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有陸游 《游山西村》《書憤》的精品教案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一、注釋:1、書憤:抒發義憤。 書:寫 2、樓船:戰艦 3、瓜洲渡:地名,今在鎮江對岸。 4、大散關:地名,在陝西寶雞縣西南,為宋金交界處。 5、塞上長城:作者自比。6、堪:可以。伯仲間:兄弟之間。意為相差無幾
二、討論問題: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個特點,試加以分析。
明確:「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最能體現這個特點。這兩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兩次勝利的戰斗: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大散關失而復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衛自己國土的偉大力量,也使詩人的恢復之志具體化,可以想見他當年投身戰斗恢復失地的強烈願望。
三、學生思考:如何理解「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兩句詩?
明確:這是詩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並不絕望,其中還蘊藉著豪壯的感情。
四、探究課題:關於「中原北望氣如山」中的「氣」的理解。
觀點一:「氣如山」即「積憤如山之重」。「氣」即悲憤。
觀點二:「氣」為「豪壯之氣」,理由是:①從前後詩意看。首句言早年不知道恢復中原之事甚為艱難,所以在北望淪陷的中原時,不禁豪氣干雲,如山般壯偉堅強,前後兩句構成因果關系。如果把此「氣」解為「悲憤」,則割裂了兩句詩間的語意聯系。頷聯「承」首聯而來,寫南宋軍隊抗擊金兵侵犯而水陸俱勝的史實,同時也回顧了自己的特殊經歷,大有一展抱負之勢,是「所如山」的形象再現。②從表現手法上看。「氣」釋為「悲憤「,表面上點明詩題中的「憤」字,其實這樣反使詩意直白淺露,不夠含蓄蘊藉。同時,與「塞上長城空自許」無法構成照應和對比。「氣」釋為豪壯之氣,與「塞上長城」之志相互輝映,詩人昔日之「氣」之「志」,而今已成「空自許」,在今昔對比中更強烈地抒發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的深沉感慨。「氣」作豪壯之氣講,不僅使上下詩意貫通,結構謹嚴,而且更有力地抒發了詩人胸中郁積的「悲憤」之氣。
五、點評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二,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閑在鄉,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書憤」者,抒發胸中郁憤之情也。
「國仇未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當英雄無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鐵馬金戈的記憶里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涌,何等氣魄!詩人何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以為我本無私,傾力報國,那麼國必成全於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壞以至於屢遭罷黜?詩人開篇一自問,問出多少郁憤?
「樓船」二句,寫宋兵在東南和西北抗擊金兵進犯事,也概括詩人過去游蹤所至。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顏亮南侵,宋軍在瓜洲一帶拒守,後金兵潰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陸游正在南鄭參加王炎軍幕事,詩人與王炎積極籌劃進兵長安,曾強渡渭水,與金兵在大散關發生遭遇戰。下句指此。這兩句概括的輝煌的過去恰與「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鮮明對比。「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想今日恢復中原之機不再,詩人之心何啻於泣血?從詩藝角度看,這兩句詩也足見陸游浩盪詩才。「樓船」(雄偉的戰艦)與「夜雪」,「鐵馬」與「秋風」,意象兩兩相合,便有兩幅開闊、壯盛的戰場畫卷。意象選取甚為干凈、典型。
「塞上長城」句,詩人用典明志。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為「萬里長城」。皇帝要殺他,他說:「自毀汝萬里長城。」陸游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國家,揚威邊地,舍我其誰?然而,如今呢?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於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何等悲愴?再想,這一結局,非我不盡志所致,非我不盡力所致,而是小人誤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愴便為郁憤。
再看尾聯。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終歸名滿天宇,「長使英雄淚滿襟」。千載而下,有誰可與相提並論呢?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詩人在現實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郁憤也就只好傾泄於這無奈了。 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閑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
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
六、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
曾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
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
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
有誰能像諸葛孔明那樣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② 哪裡有小學語文教師招考專業課內容啊
I.考試性質
教師招聘考試是為全省教育行政部門招聘教師而進行的選拔性考試, 其目的是為教育行政部門錄用教師提供智育方面的參考。各地根據考生的考試成績,結合面試情況,按已確定的招聘計劃,從教師應有的素質、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因此,全省教師招聘考試應當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II.考試目標與能力要求
一、小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的目標
1.考查考生對於小學語文基本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情況。
2.考查考生在大學學習期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關專業知識掌握情況。
3.考查考生對於小學語文課程知識與教學技能了解與應用情況。
二、小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的能力要求
1.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1~6年級)規定的知識范圍內,比較全面測試考生的語文能力。
2.高等教育對應於小學教學的內容在教育部關於高等院校現代漢語課程、古代文學課程、現當代文學課程及外國文學課程的要求所規定的知識范圍內,測試考生發必要的漢語基礎知識與文學基礎知識。
3.「課程與教學」內容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所闡明的理論知識及「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基本知識的范圍內。
4.上述三方面知識內容共有六種能力要求,即識記、理解、分析、鑒賞、應用和創新,並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 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 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 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 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應用 指對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為基礎,主要表現為語文知識的應用(寫作)和教學技能的應用(案例分析與教學設計)。
F.創新 指探討疑難問題,具有獨到之見;摸索教學方法,能夠另闢蹊徑。這是對各種知識、技能加以融會貫通而形成的高級能力。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都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III.考試內容
一、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
