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17 15:22:39

①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學生通過觀察同體積的幾種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沉、浮,初步了解物體的沉、浮條件。

2、過程與方法:知道科學觀察要確定統一的標准;親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經歷一個對原有認知自我否定、修正的思維活動過程。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研究觀察物體在水中沉浮現象的興趣;意識到科學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物體在水中沉、浮的真正原因。

三、課前准備

教師:透明塑料水槽,大中小木塊各一個、大中小鐵螺母各一個、大中小橡皮泥各一塊,同體積的水、鋸末、鐵粉、母料、沙子各一個,天平,課件。

學生:大中小木塊各一個、大中小鐵螺母各一個、大中小橡皮泥各一塊,塑料紅桶(最好是透明塑料水槽),相同的帶蓋的透明塑料管(每組四個),四個管內分別裝滿同體積的水、鋸末、鐵粉、母料(一種塑料顆粒)。 (每兩人一組)

四、教學過程

(一) 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物質的種類有關

1、引入:同學們都有這樣一個生活經驗:將一個石頭放入水中,石頭會怎樣?將一個木塊放入水中,木塊會怎樣?為什麼石頭在水中下沉而木塊在水中上浮呢?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什麼有關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條件。

(板書: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為了探究這個問題,老師為你們准備了大小不同的木塊、鐵螺母和橡皮泥,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呢?同學們先別動手聽老師說。先把一組大小不同的鐵螺母輕輕地放入水中,再把一組大小不同的木塊放入水底,最後把一組大小不同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仔細觀察,各有什麼現象?同時思考:物體在水中的上浮和物體的大小有關嗎?物體在水中的下沉和物體的大小有關嗎?

3、學生實驗後匯報結果。物體在水中的上浮、下沉都和大小沒有關系。

4、追問:物體在水中的上浮和大小沒有關系,那與物體的輕重有關嗎?物體在水中的下沉和大小沒有關系,那與物體的輕重有關嗎?既然物體在水中的上浮、下沉和大小、輕重都沒有關系,那到底和什麼有關呢?

(設計意圖:問題是思維的起點,選擇有結構的實驗材料,從實驗現象引發問題入手,初步得出結論:物體在水中的上浮、下沉和大小、輕重都沒有關系,而和物質的種類有關。)

(二) 推測、驗證、比較同體積物體的輕、重,了解物體的沉、浮條件

1、請同學們大膽猜想:鐵在水中下沉而木塊在水中上浮,可能是什麼原因?在什麼條件下說鐵比木塊重或者鐵比水重呢?

2、為了進一步探究這個問題,老師為你們准備了同體積的四種不同物質的水、鋸末、鐵粉、母料來研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條件。同體積的水、鋸末、鐵粉和母料的輕重一樣嗎?我們探究的是物體在水中的沉、浮,這是一個對比實驗,應該選哪種物體做一個比較的標准?

3、邊演示邊說:天平可以准確測量這四種物體的輕重。老師把天平調得兩邊剛好平衡,正中的指針停在刻度的中央。比較結果:鋸末比水輕,母料等於水的重量,鐵粉比水重。猜猜把水放入水中會怎樣?演示後說:懸浮就是靜止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另外三種物質的實驗交給你們來完成。思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什麼有關呢?

4、實驗後匯報結果,老師隨機板書。

講解:要知道一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就比較同體積的物體和水的重量,當物體比同體積的水重,下沉;當物體比同體積的水輕,上浮;當物體等於同體積水的重量,物體就懸浮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5、猜猜同體積的沙子和水誰重,放入水中會怎樣呢?老師請學生上來驗證:同體積的沙子比水重,下沉。

6、請一個同學說說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什麼有關?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學生頭腦中有許多零碎的知識經驗,可以根據這些積累來嘗試解釋一些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理有據、合乎邏輯的猜測,有利於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富有創意的一組結構材料,更激起了學生揭開答案的熱情,促進了學生由前概念水平向科學概念水平的發展。三年級學生對於對比實驗還很陌生,需要思維和方法上的點撥、指導,「多扶少放」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明確對比實驗的要求,增強實驗的科學性。只有讓學生親歷動手的過程,才會有如此真切的發現。這就是「淡化知識灌輸、注重教學過程」,通過過程來獲得知識的收獲。另外,及時對學生的語言進行歸納、提煉並板書,使本節課的知識更加清晰明了。 「科學概念」是小學科學課的目標之一,是發展學生能力的基礎和憑借,在課的結尾處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梳理科學知識,為日後更好地開展科學探究提供了「儲備」。)

(三) 拓展應用

1、同學們在電視里見過潛水艇嗎?潛水艇是怎樣實現沉、浮的呢?播放潛水艇沉、浮的錄像。

2、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利用物體沉、浮的例子呢?今後學到一些知識後就想想有什麼用處,這樣才能使我們變得更聰明。

3、不能利用其它物體怎樣讓這塊橡皮泥浮起來?

