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備好一節課要備哪些要素
教師的本職是教學,說到底必須業務要過硬,台上一分種,台下十年功,一定要有良好的基本功,要上好一節課,必須備好一節課。因為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和保證。我覺得要備好一節語文課,必須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在鑽研教材上下功夫。 備課前,先不要看教參,靜下心來,認真地讀課文,反復地讀課文,像教學生讀書一樣,劃詞語、劃句子、作批註,整體感悟,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是個基本的道理。有的老師在備課時,先看教參,再看課文,甚至有的這樣想,課文就幾句話、幾百字,一看就明白,有什麼可讀的。如果在我們的課後,有好多問題連自己還沒有弄懂,如一些重點詞句的理解,甚至文章的主旨也不明白,更談不上自己的感悟。語文課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要教育別人,必須首先打動自己。教育學生學語文要有獨特的感悟,我們自己必須有獨特的感悟,自己若沒有感悟,也就不可能去打動別人。有一篇文章叫《斑羚飛渡》,讀完後我覺得第一件是就是要向學生推薦一本雜志《讀者》,因為這篇文章就是曾經刊登在《讀者》上的。當年我看了以後就頗有感悟。果然在上課前我先談了我對這群羚羊的團隊精神佩服,學生果然對這個故事充滿了好奇,急著去讀課文,課堂上學生還談了自己的感悟,最後我向學生推薦這本雜志,我說《讀者》是本好雜志,一個好故事,改變你一生。後來果然有很多學生嘗試去閱讀這本好書,並且從中獲益匪淺。 二、在鑽研課標上下功夫。 語文課標對中學語文不同學段教學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謂課標,就是教學的標准,教學的依據。標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確把握教材的訓練要求,教學就可能出現盲目性。吃透課標,才能抓住教學目標,抓准教材訓練點,抓准情感目標的滲透點,才能根據目標對教材進行處理,加工、設計,才能把語文課教得有效,才能把課講實、講活。目標不清楚,搞課改,只能花里胡銷,結果遠離根本;目標清楚,萬變才會不離其宗。每次我在反復研究課標後,確定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三、在鑽研單元目標和教學參考上下功夫。 課標是一個學段的目標和要求,單元訓練是對一個單元、一篇文章的目標和要求,是對課標階段目標的分解。單元訓練的目標要求,往往就是一篇課文的訓練點。即使課標要求弄清楚了,單元目標不清楚,也照樣吃不透教材。吃透單元目標的同時,再看看教參。教參教參,只是參考,不要完全當作教學的要求。要學會分析、比較,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四、在了解學生上下功夫。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要想教會學生,必須先了解學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的具體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是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了解學生的內容包括他們的思想、情緒、知識和能力基礎、思維特點和思維水平、學習方法、愛好和對教學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照顧大多數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例如,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備課時設計適當的問題提問適當的學生,要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和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有的學生連生字都還沒能掌握,我就上課時只讓他回答一些最簡單的問題,不給他下馬威,以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初一的孩子,和初二初三有本質的區別。在備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改進教學方法,使之更切合學生的需要。 五、在教學環節上下功夫。 教學設計像蓋房,不僅要架起房梁,而且還要進行精緻的裝修。對於每個教學環節的巧妙設計,就是對於教學設計的精裝修。老師每一句話該怎樣說,都要有精心的推敲,每一個段落的教學都要有層次,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藝術性。對於某一個重點段落的教學,首先要確定這個段落描寫了什麼?有什麼樣的寫作手法,表達方法?我要通過這一段落訓練學生那些技能?這些都明確之後,進行教學層次的設計,第一次讀干什麼?有什麼意圖;第二次讀讀什麼?這樣的教學層次清晰,把對於這段的訓練真正落到實處。 以上五個方面的功夫,是老師必須做且應認真做的。我稱之為備課五研讀:即研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研讀課標,讀出教學的目標;研讀教參,讀出編寫的意圖;研讀學生,讀出教學的方法;研讀教學環節,讀出教學的層次性。這五個功夫下到了,才算真正吃透教材。 總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備好課是關鍵環節之首。在抓備課環節這一關時,目的要明確,要求要具體,措施要落實。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練習的多樣性,明確教師「教」的任務,學生「學」的方向。力爭在備課環節的優化中做到教與學的結合,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要切合實際,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徑。一節課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備課。現在學校又提倡集體備課,我們更要充分利用好這塊陣地,集思廣益,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把我們的課備好,因為只有把課備好才能把課上好,把課上好,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有效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因此,我們在備課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學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Ⅱ 選讀課文麻雀怎麼教
1
麻雀(新課標第七冊選讀課文)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讀議課文,從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故事中,感受愛的力量。
2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的描寫,來表現老麻雀奮不顧身掩護小麻雀的,
並有感情地朗讀,歌頌愛的力量。
教學重難點:
理解、欣賞、體會老麻雀是如何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體會愛的偉大。
教學准備:
相關課件,提前板書:獵狗、老麻雀、小麻雀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課件出示(獵狗與麻雀對峙的場面)
1
、
在兩只小小的麻雀面前,這是一隻怎樣的獵狗?
