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視頻設計 > 孔子教學設計

孔子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17 20:57:20

❶ 誰有《論語》十則的教案

《論語》十則教案9
作者: 加入日期:06-10-26

《論語》十則 教材分析:《論語十則》是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學生接觸古代經典文化的開始,可以說肩負著使學生學習並熱愛古典文化的使命,教師應精心備課、厚積薄發,真正開啟學生的智慧。《論語十則》選自於我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籍。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對人們的人生抉擇和價值取向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課文中所選的《論語十則》,著重敘述了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內容。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於心理發展正處於萌芽狀態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體驗反思學習經典的原創精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並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教學重點: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並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並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於實踐的意識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學習法;引導教學法。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疏通文意;初識《論語》,走近經典。教學重點: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理解各則語錄的字面意思。教學方法:分組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 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參觀導入播放多媒體課件:(山東濟寧「孔廟」的視頻錄像與講解)要求學生思考:孔子曾被封建統治者神化為「先聖」也曾在文革期間背負一身「罪狀」,請說說你自己的眼睛發現和理解的孔子。「參觀」後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見解。 通過「參觀」活動增長見聞,激發興趣,引發思考。初識作者和論語多媒體展示:1、 孔子: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2、《論語》:我國儒家經典著作,共20篇,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籍。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 的說法。指定學生讀簡介、學生記憶並筆記。對作者和論語地位的了解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正確把握文章主旨。 初讀課文 1、 播放課文錄音,布置聽讀任務:注意讀音、斷句。2、 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和斷句。3、 要求學生大聲齊讀課文。後自由朗讀。學生聽讀課文並完成聽讀任務。反復朗讀。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學生對古文的語感和興趣。嘗試自己疏通文意1、布置自學任務: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翻譯課文;2、教師巡迴指導點撥3、讓學生分組討論解決疑難4、教師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 通過自讀、合作、聽講逐步疏通文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閱讀習慣。擯棄滿堂灌的做法。齊讀課文師提出要求生讀進一步熟悉課文布置作業1、熟讀、背誦課文及重要的文言詞語意思。2、課下搜集孔子的資料,並積累幾則其餘的自己感興趣的論語在下節課交流。3、背誦全文。 鞏固並拓展延伸本節課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深刻理解各則語錄,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並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於實踐的意識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設疑導撥法。教學過程: 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檢查復習發一份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子翻譯的小測驗題。(可收部分)答題,未收部分學生課下交學習小組長協助檢查。檢查學習效果。但務必及時反饋。齊聲背誦全文師觀察哪些學生尚屬濫竽充數和不熟悉者,以便課下重點檢查督促。生背誦課文。既是檢查鞏固也是在誦讀聲中進入經典學習的情境。 分組討論探究布置討論任務:十則語錄中哪些是探討學習方法的,哪些是探討學習態度的。請分類筆記。學生分組討論,並各自分類做出筆記。然後各組展示學習成果,由教師引導對不同意見的討論。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改變滿堂問的學習模式。 自由論壇要求學生說出對自認為最有價值的一條論語的認識。深入思考並積極發言啟發學生深入思考並鍛煉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體驗反思要求學生思考:舉出實例說一說哪一條自己做的比較好,哪一條還很有差距,以後的生活實踐中應如何做。針對自身情況認真總結反省並發言從經典文獻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用來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 學以致用要求學生用學過的一條或兩條論語來寫一段話在筆記本上造句並互相交流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百家講壇開設「百家講壇」要求學生交流課外搜集積累的成果,並說出自己對孔子和論語以及經典作品的認識過程和獨到見解。在寬松的學術氛圍中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共同探討和提高。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進一步調動學生熱愛經典的興趣,增強其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使命感。 布置作業課外閱讀並選背《弟子規》年終進行比賽。 讓國學之精華沉潛於學生們的血液之中熔鑄出民族之魂。 教學反思傳統的串講式文言文教學法已經不適應時代要求,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設計使陳舊的文言文課堂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學生從僵化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饒有興味的吮吸著傳統文化的營養,與遠古的原創大師進行著精神對話,相信,通過文言文教學,學生定能增加對國學的認識,增強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❷ 中學國學課教案範文

