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年級數學「幾和第幾」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幾和第幾教學反思
幾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 認識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這個知識點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幾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於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和第幾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上這部分內容前,每天利用幾分鍾的時間,和學生做些有關方位的游戲,讓學生認識前、後、左、右的方位。特別是左、右,我先讓學生自己介紹怎樣記住左和右的方向,作好了准備工作後,開始了幾和第幾的教學:
一、情景引入,感知第幾
我利用一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找到了一個與第幾有關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喜歡吃肉包子,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吃到第五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五個能飽,先吃第五個該多好啊!學生意猶未盡時,我問大家:你們說,這個人說的對嗎?不對,不對。學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時聰明的劉煜站起來說:這個人要吃五個才吃飽,如果只吃第五個的話,那他就只吃了一個。我適時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利用主題圖,教學第幾
教材的主題圖是以場景的形式來表現的,而這個場景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束縛,把教材上的主題圖重新作了調整,變為讓學生參與排隊這一主題情境,學生通過排隊,將主題提供的內容動態化,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增加實際的體驗,深切地體會到幾和第幾的不同。
三、聯系生活,學習數學
為了幫學生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我根據學生身邊的事情,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第幾的含義。如我想考試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學生有了老師的引導,很快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第幾。這樣,不僅讓學生鞏固新知,也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問題有很多,後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
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雖然課前我讓學生感知了方位,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圈了第四個。
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系。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後,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
四、講完練習之後我進行了小結,但感覺小結的方式不對,我是讓學生上台排隊,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一說,總結的時候不應該提問:一共有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幾),第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第幾),問的太唐突了,雖然有個別同學知道,但是我覺得大部分孩子還是覺得雲里霧里,其實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只要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並能夠區分就可以了。這是一個感知的過程。
五、在後面講練習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1.想想做做第1題從左邊塗色,可以先復習一下左右,做一做有關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的小游戲,加深學生對方向的感知,再進行塗色,效果會好些,目的性會更強些。2.想想做做第2題,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有的學生聽過,有的沒聽過,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興趣還是蠻高漲的,應該事先准備一個故事的錄音,或者動畫,讓孩子在輕輕鬆鬆中學到知識。
當然,課堂教學是藝術,而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次上完課都會有些遺憾,所以實際與預設是有距離的,真正的完美只有在教學之後的重設計和反思,教學之後適當的調整設計,相信對以後的教學能提供借鑒作用。
㈡ 一年級上冊數學一共有多少教學反思
今天王老師到我們學校對我們這批新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指導,我有幸能得到王老師的指點,收獲很大。
《一共有多少》是學生小學階段學習加法的起始課,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通過引導學生經歷數數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從現實世界過渡到數學的符號世界,認識加法算式;知道加法算式也是「繼續往後數」的計數策略,體會加法的意義—合並。教學重難點在我的整個課堂中沒有很好地呈現出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實物演示—圖像表徵—符號運算」的過渡沒體現
