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年級第一課的教案古詩詞三首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一課《古詩詞三首》的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古詩詞教學應該提倡「三要」:詩句要反復誦讀;詩意要大致了解;詩篇需熟練背誦。首先,古詩的音韻美、節奏美、語言美,只有出聲誦讀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妙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誦讀還有利於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其次,要閱歷膚淺的現代兒童去深刻理解古代詩人在特定情境中表達的情感志趣,實在是勉為其難,所以了解大概詩意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再次,教材中選編的古詩都是古詩中的精品,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具有經典性。不僅需要熟練背誦,而且應該在以後任何時候都能脫口而出。基於以上「三要」,在古詩教學中,我把誦讀貫穿始終,並且層層推進,第一個層次要求「會讀」,第二個層次要求「讀懂」第三個層次要求「吟誦」。在誦讀中讀熟詩句,在誦讀中理解詩意,在誦讀中體會詩韻,在誦讀中感悟詩境。
二、教材分析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絕句。「靜」是全詩的血脈,「獨」是全詩的詩眼。詩中寫了許多鳥高高地飛走了,單獨漂浮在天空中的一片雲彩,也悠閑的越飛越遠。我靜靜地凝視著山,覺得山也在看著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裡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整首詩中流露出了詩人孤寂的心聲。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要誇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
《望洞庭》,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詩篇。詩人以奇特的想像、確切的比喻,描繪了洞庭湖寧靜的山水風貌。詩句充滿了語言美和韻律美。但是對學生來說,詩中有些字詞難免有些深奧,如「相和」、「白銀盤」、「青螺」,對於一個閱歷尚淺的小學生來講,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如何讓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詩句描寫的意境、領悟詩句的語言美和韻律美,就成了教學中的難點。
《憶江南》是古詩詞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詩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和「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藉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後用一個反問句真切有力地表達了對江南的思念眷戀之情。然而,江南之春,無所不在,美不勝收。「江南好」,「好」在哪兒呢?並不是「紅勝火的江花」和「綠如藍的江水」所能概括的。詞中的一個「好」字,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這個「好」字,才能欣賞到真正的江南之春。
三、學情分析
根據四年級的學生的知識結構及課程標准對古詩教學的要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通過讀去感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理解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並與同學交流、討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能力。根據詩的描述進行想像,在腦海里浮現畫面。在這些環節中,學生可能對古詩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師點撥,因為詩人寫詩的心境生無法理解,這需要師適當介紹詩人當時的背景,朗讀方面可能沒真正把詩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時有的學困生被冷落,教師重要的是要生通過反復讀,想像畫面,體會意境。
四、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生字「亭」「庭」「螺」「諳」「潭」等五個生字。,理解詩中詞語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並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憑借課文插圖或通過理解古詩大意,能通過想像和朗讀,了解古詩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感情。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五、重點難點
重點:能通過想像和朗讀理解古詩大意。
難點:感悟古詩意境和詩人的感情,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六、教學策略和手段
