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17 05:33:57

1. 季羨林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網路首頁 | 網路知道 | 登錄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文庫
幫助 設置

網路知道 > 教育/科學 > 升學入學 > 小學教育分享到i貼吧 添加到搜藏已解決
小學教材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8-5-5 17:24
誰有這篇課文的全文啊,WORD版的。
問題補充:這個我有,但是不是很全,我想要全一點的說課稿。

提問者: 胡集微 - 一級最佳答案25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
這句話承接上一句,進一步點明了德國人養花的與眾不同之處。因為花朵都朝外開,那麼在屋裡看到的「花的脊樑」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乾和葉子)。顯然,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這一種境界」在這里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頗」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尋味」指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我為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為大眾著想,為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如果大家都這么想這么做就必然會換來「人人為我」的結果。雖然「人人為我」放在前面,但實際上「我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為人人」盡到責任和義務,才會實現「人人為我」的美好願望,這兩者之間要辯證看待,整體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實例很多,課文中德國人養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別人的花;學生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生,每人帶課外書到班上建立圖書角等等,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③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
時隔四五十年,作者又來到德國,當然會見到許多變化,但他說「美麗並沒有改變」,結合上下文我們可以知道,作者是說德國沿街的奇麗風景沒有改變,依然是「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同時,也許作者言下之意還在贊揚德國人民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這種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賞的,也是更「美麗」的。
④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作者曾在德國留學十多年,在留學期間時常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思念祖國。現在時隔四五十年作者又來到德國,見到那家家戶戶窗口上的鮮花,不由得觸景生情,彷彿進入了夢鄉,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學生活時代,他陶醉在鮮花艷麗之中,沉浸於思鄉情緒之中。
(2)對詞語的理解。
房東: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對「房客」而言)。
莞爾一笑:形容微笑的樣子(多指女性)。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景象。
奼紫嫣紅:嫣:嬌艷。形容各種好看的花嬌艷絢麗。
二、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樑、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三、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有關德國風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羨林先生的資料,對德國有個初步的認識,對作者有所了解。
2.教學時,可在學生自學生字詞、充分自讀達到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教學程序突破重難點。下面這兩種思路供參考:
其一,先緊扣作者四五十年後到德國故地重遊發出的贊嘆「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引發學生自主提出疑問。再引導歸納提煉並組織探究重點問題——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奇麗的景色?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為什麼說是「奇特的民族」?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圖文結合想像奇麗美景,還要相機引導學生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然後回讀全文說說對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的理解。最後進行拓展延伸,如,閱讀相關文章,進一步了解德國的風光與文化,或者進行小練筆寫一寫讀後感,或者交流對作者的了解引發課外閱讀季羨林作品的興趣。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順序層層展開的,體現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其二,從課題入手,直奔點明中心思想且含義深刻的句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先引導學生通讀全文,結合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在感悟理解過程中感受奇麗景象,積累優美語句。再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類似的實例,加深對這句話以及課題的理解。最後小結歸納學習方法,完成相關課堂練習。
課後思考與練習中要求理解的含義深刻的句子,不能就句論句,要採用結合上下文和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進行,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括弧中提出的問題重在引發思考與提示思路。不要空洞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在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操的陶冶。
3.教學本文要注意朗讀、默讀、瀏覽相結合。通過默讀、瀏覽,可以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有利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有感情的朗讀要以正確、流利朗讀為前提,以感悟理解為基礎,語調平緩之中有起伏,語氣平淡之中有激昂。第1自然段中要適當突出「花」「德國」各自「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而第2自然段要讀出作者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的語氣;第3自然段要圖文結合、讀想(想像)結合、讀議結合,再現美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充分表達出作者對這奇麗風景的欣賞和贊美,進而達到熟讀能誦;第4自然段要讀出作者由衷的贊嘆之情。
4.本課有7個要求會讀會寫的生字,字形結構都比較復雜,筆畫較多,教師要在學生充分自主識字的基礎上重點指導書寫,可採用師生范寫、上台板演等方式進行指導。另外,要注意「莞」是個多音字,在本課中讀wǎn,表示地名時讀「guǎn」,如,廣東省的「東莞」;「奼」(chà)的聲母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
四、教學案例
引發想像,廣泛聯系,讀中激情,熟讀成誦
——第3自然段課堂教學實錄
師:請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大家邊聽邊展開想像,然後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教師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朗讀)
生:我彷彿看到家家戶戶的窗子上鮮花怒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美麗極了。
生:我彷彿看到在這些奇特房子的窗檯上的花連成一串,匯成了一條條花的綵帶。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種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師:談得真好,想像豐富,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請接著說……
生:我彷彿看到主人們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陽台,換上一盆盆正在開放的鮮花。
生:我彷彿看到各種鮮花爭奇斗艷,吸引來了大批的蝴蝶,圍繞著各家各戶的窗檯翩翩起舞。主人聞著花香,欣賞著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時駐足觀賞,真是「人在街頭逛,似在花海中。」
生:……
師:是的,通過想像,大家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這奇麗的景色。讓我們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再通過我們有感情的朗讀把這奇麗的景色表現出來吧。
(學生練讀,再指名讀,評價)
師:×××同學讀得怎麼樣?我們來評一評。
生:我聽到她把「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花的海洋」讀得較重,這樣就突出了各色鮮花怒放的美麗景色。
師:評得好,請大家說說「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意思。(兩生說成語意思)
生:我認為她讀得有感情,聲音有低有高,表達了作者驚奇、贊美的語氣,最後兩句適當拖長,給人一種「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的味道。
師:你願意像她那樣讀給大家聽嗎?(該生感情朗讀)
師:是的,本段最後兩句的確耐人尋味,意味深長,讓我們默讀2、3自然段,結合上下文,並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吧。(學生默讀)
生:課文前面說作者曾問過女房東,這樣養花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吧,女房東十分肯定地說,正是這樣。德國人養花與眾不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你結合上文理解,很好。
生:我想課文最後一段說的「多麼奇麗的景色」就是指我們剛才想像的景象;「多麼奇特的民族」就是贊揚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
師:你說得真好!這就叫會讀書。請接著發表自己的看法。
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是首先要為別人著想,如果大家都為別人著想,反過來,別人也會為你著想。
師:你談得很深刻。
生:我想到了我們班捐書設立圖書角,如果大家都不捐,就辦不起來了,所以我們只要做到「我為人人」,就會換來「人人為我」。
師:你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談得好。實際上,生活中這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例子很多,請大家接著充分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生:……
師:讀懂了這一段話,再來讀,大家就一定會讀得更有感情,更「耐人尋味」了。
(配樂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全班齊讀;然後讓全班看插圖,能背則背,不能背則讀;接著抄寫本段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課文自己打吧!

