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負數字母的四則運算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內實際情況,以課容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Ⅱ 如何認識負數的教學要求以及教學設計整體思路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意義。
2、能正確地讀專、寫正數和負數,明確0既不屬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能用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相反意義的量,感受符號的簡潔及使用負數的優越性。
4、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
教學重點: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引入新課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師:敘述三個實例
①公交車開到好又多站時上車6人,開到街心公園站時下車6人。
②我們學校三年級本學期轉入12人,四年級轉出10人。
③張阿姨買股票,二月份賺了8000元,三月份虧了3000元。
(2)嘗試
把實例中的數據記錄下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關鍵要讓別人一眼就能看懂你要表達的意思。
Ⅲ 冰心詩四首 教案和初一數學負數教案
《冰心詩四首》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像、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激發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品味詩歌。
教學難點 體味人間至愛親情,領悟詩歌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總 課 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紙船》《母親》)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一篇篇美輪美奐的詩象一串串璀璨奪目的珍珠。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現代著名女詩人冰心的四首小詩。(板書課題)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謝婉瑩,生於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詩人,散文家,兒童文學家。五四運動爆發後,在革命潮流影響下,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會的黑暗,開始以社會、家庭、婦女等人生問題為主題的小說創作。1921年,參加了茅盾、鄭振鐸等發起的文學研究會。1923年燕京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把在旅途和異國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為《寄小讀者》。冰心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往事》、小說集《超人》,,,其作品體裁以歌頌母愛、童年和自然為主,筆調柔和細膩,微帶憂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語言清新明麗,共鳴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時期的詩歌結集。《繁星》寫於1921年,共164首;《春水》寫於1922年,共182首。這些小詩是受印度詩人泰戈爾詩作的影響所作。詩人敏銳地捕捉生活中一剎那的感受,通過對這種感受的抒寫,表現蘊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詩被稱為「冰心體」,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人們競相仿效,抒寫自己的三言兩語的小雜感,以至於形成了新詩史上的『小詩流行的時代』。
三、整體感知:
⒈自由朗讀。提問:你對哪首詩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依據學生的體會,把學生分成幾組(相同詩分為一組),讓每小組同學討論,為什麼這首詩對你印象最深,並讓學生人人做好發言的准備。
⒉依據1、2、3、4首詩的順序回答討論結果。 力爭讓每位同學都有發言機會。
四,品讀課文:
1、 學習《母親》
(1)集體朗誦《母親》,說說:母親的懷抱有什麼特點?(溫暖、寬廣、安全……),你有過親身體驗嗎?請說出來。
(2) 自由朗讀冰心的小詩《母親》。朗讀要求:要感悟親情,注意節奏和重音。
(3)引導學生質疑問難:
①詩中兩個「風雨」的含義相同嗎?在詩中有何不同?(第一個「風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實的風雨;後一個「風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順、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說成是「心中的風雨」。)
②詩中的「躲」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詩人巧妙地用第一個「躲字」引出第二個「躲」字,如同鳥兒躲到鳥巢避風雨一樣,兒女的心靈(精神和感受)受到打擊,總要找母親傾訴,總會在母愛中得到慰藉。這種自然的聯想與巧妙的類比,表現了詩人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同時也謳歌了母愛的溫暖,偉大)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請說出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發生的?
2、學習《紙船》
(1)導入設問:海浪滔滔,海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駛向陌生的國度(美國),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何時回到母親的身邊。母愛是永恆的,母愛又是博大的,作為兒女,我們又該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呢?作者揮筆寫下了這首《紙船——寄母親》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大聲朗讀《紙船》,請說出作者表達了對母親怎樣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強烈地思念故土、思念親人孤獨、惆悵的情感)。
(2)指導學生朗讀,要求讀出節奏,讀出感情(這首詩感情基調是思念母親,孤獨憂傷,語調是深情、低沉、緩慢)
(3)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從不肯」、「總是」有什麼深意?(對母親思念很深,由來已久,詩人要用紙疊成紙船,用來寄託對母親的思念)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詩人要紙船到 什麼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親的心田中)
紙船不會飄向母親身邊,我為什麼還是不灰心得「疊著疊著」?(願望能否實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詩人寄託思念、排解孤獨、憂傷的唯一方式),請你模擬一下作者當時的情態。
第三節是詩人的想像,在詩中有什麼作用?(新奇瑰麗、大膽奇異的想像,充分表明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
詩人為什麼「含著淚」疊?(詩人在漫長的旅途中,面對茫茫的大海,她孤獨,是思念的淚)
全詩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詩人採用「卒章而顯其志」的方法,把實的物象和虛的物象,把眼前的實的意境與想像的母親夢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來,是全詩的高潮!