《論語》學而第一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1——1.4
教學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學觀;
2、把握《論語》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手法。
學習要點:
1、孔子的思想主張;
2、《論語》的思想內涵;
3、學習孔子的語言、行文、修辭手法等方面的藝術特色。
課時:1
教學過程:
一、孔子介紹
二、經典誦讀
1.出示原文內容:
1.1子曰(1):「學(2)而時習(3)之(4),不(5)亦說(6)乎?有朋(7)自遠方來,不亦樂(8)乎(9)?人不知(10),而不慍(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8)?」
1.3子曰:巧言令色(1),鮮(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2.教讀詞句。
3.聽讀音像材料。
4.三最法誦讀原文。
三、經典故事
四、經典哲理
1.教師簡述孔子本章思想內涵。
2.初知大意。
1.1
【譯文】
孔子說:「認真地學並按時練習,這不是令人高興的事情嗎?有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共同切磋學問),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別人所了解,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行的君子嗎?」
【評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1.2
【譯文】
有子說:「一個人如果能踐行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美德,而喜好觸犯上級的,這種人很少。不願觸犯上級,卻喜好造反的,這樣的人從來沒有。領導者治國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樹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產生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系。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
1.3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之一就是孝與悌。這是從正面闡述什麼是仁的問題。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於辭令。儒家崇尚質朴,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朴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1.4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出主意,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及時的溫習了呢?」
5、【評析】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疇。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後已。「盡己之謂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泛指對一切人,並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盡力幫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疇,不止用於君臣關系。漢代以後逐漸將「忠」演化為「忠君」,這既與儒家的忠有關聯,又有重要的區別。「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系,信特別與言論有關,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
五、經典背誦
學生背誦,小組檢查,教師抽背。
六、經典應用
說說學習體會,教師總結。

❸ 孔子游春 優秀教案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靜,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瀾起伏。活潑歡快的泗水從大山中滾滾而來,又不知疲倦地奔騰而去。孔子動情地望著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們不知老師在看什麼,都圍攏過來。子路問道:「老師在看什麼呢?」
孔子說:「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們都用疑惑的眼光望著老師。
顏回說:「老師遇水必觀,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講給我們聽聽?」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一番宏論,無不驚訝。誰能料想,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老師竟能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