285回答者: 依紫水 - 四級 2008-5-3 09:33

我來評論>>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謝
相關內容
• 新課改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2009-5-26
• 小學五年級下冊第25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的課後問題誰知道? 117 2009-5-21
•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小學課本原文 2008-1-14
• 小學五年級下冊(人教版)第25課的讀後感(《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後感) 295 2009-5-9
• 誰能幫我上傳一份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我愛牽牛花》?我很需要它~ 2007-1-9
查看同主題問題: 小學 教材

等待您來回答
老舍為什麼要寫草原
QQ華夏官網投訴網址
QQ華夏為什麼我行軍死了兩次就不讓進了
為什麼我從多特上下載的百戰天蟲全都玩不了?
草原 老舍
誰有QQ華夏信封
96-97年歐冠決賽在德國慕尼黑舉行(尤文圖斯-多特蒙特)中場休息時,有位女歌手唱了一首歌叫什麼名字
為什麼玩QQ華夏的時候使用快捷鍵會變成QQ拼音打字?

其他回答 共 1 條
課文沒有,教案倒有
19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教學准備:第2、3小節部分內容,課前黑板上畫好一盆花。
教學目的:
1、 認識本課10個生字。理解聽寫部分的詞義。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3、 通過學習知道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教學難點:如此多的生詞,學生不能當堂課上馬上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需要老師把書面語言轉變為口頭語。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


你喜歡花嗎?愛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德國人家家戶戶喜歡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你們知道他們這是做干什麼?原來……
出示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1、 齊讀課題
2、 他們這樣做是為什麼呢?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 讀一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有關的句子。
2、 板書: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出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學習:「頗 」、「耐」
查字典理解「頗 」。「 很」的意思。
這里的「境界」的意思是「好思想、好品質」的意思。
師:作者認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好思想、好品質是值得人們深思的。那麼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三、再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1、朗讀課文第二、三小節,找到有關的句子用直線劃下來讀一讀。
出示: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裡,他們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
學習生字:「栽」、「脊」。指導書空「脊」。
再出示:走過任何一條街……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學習生字:「簇、匯、暇 」
「暇」的意思是「空 」的意思,怎樣記住它?(與姐妹字「瑕」進行比較。)
聯繫上下文,你能說說「應接不暇」的意思嗎?(注意此處的應為多音字,應付的意思)
老師先說一句話:節日的百潤發超市裡人山人海,收銀員們忙得應接不暇。誰能用它也說一句話。
2、朗讀課文 第2、3小節。
3、教師小結:
試想: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眼見五顏六色、奼紫嫣紅的鮮花,鼻聞沁人心肺的清香,是否有一種仿若人間仙境的感覺?
所以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一種美好的的境界,更是人們之間互愛的表現。
讓我們再一次去體會一下,作者數年後再次來到德國的感受吧?

