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聽課教學反思
在不同的表述中不斷完善對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理解
教學例題,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主動觀察比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討論,然後各抒己見,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通過歸納,初步統一認識.在操作中,學生的方法都是將兩種顏色的花片對齊排放後比較多少,也都能很快找到相差的那部分,並順利的得出算式,但是學生對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理解並不到位,只歸納到:得數就是兩數比較的結果,用減法做.在此,我就運用最簡單的變現方式——板書,在黑板上用對應顏色畫出了13個和8個圓表示紅藍花片,利用括線、虛線和問號,簡單明了的表明了題意,尤其是學生能明顯發現「8」既可以表示藍花片的個數,也表示紅花片中與藍花片的相等部分,根據學生回答,馬上在圖上表示出減去的8個紅花片,學生很快領悟到「求兩數相差多少問題」的真諦,「去掉」當然就用減法,從根源上明白了為什麼「求兩數相差多少」要用減法做,體會到這一點的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真實而甜美的笑容.再通過一個追問:怎樣使兩種花片一樣多?你有什麼想法?學生想到的是將多的去掉,少的添上,利用板書操作,學生從直觀的圖片到抽象的算式,發現變化的都是相同的數量,就是兩者的相差量,對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理解變得飽滿,學生了解了求兩數相差多少同一方法的不同表述形式,及時鞏固豐富了減法的含義,幫助他們在以後的解題能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思考.
B. 教學反思優點和缺點
教學反思,是教師通過對其教學活動進行的理性觀察與矯正,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活動,是一種分析教學技能的技術。它是促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發展更為積極的一種手段和工具,對改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教師一直非常重視之。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教學反思包括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
教學前反思的內容包含反思確定內容、階段及具體實施方法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具體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所需要的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還要對對本學科、本冊教材、本單元、本課時進行教學計劃時列出反思的關鍵項目。如:第一、需要教給學生那些關鍵概念、結論和事實;第二、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是否准確;第三、教學內容的深度和范圍對學生是否適度;第四、所設計的活動那些有助於達到教學目標;第五、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第六、那些學生需要特別關注;第七、那些條件會影響課的效果……
教學中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可預料情況發生進行的反思以及教師在和學生互動作用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的調整。不可預料情況發生時,教師要善於抓住有利於教學計劃實施的因素,因勢利導,不可讓學生牽著鼻子走。根據學生反饋對教學計劃的修改和調整要適當,不可大修大改。
C. 聽課反思到底應該怎麼寫
1.實話實說——寫得、失
一節課下來,課堂教學抑或超乎所想的順利,抑或不盡人意.一堂課可因教師一句幽默奇妙的導語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教法的採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講得多而學生興趣全無;也可因一個環節的遺漏或疏忽而走錯路、走回頭路等.再者,「因」與「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後的教學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
2.及時反饋——寫師、生
教與學是兩種個體間發生的知識傳遞關系.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則為學習主體.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了解的深淺等都直接作用於學生,影響著課堂氣氛與授課效果.相反,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學生的疲勞狀態、學生的知識差異等也反作用於教師.此二者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牽制,影響著課堂效果.鑒於此,課畢就該及時反饋,將課堂上師生表現與授課質量進行及時分析、綜合登記,以幫助自己在日後備課、授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作更全面的分析.
3.綜合比較——寫教、學
教學反思記錄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課——備課——授課——寫教學反思」的程序.一節課過去了,教師教法應用如何,達到預期目標沒有,效果怎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與教學要求是否相符,這都是實際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原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筆記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4.扣准要點——寫特點
實際上,在平時的教學中,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特色,能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
5、捕捉靈感——寫遐想
常有這樣的感覺:上課時原本沒有涉及的內容,因實際需要或靈感的涌現而穿插其中,結果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講者繪聲繪色,聽者津津有味,課堂頓時充滿勃勃生機.它能幫助我們拓展思維空間,引導自己與學生進行遐想,並徜徉其間.這樣愈是多想,想地愈是透徹.所以教師應即便把諸如此類的小插曲(幽默的談吐、對抗性比賽------)所產生的效應,記錄在教學反思記錄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同樣,對於課堂中節外生枝的實例也應及時記錄,吸取教訓.