選自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12冊《孔子游春》

點評:
面對司空見慣的流水綠波,孔子竟然能從中發現如此深奧的道理,並巧借流水教導弟子,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樣,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眾生,永不停歇;有情義,謙下和順;有志向,無懼無畏;而且還善於教化別人,洗凈人們內心的污垢……
孔子並沒有居高臨下的空洞說教,而是臨水沉思,借水喻人,發人深思。孔子偉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藝術於此可見一斑。
一、導航台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桃紅柳綠,草色青青,春風盪漾,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河水也漲起來了,泛起陣陣的微波,南來的燕子在水面上掠過,轉眼間飛出去很遠、很遠。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上,一切都顯得富有生氣,在這樣的時節,到郊外的河邊遊玩,該是多麼令人愜意的呀!兩千多年前的一天,大學問家、大教育家孔子就帶著他的弟子們來到泗水河邊,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他們暢談、高歌……享受著自然、人生的美好。
課文《孔子游春》由寫景入手,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泗水邊絢麗燦爛的春景圖,彷彿讓讀者也身臨其境,和孔子及他的弟子們在泗水河畔游賞,聆聽孔子對弟子的教誨,為他們師生之間的親和而感嘆。
文章共1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寫在大好的春季,孔子和弟子們到景色宜人的泗水河畔遊玩。
第二部分是第3~9自然段,寫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從中看出深奧的道理。
第三部分是第10自然段,寫孔子和弟子們在河畔撫琴歌唱。
第四部分是第11~17自然段,寫孔子聽弟子子路、顏回暢談志向,興奮之至。
這篇文章對泗水河畔景色的描寫十分優美,講孔子和弟子們在河畔遊玩的其樂融融的景象表現得淋漓酣暢,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智的啟迪。我們可以憑借這些詞來記住文章的線索——
泗水春景——觀水悟道——河畔娛樂——暢談志向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段落欣賞點評
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欣賞】
相信讀了這部分內容,同學們一定沉醉在這段文字彌漫出的濃濃美感里了。第一、二句是在寫泗水河畔的春景,雖然著字不多,但卻暈染出春天泗水畔的色彩。你瞧——
陽光普照,眼前一片明亮、燦爛,桃花開了,殷紅如雲;柳樹綠了,搖擺著柔美的身姿。那嫩嫩的草兒,青得逼你的眼,這景象真是令讀者也眼前一片明艷。春風習習,它輕輕的,柔柔的,想必它像是柔軟的小手撫過臉龐。春風是優美的,美得似悠揚的琴聲……這樣明媚的春光,大自然也越發的美好。三、四兩句用總分的形式寫大自然向偉大的母親。第三句總寫,第四句則是具體寫,從地上寫到空中,把大地比作偉大母親的胸懷,用森林比作她的長發,以太陽比作母親明亮的眼睛,微微的春風就像是母親的輕輕絮語,這些比喻非常形象,盡情抒發著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喜愛。最後,用省略號來結束這段文字,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和豐富的想像空間。這段文字繪就了孔子和弟子們游賞的背景,給人以美的意境。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欣賞】
