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 2、 學情分析都包含哪些方面
1、系統的教學設計包括哪些主要環節? 教學設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 系統的教學設計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系統的教學設計對於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都有重要的價值,它體現了老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展現了老師在對本課講授時的思想以及講授完後老師本人對本課的認識和學生課後的反應,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沒有系統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就很難達到預期的三維目標和效果,評價學生也就沒有了依據,不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其中教學目標的確定是通過前四者的綜合分析而確定的。然而要想熟練精確有效地運用這些分析,對普通人來說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下不小的苦功才能達到較好的程度。 2、學情分析都包含哪些方面?1.分析學生的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新內容之前原有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備水平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和形成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成效。2.分析學生的心裡需求。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學生的心理需求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學情的重要組成部分。3.分析學生的「可能」進行預測。新課程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增加了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這不僅為課堂教學的精彩生動提高了廣闊的空間,而且對課堂教學的預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分析課堂效果。真正的學情源自於課堂,最有效的學情分析應是對課堂教學的高度關注。5.分析課後效果。對學生課後的聯系也是進行學情分析的重要依據,從學生對待練習的熱情,可以感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從學生完成練習的質量,可以看出學生對課堂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態度,這對確定學生再學習的起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分析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3、「光的反射」一節課的教學背景分析 《光的反射》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課的設置是在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光的反射現象,本節知識的學習,它既是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延伸,又是理解平面鏡成像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礎,在光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培養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發展科學探究能力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的科學精神。學生通過科學探究過程來理解光的反射規律,進而把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同時本節課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現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利用實驗幫助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加深知識的理解掌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反射》是八年級物理第上冊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也是本章的教學重點內容,它與日常生活、生產、軍事、航天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屬於理解的知識。本單元包括光的傳播、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和看不見的光。本節課我們重點講光的反射規律。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光沿著直線傳播的引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可以為後面學習《平面鏡成像》這一節鋪平道路,同時也為學習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礎,還可為高中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可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分析歸納的能力。學生分析:前面學生已經探究過光的直線傳播規律,老師讓學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並交流,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游戲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中表現了對有關光的現象的濃厚興趣。教法:由於學生剛學完光的直線傳播,對光的現象已有一些簡單的認識,針對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本節採用實驗探究、觀察分析、總結歸納、啟發式教學法。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實驗演示、觀察分析、啟發對比、總結歸納得出規律。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和多媒體的模擬實驗的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死記硬背,同時在觀察中培養能力,開展思維訓練重視知識的應用,緊密聯系實際。教學方法:探究法、實驗法、啟發式歸納法。教學方式:本節採用實驗探究、觀察、對比、分析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通過思考討論,總結歸納出光的反射規律,應用反射規律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貳』 1、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2、學情分析都包含哪些方面3、請對「光的反射」一節課進行教學背景分析
本次國培中教學設計包含以下主要環節: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教學背景分析包括學習內容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技術准備,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研究說明。3.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安排等。4.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它是教學設計的核心,應把教學內容、教學進程、學生活動、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及教學指導策略表達清楚。5.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對本節課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自身教學效果的評價分析要具體、實事求是,評價方式應盡可能做到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強,靈活多樣。6.本次教學設計的亮點教師的教學設計應該建立在總結個人以往相關教學經驗、借鑒他人已有教學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新課程特點及對學生的學情分析進行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特色和創新。學情分析都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 ,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善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全盤接受;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單獨行動······;因為不同年齡段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對哪些知識有誤解。3、學生學習能力分析,分析不同班級、不同年齡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分析班級整體學習風格:有些班級學得開心、快樂,思維活躍。有的班級則學得沉悶,整體提不起學習樂趣。 光的反射的教學背景分析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傳播的基本規律之一,它是學習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基礎,光的反射學不會,平面鏡成像理解就有一定難度,甚至於後面要學的凹面鏡,凸面鏡也難以接受。光的反射規律在實際中應用廣泛,現在我們提到的」光污染」就與光的反射有關。並且光的反射規律是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的,它是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遇到的第一個探究角度關系的實驗,有一定的難度,但可以培養學生多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叄』 初二物理光現象的總復習教案
