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祁家通背拳基本功視頻
白猿通背拳啊 一大堆 誰能給講講不要復制的學哪個好?哪裡有能下載的教程? 這些分支都大同小異,萬變不離其宗矣!就像太極,如今百八十家,哪個更
2. 誰能給我通臂拳的教程視頻
通臂拳還是通背拳啊,通背拳就是所謂的棉掌,類似隔山打牛的一種功夫~~~通臂拳沒聽說過呢
3. 請問有沒有通臂拳的簡單訓練方法
郭瑞祥傳通臂拳基本功
郭瑞祥
通臂拳亦稱通臂二十四勢或合一通臂拳,屬昆侖派。此拳早在明代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就有論述。在他的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中記載:「神拳當面插下,進步火焰鑽心。」與二十四勢中掖、挑二勢吻合。
通臂拳的基本功是非常嚴格的,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沒有幾年的功夫,是不行的。
一、柔韌功
柔韌功是通臂拳入門的極重要的必修課程,其目的就是「抻筋拔骨,活絡肌腱」。拉長肌纖維和韌帶,搖拔活骨關節,以提高肢體的伸縮彈性能力,加大活動幅度,加大肌體的舒捲、曲折、環繞功能,為技擊打下良好基礎。
柔韌功的訓練要舒展輕靈,使原動肌和對抗肌得到合理使用,鍛煉肌肉主動放鬆能力,使受牽制的肌肉阻力減少,從而使動作幅度加大,做到省力協調,靈活不僵,使肌肉韌帶的長短和彈性得到均衡發展。使氣血通暢,加大肺活量,加速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增強內臟問的磨擦。所以通臂拳的柔韌功又是養生健身的妙術。
由於柔韌功鍛煉是以最大的幅度活動各關節,強有力地進行肌肉協調交替的收縮和放鬆運動,大量消耗體內各部位積聚的肪脂,使肌肉發育勻稱而有彈性,因而它又是塑造美體的好方法。
柔韌功的訓練方法。
(一)軀幹部——腰、胸、腹的訓練
腰部柔韌功的訓練,同時也是對胸腹背各肌群的訓練,對內臟各器官的良好鍛煉。腰是肢體的樞紐,身體動作的靈敏巧妙之變化、出拳發放出整體力量等完全賴於腰之靈活,而腰之靈活性又取決於腰之柔韌性。
腰對身體之移位、調節平衡、穩固重心,也起主要的作用。所以通臂拳必須將腰鍛煉得像蛇一樣,隨曲就伸,盤旋蜿蜒。
1、前俯腰:兩手攀足托天勢、側俯腰、虛抱頭。此勢由托天勢開始,並步站立,兩手五指交叉,上舉過頂,兩臂伸直,向上撐托拉腰,然後兩臂向左向右擺動幾次,反復搖擺幾次,上體向下前屈,以手掌貼地面為限。要靜心慢張力,連續抻拔。
靜心慢張力是勢停力不停,勢已達到極限而力仍在進行,前屈作勢,堅持的時間以三十六呼吸為限。
還原活動是重復地連續作若干次,逐漸增加次數。
完成前俯腰手貼地面後,上體左轉右轉。另外還可放開雙手抱著小腿或後腳跟,使面部貼近脛骨。頭可以振顫,頻頻磕向脛骨。
