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15 23:01:53

⑴ 寫一份教案怎樣寫得更好~

陪到教案上也好,這么漂亮,呵呵

教學要求:
1、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英雄業績,體會紅軍戰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飛奪瀘定橋》一文記敘了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經過。快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哪幾部分內容?是按怎樣的順序敘述的?哪部分與「飛」有關?哪部分與「奪」有關。
二、新授
(一)可以說這是一場紅軍與敵人鬥智斗勇的戰斗。那麼,紅軍的「智」、「勇」表現在哪些地方?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邊默讀邊畫在書上。
(二)自學後交流。(通過談體會,有感情的朗讀,評讀的形式進行交流,在交流時可利用自己查閱的相關資料)
教師點撥:尤其把課文中描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的部分找出來讀一讀,體會思想感情。
1、智:
識破詭計,智定策略
為了阻攔紅軍北上,敵人「早就派了兩個團防守瀘定橋」,還「調了兩個旅趕去增援」。面對路遠(離瀘定橋還有240里)、時短(只剩下20多個小時了)、敵強(已有兩個團,又派兩個旅)的不利形勢,紅四團果斷作出決策:搶在援敵之前趕到瀘定橋。
排除艱難,智斗援敵
紅四團的前進並不順利,他們一邊翻山越嶺,一邊還要打擊阻擊的敵人,在「離瀘定橋還有110里」時,「天又下起雨來」,但「戰勝敵人的決心」使戰士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發現了河對岸的敵人,紅軍戰士索性「點起火把」與敵人賽跑;聽到敵人問話時,紅軍戰士高聲答話,聲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消除了敵人的疑心。就這樣,紅四團「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後面了」,為成功地奪下瀘定橋打下堅實的基礎。
2、勇:
「險」中見勇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橋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三米多高的浪花」。這險境讓人心驚膽戰,但它卻擋不住英勇的紅軍戰士。
「難」中見勇
「守城的兩個團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守敵憑著有利的地勢,扼守橋頭,氣焰極其囂張。我們的紅軍呢?他們「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過橋之「難」反襯了紅軍戰士的英勇氣概。
「激」中見勇
「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後的勝利,沖呀!』」聽到黨的號召,戰士們「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僅用了兩個小時,敵人就被紅軍打得落花流水。從戰斗的「激烈」中我們再次看到了紅軍的英勇無畏。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橋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三米多高的浪花」。這險境讓人心驚膽戰,但它卻擋不住英勇的紅軍戰士。(播放課件,自讀第六自然段)
(教師激情導入):湍急的大渡河發源於邊遠的西北青海省,奔流干起伏的山巒之中,這些山和喜馬拉雅山相連。青海是一片只有高山、沙漠和森林的荒原.大渡河水流湍急,幾乎是從正北流向正南,然後東折,瀉入成都南邊長江的一大支流岷江。大渡河兩岸峭壁聳立。對—支軍隊來說,又是出奇的艱險——渡江艱險,登攀陡峭山崖上的小路也很艱險。河並不寬,但其流速和多變的流向以及水中的游渦和礁石令人望而生畏,這是個危險的去處。戰士們渾身淌著汗水,伏在鐵索上一節一節地向橋那邊爬去,誰也不去看下面翻滾著的激流。一節又一節,一尺又一尺,艱難地向前移動著。三連的戰士拿著新木板跟在突擊隊員後面,一邊往前爬,一邊把木板往橋上鋪。前面,國民黨士兵把煤油澆在沒有撤去的木板上,燃起熊熊大火。但是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擋突擊隊員,他們繼續向前。到了橋的那一端,他們爬上敵人來不及抽走的橋板,在濃煙和烈火中發起強攻。他們一邊跑,一邊端著沖鋒槍猛射。當被煙熏黑、衣服也著了火的紅軍戰士沖上對岸時,國民黨守軍逃跑了。 在這場拚死的攻擊中,二十二人中有十八人活下來了,而且沒有受傷。這次勇敢的行動保證了艱難的長征將以勝利告終。自由讀6-8自然段,然後指名讀—評讀。
(三)小結
飛奪瀘定橋的英雄們受到了獎賞。他們每人得到了一套列寧服、一個日記本、一支鋼筆、一個搪瓷碗、一個搪瓷盤和一雙筷子。這是紅軍戰士所能得到的最高獎賞——比金質獎章要好得多。
三、總結回應課題,再有感情讀一讀感受深的段落。
1、提問:我們已經深入理解了課文,誰能說說你對課題中「飛」「奪」的理解。
(「飛」一是意味著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而紅四團竟能搶在敵人之前到達瀘定橋,兵貴神速,行軍如飛;二是意味著突破、跨越了難以逾越的天險。一個「飛」字高度概括和贊揚了紅軍奪取瀘定橋的神速與驚險。「奪」,是爭奪、奪取。文中指的是要把敵人手中控制的瀘定城攻佔下來。「奪」既包括跟敵人爭奪時間,搶在敵人援軍之前到達瀘定橋;又包含著在瀘定橋展開激戰,從敵人手中拿下瀘定橋。)
2、有感情地讀一讀你感受深的段落。
四、摘抄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附:板書設計
飛奪瀘定橋