(凶惡、強大、威猛„„)
2
、
在兇猛龐大的獵狗面前,兩只麻雀顯得怎麼樣?
(弱小、無助、害怕„„)
3
、如果它們之間發生一場搏鬥,你猜結果將會怎樣?(麻雀必死無疑)
4
、可是在一條林蔭路上卻發生了出人意料的一幕。
(課件出示獵狗後退的動作:獵狗慢慢
地,慢慢地向後退。
)看到這里,你有什麼疑問?
二、初讀感知
1
、是啊,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可這卻是真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俄國著名作家屠格
涅夫帶給我們的故事,出示課題——麻雀
(
齊讀兩遍
)
2
、出示自學要求:
A
、輕聲自由讀故事,讀准字詞、讀通故事,特別注意「煞(
sh
ā)
、嗅(
xi
ù)
、撼、拯」
這些字詞的讀音;
B
、思考:獵狗為什麼後退?
(快速把書翻到
168
面,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
3
、檢查匯報:請小老師教讀詞語。
三、細讀感悟
1
、
讓我們再去看那驚險的一幕,
書上是怎麼寫這是這只小麻雀的?這么可愛又可憐的小
麻雀,女同學來讀一讀。現在你就是這只小麻雀,在龐大兇猛的獵狗面前,你覺得怎麼樣?
2
、獵狗可不管這個。
(演示:
「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
2
牙齒。
」
)
3
、此時,老麻雀還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嗎?為什麼不能?(它不能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被獵狗撕碎。
)
4
、說時遲那時快,老麻雀是怎麼做的?
(出示句子齊讀:
突然,
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
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
(
1
)在這危急關頭,老麻雀「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課件演示)
,當時老麻雀
是怎麼樣飛下來救小麻雀的?填空:
(
)地飛下來(毫不猶豫、奮不顧身、不假思索、不
顧一切、堅定)
師:
「落」是一個很普通的動作,可對於老麻雀來說,這卻是一去不回的「落」
,是死亡
之落,多麼勇敢的老麻雀呀!
(讀這句話)
(
2
)
「扎煞」什麼意思?(全身羽毛豎起來)
;為什麼老麻雀會
扎煞
起全身的羽毛絕望
地尖叫著?(高度緊張、准備搏鬥、即使是以卵擊石它也要搏一搏,斗一斗。
)
師:是啊,老麻雀很緊張也很害怕,可是為了小麻雀,它什麼都顧不上了,它准備和獵
狗拚死一搏,豁出性命去保護小麻雀,多麼可敬的老麻雀啊!
(再讀這句話)
4
、出示課件第五段: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可是因
為緊張,它全身發抖了,發出嘶啞的聲音。它呆立著不動,准備著一場搏鬥。在它看來,獵
狗是個多麼龐大的怪物啊!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
一種強大的力
量使它飛了下來。
(自由讀)
(
1
)小小的麻雀怎麼可能斗得過獵狗呢!對於老麻雀來說這是一場怎樣的搏鬥?
(以
卵擊石、毫無希望、必死無疑)
(
2
)明知道這是一場絕望的搏鬥,老麻雀還是放棄了那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
「一種
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這究竟是一種什麼力量?(板書:愛)
(
3
)
多麼偉大的老麻雀呀,讓我們有感情地讀這段話。
(
4
)
面對這樣的老麻雀,
「獵狗愣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么大的勇氣,慢慢
地,慢慢地向後退。
」
(課件演示)
(
5
)
現在你知道獵狗為什麼後退了嗎?
(是愛的力量擊退了它)
(板書:退)
(
6
)出示齊讀:愛的力量大於死亡。——《聖經》
(再響亮地讀一遍)
四、練筆升華
師:
故事的作者屠格涅夫親眼目睹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
一定很震驚很感慨,
可他的想
法,文中隻字未提。請你來替這位大作家補上內心獨白好嗎?
