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什麼》教學設計中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朗讀課文。
2. 了解水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3.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課時安排] 二課時
[雙色AB案]
A案
[設計思路]:
本教學設計將根據兒童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點,以孩子普遍喜愛的謎語導入。在教學生認字的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遵照《課標》隨文識字的要求在讀書中識字。在識記過程中方法多樣,方式靈活,注重培養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講多讀,引導學生明白不同語句用不同語氣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自已感知課文。並利用童趣化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
[課前准備]:
1.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2. 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條謎語,你能猜出謎底嗎?
師說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學生猜,隨機板書課題。
二、通讀課文,隨文識字。
1. 學生帶著問題「我是什麼」試讀課文,並圈出文中生字,多讀幾遍。
2.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仔細聽老師是怎樣把每一個字讀准確的,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3. 學生自由大聲讀課文,藉助拼音讀准生字。
4. 開火車認讀帶拼音生詞卡片,師相機指導正音。
重點指導讀准以下字、詞:
zao zai
躁災
暴躁灌溉沖毀災害睡覺散步飄浮
5. 小組分別交流識字方法。
6. 分小組齊讀課文,要求讀准確,讀流利。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指導寫字
1. 出示「我會寫」中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些字有什麼特點。
2. 匯報觀察結果,相機引導學生觀察重點字的特點,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師范寫字、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沒有鉤;四點底的四點不同的排列方向。
4. 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檢測鞏固識字
1. 點名讀課後不帶拼音的生字詞。
2. 分小組比賽讀,加強記憶。
五、作業
1. 多向交流記字方法(小組交叉交流)
2. 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給朋友聽。
第二課時
一、言語激趣,引入課文學習.
小朋友,聰明的你知道「我」是什麼了嗎?請你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抓重點段進行朗讀感悟.
自由讀課文,說說你從什麼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 自己練讀,評議指導:
你的朗讀很流利,你想聽聽「水」自己是怎麼說的嗎?
2.(課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
(課件設計江河裡水流的情景,重點凸現一大滴水珠,並用對話的形式出示它的語言。)
3.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讀出「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時的不同語氣。
4. 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 生自由放聲朗讀
(2). 出示課件:(出示水滴的話)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變的,你能把我的各種變化找出來嗎?
(課件設計與上同,語言內容變化。)
(3). 生自由找、畫,師隨機板書:(汽、雲、雨、雹子、雪)
(4). 出示課件:你最喜歡我的哪種樣子啊,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課件設計出現江河、小溪、大海三處不同的水珠,形態各異。)
學生分別找出不同自然段進行賽讀、點評。
5. 學習第四自然段
水聽到小朋友們讀得這么棒,都想與你們交朋友了。可是他說作為朋友,還想把他的脾氣告訴你們,你們想知道嗎?
(1)小組合作讀第四自然段,老師巡視輔導。
(2)引導學生在反復練讀中體會水「溫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3)提出不懂的詞語,相機理解「溫和、暴躁、灌溉、淹沒、沖毀、災害」等詞語的意思。
(4)根據自己的體會,讀出水不同的狀態和溫和、暴躁的雙面性,齊讀課文。
(5)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反饋
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麼知識,懂得了什麼道理?適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培養。
四、拓展思維
1. 水是我們親密的朋友,除了課文中介紹的,你還知道水能幫助人們做什麼好事嗎?
2. 說話練習
用「假如我是水」結合課文中介紹的知識說一段話。
五、作業
1. 把今天新認識的字讀給父母或朋友聽聽。
2. 找找水的資料,看看我國水資源情況怎樣。
B案
[設計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點是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合作識字,自主探究、自主質疑,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等能力。教學中,先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解決課文中會認字,會寫字的基礎知識問題。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書,自悟課文內容。小組探究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同時,通過直觀課件的幫助和教師情感語言的渲染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在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個性化朗讀和表演。
[課前准備]:
1. 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2. 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師生一起做一個猜猜他是誰的游戲(老師描述班上一個學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讓其他學生猜一猜看是誰。)後,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還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認識他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由讀課文,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 分段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
重點強調標出的生字、詞語的字音
如:躁、災、「莊稼」中的「稼」是輕聲。
3. 讀書、質疑
再次讀課文,標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詞語、句子)
三、識字
1. 出示課文中會認字11個,引導學生小組互認。
2. 互相交流記字方法。
3.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卡片、生字詞。
4. 出示課後「我會讀」中的詞語進行檢測。
5.分組開始比賽讀、隨機正音,表揚。
6.分男女生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四、寫字
1. 出示「我會寫」中的字,學生自由觀察。
2. 學生交流觀察結果。
3.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害」中間的一豎上下都要出頭。
4.師示範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
5.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師重點指導「兩點水」和「四點底」的寫法。
6. 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五、自主學習
1. 用學會的詞語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 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邊表演邊讀,和好朋友一起讀。
(充分尊重學生意願,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和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有效地學習。)
六、匯報
各小組匯報自主學習情況
1. 說說你給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給生字組一些什麼詞)
2. 請你把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聽。
3. 試著表演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啟發思考
(一)出示問題
1. 水是怎樣變化的?可以變成什麼呢?