按事情發展順序寫
起因
接受任務 趕路 奪橋 北上

⑵ 求《飛奪瀘定橋》的優秀教案

飛奪瀘定橋

【第一課時】第一部分

(上課,師生問好完畢)
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課文,第25課《飛奪瀘定橋》。(板書)同學們已經熟讀了課文,也自學了生字詞,在讀課文中有什麼問題,自已想不明白的現在可以提出來。但要注意,看誰提的問題質量高。要著重考慮文章的中心、寫法、結構,不要糾纏在個別情節上。
生⑴:課文重點是寫飛奪瀘定橋的經過,那麼第一節和最後一節在課文中起什麼作用?
生⑵:課題是「飛奪瀘定橋」,那麼課文就應當重點寫奪橋,為什麼課文把橋的樣子寫得那麼詳細?
生⑶:課文第五節交待,敵人不能再走了,在宿營,那麼為什麼敵人不能走了而我軍卻能走?
師:這個問題還需要你好好聽。一會兒講完我還問你這個問題,看你懂沒有。
生⑷:課文第四節,紅四團的戰士分明是遇上了敵人,為什麼還點著火把,這不是暴露目標嗎?
師:好,你在讀文的時候,特別注意第五小節,看能不能自己解決。
生⑸:課文第八自然段中,「最後取得了長征中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與前面有什麼內在的聯系?
生⑹:第七節說紅軍是「攀著鎖鏈」非常難走的,可是為什麼又說是向對岸「沖」過去?
師:前面是「攀」後面為什麼用「沖」是不是?
生⑺:課文第六節講:「他們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這表現了什麼?暗示了什麼?
師:這個問題一會兒我再問你,注意聽講。
生⑻:課文的第四、五節寫紅軍向大渡河挺進,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是不是襯托出了紅軍英勇精神的?
生⑼:課文第六節說敵人憑著天險瘋狂地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飛」是什麼含義?
生⑽:課文第五段寫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到了後面。這里為什麼用「拋」這個詞?
師:好!你先琢磨能換個什麼詞,一會兒我問你。
生⑾:課文寫了瀘定橋天險,這說明紅軍奪橋是很困難的。我覺得是不是應該寫了紅軍怎麼克服這些困難,再重點寫上幾個人物,寫他們的神態、動作、表情,會更突出紅軍戰士奮不顧身的精神。
師:你覺得課文沒有把紅軍戰士個人的突出形象寫出來。這一點一會兒要交給你們自己來完成。好!請坐。
生⑿:本課重要的是要寫「飛奪」,為什麼要寫路上的事,而且寫路上的多,寫攻橋的反而少?
師:你說重點寫「飛奪」為什麼把路上的事寫這么詳細?你仔細琢磨一下這個「飛奪」和路上有沒有關系。「飛」是什麼意思?看看自己能不能想通。
生⒀:我覺得課文應當詳寫我軍是怎樣沖過鐵索橋的,也就是應當詳寫奪橋,而課文為什麼沒有詳寫呢?
生⒁:課文第五節說敵人問我軍:「你們是哪個部分的?」我軍戰上大聲回答:「我們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然而敵人是很狡猾的,為什麼對這種答話很輕信呢?
師:敵人在「狡猾」的背後還有兩個字呢!你仔細琢磨一下。
生⒂:課文第五自然段中,紅軍和敵人對話後敵人並不很疑心,後面又寫雨水把火把給澆滅了,敵人宿營了我軍繼續前行。我軍繼續前進就會出聲音,敵人就不會再起疑心嗎?
生⒃:敵人憑著天險,占據著有利的地方,把橋上的木板都拆了,只剩下鐵鏈,橋頭又有暗堡,為什麼敵人守不住還讓紅軍奪過來呢?這說明了什麼?
師:這個問題實際上你是知道的。好,還有問題嗎?沒有問題了。剛才大家提了很多很不錯的問題,咱們隨著課文的閱讀,看看能不能自己解決,如果不能解決或者老師遺忘了話,你們最後再提出來,好不好?——你們問了我,該我問你們了,大家根據自己讀課文的初步印象,根據你對這篇課文特點的了解,你們考慮一個問題:你認為你學這篇課文應當從裡面學什麼?琢磨琢磨,也就是學這篇課文目的是什麼?誰能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生⑴:我覺得找們應當學習紅軍奪橋時的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師:好,學紅軍的精神。對!
生⑵:我覺得還應當學習課文的寫法,文章的結構,層次。
師:說具體一些。什麼寫法,結構怎樣?
生:結構就是根據起因、經過、結果來寫。寫法,比如說寫紅軍奪橋困難,而寫了瀘定橋是怎樣險要。
我覺得這個寫法很值得學習。
師:好!學習這種寫作放法。誰還有什麼見解。有個同學想舉手,可能還沒有考慮好,可以試一試。
生⑶:還要學習紅軍不怕困難的精神。學習這種精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可以克服困難,好好學習。
師:你和第一個同學的意見是一致的。還有什麼別的見解?好,大家基本上說出來了,咱們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應當學習這么幾個內容。第一:注意這篇課文的寫法,特別是它的結構,它的重點突出;剛才有些同學在重點上提了很多不同的見解,咱們結合閱讀討論這個問題。第二:學習課文對事物進行具體細致的描述的方法。怎麼樣就能把課文寫得又具體又生動呢?看看我們能不能從這課中學到一些方法。第三:就是剛才那個同學說的,學習紅軍的戰斗精神。第四,根據你個人的情況學習你所能夠接受得了的,而且感興趣的東西。好不好啊?這樣大家有大家的收獲,個人還有個人的收獲。希望大家就照這幾個目標走。剛才有的同學提問,這篇文章重點應當是寫紅軍奪橋的過程,那麼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又是干什麼的呢?咱們就從這個問題入手,來學習課文。誰發表自己見解,第一和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干什麼的?要想回答問題先得看書。你把第一和最後兩個自然段讀一讀。看看明白不明白。(學生閱讀)
師:考慮好了請舉手。先說第一自然段。
生:第一自然段寫的是紅軍要奪取的目標,所以我覺得應該寫。
師:是講了紅軍要奪取的目標——瀘定橋。是不是?她認為應該寫。別的同學呢?
生:我給她補充點,就是這段寫紅軍為什麼要奪取瀘定橋。
師:好,那麼為什麼要奪取瀘定橋,按照記事文的特點來說,它就是在講這件事情的什麼?大家說吧?
生:起因。
師:對。在講這件事的起因。(板書:「起因」)好,敘述一件事情沒有來由,行不行呀?不行。那麼這一段必要不必要?必要。這一點大家明白了。下面大家把第一自然段默讀一次。再仔細地看一看,這一段介紹了天險,它是怎麼介紹的。分哪幾個方面介紹天險,用一支筆把它們畫出來。找出一個方面來以後,揀重點字勾上一兩個。看看誰能把這幾點勾出來.(生讀文)
師:仔細讀那幾句話,你要琢磨准了.一個字都不多,一字也不少地找出來。(師巡視輔導)
師:(小聲對一個學生):不對,再重找。
師:我讓你勾的不是天險怎麼樣,而是介紹了天險的哪幾方面。
師:(對一個學生小聲地)你說分幾個方而。
生:三個方面。
師:哪三個方面?
生:第一個方面,大渡河水流湍急。
師:找一個字。
生:急。
師:什麼急呀?
生:水急。
師:介紹了「急」還是介紹了「水」呢?
生:水。
師:對,要是問你水怎麼樣?才是「急」。第一個字是「水」,第二個字是什麼?接著往下找。
師:(低聲問另一生)找到沒有?(生支吾)
師:你畫的還是「怎麼樣」,而不是「是什麼」!
師:(對全體學生)我讓大家找的是「什麼」,而不是問你「怎麼樣」。
師:(對個別生小聲輔導)這個對。「水」。這是「岸」,第三個呢?
生:橋。
師:對。(對全體)有的同學已經找出來了。(對個別)你的我看不明白,真遺憾。(對另一生)這三樣找對了,但太羅嗦。每一個只要一個字。能不能找出來?
生:水流急。
師:不對!
生:「水」「岸」「橋」
師:這就對了。
師:(對全體學生):好,大家坐起來。有的同學已經很准確地找出來了。誰很自豪地站起來發言。
生:寫了「水」、「岸」、還有「橋」。
師:是什麼?是「水」,是「岸」,是「橋」。介紹了幾方面?
生:三方面。
師:對,三方面。我下面才問你「水」,「岸」「橋」怎麼樣?
生:「水」是水流湍急;「岸」是高山峻嶺;「橋」是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
師:對了。這就是「天險」。那麼你根據這個意思給歸納一下,什麼是天險?
生:天險就是天然形成的險要地形。
師:對,天然形成的非常險要的地方。你看,「水流湍急」,是誰把它催快了呀?
生:是天然形成的。
師:對,原來就這樣。兩岸都是高山峻嶺,誰把山搬到那兒的?
生:原來就在那兒。
師:原來就那樣。正因為有這樣的水,有這樣的山,人搭座橋吧,還不能搭那種平整整的橋,只能搭一個什麼橋?
生:鐵索橋。
師:險要不險要?
生:險要。
師:叫什麼?
生:天險。
師:這就是紅軍要奪的天險。下面看最後一個自然段,你看看書,能不能回答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結果是什麼?(板書:「結果」)
生: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結果是勝利地渡過了瀘定橋,浩浩盪盪地奔赴抗日前線。
師:對不對?
生:對。◆