回答者: 李黎490231402 - 三級 2008-5-1 17:45

28商機網 2010年精品加盟..
28商機網(28.com)是國內頂尖的招商加盟門戶網站,找賺錢項目首選28商機網,無..
www.28.com
來網路推廣小學教育

&;2010 Bai

2. 學了《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有什麼啟發和感受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聽後頗有收獲。本節課教學中胡老師帶著學生去感受、了解德國的異域風情和民族精神,我也彷彿置身於其中,被深深地感染了。回顧一下這一節課的教學,也帶給我很多啟示。

我認為她設計的導入語十分成功,她從上學期學習過的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導入,既鞏固了舊知,又讓孩子們對新知產生一種渴望。這樣做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在進行朗讀指導中通過默讀、瀏覽的形式,讓孩子們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有利於孩子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在有感情的朗讀中,主要以感悟理解為基礎,讓孩子在用心體會詞義的基礎上,帶著理解去品讀。如:在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時,通過突出對一些重點的字、詞、句體會,讓孩子們對德國有了初步的印象。指導第二自然段時引導孩子們讀出了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而感到吃驚的語氣。在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時常老師通過大屏幕的展示,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像,讀出了對德國奇麗風景的贊美。

在課件展示「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圖片中,孩子們不但積累了美妙的詞語,而且在欣賞中感受了德國的美景。在課件欣賞德國風光中,讓所有孩子在了解了德國不同地區的美麗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同時,激勵孩子們對美的追求,加深了孩子們對課文主題的感悟。

在課堂教學中胡老師採用了「從欣賞畫面入境,品讀想像中生情,深讀積累中拓展。」等教學方法,引到學生運用默讀、瀏覽、朗讀等方式讀課文,做到了讀中有體驗,讀中有所悟, 並盡力引導孩子們去想像,在想像時抓住對一些關鍵詞、句的揣摩來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引導孩子們在說話和自身的體會中進行小練筆的練習,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得孩子們在課堂中收獲頗豐。

對於這節課的教學中可以看出,老師深刻地解讀了教材,並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但在此也有一點小建議,如果能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朗讀就更好了。縱觀一節課,學生朗讀的機會有點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感悟,如果能在「讀中悟」,可能會讓學生自悟自得。

3. 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第三自然段中「正是這樣」指的是什麼

【重點段解讀】
正是這樣,也確實不錯。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裡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的第3自然段則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這段話共六句。第一句是過渡,既承接上段中女房東莞爾一笑時說的話,又啟示本段中傾心描述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內容。第二、第三兩句具體寫德國街道上美如仙境的迷人景色,可謂濃墨重彩,三個成語「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和兩個比喻「匯成一個花的海洋」「如入山陰道上」的運用,把德國街道的奇麗景色推向了極致,也道出了德國人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外面的真正原因。季羨林的散文,其語言風格以朴實、樸素見長,一般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沒有多餘的情感宣洩,總是那樣平靜地娓娓道來。而此處,卻是個特例。身居異國他鄉多年,被異族風光所深深浸染的季羨林要用優美的、詩一般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心中對異域文化的無限贊美之情,就像他在文章結尾處寫的那樣:「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
第四、第五句是順接第二、三兩句話的,點明德國人有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而在大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的民俗和習慣。其中第五句話——8個字,可以說用最精煉最概括最濃縮的語言說明了意味深長的哲理,那就是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境界。至此,文章的中心不露痕跡地得以呈現。第六句話,真切地抒發了作者對德國這個民族境界的深沉贊嘆,也讓讀者的思緒戛然而止,進入綿綿的思索之中。
這段話,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回應了前文,又點明了中心,還照應了後文。因此,在教學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作用。這一點,在教材編者的課後習題安排中,也能得到印證:要求學生練習的四個習題,每個習題都與本段的內容和教學有著密切的關聯。
【教學設計】
一、 直面重點段,賞一道奇麗風景
出示: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1. 自由讀這段話,這段話不但文字美,而且畫面也很美,讓我們好好地品味一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有什麼感受?
(1) 當你讀著「花團錦簇」「奼紫嫣紅」這兩個詞語時,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彷彿看到了哪些顏色、哪些品種、哪些姿態的花?
(2) 當你置身於「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花海時,你會有怎樣的感覺?
2. 配音美讀:孩子們,各種鮮艷的花簇擁在一起,各有各的美麗,各有各的風姿。如此美麗的景象僅僅是一條街嗎?兩條街嗎?那是——(生接:任何一條街)就讓我們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一起去德國的街道走一走、看一看吧!一個陽光明媚、空氣清新的早晨,當我們走過一條繁華的街道,抬頭向上看——(生接讀)一個細雨蒙蒙、微風習習的午後,當我們走進一條幽靜的弄堂,抬頭一看——(生接讀)一個夕陽西下、鳥雀歸巢的黃昏,當我們走進寧靜的小區,我們又看到了——(生接讀)一家連著一家,一戶接著一戶!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我們看了左邊的,還有——(生接讀)右邊的;看了樓上的,還有——(生接讀)樓下的;看了近處的,還有——(生接讀)遠處的;看了怒放的,還有--(生接讀)含苞欲放的。走過這條街看看,美;走到那條街看看,也美。我的眼睛都看不過來了,我已經眼花繚亂了!這就是——(生接讀)應接不暇呀!