2. 你除了知道水會變化以外,還知道有關水的什麼知識嗎?
(二)小組討論用什麼辦法能弄懂以上的問題。
(三)交流學習方法
1. 小組讀書,邊讀邊找。
2. 用表格的形式表現水的變化。
3. 用圖示表現水的變化過程。
4. 用畫畫的形式體現水的變化。
5. 用查資料反饋的形式理解水的特點。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方法,給各小組適當指點,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合作探究
1. 學生分小組採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
2. 教師深入各小組,參加各小組的自主學習,因生而易,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確保自主學習的效果。
四、展示自學成果
1. 分小組匯報自學情況。
(1)讀出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2)用圖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狀態。
(3)分小組讀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
(4)用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適當改用自己的語言,能簡單復述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就行。)
2. 教師隨機用課件結合學生的匯報,幫助全體學生鞏固認識,加深理解。
3. 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特別表揚會合作,方法新穎的小組。
五、拓展
1. 你還知道水對人類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了解到了水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麼你了解我們的水資源狀況嗎?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樹立環保意識)
六、指導感情朗讀
1. 用課件(課件設計江河裡水流的情景,重點凸現一大滴水珠,並用對話的形式出示它的語言。)「水滴」教我讀書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訴學生為了體現水在不同狀況下的不同表現,我們讀書的語氣、語速也不一樣。
2. 學生進行閱讀挑戰賽。
七、演一演、背一背
1. 請出代表「水、汽、雲、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學上台表演讀,可以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2. 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八、作業:
1. 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資料。
2. 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水的變化,分別畫出水不同的樣子,並分別配上詞語或一句話。
教後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在這兩套教案的上課伊始,分別採用「猜謎語」和「游戲」兩種兒童喜愛的感興趣的,而且易於接受的形式,導入教學。為學習後面的學習激起了強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樣的閱讀過程中,注入「課評展示」和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邊讀邊理解邊體驗。這一點正是依照《語文課程標准》中「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要求而設計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總結、體驗、感悟。
從學生課堂反映和課後作業情況來看,我的「興趣導入」「注重體驗」的設計效果是非常好的。
2. 教案和方案的區別
活動演示方案是針對某一項需要演示的教學活動所設計的方案,教學活動只是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環節;
教案是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設計的方案
3. 教案中的「過程與方法」與「教學方法」有何不同
前者指上課知識講授過程,每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後者指課程總體的方法如多媒體、實訓室教學、小組討論等。
4. 教學設計與教案編寫的區別和聯系
從定義上看: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 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設計,又叫課時計劃,包括教學綱要和教學活動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和各種組成部分的時間分配等。
教學設計是將學和教的原理轉化成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方案的系統化過程,是一種教學問題求解,側重與問題求解中方案的尋找和決策的過程;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而設計的解決教與學問題的一套系統化程序,包括宏觀設計和微觀設計,主要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解決教學問題,以優化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理論基礎,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科學性、再現性和操作性。
從對應層次上看:
教學設計把整個具有動態復雜關系的教學系統作為它的研究對象,顯示出「宏觀性」,所以教學設計的范圍大到一個學科、一門課程,小到一堂課、一個問題的解決。目前的教學組織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所以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運用最多的一個層次。 教案對應的范圍非常集中,需要表現為鮮明的「微觀性」,就是教學的內容文本輔助老師自己上課用的。從研究范圍上講教案只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層次關系是不完全對等的。
從理念上看:
編寫傳統教案應秉持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理念,其核心目的是幫助教師把握好教學內容並把課講好。教案的編寫就很重視對學生進行封閉式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卻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予以應有的注重,這就造成學生雖然學到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是往往缺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編寫教學設計方案應秉持以人為本、基於學習與知識創新的「學習者中心」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就不僅重視教師的教,更重視學生的學,要給學生留出自主性、生成性學習的空間,以怎樣使學生學得更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核心目的。
從構成上看:
教案一般包括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工具、教學時間、教學內容和步驟( 教學進程) 以及教學後記等構成元素,這其中就包含了組織教學、復習、新授、練習鞏固、布置作業等五個大致環節。
教學設計可以包括教學目標的制定、學習者有關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與組織、教學策略與媒體的運用、教學的評價等構成元素。 對比兩者的構成因素,會發現對學習者的有關分析是傳統的教案所忽略、而教學設計不可少的。另外,兩者的其他構成元素即使看似相通相類,其實是不盡相同的。