2010年物理中考復習教案:光現象
一、單元復習目的
(1)、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利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物理現象。
3、識記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進行作圖。
5、掌握平面鏡成像及其應用。
6、掌握光的折射現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2)、能力目標
1、 培養理論聯系實際,進行自主學習,探索研究的能力。
2 、培養學生利用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增強學生團體間的合作、交流意識。
二、教學重點:
理論聯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光現象。
三、復習內容
本章講述光現象。重點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本章內容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凹鏡和凸鏡的作用及這些知識的應用。
四、知識梳理
光源
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傳播特點、光速
實例及應用
色光
顏料
光的反射定律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鏡成像
定義
規律現象 基本知識
凸透鏡 對光的作用
成像規律及應用
透鏡 凹透鏡 基本知識
紅外線 對光的作用
紫外線
五、教學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直線傳播的學習,應了解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還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礎練習
做下面一組填空題:
1.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太陽、月亮、燭焰、眼睛和鑽石等物體中屬於光源的是太陽、燭焰。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在我國古代墨經中記載著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明確提出了光的直線傳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質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復習過程
(1)、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應用:
① 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後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例題108如圖1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於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例題2 08)下列現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
A.樹在水中的倒影 B.立竿見影
C.冰透鏡向日取火 D.魚翔淺底
例題3 (08)如圖所示,在開鑿大山隧道時,工程師們常常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這主要利用了(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曲線傳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例題4 08)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若光源是圓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則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
四、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光在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千米/秒。
2.太陽與地球相距1.5×108千米/秒,則太陽光傳到地球需 秒。
(二).選擇題
3.關於光的直線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只有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
(B)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
(D)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五、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反射的學習,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特點,會畫光反射的光路圖。
二、基礎練習
1.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 、 、 。
2.入射光線與鏡面成30°角,則反射角是60°。若將鏡面轉動,使入射角成40°,此時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是80°。
3.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能發生反射現象。由於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們通常把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物體表面對光線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三、復習過程
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學習光的反射定律時,要注意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因果關系。回答問題時,不要說成「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因為先有入射角後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決定,所以應該說:「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圖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還要注意到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條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發生漫反射時,每一條光線還是遵守反射定律的。
例題1 08)下列敘述中的「影」,屬於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C )
A.立竿見「影」 B.畢業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離
例題 2 08)一束光線射在平面鏡上,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A.60° B.90° C.120° D.150°
例題 3 08) (1)根據光的反射規律,畫出圖12中光線AO經平面鏡反射後的反射光線,並在圖中標出反射角大小;
例4 08)如圖所示,平面鏡前有一發光點S,從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後經過A點,請作出光路圖。
四、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當入射光線跟鏡面的夾角是30°時,反射角的大小是 ,要想使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應是 。
2.能夠從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表面發生的緣故。這時,每一條反射光線都 反射定律。
(二).選擇題
3.反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60°,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 )
(A)30° (B)60° (C) 90° (D)120°
4.如圖5-8,入射光AO與鏡面成30°夾角,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夾角為120°
(C)入射光線AO與法線間夾角是60°
(D)反射角是30°
(三).作圖題
1.在圖1中,已知入射線OA畫出經過兩個平面鏡反射的光線,並在圖中標明每次反射的反射角。
2.在圖2中,已知入射光線與其中一塊鏡面夾角是30°,兩塊平面鏡夾角是60°,畫出這條光線在兩鏡間的反射光線。
五、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光的反射的學習,要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會畫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
反射定律是光學中的重要規律,是理解平面鏡、球面鏡作用的基礎,是本章的重點。對光的反射定律的知識要有全面的理解。
二、基礎練習
1.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能發生反射現象。由於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們通常把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物體表面對光線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2.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
3.球面鏡分凹鏡和凸鏡兩種,凹鏡能使平行光線會聚在焦點,使焦點發出的光平行射出。凸鏡能使光線發散。
三、復習過程
(1)平面鏡:
1、成像特點:①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大小相等
④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2、「正立」「等大」「虛象」「像、物關於鏡面對 稱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作 用:成像、 改變光路