三、寫好教學反思要注意的問題
1、要有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投身於外語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種新事物,每時每刻都有新現象、新動向、新問題.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來龍去脈,把握其發展態勢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們才能獲得體驗,才能感到有言可發,並在總結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規律.
2、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英語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英語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為.
3、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踐,出自於我們深刻的思考,是我們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貴的.
D. 教師聽課反思(健康製作水果沙拉)
設計背景
有一次,小班幾個幼兒在討論著愛吃的水果,有說愛吃蘋果,不愛吃梨,有人說愛吃梨,不愛吃蘋果……,聽著這些話,我意識到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關鍵時刻,但是他們已經形成了偏食壞習慣,為糾正這個壞習慣,我設計了一個「我會做水果沙拉」活動。
活動目標
1、 認識部分水果,增加知識;
2、 培養幼兒不偏食好習慣。
3、 讓幼兒體驗參與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操作及品嘗水果沙拉。
活動難點:
把不愛吃的食物變成愛吃的食物的過程。
活動准備
(1)、水果實物若干:蘋果、梨子、香蕉、西瓜、葡萄、桃子等。
(2)、各種水果削皮、切塊備用,沙拉醬、餐具。
(3)、做好的水果沙拉少許。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提問導入:「小朋友,今天和老師去認識許多新朋友,好不好?」
基本環節:
來到蓋住水果娃娃的地方,小朋友們東張西望,想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老師揭開蓋的材料,露出許多種水果娃娃。
(說一說):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水果娃娃嗎?請舉手說一說。
(認一認):小朋友們真聰明,能說出一些水果娃娃的名字。現在我們把這幾種不認識的水果娃娃來重新認識一下,讓它們做我們的好朋友,好不好?
(嘗一嘗):小朋友們,現在看一看老師做好的水果沙拉,老師請小朋友們嘗一嘗,把它吃下去,你會變得更漂亮。小朋友們每人一套餐具,津津有味品嘗起來。
(說一說)水果沙拉裡面有什麼味道?
幼兒回答「有蘋果味」、「有梨子味」、「有草莓味」、「有香蕉味」、「有葡萄味」…….「好吃嗎?為什麼?」「好吃,因為許多水果味道都有了。」
(做一做):為了小朋友以後經常能吃到水果沙拉,我們來自己做。拿起小碗,小碗里裝有削好皮的水果切塊,請你們調上沙拉醬,再攪拌一會兒,就做好了。
(吃一吃):小朋友們每人一套餐具,吃得真香。
4、 結束環節:
小結:水果沙拉真好吃。
在老師指導下,幼兒收拾整理活動室,一個接一個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小朋友們回家吃飯時,不應挑食,不管什麼飯、菜都要吃,你會變得更健康、更漂亮。
教學反思
活動效果評析:通過「我會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動的開展,我班幼兒有了很大變化。家長反映幼兒吃飯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愛吃水果了。家長說這項活動幫助孩子養成了一個好的生活習慣。
優勢:
(1)、選材實際,來自於熟悉的生活環境;
(2)、通過看、說、嘗、做、吃一系列參與活動環節,達到活動目標。
(3)、符合小班幼兒心理特徵及教育。
(4)、增長了一些生活知識。
不足之處:
(1)、活動銜接不連貫;
(2)、組織和設計活動時,留給孩子自由空間較小;
(3)、活動氣氛差。
今後改進:考慮活動的銜接、氛圍,幼兒活動時的主動性。
E.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主要有哪些方法
是作業嗎?為您轉載以下資料: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教學」與「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簡言之,教學反思是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不斷提高教師素養和教育教學效能的過程. 一、強化反思意識一個不懂得反思的教師,是一個不成熟的教師,是一個缺乏理智與創新發展的教師.考爾德希德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教學反思來自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生於在舊有理念導向下的實踐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師要自覺增強教學反思的意識,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二、明確反思內容教師應從哪裡入手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教學反思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教學理念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和教學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師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如,「我以這樣的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其次,教師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貫穿了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內化為了教學行為,克服就操作論操作的錯誤做法.再次,教師要以開放的姿態接納新思想,積極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並通過不斷實踐,思考和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克服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學創新能力. 2.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要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媒體等方面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反思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如教學中教師控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師生關系的處理是否符合主體性原則等;二是對課堂教學中採取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總結精彩片段,思考失敗之處,如「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好,可以怎樣改進?」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等. 3.