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教學設計學情分析

教學設計學情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17 07:39:58

Ⅰ 教案如何填寫學情分析

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 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 還有不同年齡學生的感興趣特的話題不同,教師一方面要盡量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又要適當引導不能一味屈尊或者遷就學生的不良興趣。 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 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 3。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分析 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 班級整體學習風格: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 當然,切忌單純為了學情分析而去分析學生或者將學情分析孤立於教學設計之外,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 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分析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 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 反思:在我進行學情分析時很是籠統,感覺是閉著眼睛走路,撞到哪裡算哪裡,從不知道原來分析學情也是有知識結構的。

Ⅱ 寫教案時,學情分析應該寫什麼

學情分析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原有知識的分析。要做到了解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這對備好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已獲得的知識與即將獲得的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常常是前後密切關聯的。 二、學生現有認知能力的分析。在學科教學中,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包括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等,教師應了解學生的這些能力狀況,弄清楚教材中哪些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自學達到教學目的,對學生能夠理解、分析、歸納的內容,教師可少講,多給學生提供一些自學機會,對學生不易理解、不能分析的問題便可多費些工夫講授,以培養學生的能力。 三、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的分析。每名學生在來到學校學習的同時,也帶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和不同觀點、看法。這種已有的經歷、經驗和對待社會的觀點,對於即將進行的課堂學習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 四、學生的情感分析。情感因素,是教學設計環節中一個重要成分。情感因素是伴隨著知識經驗的掌握、觀念的形成以及內部智力的成熟而發展起來的,它對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創造能力的發展起著決定的作用。 五、學生的身心特徵的分析。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各有其特點。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

Ⅲ 教學設計說明的學情分析

我校建校以來,構建了以有氧健身操為特色的校本課程,課程內回容提倡個性發展,本次課授答課對象為初中二年級的學生,處在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校本課程的學習,無論是身體上還是身心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變化,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能力,能夠按照音樂的節奏和速度,協調、規范、輕松地完成組合動作。

Ⅳ 怎樣做好教學設計中的學情分析

面對教育改革,學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由於教師教學的對象就是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每個班級也有屬於自己的特點,那麼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注意到學生的學情,特別是教的班級較多的時候,要根據班級的特點對教學做相應的變動。學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澀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還有不同年齡學生的感興趣特的話題不同,教師一方面要盡量結合學生興趣開展教學,又要適當引導不能一味屈尊或者遷就學生的不良興趣。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針對本節課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生活經驗,然後分析學生是否具備這些知識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分析經驗。可以通過單元測驗、摸底考察、問卷等較為正式的方式,也可以採取抽查或提問等非正式的方式。如果發現學生知識經驗不足,一方面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難度和教學方法。3、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分析分析不同班級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的能力如何、學習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據此設計教學任務的深度、難度和廣度。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分析本班學生中學習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困難學生,並因材施教、採取變通靈活的教學策略。4、學生學習風格分析班級整體學習風格:一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會形成「班級性格」,有些班級思維活躍、反應迅速,但往往思維深度不夠、准確性稍微欠缺;有些班級則較為沉悶,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維深度。不同的學生個體也是如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經驗和課堂觀察,敏銳捕捉相關信息,通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合作等方式盡量取學生之長、補其之短。當然,切忌單純為了學情分析而去分析學生或者將學情分析孤立於教學設計之外,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分析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

Ⅳ 教學設計中學情分析應該怎樣寫最好

教學的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難點不一版定是重點。也有些內權容既是難點又是重點。難點有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定,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班級里不同學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難點。在一般情況下,使大多數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教師要著力想出各種有效辦法加以突破,否則不但這部分內容學生聽不懂學不會,還會為理解以後的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難。