(一)漢語拼音
1.3500常用漢字的准確標注拼音 (能力層級:A)
(二)漢字
2.3500個常用漢字筆順筆畫的正確書寫 (能力層級:E)
3.詞句中錯別字的辨別和改正 (能力層級:B,E)
(三)詞語
4.常用詞語(意義、感情色彩等)的准確理解 (能力層級:B)
5.常用詞語(包括成語、熟語等)的正確運用 (能力層級:E)
(四)句子
6.句子形式根據表達需要的變換 (能力層級:E)
7. 修飾句子常用方法的准確掌握和運用 (能力層級:B,E)
(常用方法指: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
8.常見類型病句的病因查找並正確修改 (能力層級:B,E)
(常見類型的病句指: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詞序不對;形容不當;重復羅嗦;前後矛盾;不合邏輯。)
9.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能力層級:E)
(標點符號指: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書名號,引號,破折號,省略號。)
(五)閱讀
10.指定課文的背誦 (參考篇目見附錄Ⅰ。能力層級:A)
11.課文段落和層次的劃分 (能力層級:B)
12.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的概括 (能力層級:B)
13.文章主要內容的理解把握 (能力層級:B)
14.作者思想觀點的分析評價 (能力層級:C)
二、 高等教育對應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
(一)中外文學史
1.古今中外文學(特別是兒童文學)史上標志性作家、作品的正確掌握 (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見附錄Ⅰ和Ⅱ,下同。能力層級:A,B)
2.古今中外著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與分析 (能力層級:B,C)
(重要母題或主題、主要人物、寫作手法、藝術特色以及社會影響或文學史地位的理解與分析等)
3.古今中外著名兒童文學作品(片段)的分析和鑒賞 (能力層級:C,D)
(主要指作品的微觀分析,包括作品的開篇和結尾藝術,角色和情節的安排,背景的設置,情感基調和色彩之間的關系,兒童品味的賞析,作品的美學賞析或語言學賞析等)
(二)現代漢語
1.現代漢語基本概念的正確理解和掌握 (能力層級: A,B)
(現代漢語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現代漢語、普通話、音節、變調、造字法、語素、義項、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詞類、短語、句類、辭格等)
2. 現代漢語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層級:B,C)
(現代漢語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現代漢語的特點,語音的性質,普通話的聲韻拼合規律,音節的拼寫規則,文字的性質和作用,漢字的起源、特點和作用,漢字規范的要求,糾正錯別字的方法,成語的特徵、來源、構造和運用,詞彙的發展變化途徑,辭格的綜合運用等)
(三)兒童文學
1.兒童文學基本概念的正確理解和掌握 (能力層級: A,B)
(兒童文學基本概念主要是指兒童文學、文學母題、童話、寓言、兒歌、兒童小說、兒童科學文藝、兒童戲劇文學、兒童影視、兒童文學批評等)
2.兒童文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層級: B,C)
(兒童文學基本原理包括兒童文學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兒童文學的美學特徵,兒童讀者的年齡特徵,兒童文學的三大基本母題,兒歌與兒童詩的異同,童話的發展與藝術特徵,寓言的發展與藝術特徵,兒童小說與兒童故事的異同,兒童科學文藝的發展與藝術特徵,圖畫文學的作用和藝術特徵,兒童戲劇、影視的舞台呈現點及其基本類型,兒童欣賞方式的特殊性,兒童文學批評的性質、意義與標准,中外兒童文學的特點等)
三、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內容
(一)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基礎知識(識記A,理解B)
1.小學語文課程基礎知識
⑴語文課程性質、理念的掌握
⑵小學語文課程設計的理解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語文課程的必修、選修模塊設計)
⑶小學語文課程目標的掌握
(小學語文課程總目標;小學各學段語文課程目標)
⑷語文校本課程概念的掌握
2.語文教學基礎知識
⑴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掌握
(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常規教學方法的特點及其功能;朗讀、背誦、聽寫、默寫等常見語文教學方法的特點及其功能)
⑵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種類、特點與功能的掌握
(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
(二)語文教學基本能力(分析C,應用E,創新F)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與運作能力
能根據所提供的教學文本、教學任務進行書面設計,或者對有關教學案例進行評析。
⑴語文教學目標的確立: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並規范地加以表述
⑵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與教學重難點的選擇
⑶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與教學媒體的恰當選用
⑷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合理設計
(設計課堂導入語;設計課堂結束語;設計板書;設計教學活動;設計課堂教學提問;課堂偶發事件的處理;設計課堂作業)
2.小學語文教學指導與評價能力
⑴小學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
(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
⑵小學語文學習能力的評價
⑶小學語文測試的設計與評價
Ⅳ.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
二、試題類型
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鑒賞題、案例分析題、技能應用題等。
三、試卷內容與賦分
1.小學語文教學內容30分
2.高等教育對應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30分
3.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內容40分
Ⅴ.例卷
附錄:
Ⅰ.小學古詩詞背誦參考篇目(24首)
長歌行(百川東到海) 漢樂府
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 李白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 白居易
憶江南 白居易
回鄉偶書 賀知章
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 杜牧
涼州詞 王之煥
春曉(春眠不覺曉) 孟浩然
楓橋夜泊 張繼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商山早行 溫庭筠
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 賈島
烏衣巷 劉禹錫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梅花(牆角數枝梅) 王安石
菩薩蠻 書江西遣口壁 辛棄疾
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 陸游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於謙
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龔自珍
Ⅱ.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
(一)古代文學作家、作品
《詩經》(《關雎》《蒹葭》《氓》《碩鼠》《七月》)
孔子《論語》
孟子《孟子》
司馬遷《陳涉世家》
陶淵明《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飲酒》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
孟浩然《過故人庄》《春曉》《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王維《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渡荊門送別》《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杜甫《望岳》《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樓》《江南逢李龜年》
韓愈《馬說》《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劉禹錫《陋室銘》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賣炭翁》
