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視頻教學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學實錄課文范讀課堂視頻錄像公開課老師朗讀朗誦上課實錄、課堂實錄教學視頻老師優質課公開課示範課研討課視頻錄像、觀摩課音頻精品課例名師教學實錄、在線視頻免費下載播放由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整理,提供各年級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課後練習題答案PPT課件試卷教學設計導學案教學反思說課稿聽課評課稿!
總目錄: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全部特級教師輔導教學視頻整理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學實錄課文范讀課堂視頻錄像公開課老師朗讀朗誦
第一單元、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燕子》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燕子》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課古詩兩首-詠柳古詩朗讀老師范讀朗誦意思講解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學期第2課古詩兩首-春日朗誦有感情朗讀范讀講解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古詩兩首詠柳春日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荷花》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荷花》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荷花》課堂實錄教學視頻教師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荷花》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珍珠泉》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珍珠泉》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第二單元、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翠鳥》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翠鳥》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翠鳥》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小學第五冊三年級下學期語文《翠鳥》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燕子專列》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燕子專列》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專列》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專列》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燕子專列》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8課《路旁的橡樹》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第三單元、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寓言兩則-南轅北轍成語故事視頻小動畫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學期第9課寓言兩則-亡羊補牢成語故事動畫片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寓言兩則》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0課《驚弓之鳥》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驚弓之鳥》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1課《畫楊桃》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1課《畫楊桃》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2課《想別人沒想到的》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想別人沒想到的》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想別人沒想到的》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
第四單元、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3課《和時間賽跑》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和時間賽跑》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和時間賽跑》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和時間賽跑》示範課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檢閱》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檢閱》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檢閱》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5課《爭吵》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5課《爭吵》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爭吵》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6課《絕招》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第五單元、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可貴的沉默》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7課《可貴的沉默》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可貴的沉默》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可貴的沉默》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8課《她是我的朋友》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她是我的朋友》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19課《七顆鑽石》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七顆鑽石》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七顆鑽石》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七顆鑽石》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七顆鑽石》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七顆鑽石》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0課《媽媽的賬單》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音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0課《媽媽的賬單》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媽媽的賬單》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媽媽的賬單》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第六單元、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1課《太陽》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1課《太陽》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太陽》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2課《月球之謎》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音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月球之謎》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月球之謎》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月球之謎》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3課《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堂實錄教學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示範課
第七單元、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5課《太陽是大家的》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5課《我太陽是大家的》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是大家的》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6課《一面五星紅旗》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6課《一面五星紅旗》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一面五星紅旗》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6課《一面五星紅旗》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6課《一面五星紅旗》說課設計視頻老師現場說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7課《賣木雕的少年》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7課《賣木雕的少年》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賣木雕的少年》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7課《賣木雕的少年》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實錄老師上課視頻研討課課例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8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課堂實錄教學視頻
第八單元、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9課古詩兩首-乞巧古詩朗讀老師范讀朗誦音頻視頻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學期第29課古詩兩首-嫦娥朗誦有感情朗讀范讀講解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9課《古詩兩首乞巧、嫦娥》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30課《西門豹》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30課《西門豹》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優質課錄像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30課《西門豹》說課設計視頻老師現場說課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31課《女媧補天》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31課《女媧補天》第1課時課堂實錄優質課視頻教學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女媧補天》第2課時教學實錄公開課觀摩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女媧補天》公開課教學視頻觀摩課示範課錄像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32課《誇父追日》課文范讀朗誦老師朗讀視頻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學期語文實用資料下載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第二學期全冊PPT、Flash課件全部下載
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各單元、期中、期末考試試卷DOC下載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案集DOC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所有教學反思
㈡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古詩兩首內容是什麼
課文內容
《古詩兩首》
一、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A)注釋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中斷:指東西兩山之間被水隔開。
3.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4.開:開掘;開通。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
6.回:轉變方向,改變方向。
7.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8.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B)譯文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
C.賞析
壯麗的河山,使氣度超凡的詩人興味盎然;迷人的風光,盪滌了才華橫溢的謫仙在政治上的憂煩。本詩以巨大的藝術力量,表現了李白對祖國山川無限熱愛的情感。碧水、青山、紅日、白帆,構成了色彩鮮明的畫面,讓人賞心悅目,嘖嘖稱羨。
二、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A)注釋
1.飲湖上初晴後雨:即詩人與朋友在西湖飲酒游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的意思。
2.瀲灧:波光閃動的樣子。
3.方好:正好。方,剛剛,副詞。
4.空濛:形容雲霧迷茫,似有若無。
5.亦:也。
6.奇:奇妙。
7.欲:想要。
8. 西湖: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9.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10.淡妝濃抹:或淡雅地妝束,或濃艷地打扮。
B)譯文
水波盪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艷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
C)賞析:
首句「水光瀲灧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藉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㈢ 三年級上冊語文倍速學習法上21課古詩兩首寫詩意
《望天門山》
唐代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沒有迴旋。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代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㈣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21課《詞兩首》古詩
(1)諳:熟悉。
詩意:江南美啊,對我來說江南的美景曾經是那麼的熟悉。
(2)江花:江邊回的花。答
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此指蓼藍。
詩意:燦爛的陽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還要紅,春天的江水如藍草一樣碧綠清澈。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㈤ 三年級下冊的笫21課古詩二首憶江南的情景郎讀一次
以「
」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
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詳解:
,
。
,春來江水綠如藍。
?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
,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
。吳酒一杯春竹葉,
雙舞
。早晚復相逢?