1.「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 教案用「教學目的」,是由教學大綱確定了的,它規定了教學任務的上限,教師沒有發揮創造的餘地,以教師為闡述主體,體現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設計用「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准來靈活制定的,設定了教學任務的下限,教師和學生都有較大的創造發揮餘地; 「教學目標」以學生為闡述主體,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統一。
2.「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內容分析」: 教案是基於「教材中心」的,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材」,「教學重點難點」也主要由教學大綱來明示,缺乏適宜的針對性。教學設計是基於「學習者中心」的,學生的學習問題就是教學設計者應當解決的根本的教學問題,教師的任務只是「用教材」為學生服務,因而「教學內容的分析」以及教學重點難點,必須結合學習者進行分析,強調一定的系統性、連續性,尤其是適宜的針對性。
3.「教學工具」和「教學媒體」: 教案需要的教學工具比較簡易,主要是黑板、粉筆、掛圖、標本、模型等,信息承載和發布功能比較有限。教學設計可選的媒體大為先進,包括幻燈機、投影儀、計算機等,擴大課堂信息容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它可以與傳統教學手段配合使用。
4.「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教案可以選用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為實現既定教學目的、完成既定教學任務而安排的行為方式。教學設計為實現「三維目標」,在借鑒傳統教案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側重學法指導、情境創設、問題引導、媒體使用、反饋調控等教學策略,更注重教學的動態生成性和即時靈動性。
5.「教學步驟」和「教學過程設計」: 這分別是傳統教案和現代教學設計的重心所在。教案的「教學步驟」強調預設的程序,體現了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精心准備和周密安排,但也會帶來僵化和苛細的弊端,不利於教學過程中即時即景的靈活創新。教學設計則大大淡化了傳統教案的程式性和繁瑣性,「教學過程設計」往往只是一個教學構想,充分尊重了教師教學的創造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6.「教學後記」和「教學評價」: 教案的「教學後記」的內容沒有嚴格要求,和教案本體的關系較為疏鬆,經常在教案編寫的實際中被教師所忽略。教學設計的「教學評價」則是其三個基本程序之一,佔有不可或缺的比重。教學設計的教學評價則要同時從三個側面看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強調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5. 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文化課類的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是: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回態度與答價值觀。
二、重點、難點;
三、教學准備:包括教具、學具等
四、課時安排
五、教學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新授課
(三)課後延伸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安排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6. 教案中過程與方法怎麼寫
編寫教案的繁簡,一般是有經驗的教師寫得簡略些,而新教師寫得詳細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課題內的容教案設計,根據上課班級學生的實際差異宜有所區別,原定教案,
在上課進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課後隨時記錄教學效果,進行簡要的自我分析,有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編寫教案有利於教師弄通教材內容,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6)教學設計與方法擴展閱讀
教學作用
1,為了幫助學生自學。
2,提高現代化教學水平。
3,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4,促進教師角色的轉換。
5,學案教學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6,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學生為本,師生平等。
7,能讓學生嘗試成功快樂。
8,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7. 教案設計的內容,步驟與要求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應該包括如下內容:
(一)設計教學目標。
主要包括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分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多個方面。
特別地,設計教學目標,要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不同方面設計教學目標,考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更長目標。
(二)進行學習任務分析。
即學生的起點分析,學生主要的認知障礙和可能的認知途徑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關鍵分析,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分析。
這里有兩個問題十分重要:一個是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基礎,一個是要正確認識教材。對於前者,意味著不僅要考慮學科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科學習的心理規律,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
對於後者,意味著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此次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個極具宏觀性的藍本,覆蓋著極其廣闊的時空,主要對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起到指向作用。教材僅僅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素材,讓學生學習的平台。
新理念下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較大的創造空間,進行任務分析,就必須改變「以本為本」處理教材的現象,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和當地實際,模擬教材,重組教材,編制教材,削減技巧性訓練,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現實性的成分,為實施開放式、活動式的探究、合作、參與等新型學習方式創造條件。
(三)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