5、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內 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會聚在
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 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定義: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汽車後視鏡
例題1 08) 下列設備主要利用平面鏡來工作的是( )
A、潛望鏡 B、顯微鏡 C、照相機 D、電影機
例題2(08)下列有關光的現象中,正確的說法是:( )
A.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反射現象
B.汽車在夜間行駛時,應打開駕駛室里的電燈
C.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鏡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時,平面鏡所成的像會變大
D.在暗室里,為了能從鏡子中看清自己的臉部,應把手電筒正對鏡子照射
例308) 「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如圖6),以為月亮掉進井水中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中出現月亮屬於光的反射現象
B.水中出現月亮屬於光的折射現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二、 堂上練習
(一).填空題
1.一個人立於平面鏡前2米處,此人在鏡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 的像。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 米。
2.物體與在平面鏡內的像相距9米時,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為 米,如果以1米/秒的速度正對鏡面運動則像將以 的速度朝 方向運動。這過程像的大小將 。(以地面為參照物)
3.醫生檢查耳道時,戴的是 鏡是利用該鏡對光的 作用。汽車的觀後鏡要選用 鏡,這是因為它比同口徑的平面鏡有 觀察范圍。
4.把凹鏡對著太陽,太陽的平行光被凹鏡反射後 於一點,這一點叫做凹鏡的 。
(二).選擇題
5.關於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離平面鏡越遠,經平面鏡所成的像越小
(B)平面鏡所成的像總是與物體等大
(C)若像與物之間的距離增大20厘米,則物體要向平面鏡靠攏10厘米
(D)平靜的水面相當於一個平面鏡,岸邊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6.能對光線起發散作用的是( )
(A)凹鏡 (B)凸鏡(C)平面鏡
(三)、作圖題
1、08)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的像A′B′。
2、08)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四)實驗題。
1、08)如圖所示,某小組用甲、乙兩個相同的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他們在實驗中發現,無論怎樣移動點燃的甲蠟燭,在玻璃板的另一側都可以使乙蠟燭與甲蠟燭的像完全重合。他們進一步測量了兩蠟燭到玻璃板之間的距離,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
次數 距離
甲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cm 乙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cm
1 13 13
2 14 14
3 15 15
根據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選填「實」或「虛」)像;
(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大小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3)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4)物體逐漸遠離平面鏡時,它的像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08)小紅同學在做「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後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於比較像與物 的關系;
(2)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 的關系;
(3)移去後面的蠟燭B,並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三、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一、復習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也是光現象,講述的是折射現象和物體的顏色的初步知識,是選學內容。研究光的折射現象是理解透鏡作用的基礎,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
4、光源發生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發生折射現象時,折射
角大於入射角。(填「大於」「小於」或「等於」)
5.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上發生反射和折射
時,它們的光路圖如右圖所示,其中 NN』是界面,
右側是玻璃,BO是入射光線,OC是反射光線,OA
是折射光線。
四、復習過程
(1)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
⑶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屬於近法線折射。
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屬於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4、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例題1:08)下列四個現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的是( )
A、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 B、小孔成像
C、燈光下的手影 D、山在水中的倒影
例題2:(08)下圖中描述的現象屬於光的折射的是( )
例3 (2006吉林)如圖所示,畫中人出現了錯誤判斷.以下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產生這一現象原因的是 ( )
(2)從實驗知道,太陽發出的白光通過棱鏡後,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在白紙屏上形成彩色光帶,叫做光譜。彩色光帶的顏色按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這表明,白光不是單色的,而是由各種色光混合成的。
通過棱鏡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單色光,由單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復色光。復色光分解單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關於物體的顏色,要知道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
關於色光的混合,要知道紅、綠、藍是色光的三原色,它們可以混合出各種色光束。
關於顏料的混合,要知道紅、黃、藍是顏料的三原色。它們可以混合出各種顏色來。
例題408下列關於光現象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太陽光通過棱鏡後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B.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鉛筆看上去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是由於光的反射造成的
C.三原色顏料混合後與三原色色光混合後的顏色是一樣的
D.用照相機照相時,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後會在膠卷上形成一個放大的實像
例5 (2007吉林)關於物理知識的應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電視遙控系統使用的紅外線是不可見光
B.醫院殺菌用的紫外線是可見光
C.雷達天線發射和接收的是無線電波
D.醫生用超聲波為人們檢查身體
五、堂上練習
(一)作圖題:
1、08) 如圖8所示,是一條經水面反射後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其入射光線及與人射光線對應的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2、 08) 一束光射向一塊玻璃磚。畫出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後的徑跡。
(二)選擇題
1.下列現象中,屬於光折射現象的是( )
(A)平靜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晚上燈光下,牆壁上出現人影
(C)筷子斜插入水,在水下的部分看起來向上彎折了
(D)人們看到平面鏡中自己的像
(三)、實驗題。
1、08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時,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測得數據如下表:
空氣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0° 17° 24° 30°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規律。請寫出一條: 。
2.08) 小明通過實驗研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現象,圖2是他根據實驗現象畫的光路圖,改變入射角的大小,他發現空氣中的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的現象是 ,你猜想的依據是 。
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