柳宗元《捕蛇者說》《黔之驢》《江雪》
杜牧《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
范仲淹《岳陽樓記》《漁家傲·秋思》
歐陽修《醉翁亭記》
王安石《元日》《泊船瓜州》《登飛來峰》《傷仲永》
蘇軾《題西林壁》《水調歌頭》《江城子·密州出獵》《浣溪沙》
李清照《如夢令》《武陵春》《聲聲慢》
陸游《書憤》《示兒》《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卜運算元·詠梅》
辛棄疾《西江月》《破陣子》《清平樂·村居》
文天祥《正氣歌》《過零丁洋》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水滸》
羅貫中《三國演義》
吳承恩《西遊記》
(二)現代文學作家、作品
魯迅《葯》《祝福》
巴金《家》
老舍《茶館》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孫犁《荷花澱》
沈從文《邊城》《湘行散記》
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戴望舒《雨巷》
周作人《自己的園地》
林語堂《談中西文化》
梁實秋《雅舍》
豐子愷《緣緣堂隨筆》
(三)當代文學作家、作品
舒婷《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
海子《海子的詩》
余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
莫言《紅高粱》《透明的紅蘿卜》
蘇童《米》《妻妾成群》
阿城《棋王》
韓少功《爸爸爸》
鐵凝《哦 香雪》
王安憶《長恨歌》
賈平凹《臘月·正月》
余秋雨《文化苦旅》
(四)外國文學作家、作品
荷馬《伊利亞特》《奧德賽》
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羅米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塞萬提斯《堂吉柯德》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雨果《巴黎聖母院》
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
托爾斯泰《復活》
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托弗》
海明威《老人與海》《太陽照樣升起》
艾略特《荒原》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細雪》
泰戈爾《新月集》《飛鳥集》
譚恩美《喜福會》
(五)兒童文學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話》
《格林童話》
《一千零一夜》
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林格倫《長襪子皮皮》
科洛迪《木偶奇遇記》
卡羅爾《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金斯利《水孩子》
米爾恩《小熊維尼歷險記》
蒙格瑪麗《紅頭發安妮》
詹姆斯·巴里《彼得·潘》
埃里希·凱斯特納《會飛的教室》
伊迪絲·內斯比特《五個孩子和一個怪物》
埃克多·馬洛《苦兒流浪記》
約翰娜·斯比麗《小海蒂》
拉迪亞德·吉卜林《叢林之書》
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芬歷險記》
亞米契斯《愛的教育》
弗蘭克·鮑姆《綠野仙蹤》
休·洛夫廷《杜里特醫生》
伯內特《秘密花園》
斯佩里《勇敢的心》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
葉聖陶《稻草人》
張天翼《寶葫蘆的秘密》
周作人《希臘神話故事》
冰心《寄小讀者》
金江《烏鴉兄弟》
洪汛濤《神筆馬良》
柯岩《帽子的秘密》
金波《推開窗子看見你》
林煥彰《妹妹的紅雨鞋》
董宏猷《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
高洪波《我喜歡你,狐狸》
沈石溪《狼王夢》
周銳《拿蒼蠅拍的紅桃王子》
秦文君《男生賈里》
黃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古今中外兒童歌謠
③ 初三語文
【教學依據】
本文情詞懇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敘事,表達流暢而自然,言辭中肯而聲情並茂。開頭分析蜀國面臨的形勢,陳述自己的治國主張;中間回顧往事,追憶諸葛亮自己以身許國的經過,抒發忠於蜀國、忠於劉備父子的感情;結尾時理清君臣職分,表達竭誠圖報的心情。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本文文質兼美,情理交融,實在不可多得。教學應該學生讀、背、悟、思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得到提到。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程下語文學習的一大特色,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該是有機滲透於閱讀教學過程之中的。在學習本課時,還應該結合文章涉及的信息豐富、包含的思想深邃的特點,組織相關綜合性學習,合理地將語文學習發散到課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展。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在學習中了解「表」這種文言文體的一般知識;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概括內容要點;多層面解讀文章,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遷移性閱讀的能力;品讀語言情感的深切,體會行文構思的明晰的特點;掌握閱讀「表」這一文言文體的基本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反復誦讀,在讀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內容要點,在讀中品味語言情感的深切,在讀中質疑探究、遷移發現;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強調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實現師生的互動;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多角度閱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學會怎樣對他人「聲情並茂」的陳述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怎樣正確對待他人對自己的恩惠;怎樣看待自己的責任等問題。在討論思辨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一情感培養絕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應該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自己從多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而學生對諸葛亮人品、氣節的思考解讀過程,實際上就是情感培養過程、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教學方式〗
1.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
2.由單向思維轉向多向思維,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思考。
3.注意傳授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在學習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在發現中走向完善。
4.重視教與學的雙邊性,重視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成功的喜悅。
5.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自然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切忌為了完成目標而強行設計教學環節。
6.要藉助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和興趣所在,以知識鏈接的形式,將學生對文本本身的學習拓展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更為廣闊的時空中自主學習。
〖教學過程〗
課時可根據課堂推進狀態自我調節。
一、詩句導入,激發興趣。
以組合詩句的方式,通過「出師一表」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文。
二、自讀課文,掃除障礙。
通過學生自讀課文,熟悉課文,提出疑難,掃除朗讀和理解的障礙。
三、共讀課文,理清要點。
以理清文章結構為目標,以教師范讀為引子,通過師生共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在理解中反復朗讀,把握要點,品味語言。
四、綜合學習,自主探究
學生圍繞人物和作品評價或其他學習中的問題自我發現,自談感受,合作探討。
五、選背課文,文化積累
學生選背精彩片斷,展開競背,師生共評。
【教學實錄】
一、對聯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三組被打亂的詩句,想請同學們把他們重新組合完整。(出示打亂了的對聯)出師一表真名世,夜半挑燈更細看。
出師一表通今古,遠比管樂蓋有餘。
出師一表千載無,千載誰堪伯仲間?