(出示課件)
3
1
、學生練筆,教師巡視。
(
27
分鍾前
)
2
、交流感受:
(
1
)讀給同桌聽。
(
2
)抽取一組合作者,說出剛才同桌的感受。
(我們不但要會說自己的想法,也要會聆
聽別人的想法)
同桌再次交流,這次要認真聆聽。
五、拓展延伸
1
、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場面深深地震撼了屠格涅夫,回去後,他寫下了這篇散文——《麻
雀》
,並收錄在他的代表作《獵人筆記》里,
(出示)原文的結尾是這樣的:
課件出示:我急忙喚回了這驚愕(â)的狗,而且懷著敬意走開了。是的,請不要見笑。
對那隻小小的、悲壯的鳥兒,對它的愛子的沖動,我是懷著虔
(qi
á
n)
敬之情的。我想,愛比
死,
比死的恐懼更強大——全靠這個,
全靠愛,
物類的生命才得以維持和發展,
並充滿活力。
(
1
)
個別讀——
集體讀最後一句
2
、人類有愛,動物也有,有時甚至比人類更偉大!老師還帶來一個感人的動物小故事。
(讀故事)
我們狩獵隊在獵狗的幫助下,把七八十隻斑羚逼到斷崖前。望著眼下的深淵和對面數
米開外,無法一跳可及的山崖
,
羚羊們一時亂了方寸。這時
,
一隻最年長的羚羊走出來,隨著
它喉嚨深處的幾聲低鳴,
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
羚羊們在斷崖前分成了老年和青壯年兩組,
繼而一隻老羚羊飛身出列,縱身跳向斷崖
,
緊接著一隻青年羚羊也飛也似地閃了出去,就在
老羚羊跳到半空最高極限時,青年羚羊恰好踩到老羚羊背上,一記猛力的蹬踏,青年羚羊竟
然借著助力跳到對面山崖上,而老羚羊則墜下懸崖,久久才傳來一聲沉悶的迴音。一對一對
的羚羊彈射般跳了出去,有的合作成功
,
一死一活;有的雙雙跌落,慘死崖下。謀財害命的
獵人們早已被眼前的情景所震驚,
那一道道雙雙劃出的矯健身影,
那一聲聲空谷回盪的死亡
之音,交織成一麴生離死別,驚天動地的千古絕唱!面對這凄美、壯烈的一幕,人類只有慚
愧的份兒。
3
、師:這個故事選自我國著名作家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斑羚飛渡》
(出示課件)大家
有興趣可以去讀一讀這本書,包括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下課!
4
麻
雀
(俄)屠格涅夫
我打獵回來,走在林陰路上。獵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獵狗放慢腳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xiù)到了前面有什麼
野物。
風猛烈地搖撼(hàn)著路旁的梧桐樹。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
雀獃獃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
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cháo)里掉下來的。
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突然,一
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
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它扎煞
(zhāshā)
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zhěnɡ)救自己的幼兒。可是因
為緊張,它渾身發抖了,發出嘶啞(sīyǎ)的聲音。它呆立著不動,准備著一
場搏(bó)斗。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麼龐(pánɡ)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
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獵狗愣(1ânɡ)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么大的勇氣,慢慢地,
慢慢地向後退。
我急忙喚回我的獵狗,帶著它走開了。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Ⅲ 斑羚飛渡分段並概括段意
《斑羚飛渡》來一文描寫的是一源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會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贊揚了鐮刀頭羊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英勇精神。
Ⅳ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貓」的教案
《貓》教案
教學目的
1、 理清了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2、 學習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隻貓的故事。
3、作者對第一隻貓亡的酸辛的感情。
教學重點: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隻小貓。從養這三隻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麼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板書課題、作者)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檢查學生注音、解釋)
污澀 ( )慫恿( )婢女( ) 蜷伏( )懲戒( )
悵然( )詛罵( )紅棱 ( )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標號段序。思考以下問題:(目標1)
1.文章寫了幾只貓?重點寫哪一隻?
明確:文章共寫了四隻貓,即自家喂養的三隻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重點寫了第三隻貓,其篇幅佔了三分之一有餘。
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貓的故事,據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第一隻貓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寫活潑可愛的第二隻貓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寫第三隻貓的亡失讓我難過自責。
四、研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一隻貓的故事。(目標2)
1.學生齊讀課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學生復述第一隻貓的故事。
3.學生思考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①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
②家裡的人對這只貓的態度怎樣?從哪些細節描寫可以看出來?
