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年級下冊人教版雞兔同籠練習課教學反思
一、本課的亮點
首先,選題有趣,學生愛學。《雞兔同籠》這一主題來源於我國古代 1500 年前的數學 名著《孫子算經》。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挑戰性。開課伊始,一句「今天的數學課,讓我們 一起坐上時光飛船,穿越到 1500 年前,看一看古人研究的數學是怎樣的!」既點出了這節 課的與眾不同,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慾望。 第二,從一而終,孕伏「假設」。處理表格法時,有意找了從雞、兔各 4 開始的,一來 體現了從平均分即中間查找的優越性, 二來根據腿數少了說明誰的只數少了伏筆假設法中需 要的算理,表格並不是與假設法隔離,一分為二的。表格里蘊涵著「假設」,從表格里就滲 透「假設」的思想,讓學生的思維沒有斷層,從一開始思維就在同一條線上,循序漸進,螺 旋上升。 第三,歡樂游戲,激發思維。面對「10÷2=5」這個算式時,學生不理解,不僅不理解 整個算式的意思,包括算式中「10」、「2」代表的意思也不明白,所以鑒於本課題的「重 點」「難點」具有不直觀性,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喪失了學習興趣,我此時引入了游戲, 當背手站立當 「大公雞」 的學生, 突然伸出手來, 學生立刻感受到了有雞變兔的鮮活與形象, 成功攻破了「2」的含義,剛開始也想直接在圖上給「雞」添腿,但與游戲比起來,少了趣 味,更更重要的,是游戲突破了難題不難,打破了和學生距離感,活生生發生的身邊事情, 更能使人印象深刻,易於理解。以至於後來脫離圖抽象說算式的含義時,學生用抬起來的兩 只手錶示添加的兩條腿,從這點看出,游戲超長發揮了它的價值。 第四,數形結合,理解算理。在理解「假設」法的算理時,借住圖和小棒引導學生理 解算理。如果說游戲是為突破「2」的含義,但對於「10」的處理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首 要一點就是「10」在游戲中隱匿性和不直觀。所以借生成的錯誤資源,有些不該添「2」變 兔的大公雞也伸出手來變成了兔,以此引發學生討論,問題出在哪?找出病名,由此順理成 章藉助直觀、可操作的小棒來驗證,與其說是驗證,其實是貨真價實看這名學生 2 根 2 根給 雞添小棒的過程,每個孩子的眼睛全神貫注的看向她的手來回移動著,貼有 10 根小棒的卡 紙慢慢從有變無,由多到少,,「總共再添 10 根小棒」「2 根 2 根的添」「能添給 5 只雞, 讓他們變成兔」 , 此時的無聲勝有聲, 這些難處理的點隨著孩子的彈指一揮間, 開始發了芽, 慢慢長出根。 第五,有扶到放,建立模型。畫圖是算理的一個保護傘,是為了理解算理。那麼脫離圖的建模則讓假設法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的思維層次,通過一系列的說理,學生建立了解決 此類問題的模型,這個模型不是憑空建起,而是在數形結合的算理地基之上建立,這樣循序 漸進的抽象過程,學生已於接受,易於理解。
二、今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以往上完課,全憑印象去反思,去找不足,本次是錄課,可以看著視頻,細致的發現自 己的問題和不足,收獲頗豐。 第一、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盡量做到簡練,一針見血,少重復學生說了的話,學生說 的話,其他學生自然能聽到,教師再說一遍,既無意又費時,以後在語言上多下功夫。 第二、在處理第 6 只公雞該不該添腿時,學生說:「我再添就多了,我再添就成 28 條 腿」,我藉此拿起空了的卡紙說「還有腿嗎?」其實和她的意思是樣的,但如果以學生的這 句話為點,「你再添就多了,那麼腿都添給了誰?」引申過來會更好。 第三、如果把古題在課堂上處理了會更好。奔著 40 分鍾的課去的,而且心中堅信一個 信念,即使後面的古題處理不了,前邊的算理任何一個環節和處理點都不能少,新授部分處 理不好,後面的練習學生也是一知半解,或是單純的模仿,不知其意。那麼本節課就失去了 他應有的價值和意義,我應從語言的簡練度上提純,在處理熟練度和靈活度上提速,上好高 效精緻的課堂!
❷ 四年級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練習課教學反思法法
1、不分級
因為這單元學習的是認識大數,都是萬以上的,所以在教學過程,采內用了分級的方法來進容行教學,這樣學生能夠更清晰的讀數。雖然學生知道分級的好處,在教學中,我也時刻提醒學生要先分級,課堂上做作業的時候也是先分級,再讀數。可是在做家庭作業時,仍然有學生不分級就讀數,尤其是學習較差的學生,這個現象尤為突出。
2、讀數時夾雜阿拉伯數字
這個問題在學習這類知識時一直存在著,每次都會重點強調,可現在還是有學生在書寫時出狀況。究其原因,有的是學生習慣性地寫成了阿拉伯數字,有的是學生做題時的心不在焉,沒有良好的做作業習慣。
3、有0的讀數
對於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學生的掌握還不是很好。特別是萬級四個數位都是0,個級高位有0的數,學生出錯最多。他們容易犯迷糊,這個0要讀還是不要讀。
❸ 8的乘法口訣練習課教學反思
8的乘來法口訣》教學反思:源
8的乘法口訣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推導 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8的乘法口訣和用相應的口訣計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剛開始我創設了藍貓進課堂的情境,通過學生喜歡的藍貓跳一跳引入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索8的乘法口訣的興趣;再後來探索新知中,我讓學生自主探索8的乘法口訣,在獨立思考、交流匯報中,尋找口訣規律,深化思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我有意讓學生看圖提出數學信息,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和問題意識,在交流和解決問題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並引導他們聯繫到了現實中的螃蟹(八條腿),由此來編一首兒歌,在兒歌中使課堂更有情趣,把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應用到生活中,是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
通過這節課給我帶來了更深的啟示: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理念,讓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探究活動,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斷地發展!
❹ 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是多少練習課教學反思
《求比復一個數多或少幾制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學期內容,本節課的目標是使學生聯系加、減法運算的意義以及自身的生活經驗,探索並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並能運用加減法運算正確進行解答。與一年級學習的「求相差數問題」有一定的聯系與區別。根據已有的學習及生活經驗,學生對於「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課的一開始,我先讓學生通過游戲首先復習「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含義,讓學生通過擺花片(第一行擺5個花片,第二行的花片比第一行多2個)理解是怎樣排花片的……?(一個對著一個擺的)比較二行花片明白的第二行其實是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和第一行同樣多的部分」和「比第一行多的部分」。這樣的引入設計,為學生在學習新授內容時准確找出「比一個數多(少)幾是哪個部分」,進而理解是誰和誰比、誰是多的、誰是少的、從具體形象的圖中抽象出數量關系、真正理解兩個數量關系之間的聯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