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課程理念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存在些什麼問題
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徹底改變了教師教學理念,改變了學生學習方式,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個體學習統一天下的局面,真正讓學生從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和客觀事實當中體驗數學。雖然在新課改影響下,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但是,從主客觀方面考慮,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是重設計,輕實際。新課改教材,非常重視提供豐富的情境素材供學生學習,在素材選擇上強調數學與學生生活的密切聯系,題材涉及古今中外,社會生活的眾多領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堂的情境設計也很重視,但是往往創設的情境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興趣不高,效果不明顯。如《四則混合運算》教學片段:
師:國慶節到了,老師去商場買新衣服,第一種4套共460元;第二種每套120元。哪種款式的衣服便宜?便宜多少元?
學生口答算式:120-140÷4
師:誰能說一說這道題的運算順序?並計算。
本案例中,教師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學習;理解運算順序;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但是創設生活情境,應當尊重生活規律。這樣學生熟悉的情境中才會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隨意更改事實;情境與生活不符,學生是否會產生「原來數學是編造出來」 的感覺呢?課後有的學生就說:「商場里的衣服都是標單價的。看把衣服換成是「買鉛筆」、「買乒乓球」等。是不是效果會更好呢?
二是重灌輸,輕啟發。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合作者。然而受舊的傳統教學觀念的約束和影響,對新課改下的教學方式還不適應,仍有一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平時不善於學習現代教育思想,他們認為只要把學生教會就行了,學習理論又浪費時間等。因此,在教學中自然而然流露出「單一」的授課模式。比如:「厘米的認識」一節教學中,教師採用一講到底的方法。首先講述厘米的感念;接著講述讓學生機械地感受1厘米的長度,然後在老師的啟發下量物體的長度;(從0刻度開始)。應該說,這里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述是不錯的,全面的。但問題是教師滿足於讓知識由本身的嘴巴「流淌」出來,而不是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參與、主動思索。學生純屬充當知識容器,消極地接受知識,感到枯燥乏味。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被取消。
三是重教材,輕創新。教師忠實地執行教材,教材上怎麼寫,教師就怎麼講,即使發現教材的內容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處理。多數教師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的傳聲筒,他們視教材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無遺漏、毫不越位地傳授教材內容視為課堂教學目的,使教材成為禁錮學生自由創造、大膽創新的枷鎖。
作為新課改之弄潮兒的當代教師在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如何避免上述問題呢?筆者認為主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創設教學情境也是激勵、喚醒、鼓舞的一種藝術。所以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情境,能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相應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力生活中學數學。在教學中,要根據同年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以及不同教材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才能使學生既動手,又動腦,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思維的發展。
一是創設故事情景。小學生對故事很感興趣,尤其是對童話故事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創設學生周邊的故事和童話故事,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教學《可愛的校園》一課可以採用互動教學策略。在書本圖畫情境導入,讓每個孩子在觀察圖中的各種動物和觀察教室的各種擺設,學生不知不覺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後,教者讓學生互相提問題,互相解答,要求學生把題說完整,在互動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提問題意識和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著學習的成功與樂趣。從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既有所學,又「樂在其中」。又如:在教學《猜數游戲》一課中的「想一想」,教師引導學生講《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過拓展故事情節,很自然地引出了多種多樣的數學問題,教師再加以點撥,學生就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數學知識。
二是創設游戲情景。愛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對學習目的還沒有明確,全憑好奇心和新鮮感,他們的慾望往往是從興趣中產生的,所以在課堂上創設游戲情景,則可以滿足他們的慾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是創設生活情景。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並且能夠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除了學生平常無意識的觀察、感受以外,有意識的生活體驗的積累也很必要。在教學時,教師應該多列舉一些現實生活中情景,讓學生
❷ 怎麼寫教案
要想寫好教學設計,首先要知道教學設計有哪些內容,按照北京市教學設計的要求,教學設計有這些內容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二)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學情分析
我的思考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分析
技術准備與教學媒體
(三)教學目標設計
(四)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六)本次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
二、怎麼寫教學設計
(一)明確所寫題目領域,把握此領域內容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做到基本東西不跑偏
比如寫萬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要知道其隸屬於數與代數領域中數的認識板塊,在數的認識教學中,要從6個維度幫助學生建立、理解、掌握數的概念,同時,在數概念建立的過程中,不僅幫助學生建立數感,還要滲透位值思想……
再比如寫百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教學設計,要知道其隸屬於數與代數領域中數的運算板塊,在計算教學中,除讓學生掌握計算的基本方法,豎式的書寫過程,還要知道藉助計算教學培養學生的終身素養是什麼,知道計算教學的價值是什麼……
再如寫厘米的認識,要知道其隸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測量板塊,要知道從5個維度幫助學生建立度量意識,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
(二)研讀教材,同中求異
研讀教材,重要的是要到別人看到的,還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要從三個維度——編輯、學生、教師的視角解讀教材。