③這只貓的結局怎麼樣?家裡人的態度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①作者從貓"剛要來的時候"和"後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一是自身的形態,剛來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後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郁悶。二是逗著玩的形態,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後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②家裡人都很喜歡這只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著;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因為小貓活潑可愛,一家人都很喜歡它。
③這只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埋下伏筆。對於這只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裡也感著一縷的酸辛。
五、小結本課。(目標3)
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第一隻貓的故事。作者運用質朴的文字寫出了第一隻貓的可愛有趣,讓人"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同時,也表達了對第一隻貓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業。
1.繼續預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並概括文章的主題
《貓》 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第二、第三部分內容。
2、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3、體會作者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步驟:
一、溫故知新,復習舊知。(3分鍾)
1.聽寫上節課所學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二、研讀文章第二部分:第二隻貓的故事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部分。(目標1)
2.思考以下問題:
①第二隻貓的"更有趣、更活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從性情和本領等方面來表現。"園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牆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現它的性情;"會爬樹""捉蝴蝶""會捉鼠",這是它的本領。
(2)畫出文段中表現家裡的人對它的態度的詞句,體會家裡人對它的感情。
明確: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只貓。主要詞句有"提心吊膽""查問得好幾次""笑著罵""飯後的娛樂;是看它爬樹"等。
③這只貓的結局怎麼樣?大家持什麼感情?
明確:這只貓最終亡失了。對於這只貓的"亡失",三妹"很不高興",作者也是"悵然""憤恨""詛罵。
④家裡人對周家的丫頭,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態度,說明了什麼?
明確:家裡人責怪周家的丫頭,詛罵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周家的丫頭"代表著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著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一類人。作者借第二隻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內容。(目標1)
1.默讀第 15 16段。
思考:①第三隻貓的"可厭",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的?
指名回答後歸納:是從形態和性情等方面來寫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燒脫了好幾塊""憂郁""懶惰"。
思考:②對第三隻貓的厭惡,作者寫了這樣幾句話:"大家都不大喜歡它""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意""它在我家仍是一隻若有若無的動物。"這幾句話在表現的角度上有什麼不同?
討論後明確:第一、三句話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個別人的角度,足見第三隻貓被人厭惡的程度。
2.學生自由誦讀第 17-29段。
提問:請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發展的過程,給每一情節擬一個小標題,並說明為什麼這樣安排情節。
學生討論回答後歸納:有六個情節,小標題可依次擬?"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這當中前五個情節是詳細述談第三隻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置於疑雲中。直到最後一個情節,才用寥寥數語揭示真相,於是疑雲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顯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隻貓的同情與憐憫。
3.學生齊讀第 30一34段。
思考,在寫第三隻貓的結局時,用了哪些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並仔細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
閱讀討論後歸納:作者用了"難過"一詞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以前兩只貓的亡失的感情,"難過"所表示的痛苦要強烈得多。因為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隻貓?quot;我"深感內疚和自責。越是內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四、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思考下列問題。
1. 結合課後練習一,討論文章的主旨。(目標2)
2.本文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採用這種敘述方式有什麼好處?
明確:作品中虛構的"我",是三隻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只貓,厭惡第三隻貓;他就是前兩只貓的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隻貓的悲劇製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引起讀者共鳴,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3.體會:"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尾,它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句話在內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我"目睹了前兩只貓的不幸後,又親自製造了第三隻貓的悲劇,深感負疚,為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在結構上形成了首尾呼應的特點。
五、小結。
本文寫的是貓,作者卻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了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組織材料的特點是前後連貫、首尾呼應,文章在結構上嚴絲合縫,條理清晰。
七、布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 四