生: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生: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餘。
生: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生:(小聲嘀咕)怎麼都有「出師一表」?
師:(笑著問)可不是嗎?都有「出師一表」,而且都是在贊誦「出師一表」。這「出師一表」是什麼呢?我們的歷史小博士能不能幫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啊?
〖點評〗以古代詩句對作品的評價引入,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添學生人文素養。
生:可能是說的諸葛亮的《出師表》吧。
師:諸葛亮的情況,你能給大家做一個介紹嗎?
生: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先生,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青年時隱居鄉間耕種,後來,受劉備「三顧茅廬」,出山相助其完成大業。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火燒赤壁、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退敵、六齣祁山,一生辛勞,萬古留芳,成為人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學生報以熱烈的掌聲)
師:真不愧為我們的歷史小博士。難得你用這樣整齊的句式向我們概括了諸葛亮輝煌而又多彩的一生。謝謝,請坐下。智慧的確是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除此而外,他忠誠報人的品格也令後人所稱道。這三句詩中提到的《出師表》就是力證。
〖點評〗由人所共知的「智慧」自然過渡到學生不太熟悉的「忠誠」,為全文的理解和閱讀打好基礎,做好鋪墊。
二、自讀課文,掃除障礙。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在朗讀時,注意字詞的讀音和句子的斷句。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請做好記號,一會兒我們通過集體討論來解決。(學生自讀課文並提出疑難之處)
生:「開張」是什麼意思?
生:「痛恨」是什麼意思?
生:「感激」是什麼意思?
生:「謹慎」是什麼意思?
師:看來大家還真遇到了不少難題,有沒有哪位同學能幫大家解決一下呢?(生緊皺眉頭,若有所思)
生:老師,我知道,可當我將自己的理解放到原文中後,就講不通了。(其他同學表贊同的點點頭)
師:這是因為大家提出的這些詞的意義隨著時間的演變發生了變化。「開張」:今義是商店開始營業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義是開放、擴大。「痛恨」:今義是深切地憎恨;古義是痛心和遺憾。「感激」今義是由衷感謝;古義是感動、激動。「謹慎」今義是做事小心;古義是認真、慎重。同時,這篇課文中還有許多單音詞也是古今異義。如:先、崩、弊、誠、愚等,大家在學習時應加以分辨。
生:「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這句話該怎樣斷句呢?
生:應是「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師:你能解釋一下為什麼要這樣斷句嗎?
生:根據課文注釋,這句話是講:如果有違反法令的或者是品行良好的人,應交給主管的官來判定他們受罰或受賞。用這來表明帝王的治理是公平英明的,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讓宮內和朝廷行賞之法不同。
師:講得不錯,看來,大家通過三年的學習積累已形成了良好的文言語感。我為大家感到高興和自豪。下面,這樣,大家還可以從文章中找找這樣的長句,讀讀看。
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
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生: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
〖點評〗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互質疑難,合作解答,體現自主和合作的學習精神。在合作學習中把握本文長句較多的特點給予重點引導,體現教師在關鍵處參與的重要性。
三、共讀課文,理清要點
師:大家都讀得不錯。對句子的朗讀節奏把握的很好。下面,我把全文給大家朗讀一遍,請大家在對照我和大家朗讀異同的時候,請重點關註:本文先後寫了哪些內容?試著把文章的思路整理出來。(教師范讀)
師:你了解到文章寫了哪些內容
生:寫向劉禪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師:哦,「一系列」建議。哪些建議呢?在課文哪些段落寫的呢?
生:在課文1-5段寫了這些建議。一共三條:一是開張聖聽;二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三是親賢臣,遠小人。
師:你對這三條建議是如何理解,有何看法呢?
生:「開張聖聽」,就是要廣開言路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聽到真話,從而更好的治理國家;「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樣人們遵規守法,國家才不至於一片混亂;至於「親賢臣,遠小人」,就是保證國家向良好的方向發展,不被奸臣所害。
師:恩,解答得真不錯,還使用了我們現在的慣用語。看來,對文章的一部分內容已經深有體會了啊。大家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生:我覺得這是諸葛亮在充分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之後得出的結論。因為,在「三國鼎立」的時候,只有蜀國是最弱小的,如果不發展,必遭滅亡。而要發展壯大,就需要帝王是賢君、明君,而要想成為賢君、明君,就應按諸葛亮提的三條建議去做。所以,諸葛亮提出了這些建議。
生:諸葛亮重點提出的建議是第三條:親賢臣遠小人。而且這一條建議十分具體,把自己舉薦的人具體特點和優勢都一一講明了。
師:大家讀到了嗎?有哪些人,又各有怎樣的特點?