讀懂教材的基本方法:
一看:有什麼——教材中有什麼
二想:為什麼
1. 不這樣行嗎,不這樣行,干嗎非要這樣,教材要傳遞是什麼
2. 教材前後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什麼
3. 根據教材編排確定的教學策略是什麼
4. 如果出考題,考什麼,怎麼考
三答:是什麼——不想明白不罷休
四驗:再思考——看教參、閱讀書籍
(三)研讀學生,積累學生經驗
研讀學生,要科學嚴謹、求真求實,要不斷思考、反思、實踐,研讀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三種——前測、試講、訪談
根據所講內容進行前測,可以了解學生關於此知識點的學習基礎、生活經驗,試講可以積累學生學習過程經驗,便於教師調整教學進程,個人訪談,可以了解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生與眾不同的思維過程,可以幫助教師採用多種方式應對學生思維的復雜化。
(四)提出自己的思考,確定設計的主題
主題要清晰明了、生動有趣、凸顯本質,一個好的主題不僅彰顯作者的智慧,還最大限度的激發他人的興趣,增加文章的力度和厚度。
(五)行文
行文要結構嚴謹、瞻前顧後、環環緊扣,好的文章前後呼應、重點突出、觀點明確。
三、寫教學設計應注意的事項
題目生動彰顯靈魂
思想依據合適貼切
背景分析精準獨到
教學目標具體詳實
教學流程清晰簡潔
教學過程精緻精彩
效果評價貼近主題
總結特點回扣主題
四、怎樣審視自己的教學設計
審主題——破題
審環節——環環緊扣
現進一步舉例說明如何寫教學設計
藉助多元表徵解決問題
——人教版數學第四冊P4例1用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此環節是破題,寫清三件事:什麼是解決問題,什麼是多元表徵,為什麼要藉助多元表徵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教學分布於小學數學學習的各個領域中,對於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讓學生經歷將一些生活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使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利用多元表徵解決問題,是想藉助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主要有四種表徵方式——動作表徵、形象表徵、語義表徵、數學符號表徵(考慮到數學學科特點),幫助學生捕捉較復雜情景圖中的有用信息,把握數量關系,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策略。這是因為二年級學生,雖然具有初步的看簡單情境圖捕捉信息的能力,但從相對復雜的情境圖中提取有用信息、把握其間數量關系有一定困難,利用多元表徵,可以用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應對學生實際情況復雜化,使學生獲得適合自己的方法。
二、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要寫清——教材是怎樣安排解決問題的,有哪些表徵形式;
學情分析要寫清——學生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哪些表徵形式;
我的思考要寫清——在教學過程中怎樣藉助多元表徵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1.對解決問題的整體分析
一年級上冊:解決以圖畫和符號為主要呈現形式的實際問題,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完整的實際問題。
一年級下冊: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問題,強調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二年級下冊:從比較復雜的情境圖中提取信息,學慣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強調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
隨著學生認數范圍的增大,數學運算能力的提高,教材繼續以培養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取有用信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出發點,安排了一系列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
三年級下冊、四年級下冊、五年級上冊、六年級上冊(略)
縱觀人教版12冊教材,在解決問題的編排上,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問題情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培養;在呈現的方式上,動作、形象、語義、符號多種表徵形式有機結合,不僅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還擴大學生視野,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為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奠定基礎。
2.對本課內容的理解
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慣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利用圖像、語義、符號表徵,幫助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悟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二)學情分析
學生曾接觸過一些用連加、連減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題目,主要是學習運算順序、計算方法。今天,學生第一次接觸以「解決問題」為單元主題的學習,學習重點是幫助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在讀懂圖意基礎上,理解其間的數量關系,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檢驗所選擇方法的正誤,感悟解決問題的步驟。
為了解學生學習基礎,在以前的教學中,我曾分兩種情況出示這個情景圖,讓學生用自己的想法表示這幅圖的意思。
1. 靜態呈現情景圖
(1)大部分學生能用動作、語義表徵圖意。
(2)少部分學生會用圖像表徵圖意。
(3)學生的動作標准、語義表徵呈現多樣化。
2. 動態呈現情景圖
(1)先走後來
(2)先來後走
兩種呈現形式學生的表現:
大部分學生能用動作、語義表徵圖意。
少部分學生會用圖像表徵圖意。
學生的動作表徵、語義表徵呈現單一化。
雖然兩種情況下學生表徵情況大體相同,但是解決問題的策略相差很多,動態呈現情景圖,學生受動畫過程干擾,解題思路比較單一;靜態呈現情景圖,有利於學生整體觀察,能出現2至3種解題思路。
(三)我的思考
(1)靜態呈現情景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圖意的理解。
(2)藉助多元表徵解決問題,幫助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選擇的教學方式、手段也是為解決問題、多元表徵服務)
採用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通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對同一個情境圖的理解,為學生理解和分析問題提供豐富的形象支撐,幫助學生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緊緊圍繞解決問題、多元表徵書寫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感知運用多元表徵理解圖意、感悟數量關系、探尋解決問題策略的方法。
2.在藉助多元表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提取信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應用意識。
3.感知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形成多角度看待事物的習慣和意識。
教學重點:藉助多元表徵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教學難點:溝通幾種表徵形式之間的關系,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五、教學過程(每個環節都要突出解決問題的本質,多種表徵形式)
(一)語義、動作表徵情景圖含義
1.出示情景圖:周末一些同學到游樂園玩,仔細觀察他們在玩什麼!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出示課件──游樂園圖)
2. 除了他們玩的游戲,你還看到了什麼?