2.熟讀全文,領悟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感情
3、寫一篇讀後感
Ⅳ 聯想斑羚飛渡的結局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品位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領會動物之間互助友愛、老斑羚們那種勇於自我犧牲的悲壯美,啟發學生領會文章內容。【能力目標】通過復述斑羚飛渡的主要情節,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保護野生動物」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動物互助友愛、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滲透一點人面對危難的反思意識,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重難點設計:重點:品位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領會動物之間的互助友愛、老斑羚們那種勇於自我犧牲的悲壯的美,啟發學生領會文章內容。在活動中學會整理收集資料。難點:設計「保護野生動物」跨學科專題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反思人面對危難,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課時安排:1課時課堂材料:列印好的調查表媒體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同學們:先聽老師講一個小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螞蟻迅速地抱成一個大的球體,為了那一線生的希望。它們沖向火海,伴隨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響,最外層的螞蟻被火吞噬了,燒焦了,然而,這蘊含著生命的團體,仍向前滾動著,噼啪聲越來越響,螞蟻團越來越小,最後滾出火海的螞蟻只剩下一小團兒……大火燒死了不少螞蟻,但一部分螞蟻因此得以存活。同學們,在這生死關頭,小小螞蟻這種犧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舉動深深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今天,我們將來看看沈石溪筆下溫順可愛的斑羚經歷的那令人觸目驚心的悲壯的一幕。二、作者簡介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上海人,生於1952年10月,漢族人。曾榮膺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三連冠」殊榮的雲南軍旅作家,以創作動物小說飲譽文壇,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已出版500多萬字的兒童文學作品。現為中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專業作家。十五年的創作實踐,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儀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作者語)三、整體感知1、配樂朗誦,要求學生勾畫出好詞、佳句,並結合課文解詞。2、檢查預習,重點檢查生詞、詞語的整理:學生的讀書卡片用實物投影展示,或教師在屏幕上打出一些詞語對學生進行檢測。3、瀏覽復述:學生再次瀏覽課文,看誰能生動的復述這個故事,成為今天講故事大王。三、研讀與探究1、理清故事情節(1)師問:從剛才的復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有哪些?斑羚們的表現是怎麼樣的?同學之間簡單的交換一下看法。(2)幻燈展示:生答後,幻燈展示四個主要的故事情節及斑羚們的表現。2、分析斑羚飛渡的情景。(1)教師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片段,要求學生抓住關鍵動詞並想一想有什麼樣的表達效果?(2)小組內整理描述斑羚飛渡過程中的動詞,感受斑羚飛渡的全過程;(特別強調小斑羚的新生和老斑羚的死亡。)(3)思考與品味:演示一對對斑羚飛渡的情景,形象的感受這一震撼人心的畫面。思考:表現了斑羚什麼樣的品質?(明確:感受老斑羚那種從容鎮定,敢於犧牲的高尚品格,體味斑羚的團隊精神。)3、分析欣賞斑羚飛渡的情景。請學生從文中找出它們喜歡的精彩片段、優美生動的語句,進行品位賞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用課件展示發言方式:「我喜歡文中的句子(詞語)-------理由是------」4、理解彩虹的作用師過渡:文中除了描寫斑羚的地方很精彩外,文中還有多次寫到彩虹,找一找想一想有什麼作用?(同時出示課件展示)5、小結全文:作家沈石溪向我們講述的是一個動物的故事,但是回顧開始我們對作家的介紹不難發現他其實是在展示一個人類的故事。幻燈展示:學習本文後,你有哪些感觸?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四、拓展遷移課堂上展示一些人類捕獵動物的圖片,教師組織開展一個「保護野生動物、反思人類的行為」的專題活動。(課堂上教師可指導學生上網搜索相關資料,提供相關的網頁:人民網-環保專題、動物網、野生動物網等)(1)文中斑羚飛渡是在人類的圍捕下發生的事件,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造成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事例很多,你能從網上搜索到相關的資料嗎?(2)四人小組合作設計一份「保護野生動物」為主題的簡單的調查報告,可以是某一種動物的專題介紹,也可以是多種動物的多方面介紹。同時用一兩句話簡單的說說自己的感受。幻燈展示調查報告和小論文題目示例:調查報告題目示例(動物名)的生存狀況野生動物的現狀調查談談人類對野生動物的保護(3)課堂展示部分小組合作成果以上綜合實踐活動,事先已經讓學生獨立搜集資料,然後利用學習小組總和,完成小論文或調查報告,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五、師生總結(1)學生用1分鍾回想總結本節課的收獲;(2)教師:斑羚飛渡一文為我們講述了一群斑羚面對災難,有序進行自救的故事。從故事中我們感受到了斑羚們的團結和合作自我犧牲的精神,反思人類自己是如何面對災難的呢?我們可以從這篇有寓言味道的小說故事中感受的內容,這個我們就留到下節課繼續討論。六、板書設計根據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本著體現教學的重點、難點,清晰、美觀、提綱挈領的反映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板書設計為:被逼絕境舍己為群斑羚飛渡脫離絕境走向輝煌互助友愛無私奉獻關愛動物保護環境熱愛家園教學反思這節課中,我用了一個小故事導入,很快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什麼樣的課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呢?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應當具有六個特徵:一是參與度,即有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二是親和度,即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即整體地把握學科知識體系;五是練習度,即學生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的程度;六是延展度,即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延展,從課堂向社會生活延伸。本課堂教學設計用多媒體動畫,形象直觀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去品讀賞析本文語言,感知抒情散文語言形象生動的特點。進而激發學生聯想和想像的翅膀,進行個性創作,然後在領悟探究課文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延伸,挖掘創新潛質,力求構建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放飛。
Ⅵ 求七年級語文教與學27課斑羚飛渡的生字注音和組詞及解釋!!200分懸賞!