2.後折腰:仰身折腰向後下方彎屈。靜止時叫控腰,上體顫擺叫彈腰。
3.甩腰:即前俯腰、後折腰之組合。
以髖關節為軸作前俯、後折甩動。
4.涮腰:舊名叫怪蟒翻身,即兩腳開立,略寬於肩,臂下垂,以髖關節為軸,上體前俯,上身及兩臂向左、向後、向右翻轉環繞,速度由慢至快,次數逐漸增多,左右方向交替進行。
這樣,腰胸腹都能得到鍛煉,同時也鍛煉了腿的肌群。
5.控身:兩腳開立,上體作左右旋轉,以慣性帶動雙臂平甩,彷彿搖「貨郎鼓」形狀。擺動時要達極限,兩臂舒展甩開,甩在體前之臂勾挑異向之肩背,甩在體後之臂勾打異向之背肋。
6.擺身:開立,兩臂側平舉(或十字形),上體左右擺動。向左擺時,右手越過頭頂,輕挑左耳一下,向右擺動時則相反。
(二)下肢的訓練
下肢是支撐軀干進行移動的載體,是人體之根,與軀干相合又是身形變化之樞紐。下肢在運動中要輕靈敏捷,身輕如燕;在站立維持平衡時,要穩固如盤石,落地生根;因此,下肢柔韌鍛煉,實為拳術第一要義。
下肢的柔韌性是強化胯、膝、踝、足各個關節的旋轉、抬擺、伸長、曲折能力,運用靈活自如,才能擺得高,伸得長,折疊得攏,步幅大而頻率快,蹦得高,跳得遠。作為載體才能移動快速,同時也調節體位重心,加強身體的穩定性。作為武器時,才能踢、踹、蹬、踩而出擊。
運腳近膝靠身胯,遠近得宜。在體下潛時,下肢的折疊更顯得作用突出。
拳諺雲:「練功不蹓腿便是下胡鬼。」就是這個道理。
1.足留腿就是踢腿。
分三步一踢,一步一踢,原地踢。
踢腿的要求:挺膝,支撐腿和擺動腿的膝部須綳直,擺動腿的胯不能向前移動,上身不能後仰。擺動腳向上擺動時腳尖要勾起,向下落腳時腳面要綳直。術語稱之為「勾起根落」。
踢腿上肢配合有三種:①兩手叉腰;②兩臂隨邁步自然擺動;③穿掌。在腳踢到終點時同側臂正好擺到額頭前,與擺來的腳相遇。
4. 通背拳怎麼練 哪位高手教教我 吧
動作要領
手法有摔、拍、穿、劈、鑽等,步法有行步、散步、連環步等,腿法有勾、踢、蹄、彈等。套路運動要求甩膀抖腕、雙臂摔劈、肩臂撩掛、擊拍輕快、閃展靈活、虛實分明、腰背發力、冷彈脆快、堅韌交錯。掌法有摔、拍、穿、劈、攢五種,通過圈、攬、勾、劫、削、摩、撥、扇等八法的運用,生化出各種變化動作的拳術。它的主要特點是出手為掌,點手成拳,回收仍是掌,動作大開大合,放長擊遠。 通背拳以其特殊的伸臂動作而著稱。 伸臂動作力由背發,通過肩、肘、達到指尖,要求背、肩、肘協調,用力伸展。通背拳拳或掌的手形較豐富,通背拳主要有單晃掌、撩陰掌、雙蓋掌、引手掌、拍掌、踏掌、秀骨拳、平拳、尖拳、斬首掌等,劈掛通備拳主要有勾摟手、摔掌、撩陰掌、點掌、掖掌、中掌、蹦中拳、立沖中拳、扣沖中拳、石猴訣拳、猿猴訣拳等。通背拳的勁力,以「縮小軟綿巧,冷彈脆快硬」十字為主。其套路有小連環、大連環、拆拳、五馬奔槽、六路總手、十二連環拳等。腿法以暗發為主,重七寸低腿。身形要求做到頭頂、項領,前空,後實,虛胸,凹肚,探肩,臂長,活腕。拳勢則要求做到身似弓,手似箭,腰似螺絲,腳似鑽。