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

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16 03:08:01

Ⅰ 教案古詩尋人者不遇

《尋隱者不遇》古詩教案:

尋隱者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中描繪的情景,感受詩歌的內蘊美。
活動准備:
古詩詩句相關圖片、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引出題目。
1.教師講述賈島《推敲》的故事,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引出題目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賈島寫的一首古詩,叫做《尋隱者不遇》。
3.初步了解題目大意

二、初讀古詩,理解古詩大意
1.播放音樂,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朗誦古詩
3.幼兒嘗試跟著教師一起誦讀古詩
4.教師解釋古詩大意
我們已經一起朗誦過這首古詩,下面來聽聽這首古詩說的是一件什麼故事。
詩人在松樹下問一童子,你師傅在哪,去干什麼啦?童子認真的回答說,師傅采葯去了。但我只知道,師傅在這座山裡,具體在哪個地方,我也不知道。

三、精讀古詩,分段理解
1.(出示插圖).圖上畫的這兩個人是誰?(詩人和童子)
2.詩人是在哪裡碰到這個童子的?從古詩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松下」指出了事情發生的地點。
教師小結:在一棵松樹下面,詩人遇到了童子,他正在問童子一些事情
幼兒一起朗誦古詩第一句。
3.這個童子與隱者是什麼關系?他是怎麼回答詩人的?
教師小結:童子說他的師傅上山采葯去了。
幼兒一起朗誦古詩第二句。
4.童子的師傅到底在哪裡呢?古詩里的那一句說到了?
教師小結:童子的師傅就在這座山裡
師幼一起朗誦古詩第三句。
5.最後詩人有沒有找到童子的師傅呢?答案就在最後一句里。
教師解釋第四句古詩的意思:山上的雲太濃了,看不清人到底在哪裡。
師幼一起朗誦古詩第四句。

四、創設情境,表演古詩
1.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古詩數遍
2.請幼兒扮演詩人和童子表演古詩,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Ⅱ 唐詩三百首尋隱者不遇的教案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056 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057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
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
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Ⅲ 《尋隱者不遇》的教案怎麼做

  1. 【設計理念】

    本詩淺顯易懂,編排在蘇教版五年級語文課本之中,非為理解詩詞含義,應重在讓學生了解苦吟詩人作者賈島,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種生活形式——隱者。故而教學本詩,重點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補充的課外資料,深刻認識古詩所蘊含的語言密碼,了解古典詩歌所深藏的思想內涵。

  2. 【教學方法】資料補充,讀寫結合。

  3. 【學習方法】閱讀感悟,對比體會。

  4. 【教學重點】了解本詩凝練的語言特點。

  5. 【教學難點】感悟本詩的思想內涵——隱者的精神內涵。

    一、 藉助故事,初識苦吟的作者(3分鍾)

    1. 出示《推敲》故事,讓學生自由閱讀,說說認識了一個怎樣的人?

    賈島出生於平民家庭,門第寒微,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傳說他30歲前曾數次應舉,都不得志。失意之餘,又迫於生計,只好棲身佛門為僧,取法名無本。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他孤僻冷漠而內向的性格,但他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雖行坐寢食,苦吟不輟。」他自己也寫詩自喻「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因此,賈島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

    有一次,賈島騎驢訪李款幽居,於驢背上得詩句「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但又覺得「僧敲月下門」似乎比「僧推月下門」更能襯托環境的幽靜。賈島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在驢背上邊吟詩邊舉手作推敲之狀,反復品味,結果無意中唐突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韓愈問賈島為什麼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詩,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哈哈大笑,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並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師小結:這就是賈島,他不比李白,一揮而就,文思泉湧。他注重斟字酌句,反復推敲。他和韓愈相遇的故事,也成就「推敲」這個詞語的典故。這樣一個「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苦吟詩人,他寫出的詩會是怎樣的呢?

