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的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活動認識圓錐體。
2.理解並掌握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應用。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認識圓錐體,掌握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學准備:
扇形紙片、各種圓錐體、量筒、水槽、細沙
學習准備:
圓錐體物品、生活中圓錐體的應用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學過了哪些立體圖形?(結合實物認一認)
2.這是什麼圖形?(圓錐)過去我們對它了解比較少,今天重點來研究它。
3.關於圓錐你想了解它的什麼?(特徵、表面積、體積)
二、研究特徵:
1.做圓錐(提供扇形紙片、橡皮泥、跳棋、圓鉛筆、卷筆刀),說說圓錐有什麼特徵。
2.自學91也教材,匯報學習結果。(板書)
底面:圓
側面:曲面(扇形)
高: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
1.判斷練習
2.生活中的圓錐:實物展示、圖片展示
三、初步了解表面積:側面積(扇形) 底面(不做重點)
四、探究體積:
1.猜測:根據以往學習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圓錐的體積可能與什麼有關?
(底面積、高……藉助已有圖形剪拼割補……用已有知識推倒公式)
2.根據老師提供的用具你會想到怎樣測量圓錐的體積。
(1)利用量筒、水(小結公式後驗證)
(2)利用圓柱體、砂子(試驗前先猜測……強調等底等高)
3.總結公式(板書)
4.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是21平方厘米,高是14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鞏固練習
1.例題1
2.笑臉題(連線後畫出與圓柱體積相等的圓錐的高)
3.玻璃廠用卡車運進一批做玻璃用的砂子堆成一個圓錐形,底面周長是31.4米,高3.6米,每立方米砂重1.5噸。這堆砂子質量是多少噸?
六、總結學習立體圖形的收獲。《圓錐》教學反思藉助《圓錐》這一教學內容為載體,我有機會實踐自己在「空間與圖形」這一部分的基於教材的深入探索與研究。課改以來,新的課堂十分活躍,特別是空間與圖形的相關課,十分重視操作、實驗等活動,課堂一派熱鬧。但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我覺得數學課應該更「數學」一點,應該體現出數學的嚴謹性。所以,教學中我努力營造「活而不亂」的課堂,讓操作活動的背後更有知識的含量。
首先,為學生提供的扇形紙片、橡皮泥、跳棋、圓鉛筆、卷筆刀等材料,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動手製作圓規,加深學生對圓錐體的認識。而在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一部分,我不僅僅讓學生單純的去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圓錐體物品,而且讓他們說一說為什麼這樣設計,使用的原理是什麼。
在探究圓錐體積計算一部分,我努力尋求「自主探究、獨立解決問題」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用空心圓柱、圓錐進行實驗。但是,學生怎麼會一下子想到做實驗呢?做實驗是他們自己的需要嗎?如果開始就做實驗,雖然形式上是熱鬧的,但學生的思維是被動的。於是,我設計讓學生先去猜一猜,圓錐體的體積計算與什麼有關。學生很自然地想到藉助已有的一些圖形進行割補,探求底面積、高的關系等方法。在為學生提供各種圓錐體、量筒、水槽、細沙等工具,讓學生自由實驗,獨立去探究體積的計算。學生通過猜想、驗證、反思這一系列的活動主動探索知識,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學習知識的過程成為學生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 ▄︻┳═一如果你覺得答案不具體建設你去網路搜索一下OK……祝你--<-<-<@學習進步( ^_^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