4. 語文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該怎麼做》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該怎麼做」這個話題圍繞「誠實」這一主題進行,旨在讓學生通過口語交際活動,既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又受到良好的做人教育.教材安排了兩幅情境圖,講的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一是小松不小心把家裡的花瓶打碎了;一是小松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爸爸,卻被爸爸打了一頓.本次口語交際的中心任務就是要求學生圍繞這兩幅情境圖,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種事情該怎麼做.因此,教學中要注重創設具體情境,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交流自己的思想、做法.
二、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與願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感受交際的樂趣.
2.學習使用普通話,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3.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遇到這類事情有一定的想法,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能解決實際問題,以此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說清自己的想法;互評互議.
四、教學准備
1、根據教材中的情境圖製作課件.
2、拍攝兩段生活情境.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認識新朋友,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一)介紹小松,同學們熱情的打招呼.
2、(出示圖片二)解說:小松在家裡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心裡會想什麼?
3、幫他想辦法,告訴他該怎麼做
揭題板書 該怎麼做
(設計意圖:口語交際的過程也是感情交流的過程,因此上課時首先要激起學生的情感,調動起學生的感情投入,使他們想說,願意交流.特別是剛剛開始上口語交際課,激勵學生願說、愛說、敢說比會說、說好更為重要.他們想說什麼就應該讓他們說什麼,不要給予過多的限制和苛求,否則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激發、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別人的交流中去.)
二、搭建平台,指導方法,充分交流
1、初步交流 小組內交流.
要求:a、說話時候聲音響亮,把話說完整,讓別人能聽懂.
b、做個文明聽眾,當別人在說話的時候,認真傾聽
2、學生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讓每個學生都「說起來,」.創設情境,建立多個平台,讓學生有話可說;小組合作,有明確的分工,讓學生人人都說;互動環節,鼓勵交際參與,讓學生想說就說;任務驅動,從老爺爺的角度出發,讓學生說出……總之,在多路徑、多情境的交際活動中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在口語交際中,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說明白.)
3、(出示圖片二)小松如實告訴了爸爸,可挨了打.原來是因為話沒有說好話,讓爸爸給生氣了.
交流:該怎麼說,爸爸不生氣,會原諒小松.
4、學生交流.
5、(情景二)範例指導,梳理說話的方法
教師板書:承認錯誤 說清原因 做出保證
6、學生練習表演 匯報表演 師生評價
7、師生共演 學生再次練習表演 評價
8、總結
(設計理念:情境為發展兒童的口語交際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幫助小松想辦法,激發孩子說話的熱情,並開拓了孩子的思維.在為小松排憂解難中發展思維,提高交際能力.並用來源生活的錄像情境,讓孩子們模仿,學到語言表達的方法.小學生天生喜歡模仿別人,喜歡表現自己,角色扮演便是他們最喜歡的形式之一.、讓學生、演一演,既能發揮他們的才幹,又能很快促使他們進入交際情境,沉浸在角色中的學生不僅運用體態和情態輔助語言表現出自己的感受,更用口頭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感覺、體驗、觀點,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三、拓展延伸
1、聯系實際舉例:
A在學校里,課間活動的時候,走路撞到了同學.
B在超市裡,人特別多,你一不小心踩到了前面叔叔的腳.
C在家裡,不小心把爸爸的茶杯打碎了.
跟你的同桌選擇一種情況演一演,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做,怎麼說.
學生練習表演 匯報表演 師生評價
2、孩子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相信你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如果再遇到這種事情,一定會採取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做個會說話的好孩子.這節課上到這里,下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拓展交際空間.使學生逐步感知到交際是生活中的一種需要,使學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與他人交流.並通過「演一演」,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既激發孩子們說的慾望,又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達到口語交際的訓練目的.)
板書設計:
該怎麼做
態度真誠