3.聚焦到木偶戲:你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監控:①「原來」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哪些人?
② 從哪兒看出「6個人走了」?
③ 「13」表示什麼?指哪些人?
④ 「現在」是什麼意思?哪些表示「現在看戲的人」?
4. 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這幅圖的含義。
5. 請你用自己的語言邊說邊用手勢敘述這幅圖的含義——個人說、小組說、集體說。
(設計意圖:藉助5個研討問題,幫助學生經歷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過程,經歷將一些生活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並學會用語義、動作表徵情景圖的含義。)
(二)圖像、符號表徵情景圖含義
1.請你畫一幅圖表示情景圖的意思,並列式計算。
2. 交流展示,採用三種設問形式:
① 請學生到前邊展示自己的創作圖並進行說明。
② 針對他說的和他所畫的圖,你有什麼問題嗎?
③ 誰讀懂他這幅圖的意思了?能說說嗎?
3. 小結學生演算法:
方法一:22+13=35(人) 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 16+13=29(人)
方法三:13-6=7(人) 22+7=29(人)
監控:① 每個方法的意思是什麼,敘述的故事是什麼。
② 解決這個問題分幾步,為什麼分這幾步,每一步求的是什麼?
4. 比較三種方法:解答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三種不同的方法,這三種方法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系?
5. 溝通綜合算式與分步算式。
6. 小結:同學們用語義、動作、表象、符號四種形式表徵這幅情景圖的意思,你喜歡哪一種就使用那一種。
(設計意圖:藉助四種表徵對情境圖詮釋,除幫助學生形成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理解情境圖含義、明晰數量關系、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還幫助學生在比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表徵方式,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溝通四種表徵之間的關系
1.一人說圖意一人用動作演示。
2. 一人說算式一人敘述算式的含義。
3. 小結幾種表徵形式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藉助一種表徵尋求與之對應的另三種表徵,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四種表徵間的關系,加深對不同表徵形式的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四)運用多元表徵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用多元表徵解決問題,再次感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小結用多元表徵解決問題的過程
監控與梳理:
① 看情景圖理解圖意,提取數學信息。
② 多元表徵情景圖含義。
③ 溝通幾種表徵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理解現實生活是學生數學學習的課堂。)
(六)板書設計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緊緊圍繞解決問題、多元表徵設計題目)
六、本次教學設計的特點(緊緊圍繞解決問題、多元表徵書寫)
1.藉助多元表徵幫助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本教學設計藉助語義、動作表徵情景圖含義的活動把握了學生的學習起點,通過圖像、符號表徵情景圖含義的活動進行數學學習,拉長了學生理解情境圖、感悟數量之間關系的過程;在溝通四種表徵之間關系、運用多元表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其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還為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奠定了基礎,在小結用多元表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經歷將一些生活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2.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在傾聽交流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學生用表象、符號表徵對情境圖的理解之後,通過學生之間展示、交流活動發展學生分析、思考、讀懂別人思維的能力,初步形成接納、包容與自己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習慣和意識。
❸ 小學數學數學說課稿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說課稿 毫米的認識來源:網路 2009-08-18 11:51:10
[標簽:二年級 說課稿 人教版 數學]奧數精華資訊 免費訂閱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陳紅霞,來自於xxx仙女二小,很高興有這次機會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毫米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設計這三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說明。(過渡:首先我談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厘米的認識做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這時,水到渠成的學習「毫米的認識」,能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節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
(1)使學生經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
(2)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2)使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
重點是: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難點是:讓學生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說教法
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所採用的教法是:
1、談話引入法
2、現有知識與實際需要矛盾沖突法
3、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選擇如下學法:
1、操作實踐法
2、聯想類比法
四、教學准備(為了開展教學活動,我打算做如下教學准備。)
1、電教媒體
2、為每小組准備一張估測記錄單和一把沒有毫米刻度的硬紙版做的尺子。
3、教師准備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幣、一張電話卡等。學生自己准備常用直尺。
五、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把本節課的教學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這一階段里,我按照談話引入、復習舊知—→實踐活動、引起沖突—→現實需要、引入新課這一流程開展活動。
2、談話引入,復習舊知
我抓住這一節課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這個契機,圍繞「學生身高的變化」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我准備這樣設計談話: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有個驚喜的發現,發現大家都長高啦!你知道你現在有多高嗎?請大家估一估,這個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然後讓學生進行實際測量。並提問:剛才我們測量的數據中,有幾個學過的長度單位,你能給大家說說這些長度單位嗎?