《斑羚飛渡》生字注音
起點語文網
對峙(zhì) 逞能(chěng) 湛藍(zhàn) 蒼穹(qióng)
嫻熟(xián) 甜膩(nì) 斑斕(lán) 肌腱(jiàn)
躥躍(cuān) 山澗(jiàn) 墜落(zhuì) 悲愴(chuàng)
磐石(pán) 鑄就(zhù) 狩獵(shòu) 剖開(pōu)
恍惚(huǎng hū) 戛洛山(jiá)
《斑羚飛渡》詞語解釋
起點語文網
【嫻熟】
熟練。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別很大。
【稚氣未脫】
形容年齡小,孩子氣十足。
【對峙】
相對而立。
【逞能】
顯示自己能幹(含貶義)。
【湛藍】
深藍(多用來形容天空、湖海等)。
【蒼穹】
(書)天空。也說穹蒼。
【斑斕】
(書)燦爛多彩。
【進退維谷】
進退兩難(谷:比喻困難的境地)。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不齊。
【眼花繚亂】
眼睛看見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過亂。
【秩序井然】
有條理、不混亂的情況。
【狩獵】
打獵。
【躥躍】
向前跳躍。
【略勝一籌】
稍微強一些。籌,籌碼,計數的工具。
【心甘情願】
心裡完全願意沒有一點勉強。常指自願作出某種犧牲。心甘:樂意、願意。
【深淵】
很深的水
【從容】
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目瞪口呆】
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驚訝】
感到很奇怪、驚異。
【奇數】
單數,不能被2整除的整數。
【絢麗】
燦爛美麗。
【山澗】
山間的水溝。
【躥跳】
向上或向前蹦跳。
【哀咩】
擬聲詞,形容羊叫的聲音、凄楚、哀惋。
【墜落】
下落。
【飄渺】
同「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甜膩】
甜得發膩,這里指聲音過分柔和。
【媚態】
討好別人的姿態;嫵媚的姿態。
【沉鬱】
低沉鬱悶。
《斑羚飛渡》多音字辨析
起點語文網
間:jiān(中間) 降:jiàng(降落) 殼:ké(果殼) 奇:qí(奇觀)
jiàn(間隔) xiáng(投降) qiào(地殼) jī(奇數)
傳:chuán(傳說) 種:zhǒng(種子) 好:hǎo(好人) 為:wéi(成為)
zhuàn(傳記) zhòng(種瓜) hào(好學) wèi(為了)
圈:quān(鐵圈) 應:yīng(應該)
juàn(豬圈) yìng(反應)
Ⅶ 斑羚飛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品位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領會動物之間互助友愛、老斑羚們那種勇於自我犧牲的悲壯美,啟發學生領會文章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復述斑羚飛渡的主要情節,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保護野生動物」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動物互助友愛、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滲透一點人面對危難的反思意識,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
重難點設計:
重點:品位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領會動物之間的互助友愛、老斑羚們那種勇於自我犧牲的悲壯的美,啟發學生領會文章內容。在活動中學會整理收集資料。
難點:設計「保護野生動物」跨學科專題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反思人面對危難,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堂材料:列印好的調查表
媒體運用: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同學們:先聽老師講一個小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不得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螞蟻迅速地抱成一個大的球體,為了那一線生的希望。它們沖向火海,伴隨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響,最外層的螞蟻被火吞噬了,燒焦了,然而,這蘊含著生命的團體,仍向前滾動著,噼啪聲越來越響,螞蟻團越來越小,最後滾出火海的螞蟻只剩下一小團兒……大火燒死了不少螞蟻,但一部分螞蟻因此得以存活。
同學們,在這生死關頭,小小螞蟻這種犧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舉動深深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今天,我們將來看看沈石溪筆下溫順可愛的斑羚經歷的那令人觸目驚心的悲壯的一幕。
二、作者簡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上海人,生於1952年10月,漢族人。曾榮膺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三連冠」殊榮的雲南軍旅作家,以創作動物小說飲譽文壇,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已出版500多萬字的兒童文學作品。現為中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專業作家。
十五年的創作實踐,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儀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作者語)
三、整體感知
1、 配樂朗誦,要求學生勾畫出好詞、佳句,並結合課文解詞。
2、檢查預習,重點檢查生詞、詞語的整理:學生的讀書卡片用實物投影展示,或教師在屏幕上打出一些詞語對學生進行檢測。
3、瀏覽復述:學生再次瀏覽課文,看誰能生動的復述這個故事,成為今天講故事大王。
三、研讀與探究
1、理清故事情節
(1)師問:從剛才的復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有哪些?斑羚們的表現是怎麼樣的?同學之間簡單的交換一下看法。
(2)幻燈展示:生答後,幻燈展示四個主要的故事情節及斑羚們的表現。
2、分析斑羚飛渡的情景。
(1)教師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片段,要求學生抓住關鍵動詞並想一想有什麼樣的表達效果?
