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初中語文教學案例反思
《紫藤羅瀑布》教學案例
教學設想: 安排一課時。
突出課文描寫上「細」、「美」的特點,課文中的工筆畫可作為解決初中生閱讀和寫作粗疏問題的範例,啟發學生領會課文中通過精細的描寫、含蓄的抒情,新穎的想像而感悟的人生哲理。對文中表現出的形象美、意境美、結構美、語言美適當點撥、引導,使年齡小、不注意體會文章內容的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師聯系課文背景講讀一、二段,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進而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煉分析能力。對比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發展想像力。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聯系舊課,導人新課,激發愛美的熱情。
我們通過第一課《短文兩篇》的學習,認識了生命的美好本質和對待生命的正確態度。今天學習的散文《紫藤蘿瀑布》仍是贊美生命的頑強和美好的,只是文章的形式與第一課有別。
二、指導學生閱讀預習提示,了解課文的背景,釋題。
「紫藤蘿」亦稱「紫藤」、「朱藤」、「藤蘿」,豆科,羽狀復葉,春季開花,蝶形花冠,青紫色,總狀花序,產於我國中部,供觀賞,花、種、子供食用。
三、指導自學課文,梳理全文結構。
作者如何在花瀑前,將心中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寧靜,感悟生命的永恆的,同學們把課文仔細讀一遍。 要求:
1.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
2.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
3.文中從欣賞紫藤蘿寫到回憶紫藤蘿,再思索到人生。讀後分段。
4.提出自己閱讀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第1—6節:看花(第一段)。
第7—9節:憶花(第二段)。
第10—11節:悟花(第三段)。
四、講讀示範,引導學生領會抓住描寫對象特徵細致描繪的特點。
1.文章的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從側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麗,也引出下文,照應結尾。
2.從第2節開始,作者開始正面描寫紫藤花了,描繪非常形象、優美,同學們讀2、3、4、5、6節,要求讀順暢。
讀後:
①按順序說說描寫的對象。
②說說描寫的角度和方法。
同學交流後,教師講述:
這6節文字依次描寫了花瀑、花穗、花朵。
從描繪的形象看,作者先從所見的整體著筆,「只見一片輝煌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將花瀑擬人化,使靜態變為動態,贊美花繁花盛,如盛裝少女歡歌笑語,生趣盎然。再按照視線所及,從局部著筆,細寫每一朵花,像「帆」,如「艙」,「船艙鼓鼓的」「像忍俊不禁的笑容」。進而提出花中「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的問題,這便寫出花不僅生機勃勃,而且還具有神話般的美麗。
從描繪的顏色看,仍是先寫整體,「一片輝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條幅」,再寫局部「上深下淺,好像紫色的沉澱」,作者著力描寫紫色是因為紫色是深沉的,象徵著生命』的永恆。
再從描繪的神態看,寫花兒一串串「挨著」、「擠著」,花兒彼此「椎著、擠著」,「叫著」嚷嚷「我在開花廣「我在開花1」,以擬人手法寫出花的童稚般的歡樂,讓人覺得花在驕傲而坦盪地為自己美麗的存在而歡笑嘻鬧。再從這幾個小節運用的修辭手法看,大量運用了比喻和擬人。以「瀑」為比喻,贊美花之茂與繁,以「歡笑」、「挑逗」等擬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靈氣,這樣將比喻、擬人交替使用的還有用「帆」、「艙」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擬花朵的情態,生動而形象地傳達出花朵美麗嬌媚的特徵。這是作者,具有豐富的想像力的表現,我們要學習作者善於觀察、善於想像、善於描繪的這種能力。 』
五、獨立分析、評論第二段。
下面的「憶花」部分,請同學們自己欣賞、分析,賞析時要注意:弄清描寫順序、角度、語言,重點分析一兩個精彩的句子,談體會。
學生發表意見後,點撥:
作者在這段中依次寫了「賞花的感受」、「憶花的劫難」、「頌花的生機」。
作者是從自己晶花的習慣說起,從「不摘花」而「凝望」,品味心靈的感受。
花瀑在心上「流過」,實為作者在心靈中感受花瀑的精神內涵,由於花瀑表現出的生命力使她一點一點的從對小弟的病的焦慮、悲痛中平靜來,這花不僅色彩,它的芳香也似乎是淺紫色的,將作者籠罩在寧靜的喜悅中,於是自然憶起舊日的紫藤蘿,再目睹今日的紫藤蘿,更探刻地感到隨人世變遷的受苦受難的紫藤蘿在匠盡劫—難後的勃勃生機,實際上反映了作者經歷劫難後對生命的認識。
六、閱讀第三段,思考回答:
這段的主要內容和表露的感情。
這段的寫作特點。
教師點撥,
文章在這段點明了—主旨:「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原來使紫藤花如此美麗而繁盛的「仙露瓊漿」就是「生命的酒釀」。讀這段,我們要體會到人開如花,劫難總要被幸福戰勝,時代的洪流總會沖走不快。只要加快腳步,鼓足,生命的勇氣前進,你便會是那燦爛瀑布中的一朵浪花。結尾句深化了主旨,又照應開頭,使全文渾然一體,耐人尋味。
七、學生誦讀全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感情,與第一課《敬畏生命》、《熱愛生命》對比,思考這三篇課文的異同。
學生評述,教師點撥:
這三篇文章的主旨都寫對人的生命的思考,對人生的體驗,對生命的領悟。都是散文。但前兩篇文章的題目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而《紫藤蘿瀑布》一文的題目卻只表達文章描述的對象,不反映文章的主旨。就其內容而言,《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揭示人洞察到的生命本質,《熱愛生命》重在說理,告訴人們怎樣對待生命。《紫藤蘿瀑布》是托物喻理,明寫紫藤蘿的生機勃勃,實為歌頌生命。這種托物喻理的文章就是將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具體的淺顯的常見的物中。因為它具體,可使讀者感知,因為它淺顯,最易為讀者了解。 寫托物喻理的文章首先要選准物。顯示物與理之間的聯系。如本課作者抓住紫藤蘿的盛開這么——件小事,將它和十年動亂那一特定的歷史時期聯系起來,從而使小題材具有了深刻而廣闊的社會意義,抒發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迂迴曲折而終將前進的感慨。
八、根據課文內容.說說對作者山花的勃勃生機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的理解。
2. 如何寫語文教學案例,反思,敘事
在教學課件中時不時的加入學生喜歡的元素,跟上學生的思路,也可以加上一些跟學習相關的游戲.......