    2.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賈島的詩歌《尋隱者不遇》。

    板書課題,及詩人,指導書寫尋,隱,遇。

    解題:題目中的尋,什麼意思?隱者什麼意思?從題目看,你知道詩中寫了什麼?尋找隱居的人卻沒有遇到。作者是怎樣將這種尋找隱居的人卻沒有遇到的情境寫出來的呢?讓我們走進詩中,細細品味吧。

    二、 初讀詩文,感知詩文的大意。(5分鍾)

    出示自學提示(自主學習):朗讀,劃出節奏,概述詩句意思,試著默寫。

    檢查:1.有節奏的朗讀;

    2.解釋詩句含義(一人兩句,小組完成,兩組),(兩人一組,對話完成)(一人完整解釋)。

    3.嘗試背誦。

    三、 讀寫結合,感悟語言的凝練(8分鍾)

    1. 這樣淺顯易懂的語言,能算得上是苦吟而得嗎?(學生發表見解)

    2. 補充詩句,感悟文體。(老師將這首詩變一下表達形式,期待你們填上你們認為合適的句子。)

    課件出示:尋隱者不遇(同桌兩個合作,填寫合適的詩句)

    松下問童子, ? (汝師在何處?)

    言師采葯去, ?(采葯與何方?)

    只在此山中, ?(山中哪一隅?)

    雲深不知處, !(何日得仙跡,無心其奈何!)

    指導:加上填入的詩句,意思變了嗎?去掉填進去的詩句,你能想像出詩中的對話嗎?你覺得這首詩是保留四句詩好還是讓賈島擴充為八句詩好?

    大家看,這首詩是否還可以這樣寫:

    課件出示:

    詩人松下問童子,童子言師采葯去。

    師父只在此山中,山間雲深不知處。

    你們同意這樣寫嗎?為什麼?

    總結:這就是詩歌的凝練!可以用四句,就絕不用八句;可以用五個字,就絕不用七個字。寫詩,可不能像我們寫作文一樣,可以去湊字數,否則,那就不是詩了。

    苦吟詩人的稱號不僅僅體現在語言的凝練上,這首詩中的每一個字,都不能小看,否則,怎麼算苦吟呢?你能看出那些字具有「一字千金」的價值?

    四、 品析詞句,認識隱者的高潔

    1.改編故事,發現文字密碼。

    為了幫助同學們理解,老師用課件出示改編後的小詩:

    樹下問童子,言師采菜去。只在此田中,菜多不知處。

    (待學生笑聲停下後,師說,看來題目也得改改,叫作——尋菜農不遇,這樣才會匹配。)

    你發現了什麼?

    2.品析詞句,解讀文字密碼。(四人小組探究完成)

    預設:

    (1)松,你會想到什麼?「壽比南山不老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歲寒三友」----所以松象徵著隱者的——高潔,不屈。(透過文字,我們讀懂了作者的意圖,這就是文字密碼。)

    (2)葯,在本詩中,到底指什麼呢?(治病之葯,濟世之葯)

    古代讀書人崇尚「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一般的讀書人,多少都會一些醫術,有一些世外高人,更是精於醫術。本詩「葯」字一字,可以認為是治病救人的良葯,也可能是濟世救人的良方。

    所以,由葯字可見,這是一位身懷醫術的高潔之士。

    (3)山,看到這個山字,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

    預設:

    險峻的峭壁,巍峨的高山,俊秀的山嶺,鬱郁蔥蔥的林木,等等,

    你想到了哪些山的名稱?

    引導: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是李白眼中飛流直下的廬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悠然採菊的南山?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是張志和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西塞山?

    到底是哪座山,重要嗎?由這個山字,你又讀懂了這是一個怎樣的隱者?(胸懷寬廣,虛懷若谷,與世無爭,憤世嫉俗)

    (4)雲,你會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雲?(飄飄悠悠,飄忽不定,來去無蹤)在本詩中,這個「雲」字,又代表了隱者的什麼特點呢?

    3.總結:詩讀至此,你是否發現,賈島筆下的每一句,每一個詞語,都與題目的隱者有關系?每一句,每一個詞語,都是圍繞著隱者的特點來寫的。

    這是一種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帶著我們現在的理解,再來吟誦一遍這首詩吧。示範讀詩,讀出平仄音調。

    作者賈島,真是當之無愧的「苦吟詩人」。短短的二十個字,用問答的形式使一位世外高人躍然紙上,也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到作者的寫作風格。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背誦一遍《尋隱者不遇》吧!