【第一課時】第二部分

師:咱們回頭看。那麼紅軍為什麼要奪取瀘定橋呢?
生:因為紅軍要北上抗日(板書:「北上抗日」)
師:因為紅軍要北上抗日,所以它必須得奪取瀘定橋。那麼把瀘定橋奪下來了,所以紅軍才能……,誰來幫我在這兒寫幾個字呢?(指板書)寫哪幾個字?你給提個建議。
生:奔赴前線。
師:太好了。(板書:「奔赴前線」)你能講一下什麼叫奔赴嗎?(學生面有難色)一個字一個字地摳一摳。「奔」是什麼意思?
生:「奔」就是迅速地跑。
師:對,簡單地說就是快跑。你看「奔跑」是不是快跑?「賓士」是不是很快呀?
生:是。
師:那麼「赴」呢?
生:「赴」就是前往。
師:對。「奔」著往哪兒去?往前線。下面還有幾個詞呢,怎麼樣就去了?
生:浩浩盪盪。
師:誰能講一下「浩浩盪盪」。
生:「浩浩盪盪」就是氣勢浩大。形容人數眾多,氣勢浩大。
師:人數眾多,氣勢浩大。嗯,我給你舉個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師們來聽課,人數很多,氣勢也挺大。「浩浩盪盪」地坐了滿屋子的老師。行不行?
生:不行。
師:為什麼不行?這不是人數多,氣勢很大嗎?(對剛才發言的同學),你的錯出在哪兒自己糾正吧!
生:「浩浩盪盪」還得是行動著的。
師:還得是行動著的。這點補充得對不對?』
生:對。
師:對是對了,不太准確。我再舉個例子:自由市場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師:自由市場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浩浩盪盪。行不行?
生:不行
師:錯誤出在哪兒了?
生:還得是行走著的。
師:自由市場上的人也沒躺下呀?(笑聲)噢!你講。
生:還得是整齊的。
師:不一定是整齊的。
生:還得是形成隊伍的。
師:嗯,有點道理了。你講。
生:還得是向同一目標去的。
師:對,有方向性。大家行動一致向一個方向,這才叫「浩浩盪盪」呢。那麼我再舉個例子,長江之水,浩浩盪盪流向東海。這回可沒有「人」了啊,行不行?
師:行。
師:誰說行?——你說為什麼行?
生:因為長江是向東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標的。
師:對,有一定目標。規模大不大?
生:大。
師:沒人行不行?
生:行。
師:其實這個詞原來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沒有三點水?
生:有。
師:「盪」字有沒有三點水?
生;有。
師:對了,原來就是形容水勢浩大的,後來把它借用來形容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呀,行走的隊伍呀,等等。明白了嗎?(生答明白)現在起因知道了,為了北上抗日。結果也知道了,奪下來了,而且奔赴前線。那麼究竟是怎麼奪的呢?下面我們討論這么一個問題:根據你前面讀課文的印象,它為什麼要用個「飛」奪呢?能不能解釋一下?「飛」是什麼意思?「奪」又是什麼意思?
生:「飛」是搶時間的意思;「奪」是攻佔瀘定橋的意思。
師:他讀課文時很用心,基本上把問題解釋了。「飛」是搶時間。「奪」呢,是奪橋。那麼你們再來看看課文哪一部分是寫「飛」的,哪一部分是講「奪」的?
師:舉起手的同學耐心一點,等等大家。有的同學還一次沒舉過手呢,這次找個沒舉過手的同學。有的同學害怕了。不害怕?好,你說吧!
生:第四、五節是講「飛」的。
師:那「奪」呢?
生:第六、七、八節是講「奪」的。
師:講得很對。但大家還要明確這么一點:我們把「飛」和「奪」分開來說,是為了藉此弄清文章的層次結構,權且這么說一下。實際上,「飛奪」就是「用極快的速度奪取」。它既包括飛快地行軍,也包括飛快地奪橋。——好了,課文還有兩節沒說到呢。你看,第一節講起因,第九節講結果,「飛」是第四節、第五節,「奪」是第六、七、八節。還缺第二、三兩個小節呢!你們把那兩節找著,讀一讀,看看這兩節是講什麼的,它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生:我認為這個二、三節是講為什麼要飛奪的。「飛」就是非常快的意思。為什麼得要這樣快?這就是這兩小節的主要內容。
師:嗯,他說這兩節講了一個道理:為什麼必須得「飛」著奪。他說對了。(轉向發言學生)那麼再請你講一講,為什麼得「飛」著去呢?
生:我認為本來瀘定橋對岸已經有了兩個團的敵人防守了,後面還有兩個旅的敵人在追趕,所以紅四團如果不趕快地把瀘定橋奪下來,如果被後面的兩個旅敵人追上,前面又有兩個團敵人防守,就有可能全軍覆沒了。所以要趕快把瀘定橋奪下來。
師:他說得非常好,就是……
生:聲音小。
師:聽著費勁是嗎?(對發言學生)過來。(到講台前)就把剛才這一套,給大家聲音高高地好好說一遍。看著大家說。
生:我認為橋對岸已經有兩個團的敵人在防守了,後面還有兩個旅的國民黨軍隊在追趕,所以紅軍不趕快地把瀘定橋奪下來,那麼國民黨的兩個旅的軍隊追上,就有可能全軍覆沒了。所以要趕快把瀘定橋奪下來。
師:他講得好不好?
生:好。
師:對,就是有一個詞用得不好。聽出來了嗎?你說。
生:他說的不應該是「追趕」,而應該是「增援」的敵人。
師:嗯,這個詞還不是關鍵的,有一個詞用得不太合適。他說:如果要是趕不到前面去,叫敵人提前趕到,就有可能怎麼樣了呀?
生:全軍覆沒。
師:這是指誰說的呀?——是指咱們紅軍說的,這個詞加在紅軍身上合適不合適呢?
生:不合適。
師:(對原發言學生)你能不能換一個詞?
生:就有可能造成過分的損失。
師:「過分」還不太合適。再說。
生:造成損失。
師:你不能迴避。造成損失是對的,剛才你說的「過分」的損失,「過分」不太合適,換一個詞。
生:不必要的損失。
師:這回對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誰來讀讀這兩節?(生讀二、三節)
師:讀得挺清楚。就是這兒的情況是比較緊急的,讀時的速度應該快一點。(學生重讀課文)
既然奪橋要「飛」,搶在敵人前面是這么重要,只有搶在前面,才有保證把橋奪下來,那麼搶在前面這一點,對奪橋這件事來說,重要不重要?
生:重要。
師:這就叫……什麼呀?
生:關鍵。
師:對。「關鍵」這個詞就是一件事情里邊最重要的那一點,就叫那件事情的關鍵。比如:夏天到了,咱們都要預防消化道傳染病。那麼預防消化道傳染病的最重要的那一點是什麼?想想。
生:注意病從口入。
師:對,也就是說:注意病從口入是預防消化道傳染病的——
生:關鍵。
師:對。剛才還有一個問題:這兩節介紹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它在全文起了個什麼作用?作者為什麼要這兩節。不是從內容上,是從作者的思路上講。
生:它是起鋪墊的作用。
師:鋪墊不太合適。
生:這兩段起過渡的作用。
師:過渡作用?這是必要的介紹。它的內容是文章的重點不是?
生:不是。
師:但是不介紹這些情況行不行?
生:不行。
師:這就是一些必要的介紹,使讀者明白當時的環境,當時的緊迫情況。也就是這次戰斗的背景。下面大家看書,默讀第四、五自然段。我這里有個練習題,你拿一支筆,邊讀邊想邊看邊完成。(出示小黑板)誰來讀一讀?
生:(讀)第四、五自然段練習題:
1、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作者詳寫的是什麼?略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安排?
2、夜行軍中紅軍戰士遇到了哪些困難?(用困①、困②……標在書上)這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用克①、克②……標出)
師:好,照練習題一個一個地去做。(邊巡視邊輔導)不要上來就找,要好好讀課文。第一個題弄清楚之後才能做好第二個題。第一個哪詳哪略你還沒有弄清楚你怎麼找呢?
(下課鈴響)
:好,同學們坐起來,咱們這節課先學到這兒,大家休息一會兒,下課吧。◆