說清原因
以後做法
第三課時 展示台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展示台——本組「識字擂台」是讓學生把生活中自主識字的成果進行展示和交流 ,並通過字詞游戲讓學生積累詞語,在游戲中培養識字的興趣,逐漸提高識字、組詞、說話的能力.
本組「識字擂台」是讓學生把生活中自主識字的成果進行展示和交流.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如:「會說話的牆」(階段性地把學生認識的漢字貼在教室的牆壁上,讓牆壁會「說話」);交換「識字本」;把自己認識的字直接讀給同學聽;舉行自主識字擂台賽;等等.
「字詞游戲」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運用熟字相加組成新字的識字方法,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二是用九個字練習組詞.同一個字可以多次使用.可用兩種方式組織活動:
1.課前,學生准備寫有生字的卡片,上課時學生通過卡片組合,練習組字和組詞.
2.學生在書上運用連線等方法練習組字和組詞.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下學期而又接近期末階段,學生的識字能力已有基礎,因此可提高學生的識字要求,除了能組一個詞外還要能一字多詞,用組的詞說一句完整的話.低年段的學生對游戲、競賽比較感興趣,所以在組織這些語文活動時必須設計一些比較有趣的游戲或競賽活動來吸引他們,讓他們在玩中識字,提高他們識字的效率.
三、設計理念
本節活動課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出發,採取了他們喜聞樂見的、使他們能主動參與、積極投入的方式和方法,使兒童主動識字、自能識字,使識字成為他們感興趣的事,成為他們自身發展的需要,由此促進他們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本節課採取了「識字擂台、字詞闖關游戲、同桌互相合作、競賽」等方式,這樣安排,激發了兒童主動識字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經常有機會展示自己生活中學習語文所得,不但為鞏固課內識字開拓了良好的途徑,而且成為學習語文的有心人.
四、教學目標
1、通過字詞游戲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
2、在游戲中復習生字詞,積累詞語,提高學生組詞、說話的能力.
五、重點 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組詞、用詞語說話
難點 用詞語說話
六、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七、教學准備 製作幻燈片、卡片
八、教學設計
一、課前熱身准備,師生玩開火車組詞的游戲.
師:什麼天?生:天地的天;師:什麼花?生:花草的花……
(開火車組詞游戲是孩子們喜歡的一個游戲,這個游戲不僅可以做為課前熱身活動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對孩子們組詞能力進行一個大概的摸底,使老師更好地掌握學生識字組詞的情況,為下面上課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闖三關,評選出「識字大王」.
(一)第一關是「識字擂台大比拼,看誰課外識字多」
1、師下發「課外識字卡」,生把認識的字圈起來,統計好數據填寫在字卡上.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識字的情況.
3、師根據巡視檢查學生的課外識字情況,利用現場舉手反饋的情況先做一個初步了解.
4、師進行現場按比例進行抽查,利用投影隨機檢查學生的課外識字情況,對檢查的學生進行口頭激勵.
5、對這個環節學生的表現和識字情況進行簡單小結.
(「識字擂台大比拼「實際上就是檢測學生課外識字量的情況.該環節利用識字卡來對學生進行檢測,學生先自查,同桌再互查,生生之間相互檢查、相互激勵,大大地激起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教師隨機檢查也對學生表現自己大識字量有更強的推動力.)
(二)第二關字詞游戲「看誰組字多」
1、師先說明游戲要求,對黑板貼好的獨體字進行抽測
2、同桌互相組一組,看誰組字多
3、開火車進行組字,並組一個詞.
4、師打亂順序檢查認字,看誰的眼睛看得快.
5、師對這一輪字詞游戲進行小結.
(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在游戲中識字,更是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本環節自由比賽、開火車比賽形式雖然簡單,但教師組織時語言要充滿感染力和誘惑力,每個指令、每個動作都吸引著學生、帶動學生,再加上激情、活潑的語言,就可以把學生帶動起來,參與到這個環節當中去.)
(三)第三關字詞游戲「看誰會說話」
1、師隨機檢查貼在黑板上的9個字
2、試試用這9個字自由組個詞,看誰組得多
3、開火車比比用這9個字相互組成不同的詞,看誰會組.
4、用這9個字組成的一個詞說一句完整的話,師隨機檢查,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
5、師對這個環節進行簡單小結.
(這個環節先用這9個字課外組詞,再用這9個字相互組詞,再用你組的詞說一句話,由課外到教材內容,由組詞到說話,有層次、有遞進,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出課堂的層次性.本環節更需要教師的現場組織和教學機智,當學生說話表達不完整時,教師要及時給出建議,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在給學生建議時要從鼓勵的角度上先肯定孩子的優點,再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三、對本節課學生闖三關的表現進行總結,評選出班級識字大王
(一節課要有始有終,創設的情境要逼真,要對學生有誘惑力,課堂總結是最容易達到課堂高潮的部分.學生期待著識字大王的誕生,在這個環節上,無論學生課堂表現如何,教師都應該從肯定的角度上去贊賞學生,對整節課有整體評價,又對個別學生有個性評價,最後根據學生的總體表現評選出識字大王,當然,這個識字大王可以是一名也可以是多名.這樣的總結評選對全課堂有了回顧,更是對孩子學生的情感投入有了肯定,使學生今後在學習上有更強的學習動力.)

