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根據主題目標設計一個集體教學活動
一、教學活動目標的概念、分類及表述
1、教學活動目標概念
教學活動目標和教學活動目的是一種特殊和一般、具體結果和普通要求的關系,教學活動目標是一種現實,是指在具體情境下,幼兒行為變化的結果,是可觀察、可評價的,是教學活動目的的具體化。教學目的是一種理想,是教師教學工作的方向與指針,是普遍的、統一的、抽象的,是教學活動目標的概括和總結。
2、教學活動目標分類
教學設計工作中所確定的目標一般分為兩大類:
(1)期待性目標:期待性目標是一種抽象與概括的目標,反應的是整體的教育系統任務的基本取向和對學習者發展的一種期望。
(2)達成性目標:達成性目標是一種具體的、個別性的目標,能夠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而使幼兒確實能夠完成和實現。這種目標是對具體的課堂教學效果的最低限度要求,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有幼兒都能實際達到的目標。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學目標的確定與許多因素有關,但對教學設計者來說,確定教學目標更應該側重考慮的任務是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
3、教學活動目標的表述
在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後,如何清晰、准確、具體的表述教學目標,就成為教學目標設計中的一個關鍵問題,一個好的教學目標的表述,就是要講一般性的目標具體化為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目標,要說明幼兒在教學後能學會什麼、學到什麼程度,說明教師預期學生行為改變的結果,這樣才有利於教師在教學時對目標的把握與評定。
二、聚焦案例:目標制定中的主要問題
主要問題表現在:目標表述過於寬泛、活動的落腳點不明確。其實一個活動的目標不要太多要相對集中,要體現核心價值的目標。注重情感教育;注重為孩子搭建平台,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體現出層次目標。
【案例】中班活動「我喜歡的書」
活動目標:1、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豐富與閱讀有關的經驗。
2、體驗在閱讀中發現的快樂,激發閱讀的興趣。
分析:目標第一條中所提到的「與閱讀有關的經驗」過於寬泛,空洞無物。教師對幼兒在閱讀方面的經驗已有初步的了解,在本次活動中可以對哪些具體的於都經驗進行歸納、梳理和提升,同時又可以豐富哪些新經驗,都應該在目標中予以比較清晰的表述。這樣才能幫助教師在設計活動過程時有針對性地圍繞目標層層展開。
建議調整為: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書得結構和特徵,知道不同的人喜歡看不同的書。
2、提高閱讀的興趣,能積極的參與自主閱讀並有初步的理解。
有清晰的目標在心中,可以為教師設計活動的各個環節、組織活動過程、把握生成的問題等提供一個明確的依據和方向。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很多教師因為目標定不準,高了達不到,低了沒挑戰,因而將目標含糊表述,籠統概括,使其顯得過於寬泛。由於目標過於寬泛,落腳點不明確,教師在設計和組織活動時往往會出現環節推進上缺乏遞進性,師幼互動中的提問顯得隨意、漫無目的,對生成的問題常常無法准確判斷和回應等問題,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必須在分析幼兒經驗和活動價值的基礎上,明確本次活動要實現的目標,並用准確的語言加以表述。
三、目標如何制定
1、同一內容制定不同目標
在創作性使用教材這一思想的引領下,教師有了廣闊的創作平台,面對同一個內容,教師能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與需求,從不同的切入點設計活動,然而在活動目標制定中嘉磐石往往會有一些困惑,如怎樣的目標才是合適的,目標怎樣體現針對性等等。
2、同一目標選擇不同內容
主體活動的整體目標對各項子活動的目標有著引領作用,在此前提下,教師要思考如何根據主題目標選擇有效活動內容,以及通過各項子活動達到總目標。如「培養幼兒愛上幼兒園的情感」是主題「高高興興上幼兒」的總目標之一,如何達成這一目標?我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教師要善於從不同維度去分解目標。
3、把握目標挑戰的「度」
符合本班幼兒實際、要有挑戰性,這才是有意義的。具體來說教師要把握幾個方面:根據幼兒的經驗有效的融入知識點,情感和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層次的,教師要善於分解這兩個維度的目標,根據活動內容的特質有效的融入相關的情感與能力發展的目標:根據本班幼兒的需求、興趣與發展水平,確定適合本班幼兒發展的目標,關鍵在於每個活動價值的定位及關鍵經驗的挖掘。
4、目標的設置考慮教育活動的類型
文學作品活動主要是向兒童展示成熟的語言,提高兒童對語言多樣性的認識,接觸文學語言,鼓勵兒童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提供兒童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講述活動則是偏重於培養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能力,獨立構思與清楚完整地表述的意識、情感和能力,掌握對語言交流情緒度的調節能力。
如果說制定目標僅僅是活動的開始,那麼學會評價目標有助於進一步完善活動,從環節設計與目標是否匹配看其切入性,從教學活動現場幼兒的反應看目標的挑戰性,等等,制定好目標後,教師還需對已制定好的目標進行不斷反思,使其盡可能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貳』 怎樣設計一堂課的教學活動
一、精心設計,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教學設計,就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分析評價其結果的過程。教學設計分為教學目標的編制、教材的分析和處理、了解學情研究學生,教法的選擇、教案的編寫五個部分。