【第二課時】第一部分

師:黑板上的練習大家都做了嗎?
生:做了。
師:黑板上的練習大家都做了嗎?
生:做了。
師:那麼我們開始發言,先看第一題。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作者詳寫的是什麼?略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安排材料?誰來發表見解?
生:略寫了從接到任務到七點鍾以前這中間的事,詳寫七點鍾以後紅四團遇到的困難和怎樣克服的困難。這樣寫是為了更突出戰士們克服困難的精神。
師:她說對了。但是表述不概括。她說:「略寫的是到七點鍾以前……」換個詞就一下說明白了。
生:作者略寫了時間。
師:不對了,你聽別人怎麼說。
生:作者略寫了白天。
師:白天的什麼?
生:白天的行軍。
師:對。略寫的是白天的行軍。你把略寫的那部分給讀出來。(生讀課文)
師:原來一共200多里地,現在還剩100里走了多少了?
生:一半。
師:用了一句話,略不略?
師:那麼詳寫的是什麼時候的行軍?大家說吧。
生:(齊)詳寫夜行軍。
師:對。為什麼這樣安排詳略?為什麼詳寫晚上的行軍?
生:因為晚上紅軍遇到的困難更大些,這樣寫更能突出戰士們不怕困難的精神,所以把夜行軍寫得詳細。
師:對。說得太好了。請坐。那麼咱們研究第二個問題。單看夜行軍遇到哪些困難?誰來讀你標出的「困難」?第一條是什麼困難?
生:第一條是「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
師:簡單地說,什麼困難?
生:一天沒吃飯。
師:對。第一個「飢餓」。第二條呢?
生:第二條困難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
師:簡單地說什麼困難?
生:簡單地說是下雨。
師:下雨必然?
生:冷。
師:還必然?
生:濕。
師:腳底下?
生:滑。
師:好,這是第二個困難。第三個困難?你講。
生:「忽然望見對面出現無數火把,象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支援的敵人。」
師:是「支援」嗎?
生:是「增援」。
師:概括一下,什麼困難?
生:碰上了增援的敵人。
師:對,碰上了敵人。也就是說咱們看到了敵人,那就要有腳步加快的趨勢。還有沒有困難?
生:「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這是說敵人發現了我們。
師:他連讀帶概括,一氣都說出來了。好,還有沒有困難?
生:「雨越下越猛,象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這是說雨把火把澆滅了。
師:看不見了。天黑,路滑,又沒了火把,是不是困難呢?
生:是。
師:第一個困難:飢餓。怎麼克服的?書上怎麼寫的?
生:「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
師:太好了。讀得有勁一些。克服困難得很有力量。
生:(再讀)「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
師:嗯。讀得不錯。第二個困難是怎麼克服的?
生:「在漆黑的夜裡,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
師:你再讀一次,要精神一點。
生:「在漆黑的夜裡,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
師:第三個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生:「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敵人賽跑。」
師:怎麼點起火把?
生:索性。
師:「索性」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僥幸。
師:啊,不對啦。換個詞就明白了。換個什麼詞呀?
生:換個「乾脆」。
師:對,「乾脆」咱們也點起來吧!是這個意思。下一個困難是怎麼克服的?
生:「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
師:嗯,還不太像。(指另一學生)你用上面那句話問他,你們倆一問一答,看像不像?
生(甲):「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生(乙):「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
師:這回讀得可以了。「可以」是什麼意思?
生:湊合。(笑聲)
師:對了!還有缺點,以後努力。還有克服困難的辦法沒有了?
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
師:到逗號就完了嗎?
生:「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後面。」
師:剛才有個同學問為什麼用個「拋」?「拋」是什麼意思?
生:拋當落(là)講。
師:當落講?把他落下了。(故意加重語氣問)比如:拋了吧,就是「落」(là)了它了?(笑聲)
生:落後。
師:噢,「落後」了它了?(生笑)
生:甩。
師:「甩」有點意思,但還不合適。
生:「拋」就是「扔」』。
師:對,「拋」就是」扔「。把敵人拋在了後邊就是把敵人扔在了後面。如果換成「落」在後面,哪個有勁呀?
生:拋。
師:對。上課時提問的那個同學明白為什麼要用「拋」了嗎?
生:知道了。
師:下面咱們找兩個同學,一個單來讀「困難」,一個緊跟著讀這個困難是怎麼克服的。看誰讀得有勁。讀「困難」的時候要渲染那種氣氛,就是說這情況多嚴重呀!讀「克服」時要有勁,看看你困難大,還是我的決心大。大家給他們評價一下,看他們誰讀得好,開始。
生甲:「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
生乙:「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
生甲:「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
生乙:「在漆黑的夜裡,他們冒著雨,踏著泥濘繼續前進。」
生甲:「忽然對岸出現了無數敵人的火把,象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敵人。」
生乙:「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來,照亮了道路,和敵人賽跑。」
生甲:「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生乙:「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
生甲:「雨越下越猛,象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
生乙:「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了後邊。」
師:讀錯一個字,向瀘定橋方向什麼去呀?
生:奔(bèn)去。
師:查查字典,看讀什麼?……誰找到結果了?
生:這個字念bèn。
師:為什麼?
生:字典上bèn這個音是「直往」的意思。敵人向瀘定橋方向去,就是直接去的意思。
師: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是bèn ,一個是bēn 。你們看到底應該讀bèn還是讀bēn?
生:我認為應該讀bēn。因為bēn的意思是疾走,跑。
師:咱們這里的「向瀘定橋方向奔去」是不是疾走?跑?
生:是。
師:那麼應該讀什麼呀?
生:bēn。
師:你再說說讀bèn的時候是什麼意思?
生:是直往、投奔、奔向。
師:(bèn)是直往、形容一直往前奔。在這兒是向瀘定橋方向奔(bēn)去。是跑去的意思。我是這樣理解的。有不同看法下去我們再討論。好不好?——剛才這兩個同學讀得還不算太有勁,咱們再找兩個同學,男同學中找一個讀得最好的。你來讀。女同學中也找個最好的。誰可以毫不驕傲地說:「我讀得好!」啊,不好意思了?那你讀吧。大家放下書聽,看看這個氣氛讀出來沒有。
(學生讀從課文中畫的有關語句,內容同前。)
師:嗯,他倆人讀得不錯。下面咱們再做個練習,五點「困難」和五種「克服」的辦法,現在讓你用連貫的話把這些表達出來。要求是:第一句要用一個總起句,然後再分別敘述這五種困難和克服的方法,最後再來一個總結句。總起和總結什麼內容,你自己考慮,聽懂了嗎?先總,再分,最後再總。自己准備兩分鍾,看看誰說得好。
(學生准備,教師行間巡視)◆
【第二課時】第二部分

師:我了解一下,先不說總起和總結,只說中間那五個「困難」和五個「克服」記住沒有?嗯,記住了。那麼所以不敢舉手是因為不知道總起說什麼,總結說什麼,是不是?那咱們就先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大家心裡好有個主意。你打算總起什麼內容?
生:我打算總起答題的開頭。
師:我聽不明白你要怎麼總起——你這么說吧,用什麼來做總起句?
生:用這五個困難和五個克服的總結。
師:總結?說得不明確。(指另一學生)你說說。
生:我是把文章第四段的開頭縮短一下用來做總起。
師:嗯。誰還有別的主意?
生:我先交待紅軍戰士遇到困難,再說他們克服困難。
師:那就不知道你具體該怎樣說了。總起句有困難,咱們就先來說說總結該總結什麼吧?
生:總結紅軍到達了瀘定橋。
師:好,把敵人拋在後面到達了瀘定橋。也就是要以這件事的結果做總結。是這個意思嗎?好。你呢?
生:我打算用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精神來做總結。
師:他打算做個有思想性的總結,行不行?
生:行。
師:更好。總結我們按他這個。你們再回過頭來拿剛才那個同學打算做總結的,這件事情的結果,當總起行不行?一上來我先

⑶ 誰有<<飛奪瀘定橋>>的教案

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反復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做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大渡河沿岸的瀘定縣城西邊,有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1935年5月,紅軍曾在這里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飛奪瀘定橋」。(板書課

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讀准生字讀音,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詞的意思。

高山峻嶺:峻,山高而且陡峭。高山峻嶺指又高又陡的山嶺。近義詞:崇山峻嶺。

增援:增加人力物力,用來支援。

詭計:陰險狡猾的計策。近義詞:陰謀、奸計。

關鍵:指事物中起轉折關聯作用的部分,或者對事物發展變化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本課指對奪取戰斗勝利起決定性作用的環節。

擊潰:打垮,打散。課文中是把敵人打垮、打敗的意思。

索性:乾脆,直截了當。

心驚膽寒:心裡非常害怕。

震耳欲聾:聲音很大,就像要把耳朵震聾似的。

千鈞一發: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為三十斤。發,指頭發。千鈞。(三萬斤)的重量系在一根頭發上,比喻形勢萬分危急。

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顧惜生命安全。

狼狽: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這里指敵人遭到慘敗的樣子。

浩浩盪盪:原意是水勢盛大的樣子,課文中指隊伍雄壯,氣勢浩大。

天險:天然形成的險要地方。

工事:作戰時,軍隊為了發揮火力,保護自己而修建的建築物。

水流湍急:水流得很急。

奔赴:緊趕急跑。

2.再讀課文,思考:

(1)紅軍為什麼要奪取瀘定橋?

(2)圍繞「飛奪瀘定橋」,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檢查讀課文情況。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及時糾正字音。)

3.回答自學中的兩個問題。

(l)說說紅軍為什麼要奪取瀘定橋?

