點燃蠟燭按圖所示 (2)猜猜:三蠟燭哪蠟燭先熄滅哪燃燒久能說說理由 (3)教師演示實驗觀察實驗產現象 (4)討論、知道空氣主要氧氣氮氣 3、尊重事實重視證據能空氣實驗提質疑 教程: 、導入新課 1:通探究性習我知道: 五、教重點解空氣 2、教難點掌握往燒杯傾倒二氧化碳實驗操作技能 教准備、筷、能夠用實驗探究空氣 2、演示實驗1: 第課 教內容: 三相同蠟燭、底塑料瓶、請家幫忙找礦泉水瓶石灰水 5、每組帶打火機課用注意安全能隨意點火玩 四:我經思考懂問題、火柴、冰、水盆:看實驗圖示讀實驗說明 二、我思考:思考書提問題 三、知道空氣主要氧氣氮氣外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氣體 3

閱讀全文

與三年級上冊科學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