4、 《母親》《紙船》是冰心寫母愛的代表作,仔細品味和辨析兩首詩所表達的情感有什麼區別?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是什麼?:
前一首主要寫的是童稚期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而後一首則是寫步入青年以後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尋求母愛的 保護,表現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而青年期的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則體現和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母子或母女之間的感情,是一個隨著雙方年齡不斷變化而互相轉移的過程。前者側重於母愛的付出,後者著力於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和回報,恰恰表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對母愛的認同和理解,其中感情體驗值得珍惜,內涵豐富而美好。
五、拓展延伸:
在這首詩歌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徵著作者的孤獨無依,象徵著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假如明天是母親節,你將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母親的愛呢?
六、布置作業:
1、背誦《母親》《紙船》
2、這兩首詩都藉助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假如明天是你母親的生日,請你親手製作一張賀卡或疊一隻紙船,並寫一句祝福的話在上面,送給母親。
例::《寫給母親》 《想起母親》
我是一片遠去的帆 想起母親
卻永遠也駛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
您目光所圍成的河岸 一縷灰白的炊煙
它模仿母親綿長的愛
朝著我離家的方向傾斜
3、預習兩首詩。
附:教師范讀。要讀得低沉而富有深情。節奏和重音劃分如下: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泊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涼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第二課時(《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
復習檢查:《母親》《紙船》的背誦的情況。
一. 導入新課:
21歲——生意失敗;
22歲——角逐議員落選;
23歲——生意再度失敗;
26歲——愛侶去世;
27歲——精神崩潰;
34歲——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
36歲——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47歲——提名副總統落選;
49歲——角逐聯邦眾議員三度落選;
這是一個美國人的人生片斷,請同學們推測這個人會不會成功?老師揭示謎底:這個歷經無數挫折的人就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請大家告訴我,你得知謎底後的真實感想。
老師歸納:許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麗的光環,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後隱藏的艱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沒有使林肯泄氣,反而激發起他向自己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激發起他實現自己抱負的信心和勇氣,終於他在52歲那年,登上了總統的寶座。
光榮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每一個成功者都要付出艱辛和努力,當一個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時,你很羨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榮譽嗎?正當青春年華的年輕人,在投入社會的大海時,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該怎樣寫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讓冰心來告訴我們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整體感知《成功的花》:
⑴反復誦讀這首詩,注意吐字清晰、有節奏、重音、語氣、語調。
⑵引導學生品位語言,找出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並說明好在哪裡?重點體會「明艷」、「浸透」、「灑遍」詞的作用
(明艷比喻人們事業的成功,榮譽的奪目。浸透寫出了眼淚之多,突出奮斗的艱辛。灑遍指明了血雨灑的范圍之廣)。
(3)問題解惑
1、「人 們 只 驚 羨 她 現 時 的 明 艷 !」一句中「驚 羨」什麼意思?能不能換成「羨慕」,為什麼?
「驚羨」,有驚嘆羨慕的意思, 「驚羨」比 「羨慕」多一層驚嘆的意味,也更能襯托成功之花的明艷。
2、這是一首哲理小詩,但作者並未空洞的說教,而是大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說理,給人鮮明的印象,請問「花」「芽兒」「淚泉」「血雨」分別比作什麼?