通臂拳基本技法包括前空後豐,探肩長臂。屈身蓄護,放長擊遠。催探抖彈,脆快似鞭。圓徑相依,以短衛長。前空後豐,探肩長臂,是通臂拳靜姿的基本技法。前空指身體的前半部虛胸(涵胸)、凹肚(收腹)。後豐指身體的後半部拔背、立腰、斂臀,使背脊有綳,豐滿的形態。探肩長臂指上肢各節隨手的領勁向進攻方向抻夠,形成肩向前探、臂牽長的形態。屈身蓄護,放長擊遠,是通臂拳肢體屈伸和勁力蓄發與攻防擊技配合的基本技法。屈身蓄護指肢軀屈曲回縮時,要有意識地吸氣、放鬆肌肉或拉長肌肉的長度,來配合蓄氯、蓄勁、蓄勢。同時要以軀肢屈曲回縮,發揮防護自身的功用。一般以屈曲肘、腕、指護上盤,以屈曲胸、脊、腰護正中,以屈曲兩肩臂護兩側,以屈曲胯膝護下盤,謂「五護八斷」。 放長擊遠指舒伸肢軀, 抻長兩臂,在外形上加長兩手攻擊距離,以及內氣、內勁隨身勢舒伸引導而外發。外形的放長擊遠是以腰為軸,通過涵胸、拔背,松開肩、肘、腕關節,經過肩背通透而遠臂腰通透。內氣內勁的放長擊遠是丹田內氣與腰脊發出的內力,隨腰臂通透流經指端,發放至打擊目標略遠的地方。如以手攻擊對方的胸部,內氣、內勁應擊透其胸廓,直達其背部。催探抖彈,脆快似鞭,是通臂拳運動的基本技法。該拳喻人體為鞭,以催、探、抖、彈四勁完成動作,就能獲得似揮鞭般產生的脆快勁(亦稱「鞭勁」)。人體腰以下為鞭桿,腳為桿把,腰脊為桿頭,背、肩、臂為鞭繩,手為鞭梢。揮「鞭」時,兩腳(桿把)蹬地催勁上傳,以腰脊(桿頭)發力上送,催促腰、背、肩依次向進攻方向探伸,催勁穿臂(鞭繩)至腕,通過抖腕使勁傳至手(鞭梢),爆發出一彈即松的脆快勁。這一勁法特點,使通臂拳的動作顯得柔韌綿長、柔中藏剛。圓徑相依,以短衛長,是通臂拳長短兼用的基本技法。通臂拳注重在長擊中兼使短打,以短打救衛空隙、輔佐長擊的作用。常用的「以短衛長」法,是將揮臂劈拍的立圓動作與沿中直擊的中拳動作交替作用。運動中,由中拳變拍劈,猶如以矩劃圓。由劈拍變中拳,長短互襯。除拳術套路外,通背拳的器械有以白猿通背為基礎的單刀、雙刀、棍、槍、劍等,有以二十四式通背拳和兩翼通臂為基礎的子龍大槍、青萍劍、苗刀、風摩棍、劈掛單刀,劈掛雙刀等。
5. 尋拳擊組合拳教程,最好視頻的
扯淡 什麼復叫組合拳你懂嗎制? 沒用固定的形式,沒有完全的解釋,全都是因對手位置,形態,攻防轉換,來決定出的什麼拳```連續的擊打對手這就叫組合 ,不是武術的套路,拳擊是沒有任何套路的,
一些泛泛之輩,比如說直直擺勾擺.5拳組合`.第一拳直擊打成功,對手後退,接第二拳直沒擊打到對手.這時候對手成與你近身位置 ,第三全可能是擺拳嗎`?擺人家後腦勺子啊?扯淡``````
朋友你記住````能連續給對手實施有效的擊打的拳``就是組合拳
6. 求視頻:少林通臂拳三路
少林通臂拳我真沒見過二路三路的,只有大通臂拳和小通臂拳。而白猿通背拳三路用網路搜一下還是有的。
7. 自學拳擊鍛煉手和腳,拳法和步法的教學,最好有字幕的視頻o(≧v≦)o
這個吧...視頻教程我沒有,不過網上一所一大堆...