(結合課文第l自然段的有關文字,也可結合有關的背景資料。)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搶時間、奪天險。)

(四)質疑問題

1.再讀課文,記錄下不懂的內容。

2.整理歸納問題。

(1)「飛奪瀘定橋」題目中「飛」、「奪」究竟是什麼意思?

(2)我軍為什麼要飛奪瀘定橋,他們是怎麼「飛奪」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採用自讀、自悟的方法自學課文,解決上節課大家提出的問題。(出示題目)

(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1.自讀課文,思考上節課提出的兩個問題。

2.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3.交流討論結果:

(1)交流題目中「飛」、「奪」的含義。

「飛」就是搶時間,「奪」即為「攻大險」。

(2)交流「飛奪」瀘定橋的原因。

①學生先結合第1自然段和預習中學到的知識來談。

一、瀘定橋是北上抗日的必經之路;二、結合石達開的事例,理解我軍如果不及時奪橋也可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②結合第2.3自然段談搶時間的原因。

時間緊(20多小時),路程長這兩點(120公里)

3.交流「我軍究竟是怎麼飛奪瀘定橋的」?

(l)結合第4、5自然段,談談我軍究竟是怎麼「搶時間」的。

不顧吃飯、冒雨前進、點火賽跑。

(2)可追問,搶時間的結果怎麼樣?

(可重點抓「拋」字體會我軍行軍之快,進一步體會紅軍戰士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3)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

(4)結合第6自然段,談談為什麼奪瀘定橋是攻天險?

(可從這一段的最後一句話入手,提問:他們為什麼這樣說?然後引導學生從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兩方面來談奪橋的艱難,重點抓「紅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濤聲震耳欲聾」、「抽木板」、「築好工事」等詞。)

(5)結合第7、8自然段,談談我軍是怎樣攻下天險的?

(6)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理清課文條理,進行小練筆

⑷ 誰給個<<飛奪瀘定橋>>的教案

飛奪瀘定橋

【第一課時】第一部分

(上課,師生問好完畢)
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課文,第25課《飛奪瀘定橋》。(板書)同學們已經熟讀了課文,也自學了生字詞,在讀課文中有什麼問題,自已想不明白的現在可以提出來。但要注意,看誰提的問題質量高。要著重考慮文章的中心、寫法、結構,不要糾纏在個別情節上。
生⑴:課文重點是寫飛奪瀘定橋的經過,那麼第一節和最後一節在課文中起什麼作用?
生⑵:課題是「飛奪瀘定橋」,那麼課文就應當重點寫奪橋,為什麼課文把橋的樣子寫得那麼詳細?
生⑶:課文第五節交待,敵人不能再走了,在宿營,那麼為什麼敵人不能走了而我軍卻能走?
師:這個問題還需要你好好聽。一會兒講完我還問你這個問題,看你懂沒有。
生⑷:課文第四節,紅四團的戰士分明是遇上了敵人,為什麼還點著火把,這不是暴露目標嗎?
師:好,你在讀文的時候,特別注意第五小節,看能不能自己解決。
生⑸:課文第八自然段中,「最後取得了長征中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與前面有什麼內在的聯系?
生⑹:第七節說紅軍是「攀著鎖鏈」非常難走的,可是為什麼又說是向對岸「沖」過去?
師:前面是「攀」後面為什麼用「沖」是不是?
生⑺:課文第六節講:「他們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這表現了什麼?暗示了什麼?
師:這個問題一會兒我再問你,注意聽講。
生⑻:課文的第四、五節寫紅軍向大渡河挺進,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是不是襯托出了紅軍英勇精神的?
生⑼:課文第六節說敵人憑著天險瘋狂地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飛」是什麼含義?
生⑽:課文第五段寫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到了後面。這里為什麼用「拋」這個詞?
師:好!你先琢磨能換個什麼詞,一會兒我問你。
生⑾:課文寫了瀘定橋天險,這說明紅軍奪橋是很困難的。我覺得是不是應該寫了紅軍怎麼克服這些困難,再重點寫上幾個人物,寫他們的神態、動作、表情,會更突出紅軍戰士奮不顧身的精神。
師:你覺得課文沒有把紅軍戰士個人的突出形象寫出來。這一點一會兒要交給你們自己來完成。好!請坐。
生⑿:本課重要的是要寫「飛奪」,為什麼要寫路上的事,而且寫路上的多,寫攻橋的反而少?
師:你說重點寫「飛奪」為什麼把路上的事寫這么詳細?你仔細琢磨一下這個「飛奪」和路上有沒有關系。「飛」是什麼意思?看看自己能不能想通。
生⒀:我覺得課文應當詳寫我軍是怎樣沖過鐵索橋的,也就是應當詳寫奪橋,而課文為什麼沒有詳寫呢?
生⒁:課文第五節說敵人問我軍:「你們是哪個部分的?」我軍戰上大聲回答:「我們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然而敵人是很狡猾的,為什麼對這種答話很輕信呢?
師:敵人在「狡猾」的背後還有兩個字呢!你仔細琢磨一下。
生⒂:課文第五自然段中,紅軍和敵人對話後敵人並不很疑心,後面又寫雨水把火把給澆滅了,敵人宿營了我軍繼續前行。我軍繼續前進就會出聲音,敵人就不會再起疑心嗎?
生⒃:敵人憑著天險,占據著有利的地方,把橋上的木板都拆了,只剩下鐵鏈,橋頭又有暗堡,為什麼敵人守不住還讓紅軍奪過來呢?這說明了什麼?
師:這個問題實際上你是知道的。好,還有問題嗎?沒有問題了。剛才大家提了很多很不錯的問題,咱們隨著課文的閱讀,看看能不能自己解決,如果不能解決或者老師遺忘了話,你們最後再提出來,好不好?——你們問了我,該我問你們了,大家根據自己讀課文的初步印象,根據你對這篇課文特點的了解,你們考慮一個問題:你認為你學這篇課文應當從裡面學什麼?琢磨琢磨,也就是學這篇課文目的是什麼?誰能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生⑴:我覺得找們應當學習紅軍奪橋時的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師:好,學紅軍的精神。對!
生⑵:我覺得還應當學習課文的寫法,文章的結構,層次。
師:說具體一些。什麼寫法,結構怎樣?
生:結構就是根據起因、經過、結果來寫。寫法,比如說寫紅軍奪橋困難,而寫了瀘定橋是怎樣險要。
我覺得這個寫法很值得學習。
師:好!學習這種寫作放法。誰還有什麼見解。有個同學想舉手,可能還沒有考慮好,可以試一試。
生⑶:還要學習紅軍不怕困難的精神。學習這種精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可以克服困難,好好學習。
師:你和第一個同學的意見是一致的。還有什麼別的見解?好,大家基本上說出來了,咱們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應當學習這么幾個內容。第一:注意這篇課文的寫法,特別是它的結構,它的重點突出;剛才有些同學在重點上提了很多不同的見解,咱們結合閱讀討論這個問題。第二:學習課文對事物進行具體細致的描述的方法。怎麼樣就能把課文寫得又具體又生動呢?看看我們能不能從這課中學到一些方法。第三:就是剛才那個同學說的,學習紅軍的戰斗精神。第四,根據你個人的情況學習你所能夠接受得了的,而且感興趣的東西。好不好啊?這樣大家有大家的收獲,個人還有個人的收獲。希望大家就照這幾個目標走。剛才有的同學提問,這篇文章重點應當是寫紅軍奪橋的過程,那麼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又是干什麼的呢?咱們就從這個問題入手,來學習課文。誰發表自己見解,第一和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干什麼的?要想回答問題先得看書。你把第一和最後兩個自然段讀一讀。看看明白不明白。(學生閱讀)
師:考慮好了請舉手。先說第一自然段。
生:第一自然段寫的是紅軍要奪取的目標,所以我覺得應該寫。
師:是講了紅軍要奪取的目標——瀘定橋。是不是?她認為應該寫。別的同學呢?
生:我給她補充點,就是這段寫紅軍為什麼要奪取瀘定橋。
師:好,那麼為什麼要奪取瀘定橋,按照記事文的特點來說,它就是在講這件事情的什麼?大家說吧?
生:起因。
師:對。在講這件事的起因。(板書:「起因」)好,敘述一件事情沒有來由,行不行呀?不行。那麼這一段必要不必要?必要。這一點大家明白了。下面大家把第一自然段默讀一次。再仔細地看一看,這一段介紹了天險,它是怎麼介紹的。分哪幾個方面介紹天險,用一支筆把它們畫出來。找出一個方面來以後,揀重點字勾上一兩個。看看誰能把這幾點勾出來.(生讀文)
師:仔細讀那幾句話,你要琢磨准了.一個字都不多,一字也不少地找出來。(師巡視輔導)
師:(小聲對一個學生):不對,再重找。
師:我讓你勾的不是天險怎麼樣,而是介紹了天險的哪幾方面。
師:(對一個學生小聲地)你說分幾個方而。
生:三個方面。
師:哪三個方面?
生:第一個方面,大渡河水流湍急。
師:找一個字。
生:急。
師:什麼急呀?
生:水急。
師:介紹了「急」還是介紹了「水」呢?
生:水。
師:對,要是問你水怎麼樣?才是「急」。第一個字是「水」,第二個字是什麼?接著往下找。
師:(低聲問另一生)找到沒有?(生支吾)
師:你畫的還是「怎麼樣」,而不是「是什麼」!
師:(對全體學生)我讓大家找的是「什麼」,而不是問你「怎麼樣」。
師:(對個別生小聲輔導)這個對。「水」。這是「岸」,第三個呢?
生:橋。
師:對。(對全體)有的同學已經找出來了。(對個別)你的我看不明白,真遺憾。(對另一生)這三樣找對了,但太羅嗦。每一個只要一個字。能不能找出來?
生:水流急。
師:不對!
生:「水」「岸」「橋」
師:這就對了。
師:(對全體學生):好,大家坐起來。有的同學已經很准確地找出來了。誰很自豪地站起來發言。
生:寫了「水」、「岸」、還有「橋」。
師:是什麼?是「水」,是「岸」,是「橋」。介紹了幾方面?
生:三方面。
師:對,三方面。我下面才問你「水」,「岸」「橋」怎麼樣?
生:「水」是水流湍急;「岸」是高山峻嶺;「橋」是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
師:對了。這就是「天險」。那麼你根據這個意思給歸納一下,什麼是天險?
生:天險就是天然形成的險要地形。
師:對,天然形成的非常險要的地方。你看,「水流湍急」,是誰把它催快了呀?
生:是天然形成的。
師:對,原來就這樣。兩岸都是高山峻嶺,誰把山搬到那兒的?
生:原來就在那兒。
師:原來就那樣。正因為有這樣的水,有這樣的山,人搭座橋吧,還不能搭那種平整整的橋,只能搭一個什麼橋?
生:鐵索橋。
師:險要不險要?
生:險要。
師:叫什麼?
生:天險。
師:這就是紅軍要奪的天險。下面看最後一個自然段,你看看書,能不能回答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結果是什麼?(板書:「結果」)
生: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結果是勝利地渡過了瀘定橋,浩浩盪盪地奔赴抗日前線。
師:對不對?
生:對。◆