古詩的教學最重要的是領悟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課中應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的學習時間,感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然後在此基礎上夥伴討論、交流,最後大家將自讀自悟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把自己置身於古詩的意境當中,並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通過交流表現出來,同時受到語言藝術的熏陶。
七、課前准備
1、事先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古詩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 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李白嗎?(知道)那你能給我們來介紹一下李白嗎?(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唐代的偉大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音律和諧多變。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被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
師:李白的詩我們已經學過不少了,誰來背一首?根據學生的背誦相機點撥。《望廬山瀑布》——寄情山水的詩人。《靜夜思》——鄉愁滿懷的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重情誼、珍友誼的李白
評析:[上課伊始,教師通過和學生聊李白,背誦李白的詩歌,讓學生認識了一個豐富的,豐滿的李白,同時也為學好新課打下了基礎。]
二、 會讀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詩是古詩百花園中一朵清新、雅緻的小花。誰來讀一讀題目?(生讀)
1、學寫「亭」字
師:這個「亭」字是我們今天要求寫的字。看到過亭子嗎?跟我們的這個字有沒有聯系呢?(生答)
師邊簡筆畫亭,邊說「亭」字的一點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飛起的角象禿寶蓋,所以寫寬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請同學們在生字表下照著寫一遍(生寫)
評析:[「亭」字是本課中唯一要求要寫的字,這個字學生雖早已認識,但不一定了解該字的字理,教師採用字理識字法,既讓學生牢牢地記住了該字,又讓學生感受到了漢字的表意作用。中高年級的語文課堂同樣不能少了語文基本功訓練的時間。]
2、介紹敬亭山
師:知道敬亭山在哪兒嗎?(生答)
師:我們通過預習已經知道了。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詩人李白一生七次到過宣州,多次登臨過敬亭山。在李白之後,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等這些大詩人也都先後去過,並且在那裡留下了大量的詩文,所以敬亭山後來被稱為「江南詩山」。好,誰再來讀題目?注意敬亭山前面還有「獨坐」兩個字。(生讀)
3、學讀詩題
師:知道題目的意思嗎?這又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課件出示課文畫面)這座山就是有「江南詩山」之稱的敬亭山,山邊的這個人肯定就是大詩人李白了。詩人如此觀望著敬亭山。看著這幅畫,請你再讀一讀課題
(1)(生讀,讀得比較輕)教師可以說:「老師聽出來了,你似乎已經感受到了詩歌帶給你的那份靜寂。」
(2)(一生讀,讀得比較慢)教師可以說:「你把後面幾個字拉地比較長,彷彿李白一個人在那兒已經坐了很久很久!」
(3)齊讀
4、學讀詩句
(1)師范讀古詩
多好啊!咱們眼前似乎浮現出了一座敬亭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課件出示)古詩我們一定要吟誦,這不同於一般的讀,先聽老師吟一吟(師范讀)
(2)生讀古詩
同學們自己也輕聲地吟誦兩三遍,把它念到自己的心裡去。(學生試讀古詩)
師:讀得很流利!如果你能理解、體會詩的意境,那樣你會讀得更好。(再請一位學生讀)
師:靜幽幽的,讓這首詩聽起來別有一番風味!(繼續請一生讀)
師:聽出來了,你已經對這首詩有了自己真實的體會。現在讓我們把自己看作詩人,試著用這樣的語氣一起吟一吟!(師生齊讀)
評析:[剛才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讀貫穿,要求學生「會讀」全詩。教師范讀以後,先是學生自己「輕輕地吟,要念到自己的心裡,念上兩三遍」;然後是指名學生誦讀;最後是全班一起誦讀。這一組誦讀設計,時間不長,但學生連聽帶讀有10遍之多,學生對這首古詩從陌生到熟悉,從不會讀到會讀,有效性應該是很高的。]
三、 讀懂
1、這首詩一共20個字,古詩下面還有註解。藉助註解,請同桌之間交流一下,聽聽你的同桌對這首詩是怎麼理解的?你說給他聽,他說給你聽。(生同桌交流)
2、老師提幾個問題好不好?如果都能回答出來,證明你真讀懂了!第一個問題:「獨坐」是什麼意思?
3、第二個問題:四句詩裡面哪幾個詞也能看出李白他只有一個人?拿起筆,認真地一句一句地讀,圈出能證明他只有一個人的詞。(生邊讀邊畫)
(1)從「眾鳥高飛盡」中可以看出當時李白是一個人的。
師:這句話你怎麼理解?
生:很多的鳥都已經飛走了(板書:鳥飛盡)
(2)從「孤雲獨去閑」這句話中看出來
師:「孤雲」是什麼意思?(「一朵雲」)「閑」呢?(悠閑)這句話連起來是什麼意思呢?