Ⅵ 教學設計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就是教師對影響學生成長的各種主客觀情況的了解與分析。之所以要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進行學情分析,是出於以下幾點思考:(一)進行學情分析是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必然要求
事實上,注重學情分析的思想由來已久。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善於分析學生的不同性格、愛好、興趣,根據個體差異,給每個人以不同以至完全相反的教育,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欲罷不能的地步。
「因此,充分了解和分析學情,為學而教,因材施教,是開展任何教育活動的起點,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學活動,概莫能外。(二)進行學情分析是落實學生主體性的必由之路
新課程強調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習者服務,以教學活動來引導、促學生主動學習。因此,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展開,任何教學活動都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切合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我們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中,密切關注和分析學情,是教師落實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途徑。(三)進行學情分析是優化教學設計的必要前提
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即備課)時,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課程標准、教材內容、學生情況、教學方法、課程資源。其中,學情分析既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又是教學內容解析的依據,還是教學策略選擇與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總之,學情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四)進行學情分析是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有效保障
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師生互動的實質是精神層面的交流、溝通、理解、影響。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交往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得以實現的結合點。然而,師生互動不同於一般性的社會互動交往,這種互動在客觀上是不平等的,因為師生雙方社會閱歷、知識背景、活動目的、社會責任等方面都有巨大差異。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上跨越年齡和文化上的代溝,課前設計好互動的路線,課中扮演「平等中的首席」角色,為學生搭設問題與對話的橋梁。為了達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教師必須在這種「一對多」的互動中,充分理解學生在生活背景、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多樣性,才能在通常「一人對五十人」的課堂交往中立於不敗之地。

Ⅶ 教學設計中怎麼進行學情分析

分析學生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 備課階段,深入研究課程標准、教材內容,把握學生在知識體繫上所處的位置, 分析學生可能已經具備的基礎。 這種分析是一種系統的分析,這是對老師的最低要求,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教師不僅僅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學了什麼,還要了解小學階段學了什麼,比如,對於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就沒有必要把定理內容作為探究對象,可以直接討論為什麼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再比如說我們要學習一次函數了,那我們分析一下此前按照課程標准和教材,哪些東西已經與一次函數有關系了呢?那麼顯然函數一般概念我們已經學習過了,另外此前我們可能從來沒有出現函數這個術語,但是過去我們是不是學習過二元一次方程?我們知道,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如果我們要用變數的視角來看的話,其實就是一個函數關系,所以這些東西應該成為我們學習一次函數知識基礎的梳理。此時,教師停留在「經驗」上,是自己主觀的確定學生的需要。此階段還有一點很重要:教師深入思考知識的形成過程,思考面對一個問題或現象時如何從第一反應走向思路的形成和解決過程,也就是確定教學內容所具有的學生發展空間。 第二, 用實證的方法(過去的經驗或者調研)確認學生的基礎。 課標和教材只能提供給一種學生是否具有相關基礎的理想狀況,然而,現實與理想總是有距離的,學習過的內容學生未必都能夠達到理想的要求,教師需要結合自己的學生進行調查,獲得實證的支持,為教學目標的確定奠定基礎。 這個就需要我們自己做具體的研究。實證的方法包括過去的經驗,也包括調研。1、課前調研,通過訪談、問卷了解學生的儲備和對新知識的感性認識。此時,由於調研的學生的局限性、片面性,不能全面把握所要上課的學生的情況。但能為自己的教學方向定位提供依據。2、課上調研,讓學生自己去做,發現問題,以問題作為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改進,將這一資源與原有的備課資源進行整合。這時學生的問題才會全面的呈現,教師診斷性的進行教學,能夠高效高質的落實教學任務。比如,在有理數乘法一課,學生在計算帶分數乘法問題中發生了普遍的錯誤,比如計算二又三分之二乘以五分之三,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的結果等於二又五分之二。(不知道分數怎麼插入,只好用文字代替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經過查閱課程標准小學部分,發現當前帶分數的運算已經不做要求了。很多地方學校只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帶分數,能夠將帶分數轉化成假分數,所以我們會發現我們原本認為關於分數運算的問題在小學已經解決了,因此初中主要去處理符號的問題,性質符號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做了調研的話,就會發現當學生在初中面對有理數運算的時候,很多分數運算的問題,很多分數運算的基礎,可能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堅實。所以也許我們在這個地方,就需要把分數運算的一些必要的技能的掌握作為我們的教學目標之一了,由此觀之實證的分析特別重要。 第三,分析學生的認知的特點與個性特點。 學生的差異表現在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上,比如說,我們知道抽象思維水平對於數學學習來說特別重要,而對學生個體來說,抽象思維水平的發展存在著特別大的差距,這表現在很多孩子身上。比比如有理數加法這部分,關於絕對值這個概念,有理數加法法則的表述,就是加法法則自身直觀的認識,我們都知道並不困難,學生能夠完全藉助自己已有的這種對於正數與負數的理解和他小學關於加法的這種認識,把這個法則的本質有特別清楚的認識。但是我們有時候會發現,當我們幫助學生概括出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時候,反倒有一些學生不知道怎麼去對有理數加法進行計算了。 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想一想,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概念中有一個術語是絕對值,而絕對值這個概念的抽象程度特別是對於一般的一個數的絕對值的抽象程度,恐怕是遠遠超過有理數加法自身的。所以你就會發現,有的孩子他不是理解有理數加法困難,而是理解絕對值這個概念的困難帶來了他有理數加法的這個困難。所以如果我們不關注這一點的話,我們可能就會發現,我們在講有理數加法法則之前,你讓學生做一些有理數加法問題他能做,我們講完法則之後他反倒不會做了,這就提醒我們一件事,我們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實質,淡化一些形式。因為形式化地過於強調術語的表達,通常要求比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而對於初中生來說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的。 另外,對於班級授課制來說,學生的群體特點顯得很重要,如果一個學生群體的抽象思維水平總體比較高,那麼教師就可以選擇相對抽象的素材作為教學的載體,反之就需要更多的實際例子,以對抽象的概念有個支撐。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班的學生總體上都很自信善於表達,那麼就比較有利於通過學生的方式組織教學,如果這個群體的學生總體比較害羞,如果教師希望用學生表達自己,就需要有對學生進行指導的准備,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在對學生進行了這三個層面的充分研究後,才能「因學生的需要而教」,學生也會一直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也感到輕鬆了。