【第一課時】第二部分

師:咱們回頭看。那麼紅軍為什麼要奪取瀘定橋呢?
生:因為紅軍要北上抗日(板書:「北上抗日」)
師:因為紅軍要北上抗日,所以它必須得奪取瀘定橋。那麼把瀘定橋奪下來了,所以紅軍才能……,誰來幫我在這兒寫幾個字呢?(指板書)寫哪幾個字?你給提個建議。
生:奔赴前線。
師:太好了。(板書:「奔赴前線」)你能講一下什麼叫奔赴嗎?(學生面有難色)一個字一個字地摳一摳。「奔」是什麼意思?
生:「奔」就是迅速地跑。
師:對,簡單地說就是快跑。你看「奔跑」是不是快跑?「賓士」是不是很快呀?
生:是。
師:那麼「赴」呢?
生:「赴」就是前往。
師:對。「奔」著往哪兒去?往前線。下面還有幾個詞呢,怎麼樣就去了?
生:浩浩盪盪。
師:誰能講一下「浩浩盪盪」。
生:「浩浩盪盪」就是氣勢浩大。形容人數眾多,氣勢浩大。
師:人數眾多,氣勢浩大。嗯,我給你舉個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師們來聽課,人數很多,氣勢也挺大。「浩浩盪盪」地坐了滿屋子的老師。行不行?
生:不行。
師:為什麼不行?這不是人數多,氣勢很大嗎?(對剛才發言的同學),你的錯出在哪兒自己糾正吧!
生:「浩浩盪盪」還得是行動著的。
師:還得是行動著的。這點補充得對不對?』
生:對。
師:對是對了,不太准確。我再舉個例子:自由市場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師:自由市場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浩浩盪盪。行不行?
生:不行
師:錯誤出在哪兒了?
生:還得是行走著的。
師:自由市場上的人也沒躺下呀?(笑聲)噢!你講。
生:還得是整齊的。
師:不一定是整齊的。
生:還得是形成隊伍的。
師:嗯,有點道理了。你講。
生:還得是向同一目標去的。
師:對,有方向性。大家行動一致向一個方向,這才叫「浩浩盪盪」呢。那麼我再舉個例子,長江之水,浩浩盪盪流向東海。這回可沒有「人」了啊,行不行?
師:行。
師:誰說行?——你說為什麼行?
生:因為長江是向東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標的。
師:對,有一定目標。規模大不大?
生:大。
師:沒人行不行?
生:行。
師:其實這個詞原來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沒有三點水?
生:有。
師:「盪」字有沒有三點水?
生;有。
師:對了,原來就是形容水勢浩大的,後來把它借用來形容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呀,行走的隊伍呀,等等。明白了嗎?(生答明白)現在起因知道了,為了北上抗日。結果也知道了,奪下來了,而且奔赴前線。那麼究竟是怎麼奪的呢?下面我們討論這么一個問題:根據你前面讀課文的印象,它為什麼要用個「飛」奪呢?能不能解釋一下?「飛」是什麼意思?「奪」又是什麼意思?
生:「飛」是搶時間的意思;「奪」是攻佔瀘定橋的意思。
師:他讀課文時很用心,基本上把問題解釋了。「飛」是搶時間。「奪」呢,是奪橋。那麼你們再來看看課文哪一部分是寫「飛」的,哪一部分是講「奪」的?
師:舉起手的同學耐心一點,等等大家。有的同學還一次沒舉過手呢,這次找個沒舉過手的同學。有的同學害怕了。不害怕?好,你說吧!
生:第四、五節是講「飛」的。
師:那「奪」呢?
生:第六、七、八節是講「奪」的。
師:講得很對。但大家還要明確這么一點:我們把「飛」和「奪」分開來說,是為了藉此弄清文章的層次結構,權且這么說一下。實際上,「飛奪」就是「用極快的速度奪取」。它既包括飛快地行軍,也包括飛快地奪橋。——好了,課文還有兩節沒說到呢。你看,第一節講起因,第九節講結果,「飛」是第四節、第五節,「奪」是第六、七、八節。還缺第二、三兩個小節呢!你們把那兩節找著,讀一讀,看看這兩節是講什麼的,它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生:我認為這個二、三節是講為什麼要飛奪的。「飛」就是非常快的意思。為什麼得要這樣快?這就是這兩小節的主要內容。
師:嗯,他說這兩節講了一個道理:為什麼必須得「飛」著奪。他說對了。(轉向發言學生)那麼再請你講一講,為什麼得「飛」著去呢?
生:我認為本來瀘定橋對岸已經有了兩個團的敵人防守了,後面還有兩個旅的敵人在追趕,所以紅四團如果不趕快地把瀘定橋奪下來,如果被後面的兩個旅敵人追上,前面又有兩個團敵人防守,就有可能全軍覆沒了。所以要趕快把瀘定橋奪下來。
師:他說得非常好,就是……
生:聲音小。
師:聽著費勁是嗎?(對發言學生)過來。(到講台前)就把剛才這一套,給大家聲音高高地好好說一遍。看著大家說。
生:我認為橋對岸已經有兩個團的敵人在防守了,後面還有兩個旅的國民黨軍隊在追趕,所以紅軍不趕快地把瀘定橋奪下來,那麼國民黨的兩個旅的軍隊追上,就有可能全軍覆沒了。所以要趕快把瀘定橋奪下來。
師:他講得好不好?
生:好。
師:對,就是有一個詞用得不好。聽出來了嗎?你說。
生:他說的不應該是「追趕」,而應該是「增援」的敵人。
師:嗯,這個詞還不是關鍵的,有一個詞用得不太合適。他說:如果要是趕不到前面去,叫敵人提前趕到,就有可能怎麼樣了呀?
生:全軍覆沒。
師:這是指誰說的呀?——是指咱們紅軍說的,這個詞加在紅軍身上合適不合適呢?
生:不合適。
師:(對原發言學生)你能不能換一個詞?
生:就有可能造成過分的損失。
師:「過分」還不太合適。再說。
生:造成損失。
師:你不能迴避。造成損失是對的,剛才你說的「過分」的損失,「過分」不太合適,換一個詞。
生:不必要的損失。
師:這回對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誰來讀讀這兩節?(生讀二、三節)
師:讀得挺清楚。就是這兒的情況是比較緊急的,讀時的速度應該快一點。(學生重讀課文)
既然奪橋要「飛」,搶在敵人前面是這么重要,只有搶在前面,才有保證把橋奪下來,那麼搶在前面這一點,對奪橋這件事來說,重要不重要?
生:重要。
師:這就叫……什麼呀?
生:關鍵。
師:對。「關鍵」這個詞就是一件事情里邊最重要的那一點,就叫那件事情的關鍵。比如:夏天到了,咱們都要預防消化道傳染病。那麼預防消化道傳染病的最重要的那一點是什麼?想想。
生:注意病從口入。
師:對,也就是說:注意病從口入是預防消化道傳染病的——
生:關鍵。
師:對。剛才還有一個問題:這兩節介紹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它在全文起了個什麼作用?作者為什麼要這兩節。不是從內容上,是從作者的思路上講。
生:它是起鋪墊的作用。
師:鋪墊不太合適。
生:這兩段起過渡的作用。
師:過渡作用?這是必要的介紹。它的內容是文章的重點不是?
生:不是。
師:但是不介紹這些情況行不行?
生:不行。
師:這就是一些必要的介紹,使讀者明白當時的環境,當時的緊迫情況。也就是這次戰斗的背景。下面大家看書,默讀第四、五自然段。我這里有個練習題,你拿一支筆,邊讀邊想邊看邊完成。(出示小黑板)誰來讀一讀?
生:(讀)第四、五自然段練習題:
1、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作者詳寫的是什麼?略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安排?
2、夜行軍中紅軍戰士遇到了哪些困難?(用困①、困②……標在書上)這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用克①、克②……標出)
師:好,照練習題一個一個地去做。(邊巡視邊輔導)不要上來就找,要好好讀課文。第一個題弄清楚之後才能做好第二個題。第一個哪詳哪略你還沒有弄清楚你怎麼找呢?
(下課鈴響)
:好,同學們坐起來,咱們這節課先學到這兒,大家休息一會兒,下課吧。◆