通過估測學生身高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已知長度單位有關知識的回顧和對經驗的總結,架好了學習新知識的橋梁。
3、實踐活動,引起沖突
接著,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剛才通過測量,我們知道了這個同學的身高,那麼測量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作用呢?
學生可能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長高了沒有,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測量能知道我們到底要穿多少號的衣服,更有的同學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讓我們知道房子呀、樹木哇都有多高,能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周圍的事物,也能使我們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學生身高測量這一個體事件擴展開來,引導學生放眼周圍,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舉例,使學生對測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測量應用的廣泛性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體會到掌握測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並填寫記錄單。
最後,我發給每小組一把特製的沒有毫米刻度的紙尺,要求學生對數學課本的長、寬、厚進行測量。學生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測量的結果。
紙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學生精確測量非常困難。我有意製造這個矛盾,是為了使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現實需要發生矛盾沖突,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米和厘米兩個長度單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准確的量出物體的長度還必須尋找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從而產生要探索新知識的強烈慾望。這就為下面新知識的探索設置了有利的懸念。
3、現實需要,引入新課
這時我很自然的提出問題:同學們,要想精確知道它的長度,有什麼好辦法嗎?在小組討論內一下。
學生經過一翻思考會提出這樣的設想:我們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有的學生也可能會直接說出可以用毫米做單位。
這時我就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
你從哪兒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認為厘米作單位太大了,要創造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剛才有同學說用毫米作單位,他說對了。毫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從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探究體驗,形成知識(在這個階段,我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了如下版塊)
版塊1、認識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關系
這一階段,首先讓學生獨立觀察直尺,然後配合學生的匯報我准備採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這是一個放大的直尺)通過動畫,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關系,對學生的有意注意進行正確的導向,提高課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於10毫米」這個教學重點。
版塊2、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我准備組織學生進行如下活動)
(1)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1毫米。
(2)我藉助1分硬幣、電話卡等讓學生明白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1毫米。
(3)讓學生閉眼想像並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
(4)讓學生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寬度、厚度大約1毫米。
(5)用手勢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長度。
(6)說一說,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長度一般用毫米做單位。
(7)完成p3做一做,讓學生體驗測量的過程。
設計這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使學生藉助實物進行類比,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毫米這一長度單位的表象,使學生對毫米的認識逐步深入,從而突破教學難點。這樣不僅提高了估測的能力,而且還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又能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服務的思想。
版塊3、小結
我由學生自主小結,暢談這節課的收獲。
第三階段:實踐應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5面練習一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然後,讓學生量數學課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單位)
接著,要求學生估一估課本中的紙多少頁的厚度是1毫米?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驗證一下。
設計這一實踐活動的意圖,是想通過估計、測量、驗證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毫米的理解,有利於學生毫米長度觀念的形成,不僅培養了學生用毫米做單位進行測量的能力,而且還使學生體驗了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有利於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數學書的厚度解決了學生先前遇到的問題,也起到了前後呼應的作用,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最後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我採用「做」數學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課的引入,注重學生活動的開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總的設計思路為:以學生身高的變化為切入點展開教學;接著,在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寬、厚的活動中引起認知沖突;然後讓學生用眼觀察直尺、結合課件認識毫米和厘米的關系;接下來,讓學生在類比聯想中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最後,讓學生在實際測量活動中深化拓展知識。當然這是我預設的教學程序,實際上教學流程還要隨著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而變化。
我的課說完了,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請大家指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謝謝大家!