    五、 布置作業,深入了解寫作的特點。

    課後,希望同學們能夠背誦《題李凝幽居》並收集賈島的其他詩作閱讀。

    板書: 尋隱者不遇 (失望)

    (唐)賈島——苦吟詩人

    松——高潔

    葯——救人

    山——寬闊

    雲——飄忽

    以 物 喻 人

Ⅳ 我想教給小朋友尋隱者不遇這首詩,但是我不會寫教案請高人幫幫忙吧

《尋隱者不遇》教案
一、教學目的:
1、 以《尋隱者不遇》為例,學習並運用讀懂古詩的一種方法——把「話」變成「畫」。
2、 訓練學生把對語言文字的抽象思維變成生動畫面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一種方法——把「話」變成「畫」。
三、教學難點:
如何把「話」變成「畫」。(即:如何使抽象思維變成形象思維。)
四、教學准備:
復合遮擋的文字投影片一張、圖畫場景投影片兩張、錄有古曲的音樂磁帶一盤。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 導入學法
1、 指名請學生背誦課內、課外學過的古詩。
2、 根據學生的背誦情況相機小結,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古詩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好多古詩都描寫了引人入勝的景色,進而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不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還要把語言文字變成自己頭腦中的畫面,使自己進入到詩的意境中去,從而正確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讀古詩的一種方法——把「話」變成「畫」。
(打出投影,出示復合遮擋的文字投影片,師生一起對照投影片審題、解題,搞清楚「話」和「畫」的含義。)
(二)指導學法
1. 抓字眼、明詩意
逐字逐詞逐句弄懂詩的字面意思。(可以通過聯繫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師作適當的點播。)
2. 提問題、想詩境
以「松下問童子」這一句為例。
(1) 逐詞就詩句提出問題。
例如:什麼樣的松樹下面?誰問童子?怎麼問?問什麼?童子什麼樣?11
(2) 就問題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並用語言描述出來。
(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張圖畫場景投影片,幫助學生形成畫面。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合理想像,結合生活實際和看過的電影、電視劇、圖書等進行想像。)
(3) 學生藉助投影片,根據想像描述畫面。
3、 悟詩情、詠詩句
(1) 根據你所描述的畫面,體會詩人當時是怎樣的感情。
(2) 把體會到的感情通過讀表達出來。
(三) 總結學法
(再次出示復合遮擋的文字投影片,師生一起總結歸納學法。)
(四) 遷移鞏固學法
在老師適當的點播下,運用學法學習古詩後三句 。
1、 抓字眼、明詩意
2、 提問題、想詩境
(出示第二張圖畫場景投影片,學生填充內容、描述畫面。)
3、 悟詩情、詠詩句
提問:詩人雖然沒沒能尋到隱者,但是他並不感到失望,想到隱者的生活那樣有情趣,那樣逍遙自在,懷才不遇的隱者此時會是什麼心情呢?他會怎樣做?童子可能會怎樣做呢?
(播放古曲,配樂詠詩,引學生進入到廣闊而幽深的山中境界,從而體會詩人對隱者這種與世隔絕,甘與大自然為伍,自得其樂的采葯生活羨慕和神往之情。)
(五) 獨立運用學法
學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六) 布置作業
用把「話」變成「畫」的方法學習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七) 板書設計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興奮)
言師采葯去。
(回答)
只在此山中, (羨慕)
(就)(這)
雲深不知處。 (嚮往)
(彌漫,繚繞)
附復合遮擋的文字投影片內容:


古 把
詩 話——抓字眼 明詩意
的 變——提問題 想詩境
一 成 悟詩情 詠詩句
種 畫

Ⅳ 蒙童學語中班古詩尋隱者不遇教案

【尋隱者不遇】作者:賈島
內容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出處】:唐五代-賈島
注釋:
[1]尋隱者:尋訪隱居在山路山中的人。本詩一作孫革詩,題為《訪羊尊師》,無根據。
[2]松下:指隱者居住的地方。童子:男孩,隱者的徒弟。
[3]言:說。
[4]處:去處。
解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他的行蹤。
賞析: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於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里把問話省略了,只從童子所答「師采葯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著又把「采葯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復對方采葯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採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
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於簡練;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妙處。詩貴善於抒情。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采葯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然而詩的抒情要憑借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松與雲,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雲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後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的先後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
詩中隱者采葯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

閱讀全文

與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