主要考慮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創設的情景、活動的線索、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的情況下附設計說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學課堂教學過程通常有兩種基本模式,其中一個是探究發現式,一個是有意義接受式。
探究發現式的基本環節是:問題情境[FY]建立模型(得出有關的概念、法則、定理等結論)[FY]求解[FY]解釋與應用[FY]拓寬、反思。
有意義接受式的基本環節是:創設有意義接受的情景[FY]採用接受式傳授有關知識[FY]正反例解釋應用[FY]鞏固、強化[FY]小結、結束。
按照新理念設計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要將新的學科觀、課程的綜合性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之中,要按照知識科學性、知識體系、編排特點、知識深度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情境、問題、背景精心設計問題情景和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自主實踐、合作、探究與傳統學習方式的融合和優化。
(四)設計教學評價。
主要反思的問題是,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沒有達到的話,分析原因,提供改進的方案,有哪些突發的靈感,印象最深的討論,學生獨特的想法,哪些地方與設計的教學過程不一樣,學生提出了哪些沒有想到的問題,為什麼會提出這些問題。
(五)編寫出教案。
中小學備課報告編寫的格式,一般有課時教案、表格、流程圖等幾種形式。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中小學備課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研究的過程。一個成功的教學離不開成功的設計,只有充分的醞釀、思考,具備駕馭教材、駕馭學生的能力,才有可能使我們的教學精彩紛呈,高潮迭起。
步驟和要求
1、教學目標、
2、教學重難點、
3、教學准備、
4、教學課時計劃、
5、教學過程:
導入,初讀感知、細讀感悟,總結升華,拓展運用
6、板書設計
7、教學反思
導入環節
要求通過適當內容或簡短語言,把學生盡快有效地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導入起點要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標准,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和重點,教案中應明顯體現創設的情境,導入語言及提出的問題。
問題設計
問題的設計要具體、明確、適宜。要有啟發性、層次性、條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和思維廣度(即發散性、開放性)。切忌「滿堂問」或「以問代講」。設計的問題要明確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問的隨意性。此外,教師還應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如何篩選問題。教案中要突出引導的方法。
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
教學設計要把落腳點放在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上,對學生在獲取知識、方法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困難要有充分的估計和對策。教案中應突出對重難點的處理,要重點體現教法和學法。
練習設計
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練習,練習的內容要精,要有針對性和適當的梯度。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難點,使練習真正起到鞏固、深化的作用。鼓勵教師自己設計具有實效性、開放性、體驗性的多樣化的課堂練習。
教學後記
教學後記要重點寫自己教學過程的得與失,教後的體會與認識,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自我評價和原因分析。避免應付式的空話、套話,要注重教學後記的質量。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8. 教案中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怎樣寫
教學方法的構成
教學方法很多,這些教學方法是怎樣構成的,為什麼會形成千差萬別的教學方法呢?
任何教學方法都是由教師、學生、知識及知識的載體這四個基本要素所組成,各種教學方法都是在四個基本要素的有機結合。
方法是通過運用一定的手段來體現。教學活動所使用的基本手段是知識。盡管教學活動的目的不能把學生掌握知識做為唯一的目的,但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智力的發展,世界觀和道德品質的形成,都離不開知識的傳授活動,都是在傳授知識的活動過程中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所以知識在教學中既是教學的目的又是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知識是人類長期所積累的精神財富,精神的東西是不能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而精神(思想、觀點、知識等)的傳遞也不能離開一定的物體載體。正像恩格斯所說:「『精神』從一開始就很倒霉,註定要受到物質的糾纏,而物質在這里表現為震動著的空氣、聲音,簡言之,即語言。」(《馬恩全集》第三卷,第34頁)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知識做為手段,就必須同時考慮使用什麼樣的物質載體才能在學生中產生作用。有時教師要運用口頭語言的講解,利用聲音作用於學生的聽覺。有時則利用文字元號表現在課本上,學生通過閱讀作用於學生的視覺。有時則利用掛圖、模型以及幻燈、錄音機、電影機、閉路電視、電視衛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做為知識的載體,來傳遞知識信息,並通過學生自身的主動活動來促進自身的成長。因此任何教學方法都不能離開這四個基本要素。而教學方法形成的實質,就是在特定教學目的指引下,教師、學生、知識、知識的載體,這四個要素特定的有機結合。比如;
教師首先通過備課,掌握教材內容(特定的知識)之後,在課堂運用口頭語言載體,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叫講授法。
教師在首先掌握教材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師通過口頭提問,學生口頭回答問題,教師提問或用語言加以啟發引導的方式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認識的方法,就叫做回答法或談話法。
教師在掌握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利用掛圖、模型、實物等直觀教具,通過演示活動和教師的語言指導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掌握知識的方法就叫做演示法。所有這種種教學方法,都必須是有教師和學生相互結合的活動,都必須利用知識做為基本手段,而知識的傳遞,又是通過各種載體使學生接受。所以教學方法都是這四種要素的不同形式的有機結合,其組合的結構不同,就形成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正是在種種教學目的和教學思想的指導下,由於這四種要素的具體特點不同,又是在發展變化過程中,所以就會形成千差萬別的種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9. 教學設計及方法手段怎麼寫
教學設計,我們可以寫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之後寫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先寫復習,導入之後再寫新授,新授過程中可以應用一些課件和新課程理念,之後再鞏固練習寫總結反思
10. 怎麼寫教案中的過程與方法
過程:要詳細寫出教學知識點的經過
方法:寫出教學版時採取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