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給我一份人教版小學六年級的教學反思啊,包括口語交際 習作,拓展回顧的反思,謝謝啦
只有課文反思,不知有無幫助。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
一、設疑導趣
學習要靠自己思索而得。要使學生願學、樂學,首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該課教學時,我首先引題激趣,巧設懸念:課文為什麼用「十六年前的回憶」為題?作者回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接著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啟發學生弄清課題的關鍵詞及與課文內容的關系。然後,讓學生默讀課文,理清脈絡,把握主體,掌握學習方法。
二、質疑導思
在解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通過質疑設疑,從而知道學生那些內容不理解,學習重點在哪裡,便於有針對性地實施目標教學,使學生能深入淺出地理解問題的關鍵所在。如,教學到李大釗同志被捕前的一個段落「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母親只好不再說什麼了。」我先指名讀,再讓學生思考討論,各抒己見,最後歸納總結;在教學李大釗同志被捕時,為了讓學生弄清他處境危險,我讓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讀,體會出「我」的驚慌,敵人的兇殘,李大釗的沉著,領悟革命者沉著鎮定、從容不迫的英雄氣概。讀中悟情,質疑導思,使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起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析疑導法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誘導學生在課堂上敢於提出疑問,甚至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樂於參與,激發學習興趣。如教學李大釗被審時,我讓學生先看錄像,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李大釗同志的崇敬之情。進而激疑,引導學生參與,繼而探索。觀看圖象畫面後,再讓學生自學,動手畫詞畫句,然後分組討論,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異中求同,最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領悟文章精髓。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第4課。此文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全文闡述了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文章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中心,分層進行了論述。這種無故事情節、無華麗辭藻的文章,對小學生來說是「無趣」的,可我在教學時卻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無窮樂趣。
教學片段:「開追悼會的目的」的記錄。
文章引用: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求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師:同學們讀讀這段文章,想想從中你能讀懂什麼?體會到什麼?
學生:我體會開追悼的目的是「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師:說得很不錯,有哪位同學再來說一說?
學生:通過學習這一段,我讀懂了:毛主席能平等待人。他認為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管是誰,只要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我們都要給他開追悼會。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我們就要為他開追悼會。
師:你的想法很獨特,老師都佩服你了。
學生:我也認為開追悼會是為了歌頌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寄託我們的哀思。
師:你特別愛動腦筋,這句話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大家禁不住為你喝彩。
學生:我體會到了開追悼會既可以安慰死者的家屬,又號召大家都來學習他的精神。
師:你的表達很清楚,大家一聽就懂……
學生:我從文中讀出「毛主席是個極其聰明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當時的革命勢力並不強大,毛主席就用為死者開追悼會的方式讓人民都團結起來,這樣一來,革命力量就會慢慢增強,一舉殲滅敵人,解放解放全中國。
……
教學反思:《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並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為人民服務》這篇講演稿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要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師應該從「深文淺教」中教會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實踐,證明了這節課的安排是合理的,學生學到了知識,老師教的輕松,收到了實效。從學生的發言中可看出,他們對此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學生為何對文章能作出如此透徹的理解呢?簡單地說,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長期以來,我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讀---想---談」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研究,教師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課時,教師才去調兵遣將幫助他。這種模式營造了讓學生主動地獲得學習的成功,同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發展也得到了提高。他們可以大膽地去發現、去想、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