「花」比作人生事業的成功;「芽兒」比作成就事業的起步階段;「淚泉」比作為培養花付出的辛勞;「血雨」比作為滋潤花而作出的犧牲。
(4)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一個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羨慕他,因為成功而獲得的榮譽嗎?花的成功歷程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示,請談談自己的感想。可結合奧運冠軍獲得者的奮斗歷程來談(幾個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 ⒉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⒊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5)小結這首詩:人不應該只看到別人榮譽,而應該知道這成功背後蘊涵的艱辛,他是血和淚浸潤的結晶,是奮斗和犧牲孕育的蓓蕾。不經過奮斗和犧牲,哪來成功的榮耀。
(6)齊背這首詩。
三,賞析《嫩綠的芽兒》
導入: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新社會,都想不辜負美好的青春年華,但在社會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確的方向呢?冰心這首《嫩綠的芽兒》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這首詩
品位語言,「芽兒」、「花兒」、「果兒」說的話能互換嗎?(不能。這樣的順序排列暗指果樹從抽芽、開花到結果的生長過程。他們說的話與各自特徵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同時,他們的成長過程象徵著青年人的成長過程)
讓學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詞並分析體現了芽花果的什麼特徵?(嫩綠顯示了芽兒的健壯、旺盛和朝氣。淡白蘊涵著樸素簡潔,不追求外表華麗的特點。果兒的深紅象徵著豐碩、甜蜜和美麗)
詩中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展示了一個純潔的心靈和現實的世界。同時,也謳歌了美好的青春,積極的人生。(擬人和反復,比喻)
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哲理,請學生思考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義?(⒈要刻苦學習,充實自己,提高本領⒉樹立為祖國強盛,民族富強,社會進步而貢獻自己青春熱血的遠大理想⒊甘於奉獻,犧牲自己為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
小結這首詩:詩人以植物的生長,比喻青年的生長,勸勉青年人奮發努力,不斷充實發展自己,甘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學生齊背這首詩
四。布置作業
①討論思考練習2、3,4
②結合《嫩綠的芽兒》,寫100字左右的文字,構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試以「人生奮斗」為話題,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時 文 閱 讀
熒 火 蟲
泰戈爾
小小熒火蟲,在樹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麼快樂地展開你的翅膀!
你在歡樂中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陽,你不是月亮,難道你的樂趣就少了幾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點亮了你自己的燈;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對誰也不負債蒙恩;
你僅僅服從了,
你內在的力量,
你沖破了黑暗的束縛,
你微小,然而你並不渺小,
因為宇宙間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親人。
題目設計:
1、談談個人對螢火蟲的感受。
2、這首小詩表達的主題是什麼?(贊美了自由、歡樂、微小但不渺小的精神)
3、運用了第幾人稱?有何作用?(用第二人稱,傾情稱頌,親切感人)
Ⅳ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一課時負數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內教學設計)是容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Ⅳ 初一數學教案正數與負數答案
一、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以及有理數包括哪些難點是學習負數的必要性及有理數的分類。關鍵是要能准確地舉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確有理數分類的標准。 正、負數的引入,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學生熟知的兩個實例:溫度與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攝氏度記作5℃,比0 ℃低5攝氏度,記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記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記作-155米。由這兩個實例很自然地,把大於0的數叫做正數,把加「-」號的數叫做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一個中性數,表示度量的「基準」。這樣引入正、負數,不僅有利於學生正確使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還將幫助學生理解有理數的大小性質。把負數理解為小於0的數。教材中,沒有出現「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概念。這是有意迴避或淡化這個概念。目的是,從正、負數引入一開始就能較深刻的揭示正、負數和零的性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 關於有理數的分類要明確的是:分類標准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分類結果應是不重不漏,即每一個數必須屬於某一類,又不能同時屬於不同的兩類。 二、知識結構 1.正數、負數和零的概念 正數 負數 零 象1、2.5、 、48等大於零的數叫正數 象-1、-2.5, ,-48等小於零的數叫負數 0叫做零,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有理數的分類 三、教法建議 這節課是在小學里學過的數的基礎上,從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引進負數的.從內容上講,負數比非負數要抽象、難理解.因此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的選擇上,盡可能注意中小學的銜接,既不違反科學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概念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有理數與算術數的根本區別,有理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符號部分和數字部分(即算術數).這樣,在理解算術數和負數的基礎上,對有理數的概念的理解就簡便多了. 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明確有理數的分類時,可以有意識地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理解分類的標准、分類的結果,以及它們的相互聯系。通過正數、負數都統一於有理數,可以將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的逐步樹立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四、正數與負數概念的理解 1﹒對於正數和負數的概念,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帶「+」號的數是正數,帶「-」號的數是負數。例如: 一定是負數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字母 可以表示任意的數,若 表示正數時,是負數;當 表示0時, 就在0的前面加一個負號,仍是0,0不分正負;當 表示負數時, 就不是負數了,它是一個正數,這些下節將進一步研究。 2﹒引入負數後,數的范圍擴大為有理數,奇數和偶數的外延也由自然數擴大為整數,整數也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如…-5,-4,-2,1,3,5… 3﹒到現在為止,我們學過的數細分有五類:正整數、正分數、0、負整數、負分數,但研究問題時,通常把有理數分為三類:正數、0、負數,進行討論。 4﹒通常把正數和0統稱為非負數,負數和0統稱為非正數,正整數和0稱為非負整數;負整數和0統稱為非正整數。 五、有理數的分類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1)正整數、零、負整數統稱為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稱為分數。這樣有理數按整數、分數的關系分類為: 2)整數也可以看作分母為1的分數,但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數是指不包括整數的分數。因此,有理數按正數、負數、0的關系還可分類為: 3)注意概念中所用「統稱」二字,它與說「整數和分數是有理數」的意思不大一樣。前者迴避了分數是否包括整數的問題,即使把整數包括在分數范圍內,說「統稱」還是不錯,而用後一種說法就欠妥了。 4)分數和小數的區別: 分數(既約分數)都可表示成小數,但不是所有的小數都能表示成分數的,