生:一朵白雲飄地很悠閑。
師:在解釋這句話時我們應該調換一下語序,可以說成「一朵白雲很悠閑地飄去。」(板書:雲去閑「)
4、山裡的鳥群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連影子都看不到了,萬里碧空沒有一朵雲彩,那該是怎樣的景象?(安靜的,寂寞的)
帶著這種靜寂的感覺,誰來讀一讀這兩句?(2生讀)
師:讀得很寂靜,我們大家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5、第三個問題「相看」是互相看的意思,就是你看著我,我也看著你。那麼李白明明只有一個人了,他和誰在看呢?
生:李白和敬亭山互相看著
師:我們在解釋這一句的時候可以說成:「李白靜靜地看著敬亭山,敬亭山也靜靜地看著李白。」「厭」我們知道是「滿足」的意思,那「不厭」是什麼意思呢?
生:「不厭」是不滿足。
師:「兩不厭」可以說成是「彼此總是看不夠」。「相看兩不厭」我們連起來可以怎麼說?
生:李白看著敬亭山,敬亭山也看著李白,彼此總是看不夠
6、第四個問題:「看」原本是人的動作,這里詩人想像成敬亭山也在看著詩人是運用了什麼手法呢?(擬人)
師:是啊,此時此刻的敬亭山已經不再是一座山,而變成了詩人的一位……
生:(好朋友)板書:(以山為伴)
師:李白在敬亭山上靜靜地坐著,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怎麼看也看不厭,就帶著這樣的感覺讀一讀。誰來讀三四句?(2生讀)李白看著敬亭山,敬亭山也在看著李白,人山相望,人山融合在一起。請再讀!(2生讀)
四、誦讀
1、好一個「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呀,你一生游歷了那麼多名山大川,一座小小的敬亭山你也多次地去過,為什麼現在要久久地坐著,為什麼這么深情地看著敬亭山呢?
他把敬亭山當作是自己的朋友,向他來傾訴自己心中的……
2、說得好。你又從哪些詩句感受到了李白的孤獨呢?(板書:孤獨)
生:從「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中感受到的。
師:在李白的眼裡,那隻無情的鳥兒飛了,棄他而去;在李白的眼裡那些高傲的白雲也……(離他而去)
師:多麼孤獨的李白呀!來,再讀前兩句。(生讀)
師:鳥兒飛了,雲兒去了,只有敬亭山。老師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背景。《獨坐敬亭山》這首詩寫在公元753年,那時離李白被罷官逐出京城長安已整整10年的時間了,在10年期間,李白一直過著流離失所、顛簸不定的生活,他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於是,某一天當他獨自一人登上敬亭山時,心中就湧上了無盡的孤獨和寂寞。誰再來讀讀前兩句?(生讀)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那該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人看著山,山看著人,人陪伴著山,山陪伴著人,「相看兩不厭」——
生:(齊)只有敬亭山。
五、體驗
1、李白就這么久久地坐著,靜靜地看著,他是不是想對敬亭山說些什麼呀?敬亭山呀敬亭山,你這樣久久地、靜靜地陪伴著李白,是不是有些話想對李白說呢?拿出你的筆,把自己心中想說的寫下來。
課件出示:李白深情地看著敬亭山,輕輕地對他說……
敬亭山深情地看著李白,輕輕地對他說……
(生寫感受,師巡視)
2、李白呀李白,連鳥兒都飛走了,你怎麼還不走啊?不用問,不用答,一切都在「相看——」
師生:(齊)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3、敬亭山啊敬亭山,連雲兒都飄走了,你怎麼還在陪這李白啊?不用問,不用答,一切都在「相看——」
六、積累
1、《獨坐敬亭山》這首詩,李白他向我們委婉地道出了心中無可奈何的孤寂心聲,現在我們再來補充一首,這首詩是《獨坐敬亭山》的姊妹篇。這次我要求你們:我寫完這首詩,你們就背下來,行不行?(師板書古詩,生背誦。)
望木瓜山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2、從這首詩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白呢?誰能來讀一讀?