浪漫的泗水春景讓人賞心悅目,孔子的心情卻不平靜,浩盪的泗水撩起他飛揚的情思,在弟子們疑惑的目光里,在他們好奇的探詢下,便有了孔子這一段充滿智慧和靈性的宏論。他意味深長地說出來,其中的深長意味究竟何在呢?君子是對人格高尚的人的敬稱。而水在孔子的眼裡就是君子,而且是真君子。在孔子的眼中,水具備了君子所有的品性。水似乎有德行,你看它奔流不止,沒有固定的形狀,向下流去,和順溫柔,真似君子溫文爾雅恬淡的性情。而穿山岩、鑿石壁的水又似乎擁有剛強的一面,胸懷志向,百折不撓。水又能洗滌萬物的骯臟,還萬物本真潔凈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風范。在列舉了水的諸多品性之後,用「由此看來」
做一總結,歸納出水是真君子的論斷。古人曾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從孔子的這段話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敏銳的洞察力,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那麼孔子為什麼跟弟子們說起這些呢?孔子是一位善於教育的老師,在這里他通過自己對尋常之水的領悟來啟發弟子成為翩翩君子應努力的方向,雖不是直接的灌輸和說教,但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用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三、金手指表達方法提示
在系列的活動中突出重點寫
春暖花開,柳綠桃紅的時節,人們外出踏青賞玩,古人稱之為「游春」,今人稱為「春遊」,意思相差不多。在這游賞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變化、地點的轉移,會呈現出許多不同的場景。比如這篇《孔子游春》中就有對泗水春景的描寫、孔子觀水而發宏論、師生在泗水河畔圍坐撫琴高歌、師徒三人談論志向等情景,人物的一系列活動構成了一幅幅動態的畫面。作者對人物一系列活動中的每一個場景並沒有平均用力去寫,有的寫得具體詳細,如孔子觀水而發宏論、聽弟子說志向;有的則簡略概括,如師生在泗水畔撫琴歌唱,使文章顯得跌宕起伏、錯落有致,重點突出,使讀者對孔子及弟子們的游春活動留下較深的感受和印象。這樣的表達對我們同學有何啟示呢?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會經歷許多的活動,這其中有些活動內容豐富,不限於一個環節,可能是由多個階段或多個相對獨立的小單元構成。如果我們要以這些活動為寫作內容,完成習作時,我們該如何處理材料,進行布局呢?我們可以借鑒這篇文章在結構上使用的方法,將活動中的某些重要環節做具體的描述。像《孔子游春》中孔子觀水而發宏論這部分寫得是很具體的,先敘述孔子觀水沉思引起弟子們的好奇,然後寫弟子們的探詢,再寫孔子的富有深意的回答,最後寫弟子們聽後的反應。雖然只是全篇文章中一部分,但事情的前因後果交代的卻是完整而清楚。如果一篇文章有了這樣具體的環節,又怎能不會令讀者印象深刻呢?而《孔子游春》中孔子聽子路、顏回談論志向的那部分也具有同樣的效果。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真切可感的具體畫面,使讀者進入了文章所描繪的意境之中。
對系列活動做全面的介紹並著重具體描寫其中的某些環節,這樣,文章便會不落於一般的平鋪直敘,也不會陷入繁瑣的贅述,而給人一種剪裁得當、行文富有節奏的感覺。那麼在完成這樣的習作時要注意些什麼呢?首先對系列的活動要有總體的介紹,可以像《孔子游春》第1自然段那樣對事情做一交代。其次,無論是概括寫的,還是重點寫突出的環節,應是系列活動中的部分,不可游離於其他的不相乾的內容里去。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我們同學一定有過春遊或秋遊的經歷,學了這篇《孔子游春》,你一定對其中的重點部分印象深刻,你能從你的活動經歷中選擇一個環節寫具體嗎?
2、這學期我們的課文中有許多老師的形象,如海倫·凱勒的老師安妮·沙利文、莫泊桑的老師福樓拜、《孔子游春》中的孔子,他們的教育方式怎麼樣?你喜歡嗎?所說你的看法——

