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七上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教學反思
細胞分裂是一抄個復雜過程,其本質是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染色體進行復制,然後均分到兩個新細胞中去。由於初中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他們只需從宏觀層面上了解細胞分裂的大致過程:先是細胞核一分為二,再是細胞質分為兩份,最後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
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由蛋白質和DNA兩種物質組成。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作為初中學生只需要了解分裂後新細胞與原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即可。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會進行復制,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均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因此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由於觀察「細胞分裂以及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在課堂實驗操作中難度較大,教師最好在教學中藉助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視頻或者演示圖片來落實教學過程,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化,有利於學生學習和理解。
Ⅱ 怎樣放得更大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教學反思
怎樣放得更大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教學反思
上兩課以觀察植物表皮細胞為主,這節課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觀察不同於植物表皮細胞的觀察,微生物看似無形,也無法用放大鏡直接觀察到,這就對觀察材料的准備有更高的要求。教師上課前,所准備的供觀察用的水,應自己先進行一番觀察,確定水中有微生物,不然會制約學生的課堂觀察活動,會影響教學效果。我們學校里有個小池塘,養著一些魚,還有一些水生植物,因此這個觀察用水的准備倒是不難,水中也有不少微生物可供觀察,其中以草履蟲居多。
主要的問題還是出現在觀察過程中。學生操作顯微鏡已比較熟練了,如果看到了活動著的物體,那必然是水中的微生物,但如果看到的是不會動的,又或者形態結構不像書中介紹的任何一種,那看到的是什麼?是不是水中的微生物呢?對於這些物體,教師也不好回答,微生物種類繁多,而我們對水中的微生物的了解也是極其有限的,我們也無法確定學生看到的是什麼?看到的是不是微生物。所以,也只能先讓學生記錄下畫下所觀察到的物體形態。為了幫助學生區分觀察到的是否微生物,我告訴學生三種情況是可以排除的:一是水中的汽泡,汽泡的形狀並不規則,但邊緣明顯,中間空白;二是過大的物體,在我們的顯微鏡下,是看不到佔了一半以上視野的微生物的;三是移動載玻片而視野中卻不動的物體,那是鏡頭上的灰塵等雜物。這樣就減少了學生觀察出錯的概率,提高了教學效果。
Ⅲ 生物是怎樣傳遞信息的 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同群體的力量內大於個體。容 2.認同成功的科學探究需要探索精神。 3.初步形成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二、教學重點: 提出問題並進行探究的能力。形成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提問:螞蟻、貓和兔的取食行為都相同嗎? 2.哪些是群體生活的動物。(二)新授: 1.教師引導學生在以上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並最終引導學生共同探討社會行為的特徵。 2.放錄像:螞蟻的群體生活。 3.動物群體是如何進行信息交流的呢?三)探究螞蟻的通訊 提示: 1.螞蟻喜歡吃什麼? 2.怎樣飼養螞蟻? 3.觀察螞蟻的取食行為時飢餓狀態和吃飽的狀態哪一個效果好? 4.怎樣能更好地控制螞蟻的行為? 5.能不能用其它的一些物體代替紙片? 6.最好將觀察過程拍下來。 實驗完後,請各小組派代表在班級進行交流,其它小組的同學評價其小組實驗的優缺點,並對提出的問題給予解釋和說明。教師也要適時的參與評價。 實驗完成以後讓學生設想如果自己是一隻小螞蟻會有什麼感受?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動物? 小結 請獲得實驗成功的
Ⅳ 如何寫好高中生物課後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後對教學活動所作的反思和總結,它記錄的是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是教學實踐的理性升華.認真、科學地寫好教學反思,對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前不久,在部分學校檢查教學常規管理時,發現不少教師比較重視寫教學反思,有了基本的反思意識,令人欣喜.可惜的是,他們要麼反思的是教學重點、難點,要麼是羅列教材的知識點,更多的則是記錄教學效果,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那麼,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些什麼呢?筆者建議可以反思以下幾方面的情況.
一、反思成功之舉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了預定教學目標、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滲透和應用教學思想方法的過程;使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的效果和感觸;層次分明、條理清楚、提綱挈領的板書等等,詳細得當的記錄下來,作為以後改進教學的參考,以便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改進、完善,並有所創新.
二、反思遺憾之處
課堂教學失敗,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或者預先設計的很好,臨場發揮失常;即便是成功的課也難免有疏漏、失誤或遺憾之處,對這些情況進行回顧、梳理,並進行深刻的思考、探究和剖析,以在以後的教學中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
三、反思學生見解
由於學生的認識水平不同,他們在課堂上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不乏有教師意想不到或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同時他們也隨時可能發表一些獨到的見解,課堂上隨時可能閃爍出創造的火花.教師認真記錄下這些情況,一方面可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另一方面也能拓寬思路,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源.
四、反思理解教材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雖然仔細研究了教材,寫了詳細的教案,但課堂教學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教學過程又是互動的,因此,在具體施教中必然就會出現一些事先沒有設想到的情況,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也會相應地加深.在授課結束時,把這些理解和感悟記錄下來,就為以後教學這部分內容積累了有用的資料.
五、反思教學靈感
課堂上,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和不斷深入,師生互動引起情感的交融與共鳴,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的靈感,智慧火花會突然閃現,若不及時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將這些靈感及時記錄下來,它們就象是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如果融入自己的感受、思考,將它們串連起來,那就是一條美麗的項鏈.
六、反思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精心沉思,想想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何發現;解決問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活動是否充分;組織教學有何新招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取捨與歸類,思考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該如何教,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到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之,寫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反思沒有具體的格式,也沒有字數限制,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的追求.若有所思、若有所得,當及時記下,以記促思,以思促教,日積月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效.
Ⅳ 七年級生物細胞的分裂與分化教學反思怎麼寫
1、什麼叫細胞分裂?
2、細胞的基本結構有哪些?
3、組織的定義是什麼?
4、動物體中起保護作用的組織是什麼?
5、植物體中起保護作用的組織是什麼?
6、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分為哪幾個時期?
7、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分為哪幾個時期?
8、你能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嗎?
9、構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細胞經過哪三個過程形成的?
10、你能識別人體和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嗎?
11、癌細胞的分裂特點是什麼?你能提出治療癌症的設想嗎?
(二)對初步設計的問題進行篩選,剔除「假問題」。
按照文章開始部分提出的真假問題的界定,以它為依據,剔除假問題。
按照區分真假問題的標准,我篩選去除的假問題是:
1. 什麼叫細胞分裂?(去除原因:太簡單,無思考價值)
2. 細胞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去除原因:太簡單,無思考價值)
3. 組織的定義是什麼?(去除原因:能從教科書上直接找到答案,無回
答價值)
4. 動物體中起保護作用的組織是什麼?(去除原因:太簡單,無思考價
值)
5. 植物體中起保護作用的組織是什麼?(去除原因:太簡單,無思考價
值)
6. 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分為哪幾個時期?(去除原因:太難,與本節內
容聯系不大)
7、 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分為哪幾個時期?(去除原因:太難,與本節內
容聯系不大)
通過去除假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贏得了時間,提高了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課堂達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