3、剛才我們學的兩首詩中,我們都能夠感受到李白的孤獨與哀愁,同學們你想安慰他嗎?你想怎麼對他說?
3、背誦《靜夜思》,李白你不要孤愁,你時刻想著家鄉的親人,家鄉的親人此時也正想著你。
▲背誦《贈汪淪》李白,不要孤愁,因為你擁有,你不忘故人,你的好朋友汪倫同樣也念叨著你呢。
▲背誦《望廬山瀑布》李白,不要孤愁,因為你擁有,你一生游歷了名山大川,此時廬山的瀑布也正想著你呀!
▲李白啊,李白,你永不孤愁,因為你擁有,時隔千載的今天我們仍在傳承,仍在大聲誦讀你那不朽的詩篇。背誦《獨坐敬亭山》
(第二課時)《望洞庭》
(一)整體讀,感知美。
1、導入: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勝收。今天這節課,我們將追隨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足跡,到湖南嶽陽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書:望洞庭
2、指名說了解的劉禹錫和洞庭湖。
(劉禹錫,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人。劉禹錫工詩能文,兼擅書法。所著有《劉賓客集》。洞庭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綿延八百里,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播放朗讀錄音,學生邊看插圖邊聽讀,整體感知美。
4、自己練讀,達到正確、流利。
5、同桌互查讀,力爭人人過關。
(註:介紹劉禹錫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學生課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讀詩的慾望。正所謂「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讀古詩,人人過關,是下步教學的良好開端。)
(二)理解讀,洞察美。
1、導入:學習古詩,意在讀出它的韻味,它的意境,讀好古詩要做哪些准備工作呢?
2、學生各抒己見。
3、學生讀詩,先說說能夠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組內研討。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諧 鏡:銅鏡,比喻洞庭湖水面
鏡未磨:未被磨拭過的銅鏡 遙望:遠望 )
重點研討(1)作者在什麼時候望洞庭?(2)劉禹錫是在哪兒望洞庭呢?(3)為什麼把湖面比喻成未經磨拭的銅鏡呢?
引導學生想像:作者觀察時恰逢晚間,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濛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經磨拭過的銅鏡應該就是一種模糊的感覺。
4、憑借課文插圖,敘說古詩大意。
(1)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發揮想像,大膽述說古詩意思。
(2)小組內練說,讓平時不愛發言的同學先說,其餘同學做好補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圖解說。
重點指導理解「白銀盤里一青螺」:
教師演示:一個大白盤子里放著一顆青螺。
讓學生談看到的感受。
質疑:詩中的「白銀盤」是指什麼?「一青螺」又指什麼?詩中這樣寫是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呢?(比喻)
再與課文插圖對照,洞察藝術之美。
(古詩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光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濛蒙的湖面就像未經磨拭的銅鏡一樣。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5、練讀,讀出詩的韻味,感受詩的意境。
(1)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同位賽讀,欣賞插圖。
(3)展示評讀,美化詩境。
6、背誦古詩,水到渠成。
(註:詩中有畫,讀詩要想像重現詩中的畫面;畫中有詩,讀詩要欣賞詩中精妙語言對畫面的描述。如詩如畫,品詩賞畫,古詩詞文字精簡,給讀者留下了非常廣闊的想像空間。通過啟發學生想像,填補了詩句的含蓄和跳躍,豐富了詩句的語言和畫面。學生邊讀詩,邊想像,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三、總結:
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綉風光。
(第三課時)《憶江南》
一、調起來
1、 一說到春天,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閉上眼睛想像一下,然後用一兩個詞語來描繪。
在音樂中回味、想像春天後,交流詞語: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春光明媚、春花爛漫、百花盛開、百鳥爭鳴、桃紅柳綠、鳥語花香、春意盎然……
春天真是太美了!此時此刻,你還想起了哪些有關春天的詩詞?生吟誦春天的詩詞:《詠柳》、《春夜喜雨》、《春曉》、《江南春》……
[評析]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是語文教學藝術的一個特點。教例中,教師善於啟發學生展開想像,進入作者描述的意境之中,讓學生回憶對春天的感受,並用詞語、語句來描述,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創設情境,激發了他們對春天的興趣,調動了他們感受春天的慾望,學生的求知慾也就自然而然地調起來了。