❹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zg這個
『小學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說課稿 什麼是周長
·《什麼是周長》說課稿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所授內容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周長的認識. 二,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2838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說課稿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說課稿教材簡析: 《角的度量》這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7~38頁的內容.它是在學習了直線,線段和角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學習......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418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說課稿
·《 圓 的 認 識》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85—87頁 2、本節課在教學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9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北師大版六年級上《探索規律》說課稿
·《探索規律》的說課內容一、 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處於數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三章最後一節.從這一章開始利用字母表示數(即符號化),它深刻揭示存在於一類實際問題中的共性.有助......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0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說課設計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說課設計 田芳一、......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3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六年級平面圖形復習(一)說課
·六年級平面圖形復習(一)說課 這是六年級總復習的一節起始課,之所以選擇圖形開始作為復習的起點,是......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 「雞兔同籠」說課稿
·「雞兔同籠」說課稿 一、說教材說課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雞兔同籠」......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六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
·六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初中數學六年級第一學期「分數」單元中第二小節《分數的運算》的教學內容。從整個章節看,由......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6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六年級上冊《科學記數法》說課稿
·六年級上冊《科學記數法》說課稿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科學記數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六章的內容。之前,學生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10萬有......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六年級數學《圓的面積》說課稿
·六年級數學《圓的面積》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本節內容是從一個小狗活動的實例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圓的面積。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學生已經......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3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銳角和鈍角》。學生在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中,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並已經建立......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14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 認識乘法(說課)
·課題:認識乘法(說課) 內容:蘇教版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材簡析: 教材的第一道例題是幾個相同的數連加,通過求一共有幾只兔和一共有幾只雞的實際問題列出兩......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6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江蘇版二年級上冊《可能性》說課稿
·《可能性》說課稿 一、 說教材: 《可能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江蘇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的 一個內容。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直觀感受事件發......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7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小學數學說課稿 蘇教版第三冊《認識厘米》說課稿
·《認識厘米》說課稿 一、 說教材. 我授課的內容是蘇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六單元中的《認識厘米》。「認識厘米」是「空間與圖形」知識板塊中的內容。課程標准......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51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小學數學說課稿 三年級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說..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的說課材料謝橋中心小學 韓燕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五冊第無五單元第一節的教學內容。一. 說教材本課題教學前,學......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87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小學數學說課稿 冀教版二年級下 表內除法
·下面由我為大家對冀教版數學第三冊的第六單元《表內除法》的有關內容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這一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四大塊:認識除法,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一個復習和一個實踐活動《......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7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小學數學說課稿 人教版四年級「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及說..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及說課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117---118頁例1、例2。教學目標: 1. 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75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小學數學說課稿 上海新教材一年級第二學期《統計》
·一.說教材1.作用。統計來自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第二冊第54頁應用部分。統計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廣泛的運用。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21世紀,學好統計的初步知識顯得日......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54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小學數學說課稿 人教版第十冊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本課是從直觀形象的認識向理性認識轉變的一課,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情、教法、學......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471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小學數學說課稿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認識圖形的面積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內容: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39—41頁的《認識圖形的面積》。(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認識圖形的面積」是在學生初......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52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蘇教版六年級小學數學十二冊「量的計量」說課稿
·說教材 「量的計量」這部分內容是把學生在小學階段學過的計量單位,面積單位、長度單位、體積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匯總在一起,通過整理和對比來進行復習。《新課程標准》指出,復習課是......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77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認鍾表」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 說課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76~77頁的教學內容。 2、 教材簡析:新課標提出: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05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說..