生:文官有郭攸之、費羿、董允等人,他們的特點是「良實」「忠純」;武將是向寵,他的特點是「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師:舉賢薦能,可謂用心良苦;坦誠進言,可謂竭盡忠誠。除此提出建議外,文章還寫了什麼呢?
生:諸葛亮還回顧了自己的身世和歷史。在課文的第6-7段。
師:我們一起朗讀這兩段,一邊讀,一邊和諸葛亮一起回顧他過去的歲月,看看他在這里回顧了哪些事情?(生齊讀6-7兩段)
生:老師,第7段並不都是在回顧過去。
師:哦。很有發現的眼光。不是在回顧過去,那是在寫什麼呢?這個問題我們一會來探討。現在,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回顧了過去哪些事情。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對這些事情大致上都應該了解的,我們一起結合原文來明確一下。
生:有隱居隆中的事——「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生:有三顧茅廬的事——「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生:有襄陽兵敗的事——「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生:有白帝城託孤的事——「臨崩寄臣以大事」。
生:有南征孟獲的事——「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師:人們回顧前塵往事,有人感嘆時光匆匆、歲月易老,有人感嘆平生多事、磨難萬端,……21年來的風風雨雨在諸葛亮心頭翻湧,勾起了他怎樣的情懷呢?我們能否從這些往事的字里行間覺察到諸葛亮心頭的情感波瀾?
生:他內心充滿著對劉備知遇之恩的感激與報答之情。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是出於「感激」,也就是被劉備不因為他身份低微,禮賢下士,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門求教而感動才出山相助;後來劉備又在臨終之時把國家大事再次託付給他,他感到莫大的信任和感動,當然想要報答這種知遇之恩。
師:諸葛亮對劉備的情感真的有這么深厚嗎?有一句古語描述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在這類問題的人格特點,它是最好的註解。大家知道這句話是怎麼說的嗎?
生:(很多同學齊聲回答)「士為知己者死!」
師:是啊。因為劉備就是諸葛亮畢生才乾的欣賞者,諸葛亮甘願受他「驅馳」,唯恐自己不力,不能報答恩遇。這種竭心盡力的忠誠在劉備離開人世後就轉移到他的後代身上。現在我們來看剛才那位同學提出的問題:第7段究竟還寫了些什麼呢?(師朗讀「今南方已定……之任也。)
生:這是寫諸葛亮出師伐魏的有利條件和迫切願望。
師:諸葛亮伐魏興漢的願望有多迫切?你能結合第7段的原文來體會嗎?
生:「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一連串的語句寫出了諸葛亮規劃伐魏計劃的興奮心情。可見願望之強烈。
生:「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諸葛亮把伐魏興漢視為自己不容推卸的職責所在。
生:後面的文章中還有。「臣不勝受恩感激。」諸葛亮「感激」的原因,其中也有劉禪委託他以討賊興復大任的原因。
師:我們共同來讀一讀,最後兩段表達了怎樣的意思。(師發起,全班齊讀)
生:這里諸葛亮在表明自己的討賊興復願望和決心的同時,也明確了治國職責,同時對劉禪委婉地提出了咨諏善道,察納雅言的諫言,為自己離朝遠征做好了妥善安排。
生:這兩段文章同時還表達了報答劉備,盡忠劉禪的情感。
師:你從哪些體會到的?
生:「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就是報答劉備;立下這樣的「軍令狀」來表明自己的全力以赴,就是盡忠於劉禪。
師:全文從提出建議到回顧歷史再到表達伐魏興漢的決心,應該說從始至終都貫穿著這樣的情感。所以,後人說《出師表》中有6個字是文脈所在。大家看,是哪6個字呢?
生:「親賢臣,遠小人」。
生:不對,應該是「報先帝,忠陛下」。
師:為什麼?
生:「親賢臣,遠小人」是諸葛亮向劉禪建議的關鍵所在;而文章中所說的一切,諸葛亮在實際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報答劉備知遇之恩、效忠劉氏王朝。
〖點評〗閱讀和理解緊密結合,通過朗讀來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推動朗讀,使文言解讀輕松自然。
四、綜合學習,自主探究
師:閱讀了《出師表》,你對文章有怎樣的感受,你對諸葛亮做何評價?下面請大家利用自己課外收集的資料,圍繞這兩個問題談談你的看法,也可以就學習本文過程中的其他問題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發表自己的見解。
〖點評〗圍繞作品開放課堂,為學生的自由思索和學習創設空間與平台。
生:我談談對《出師表》的一些看法。《出師表》從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例行公文,其之所以能流傳久遠是因為它文中的報國的至誠,情意的真切,對後世影響的深遠。歷史上有不少文人對其作出了高度評價。如:陸游在《書憤》中寫到「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到「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等。
生:我提一個問題請大家幫我解答:本文是諸葛亮向帝王劉禪的上書,可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這是為何?