2、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家喻戶曉的名篇《憶江南》,同時認識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詞。(板書課題)通過你們的預習或搜集的資料,你對詞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說)
教師小結。(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麼關系,作者只是以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也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發自己江南情結的用意所在。)
3、師生交流詩人創作的背景(課前查閱的資料):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多年以後,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寫下這首絕唱《憶江南》。
4、教師范讀錄音機播放古箏曲。
【意圖:古詩詞有其背景且古詩詞的文字優美,語言精練,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優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盪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嚮往之中,進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
二、沉下去
1、 學生 自由練讀、讀准字音,把詞句讀通順、流暢。
2、 指名讀,指正讀音。
3、 全班齊讀。
【意圖:讀是感悟的基礎,讀得流利,讀得有情有趣,感悟才能深入。】
4、指導學法。回顧 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交流:藉助工具書,查閱資料,夥伴討論交流,藉助書中的注釋等方法去了解詩的意思、詩的意境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等。)下面就請同學們用學習古詩的這種方法來學習這首詞,在學習和交流中去領略詞中的景,感悟詞中的情。
5、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詞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教師多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6、分句理解詩句
師:在剛才的學習中你領略到了什麼樣的意境,能描述下嗎。(這首詞寫得是江南清晨日出時的美景。初升的太陽很紅,把江南的花映襯得更紅艷,紅得勝過了火,而江水綠得如藍草染過一般,我怎能不懷念江南呢?)
師:詩人白居易一開口就用這個通俗的「好」字來贊頌江南,這個「好」讓你體會到了什麼,能說說你的看法嗎?
「舊曾諳」是什麼意思?一個「舊曾諳」讓你體會到了什麼?
(1)我認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寫得非常好。(這句用火焰與江南的紅花作比較,寫出了江花的紅艷,用藍草的藍來形容江水的綠。太陽很紅,原來花就是紅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所以紅花就更紅了,勝過火。)
師:江水又怎能綠如藍啊?這個「藍」字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這個「藍」字感受到了這不是平常的綠,綠的很純凈,很美。)
師:這「綠」在「紅」的映襯下……你來說
(由於江花是紅的,太陽是紅的,在紅色的映襯下,江水就顯得更綠了,如同藍草染過一般。)
師:於是就出現了─
生:(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這是何等的一種境界啊?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生: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艷的紅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於是紅的更紅,「紅勝火」;綠者更綠,「綠如藍」。
師:好一個紅得更紅,綠得更綠啊!請你讀出花紅勝火,水綠如藍的美!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
8、回歸整體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進一步感受詞中所描繪的優美景色,感受作者寫法之妙。
9、播放《憶江南》歌曲。(學生自由發揮,盡情抒情,展示自身獨特的體會,和詩的情感產生共鳴,師生沉浸在憶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吟讀成誦。
【意圖:古詩的教學最重要的是領悟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課中應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的學習時間,感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然後在此基礎上夥伴討論、交流,最後大家將自讀自悟及討論的結果在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把自己置身於古詩的意境當中,在音樂和畫面的伴隨下讓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並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通過交流表現出來,同時受到語言藝術的熏陶。】
三、放出去
1、白居易一共寫了三首《憶江南》,賞讀其它兩首。再次深刻的感受詩人對江南無限的贊嘆和思念。自學、感悟、誦讀。
《憶江南》之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遊?