❹ 孔子拜師教案 從孔子身上可以學到什麼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介紹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以前的教材中回基本沒有。這說明現答在又重視傳統文化了,也確實是這樣,我們現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來自孔子的。所以,上這一課,也便給它增加了許多內涵:要讓學生了解孔子拜師的事情,也要補充關於孔子的生平的,關於孔子的《論語》的。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個詞語,如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僕僕及止境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分別解決。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孔子基本不了解,最多隻限於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樣的名句,所以,首先必須在上課前介紹關於孔子的一些資料,尤其是他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激發他們學習孔子精神的熱情。課後也抄寫一些孔子的語錄給學生背背。

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養,但是還有一些孩子沒有形成,所以,像劃句子這樣簡單的學習能力,還需要對學生巡視指導。

❺ 《關雎》教學設計公開課優質課比賽課一等獎

如下:

(5)孔子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第一首詩,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的相思與追求。

全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章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後,國勢漸衰。後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並,夷狄交侵,社會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帶。《周南》大多數詩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關雎》是有關愛情的詩篇,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詩。

❻ 《論語》《孟子》選讀教案·什麼是《四書》(優秀教案)

學者領會較難。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於《中庸》,是孔門的心法,初學者領會更難,程子所以另論。 但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學》的提綱挈領,便能領會《論》、《孟》里精微的分別去處;融貫了《論》、《孟》的旨趣,也便能領會《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慾,道心是天理。人該修養道心,剋制人心,這是心法。朱子的意思,不領會《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從大處著眼,讀天下的書,論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將《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學》、《論》、《孟》全為「四書」,作為初學者的基礎教本。後來規定「四書」為科舉用書,原也根據這番意思。不過朱子教人讀「四書」,為的成人,後來人讀「四書」,卻重在獵取功名;這是不合於他提倡的本心的。至於順序變為《學》、《庸》、《論》、《孟》,那是書賈因為《學》、《庸》篇頁不多,合為一本的緣故;通行既久,居然約定俗成了。 《禮記》里的《大學》,本是一篇東西,朱子給分成經一章,傳十章;傳是解釋經的。因為要使傳合經,他又顛倒了原文的次序,並補上一段兒。他注《中庸》時,雖沒有這樣大的改變,可是所分的章節,也與鄭玄注的不同。所以這兩部書的注,稱為《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孟》的注,卻是融合各家而成,所以稱為《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大學》的經一章,朱子想著是曾子追述孔子的話;傳十章,他相信是曾子的意思,由弟子們記下的。《中庸》的著者,朱子和程子一樣,都接受《史記》的記載,認為是子思。但關於書的解釋,他修正了一些。他說,「中」除「不偏」外,還有「無過無不及」的意思;「庸」解作「不易」,不如解作「平常」的好。照近人的研究,《大學》的思想和文字,很有和荀子相同的地方,大概是荀子學派的著作。《中庸》,首尾和中段思想不一貫,從前就有人疑心。照近來的看法,這部書的中段也許是子思原著的一部分,發揚孔子的學說,如「時中」「忠恕」「知仁勇」「五倫」等。首尾呢,怕是另一關於《中庸》的著作,經後人混合起來的;這里發揚的是孟子的天人相通的哲理,所謂「至誠」「盡性」,都是的。著者大約是一個孟子學派。 《論語》是孔子弟子們記的。這部書不但顯示一個偉大的人格——孔子,並且讓讀者學習許多做學問做人的節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時習」、「闕疑」、「好古」、「隅反」、「擇善」、「困學」等,都是可以終身應用的。《孟子》據說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孫丑、萬章等共同編定的。書中說「仁」兼說「義」,分辨「義」「利」甚嚴;而辨「性善」,教人求「放心」,影響更大。又說到「養浩然之氣」,那「至大至剛」、「配義與道」的「浩然之氣」,這是修養的最高境界,所謂天人相通的哲理。書中攻擊楊朱、墨翟兩派,辭鋒咄咄逼人。這在儒家叫作攻異端,功勞是很大的。孟子生在戰國時代,他不免「好辨」,他自己也覺得的;他話流露著「英氣」,「有圭角」,和孔子的濕潤是不同的。所以儒家只稱為「亞聖」,次於孔子一等。《孟子》有東漢的趙岐注。《論語》有孔安國、馬融、鄭玄諸家注,卻都已殘佚,只零星的見於魏何晏的《集解》里。漢儒注經,多以訓詁名物為重;但《論》、《孟》詞意顯明,所以只解釋文句,推闡義理而止。魏、晉以來,玄談大盛,孔子已經道家化;解《論語》的也參人玄談,參人當時的道家哲學。這些後來卻都不流行了。到了朱子,給《論》、《孟》作注,雖說融會各家,其實也用他自己的哲學作架子。他注《學》、《庸》,更顯然如此。他的哲學切於世用,所以一般人接受了,將他解釋的孔子當作真的孔子。