(設計意圖:在適當的時候拓展知識,開闊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發展,有效地引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體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有意識地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

五 板書設計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六 教學反思

科學的價值在於服務社會,而教師的價值在於服務學生。我執教本節課時,在深入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了改變和創新,為學生提供了精心選擇典型的、有結構的觀察研究材料,調動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三年級的學生在科學領域中才剛剛起步,必須在教師的點撥、引領下進行有序的科學探究活動,教學時力求在每一個環節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學效益最大化。

好的情境引入不只是一個教學的開始,可以說是教學成功的一半。用一個學生司空見慣但不引人注意的生活上的小問題引入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細胞,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接著展示三組大小不同的鐵螺母、木塊和橡皮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揮學生認知的主體作用。實驗前做一下簡單的演示,提供一點幫助,對老師來說只是舉手之勞,但對學生的認知、操作提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提出實驗中的思考:物體在水中的上浮和物體的大小有關嗎?物體在水中的下沉和物體的大小有關嗎?使學生的探究目的明確。在充分動手活動後,讓學生交流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和問題,發現了物體在水中的上浮、下沉都和大小、輕重沒有關系,而和物質的種類有關。

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為什麼鐵在水中下沉而木塊在水中上浮呢?從而引出比較物體的輕、重要取「相同體積」,接著又展示一組同體積的四種不同物質的水、鋸末、鐵粉、母料,使「相同體積」概念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師精當的「講」和有效的「導」能為學生清除理解上的難點,掃除掌握中的盲點,最後創造出經典。明確對比實驗的要求後,才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教會學生科學的探究過程,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相當於讓學生有了一個「點石成金的手指頭」,這是他終身受用並可持續發展的本錢。在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條件的實驗中,學生的探究熱情高漲,探究的效率事半功倍,相信學生會牢牢記住這個結論。用教材進行創造,精心准備富有創意的一組結構性的材料,使教材錦上添花,這樣我們的科學課才會精彩紛呈。

在拓展應用環節,播放潛水艇沉、浮的錄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欣賞中增長了見識,有效調動了學生匯報交流的慾望。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習成果擴大和升華,加深了學生對沉、浮條件的理解,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

本節課較好的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的表現令人滿意。當然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教師提問不當,會使學生思維受阻,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在科學課中尤為重要。如何高效、扎實地上好每節課還需要自己不斷地去研討、思索。只要我們潛心地去鑽研教材,有創意地進行教學,用心地去關注學生,我想學生就會在這一個又一個研究活動中,循序漸進地不斷發展下去,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定會越來越濃。

② 四年級的輔導反思怎麼寫

這里有一個例子,我在網路文庫上面找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創新的思維火花、熱烈的氣氛都有利於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上努力體現「三性」
(一)主體性
張揚、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理應成為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培養、發展人的主體性,是教育改革的一個主題,也是深化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基於這一指導思想,本課的設計始終圍繞著「自主參與──獨立學習──深刻體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自主意識,從而主動去獲取和領悟感性材料中的簡單數學問題。如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並配以輕柔愉悅的音樂,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學習活動中,繼而讓學生獨立沉浸在豐富的學習材料之中,有玩具,也有生活用品,鼓勵學生自己選擇觀察的方向,再畫一畫,畫好後又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座位,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所畫的物體,最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啟迪,體會到在實際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物體都是立體的,而觀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二)探究性
本節課注重為學生營造探究條件,一方面讓學生自己帶東西到課堂上來,有玩具汽車、飛機、水壺、鍾、塑料椅子、絨毛玩具等物品,再從中選取信息探究新知;另一方面我也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之中,如應用拓展的練習「擺正方體」,看著組合圖形的三視圖把圖形擺出來,這樣的操作活動對於需要教師點撥指導的學生來說,既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又能通過他們的探索逐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實踐性
數學是一種工具,一種將自然、社會運動現象法則化、簡約化的工具。數學學習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學會建立數學模型,用以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這節課中,大量地創設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之中,「學以致用」,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上課伊始的猜冰箱,課中觀察玩具、用品,給熊貓照相等,都採用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旨在聯系生活,開闊視野,同時延伸學習,使學生能從看到的物體的某一個面,聯想到整個物體的形狀,培養其觀察立體實物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本課的所有教學環節都注重藉助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知識載體,意在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
二、需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觀察物體」的內容主要是對簡單物體正面、側面、上面形狀的觀察,因此本節課選擇了大量生活中的實物讓學生觀察,旨在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但同時,生活中有些柱形體的幾個面沒有明顯的區別,這些物體的觀察又如何與本課的學習目標有機結合,它們的尺度該如何把握,都是有待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本節課課末的拓展練習中已涉及觀察三視圖後擺出組合圖形,這個要求有一定的難度,但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卻是極其有效的。課堂上四人小組通過討論思考,都能擺出正確的結果,可見一年級學生已能基本達到此要求,那麼在今後的學習中「圖形的認識」又該如何編排?如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呢?

閱讀全文

與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