《憶江南》之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意圖:課程標准建議小學階段學生要背會古今優秀詩文160篇,除推薦的120篇外,其餘可有教師補充推薦。一節課只讀一首詞這是不夠的,要用一篇帶多篇,增加學生古詩詞的積累。在優美抒情的旋律中結束這節課。留下意猶未盡的詩意美!】
九、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望洞庭 憶江南
鳥飛盡 湖光秋月兩相和, 江南好,
雲去閑 潭面無風鏡未磨。 風景舊曾諳。
相看兩不厭, 遙望洞庭山水翠, 日出江花紅勝火,
只有敬亭山。 白銀盤里一青螺。 春來江水綠如藍。
十、作業設計 能不憶江南?
(一)《獨坐敬亭山》作業
1、抄寫學過的古詩詞一次,並默寫一次。
(二)《望洞庭》作業
1、想像《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2、詞語積累
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蒙、蒙蒙朧朧、寧靜和諧
3、背誦並默寫這首古詩。
(三)《憶江南》作業
1、背誦《憶江南》,並能想像所描繪的景色。
2、了解並嘗試背誦白居易的另外兩首《憶江南》。
[問題研討]
1、 古詩詞教學中,古詩的意思是否需要學生完整的背誦?
2、 古詩教學中引領學生體會意境是否恰當?
『貳』 四年級學生做一首《憶江南》的詩
您好。
《憶江南》教學設計原名《望江南》,其後又有《謝秋娘》版、《權夢江南》、《望江梅》等許多異名。白居易則即事名篇,題為《憶江南》。這首詞語言瑰麗、情景交融,詞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開篇一句「江南好」,結語一個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真切有力地表達了詞人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叄』 急需!!!白居易三首《憶江南》教案
【教材簡析】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老年回憶江南風景寫的,共有三首,這是第一首。這首詞圍繞江南的特徵「江花」「江水」具體描寫春天景物的美,抒發了自己熱愛、懷念江南美景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兩首詞的意思,根據這兩首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並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憶江南》,熟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中意境。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以前同學們學過很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詞。(板書:憶江南)
2、同學們知道什麼是詞嗎?
3、讀讀這兩首詞,想想詞和學過的古詩有什麼區別?
二、學習《憶江南》
1、以師生談話的形式介紹作者:
⑴ 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是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白居易嗎?(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⑵ 補充:白居易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
2、簡介時代背景:
白居易在50歲至55歲期間,曾先後到江南名郡杭州、蘇州出任刺史,秀麗的江南景色和燦爛的吳越文化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陽閑居後,還時常回味這段令人愉悅的回憶。這首《憶江南》詞就是他在67歲時為追憶十多年前的蘇、杭生活而作。
3、解題:
「憶江南」是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麼聯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或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寫自己江南情結的用意所在吧。
4、自主探究,了解詞的意思:
⑴ 自由讀,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麼?
⑵ 再讀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藉助注釋,理解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⑶ 小組內討論交流自讀情況:
小組內互相交流:你讀懂了什麼?你認為這首詞的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裡?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⑷ 全班匯報交流,各小組之間、同學之間互相補充,有不同看法可以爭議:
要點如下:
首句「江南好」,直寫「江南」之所以值得回憶,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揚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惟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
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是自己舊時早就感受到、體驗過、熟悉了的,並非得之傳聞。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那麼,江南的好風光究竟「好」在哪裡?在白居易之前,人們描寫江南春色,比較多的是抓住「花飛」「鶯啼」來渲染的,而白居易在這首詞里為我們另外開辟了一個新的詩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對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種形象化的描述。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仔細體會這兩句,想像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春天的太陽剛剛升起,金色的陽光照射在江邊盛開的鮮花上,紅紅的顯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顯得綠波粼粼,江花、江水兩相輝映,紅的更紅(紅勝火),綠的更綠(綠如藍)。如此強烈的色彩渲染,給人留下了濃得抹不開的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通過反問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深長的韻味,令人深醉於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這首詞,寫的是詩人自己的江南之憶,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讀者的遐想,讓人玩味不盡,不失為大手筆。
⑸ 有感情地朗讀並練習背誦這首詞,進一步感受詞中所描繪的優美景色,感受作者寫法之妙。
三、品味感悟,有感情地朗讀
思考:
1、《憶江南》這首詞哪些地方是根據江南的特點來寫?寫出了一幅什麼景象?最後一句改成陳述句。好不好?為什麼?
