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中班圖形拼擺教學反思
中班數學活動《有趣的圖形》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使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自製的「小路」,上面鏤刻出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供幼兒操作的圖形、小筐若干;小熊頭飾、小動物的家;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節,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石頭」的不同。 2、引導幼兒撿起自己喜歡的石頭,並與同伴進行交流。 二、創設情境,引發幼兒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觀察小路,說說小路上的坑是什麼樣子的,啟發幼兒想辦法把坑填好。 3、幼兒思考並嘗試操作,教師根據情況適時引導。 4、引導幼兒發現,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變出一個新的圖形來。從而理解圖形之間存在的轉換關系。 三、伴隨著音樂,幼兒和教師一同歡快地走出活動室。活動自然結束。 有趣的圖形活動反思: 在認識了多種幾何圖形以後,在智力區我們投放了許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圖形供幼兒拼擺,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每天都會到這兒來利用圖形拼擺出各種畫面:如火車、汽車、飛機、房子、大樹、小鳥等。可是在一次游戲中,有兩個小朋友發生了爭吵,原因是自己擺的房子都需要一個大一點的正方形,而當時盒子中只有一個合適的,兩人都握著正方形,誰也不願松開。於是在我的引導下,一名幼兒用兩個三角形組合在一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兒看見了覺得很有意思也紛紛來嘗試。這時我突然意識到,長期以來幼兒在拼擺過程中都是用圖形直接來當作物體某一部分的,如果下次三角形不夠了或是長方形不夠了,孩子就只會爭搶。我想應該讓孩子理解圖形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就可以用別的圖形組合在一起來替換所需要的圖形,如果獲得了這種經驗,孩子們的拼擺活動會更加豐富,思維也會變得靈活起來。因此我設計了今天的數學活動:有趣的圖形。此次教育活動的目標是: 1、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使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我主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復習、鞏固認識的圖形: 活動開始我鼓勵幼兒撿一些不同的石頭,並與同伴進行交流,自己的小石頭是什麼形狀的,這樣對每個圖形的外形特徵加深印象,為他之後的填坑活動奠定基礎。 二、在玩兒中學 為了使枯燥無味的數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在引導幼兒撿圖形的環節上我設計成撿石頭要去建房子,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景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萌發他們助人為樂的情感;創設小動物的家這樣溫馨的背景環境,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活動氛圍;直接利用小路作為活動場所,讓孩子們在邊玩兒填坑的游戲中邊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三、提供幼兒充分探索、嘗試、思考的空間和條件。 1、在填坑之前,教師先引導幼兒觀察路上的坑是什麼樣子的,如:是什麼形狀的、有大又有小。為的是讓孩子明白要想辦法來獲得這些圖形。同時教師提出要求,引導幼兒坐在小路的兩邊,把身邊的坑填滿,不能漏洞,也不能讓石頭疊放在一起,這些提示語會引導著他們不斷嘗試、思考把坑填好。 2、路面上我所設計的坑多數都大於幼兒手中現有的圖形或是沒有這樣的圖形,一塊石頭不可能直接填滿,這就給孩子創設了難題,促使他們想辦法用多個圖形拼在一起來解決問題。可是哪些圖形更合適呢?這就激發了幼兒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過程。 3、考慮到難易程度的不同,有的坑用2—4個圖形就可以拼成,而有的坑就需要更多的圖形,這讓能力強的和能力較弱一些的孩子都能獲得成功,願意參與活動。 四、活動中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鼓勵。重在啟發、引導幼兒嘗試操作: 在幼兒嘗試、探索、發現的過程中,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看到好的做法及時鼓勵、肯定;看到幼兒遇到困難時,啟發全體幼兒共同想辦法解決,並不斷地歸納、總結,引導幼兒感知圖形間的轉換關 系。
❷ 漢語拼音復習2 還能擺什麼字母 教學反思
《漢語拼音·復習二》教學反思1
拼音字母的復習課是枯燥無味的,簡單的版重復、權練習只會消退小朋友們對學習的熱情,造成小朋友們厭學的情緒.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同學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考慮才是真理.」這節復習課我從課的開始就出示秋天的圖片,並把教師親自走進森林採集的一籃子落葉帶進課堂,還奇怪地發現這些落葉上都住著一位拼音娃娃,請小朋友來親熱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創設了情境,讓小朋友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到後來的步驟:認識一張大落葉上的拼音娃娃、和森林裡的動物一起參與拼讀音節的競賽、協助小動物摘果子、大樹爺爺獎蘋果(課外識字)等復習字母、音節拼讀、復習生字這些環節都是在一個大情境中展開的,小朋友們的興趣始終是高漲的,小朋友們沒有覺得累.
❸ 如何教學觀察由幾個小正方體擺成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物體
這節課主要是教學觀察由幾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能辨認從前面、上面和右內面看到的不同形容狀,並能畫出看到的圖形,並能根據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者的位置,能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用正方體把物體擺來。 在本課教學中,我側重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空間認識。首先讓學生用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進行自由拼搭,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感受到4個正方體組合的多樣性,從而激起他們的興趣,也為後面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沒有讓學生用擺紙片的方式呈現觀察結果,而是讓學生直接畫圖,從課堂實際效果看,由於學生觀察的比較到位,所以畫的效果非常好,也出乎我的意料。後面根據圖形擺物體,更是將本課推向高潮,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學習的效果也非常好。 另外在本課教學中,多媒體課件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較好的解決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