生:我覺得這是為了讓劉禪牢記父親的遺志。
生:我認為這是為了讓劉禪學習父親的用人之術。
生:我覺得這是諸葛亮為了表明自己對蜀國的忠心。
師:同學們分析的都很有道理。從此,我們能進一步了解這篇「表」文「聲情並茂」的特點。大家還可以再去讀課文,仔細品一品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蘊涵了作者豐富的情感。
生:我根據本文對劉備的死的稱「崩」,查閱了相關資料,了解到古代對「死」的一些表達。一般帝王之死稱「崩」,諸侯之死稱「薨」,大夫之死稱「卒」,士死稱「不祿」,庶人之死稱「死」。
生:學習本文中我學會了向別人陳述自己的觀點時應條理清晰,思路清晰。
生:我們覺得還應注意加進自己的情感,就是人們常說的,做到「言之有裾,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樣更有說服力。
生:我談談對諸葛亮的看法。諸葛亮是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他有政治遠見,能對復雜的形勢進行分析並從中找出規律,定出方針。政治上賞罰嚴明,恩威並重。其他如開發生產、發明新武器等,都有其突出的歷史價值。同時,他的散文獨具特色:語言懇切,感情誠摯,論事透闢,推理嚴密,文風平易。《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稱他的文章「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師:這位同學結合自己課外了解到的歷史資料來評價人物,值得肯定。有沒有同學能夠談談閱讀《出師表》後對諸葛亮的感受?
生:我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我覺得太壓抑。以諸葛亮經天緯地之才,輔佐劉禪實在是虧了。(眾笑)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語:「扶不起的阿斗」。這個阿斗就是劉禪。他後來聽信宦官,朝政荒廢,無所作為,蜀國終於被人家滅亡。實在是讓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東流了。堅持對這樣無用的人盡忠,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
生:可見諸葛亮有先見之明。在本文中,他不是力陳「親賢臣遠小人」嗎?
師:這位同學的感受很值得探討,很多史學家也在這樣的問題上爭論不休。有人搖頭感嘆諸葛亮的盡忠是「愚忠」,有人又對他的忠誠品格推崇備至。我想,准確評價一個人不能離開他具體所處的時代,而用現代的觀點來思考又能使我們得到很好的經驗和教訓。對這個問題同學,請課下查閱相關資料,把自己的觀點整理成文章,我們再做專題交流,好嗎?(生贊同)
〖點評〗表面上雖然對課堂上產生的觀點不置褒貶,但卻從多個角度引導思考方向,並激發學生將學習由課堂發展到課外,推動學習成為「不終止於課堂」的自主歷程。
五、選背課文,文化積累
師:大家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表現的很出色,相信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會有更精彩的表現。前面提到的三副對聯對本文給予了高度評價,我想,但凡好的文章,看到了是一種幸福,若能誦記下來,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了。下面,請同學們選擇文章中自己最欣賞的一段,讀熟並背誦下來,看誰選得好,背得快。(學生讀背,學生競背,師生共評。)
〖點評〗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好古典文化積累,幫助學生吸取優秀文化的營養。
【教學反思】
一、文言文的理解應該是和閱讀始終結合在一起的。通過朗讀來增進理解,在理解中推動朗讀,二者就會形成解讀的合力。
二、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應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提倡多角度、有個性的閱讀。讓學生在多種見解中產生思想的碰撞,迸發智慧的火花。這樣在解讀中就會出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喜人場面。師生都能從此環節中收獲意外的驚喜。
三、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佳境。
④ 2015年福建教師招考初中語文考試大綱
您好,中復公教育為您服務。制
2015年福建教師招考初中語文考試大綱暫時還沒出來,大概會在2月底左右出來,但是每年的福建教師招聘考試相對比較穩定你可以直接點擊2014年福建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語文考試大綱來了解更多。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⑤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的內容在什麼
全日制高中語文教學大綱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學生學好其他學科和今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有利於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吸收人類進步文化,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語文教學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聯系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注重培養創新精神,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服務。 一、教學目的 高中語文教學,應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學生繼續加強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重視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學內容和要求 (一)閱讀 1.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默讀注重效率。閱讀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現代文的閱讀每分鍾不少於600字)。 2,發展獨立閱讀能力,能閱讀實用類、文學類、理論類等多種文本;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或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對閱讀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學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 3.能整體把握閱讀材料的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能根據語境揣摩語句的含義,體會語言表達效果。 4.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 5.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見附錄一)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慣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6.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了解中國文學發展簡況。 7.能使用多種語文工具書,利用多種媒體,搜集和處理信息。 8.擴大閱讀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關注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課外自讀文學名著(10部以上)、科普書刊和其他讀物,總量不少於300萬字。 (二)寫作 9.善於觀察生活,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10.能有意識地考慮寫作的目的和對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11.提倡自由作文,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 12.作文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
13.能根據表達的需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恰當運用敘述、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14.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做到規范、簡明、連貫、得體。 15.養成多寫多改、相互交流的習慣,提倡展示和評 價各自的寫作成果。 16.作文一般每學期不少於5次。45分鍾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課外練筆不少於3萬字。 17.如有條件,可學習使用計算機寫作。 (三)口語交際 18. 自信負責地表達,文明得體地交流,善於傾聽,敏捷應對。 19.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表達簡潔明了,力求流暢、生動,體現口語特點。 20.能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藉助語調、語氣和表情、手勢,提高口頭表達的效果。 21.在討論中能尊重、理解他人,有自己的主見,並能條理清楚地加以陳述。 22.具有一定的演講和辯論能力,力求觀點鮮明,理由充分,有風度,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四)綜合性學習 23.關注社會生活熱點,溝通不同學科領域,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探究性學習。 24.能自主選擇恰當的課題,制訂研究計劃,運用調查、訪問、討論、查找資料、網上檢索等多種方式,進行研討,形成成果,並展示和交流。 25. 自主組織與語文學科有關的各種社團活動。 (五)課文 26.課文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題材、體裁、風格應豐富多樣,體現教學目的,難易適度,適合教學。 27.課文應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注意聯系當代社會和科技文化發展,聯系學生生活,有利於學生拓寬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28.課文注釋和練習應少而精,富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組織和編排應靈活多樣,應給教學留有選擇和拓展的空間。 三、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 (一)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 (二)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重視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整合,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語感的培養,以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四)要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五)要重視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 (六)要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加強課內外的溝通,注意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四、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為了考察學和教的情況,改進教學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教學評價不能片面追求甄別和選拔的目標。