2、有感情地朗讀,交流,總結朗讀方法:
用江上的朝日和江邊的鮮花作襯托,形象鮮明,寫江花用紅勝火不僅有色彩,而且表現出一種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拓展性練習
1、以自學自解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江南春》也可自己選擇描寫春天的詩詞來學習。
2、交流自學情況。
3、讀一讀、背一背。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象天堂一樣的杭州:遊玩山寺尋找皎潔月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玩賞那起落的潮頭。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重新玩游?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杜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象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肆』 小學音樂歌曲憶江南是小學幾年級的教案
四年級音樂下:第一課《憶江南》教學設計2015-04-09 | 江南 教學 輪唱 第一課《憶江南》
一、教學目標:
1、復習上節課學習的歌曲,並帶動課堂氣氛。
2、通過視、聽、唱、動等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美,學會背唱歌曲並初步學習輪唱、合唱歌曲。
3、引導學生參與以小組為單位的創編活動,使每位學生積極投入音樂實踐活動。
4、從詩、景、歌、樂、舞等幾個方面來讓學生感受到江南水鄉風光的秀美和江南音樂語言的甜美,激發學生對江南的熱愛之情。
二、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愉快地演唱歌曲《憶江南》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編活動。
3、指導學生准確演唱一字多音處並學會用優美的聲音背唱歌曲。
4、學慣用輪唱、合唱等方法來演唱歌曲。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欣賞圖片,配放音樂《翠湖春曉》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鎮風景圖,請你欣賞後告訴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覺怎樣?想說些什麼?(教師隨機與學生互動模仿做各種動作或造型)
2 、教師配樂朗誦詩詞《憶江南》
師: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晚年回憶江南美景時欣然寫下了一首著名《憶江南》,請大家靜靜地聽老師朗誦一遍。
3、學生配樂朗誦詩詞
(二) 新授教學
1、教師示範表演唱
師:這么美的詩用朗誦還不足以表達它的美的意境,老師想把它唱出來、跳出來,請說出你的感覺。
(教學效果評價):教師藉助精美的道具和聲情並茂的演唱、舞蹈,讓學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學生再次欣賞歌曲一遍。
3、請學生說說、唱唱自己最喜歡的和最難的一句歌詞。師指導學生個別或集體唱一唱。
4、請學生試著將第一段歌詞連起來唱一唱。
5、教師講解並示範演唱高低八度的兩句「憶江南」的唱法,學生模唱。
6、學生唱第二段歌詞。
7、 請學生為最後一句「憶江南」設計力度記號以表達作者對江南美景的留戀之情或見到江南美景時的激動興奮之情。
『伍』 蒙童學語 大班憶江南教案
選擇公道的教學來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自,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陸』 求文檔: 古詞《憶江南》教學設計
古詞《憶江南》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憶江南》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詞的教學,是第十冊第一組的一篇講讀課文。這個詞牌原名《望江南》,其後又有《謝秋娘》、《夢江南》、《望江梅》等許多異名。白居易則即事名篇,題為《憶江南》。這首詞詩人選取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個典型景色,藉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最後用一個反問句「能不憶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達了對江南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設計思路】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詞教學應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領學生走進這民族獨特的文化,從而熱愛古詩詞。為體現新課程標准以「以讀為本」的理念,本節課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的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1.示範讀激趣
通過范讀,引領學生懂得怎樣讀書,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聽」的能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如在開頭以優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盪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嚮往之中,進而有一種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2.品味讀悟情
古詩詞的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幾十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因此古詩詞教學要注重品詞品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熏陶感情。語言的感悟就是要培養語感,感悟到語言的精妙之處,語言的表達效果,語言的感情色彩。語言的感悟是「讀」出來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讀」出來的。在本節課中,老師著重通過品味語言、想像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來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
3.想像讀入境