·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單元之中的內容,本單元是讓學生初步學習對簡單物體的觀察,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長方形狀物體的觀察,引導學生認識物體的正面......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48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復式條形統計圖 說課稿
· 復式條形統計圖 說課稿教材簡析: 復式條形統計圖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單式條形統計圖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節課的內容包括製作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制......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26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蘇教版小學數學說課稿 兩位數加一位數說課稿
·教材分析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蘇教版)下冊第二單元《加和減(二)》的內容。 百以內加法計算分20以內進位加法,百以內不進位......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836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圓的認識》說課稿
·《圓的認識》說課稿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編排思想及其在知識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圓的認識》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八單元第一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一些常見的由直線......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28 推薦程度:
『小學數學說課』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認識分數》說課稿
❺ 二年級認識厘米和米的應用題算式中用寫單位嗎
、認識長度單位抄--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的實際長度。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厘米」作單位量較短的物體。【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師生交流引入
教師:同學們,在古代是怎樣測量物體的長度的?指生說,然後出示資料:很久以前,人們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
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一的單位長度。下面,請同學們用拃
認識厘米和米<wbr>教學設計<wbr>教案
作單位來量一量課桌的長度。
學生量。指生說是多少,
生:5拃
生:3拃
典藏收集--獨家擁有
❻ 認識厘米小學試講怎麼講
首先,你要學會一個教學內容(如: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包括引入課題、親課專講授、課堂練習、課堂小結等屬。具體可參照相關教案,但要注意試講不是真的上課,主要考你會不會把相關教學內容、知道傳授給學生,是否捅把握住教學的重難點。試講的內容一般由面試人員現場拿出來,不怕,會給你准備的時間,
❼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背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影響學習的情景因素分析,濃厚的興趣對學生學習、理解知識、激發學習動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直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數學教學,只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和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素材,創設生動有趣,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就能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學生在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開展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歸納、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課堂學習中呢?下面來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情景創設注重有效導入,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一堂課頭開的好不好,是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關鍵。導入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導入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才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例如:為了讓學生充分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誰買的便宜」一課時,結合內容,創設情景,讓學生親身經歷買賣過程,我讓每個小組都用「錢」去買不同「超市」的同一商品,當然兩家「超市」的標價是不同的,到底哪家的便宜,學生要在「買的」過程中計算出商品的單價才能比較,而在計算的過程學生又討論了演算法。這樣通過精心構思,巧妙而有效的導入,能使學生聚焦課堂,並能引起學生濃厚的求知慾望,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所以設計出好的導入方式,是為課堂教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實,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情境導入法、故事導入法、巧設游戲導入、媒體導入、實踐操作導入等等。在教育教學知識引入時過,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的任務,具體的教學內容,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靈活多變地加以運用,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入」的巨大作用,激發求知慾,喚起學生積極思維,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堂課之中。
二 情景創設強調實踐性,培養應用意識
讓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在操作活動中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從而獲得基礎的數學知識和基本的數學技能。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學習有用的數學,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就要求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師要設法讓學生的所學能夠在生活中加以運用。這就要求我們要做有心人,在教學完相應的知識以後,通過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一些機會,讓他們聯系日常生活加以運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如在教學《角的認識》一課時,我讓學生先觀察紅領巾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由角構成的實物,讓學生通過感知實物,初步獲得角的感性認識。教師再引導學生摸一摸、畫一畫,觀察、發現、探索角的特徵。最後,讓學生說說周圍哪些事物的角。學生就加深了認識,將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了。如學習《米、厘米的認識》後,組織了學生量一量桌子有多高?學生自己身高有多少?等活動,創設生活情境,體會數學的作用,培養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服務於現實生活的意識,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三、情景創設的趣味性,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能創造一個歡樂和生動的教學環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活動,使數學學習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創設讓他們感到有趣、有挑戰性,能激起他們好奇、好勝的情景。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主題圖,開展想像以故事、游戲等方法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和運用電教媒體,把形、音、色、光融為一體,創始動態化教學情境,使枯燥無味的知識生動起來,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中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獲取新知識的慾望。
四、情景創設要注重結合學生實際
我們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我們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創設情景,設計一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情景,將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結合起來,採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到數學問題親近好學,自然就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就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已有知識儲備和情感認知,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產生教與學的共鳴,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
五、情境創設要注重探究性教學
探究是指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創設情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自覺努力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一種方式,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去解釋或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過程。因此探究性學習的核心要素是問題,教師在創設探究情境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環境、學力等因素,讓不同智力的學生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探究方法。另外,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變化,數學學習的本質不能變,在教學中,情景創設要突出數理,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形式化的熱鬧場景,而要依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根據數學知識創設問題情景,讓索探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實效。
六、情景創設要體現數學文化價值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對學生要「學什麼」及「懂得什麼」更加關注,似乎一直以來,數學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都是枯燥無味,沒有魅力的,然而數學本身在人類發展歷史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和文化價值。數學教學應當承擔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的重要職責,在創設情景中讓學生對數學的發生與發展過程有所了解,真正體會到數學的有趣、數學的廣闊、博大和數學的底蘊、價值後,去熱愛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七、情景創設要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
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師生之間信息傳遞的過程,包括情感系統和認知系統兩方面的信息傳遞,在教法要誘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堅定的學習意志、不斷增強的學習自信心等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即是學習的動力又是學習的結果,不僅對學生當下的學習產生作用,甚至還會影響其今後人生。因此,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體現情景創設應貫穿於常態課堂教學中,在學習過程中創設的情境要隨時隨地存在的數學知識上,使整個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生活化,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生活素材與整個課堂教學的自然結合,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愛學習,愛數學,並培養了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和知識去解決和完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的創設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在新標准新理念的指導下,因地制宜,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讓情景創設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始終,只有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的積極思維創設了良好的情境,而且還將它貫穿在整個教學中,使教學過程對學生注意力始終有一種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全面育人的質量。
❽ 聽課記錄範文小學數學二年級課桌有多長怎樣寫聽課筆記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掌握測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單位。
教學難點:讓學生掌握測量方法,理解長度單位「厘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小課桌,來,我們一起摸一摸它,咦?它是什麼形狀的?那它有多長呢?用手比劃比劃。同桌比一比,看來我們的桌子是不是一樣長呀?除了用手你還能用什麼方法測量它嗎?上節課我們用了不同的工具測量教室的長度,那你們同桌兩個配合用自己喜歡的工具量一量吧!