對學生的評價,不但要重視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習的過程;要有利於學生發揮創造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對教師的評價,要重視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不要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依據。 教學評價須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遵循語文教學自身的規律。評價要有利於引導學生重視積累、體驗和感悟。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考試,要著重考察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能力,還要注意檢查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考試方式要多樣化,避免片面追求客觀化;標准化的傾向,要有利於學生獨創精神的發揮。要講究主觀性試題命題和閱卷的科學性。不出怪題偏題和繁瑣機械的題目,不要求學生死記詞語解釋。 教學評價,應注意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的評價相結合。對學生應多加激勵,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利於改進教學,提高質量。 五、教學資源 語文教學的資源是極其豐富的。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語文教學的資源,學校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充分開發,積極利用。 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為高中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如工具書、報刊、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其他人文讀物、科技讀物等各類圖書,以及教學掛圖、錄音帶、錄像帶、光碟、網路等。學校還應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建立穩定的聯系,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語文教師應積極開發利用教學資源,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附錄一 常見文言詞
(一)實詞(120個)
愛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誠 除 辭 從 殆 當 道 得 度 非 復 負 蓋 故 顧 固 歸 國 過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間 見 解 就 舉 絕 堪 克 類 憐 彌 莫 乃 內 期 奇 遷 請 窮 去 勸 卻 如 若 善 少 涉 勝 識 使 是 適 書 孰 屬 數 率 說 私 素 湯 涕 徒 亡 王 望 惡 微 悉 相 謝 信 興 行 幸 修 徐 許 陽 要 宜 遺 貽 易 陰 右 再 造 知 致 質 治 諸 賊 族 卒 走 左 坐
(二)虛詞(15個)
而 乎 其 且 所 為 焉 也 以 因 於 與 則 者 之
附錄二 古詩文背誦篇目
(一)古文(10篇)
勸學(節選:從「學不可以已」到「不知學問之大也」) 《荀子》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屈原列傳(節選:從「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到「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司馬遷
陳情表 李密
滕王閣序(節選:從「時維九月」到「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
師說 韓 愈
阿房宮賦 杜牧
六國論 蘇洵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前赤壁賦 蘇軾
(二)詩詞曲(30首)
氓《詩經》
離騷(節選: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來吾導夫先路」)屈 原
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 曹操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陶 潛
山居秋暝 王 維
蜀道難 李 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 白
將進酒 李 白
兵車行 杜甫
蜀相 杜 甫
客至 杜 甫
登高 杜 甫
登岳陽樓 杜 甫
石頭城 劉禹錫
琵琶行 白居易
李憑箜篌引 李 賀
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綉成堆)杜 牧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錦瑟 李商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 煜
雨霖鈴(寒蟬凄切)柳 永
桂枝香(登臨送目)王安石
念奴嬌(大江東去)蘇 軾
鵲橋仙(纖雲弄巧)秦 觀
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陸 游
永遇樂(千古江山)辛棄疾
揚州慢(淮左名都)姜 夔
長亭送別(節選:(正宮)(端正好))王實甫
註:以上篇目推薦給學生背誦,不一定都選作課文。白話詩文背誦篇目由教材編者和任課教師推薦。
附錄三 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
《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在三年中閱讀總量達到3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高中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文化經典著作,如《論語》《孟子》《莊子》等;小說,如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魯迅《吶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錢鍾書《圍城》、塞萬提斯《堂?吉訶德》、雨果《巴黎聖母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列夫?托爾斯泰《復活》、海明威《老人與海》、莫泊桑短篇小說、契訶夫短篇小說、歐?亨利短篇小說等;
詩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詩、泰戈爾詩、魯迅雜文、朱自清散文等; 劇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館》、莎士比亞《哈姆萊特》等;
語言文學理論著作,如呂叔湘《語文常談》、朱光潛《談美書簡》、艾克曼《歌德談話錄》等;
當代文學作品,建議教師從「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及近年來發表的各類中外優秀作品中選擇
⑥ 求以下幾篇文言文譯文
詩歌之部 第一單元 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長恨歌/白居易 自主賞析 湘夫人/屈原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 蜀相/杜甫 書憤/陸游
推薦作品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詩十二首(其二)/陶淵明 越中覽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別離(其一)/黃遵憲
第二單元 置身詩境 緣景明情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自主賞析 夜歸鹿門歌/孟浩然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登岳陽樓/杜甫 菩薩蠻(其二)/韋庄 推薦作品 積雨輞川庄作/王維旅夜書懷/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蘇軾
揚州慢/姜夔 長相思/納蘭性德
第三單元 因聲求氣 吟詠詩韻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將進酒/李白 自主賞析 閣夜/杜甫 李憑箜篌引/李賀 虞美人/李煜 蘇幕遮/周邦彥
推薦作品 國殤/屈原 燕歌行/高適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柳宗元 菩薩蠻/溫庭筠 般涉調·哨遍 高祖還鄉/睢景臣
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單元 創造形象 詩人有別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 自主賞析 庖丁解牛/《莊子》 項羽之死/司馬遷 阿房宮賦/杜牧
推薦作品 西門豹冶鄴/褚少孫 大鐵椎傳/魏禧
第五單元 散而不亂 氣脈中貫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六國論/蘇洵 自主賞析 伶官傳序/歐陽修 祭十二郎文/韓愈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蘇軾
推薦作品 獄中雜記/方苞 陶庵夢憶序/張岱
第六單元 文無定格 貴在鮮活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 自主賞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 項脊軒志/歸有光
推薦作品 游沙湖/蘇軾 苦齋記/劉基
中國古代散文發展概述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教學設計總論
語文教案 →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教學設計總論
第一部分 單元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理解詩歌意象,梳理作品脈絡,把握作品的內容和主旨;學會聯系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及詩人的人生經歷欣賞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詩人的代表作品。
二、過程與方法結合優美的詩歌作品進行賞析指導;培養學生自主賞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對詩歌進行多元化的富有創意的解讀。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中國古代優秀詩歌,感受其思想和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領悟中華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 握關鍵詞語及詩句的內涵,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旨;聯系詩歌創作背景及詩人的人生經歷欣賞詩歌。
【教學形式】 多媒體教學討論式教學比較式閱讀
【課時安排】 8課時 第一學時 【活動內容】
一、學習「賞析指導」,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內涵。
二、結合註解,疏通《長恨歌》一詩的意思。
【活動過程】
一、導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兩千年前漢朝的李延年就高唱著這首歌打動了漢武帝的心,而這首《北方有佳人》也被清人姚際恆嘆為「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
二、知作者明背景。完成「學案」上的第四題.