Ⅷ 如何寫教案學情分析

包括班級現狀分析、原因分析、改進措施、對任課教師的建議四個方面。

1、班級現狀分析:

從上學期的各方面情況來看,本班總體還是不錯的。班風積極健康向上,學生思維較活躍,班幹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學生已經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但是仍不排除少數一些自控力較差的學生。應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引導個別學生有明顯進步。

2、原因分析:

學生方面,班級里的優等生學習非常自覺認真,在班級里起了引領與帶頭作用,比學習,比進步蔚然成風。

3、改進措施:

鼓勵中等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他們與優等生逐一雌雄。多幫助下游生,使兩極分化最小化。

要做到勤說(每天每時常提醒)、勤問(每天能夠與個別學生進行交流)、勤查(每天檢查各科作業的完成情況),加大管理力度,讓學生能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

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闡明各校之間競爭的嚴峻形勢,讓學生有憂患意識,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4、對任課教師的建議:

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後續學習前提條件,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就會給以後的教學帶很大的隱患,縮小差生面,杜絕出現低分。

(8)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擴展閱讀:

學情分析的重要性

切忌單純為了學情分析而去分析學生或者將學情分析孤立於教學設計之外。

學情分析是系統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並與教學設計的其他部分存在極為緊密的互動關系。

學情分析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空中樓閣;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認知特點,才能確定其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和不同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而從知識技能能力等方面來闡述最近發展區就是教-學目標。

學情分析是教-學內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據,沒有學情分析的內容分析往往是一盤散沙或無的放矢;因為只有針對具體學生才能界定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因為沒有學生的知識經驗基礎,任何講解、操作、練習、合作都很可能難以落實。