【第二課時】第一部分

師:黑板上的練習大家都做了嗎?
生:做了。
師:黑板上的練習大家都做了嗎?
生:做了。
師:那麼我們開始發言,先看第一題。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作者詳寫的是什麼?略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安排材料?誰來發表見解?
生:略寫了從接到任務到七點鍾以前這中間的事,詳寫七點鍾以後紅四團遇到的困難和怎樣克服的困難。這樣寫是為了更突出戰士們克服困難的精神。
師:她說對了。但是表述不概括。她說:「略寫的是到七點鍾以前……」換個詞就一下說明白了。
生:作者略寫了時間。
師:不對了,你聽別人怎麼說。
生:作者略寫了白天。
師:白天的什麼?
生:白天的行軍。
師:對。略寫的是白天的行軍。你把略寫的那部分給讀出來。(生讀課文)
師:原來一共200多里地,現在還剩100里走了多少了?
生:一半。
師:用了一句話,略不略?
師:那麼詳寫的是什麼時候的行軍?大家說吧。
生:(齊)詳寫夜行軍。
師:對。為什麼這樣安排詳略?為什麼詳寫晚上的行軍?
生:因為晚上紅軍遇到的困難更大些,這樣寫更能突出戰士們不怕困難的精神,所以把夜行軍寫得詳細。
師:對。說得太好了。請坐。那麼咱們研究第二個問題。單看夜行軍遇到哪些困難?誰來讀你標出的「困難」?第一條是什麼困難?
生:第一條是「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
師:簡單地說,什麼困難?
生:一天沒吃飯。
師:對。第一個「飢餓」。第二條呢?
生:第二條困難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
師:簡單地說什麼困難?
生:簡單地說是下雨。
師:下雨必然?
生:冷。
師:還必然?
生:濕。
師:腳底下?
生:滑。
師:好,這是第二個困難。第三個困難?你講。
生:「忽然望見對面出現無數火把,象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支援的敵人。」
師:是「支援」嗎?
生:是「增援」。
師:概括一下,什麼困難?
生:碰上了增援的敵人。
師:對,碰上了敵人。也就是說咱們看到了敵人,那就要有腳步加快的趨勢。還有沒有困難?
生:「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這是說敵人發現了我們。
師:他連讀帶概括,一氣都說出來了。好,還有沒有困難?
生:「雨越下越猛,象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這是說雨把火把澆滅了。
師:看不見了。天黑,路滑,又沒了火把,是不是困難呢?
生:是。
師:第一個困難:飢餓。怎麼克服的?書上怎麼寫的?
生:「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
師:太好了。讀得有勁一些。克服困難得很有力量。
生:(再讀)「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
師:嗯。讀得不錯。第二個困難是怎麼克服的?
生:「在漆黑的夜裡,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
師:你再讀一次,要精神一點。
生:「在漆黑的夜裡,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
師:第三個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生:「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敵人賽跑。」
師:怎麼點起火把?
生:索性。
師:「索性」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僥幸。
師:啊,不對啦。換個詞就明白了。換個什麼詞呀?
生:換個「乾脆」。
師:對,「乾脆」咱們也點起來吧!是這個意思。下一個困難是怎麼克服的?
生:「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
師:嗯,還不太像。(指另一學生)你用上面那句話問他,你們倆一問一答,看像不像?
生(甲):「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生(乙):「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
師:這回讀得可以了。「可以」是什麼意思?
生:湊合。(笑聲)
師:對了!還有缺點,以後努力。還有克服困難的辦法沒有了?
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
師:到逗號就完了嗎?
生:「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後面。」
師:剛才有個同學問為什麼用個「拋」?「拋」是什麼意思?
生:拋當落(là)講。
師:當落講?把他落下了。(故意加重語氣問)比如:拋了吧,就是「落」(là)了它了?(笑聲)
生:落後。
師:噢,「落後」了它了?(生笑)
生:甩。
師:「甩」有點意思,但還不合適。
生:「拋」就是「扔」』。
師:對,「拋」就是」扔「。把敵人拋在了後邊就是把敵人扔在了後面。如果換成「落」在後面,哪個有勁呀?
生:拋。
師:對。上課時提問的那個同學明白為什麼要用「拋」了嗎?
生:知道了。
師:下面咱們找兩個同學,一個單來讀「困難」,一個緊跟著讀這個困難是怎麼克服的。看誰讀得有勁。讀「困難」的時候要渲染那種氣氛,就是說這情況多嚴重呀!讀「克服」時要有勁,看看你困難大,還是我的決心大。大家給他們評價一下,看他們誰讀得好,開始。
生甲:「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
生乙:「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
生甲:「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
生乙:「在漆黑的夜裡,他們冒著雨,踏著泥濘繼續前進。」
生甲:「忽然對岸出現了無數敵人的火把,象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敵人。」
生乙:「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來,照亮了道路,和敵人賽跑。」
生甲:「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生乙:「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
生甲:「雨越下越猛,象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
生乙:「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了後邊。」
師:讀錯一個字,向瀘定橋方向什麼去呀?
生:奔(bèn)去。
師:查查字典,看讀什麼?……誰找到結果了?
生:這個字念bèn。
師:為什麼?
生:字典上bèn這個音是「直往」的意思。敵人向瀘定橋方向去,就是直接去的意思。
師: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是bèn ,一個是bēn 。你們看到底應該讀bèn還是讀bēn?
生:我認為應該讀bēn。因為bēn的意思是疾走,跑。
師:咱們這里的「向瀘定橋方向奔去」是不是疾走?跑?
生:是。
師:那麼應該讀什麼呀?
生:bēn。
師:你再說說讀bèn的時候是什麼意思?
生:是直往、投奔、奔向。
師:(bèn)是直往、形容一直往前奔。在這兒是向瀘定橋方向奔(bēn)去。是跑去的意思。我是這樣理解的。有不同看法下去我們再討論。好不好?——剛才這兩個同學讀得還不算太有勁,咱們再找兩個同學,男同學中找一個讀得最好的。你來讀。女同學中也找個最好的。誰可以毫不驕傲地說:「我讀得好!」啊,不好意思了?那你讀吧。大家放下書聽,看看這個氣氛讀出來沒有。
(學生讀從課文中畫的有關語句,內容同前。)
師:嗯,他倆人讀得不錯。下面咱們再做個練習,五點「困難」和五種「克服」的辦法,現在讓你用連貫的話把這些表達出來。要求是:第一句要用一個總起句,然後再分別敘述這五種困難和克服的方法,最後再來一個總結句。總起和總結什麼內容,你自己考慮,聽懂了嗎?先總,再分,最後再總。自己准備兩分鍾,看看誰說得好。
(學生准備,教師行間巡視)◆
【第二課時】第二部分