(2)小組內整理描述斑羚飛渡過程中的動詞,感受斑羚飛渡的全過程;(特別強調小斑羚的新生和老斑羚的死亡。)
(3)思考與品味:演示一對對斑羚飛渡的情景,形象的感受這一震撼人心的畫面。思考:表現了斑羚什麼樣的品質?(明確:感受老斑羚那種從容鎮定,敢於犧牲的高尚品格,體味斑羚的團隊精神。)
3、分析欣賞斑羚飛渡的情景。請學生從文中找出它們喜歡的精彩片段、優美生動的語句,進行品位賞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用課件展示發言方式:「我喜歡文中的句子(詞語)-------理由是------ 」
4、理解彩虹的作用
師過渡:文中除了描寫斑羚的地方很精彩外,文中還有多次寫到彩虹,找一找想一想有什麼作用?(同時出示課件展示)
5、小結全文:作家沈石溪向我們講述的是一個動物的故事,但是回顧開始我們對作家的介紹不難發現他其實是在展示一個人類的故事。幻燈展示:學習本文後,你有哪些感觸?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
四、拓展遷移
課堂上展示一些人類捕獵動物的圖片,教師組織開展一個「保護野生動物、反思人類的行為」的專題活動。(課堂上教師可指導學生上網搜索相關資料,提供相關的網頁:人民網-環保專題、動物網、野生動物網等)
(1) 文中斑羚飛渡是在人類的圍捕下發生的事件,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造成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事例很多,你能從網上搜索到相關的資料嗎?
(2)四人小組合作 設計一份「保護野生動物」為主題的簡單的調查報告,可以是某一種動物的專題介紹,也可以是多種動物的多方面介紹。同時用一兩句話簡單的說說自己的感受。
幻燈展示調查報告和小論文題目示例:
調查報告題目示例 (動物名)的生存狀況 野生動物的現狀調查
談談人類對野生動物的保護
(3)課堂展示部分小組合作成果
以上綜合實踐活動,事先已經讓學生獨立搜集資料,然後利用學習小組總和,完成小論文或調查報告,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五、師生總結
(1)學生用1分鍾回想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2)教師:斑羚飛渡一文為我們講述了一群斑羚面對災難,有序進行自救的故事。從故事中我們感受到了斑羚們的團結和合作自我犧牲的精神,反思人類自己是如何面對災難的呢?我們可以從這篇有寓言味道的小說故事中感受更多的內容,這個我們就留到下節課繼續討論。
六、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本著體現教學的重點、難點,清晰、美觀、提綱挈領的反映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板書設計為:
被逼絕境 舍己為群 斑羚飛渡 脫離絕境 走向輝煌
互助友愛 無私奉獻
關愛動物 保護環境 熱愛家園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用了一個小故事導入,很快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什麼樣的課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呢?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應當具有六個特徵:一是參與度,即有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二是親和度,即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即整體地把握學科知識體系;五是練習度,即學生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的程度;六是延展度,即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延展,從課堂向社會生活延伸。本課堂教學設計用多媒體動畫,形象直觀感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去品讀賞析本文語言,感知抒情散文語言形象生動的特點。進而激發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的翅膀,進行個性創作,然後在領悟探究課文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延伸,挖掘創新潛質,力求構建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放飛。
Ⅷ 怎樣才能使課堂更"有效
傳統教學手段難以適應現在的課堂教學,學生提不起興趣,需要改變,教師的思維也要改變,積極跟上趨勢,比如引入慕課,求道智慧課堂等移動教學方式,應該有一定效果。
Ⅸ 斑羚飛渡讀後感
二、問題研究
1.在這篇文章中,人充當的是怎樣的角色?
在這篇文章中,人類充當的是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奪者。我們不必迴避這個問題。因為這篇文章恰恰給了我們一個反思人類所作所為、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機會。人類自詡為高等動物——自己給自己定義為「人科」,在這個世界中是獨一無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類擁有強勁的思維能力,擁有先進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換地,所以我們常提起的一句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對於和自己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物種,人類是蔑視的。人類肆意屠殺它們,已經導致許多物種滅絕。斑羚飛渡的慘烈、悲壯,讓我們看到了動物身上那股神聖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類社會,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樣,不害人,不苟活,視死如歸呢?
2.從彩虹架起的虛幻的橋,到鐮刀頭羊「消失在一片燦爛中」,「彩虹」在課文中出現過多次。「彩虹」有怎樣的意義?