5. 中班花的身影教案

設計背景
在春氣盎然的春天裡,百花爭艷,五彩繽紛,我發現這個時候班裡的小朋友最喜歡到小花園里欣賞盛開的鮮花。「你看,你看!這朵紅花最漂亮…」幼兒激烈爭論著。我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鞏固認識春天的自然景色,加深對春天的認識,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目標
1. 認識春天的主要特徵,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2. 加深對春天的認識,感受春天的美。
3. 發展幼兒的感受力於表現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春天,感受春天。
教學難點:幼兒能根據音樂自己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活動准備
1.一段有關春天景色的視頻。2.各種鮮花的圖片。3.用於幼兒戴在手腕上的小花人手一朵。4.一段輕快的舞蹈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播放視頻,讓幼兒欣賞春天的景色。
2.啟發談話,激發興趣:(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2)春天的天氣與冬天有什麼不同?(3)你喜歡春天嗎?為什麼?
3.教師小結: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天氣漸漸變得暖和了,花園里鮮花盛開,人們都喜歡在這個時候去春遊。
二、基本部分
教師展示各種鮮花的圖片,幼兒觀察。
2.請個別幼兒學一學圖中花開的樣子,引導幼兒創編各種不一樣的花開姿勢,如:花開在上邊、旁邊或是蹲著開……
3. 播放音樂,幼兒自由模仿開花的各種姿態,鼓勵幼兒創編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姿勢。
4. 帶上手腕花,教師與幼兒共同表演。
三、結束部分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感受春天,大家多開心。啊!在老師眼裡你們就像是一群春天的小天使,可愛極了!讓咱們一起聽著春天的音樂,跳起來吧!
2。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好不好?聽音樂出教室,自然結束。
四、延伸環節
讓我們一起來布置美麗的春天吧!小朋友們可以自由選擇畫、貼、捏等方法創作春天景象的作品,展示在活動區上。
教學反思
春天是多麼美好的季節,它讓大地生機勃勃,讓世界五彩繽紛,萬物復甦,天氣漸漸變得暖和了,孩子們脫下厚重的冬裝,換上美麗的春裝,感受著春天帶來的氣息。我班幼兒善於觀察和模仿,所以在活動中,我先帶領孩子觀看視頻認識春天、感受春天,再通過圖片春天裡的花啟發幼兒創編律動,環節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幼兒的模仿力和表現力都很強,在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中心,建立給幼兒表現的舞台,讓幼兒大膽創編動作並給予鼓勵,使幼兒增強自信心。
如果重上活動,我會在表演環節加上一些小動物,如:小蝴蝶、小蜜蜂等等,使整個活動更加生動活潑、有趣。我希望通過不斷的改進,使自己有更大的進步。