我的看法是,最好不專要自學,一定要屬去找個老師。
像是格鬥術這種東西,自學是很困難的,很多動作照著模仿學個形似不是不行,但是核心的技術你很難模仿出來...
而且,很有可能自學之後,技術變形(模仿的動作不正確 無人糾正導致) 對關節損傷(技術變形導致部分關節過分受壓或者過分勞損) 實戰中毫無用處(技術都是錯的...還想實戰?)
而且像是拳擊這樣的站立技,是有大量的素質訓練的(力量訓練啊 反應訓練之類的) 這種東西,自學更危險!
所以建議你,還是找一個老師更好,如果實在沒有條件(比如生活環境沒有拳館 或者沒時間之類的...)那麼我建議你一定要注意訓練量...別把自己練傷了...
8. 求中國武術段位制 教程的 通背拳的教程視頻 謝謝
建議花幾十塊錢買本書吧,裡面附帶有視頻光碟,什麼都有了還詳細。1-6段的視頻,有6-7個G的大小,誰能傳給你啊。
9. 誰有通背拳的教程啊
通背拳
通背拳也稱通臂拳,強調以猿背或猿臂取勢,故又稱「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傳較廣,流派較多,除「白猿通背外」,還有「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掛通背」、「兩翼通臂」、「二十四式通臂」等等。較早流傳於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屬於通背拳系中的一個流派。
關於通背拳的起源,傳說不一。有人說是戰國時代孫臏所傳,顯然是很牽強。近代流傳於北京、天津一帶的通背拳,是清末浙江人祁信所傳,亦稱「老祁派」。祁傳其子,其子又改「通背猿猴」為「六合通背」,後世也稱此派為「少祁派」。「二十四式通臂」和「兩翼通臂」流傳於河北、天津一帶。兩者的技法、勁力、內容均相似,一般又兼飛通備劈掛拳。由於此兩拳派的勁力、身法受劈掛拳影響較深,故有人將劈掛拳列為通背的一支,其實,劈掛拳應屬另一系的拳種。少林通背拳系由通背拳和少林拳所組成,已失去通背拳的特點。五行通背拳傳說由清末一韓姓道士所傳,分金門、木門、水門、火門、土門五個階段逐步練習,土門是最高階段。
通背拳以其特殊的伸臂動作而著稱。伸臂動作要力由背發,通過肩、肘、以達到指尖,所以要求背、肩、肘協調,用力伸展,並非單純地伸臂。其實,這種要求在其他拳術(如劈掛拳、八極拳、形意拳等)也同樣強調,不過在通背拳說來更加突出而已。通背拳的另一特點是能以較高的姿勢迅速而巧妙地出擊,在練功防技術前要練很多柔軟功。通背拳與一般拳法比較,拳或掌的手形較豐富,通背拳主要有單晃掌、撩陰掌、雙蓋掌、引手掌、拍掌、踏掌、秀骨拳、平拳、尖拳、斬首等;劈掛通備拳主要有勾摟手、摔掌、撩陰掌、點掌、掖掌、中掌、蹦中拳、立沖中拳、扣沖中拳、石猴訣拳、猿猴訣拳等。
通背拳的勁力,以「縮小軟綿巧,冷彈脆快硬」十字為主。其套路有「小連環」、「大連環」、「拆拳」、「五馬奔槽」、「六路總手」以及「十二連環拳」。手法有「摔、拍穿、劈、鑽」。步法有「行步、散步、連環步」。腿法以暗發為主,重七寸低腿。身形要求做到頭頂、項領,前空,後實,虛胸,凹肚,探肩,臂長,活腕。拳勢則要求做到身似弓,手似箭,腰似螺絲,腳似鑽。