教學效果的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成功的教學也有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因此,教師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如「這堂課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等.同時,教師要學會用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這樣,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教師的教學實踐會更加合理,更加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要提高教學反思的效果,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教學反思的方法很多,但為了便於掌握和運用,我們可以將教學反思分為內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內省反思法 內省反思法是指教師主動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根據反思對象及反思載體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方法: (1)日記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師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通過寫反思日記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予以總結、反思的方法.反思總結的內容可以是自己教學中的經驗與教訓,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靈感、頓悟和教學活動中的關鍵事件,還可以是學生的反饋意見和獨特的見解等. (2)錄像反思法.即通過錄像再現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方法能讓教師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達到「旁觀者清」的效果.具體操作可採用以下程序:上課和錄像——觀看錄像——反思評價——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如此循環反復,能更好地強化教師已有的經驗,改造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3)檔案袋反思法.即以專題的形式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首先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反思的專題,如「教學策略選擇的恰當程度」、「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程度」、「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後由教師本人根據這一專題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並記錄下自己過去的狀況、現在的狀況、自己的進步以及尚需努力之處等.檔案袋建立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已有經驗進行整理和系統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反思的過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過與其他教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實踐證明,教師專業發展不僅需要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合作的專業發展文化與模式.因此,教師應經常與同事及時交流,與專家共同研討.教師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其他教師和專家進行交流,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和專家光臨自己的課堂聽課,課後一起研討,請他們指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聽完其他教師的一堂課以後,針對這堂課進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反觀自己的意識與行為,還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在互助合作中進步,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四、養成反思習慣教師專業成長是建立在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逐漸積累富有個性的教育經驗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持續的修煉過程.對於一位追求成功、善於反思的教師來說,每堂課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要設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對學生的不同反應,教學中的每次師生互動、教學沖突都會激發新的思考和創造.因此,教師要養成對每堂課進行反思的習慣,而且將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做到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的有機結合.教學前反思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然後編寫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設計;教學中反思自己是否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原有的教學設計、是否真正做到教學。
F. 如何上好一節課的教學反思
1.課的結構抄.2.重點與難點的突破3.板書及教學媒體的運用.4.課堂氣氛
第二,關注學生的學.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新教師應該關註: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疑問學生活動(或練習)的時間是否充裕得當?學生自學習慣、讀書習慣、書寫習慣、學習方法是否養成?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
在聽課時,新教師應該把自己定位為以下兩種角色:
1.審美者.新教師在聽課時的最佳角色應該是審美者而不是批評家,要多學習老教師的長處與閃光點,為我所用.
2.參與者.新教師在聽課時應把自己定位為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只有有備而聽,而且從思想上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並盡可能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獲取第一手材料,從而為自己上好每一堂課奠定好基礎.
G. 教學反思的內容包括哪些
反思確定內容、階段及具體實施方法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具體目標,回以及達到這些目標所需要的答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還要對對本學科、本冊教材、本單元、本課時進行教學計劃時列出反思的關鍵項目。如:第一、需要教給學生那些關鍵概念、結論和事實;第二、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是否准確;第三、教學內容的深度和范圍對學生是否適度;第四、所設計的活動那些有助於達到教學目標;第五、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第六、那些學生需要特別關注;第七、那些條件會影響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