匯報:鉛筆、文具盒、尺子……
師: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你們說的數卻不同?同樣的桌子,怎樣才能使我們測量的結果一樣呢?
師:你們真了不起,看來呀,用不同的東西量,不好交流,因此呢統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只有工具一樣,測量的結果才會一樣,所以統一測量工具非常重要。看來,統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麼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呢?
二、互動新授、探索交流
1、活動一:認識刻度尺
師:同學們尺子上都有什麼呢?把你的尺子拿出來看一看,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小組內相互說一說。(師巡視)
師:同學們瞧,老師這里也有一把尺子,它是尺子的一部分,快看看你有什麼發現?(停留1分鍾學生進行觀察)——課件出示直尺。
師:誰來說一說,在尺上你們發現什麼了?
生:看到尺子上有數字。
師:有哪些數字呢?我們看一下。
誰和他的發現不同?
生:我看到尺子上有cm。(板書)
師:你真是個善於觀察的孩子,cm是表示厘米的意思,是國際上統一的長度單位,當我們在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時,一般用厘米做單位。
師:誰還想說你看到什麼了?
生:我看到尺子上有0,
師:嗯,0在尺子的最左端,是嗎?那它在尺子上表示什麼意思呢?(0刻度)表示尺子的起點。(隨即板書厘米cm 0刻度)
生:表示起點。
師:還有什麼呢?
生:尺子上還有許多長短不一的直線。
師:你的眼睛真厲害,他發現了尺子上有很多長短不一的小線,我們看看,這長短不一的線叫刻度線。
師總結:同學們可真會觀察,在尺子上能找到這么多的小秘密。
2.活動二:介紹1厘米。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嗎?從刻度0到刻度1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課件演示)。也就是這一大格的長度就是1厘米。自己找一找。並和同桌說一說。
師:同學們快來找一找自己的尺子上,還有刻度幾到刻度幾中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
指名學生上台自由說一說。
師:同學們的意思我明白了,也就是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是嗎?
(課件演示1厘米的長度)
(2)體會1厘米的長度
a.師:同學們1厘米到底有多長呢?請同學們試著用拇指和食指比畫一下1厘米的長度?
b.師:剛才老師看到同學們用手指比畫1厘米的長度,有的大約是這么長,有的大約是這么長?究竟1厘米有多長呢?老師給大家每人准備了1段1厘米長的小棒,請同學們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老師發的小棒,再把小棒輕輕的抽出來,那麼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縫隙大約就是1厘米。
師:同桌之間相互比一比,看看你們的1厘米長度一樣嗎?好,別動。
c.師:那你再用你的小手比一比看一看數學書的厚度夠一厘米嗎?(比1厘米短一些)文具盒的厚度呢?本子的厚度,鉛筆的長度(比一厘米長的多)
師:好大家把手放下,老師來考一考你們記住1厘米了嗎?伸出1厘米。看誰的1厘米長個了。
(3)生活中什麼東西的長大約是1厘米?
師:那我們再我們的教室里,在自己的身體上或在我們的生活中,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可以和同桌或前後交流一下。
生可能回答:學生的手指一節大約是1厘米,電燈的開關按鈕的寬大約是1厘米,訂書針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約是1厘米。(課件出示哪些物體是1厘米)
3.活動三:在尺子上找2厘米、3厘米?
師:同學們除了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之外,你還能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是2厘米?從哪到哪是3厘米?哪兒到哪是4厘米呢?趕快找一找,(課件出示尺子)
生上台發言。
師:同學們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生回答:從0到幾就是幾厘米。有幾大格就是幾厘米。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從0到幾就是幾厘米,這幾厘米就有幾個1厘米。(課件演示)
4.活動四:學生測量鉛筆的長
a.師:那你能估一估你的鉛筆的長大約是幾厘米嗎?