彩虹是虛幻、美麗的。虛幻而美麗的東西,可以給人帶來幻想、希望,讓人陶醉其中,產生精神上的迷戀、依賴。美麗的彩虹和殘酷的現實成為鮮明的對比,鐮刀頭羊「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也是嚮往投身於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3.課文描寫「斑羚飛渡」的成功,近乎奇跡,是以斑羚們時間先後選擇的精確、跳躍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躍技巧掌握的嫻熟、對接時機銜接的吻合為前提的,從文章的交代來看,斑羚們此前並沒有經過這樣的排練,那麼,課文描寫的「斑羚飛渡」是真實發生的嗎?還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
首先,在動物界,確實有犧牲部分成員的生命以取得種群中大多數的生存機會的事實;其次,依我們自身的經驗可以知道,人類在困難時往往會激發出以前從未展現的潛力,做出平時無論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們不能否認,當斑羚群陷入種群滅絕的危機時,強烈的求生慾望會導致奇跡的發生。但是我們並不能就此推論本文中敘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實的。不過,真實與否又有什麼要緊呢?任何出現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進行藝術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結果,藝術真實不等同於生活真實,我們沒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實。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篇動物小說來讀,拋開表層的墜飾(藝術虛構),體會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來源,閱讀的樂趣將充盈讀者的心間。
4.文中為什麼說"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的橋?
因為每一隻獲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隻的斑羚身體為跳板完成飛渡的。是這些必死的斑羚組成了新生的橋,所以說是「用死亡做橋墩」。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題。
1.文章中詳細描述了第一對斑羚試跳成功的全過程,試用自己的話加以復述。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在全面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准確清楚地描述事件全過程的能力。復述時要引導學生記住主要內容,把握重點,抓住主要動詞來復述:半大斑羚朝前(飛奔),同時,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懸崖邊緣,半大斑羚縱身一(躍),朝山澗對面(跳)去,老年斑羚(緊跟)在後面,頭一(勾),也從懸崖上(躥躍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後,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也再度(升高),輕巧地(落)在對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則筆直(墜落)山崖。
2.鐮刀頭羊是這場飛渡的組織者,文中重點寫了它的哪些表現?談談你對鐮刀頭羊的印象。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情節,從細節描寫入手分析斑羚形象特點。文中重點寫了鐮刀頭羊的三次叫聲:第一次,當發現斑羚們陷入絕境時,鐮刀頭羊悲哀地咩了數聲,這是無能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頭母斑羚恍惚走進彩虹的斑斕光帶時,鐮刀頭羊發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時告訴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辦法,並指揮迅速實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與年輕斑羚兩隊數量懸殊時,鐮刀頭羊悲愴地輕咩一聲,這表示為了讓更年輕的生命獲救,只能犧牲正當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內的同類了。這叫聲既是一聲憂傷的嘆息,也是召喚補充註定死亡隊伍的命令。鐮刀頭羊的形象:富於智慧,有決斷力,遇事鎮定,臨難從容。
二、聯繫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的含義,回答括弧中的問題。
1.山澗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為什麼說那座橋是「用死亡做橋墩」?)
2.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註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有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註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一事為什麼讓「我」感到震驚?)
3.它(鐮刀頭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燦爛中。(在這句話里,「燦爛」只是指那一道彎彎的彩虹嗎?)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從而進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參考答案:
1.因為每一隻獲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隻的斑羚身體為跳板完成飛渡的。是這些必死的斑羚組成了新生的橋,所以說是「用死亡做橋墩」。
2.「我」是個獵人,參照人類在此種情景下常有臨陣脫逃的表現,所以震驚。
3.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徵鐮刀頭羊行為和精神的閃光。
三、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試給狩獵隊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設計本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的立意出發,結合自己閱讀文章的感受,聯系生活,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學習寫一般書信。
教學建議
一、本文描寫「斑羚飛渡」的場面,非常有條理,不僅描寫完整,飛渡前,飛渡後都有交代,而且詳略得當,著重描寫第一對斑羚飛渡的經過,略寫其餘斑羚飛渡的情況,重點突出。可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從而體會本文敘述條理性強的特點。
二、本文把動物的行為提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來認識,這是非常新穎和動人的。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重點理解作品的主旨,作為人類的一員,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三、學習課文,可以組織學生了解我國現存珍稀野生動物的種類及有關情況,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觀念。有關資料作者簡介沈石溪,原名沈一鳴,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於上海。1969年初中畢業赴雲南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有著豐厚的生活體驗。1975年當兵,歷任新聞幹事和宣傳股長。1980年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所著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充滿哲理內涵,風格獨特。作品多次獲獎。現為成都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二級創作員、中國作協會員、雲南省作協理事、雲南省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 作者為"動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告訴人們要保護動物,珍愛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