6. 自己的話是讓別人看的 教學反思 教了什麼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五年級下冊第七組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我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文章。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煉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讓人既開眼界,又頗受教育。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主要有以下的三點收獲:
一是准確、深入地理解課文,首先要感動自己。
第一次初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沒什麼感覺,覺得很失望。第二次細讀的時候,發現其中的優美詞句,讀起來會讓你心動;其中的美好境界,同樣了令人嚮往,於是開始認真備課。當我找到了季羨林老師的方方面面的資料的時候,特別是2006年, 95歲高齡的季羨林老先生被評為感動中國的年度十大人物時,季羨林老先生說:我沒有做什麼令人感動的事,真的是有的話,只有「勤奮」兩字。那是,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再也沒有逃避和偷懶的借口,第三、第四遍地深入文本,查找資料,直到滾瓜爛熟為止。我准確、深入地理解了課文,為上好這一節課奠定了基礎。
二是精心進行教學設計,架起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橋梁。
文章感動了自己,未必能感動學生。因為學生的生活經歷與文本有較大的差距,怎樣讓學生逐漸走進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我根據課程標准和學生的實際,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架起了一座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橋梁。這節課總體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
(1)通過朗讀感悟和錄像圖片的渲染,感受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
(2)通過自由朗讀,默讀課文,抓重點句;小組合作,朗讀感悟;熟讀成誦,領略德國的奇麗景色和感受德國民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過音樂渲染,學生寫話,體會季羨林老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是靈活創新地實施教學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凸顯教學的實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兩點:
1、對關鍵詞語的處理可謂別具一格、獨具匠心,使詞語教學鮮活起來。
首先對「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理解,採用教師范讀,學生發現,引導想像、體會朗讀藉助畫面,再次渲染的方法。這種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對語言文字的感知、領悟和積累,使詞語教學鮮活起來。
其次,對「應接不暇」的理解,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推想其意思,藉以指導學生運用;
第三,通過反復誦讀,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熟讀成誦,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背誦優美的詞句,凸顯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緊扣文中的主題,反復吟誦,升華主題,使工具性與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諧地統一。
在體會「自己的花讓別人看」和「自己又看別人的花」的意境中,進而將文章主題升華為「人人奉獻美」和「人人收獲美」。 通過對季羨林老先生人生經歷的介紹,引導學生、想像寫話:、他會夢見什麼?從而體會季羨林老先生的人格魅力,使工具性與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諧地統一。
縱觀我的教學,我也清楚地看到這節課還存在某些不足之處是有待改進的,如:學生的思維還不夠開闊、老師未能及時把握住課堂上學生及時生成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而覺得有點遺憾。如在品讀、感悟德國民族奇特的句子時,學生談了自己的感受,認為德國人與中國人在養花的價值觀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而中國人把花養在屋內是給自己看的。因為學生聯想到春節的時候,中國人買了桃花、水仙花、菊花等漂亮的花朵是擺在屋裡供自己欣賞等等。這時,老師沒有及時引導、教育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思考、學習、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並力求通過思考、總結、學習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7. 教學目的:初步掌握實操課教學設計的方法 要求:設計實操課教學方案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的是進行教學設計,傳統的教學設計僅是設計一個合理的教學方案,然後帶上教科書走進課堂,以粉筆加黑板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我們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是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信息傳遞,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綜合實踐能力。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
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有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在基於一生一機的環境下進行教學。那麼,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就會有所側重。在我們普通教室里上課的時候,主要採用的是遠程教學資源和班班通網路環境,我們一般採用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來對課程進行教學設計。而在計算教室裡面一生一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各種網路資源來實現教學目標,那麼我們就可以用到網路教學設計方案。這兩種設計方案都是屬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設計方案,只是因為我們的教學環境或者說是學生的學習環境的不同而採用的不同教學設計方法。
現在,我就從多媒體教學設計和網路教學設計兩個方面來和大家探討如何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
一、多媒體教學設計
在學校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學媒體的應用形式和教學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多媒體組合教學、基於區域網的教學和基於Internet的教學等。由於對教學系統設計理論的重視程度和應用水平的影響,普遍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1)教學方案沒有明確的設計思想,反映不出理論的指導(特別是現代教育理論),仍然是經驗型的思路。
(2)教學目標不明確,不具體。
(3)教學結構流程反映不出新型教學模式的四個轉變(教師角色、學生地位、媒體作用、教學過程等四方面的轉變),也反映不出學科教學的規律。
(4)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
多媒體所能展示的內容十分寬泛,從實體展示到抽象模擬,從歷史重現到未來猜想,都可以通過多媒體予以實現,這關鍵在於我們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方案設計時是否收集了充足的資源。
這些都是我們在進行多媒體教學設計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設計出一個合理的多媒體教學方案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多媒體教學設計。
(一)、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教學目標
每門課程都是由若干個章節組成,每一章節有若干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的內容的屬性是確定的(每個知識點的意義所在就是它的屬性)。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必須考慮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1、 社會的需要
社會的需要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如社會的責任,國家的需要等等。比如我們在愛國主義教育當中講到的,什麼是愛國主義?就可以用到列寧的一句話:愛國主義是人們千百年來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感情。(這句話可通過幻燈的形式投到屏幕讓學生直觀的閱讀,增強對這句話的理解)這可以體現出社會責任和國家需要,而且能夠讓學生明白愛國主義的真正含義。
2、 學生的特徵