3. 結合語文新課標,義務教育標准寫一篇: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反思(最好是長春版教材一二年級的--要原創的+50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假若你是扁鵲……
筆者在前不久執教小學語文第八冊〈〈扁鵲治病〉〉這課,在總結全文的時候,問學生: 「
學完了本課,你有什麼收獲和感受? 」 學生小手林立,爭著回答問題。
A 生說: 「 我學會了文中的生字詞,知道了 『 諱疾忌醫 』 的含義,就是說有了病 , 一定要聽從大夫的囑咐 , 老老實實地醫治。有了缺點錯誤 , 也一定要聽取大家的批評 , 認認真真地改過。。 」
B 生說: 「 我知道扁鵲的醫術高超,不用任何檢查就知道你的病情,比現在的醫生強多了,他真了不起。 」
C 生說: 「 我知道蔡恆公太驕傲了,聽不進別人正確的勸告,我們要虛心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 」 …… , …… (學生們都各抒已見,說得都很好。)
突然,學生 D 站起來說: 「
我跟大家想法不一樣,我認為扁鵲不該跑到秦國去。因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即使不能挽回蔡恆公的命,總可以延長蔡恆公的壽命吧!生命無價! 」
聽了 D 的發言後,學生們都把手舉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來,或離開座位,有的則和旁邊的同學私語起來,似乎在小聲討論扁鵲的對與錯。此時,我想這是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現他們個性的時候。於是,便稍稍做了個安靜的手勢,說: 「 同學們,扁鵲應該怎麼辦呢?請你們有秩序地發自己的見解,並說明理由。 」 (學生稍稍安靜)
有的說: 「 扁鵲應該跑到秦國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恆公,說不定還會搭上自已的小命。 」
馬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 雖然蔡恆公開始不聽扁鵲的勸告,但現在他已知道錯了,肯定會配合治療,說不定會治好呢!
緊接著,一學生反駁說: 「 蔡恆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就像現在的癌症,肯定是不能救活了。 」
又有一生說: 「 扁鵲在初遇蔡恆公時,就應想法設法讓蔡恆公配合治療。這樣,扁鵲不但救了蔡恆公的命,也許還會得到好多珍寶呢。 」
…… , …… (就這樣你來我往的,下課的鈴聲響了。)
作為教師, 我並沒有 到此為止, 急於下結論 ,而是趁熱打鐵,讓學生在課後去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寫話題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鵲 …… 》
分析與反思:
以上教學片段真可謂 「 一石擊起千層浪 」 ,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但學生的回答卻讓我看到了學生的世界是充滿無限想像力的,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很強,並富有開拓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結合現代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學片段主要體現了三個方面的新觀念:
一、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卻成了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片段當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爭辯、質疑 …… 。教師只是在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維護課堂秩序方面,作了適當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課文的感悟與質辯:扁鵲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他應該怎麼做呢?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將扁鵲與現在的醫生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二、開放式教學思想的體現。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滲透,並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對學生評價的開放,提倡多元化教學,這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以上教學片段就是體現了學生對課文人物的不同理解,從不同角度去欣賞。
三、 重視語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的同時也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語文課程標准在總目標的表述中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要從學生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注意不脫離語文學科的特點,將價值觀的引導與提高文化品位、審美情趣聯系起來。《扁鵲治病》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本教學片段中,教師在注意上述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的同時,適當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多向思維,多種表達。
總之,新課程、新理念導引下的語文教學還有許多東西要我們去探究,去實踐 ……
4. 語文教學案例怎麼寫
一、教學案例撰寫的意義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什麼是教學案例?