1、吃透大綱,明確培養目標,圍繞目標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依據,只有明確目標,教學設計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確定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特別用目標教學法時更是如此,教學目標一般分為「知識目標、情感目標、能力目標三大類」。我在上「數列」這節課時目標有二個:①理解數列的概念。(知識目標)②會根據數列的前幾次寫出它的一個通項公式。(能力目標)
2、深鑽教材,把准重點、難點、關鍵點,做到因材施教。
「「重點」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點,它是我們學習後段內容的基礎,具有常用性和應用性。如「溶液」這節課中,溶液中分散系的概念,膠體溶液的性質一項就是重點。「難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二是學生容易出錯或混淆的內容。如溶液」這節課中,根據已知條件進行濃度的表示及各濃度表示方法相互之間的轉換就是難點。「關鍵」是指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個鑰匙,其餘內容便會迎刃而解。
教學中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捨得花時間、下力氣,讓學生真正理解並掌握它,如「溶液」這節課中,為了講清概念,講解了溶液的分類方法。突破難點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難點,逐個擊破。②創設情景,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的思維由抽象到具體。③運用直觀方法加強學生的感知。④對於容易混淆的內容採用對比的方法來區分各自的特點。教學內容不同,課的類型也就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不能將理論課改為實驗課,復習課改為技能訓練課等。
3、研究學生,了解學情,做到因人而教。
我們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同一年級,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載教案,殊不知學生不同,教法也就隨之不同。如:護理專業與葯學專業同上醫用化學課,採用同一方式、方法及教學大綱顯然不合適。
4、精心備課,不打無准備之仗。
在吃透大綱,深鑽教材,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編寫教案就是教學設計的主要工作,如何編寫教案,先要弄清教案的格式和結構。
一般格式:專業班級:學科:教師:
課題: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方法:教具准備: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教案可以是詳案也可以是簡案,提倡教師寫個性教案,實用教案,創新教案。建議新參加工作的老師盡量寫詳案,總之一句話,教學設計要象小說般的完整。
二、語言藝術,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教師的語言分為口語與書面語、肢體語三種,如何充分發揮語言的功能,關鍵在於:
1、口語
語言標准、簡練、不哆嗦無口頭嘽,消除不文明用語。
語速適中,不快不慢。語言適度,不高不低。同時還要生動,親切,抑揚頓挫,賦有啟發性。
2、書面語——板書
板書的的主要內容:
①教材的內在邏輯結果②教學的重點難點③教學內容的補充
板書的主要格式
①提綱式②詞語式③表格式④結構式⑤圖示式
板書的要求
①內容精練,重點突出②語言科學、准確③條理清晰,布局合理④形式多樣,啟發思維
⑤書寫規范、流暢,示範性強⑥巧用顏色粉筆,賦有藝術性
3、體態語
①表情語、微笑語、眼語②首語③手語④姿態語
三、精點導入,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良好開端
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的境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常用的方法有:1、銜接導入2、懸念導入3、情境導入4、實驗導入5、實例導入6、典故導入7、直接導入
四、科學設問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橋梁
1、設問直截了當。不繞圈子,乾脆利落,條理清楚,主次分明,圍繞問題,范圍短路,語言規范,概念准確,多用短句少用長句。
2、發問巧妙。不按座次表發問,不按名冊發問,不只叫成績好的發問,不專訓差生發問。
3、表述清晰。發問語言應簡明易懂,問題盡量一遍清晰到位,不復述,以免養成學生不注意老師發問的習慣。
4、態度自然。要充分相信學生能夠回答。
5、適當停頓。給學生思考時間。
6、耐心傾聽。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
7、正確對待意外,對待意外回答冷靜處理。
8、及時評價。
五、組織教學,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有力保證
無論是哪一位教師上課,課堂上或多或少都有呈現的不重視的學生違紀現象出現,如何正確處理學生課堂違紀現象,保證教學秩序井然有序。組織教學貫穿於教學始終,常用的處理方法有:1、提問法。單獨提問,集體提問單獨回答。2、非語言控製法。走近學生搖頭示意、嘆息或假意咳嗽一聲,突然停止講課,凝視學生輕拍其肩等。3、正面提醒法。
六、課堂小結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完美結局
怎樣結束一堂新課是值得重視的,很多教師不注重結課,上課講到哪算哪,匆匆收場,虎頭蛇尾,影響教學效果。
結課常用小結、活動和作業布置等。上課要有良好的開端,也要有完美的結束,要善始善終。完美的結束不僅保證課堂教學結構的完整,同時,也能令人回味無窮,流連往返,達到「劇終情不終」的藝術效果。一句話,課堂結局象喜劇般的完美。
只要用心,就能上好每節課!
『叄』 淺談如何設計教學活動