師:我了解一下,先不說總起和總結,只說中間那五個「困難」和五個「克服」記住沒有?嗯,記住了。那麼所以不敢舉手是因為不知道總起說什麼,總結說什麼,是不是?那咱們就先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大家心裡好有個主意。你打算總起什麼內容?
生:我打算總起答題的開頭。
師:我聽不明白你要怎麼總起——你這么說吧,用什麼來做總起句?
生:用這五個困難和五個克服的總結。
師:總結?說得不明確。(指另一學生)你說說。
生:我是把文章第四段的開頭縮短一下用來做總起。
師:嗯。誰還有別的主意?
生:我先交待紅軍戰士遇到困難,再說他們克服困難。
師:那就不知道你具體該怎樣說了。總起句有困難,咱們就先來說說總結該總結什麼吧?
生:總結紅軍到達了瀘定橋。
師:好,把敵人拋在後面到達了瀘定橋。也就是要以這件事的結果做總結。是這個意思嗎?好。你呢?
生:我打算用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精神來做總結。
師:他打算做個有思想性的總結,行不行?
生:行。
師:更好。總結我們按他這個。你們再回過頭來拿剛才那個同學打算做總結的,這件事情的結果,當總起行不行?一上來我先
回答者: qsmm - 同進士出身 七級 4-16 11:30

⑸ 設計一份語文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英雄業績,體會紅軍戰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飛奪瀘定橋》一文記敘了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經過。快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哪幾部分內容?是按怎樣的順序敘述的?哪部分與「飛」有關?哪部分與「奪」有關。 二、新授 (一)可以說這是一場紅軍與敵人鬥智斗勇的戰斗。那麼,紅軍的「智」、「勇」表現在哪些地方?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邊默讀邊畫在書上。 (二)自學後交流。(通過談體會,有感情的朗讀,評讀的形式進行交流,在交流時可利用自己查閱的相關資料) 教師點撥:尤其把課文中描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的部分找出來讀一讀,體會思想感情。 1、智: 識破詭計,智定策略 為了阻攔紅軍北上,敵人「早就派了兩個團防守瀘定橋」,還「調了兩個旅趕去增援」。面對路遠(離瀘定橋還有240里)、時短(只剩下20多個小時了)、敵強(已有兩個團,又派兩個旅)的不利形勢,紅四團果斷作出決策:搶在援敵之前趕到瀘定橋。 排除艱難,智斗援敵 紅四團的前進並不順利,他們一邊翻山越嶺,一邊還要打擊阻擊的敵人,在「離瀘定橋還有110里」時,「天又下起雨來」,但「戰勝敵人的決心」使戰士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濘繼續前進」。發現了河對岸的敵人,紅軍戰士索性「點起火把」與敵人賽跑;聽到敵人問話時,紅軍戰士高聲答話,聲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消除了敵人的疑心。就這樣,紅四團「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後面了」,為成功地奪下瀘定橋打下堅實的基礎。 2、勇: 「險」中見勇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橋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三米多高的浪花」。這險境讓人心驚膽戰,但它卻擋不住英勇的紅軍戰士。 「難」中見勇 「守城的兩個團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守敵憑著有利的地勢,扼守橋頭,氣焰極其囂張。我們的紅軍呢?他們「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過橋之「難」反襯了紅軍戰士的英勇氣概。 「激」中見勇 「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後的勝利,沖呀!』」聽到黨的號召,戰士們「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僅用了兩個小時,敵人就被紅軍打得落花流水。從戰斗的「激烈」中我們再次看到了紅軍的英勇無畏。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似的」,橋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三米多高的浪花」。這險境讓人心驚膽戰,但它卻擋不住英勇的紅軍戰士。(播放課件,自讀第六自然段) (教師激情導入):湍急的大渡河發源於邊遠的西北青海省,奔流干起伏的山巒之中,這些山和喜馬拉雅山相連。青海是一片只有高山、沙漠和森林的荒原.大渡河水流湍急,幾乎是從正北流向正南,然後東折,瀉入成都南邊長江的一大支流岷江。大渡河兩岸峭壁聳立。對—支軍隊來說,又是出奇的艱險——渡江艱險,登攀陡峭山崖上的小路也很艱險。河並不寬,但其流速和多變的流向以及水中的游渦和礁石令人望而生畏,這是個危險的去處。戰士們渾身淌著汗水,伏在鐵索上一節一節地向橋那邊爬去,誰也不去看下面翻滾著的激流。一節又一節,一尺又一尺,艱難地向前移動著。三連的戰士拿著新木板跟在突擊隊員後面,一邊往前爬,一邊把木板往橋上鋪。前面,國民黨士兵把煤油澆在沒有撤去的木板上,燃起熊熊大火。但是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擋突擊隊員,他們繼續向前。到了橋的那一端,他們爬上敵人來不及抽走的橋板,在濃煙和烈火中發起強攻。他們一邊跑,一邊端著沖鋒槍猛射。當被煙熏黑、衣服也著了火的紅軍戰士沖上對岸時,國民黨守軍逃跑了。 在這場拚死的攻擊中,二十二人中有十八人活下來了,而且沒有受傷。這次勇敢的行動保證了艱難的長征將以勝利告終。自由讀6-8自然段,然後指名讀—評讀。 (三)小結 飛奪瀘定橋的英雄們受到了獎賞。他們每人得到了一套列寧服、一個日記本、一支鋼筆、一個搪瓷碗、一個搪瓷盤和一雙筷子。這是紅軍戰士所能得到的最高獎賞——比金質獎章要好得多。 三、總結回應課題,再有感情讀一讀感受深的段落。 1、提問:我們已經深入理解了課文,誰能說說你對課題中「飛」「奪」的理解。 (「飛」一是意味著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而紅四團竟能搶在敵人之前到達瀘定橋,兵貴神速,行軍如飛;二是意味著突破、跨越了難以逾越的天險。一個「飛」字高度概括和贊揚了紅軍奪取瀘定橋的神速與驚險。「奪」,是爭奪、奪取。文中指的是要把敵人手中控制的瀘定城攻佔下來。「奪」既包括跟敵人爭奪時間,搶在敵人援軍之前到達瀘定橋;又包含著在瀘定橋展開激戰,從敵人手中拿下瀘定橋。) 2、有感情地讀一讀你感受深的段落。 四、摘抄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附:板書設計 飛奪瀘定橋 按事情發展順序寫 起因 接受任務 趕路 奪橋 北上

閱讀全文

與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