四種說法: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許多典型事例和疑難問題,案例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教師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的行為、態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例證。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偶發事件、有意義的、典型的教學事例處理的過程、方法和具體的教學行為與藝術的記敘,以及對該個案記錄的剖析、反思、總結。案例不僅記敘教學行為,還記錄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靈感,反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想法、思路、對策等。它既有具體的情節,過程,真實感人,又從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的高度進行歸納、總結,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諦,予人以啟迪。可以說,教學案例就是一個具體教學情景的故事。在敘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真實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5.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揚生活之風帆 創課堂之精彩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的課堂也漸漸地發生著變化。作為一線的老師,在教學中應挖掘和利用學生的創新思維,巧妙地將課堂教學引向生活,注重課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冊《坐井觀天》的教學中,我以文本教材為載體,讓課堂教學貼近於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賦予課堂以生命和活力,讓語文課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對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說,學寓言應該讓課堂充滿童趣,還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讓唯一,標準的寓意來框定學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對教學的處理體現了我對童心的珍愛,童趣的珍視。
師:同學們,小青蛙聽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說得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說說青蛙跳出井口後,將會怎麼樣呢?
(生思維活躍,爭相發言)
生:它看到綠綠的小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兒。
生:它看到校園里開滿了桂花,聞到了陣陣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園里掛滿了黃澄澄的梨子,紅彤彤的蘋果,一派豐收的景象!
生:它會到處逛逛,看看美麗的風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正當我傾聽於學生對生活的贊美之言時,一位學生忍不住叫著他也想說說)
生:老師,我覺得青蛙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
師:(師一愣,然後充滿好奇疑惑)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生:它看到路邊垃圾成堆,蠅蚊成群,聞到一陣陣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眾說紛紜)
生:它看到人們往小河裡倒垃圾,河面上還漂浮著魚的屍體,心裡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樹木,鳥兒沒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殘忍將它的同胞賣給酒店酒樓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車在路上瘋狂地飛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車排出的污氣讓它窒息。
生:它感覺外面的世界並不像我們說得那麼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師靈機一動)
師: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什麼好辦法來挽留小青蛙呢?讓它安心快樂地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學生思考片刻,躍躍欲試,興趣盎然)
生:我們做個廣告牌,上面寫上「保護動物,人人有責」來告訴人們應該與動物成為好朋友。
生:發現那些亂砍樹,捕殺動物的人要報警,讓警察來抓這些壞人。
生:我們要保護好環境,不能把動物的家弄臟。
生:我們不僅自己要知道環保知識,還要向同學、家人、朋友宣傳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知識。
……
師:同學們說得棒極了!只要大家共同來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小青蛙就會被我們挽留下來,動物們才會快快樂樂地生活在我們身邊!
三、案例反思
我真為學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奮!也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道美麗的風景線。我沒有按照我們「想當然」的觀點去框定學生的思維,而是給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想像的餘地。我肯定了學生的見解,珍視學生的發現,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中受到鼓舞,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創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力的涌動,使我們感到語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語文而燦爛。
(一)尊重生活,關注動態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論啟示我們:一個自呱呱墜地而長大有為,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其思維、認知、情感、語言、詞彙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對語言的感受、認知、學習、發展,是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最具有魅力與滲透力的,課堂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就會學得活潑生動。
本案例中,我本想讓學生說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讓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麼豐富多彩,進行思維的拓展。但一位學生卻說青蛙可能看不到這樣美麗的景色。我讓他說出了原因——環境被污染。這位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就來源於他的生活體驗,對生活的關注。而這一石卻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舉手,說出了現在環境受到了破壞的種種情況。這便是生活給予學生的。有人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途徑,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過程。案例中,我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個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將生成與預設融合起來,現場捕捉,智慧啟迪,學生在與教師、文本的思維碰撞中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創造性的見解,學生彼此之間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啟發。《新課標》告訴我們:「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批評,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的結構,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
(二)感悟生活,激發創新思維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就孕育著靈感和熱望。語文源於生活,讓學生從語文中去尋找生活、感悟生活、創造生活,這是實施語文教學的一個出發點。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點燃靈感的火花,感悟生活,從生活之水中激起靈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積累,就有靈感的迸發。
案例中正是學生有了對生活的感悟,才會有了「我覺得青蛙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的靈感。而這就需要在老師不斷地幫助下,睜開眼睛凝視萬物,豎起傾聽萬籟,敞開心靈關懷、感悟生活,激發興趣,陶冶熱愛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學生在說話的過程中也迸發出了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湧出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和新答案,始終使課堂充滿著疑點,閃爍出亮點,呈現出課堂精彩。
(三)回歸生活,演繹精彩課堂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確,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語文;生活中處處洋溢著語文氣息,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機,提出「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什麼好辦法來挽留小青蛙呢?讓它安心快樂地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由此展開了一番激烈的討論。從而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重視社會實踐活動,關愛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協調生存,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人類正是自然界的精靈,人類如果不能與自然界協調發展,人類就會遭到自然界無情的報復而最終毀滅了自己。老師讓學生在一個廣闊的天地中,積極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見,讓課堂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教師和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平等地對話能調動學生結合生活來學習語文,切切實實地體現了全員參與、有效參與,也真正體現了課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顯了生活是課堂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