對人性課程的初步理解 智障兒童由於生理障礙,無法將自身與環境、他人區分開來,具有較大的依賴性,所做的行為是隨心所欲的。這些生理的原因,使其不能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建立初步的人性。人性化課程就是要把智障兒童培養成被社會接受、認可,在社會中有自我尊嚴、活生生的人。那麼,依據大部分智障兒童能說話(盡管有些說的很差),即能習得語言這一事實,證明智障兒童具有一定的學習資源,但這種學習資源相對正常的普通人來說,是十分有限、狹窄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利用好學生有限的資源,來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下面,我就對如何設計好教學活動做一個初步的淺談:一、設計活動時要先了解學生的情況。 要先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才能為其定一個目標,希望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活動得到不同的提升。所設計的活動是否符合學生限有的學習資源。如:服從目標:聽指令扔,做出相應動作,其中所設計的活動是互相扔球。課前自認為,扔球對於學生應該比較容易完成。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就明顯的發現太高估學生了。一部分學生不知要在什麼情況下扔,一部分學生是不會看著對方扔,還有小部分的學生是不會扔的。活動相對他們來說有了難度,也就說明了設計這個活動前沒有了解學生,最主要的是事先沒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對他們不同層次做不同的要求。其實,希望會扔的學生通過設計的活動達到什麼程度,不會扔的又達到什麼程度。事先心裡要在了解的情況下要有個底。了解學生,才能了解他的接受能力,才能設計符合他的活動,並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提升。 二、活動的設計應淺到難。 設計活動順序不能凌亂。亦是我們知道的最簡單的道理:要先學會爬,才會走,再者到跳。比如:服從目標:聽指令跳,能有積極反應,首先學生要有跳的慾望,在會跳的基礎上,想取高處物品時,知道跳高起來拿。再者就是遇到前面有障礙物時,懂得要跳過去。一步一步,一環扣一環。設計的活動就應依據有淺到難的原則。三、設計的活動要新穎、感興趣。 在設計活動中,所設計的活動如是學生感興趣的,那麼我們在操作起來就會顯得輕松多了。他們感到新鮮、好玩的,就容易主動的去參與。只要他們能夠主動的參與,就有動腦筋的時候。也正符合了人性化課程的的目標,就是把學生教育成一個人,一個有思想、有自尊的人。如:互動課上的目標:向別人表達拿。其中設計的一個活動是壘罐子。誰想要壘罐子,就要先到老師那拿罐子,並要表達後才能獲得。學生對壘高的罐子掉下來發出碰撞的聲音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都爭先恐後的主動向老師表示要拿罐子。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老師就要懂得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發現哪個學生有不良行為(如平時不夠主動的、或不遵守游戲規則的)就不給他罐子,讓他自己去思考:老師為什麼給別人罐子,而不給我?自己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思考中獲得知識。四、設計的活動要生活化 設計的活動必須要符合生活,達到社會化。老師通過創設情境和利用真實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生活,通過環境及他人的互動中習得符合社會規范的行為習慣,並進而鞏固人的生活經驗。如:互動目標:向熟悉人問好。要讓學生明白見到熟悉人才打招呼,到別人家作客要向主人打招呼,買東西時會向售貨員打招呼等等,這些都是比較生活化的,那麼所設計的活動就要利用真實的情境去創設了。 人性課程的目標就是想辦法使學生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尊嚴、有禮貌、懂得服從、一個能與他人互動的人、一個遵守社會道德規范的人。只要認清這一目標、根據這一理論來設計教學活動,將日常生活中沒能完成的教育內容,移到課堂上,使用一些專門的方法建立、發展智障兒童的人性,逐步完成他的社會化。使之回歸社會。所以,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對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吳嬌玉
『肆』 淺析教學活動中如何進行問題設計
教學活動在設計與實施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內情境中,包含有容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伍』 小學數學如何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任何活動都應是為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而設計的.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四人分別坐在四個方向,觀察擺在課桌正中間的茶壺,讓學生自己描述所觀察到的茶壺的樣子,再交換位置繼續觀察,比較與前面觀察到的形狀是否相同.學生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從不同的方位觀察同一個物體,觀察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也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觀察物體都只觀察到物體的一部分.要觀察到全貌,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因此,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有助於數學知識及數學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完成.