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蝙蝠和雷達的備課
一、多媒體出示蝙蝠圖:
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根據回答板書:蝙蝠)
你從課外資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學生介紹課外搜集的資料)
師述:無論何種蝙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夜間都能安全地飛行。(板書:夜間飛行)
二、接下來,請大家打開書本,自讀第3節,看看你能讀懂什麼?不理解的地方,請在書上做個標記。
1、學生自學。
2、檢查:多媒體出示第3節。
A交流你讀懂了什麼?(相機板書:靈巧)
(飛行特點)
b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根據學生回答圈出:還能、無論、即使也)
3這段話該如何把它讀好呢?誰來試試,這樣吧,我們先練練,待會兒我們來比賽。
學生練習———指名兩人比賽———學生評議———認為自己讀得好的同學站起來朗讀
3、同學們,讀到這里,你還想知道什麼?(怎樣探路的)
師述:對呀,這時,我們都會想:老師指末句,生齊讀。
三、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一百多年前,義大利科學家斯蘭瑞尼已經做了很多試驗,接下來,請同學們分學習小組根據表格自學第4、5小節,同時用大圈圈出科學家研究的對象,用「———」劃出試驗方法,用「」劃出試驗結果,再想一想,這個試驗證明了什麼?請一、二組的學生自學第4節,三、四組的同學自學第5節。
(多媒體出示表格)
1、學生分小組學習。
2、檢查:假如你就是義大利的著名科學家,現在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實驗過程。
學生代表交流學習情況。
(我是科學家--------,我在第---次實驗中是這樣做的-----------)
3、小結:三次試驗證明-------(多媒體出示,學生讀)
「蝙蝠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請大家把書上的這句話用雙橫線劃出來,然後仔細地讀讀。邊讀邊想想你還想知道什麼?
4、學生自讀後提問。
四、引導學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樣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學第六節,找出有關蝙蝠飛行的秘密的句子,閉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嗎?
2、同桌自學第六節
3、檢查:交流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麼?
多媒體出示第六小節。
A、老師根據回答劃出2、4兩句。
B、請大家自讀這兩句話,看看你能自個兒讀懂它嗎?
C、學生介紹讀懂的地方,板書:嘴超聲波障礙物耳朵
D、老師操作課件示意圖
E、請學生上黑板標出超聲波傳播方向。(生板演,生簡評)
4、師生分讀第6節。師1、3 生2、4。
5、問:這一節告訴我們什麼?
6、賞讀:好,那我們再一起來當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學家,向在座的老師介紹一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齊讀第六節)
五、過渡:科學家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後,就模仿它來發明了雷達(板書:雷達)那麼雷達是怎樣探路的呢?請用同樣的方法自讀第7節,同時也幫老師設計一個雷達探路示意圖的板書。
1、學生自學。
2、檢查交流自學體會。
3、多媒體出示課後第三道填空。(口答)
4、出示設計示意圖並介紹設計意圖,生評並上黑板板書:天線無線電波熒光屏
5、集體朗讀第7節。
六、總結:
同學們,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系呀?(板書:和)
像這種人們通過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來創造發明東西,為人類造福,這門學科叫仿生學(卡片出示:「仿生學」)
人類仿生發明的東西很多很多,你能再舉些例子來嗎?
當然,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生物的秘密還未發現,許多地方值得人類利用它來創造發明,為子孫後代造福,這個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嗎?
七、作業:
表演題:想像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間飛行時偶兒碰到了夜行的飛機,它非常驚訝,就和飛機說起話來,同學們,它們會怎麼說呀?
1、同桌練習,配以動作。
2、請一生上台表演。
【教後感】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蝙蝠和雷達》是人教版中的一篇講述科學知識的老課文,本人想通過抓住蝙蝠探路和飛機夜航的秘密及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同時,結合本人的研究課題,我認為如下幾方面體會深刻。
一、激發認識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執著地去探索。
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培養強烈的創造慾望。我注意把學生當作認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例如:學習科學家的三次試驗,我放手讓學生小組學習,然後創設情景介紹概括。在了解了蝙蝠飛行的秘密後,學習雷達的工作原理時,也注意讓學生同桌自學。並時時處處請學生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
二、開拓知識領域。
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入門不等於有了興趣,就有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的,往往靠有關事物的啟示,觸發聯想,從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課前找資料了解蝙蝠,課後多看有關仿生學的知識,想像蝙蝠和雷達之間會有什麼對話等練習形式,來開拓學生的知識面,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我以為)
三、鼓勵學生求異思維。
廣博的知識是形成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條件,但知識不等於創造性思維能力。知識轉化為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而求異思維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思維形式。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運用這種思維方式來訓練學生。例:學習段落第3、6節時,我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詞語在理解蝙蝠的飛行特點和秘密這一中心。其次,在學習中,我還引導學生質疑、發問,從而擺脫習慣性認識程序的束縛,開拓思路,靈活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當然,教學中也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但我相信,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探索,一定能找到創新思維教學更好的途徑。
『貳』 蝙蝠和雷達的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回鈴鐺、蒼蠅、答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叄』 蝙蝠與雷達這篇課針對課文題目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根據這篇課文可抄以提出:
1、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麼啟示?
2、蝙蝠是怎樣探路的?
3、為什麼裝上雷達飛機就能安全飛行了呢?
《蝙蝠與雷達》是滬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6課的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3)蝙蝠與雷達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啟示。課文後一頁的「資料袋」簡單地介紹了近代新興的學科──仿生學。
『肆』 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怎麼分段
第一部分(1到3自然段):通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4到6自然段):寫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三部分(7到8自然段):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啟示。
《蝙蝠和雷達》是滬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6課的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為三部分,讓人了解到仿生學。仿生學是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和性質,以為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學,屬於生物學和技術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
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領,就成為仿生學所涉獵的目標,現已發展出昆蟲仿生學、海洋生物仿生學、設計仿生學、化學仿生學、分子仿生學等。仿生學的研究成果被廣泛運用於軍事、醫學、製造、航空等方面,涉及到各種類型的科學領域,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未來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