詩重感情,詩重想像,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沒有想像就沒有審美。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展現畫面,在讀中想像意境。如、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配樂朗讀引導學生展開想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眼前出現了什麼樣的畫面?聽著配襯得體的歌聲、音樂,讀著這優美的詩句學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過展開想像,把彷彿看到的、聽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誦讀傳達出來,從而化語言文字的符號為鮮活的畫面,鮮活的意境。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4.感悟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具備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釋題入情
1、導入:誦讀有關贊江南的詩文佳句。
2、揭題: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與「春」有關的文章——《憶江南》。
(1)簡介詩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部分地區,包括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區,當然,我們台州也屬於江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回味一下咱們江南的迷人風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圖,用詞贊江南。
師: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這里小橋流水,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古鎮小城,田園村舍,古典園林,如詩如畫;啼鶯流轉、柳綠花紅,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水鄉──(江南)。
3、師生交流詩人創作的背景(課前查閱的資料):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多年以後,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寫下了一組絕唱——《憶江南》。
4、播放古箏曲,教師范讀。
5、介紹「詞」與「詞牌名」。
二、探究詩意,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讀准字音,讀通順、流暢。
2、指正讀音(注意「諳」這個生字,讀准字音,區別與「音」的發音)
3、齊讀。
三、品詞賞句,想像悟情
「憶」是什麼意思?(回憶、思念)
(一)憶景
1、詩人憶的是江南的什麼呢?
(1)「日出江花紅勝火」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紅艷、激烈、熱情)[嬌艷欲滴、熱情似火、爭奇斗艷的江花]
(2)「春來江水綠如藍」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麼)指導朗讀(樸素、典雅、溫婉、平靜)[水平如鏡、波光鱗鱗、微波盪漾、水波漣漣的江水]
(3)紅與綠的映襯之美
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艷的江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於是紅的更紅,綠者更綠。
(4)「風景舊曾諳」
理解「諳」與「曾」的含義。
2、想像說話:曾經,你在這迷人的江畔做過什麼?
3、於是,詩人忍不住贊美:江南——好。
引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好——日出江花紅勝火;
江南好——春來江水綠如藍;
江南好——能不憶江南。
(二)憶人
1、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
2、詩人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
出示資料: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當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後來,他生病了,不得不謝任蘇州刺史一職,在他離任回洛陽時,蘇州的人們不捨得他走,都哭著為他送別。他的好友劉禹錫曾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憶的還是什麼?(江南的人)
帶著江南人民對詩人的愛戴,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眷戀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讀——能不憶江南?
(三)濃濃的江南情
一個憶字勾起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思念,於是他又寫其二和其三,我們一起來賞讀一下。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1、自由讀
2、說說從這兩首詞中讀到了什麼?
師:江南景色秀麗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這叫詩人又怎能忘記?(讀詞)
師:曾經多少次,詩人朝著江南翹首以望;曾經多少回,詩人在夢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遊?(讀詞)
四、回歸生活,珍惜現在。
師: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傷,他感懷,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為他慶幸——
1、補充句子:詩人慶幸。(慶幸曾經去過江南,為江南的百姓做過許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總結: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要擁有時懂得珍惜,那麼,離別也是歡喜的揮手,回憶更是美麗的幸福。同學們,讓我們珍惜與同學的相識、珍惜與朋友的相知、珍惜與親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讓痛苦與後悔遠離過去,讓幸福與甜蜜永隨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