❼ 懇請初中語文老師給我寫一個《孔子世家贊》的教案

學習目標:
1、 積累掌握常用文言實詞「息、斥、益、固、繩、贊、服」等,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掌握詞類活用現象文言句式特點。
2、 了解孔子的偉大人格。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我國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講學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學在官府,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把教育對象擴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識傳播到民間,這在我國教育史上,實在是個創舉,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孔子世家》詳細地記述了他的生平活動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對《孔子世家》(節選)的學習,對孔子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二、 預習指導
1、 藉助工具書,解決文中讀音,能順利朗讀全文。
2、 整理文中通假字:匪、知、蓋、監,指出古今異義詞,掌握文言句式。
三、 預習檢查
1、 給加點字注音
⑴畜蕃息( ) ⑵中諸侯之疾( ) ⑶匪兕匪虎( )⑷能稼而不能為穡( ) ⑸始作翕如( ) ⑹沒世而名不稱( ) ⑺孔子冢( )⑻景行行止( )
2、 解釋句中加點詞語
⑴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 ) ⑵已而去魯,斥乎齊( )
⑶孔子學鼓琴師襄子( ) ⑷師襄子曰:「可以益矣」( )
⑸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 ) ⑹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⑺周監二代,鬱郁乎文哉( ) ⑻推此類以繩當世( )
⑼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 ⑽弟子皆服三年( )
3、 指出句中通假字,並寫出本字
⑴幾然而長,眼如望羊。 通
⑵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通
⑶意者我未知也? 通
⑷夫子蓋少貶焉? 通
⑸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 通
⑹周監二代,鬱郁乎文哉 通
⑺約其文辭而指博。 通
⑻雖不能至,然心鄉望之 通
4、 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特點
⑴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 )
⑵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 )
⑶人之不我信也。( )
⑷君子能修其道,而不能為容。( )
5、 翻譯下列句子
⑴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
⑵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
⑶約其文辭而指博。
四、 討論:課文重點記述了孔子一生中的哪些活動?
明確:課文分六個部分記述。
第一部分(1、2兩段)簡介孔子的身世和從政情況,文字很簡要,但內涵很豐富。
第二部分(3—5段)敘述孔子好學、樂學、善學的事跡。三段,分別寫了孔子適周問禮、適齊聞《韶》、在魯學琴三件事。
第三部分(6—11段)敘述了孔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的經過情形。孔子一生都有著極高的政治熱情,即使在他遭到打擊、排斥、嘲諷、甚至圍困的時候也仍然不減。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不辭勞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奔走游說。雖然到處碰壁,但仍執著追求。文章用了相當篇幅,真實地記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動,寫得生動具體、形象逼真。
第四部分(12—19段)介紹孔子整理文獻、從教授業、撰寫《春秋》的情況。文章寫了孔子淵博的知識和高度的修養,以及他在整理和傳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績。他整理和編纂過《詩》、《易》、《禮》、《樂》、《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並且將作為教學內容的重點,從而對這些古文獻的傳播和保存作出了傑出貢獻。孔子是我國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講學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學在官府,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把教育對象擴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識傳播到民間,這在我國教育史上,實在是個創舉,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文中對孔子的辦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作風,都有全面地描寫,突出地表現了這位偉大教育家的風范。
第五部分(20—21段)寫孔子的去世和他死後的影響。
第六部分(末段)是作者對孔子的贊詞,表達了司馬遷對孔子的極度仰慕、崇敬和贊美。
五、 探討以下問題
1、 作者在文末說:「余讀孔子書,想見其為人。」讀了這篇傳記,你認為文中突出了孔子為人的哪些品格?
2、 選文對孔子「厄於陳蔡」的描述很詳細,這對刻畫孔子有哪些作用?
3、 作者在文末借《詩經》中的詩句引出自己的議論,表達了他對孔子人格的高度景仰,你是否同意他的評價?為什麼?
(答案參見《教學參考書》)
六、 小結:孔子一生的事跡很多,頭緒也很紛亂,但司馬遷在這篇洋洋近萬言的文章中卻記述得線索清楚,有條不紊,而且重點突出,在記述故事的同時,注意人物性格特徵的描寫,從而較全面地展現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風貌。司馬遷寫歷史人物,暗含愛憎褒貶的的感情,有較為鮮明的傾向性。他對孔子的嚮往和景仰,也在文中處處流露了出來,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話,用孔子自己的語言來表現其人,不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實感,而且也使人覺得親切感人。
七、 課後練筆:《孔子小傳》

課堂練習參考答案
1、chù zhòng sì sè xī mò zhǒng hang
2、生長、增多 排斥 演奏 增加 技藝 安定 豐富 規范 佐助 穿喪服、守喪
3、「幾」通「頎」 「匪」通「非」 「知」通「智」 「蓋」通「盍」
「繆」通「穆」 「監」通「鑒」 「指」通「旨」 「鄉」通「向」
4、狀語後置句 省略句(省略介詞「於」) 賓語前置句 被動句
5、孔子是賢能之人,他所批評的都能切中諸侯的弊病。
君子擔心自己一輩子名聲都不被人贊許。
文字十分簡約,但含義十分廣博。