生回答(多位同學回答)
師:到底是幾厘米呢,大家趕快量一量。
b.教師示範,學生動手量一量。同桌交換測量。
c.說一說它們這樣量對嗎?
師:聽說呀動物學校的小熊,也在學著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呢?你們想不想看?(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認真看看她們誰量的對呢?小組討論討論
師:誰來說一說哪幅圖測量的是對的,哪副圖測量的是錯的,為什麼?
5.活動五:量一量,畫一畫
(1)師:老師給大家發了一張小紙條快拿出來小組合作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先猜一猜,再測一測有多長?
(2)匯報展示。(展示小組拿實物,其他學生估計後,再說測量結果)
(3)測量桌子的長度。
師總結:誰能說一說在測量長度時,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些什麼呢?
我們在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把一端對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對著幾,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板書)
(三)小結知識課後延伸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的數學朋友——厘米的認識。我們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板書課題)
那大家都學會測量長度了,需要大家幫老師一個忙,請大家幫老師測一測操場的長,好嗎?
❾ 認識厘米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
厘米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厘米是小學范圍內所學過的長度單位當中的基本單位,一厘米的長度大約是一個圖釘的長度,十個一厘米就是一分米,十個一分米就是一米,有了1厘米的概念的基礎,認識其他的長度單位就不難了
❿ 小學數學認識厘米有哪些數學名家教學設計
高斯 亞里士多德 陳景潤 華羅庚 陳省身 歐拉 歐幾里德 希爾伯特 丘成桐 牛頓 畢達哥拉斯 費馬 馮·諾依曼 笛卡兒 愛因斯坦 ...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後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其原因在於他通過大量實驗發現了杠桿原理,又用幾何演澤方法推出許多杠桿命題,給出嚴格的證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數學上也有著極為光輝燦爛的成就。盡管阿基米德流傳至今的著作共只有十來部,但多數是幾何著作,這對於推動數學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砂粒計算》,是專講計算方法和計算理論的一本著作。阿基米德要計算充滿宇宙大球體內的砂粒數量,他運用了很奇特的想像,建立了新的量級計數法,確定了新單位,提出了表示任何大數量的模式,這與對數運算是密切相關的。
《圓的度量》,利用圓的外切與內接96邊形,求得圓周率π為:<π<,這是數學史上最早的,明確指出誤差限度的π值。他還證明了圓面積等於以圓周長為底、半徑為高的正三角形的面積;使用的是窮舉法。
《球與圓柱》,熟練地運用窮竭法證明了球的表面積等於球大圓面積的四倍;球的體積是一個圓錐體積的四倍,這個圓錐的底等於球的大圓,高等於球的半徑。阿基米德還指出,如果等邊圓柱中有一個內切球,則圓柱的全面積和它的體積,分別為球表面積和體積的。在這部著作中,他還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
《拋物線求積法》,研究了曲線圖形求積的問題,並用窮竭法建立了這樣的結論:「任何由直線和直角圓錐體的截面所包圍的弓形(即拋物線),其面積都是其同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積的三分之四。」他還用力學權重方法再次驗證這個結論,使數學與力學成功地結合起來。
《論螺線》,是阿基米德對數學的出色貢獻。他明確了螺線的定義,以及對螺線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同一著作中,阿基米德還導出幾何級數和算術級數求和的幾何方法。
《平面的平衡》,是關於力學的最早的科學論著,講的是確定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重心問題。
《浮體》,是流體靜力學的第一部專著,阿基米德把數學推理成功地運用於分析浮體的平衡上,並用數學公式表示浮體平衡的規律。
《論錐型體與球型體》,講的是確定由拋物線和雙曲線其軸旋轉而成的錐型體體積,以及橢圓繞其長軸和短軸旋轉而成的球型體的體積。
丹麥數學史家海伯格,於1906年發現了阿基米德給厄拉托塞的信及阿基米德其它一些著作的傳抄本。通過研究發現,這些信件和傳抄本中,蘊含著微積分的思想,他所缺的是沒有極限概念,但其思想實質卻伸展到17世紀趨於成熟的無窮小分析領域里去,預告了微積分的誕生。
正因為他的傑出貢獻,美國的E.T.貝爾在《數學人物》上是這樣評價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張開列有史以來三個最偉大的數學家的名單之中,必定會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兩們通常是牛頓和高斯。不過以他們的宏偉業績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來比較,或拿他們影響當代和後世的深邃久遠來比較,還應首推阿基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