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必須先分析學生的特徵,明確學生的求學目的和基礎水平。我們的教學目標就是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和原有的認知能力上進行拓展和更新。正確分析學生的特徵,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我們一位高三學生回憶自己的學習經歷時說,初中時,外語不用努力成績就不錯,上了高中發現別的同學英語水平比自己好,他開始找差距,過去他沒背書的習慣,後來他發現背書並不困難,只要多讀一兩遍自然就會背了,而且背下來的東西理解得更深刻。他的學習體會是上課注意聽講,事半功倍,很多知識在課上就記住了,上課把老師講的重點詞在書上作記號,平時讀書時注意就可以記住這些詞。現在他的英語成績在班裡處於中上等水平。他說:「如果初中多學一點,就不會這么被動了,要想趕上成績優秀的同學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自從上了高中後才意識到即使再聰明如果不努力的話在高中要想獲得好的成績同樣是不可能的,所以聰明已經不是優勢了。」這就給我們提示了,如果了解學生的特徵,那麼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肯定是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3、 學科的特點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科特色。
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節《思想品德》課,這位老師完全以語文課的教學教法,關注的不是導行、明理、勵志、做人,而是字、詞、句和段落篇章的分析。這樣把《品德與生活》課上成了語文課,完全失去了這一學科課程教學的意義。
那麼怎樣在學科整合中凸顯出學科課程特點呢?就語文學科而言,提倡語文與藝術的結合,讓表演、繪畫、拼圖等走進課堂,讓學生愉快地學習語文,不是追求形式的演一演、貼一貼、畫一畫。就《思想品德》學科看,這門學科的教學核心是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教學的特點是激情、明理、導行;學習方式應該通過典型的活動設計,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感情,把課堂構建成一個虛擬的科技園、演講台、智慧宮和挑戰平台。這樣的《思想品德》課才能播種認識,收獲品格,放飛希望。
我們只要把知識點把握清楚了,那麼,我們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明晰的思路,在教學媒體的選擇上才會有足夠的空間。
(二)、教學媒體的選擇和教學情境的創設
媒體的選擇,就是軟體和硬體的選擇。軟體是記錄和儲存教學信息的載體;硬體是傳遞和再現教學信息的教學設備,如實體模型、計算機、幻燈、投影、電視、課件等等。
1、媒體的選擇
媒體選擇的基本思想是盡可能選擇低代價、高功能的教學媒體。我們根據需要選擇要使用的媒體。
下面我們看看常用的教學媒體和它們的特點
媒體種類 主要教學特點
實體模型 進行立體模擬
錄音(CD) 語言聲音的重現
投影 進行平面模擬
幻燈 靜態實景的重現
電視(VCD) 呈現動態過程
多媒體課件 進行交互作用
2、創設教學情境(這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創設教學情境,在我們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多媒體教學設計還是網路教學設計,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創設情境直接影響我們的教學效果。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設教學情境也是教師的一項常規教學工作,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追求。有價值的教學情境要體現以下幾個特徵:
1.基於生活。強調情境創設的生活性,其實質是要解決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關系,新課程呼喚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創設教學情境,第一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只有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才能切實弄明白知識的價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他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的教學理念。
2.注重形象性。首先,應該是感性的、可見的、摸得著的,它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並促進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和升化;其次,應該是形象的、具體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發學生的想像和聯想,使學生能夠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范圍和時間、空間的限制,既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互動發展。
3.體現學科特點。情境創設要體現學科特色,緊扣教學內容,凸現學習重點,科學性是教學情境的本質屬性。例如,在教學「平均分」時(平均分配,除法),我們可以創設一個「春遊」的現實情境,讓學生准備各種食品和水果並進行分發,但教學重點應該盡快地落到「總數是多少」、「怎麼分的」、「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還有沒有多餘的」、「不同食物的分法中有什麼共同的特點」等等這些數學問題上來,而不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討論「春遊應該准備什麼食物和水果」、「春遊應該注意什麼」等與數學內容無關的生活問題上。
4.內含問題。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善於穿插問題,特別是點明知識點的問題設計要准確,我們可通過設計一些多媒體展示的問題情境來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5.融入情感。比如課文的朗讀要聲情並茂、引入故事要生動形象、展示收集的媒體圖片貼近生活等等就是一種融入情感的好方法。
6.傳遞感性信息。比如: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化學實驗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我們舉一個教學實例:在學習鈉的化學性質時,利用乙酸和金屬鈉設計一個滴水生火的實驗,由於實驗結果與水能滅火的日常觀念相矛盾,那麼這個「一反常態」的實驗現象就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的思維就會特別活躍。在這樣的情境中開展教學活動,自然就會收到不同凡響的教學效果。
(三)、指導自主學習,組織協作活動
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探討。協作學習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協商,進一步完善和深化對主題的認識理解。通過對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設計,可以營造出一種更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出學習主體的作用。
1、自主學習的設計
自主學習分為個體自主學習和集體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外在的組織者和指導者。
「自主學習」是較少依賴別人的幫助而自己可以進行有效的學習。它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自主學習」並沒有現成的經驗,更沒有既定模式,需要在不斷探索中慢慢滲透逐漸形成。
在多媒體教學設計中,我們要通過展示一些創設問題情境的聲像資料讓學生去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自主的與同學進行有效的合作和探究。
2、協作學習的設計
協作學習就是多個個體組成一個群體,互相幫助,共同學習。協作學習通常有兩種不同情況,一是學習的主題已知;二是學習的主題未知。主題已知的協作學習設計可通過提問來引導討論,而教師則要對學生的討論適時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主題未知的協作學習設計是因為事先並不知道學習主題,所以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可依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在整個協作學習過程中由教師組織引導,學生們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辯論組織協商,最終解決對問題的分歧,達成共識。由此可見,教師提出問題的可爭論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學習過程必須可控,如果出現離題詭辯等現象,應及時制止,引導學生回到主題上來。
(四)、教學結構流程的設計
課堂教學結構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即各要素的時間關系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主要是指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先後順序;空間關系是指教學內容的層次關系、課堂教學的邏輯關系等。
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我們必須考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參與、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媒體的運用等。形成練習在課堂教學中有著特殊作用,在設計課堂教學結構時也要加以考慮。
(五)、設計測量工具,進行學習評價(也就是評價體系)
學習評價,就是根據明確的目標,採用科學的方法,對測量數據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量化,並對量化的結果作出有價值性的判斷。

閱讀全文

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