三、賞音樂誦詩歌播放背景音樂,學生誦讀詩歌。
四、閱讀賞析指導,回答問題(見「學案」)五、結合工具書,自讀《長恨歌》,疏通脈絡,並做批註。六、作業:圍繞作者收集材料,互相提問、交流。
第二學時 【活動內容】
1 誦讀《長恨歌》,學習「以意逆志」賞析詩歌的辦法。
2把握詩歌的景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活動過程】
一、導入:「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正說明這兩首詩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所以清人趙翼指出,白居易「即無全集,而二詩已自不朽」(《甌北詩話》。
二、分學習小組活動,再次朗誦詩歌,研究探討情感線索。
三、品味詩歌語言,找出帶有明顯情感色彩的景物描寫,分析其用法,並進行歸類。
四、結合作者情況和寫作的背景,分析詩歌的寫作主題。
五、作業:
1搜集有關楊李愛情故事的文學作品,在課堂上展示交流。
2改寫《長恨歌》,文體不限,互相批閱,互相修改。
第三、四學時
【活動內容】
自主賞析《湘夫人》,分析文中「比興」手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虛幻景象描寫的用意,理解楚辭中語言獨特的「兮」式結構。
【活動過程】
一、知人論事,知作者識作品。
二、整體感知,品讀詩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詩歌。
三、誦讀體味,熟讀詩歌,直到成誦。
四、品味語言,總結楚辭的特點。
五、作業:
1背誦全詩
2試選擇一篇浪漫主義的詩歌與《湘夫人》進行比較,並寫下自己的體悟。
第五學時 【活動內容】
自主賞析《擬行路難》
【活動過程】
一、誦讀感知, 梳理詩歌的情感變化歷程。
二、分析詩歌比喻、反問手法的運用。
三、結合鮑照生平及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形勢,體會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四、從《擬行路難》看,南北朝時期,知識分子的處境怎樣?
五、對比閱讀《擬行路難》與李白的《行路難》,從思想內容和語言風格方面說說《擬行路難》對於唐代詩歌的影響。
第六學時 【活動內容】
自主賞析《蜀相》並研究中國的「諸葛亮」情結
【活動過程】
一、解題,弄明白詩人以「蜀相」為題的用意。
二、探究討論
1標題為「蜀相」,為什麼詩歌卻從祠堂入手寫起?
2分析詩作從哪些方面寫諸葛亮的?結合杜甫身世,思考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3諸葛亮輔佐劉禪匡濟艱危,盡忠蜀國,死而後已是英雄;而詩人雖報國無門,卻仍心憂民生,你認為詩人杜甫算不算一位英雄?
4 結合《蜀相》反映的唐代社會現實,思考為什麼人們稱杜甫為「詩史」?
三、作業:
1 積累有關諸葛亮的詩詞。分析中國人對諸葛的推崇。
2將此詩改寫成現代詩歌或散文。
第七學時 【活動內容】
自主賞析《書憤》並探究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過程】
一、誦讀感知,完成學案相關的題目。
二、詩歌探究
1結合律詩的特點分析本詩押韻的特點,並指出有什麼好處?
2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4對本詩的詩歌形象與情感進行分析。三、梳理探究1聯系陸游生平,體味分析陸游的愛國主義情感。2積累陸游吟詠諸葛亮的詩詞,結合作者生平,與杜甫進行比較,尋找二者的異同。
第八學時 【活動內容】 單元活動主題
【活動設計】
活動一: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分析方法,結合本單元的幾位詩人的生活背景,用簡潔凝練的語言描述出他們各自的寫作風格。
活動二:選擇本單元推薦的詩歌進行改寫,用散文的形式重現詩歌的意境。同學間互相批閱修改,並推薦優秀作品,整理成文稿。活動三、學生分小組舉行詩歌朗誦比賽,看誰搜集背誦的和本單元內容相關的詩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