通背拳的器械內容,以及祁氏所傳的棍、單刀、雙刀、槍、劍等均冠以「白猿」。「二十四式通背拳」、「兩翼通臂」則以子龍大槍、青萍劍、苗刀傳世,並兼習風摩棍、劈掛單刀,劈掛雙刀。
通臂拳基本技法
通臂拳基本技法包括:前空後豐,探肩長臂;屈身蓄護,放長擊遠;催探抖彈,脆 快似鞭;圓徑相依,以短衛長。
前空後豐,探肩長臂,是通臂拳靜姿的基本技法。
「前空」,指身體的前半部虛胸 (涵胸)、凹肚(收腹),形成空暢的。
「後豐」,指身體的後半部拔背、立腰、 斂臀,使背脊有綳,豐滿的形態。
「探肩長臂」,指上肢各節隨手的領勁向進攻方 向抻夠,形成肩向前探、臂牽長的形態。
屈身蓄護,放長擊遠,是通臂拳肢體屈伸和勁力蓄發與攻防擊技配合的基本技法。
「屈,知蓄護」,指肢軀屈曲回縮時,要有意識地吸氣、放鬆肌肉或拉長肌肉的初
長度,來配合蓄氯、蓄勁、蓄勢。同時要以軀肢屈曲回縮,發揮防護自身的功用。一般以屈曲肘、腕 、指護上盤,以屈曲胸、脊、腰護正中,以屈曲兩肩
臂護兩 側,以屈曲胯膝護下盤。此即所謂「五護八斷」。
「入長擊遠」,揸舒伸肢軀,抻長兩臂,在 外形上加長兩手攻擊距離的「放長擊遠」,以及內氣、內勁隨身勢舒伸引導而外發的「放長擊遠」。
外形的「放長擊遠」,是以腰為軸,通過涵胸、拔背,松開肩、肘、腕關節,經過肩背
通透而遠臂腰通透。這種腰臂通透既松開關節,工了由腰至手的正常長度,又較以戶為軸的揮臂擊劈加長了力臂。內氣內勁的「放長擊遠」,是丹田內氣與腰脊發出的內力,隨腰臂通透流
經指端,發放至比列擊目標略遠的地方。例如,以手攻擊對方的胸部,我的內氣、內勁應擊透其胸廓,直達其背部。
在通臂拳運動中,「屈身蓄護」與「放長擊遠」交替運用,動作表現出大開大合的特色。
催探抖彈,脆快似鞭,是通臂拳運動的基本技法。該拳喻人體為鞭,以催、探、抖、彈四勁完成動作,就能獲得似揮鞭般產生的脆快勁(亦稱「鞭勁」)。詳細來說,喻人體腰以下
為鞭桿,喻腳為桿把,喻腰脊為桿頭,喻背、 肩、臂為鞭繩,喻手為鞭梢。
揮「鞭」時,兩 腳(桿把)蹬地催勁上傳,以腰脊(桿頭)發 力上送,催促腰、背、肩依次向進攻方向探
伸,催勁穿臂(鞭繩)至腕,通過抖腕使勁傳至手(鞭梢),爆發出一彈即松的脆快勁。這一勁法特點,使通臂拳的動作顯得柔韌綿長、柔中藏剛。
圓徑相依,以短衛長,是通臂拳長短兼用的基本技法。
通臂拳區別於其他拳種的顯著特點是放
長軀肢,遙劈遠打。遙劈,身易空虛;遠打,手難回護。鑒此,通臂拳注重在長擊中兼使短打,起到以短打救衛空隙、輔佐長擊的作用。
常用的「以短衛長」法,是將揮臂劈拍的立圓動作與沿中直擊的中拳動作交替作用。猶如圓中有徑,圓徑相依。
運動中,由中拳變拍劈,猶如以矩劃圓;由劈拍變中拳,猶如由圓求徑。圓直相形,長短互襯。
至於通臂拳的教程嘛,我沒練過
10. 通背拳甩臂教學
這這哪是形意的東西啊?這是通背的,手臂對磕練得是硬度與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