❽ 孔子世家贊的教案

學習目標:
1、 積累掌握常用文言實詞「息、斥、益、固、繩、贊、服」等,整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掌握詞類活用現象文言句式特點。
2、 了解孔子的偉大人格。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我國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講學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學在官府,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把教育對象擴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識傳播到民間,這在我國教育史上,實在是個創舉,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孔子世家》詳細地記述了他的生平活動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對《孔子世家》(節選)的學習,對孔子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二、 預習指導
1、 藉助工具書,解決文中讀音,能順利朗讀全文。
2、 整理文中通假字:匪、知、蓋、監,指出古今異義詞,掌握文言句式。
三、 預習檢查
1、 給加點字注音
⑴畜蕃息( ) ⑵中諸侯之疾( ) ⑶匪兕匪虎( )⑷能稼而不能為穡( ) ⑸始作翕如( ) ⑹沒世而名不稱( ) ⑺孔子冢( )⑻景行行止( )
2、 解釋句中加點詞語
⑴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 ) ⑵已而去魯,斥乎齊( )
⑶孔子學鼓琴師襄子( ) ⑷師襄子曰:「可以益矣」( )
⑸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 ) ⑹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⑺周監二代,鬱郁乎文哉( ) ⑻推此類以繩當世( )
⑼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 ⑽弟子皆服三年( )
3、 指出句中通假字,並寫出本字
⑴幾然而長,眼如望羊。 通
⑵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通
⑶意者我未知也? 通
⑷夫子蓋少貶焉? 通
⑸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 通
⑹周監二代,鬱郁乎文哉 通
⑺約其文辭而指博。 通
⑻雖不能至,然心鄉望之 通
4、 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特點
⑴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 )
⑵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 )
⑶人之不我信也。( )
⑷君子能修其道,而不能為容。( )
5、 翻譯下列句子
⑴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
⑵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
⑶約其文辭而指博。
四、 討論:課文重點記述了孔子一生中的哪些活動?
明確:課文分六個部分記述。
第一部分(1、2兩段)簡介孔子的身世和從政情況,文字很簡要,但內涵很豐富。
第二部分(3—5段)敘述孔子好學、樂學、善學的事跡。三段,分別寫了孔子適周問禮、適齊聞《韶》、在魯學琴三件事。
第三部分(6—11段)敘述了孔子在陳蔡之間被困的經過情形。孔子一生都有著極高的政治熱情,即使在他遭到打擊、排斥、嘲諷、甚至圍困的時候也仍然不減。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不辭勞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奔走游說。雖然到處碰壁,但仍執著追求。文章用了相當篇幅,真實地記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動,寫得生動具體、形象逼真。
第四部分(12—19段)介紹孔子整理文獻、從教授業、撰寫《春秋》的情況。文章寫了孔子淵博的知識和高度的修養,以及他在整理和傳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績。他整理和編纂過《詩》、《易》、《禮》、《樂》、《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並且將作為教學內容的重點,從而對這些古文獻的傳播和保存作出了傑出貢獻。孔子是我國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講學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學在官府,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把教育對象擴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識傳播到民間,這在我國教育史上,實在是個創舉,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文中對孔子的辦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作風,都有全面地描寫,突出地表現了這位偉大教育家的風范。
第五部分(20—21段)寫孔子的去世和他死後的影響。
第六部分(末段)是作者對孔子的贊詞,表達了司馬遷對孔子的極度仰慕、崇敬和贊美。
五、 探討以下問題
1、 作者在文末說:「余讀孔子書,想見其為人。」讀了這篇傳記,你認為文中突出了孔子為人的哪些品格?
2、 選文對孔子「厄於陳蔡」的描述很詳細,這對刻畫孔子有哪些作用?
3、 作者在文末借《詩經》中的詩句引出自己的議論,表達了他對孔子人格的高度景仰,你是否同意他的評價?為什麼?
(答案參見《教學參考書》)
六、 小結:孔子一生的事跡很多,頭緒也很紛亂,但司馬遷在這篇洋洋近萬言的文章中卻記述得線索清楚,有條不紊,而且重點突出,在記述故事的同時,注意人物性格特徵的描寫,從而較全面地展現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風貌。司馬遷寫歷史人物,暗含愛憎褒貶的的感情,有較為鮮明的傾向性。他對孔子的嚮往和景仰,也在文中處處流露了出來,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話,用孔子自己的語言來表現其人,不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實感,而且也使人覺得親切感人。
七、 課後練筆:《孔子小傳》

課堂練習參考答案
1、chù zhòng sì sè xī mò zhǒng hang
2、生長、增多 排斥 演奏 增加 技藝 安定 豐富 規范 佐助 穿喪服、守喪
3、「幾」通「頎」 「匪」通「非」 「知」通「智」 「蓋」通「盍」
「繆」通「穆」 「監」通「鑒」 「指」通「旨」 「鄉」通「向」
4、狀語後置句 省略句(省略介詞「於」) 賓語前置句 被動句
5、孔子是賢能之人,他所批評的都能切中諸侯的弊病。
君子擔心自己一輩子名聲都不被人贊許。
文字十分簡約,但含義十分廣博。
http://www.5156e.com/page/10-09-06/59793.html
http://www.5156e.com/page/10-09-06/59794.html

閱讀全文

與孔子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