二、活動設計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忘我地投入課堂活動時動起來,這樣的課堂才能迸發出生命的活力.其次,一堂課的活動既要靈活多變,又要活而有序.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課堂活動要做到富於變化,難度適中,連貫緊湊,循序漸進.一般來說,活動順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要使學生活動之後感覺到進步,獲得成就感.最後,教師要發揮組織、引導和調控作用,使活動具有可操作性,這樣才能保障學習過程順利進行.一要合理分配每個活動的時間,隨機調控課堂節奏;二要考慮每個活動的注意事項,活動前要提出要求;三設計的活動要便於操作,有客觀的評價標准.三、活動形式要多而不亂,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陸』 小學數學如何設計教學活動方案
小學教案的基本內容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實際上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圍繞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而展開的教學設計.這種設計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利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是為學生學習而實施的一種設計,是學習理論、教學理論與課堂實踐之間的橋梁,是教師提出創意和決策的過程,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的過程,具有鮮明的目的性、科學的計劃性和有序的系統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學經驗和案例,是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包括檢測、反饋、修正及再實施的認識深化過程.這個過程特別講究科學性和創造性.
我們必須明確,實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是為學習服務.為此,教學設計要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是核心問題;教學設計要體現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學設計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應用所學知識,並廣泛挖掘和運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設計尤其要克服教學目標分析中的「知識結果中心」傾向,學習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傾向,和教學策略制定中的「教師中心」傾向.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應該包括如下內容:
(一)設計教學目標.
主要包括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分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
特別地,設計教學目標,要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不同方面設計教學目標,考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更長目標.
(二)進行學習任務分析.
即學生的起點分析,學生主要的認知障礙和可能的認知途徑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關鍵分析,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分析.
這里有兩個問題十分重要:一個是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基礎,一個是要正確認識教材.對於前者,意味著不僅要考慮學科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科學習的心理規律,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
對於後者,意味著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此次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個極具宏觀性的藍本,覆蓋著極其廣闊的時空,主要對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起到指向作用.教材僅僅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素材,讓學生學習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較大的創造空間,進行任務分析,就必須改變「以本為本」處理教材的現象,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和當地實際,模擬教材,重組教材,編制教材,削減技巧性訓練,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現實性的成分,為實施開放式、活動式的探究、合作、參與等新型學習方式創造條件.
(三)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
主要考慮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創設的情景、活動的線索、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的情況下附設計說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通常有兩種基本模式,其中一個是探究發現式,一個是有意義接受式.