動手操作是學生理解知識最好的手段,而在我這節課中考慮到符號表徵在第一單元數數的時候已經有這個意識,在此基礎上不必要太花時間,所以直接省略了。然而我忽略的一點是學生雖然會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小棒,畫簡單符號等)來表示數字,但是還沒有經歷過用圖像表徵,符號運算來表示加法的意義,也就是把兩部分合起來的過程。從中我也更深刻明白,不能自己一味地自我以為,而是要真切的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明白他們缺乏什麼,需要什麼。由於我之前那錯誤的意識,也導致我在課堂上准備的學具,教具都不夠充分。老師的教具用小棒代替了,孩子的小棒被手指代替了,也就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環節與環節的鏈接比較散
第一環節:通過笑笑帶著學慣用具來做客,以笑笑這一熟悉的人物,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二環節:通過「一共有幾支鉛筆」的情境圖,讓學生發現數學信息,然後教師模仿笑笑用小棒代替鉛筆來演示,這里處理的不是很好。首先教師用小棒代替鉛筆,學生思維有點反應不過來,到底要說鉛筆還是小棒,其次由於下一步考慮到三支鉛筆和兩支鉛筆學生一眼就能看出一共是幾支鉛筆,所以就設計為把兩部分合起來之後學生是看不到鉛筆,想以此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慾望。很明顯在我的課堂上由於小棒很小,後面的學生根本就看不到,所以提不起學生的興趣。今後教學中還是要注重模型。關於模型沒用好還體現在原來准備好的貼圖鉛筆模型和圓片模型由於教師在課堂上的緊張而沒有及時應用在教學中。導致緊張的原因,主要是對課堂上一些突發狀況的處理上不夠得當,也就是對生成性問題的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在「有幾只熊貓」這一情境圖的設計原計劃是想讓學生理解有條件才有問題。沒考慮到學生能說得那麼好,結果在這里我就兜兜轉轉,走教案繞了一圈,主要也是教師的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煉,對核心問題的設計上還相對欠缺。在這節課上我也深刻體會到教師的語言往往最有可能誤導孩子,在後面圓圈圖(主要是對前兩個情境圖知識點的鞏固)出來之後,本來是想問「怎麼這三個情景都能用3+2=5這個加法算式計算呢?」,我就說成了「不對呀!怎麼就可以用3+2=5呢?不用其他的呢?」結果預設中的「因為他們都是求把3個和2個合起來一共有多少」答案沒出來,而是說出了「你不喜歡3+2=5可以用2+3=5呀!」或者是「還可以用1+4=5」等等哪些算式結果是5的回答,也因此沒有突出重點。
考慮一年級孩子們的注意力最多隻能集中到十分鍾,在兩個主情景過後之後,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放鬆休息的小環節,可以伸伸懶腰,或者是趴著休息一下,時間不多,但是這對孩子們接下來的精神狀態有一個很好的幫助。這也是我每一節課上都有在實行的,個人覺得效果很好。
「一共有幾支鉛筆」和「有幾只熊貓」這兩幅情景圖都有其特別的用意,「一共有幾支鉛筆」僅僅是讓學生初步經歷發現信息,提出問題,最後並通過數一數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直接進入到算式解決問題。同時,這一情境圖也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經歷從實物操作到圖像表徵的一個過程,也就是從用鉛筆演示到學生用小棒演示這個過程。而「有幾只熊貓」是在第一個大的問題情境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畫圓圈來經歷了從實物到圖像再到符號表徵,最後懂得用算式表示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也就是說3+2=5是在學生經歷了這樣整一個過程,並明白了是要解決把兩部分合起來這個加法的意義的基礎上才出現的。再讓學生說說3、2、5在這兩幅圖中表示的意義,最後再讓他們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3+2=5這個算式來解決。在我的整一節課中都沒有突出。
第三環節:練習的設計上量還是相對較少,設計不夠合理。特別是最後一道「說一說3+2=5在圖中表示的意義」,前面課堂中基本上都是在探討3+2=5,在這練習中可以適當調整成「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4+1=5來表示?」
三、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主要問題是整節課看起來都是老師在說,而是缺少了讓學生多說的機會。在這節課中,沒有體現小組合作意識,其實合作學習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很大的推動力。這節課可以合作學習的地方有:鉛筆圖讓學生用小棒演示時,可以互相演示給同桌看;熊貓圖用圓圈表示之後如何數?可以先跟同桌說一說;3+2=5還可以解決生活中哪些問題時,可以先告訴你的同桌自己的想法。有時候老師教和學生教在效果上有很大的不同,這樣的合作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讓不是很懂的學生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慢慢懂了。
四、板書設計亂
一個黑板寫了三個3+2=5,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也很有可能誤導學生。板書也體現不出重難點,黑板上都是老師的字跡,而沒有學生的作品,感覺整個課堂就是老師的而不是學生的;其次,黑板上沒有直觀的模型,都是一些死板而且書寫不是很好的文字;最後就是格局分布不合理。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謹記:板書設計要力求體現知識性,簡潔性,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突破難點,還有一點我要提高的就是書寫的能力。
今後要改進的方面有:
一、 認真研讀教材與教參,要吃透教材,對教材非常熟悉,理解知識點要到位,這樣才能在生成的問題中抓到有價值的東西,為課堂所用。
二、 在課的設計上,環節與環節之間要做好整合,以防讓人感覺課很散。
三、 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力求做到每一節都訓練。
四、 要加強學生言語表達的訓練,特別要訓練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大聲發言的習慣。
㈢ 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練習六第一課時和第三課時的教學反思。每篇要200字左右。
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