教案
《初一數學教案-正數與負數》。如圓周率就不能表示成分數 5)到目前為止,所學過的數(除外)都是有理數。 教學設計示例 正數與負數(一)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正數與負數是實際需要的. 2.掌握: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3.應用:會初步應用正負數表示溫度、海拔高度等互為相反數意義的量.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正數、負數的學習,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訓練學生善於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從實際問題引入正數、負數,然後通過實例鞏固,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並為生活服務. 2.通過正負數的學習,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引人負數,學生會感覺得小學里學的數是「不全」的,從而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給學生以完整美的享受.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採用直觀演示法,教師注意創設問題情境並及時點撥,讓學生從實例之中自得知識. 2.學生學法:研究實際問題→認識負數→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會判斷正數、負數,運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難點:負數的引入. 3.疑點:負數概念的建立.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准備 投影儀(電腦)、自製活動膠片、中國地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通過投影給出實際問題,學生研究討論,認識負數,教師再給出投影,學生練習反饋. 七、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提出問題:舉例說明小學數學中我們學過哪些數?看誰舉得全?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學生們互相補充,可以回答出:整數,自然數,分數,小數,奇數,偶數…… 師小結:為了實際生活需要,在數物體個數時,1、2、3……出現了自然數,沒有物體時用自然數0表示,當測量或計算有時不能得出整數,我們用分數或小數表示. 【教法說明】學生對小學學過的各種數是非常熟悉的,教師提出問題後學生會非常積極地回憶、回答,這時教師注意理清學生的思路,點出小學學過的數的精華部分. 提出問題:小學數學中我們學過的最小的數是誰?有沒有比零還小的數呢? 學生活動:學生們思考,頭腦中產生疑問. 【教法說明】教師利用問題「有沒有比0小的數?」製造懸念,並且這時學生有一種急需知道結果的要求.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師: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我們看兩個實例 (出示投影1)用復合膠片翻四次 在冬日一天中,一個測量員測了中午12點,晚6點,夜間12點,早6點的氣溫如下:你能讀出它們所表示的溫度各是多少嗎?(單位℃) 學生活動:看圖回答10℃,5℃,零下5℃,零下10℃. [板書] 105-5-10 師:再看一個例子,中國地形圖上,可以看到我國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圖上標著8848,在西北部有一吐魯番盆地,地圖上標著-155米,這兩個數表示的高度是相對海平面說的,你能說說8848米,-155米各表示什麼嗎? (出示投影2)(顯示中國地形圖,再顯示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的直觀圖形).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討論,嘗試回答:8848米表示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155米表示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法說明】針對實例,教師不是自己一概地陳述而是注意學生參與意識,要學生觀察、動脈、討論後得出答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針對學生回答的情況給與指正. 師:以上實例中出現了-5、-10、-155這樣的數,一般地溫度比0℃高5℃、10℃、1.6℃、℃記作+5、+10、+1.6、+,大於0的數為正數;當溫度比0℃低於5℃、10℃、2.2℃記作-5、-10、-2.2,像這樣在正數前面加「-」號叫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師隨著敘述給出板書 [板書] 正數:大於0的數 負數:正數前面加「-」號(小於0的數)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Ⅵ 如何認識正負數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意圖
教學目標
1認識與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理解正負數德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讀寫正負數,
2、 過程與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經歷數學化,符號化的探究過程,能正確區分正數、負數和0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過程中,體會正、負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正、負數,能夠用正、負數表示意思相反的量,並會讀寫正、負數,初步感知正、負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正、負數的意義,對正、負數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負數的大小。
Ⅶ 正數與負數的教案內容及任務怎麼寫
正數和負數(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例,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專會判斷一個屬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用正負數表示互為相反意義的量。 過程與方法:通過正負數的學習,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訓練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歸納,讓學生體會思維的一般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使他們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探索精神,通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教學重點:會判斷正數、負數,運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理解0表示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