探究發現式的基本環節是:問題情境[FY]建立模型(得出有關的概念、法則、定理等結論)[FY]求解[FY]解釋與應用[FY]拓寬、反思.
有意義接受式的基本環節是:創設有意義接受的情景[FY]採用接受式傳授有關知識[FY]正反例解釋應用[FY]鞏固、強化[FY]小結、結束.
按照新理念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要將新的學科觀、課程的綜合性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之中,要按照知識科學性、知識體系、編排特點、知識深度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情境、問題、背景精心設計問題情景和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自主實踐、合作、探究與傳統學習方式的融合和優化.
(四)設計教學評價.
主要反思的問題是,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沒有達到的話,分析原因,提供改進的方案,有哪些突發的靈感,印象最深的討論,學生獨特的想法,哪些地方與設計的教學過程不一樣,學生提出了哪些沒有想到的問題,為什麼會提出這些問題.
(五)編寫出教案.
中小學備課報告編寫的格式,一般有課時教案、表格、流程圖等幾種形式.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備課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研究的過程.一個成功的教學離不開成功的設計,只有充分的醞釀、思考,具備駕馭教材、駕馭學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們的教學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步驟和要求
1教學目標、2教學重難點、3教學准備、4教學課時計劃、5教學過程:一、導入,二,初讀感知、三、細讀感悟,四、總結升華,五、拓展運用 6板書設計 7教學反思
①導入環節
導入環節要求通過適當內容或簡短語言,把學生盡快有效地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導入起點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標准,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和重點,教案中應明顯體現創設的情境,導入語言及提出的問題.
②問題設計
問題的設計要具體、明確、適宜.要有啟發性、層次性、條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和思維廣度(即發散性、開放性).切忌「滿堂問」或「以問代講」.設計的問題要明確
『柒』 怎樣設計中學生課堂教學活動方案
(一)設計教學目標.
主要包括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分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
特別地,設計教學目標,要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不同方面設計教學目標,考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更長目標.
(二)進行學習任務分析.
即學生的起點分析,學生主要的認知障礙和可能的認知途徑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關鍵分析,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分析.
這里有兩個問題十分重要:一個是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基礎,一個是要正確認識教材.對於前者,意味著不僅要考慮學科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科學習的心理規律,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
對於後者,意味著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此次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個極具宏觀性的藍本,覆蓋著極其廣闊的時空,主要對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起到指向作用.教材僅僅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素材,讓學生學習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較大的創造空間,進行任務分析,就必須改變「以本為本」處理教材的現象,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和當地實際,模擬教材,重組教材,編制教材,削減技巧性訓練,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現實性的成分,為實施開放式、活動式的探究、合作、參與等新型學習方式創造條件.
(三)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
主要考慮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創設的情景、活動的線索、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的情況下附設計說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通常有兩種基本模式,其中一個是探究發現式,一個是有意義接受式.
探究發現式的基本環節是:問題情境[FY]建立模型(得出有關的概念、法則、定理等結論)[FY]求解[FY]解釋與應用[FY]拓寬、反思.
有意義接受式的基本環節是:創設有意義接受的情景[FY]採用接受式傳授有關知識[FY]正反例解釋應用[FY]鞏固、強化[FY]小結、結束.
按照新理念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要將新的學科觀、課程的綜合性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之中,要按照知識科學性、知識體系、編排特點、知識深度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情境、問題、背景精心設計問題情景和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自主實踐、合作、探究與傳統學習方式的融合和優化.
(四)設計教學評價.
主要反思的問題是,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沒有達到的話,分析原因,提供改進的方案,有哪些突發的靈感,印象最深的討論,學生獨特的想法,哪些地方與設計的教學過程不一樣,學生提出了哪些沒有想到的問題,為什麼會提出這些問題.
(五)編寫出教案.
中小學備課報告編寫的格式,一般有課時教案、表格、流程圖等幾種形式.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備課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研究的過程.一個成功的教學離不開成功的設計,只有充分的醞釀、思考,具備駕馭教材、駕馭學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們的教學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步驟和要求
1教學目標、2教學重難點、3教學准備、4教學課時計劃、5教學過程:一、導入,二,初讀感知、三、細讀感悟,四、總結升華,五、拓展運用 6板書設計 7教學反思
①導入環節
導入環節要求通過適當內容或簡短語言,把學生盡快有效地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導入起點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標准,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和重點,教案中應明顯體現創設的情境,導入語言及提出的問題.