總之,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

Ⅸ 教學設計中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內容與學情分析

分析學生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 備課階段,深入研究課程標准、教材內容,把握學生在知識體繫上所處的位置, 分析學生可能已經具備的基礎。 這種分析是一種系統的分析,這是對老師的最低要求,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教師不僅僅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學了什麼,還要了解小學階段學了什麼,比如,對於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就沒有必要把定理內容作為探究對象,可以直接討論為什麼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再比如說我們要學習一次函數了,那我們分析一下此前按照課程標准和教材,哪些東西已經與一次函數有關系了呢?那麼顯然函數一般概念我們已經學習過了,另外此前我們可能從來沒有出現函數這個術語,但是過去我們是不是學習過二元一次方程?我們知道,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如果我們要用變數的視角來看的話,其實就是一個函數關系,所以這些東西應該成為我們學習一次函數知識基礎的梳理。此時,教師停留在「經驗」上,是自己主觀的確定學生的需要。此階段還有一點很重要:教師深入思考知識的形成過程,思考面對一個問題或現象時如何從第一反應走向思路的形成和解決過程,也就是確定教學內容所具有的學生發展空間。 第二, 用實證的方法(過去的經驗或者調研)確認學生的基礎。 課標和教材只能提供給一種學生是否具有相關基礎的理想狀況,然而,現實與理想總是有距離的,學習過的內容學生未必都能夠達到理想的要求,教師需要結合自己的學生進行調查,獲得實證的支持,為教學目標的確定奠定基礎。 這個就需要我們自己做具體的研究。實證的方法包括過去的經驗,也包括調研。1、課前調研,通過訪談、問卷了解學生的儲備和對新知識的感性認識。此時,由於調研的學生的局限性、片面性,不能全面把握所要上課的學生的情況。但能為自己的教學方向定位提供依據。2、課上調研,讓學生自己去做,發現問題,以問題作為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改進,將這一資源與原有的備課資源進行整合。這時學生的問題才會全面的呈現,教師診斷性的進行教學,能夠高效高質的落實教學任務。比如,在有理數乘法一課,學生在計算帶分數乘法問題中發生了普遍的錯誤,比如計算二又三分之二乘以五分之三,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的結果等於二又五分之二。(不知道分數怎麼插入,只好用文字代替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經過查閱課程標准小學部分,發現當前帶分數的運算已經不做要求了。很多地方學校只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帶分數,能夠將帶分數轉化成假分數,所以我們會發現我們原本認為關於分數運算的問題在小學已經解決了,因此初中主要去處理符號的問題,性質符號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做了調研的話,就會發現當學生在初中面對有理數運算的時候,很多分數運算的問題,很多分數運算的基礎,可能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堅實。所以也許我們在這個地方,就需要把分數運算的一些必要的技能的掌握作為我們的教學目標之一了,由此觀之實證的分析特別重要。 第三,分析學生的認知的特點與個性特點。 學生的差異表現在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上,比如說,我們知道抽象思維水平對於數學學習來說特別重要,而對學生個體來說,抽象思維水平的發展存在著特別大的差距,這表現在很多孩子身上。比比如有理數加法這部分,關於絕對值這個概念,有理數加法法則的表述,就是加法法則自身直觀的認識,我們都知道並不困難,學生能夠完全藉助自己已有的這種對於正數與負數的理解和他小學關於加法的這種認識,把這個法則的本質有特別清楚的認識。但是我們有時候會發現,當我們幫助學生概括出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時候,反倒有一些學生不知道怎麼去對有理數加法進行計算了。 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想一想,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概念中有一個術語是絕對值,而絕對值這個概念的抽象程度特別是對於一般的一個數的絕對值的抽象程度,恐怕是遠遠超過有理數加法自身的。所以你就會發現,有的孩子他不是理解有理數加法困難,而是理解絕對值這個概念的困難帶來了他有理數加法的這個困難。所以如果我們不關注這一點的話,我們可能就會發現,我們在講有理數加法法則之前,你讓學生做一些有理數加法問題他能做,我們講完法則之後他反倒不會做了,這就提醒我們一件事,我們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實質,淡化一些形式。因為形式化地過於強調術語的表達,通常要求比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而對於初中生來說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需要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的。 另外,對於班級授課制來說,學生的群體特點顯得很重要,如果一個學生群體的抽象思維水平總體比較高,那麼教師就可以選擇相對抽象的素材作為教學的載體,反之就需要更多的實際例子,以對抽象的概念有個支撐。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班的學生總體上都很自信善於表達,那麼就比較有利於通過學生的方式組織教學,如果這個群體的學生總體比較害羞,如果教師希望用學生表達自己,就需要有對學生進行指導的准備,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在對學生進行了這三個層面的充分研究後,才能「因學生的需要而教」,學生也會一直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也感到輕鬆了。

閱讀全文

與教學設計學情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