古語雲,言而無文,行而不遠。
的
詞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一直
,那麼這寥寥數語,文在何處?如何能「行」如此之遠呢?
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
,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
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
,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
景,實屬不易,
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
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艷奪目的
景。異色相襯的
,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常常可見,如「兩個
鳴翠柳,一行
上青天」、「
,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
,「
於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
,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
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像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
景已
眼前。
既是「
」,那麼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麼給他的感受最深呢?
載:「
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麼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
尋找那
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
。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在
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
從月中飛墮
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一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
。
也許,
子只是傳說,那麼
奇觀確實是存在的。尋
不一定能尋到,潮頭卻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極深的景觀。
自杭州東南流向東北,至
入海。
每晝夜從
湧入,異常壯觀。
在每年中秋後三日潮勢最大,潮頭可
數丈,正因為如此,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
,就能看見那
擁雪的潮頭了,趣意盎然。上句寫跑去寺里尋找那
,下句寫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錢塘潮,一動一靜,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作者內心蘊涵的種種心理活動,也許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難忘。
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一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
並非是吳酒啊,這是怎麼回事呢?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
,二來,「春」在這里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並非一定是指
,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詩里就有「瓮頭竹葉經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有不少
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
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
就被稱為「娃」,
為她建的房子就叫「
」。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於對
這位
的聯想吧。十多年後,他在洛陽,回憶起當年飲酒觀舞,不禁嘆道:「早晚復相逢?」。早晚,是當時的口語,意思就是何時。
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
,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神馳江南,
,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滿足。而我們今日讀此詞,則因為白居易的出色描寫,也能得到某種精神滿足,不知當時白居易是寫給自己回憶的,還是留待後人欣賞的,你覺得呢?
①
【唐】白居易
,
。②
,
春來江水綠如藍,③
能不憶江南。
【作者】
772-846 ,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
朝進士,元和三年(808)拜
,後貶
(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
(今屬陝西
)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
。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
,尚坦易,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詞人中的
,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
【注釋】
①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
》,系唐
為亡姬
作。又名《
》、《
》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
,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品評】
此詞寫
,首句「
」,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
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次句「
」,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
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
色彩,給人以
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展開其他相似回答 (1)
wphua369 2008-12-20 20:30:48 123.181.43.* 舉報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
。吳酒一杯春竹葉,
雙舞
。早晚復相逢?
古語雲,言而無文,行而不遠。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一直
,那麼這寥寥數語,文在何處?如何能「行」如此之遠呢?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
,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
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
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
,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常常可見,如「兩個
鳴翠柳,一行
上青天」、「
,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
,「
於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
,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
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像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
眼前。
既是「能不憶江南」,那麼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麼給他的感受最深呢?
載:「
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麼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
尋找那
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
。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在
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
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一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
。
也許,月中桂子只是傳說,那麼錢塘潮奇觀確實是存在的。尋桂子不一定能尋到,潮頭卻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極深的景觀。
自杭州東南流向東北,至
入海。錢塘潮每晝夜從海門湧入,異常壯觀。錢塘潮在每年中秋後三日潮勢最大,潮頭可
數丈,正因為如此,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
,就能看見那
擁雪的潮頭了,趣意盎然。上句寫跑去寺里尋找那
,下句寫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錢塘潮,一動一靜,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作者內心蘊涵的種種心理活動,也許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難忘。
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一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
並非是吳酒啊,這是怎麼回事呢?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
,二來,「春」在這里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並非一定是指
,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詩里就有「瓮頭竹葉經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有不少
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
就被稱為「娃」,
為她建的房子就叫「
」。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於對西施這位
的聯想吧。十多年後,他在洛陽,回憶起當年飲酒觀舞,不禁嘆道:「早晚復相逢?」。早晚,是當時的口語,意思就是何時。
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後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神馳江南,
,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滿足。而我們今日讀此詞,則因為白居易的出色描寫,也能得到某種精神滿足,不知當時白居易是寫給自己回憶的,還是留待後人欣賞的,你覺得呢?
憶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②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③
能不憶江南。
【作者】
772-846 ,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
朝進士,元和三年(808)拜
,後貶
(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
(今屬陝西
)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
。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
,尚坦易,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詞人中的
,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
【注釋】
①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
》,系唐
為亡姬謝
作。又名《
》、《
》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
,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品評】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
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
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
色彩,給人以
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㈥ 語文作業本三年級上冊21古詩兩首
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㈦ 三年級21課古詩兩首中的亦是什麼意思
三年級21課古詩兩首中的亦是也的意思。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A)注釋
1.飲湖上初晴後雨:即詩人與朋友在西湖飲酒游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的意思。
2.瀲灧:波光閃動的樣子。
3.方好:正好。方,剛剛,副詞。
4.空濛:形容雲霧迷茫,似有若無。
5.亦:也。
6.奇:奇妙。
7.欲:想要。
8. 西湖: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9.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10.淡妝濃抹:或淡雅地妝束,或濃艷地打扮。
B)譯文
水波盪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艷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
㈧ 三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兩首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的意思是什麼
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內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容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台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