②問題設計
『捌』 如何設計語言教學活動
要促使兒童的語言得到很好的發展,就要通過組織正規的教育活動,對其進行有計劃、有系統的語言教育 ,可以這樣說, 活動,我們要認真地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真正地領悟綱要中的語言發展目標 我們要真想改變自己的觀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那麼,請用心去理解《綱要》中的語言教育目標,《綱要》中的語言教育目標是: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這樣,你肯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二、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適宜的活動教材,制定好本次活動的目標在制定語言教育活動的目標時,應該包括認識、感情與態度、能力與技能3個方面的要求。通俗一點說,就是通過活動,究竟想讓幼兒知道些什麼,願意做什麼,能夠干什麼。新理念指導下的幼兒故事教育活動注重的是發展幼兒運用語言進行講述的能力。目標的制定從孩子的認識、情感、能力出發,措詞中常常使用喜歡、樂意、能、知道等詞來進行描述,關注的是幼兒學習的過程。這種觀念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三、創設良好寬松的語言活動環境和氛圍 學習需要有良好的語境,可促使幼兒聽、說、想的慾望,這種良好、寬松的語境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物質環境包括:適合這個活動的教具和充分的材料,活動場地(景)牆面、頭飾、等,通過這些物質環境和教玩具的製作給幼兒一種直觀的感受,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模擬的實境中,喚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使其樂於說,敢於做,能激發幼兒積極應答,發自內心的去表述,為心理環境的創設提供前提基礎,結合在活動應給予每個孩子說話的機會,作為支持者和引導者的教師應引導、鼓勵幼兒建立一種自信,使之連貫、大膽地對主題發表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說,教師要善於用目光、微笑、點頭、及身體語言給幼兒以贊賞和鼓勵,讓孩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自由、主動,這也是良好、寬松的語言活動環境。 四、採取多種方法整合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方法按新綱要的主旨,語言教育應是聽、說、讀、寫、觀察、表演、思維、想像、操作等行為的整和,形式可以有談話、講述、故事表演、情境表演、指偶表演、看圖表演;或者根據語言學習的內容,自編一些有趣的教學游戲。因此在活動時教師應抓住各種契機,挖掘幼兒各方面的潛能,對幼兒的活動表現和教材內容應有一種整體的意識,才能真正培養幼兒語言綜合素養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的設計中以語言表述為主,引導和支持幼兒在與教師的合作中進行不同側面的觀察和感知,從不同層面的探索活動中應用不同的操作方式進行多元化的合作分享,將整個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幼兒在單一的活動中進行綜合性地獲取與提高。如在故事教學中可採用聽故事,看圖說感受,以圖或文字作記錄,學表演,作游戲的活動並與內容有選擇的、有機的整合於一體,既豐富了活動內容,又引導了不同水平幼兒的表現慾望,同時還提高了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五、另外,教師還要設計好要提問的問題,提高孩子的分析力、判斷力。 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幼兒判斷、推理故事情節,並鼓勵幼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想法,為他們提供了更大的想像餘地,同時在一次一次推理判斷過程中,他們充分發表看法和見解。進一步提高了分析、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 幼兒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因此,教師還必需積極地創造機會與時間,創造機會讓幼兒與同伴交流、交往的機會,孩子的心靈是相通的,一個平時不太與教師說話的幼兒 ,也許在和其他孩子游戲時有說不完的話,使幼兒在與同伴的不斷相互作用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語言。我們應避免過多地使用集體活動,可採取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交替進行的方法,在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和非正規的語言教育活動中,保證每個幼兒都有語言運用的機會。 六、與各領域互相滲透,結合自然。 如:可在游戲時放點音樂、表演時可以結合健康里的動作發展,或者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
『玖』 如何設計集體教學活動
活動設計要有明來確的指自向目標 按照一般教育理論書籍較一致的提法,教學目的是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這說明教師在設計任何一個教學活動時,必定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作指引,教師要明確通過這個教學活動,期望學生有什麼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